蚌埠市民政局新地址:解放思想 拉高标杆 紧抓机遇 转型跨越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而奋力拼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28:05
——李关定在中国共产党象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1月11日 08:34
中国共产党象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一、五年奋斗奠定了桥海时代新起点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桥海兴县战略和对接大桥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千百十”工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胜利完成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象山迈上了桥海时代的历史新起点。
五年的奋斗,象山港大桥即将建成,桥海新时代扎实开启。县委始终把象山港大桥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加以推进,大桥主体结构全面完成,将于今年底建成通车。坚持桥海联动,积极谋划“两区”创建,全省首个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成功获批,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开发实质性启动。
五年的奋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县委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正确把握宏观形势,审时度势,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持续深化为企服务,全县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2011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315亿元,财政收入4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0亿元,均实现翻番目标。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施工产值突破700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利用内资66.2亿元。
五年的奋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扎实推进百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林善岙、大金山、高架岭隧道二期和三门口大桥建成通车,戴港至中心城区快速通道、环象山港公路、丹泽一级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区域联网供水基本完成,白溪引水工程和上张水库投入运行,供水问题得到根本缓解。220千伏衣亭变和6个110千伏变建成投用,电网布局更趋优化。县域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2246”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的奋斗,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四大民生行动计划有效实施,财政累计投入8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5%、14.1%。深入实施人文素质提升行动,推进省示范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五项社保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 “五五”普法顺利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连续五年获得省平安县。
五年的奋斗,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开展“双百评议”,深化“三级问责”,促进政风行风全面改善。
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弘扬。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先机。五年来,我们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持续推进思想大解放,形成了“八破八立”的广泛共识,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干成了一批过去想干而不能干、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了先机。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发挥特色优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做好海洋、生态、文化特色文章,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创造了许多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象山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工作思路上突出为民,在经济发展上突出富民,在文化建设上突出惠民,在社会管理上突出安民,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一线实干、创先争优。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一线工作法”为抓手,牢固树立“四开十干”理念,攻坚克难、创先争优,有效突破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和重点难点问题。
二、向着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六个加快”战略和“三思三创”要求,牢牢把握象山港大桥建成和海洋经济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解放思想,拉高标杆,深入实施桥海兴县战略,以“两区”建设为龙头,以“千百十”工程为主体,以“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全力推进海洋开发、转型升级、城乡统筹、文化建设、社会管理、民生发展新突破,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而奋力拼搏。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在高标准完成“十二五”任务的基础上,到2016年基本形成经济发达、活力强劲、文化繁荣、宜居宜游、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新格局。
——经济发达。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自营出口额比2011年翻一番。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以上,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增长50%以上。
——活力强劲。“两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先行先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争取石浦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两岸经贸合作区。政府效能大幅提升,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结构更加合理,力争上市企业达到8家。
——文化繁荣。海洋文化大县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成功打造极具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城市文明的灵魂和引领发展的动力。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人文素质明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宜居宜游。宁波大都市滨海特色新区和长三角品质后花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休闲、度假、养生、人居等主体功能板块基本形成。创建全国生态县。以中心城区(包括大目湾新城)、石浦卫星城、沿象山港新城和象山影视城为支撑的区域组团式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城镇与美丽农村有机融合,全县城市化率超过60%,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达到90分以上。
——幸福和谐。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者大幅减少,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学习型社会基本建成,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社会正义感、安全感、诚信度明显增强,社情民意搜索会办机制健全,群众意见建议答复率100%,困难问题解决率90%以上。
三、全力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拓宽思路,创新模式,攻坚突破,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开创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建设新局面。
(一)加快“两区”建设,全力推进海洋开发新突破。
大力推进省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浙江省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规划》,加快建设省海陆联动发展先导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对台经贸合作区和文化生态建设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特色的港湾。
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石浦港海洋资源综合优势,大力推进港、岛、城联动开发,全力建设省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的核心平台,力争成为国家级对台经贸合作区。
着力构筑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高地。加快象山港大桥以东区块开发,着力打造省临港装备制造基地。发挥宁波—舟山港重要配套港区作用,加快象山港、石浦港物流设施和平台建设。优化提升“一带四区”旅游发展格局,建设长三角金色港湾休闲区。
突破海岛资源综合开发。编制全县海岛综合开发与保护规划,明确各个海岛的功能定位。创新机制,健全海岛拍卖、整岛出让模式,建设一批特色功能岛,在海岛综合开发与保护上走在全国前列
(二)强化工业主体,全力推进转型升级新突破。
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全面深化“千家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到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88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1555”工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批临港重型装备制造项目。提升经济开发区、产业区建设水平,谋划建设新一轮工业发展平台。坚持扶强扶优与扶持中小企业并举,培育一批创业骨干群体。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一批大企业集团根植象山。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结构布局,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以上。深化休闲象山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半边山度假区、东海铭城、中国渔村二期等精品旅游项目建设,争创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环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接二连三”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重点发展精致农业、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争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农家乐特色示范点。深化粮食功能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不断提升“7+1”龙型产业的规模化、设施化、精品化水平。
坚持外向带动、内引外联。创新招商理念,强化“一把手”招商责任,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发挥在外象山人作用,突出产业招商、企业招商,全力引进和实施一批战略性、功能性重大项目,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内资110亿元以上。
强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全面深化人才与科技提升行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科技研发投入、专利授权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层次人才总量实现翻番。
(三)加速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城乡统筹新突破。
推进新型城市化。基本建成城市新中心区,全面建设南部新城商务区。高标准开发大目湾新城。推进城东产业园与爵溪、大徐、涂茨区块的融合发展,建设东陈、茅洋等城市南延功能区,打造墙头沿西沪港区域城市西部节点形象。加快石浦卫星城市建设,联动推进鹤浦、高塘岛、晓塘城镇化。推动西周由省级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加快贤庠中心镇建设,带动黄避岙区域发展,形成以临港产业、生态港湾为特色的沿象山港新城。加快定塘、新桥、泗洲头城镇化步伐,打造以影视文化、生态农业为特色的中部城镇组团。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中心村、小康村、特色村培育工程,打造整镇(乡)连片精品,推动山区、海岛和弱小村移民搬迁,促进人口合理集聚和村庄布局优化。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试点,探索“集中连片、多村联建”设置模式,构建区域化农村社区新格局。
扎实创建全国生态县。深化生态文明提升行动,构建海陆统筹的生态保护体系,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海碧的生态半岛。推进森林象山建设,加强西沪港、岳井洋等生态湿地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高能耗企业和重点污染源监控和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扩面工作。强化基层生态创建,不断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理念。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百大项目”建设,为县域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确保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戴港至中心城区快速通道、黄避岙至贤庠及丹泽一级公路年底同步建成通车,争取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戴港至宁海段及石浦支线,建成环象山港一级公路等一批一级公路和农村交通道路,形成“一轴一环五连”的大交通格局。
(四)突出海洋文化,全力推进文化建设新突破。
提升城市文明素质。深入实施人文素质提升工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以象山精神引领社会风貌,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扎实推进“两城”创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发展海洋文化。牢牢把握海洋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机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文化品牌。全方位提升中国开渔节。扎实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大力实施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三位一体”保护模式。
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建成“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继续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村落)文化、企业文化。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文化旅游、创意动漫、娱乐休闲等产业。加快建设石浦渔港古城二期、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中国竹根雕产销基地、创意大厦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
(五)加强改革创新,全力推进社会管理新突破。
突出社会管理重点。强化社会治安“大防控”、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网络社会管理三大重点,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加强重点人、事、物和场所的管控,构建立体化动态治安“大防控”格局,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出台城市社区建设规划,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民自治为基础、社区组织共建理事“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网络信息发布、网络问政服务、网络信息预警监控等三大平台。
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强化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加强镇乡(街道)、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综治工作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平台资源共享,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便民实事联办。
(六)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民生发展新突破。
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创业、就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对接,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受惠度。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力度,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品牌发展,探索发展高等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效降低群众就医负担。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实现农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着力强化理论武装,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提供科学指导。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基础。加强党校、行政学校和社会主义学院等学习阵地建设,发挥干部远程教育中心作用,实施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二)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提供强大合力。进一步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选举任免权,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加强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三)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团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提供骨干力量。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考察工作,全面推行干部任免票决制,健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制度。
(四)着力实施基层基础提升工程,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提供坚强堡垒。深化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重点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基层基础提升“2335”工程。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化农村主要干部管理和集中培训。扩大党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设党员全员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双培双扶”和“党员人才工程”。
(五)着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提供根本保证。健全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具有象山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廉政文化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深化纪委委员质询问询、领导干部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党外代表人士廉情问询等制度。深入推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实施公务消费卡制度,强化职工疗(休)养、外出考察和出国(境)监管。完善阳光政务以及“百大项目”电子监察平台,实现权力运行监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