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打开设置 通讯录:《成功掌舵你的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0:23
《成功掌舵你的人生》受邀参加了航天晨光集团2010新进员工入司培训毕业典礼,活动最后是定岗分配,新进大学生们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分配到了集团下属的各个部门、分公司。

    像他们一样,每年的这个夏天,都会有一批批的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有的很顺利地就满怀期待开始走上职场之路,有的可能还至今徘徊在求职的路上。记得看过朱军写的一本书《时刻准备着》,我想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必定是那些提前就时刻准备着的人才能去牢牢把握。

    从前两年开始就曾经陆续到一些高校为大学生分享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今天特意整理了一下前年到南京师范大学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讲义稿,希望能够对于即将走上社会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朋友们有点点的借鉴和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成功掌舵你的人生

陈 练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陈练,非常高兴受李宏量老师的盛情邀请来到南师大,能有幸与大家分享我人生当中唯一的一次2008年4月8日下午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讲,人生中只有这一次。可能有同学会哈哈一笑,这有什么了不起,那有什么了不起。在你们的这段年纪,此刻的这段青春,其实都很了不起,请用了不起的心情来看自己,用了不起的眼光来评价自己,用了不起的心态去迎接即将发生的时代,每一刻都可以很了不起。我始终都觉得每一天都很了不起,每一天都很可贵,每一天都值得珍惜!

    今天主要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话题,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发现自己:你在哪里?

    如果我是第一次到南京,到了火车站打电话问:到你们学校怎么去呀?你首先是要问,你现在在哪里呀?这样才能告诉我怎么到咱们学校吧。

    其实这就是首先去认识自己,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层级?你了解自己嘛?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就曾说:“知己者明”,知道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人。

    现代大学生在认识自己过程中,有两个极端:

    要么过于自信,自狂,目中无人,自以为天下第一,什么事都能做。这种人写的日记,就叫狂人日记。不乐于、不屑于干小事。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第二届年度“世界百强女性风云榜”上,中国前副总理吴仪位列第二。

    吴仪1962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后,几乎在石化生产的第一线工作了20多年。大学毕业后首先分配到兰州炼油厂常减压装置车间做技术员。从底层技术员做起,在炼油厂工作的时候,她还一度顶替过推土机手。与其他刚来的大学生不同,吴仪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每每遇到设备装置大检修的时候,她总是在三四十米高的塔机上爬上爬下,钻进钻出。特别是大寒天,尽管全身湿了水,她也不在意。她常常说的话是:“小女子豁出去了”、“小女子有泪不轻弹”、“小女子不在乎这个”。

    古今中外成大事的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还有一种就是过于自卑,太多的人想得太多,梦太大,就是胆子太小。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你自己没有真正去发现。

    老李在郊区的一家工厂工作。有一天忙到半夜才下班,老李想早点儿回家,便决定抄小路走。因为走小路要经过一个坟地,老李走的时候有些慌不择路,走到半路时掉进一个墓穴。老李十分恐惧,使劲往上爬,可是那个墓穴太深,无论如何也上不去。于是老李决定在墓穴中休息一下,喘口气,心想:一会儿如果有人路过的话,可以把自己救出去。

    老李坐在墓穴里,听到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原来那天小王也决定抄小路回家。老李在墓穴里还未开口求救的时候,小王不小心也掉了进来。小王也很害怕,于是开始往上爬,爬几下同样也掉下来。老李不忍心看这个小伙子白费力气,好心好意地伸手抓住小王悬空的脚脖子说:“老弟,我已经试过了,从这里是爬不出去的。”已经有一些精疲力竭的小王大喊一声:“鬼呀!”三下两下就爬出去,跑远了。

    老李十分纳闷:“我刚才爬不出去,他明明也爬不出去,我好心好意劝他别费劲了,他怎么一下就窜出去了?”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座宝藏,都有待于去开发和挖掘。

    每个人都应该综合评价自己,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天赋专长、知识水平、操作能力、身体条件、价值观念、情绪智力、家庭条件等,学会SWOT分析,发现你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点都在哪里。充分认识到自己,才能去成长自己。

 

二、设定自己:你要去哪里?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调查者由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今天的生活状态不有今天所决定,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目标的结果;明天的生活状态不由未来决定,它将是我们今天生活目标的结果。

    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就差一点点:

    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

    不成功的人总是改变目标,却从不改变方法。

    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每个人都希望尽量少走弯路。将决定做得完美一些,少一些遗憾,是所有人的期望。那么,做出正确决定、设定目标的前提是什么呢?

    那就是——你到底要什么?

    事实上,很多人走完了他们的人生道路,也从未问过自己究竟想去哪里,希望得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在少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的人当中,许多人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答案。在得到答案的少数人当中,更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明确地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很多人活了一万多天,其实只是活了一天,重复了一万多次。

    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终点。

    在加拿大,有一种蒲公英,铲掉了还会长出来,把根除掉,照长不误。专家发现它还有一根须根,顽强地扎入地下八米深处,而且须根尽头还有一粒种子,就算须根断了,最终蒲公英还会破土而生。每个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会以不同形态反复出现,原因是根源一直埋在心里,这就是你内在的信念,你最想要的,是你的目标。

    我在企业经常也参加新员工的面试,往往面试时间最快,就是连自己去找工作是为了什么的人。问你为什么来应聘?看到公司在招人就来了,这种人,不用费力,直接一刀切。

    有些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可能还不是特别清楚目前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如果把职业做一个形象的分类,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曙光职业:东方已经出现亮光,但是太阳还没有升起。比如职业规划管理师这样的职业在我国尚属曙光职业。

    2.朝阳职业:就像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如项目管理人员、商务策划师、企业培训师、企业信息管理师、企业行政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等,这些都属于朝阳职业。

    3.如日中天的职业:指那些已经充分发展并且目前占据主流的职业。仿佛正午的太阳普照大地,是世间万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稳固地位。如:企业家、公务员、教师、医生等。

    4.夕阳职业:指那些从业人员正在逐渐减少,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的职业,正如夕阳下山一般。有的职业虽然曾经人数众多,现在或许依然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但日落西山之势已经显而易见,如公交车售票员。

    5.黄昏职业:该职业已经暮色环绕,从业人数急剧减少,枯滕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如弹棉花工、送煤工、钢笔修理工、相片着色工等。

    职业产生和消亡的客观规律要求大家在选择职业类型时不仅要考虑个人职业发展意愿,更要考虑到时代前进的步伐所引起的社会需求变化。所以在找职业的时候你需要考虑哪些职业是“朝阳职业”;哪些职业属于“如日中天的职业”;哪些职业已经成为“黄昏职业”;哪些职业已经是“夕阳职业”。一般来讲,你越是找到一个“朝阳职业”、一个“如日中天的职业”,就越容易在职业生涯中更快进步,更早成功。

    就像买股票一样,宁要朝阳产业的绩劣股,也不要夕阳产业的绩优股。

    正所谓:马到成功,骑上一匹快马,马到了你也成功了。有骑驴的嘛?人走驴不走。它是爹,恨不得你扛它走。其实好多大学毕业生就在骑驴,不是经常说骑驴找马,就是这个意思。

    职业目标,究竟怎么设定呢?教大家一个小方法:画三个圆圈,每一个圈“我想干什么”,第二个圈“我能干什么”,第三个圈“社会需要什么”,三者交叉的就是你的目标!

    用职业生涯规划当中的专有名词来讲,这是职业锚,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

    说一句比较俗,但挺实在的话:成长是一个过程。

    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施恩还说,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

    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

    找到职业锚之前,只不过是自己人生之舟的水手;找到职业锚之后,才真正是自己人生之舟的船长。

    在情感生涯中,获得爱是幸福的;在职业生涯中,找到职业锚是幸福的。

    当然这个目标是动态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各种因素影响你不能实现目标怎么办?比如考研,考不上怎么办,总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壮士一去不复返吧。你愿意,你妈你爸还不愿意呢,白养了,亏大了。

    职业生涯早期:对自己锻炼最大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职业生涯中期:收入最多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职业生涯后期:实现人生价值最大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条条大道通罗马,关键是要有大道,有路才能到罗马。

    只要目标在,路就不会消失。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三、你准备怎么去?怎么样达成目标?——发展自己

    如果把人的职业生涯比作一棵树,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之树常青,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我在培训中常常做一个活动,那就是让学员在纸上画一棵树,并提示他们要画一棵完整的树,用这棵树代表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人画了一棵参天大树,有人将树画得像一棵小草,有人画的树满是枯枝败叶。

    我提醒大家:画一棵完整的树,不是目前的状况,是将来发展的结果,加些东西把它画全。于是有人给这棵树加了好多枝叶;有的学员又加了很多果实;有的学员在树上画了一个鸟窝,里面还有小鸟;有的学员还在树上画了房子和汽车。但大多数学员都没有画根!

    其实,通过这个小活动,我最希望学员领悟到的是:一棵大树要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必须根深蒂固。

    自然界中的一棵树如果长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树根和树冠的比例约为1:1;如果长在土壤比较贫瘠的地区,树根和树冠的比例约为2:1或3:1;如果一棵树长在岩石地区或是沙漠地带,树根和树冠的比例可能会达到5:1。也就是说,条件越艰苦,环境越恶劣,树根越要向大地中生长,从大地深处吸取营养和水分。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一棵树的树根扎得不深,不广,树冠上倒是长了很多的枝叶,开了很多花,结了很多果实,这棵树会怎么样呢?它会很容易就倒下。只有根深蒂固才能迎风傲雪,挺然而立。

    大部分的同学就像自己画的树一样,没根呀。

    职业生涯真正意义上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那么什么是外职业生涯,什么又是内职业生涯呢?

对于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外职业生涯是我们职业生涯之树的枝叶与花果,内职业生涯则是我们职业生涯之树的树根。

    外职业生涯是表现出来的职业身份,比如我是总监,你是业务经理,这些都是我们的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从事一种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资待遇、荣誉称号、工作年龄阶段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而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则构成内职业生涯。

    外职业生涯的信息可以体现在名片、工资单上,而一个人的内职业生涯是通过说话和办事才会表现出来的。

    总的来说,内职业生涯是我们职业生涯之树的根,内职业生涯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我们外职业生涯的发展程度。

    外职业生涯通常是由别人给予,别人认可,别人决定的。既然是由别人决定和认可,也就容易被别人所否定和收回,甚至是剥夺。即使是自己开公司,自己当董事长、总经理,也需要得到工商局、员工、客户等相关人员的认可。

    内职业生涯主要靠自己不断探索而获得,它不随着外职业生涯的获得而自动具备,也不会由于外职业生涯的失去而自动丧失。

    如果你被任命为部门经理,你获得的只是外职业生涯的一个职务,你是不是有能力做好这个经理?你应该具备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是不是已经具备?这些东西并不是你被任命的那一天就自动具备的,而是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去探索、思考才能逐渐地获得,一旦获得后,即使你不再担任经理职务,比如你因被领导误解、冤枉而撤职,撤销的也仅仅是你外职业生涯的职务,而你内职业生涯的这些因素依然归你所有,别人剥夺不了,否定不了,同样也收不回去。

    内、外职业生涯的关系: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内职业生涯的发展会带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外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内职业生涯的发展。

    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以外职业生涯的发展或成果来展示的,如果内职业生涯发展得很多,外职业生涯没有任何变化,就不正常。就像一棵果树,在根深蒂固以后,应该开满了花、结满了果。

    内职业生涯的匮乏一定会影响外职业生涯,它是以外职业生涯的停滞或失败来呈现的。内职业生涯跟不上,即使给一个人很重要的职务,他的职位也不能保住。因为,内职业生涯匮乏是以外职业生涯的停滞或失败来呈现的。

    有人说:“我把内职业生涯全都准备好了,再出去工作,这样好不好?就像是盖一幢大楼,我首先把地基打得特别牢,再盖大楼好不好?”事实上,内、外职业生涯的关系,并非像一个大楼地基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盖大楼确实是要把基础先打好,打结实之后在上面盖高层。而内、外职业生涯的关系就像是树根和树冠的关系:一棵大树并非是把所有的根系都长好了,才长树冠,才开花结果,而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的。

    在一个藏满宝藏的山洞面前,阿里巴巴让洞门打开的四字口诀是“芝麻开门”。在职业生涯道路上,成功的秘诀就是重点关注自己的内职业生涯。

    在了解了内、外职业生涯之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把自身的关注点放在哪里?没有错,一定要放在关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内职业生涯上。我启发学员加上树根,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画上树根,是给自己的潜意识一个提醒——要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就必须根深蒂固!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问招聘单位的负责人:“给我多少钱?什么时候涨工资?有奖金吗?有集体宿舍吗?宿舍里有电话吗?有电视吗?有宽带上网吗?”这些问题关心的都是外职业生涯的内容。

    如果他问这样的问题:“你们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观念和能力?我能争取到什么样的锻炼机会?我用多长时间可以达到公司对我的要求?”把焦点放在内职业生涯(即树根)上,会让自己的“树根”逐渐长得更深、更长、更广,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这样职业生涯之树一定会长出更多的枝芽和花蕾,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如果一个人天天只幻想自己那棵树能开花结果,却不培育“树根”,这个人只能人为地在树上挂上一些花和果。挂得少,这棵树还能立着,挂多了,树就倒了;即使不挂花果,一遇“狂风暴雨”,没有扎牢根的树也会倒下。

    如果你理解了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的正确观念,你会认同下面的观点。

    永远不会没有工作,寻找工作也是工作,而且自己学习当老板。

    永远不会没有收入,经验教训都是收入,而且自己决定发多少。

    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人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内职业生涯。一般来说,在职业生涯初期,你的付出,你的辛苦,你的汗水,你的劳累程度可能要远远地超出你的所得。这时候,你需要接受:在职业生涯初期你要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还要吃得起亏。吃得起亏就是可能你的付出并不能马上得到回报,不能马上得到别人的认可。

    为了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之树常青,请你一定要把职业生涯之根扎深,扎广,扎牢。因为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只有根深蒂固,才能硕果累累!

 

    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你看过的书;二是你遇见的人。

    看过的书,其实就是讲的学习能力,是指你的智商。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竞争力取决于脖子以上的地方,所以要舍得投资于脑袋、投资于学习。因为脑袋空空,口袋空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质跃发展,都是以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为前提条件的。

    但光有智商就行了,其实智商等于谋生的能力,只能让你不会饿死,有口饭吃。

    二就是你遇见的人。其实就是怎么做人,怎么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怎么与人沟通?

    人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关系当中。家庭关系,组织关系,社会关系。做事情就是做关系(做人),不会做人,往往没有做事情的机会。

    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他指出,与人合作的能力,乃现代成功者第一能力,是基础能力。

    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只能使我们谋生,那与人合作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能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是情商。

    美国公共关系权威,布吉林教授,曾经在八四年写过一篇文章《怎样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其中就提出处理人际关系的三大原则:

    一是接受别人,很多人在第一条上就死了。

    现象之一就是眼里全是沙子,喜欢挑剔别人,东家长西家短的,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其实这是少见多怪。不要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过度关心就是一种伤害。

    有人看大长今,没有看大长今是如何艰苦奋斗成长的,去盯着人家大长今穿高跟鞋,最后自己气得半死。不要吹毛求疵,四面树敌。其实敌人都是我们自己发现和寻找出来的,越是挑人家毛病,自己越不爽。

    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操闲心的越多。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犹太人的祖先所罗门:智慧的人总是把嘴放在心里;愚蠢的人总是把心放在嘴上。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有教养的人不在细节上跟人家计较。宿舍一女生买一新裙,花了大几百,这是真货嘛?关你什么事?它是影响市容市貌还是影响南师女生的整体形象,影响今年奥运咱们中国当代女大学生的形象嘛?

    江泽民主席曾经就说过:世界具有多样性。有人喜欢喝百事,有人喜欢喝可口可乐;有人喜欢吃肯德基,有人喜欢吃麦当劳,有人就吃必胜客;烤鸭好吃还是盐水鸭好吃?世界真的具有多样性,连男女审美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男人眼中的美女,和女人眼中的美女都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人说凡事要讲道理,对嘛,但你和女朋友吵架的时候,能讲道理嘛,她一般是不讲道理的,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死定了。回到家里,老婆永远是对的,这也是一种智慧。

    最有效的路径:求同存异。良好教养的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礼记:君子尚宽。古今中外成大事的人,都是能包容别人的人。

    二是重视别人

    老子: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了解别人,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

    交际中白金法则:交往以对方为中心。交际的高手都是善于为别人创造表现的机会。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都有表现欲的,这是天性。什么叫笨笨呀,就是他做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叫你不爽。十句有九句是挑你毛病,还有一句是夸自己。

    富兰克林提出过人际交往的四法则:1、当你和别人打交道时,不要当大嘴巴;2、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万不得已,总体肯定,局部否定;3、即使局部否定,也是对事不对人;4、不是原则性问题,不要补充别人,好为人师。

    越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越在乎你对他的态度。欣赏别人真的是一种修养。

    话说苏东坡与镇江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素为友,常在一起谈论佛法,但苏东坡常输与法印禅师,心中颇不服气。一日,二人又在一起坐禅论道,苏东坡忽然说:“我用慧眼看大师象一堆狗屎”,法印微然一笑:“我用慧眼看学士好象一尊佛”。苏东坡大喜,回到家里,与苏小妹说道“今天我终于赢了法印禅师了”。苏小妹听了事情经过后,笑道:“哥哥,你今天输惨了。”苏东坡惊问其故,苏小妹说:“佛法上讲,物相心生。法印禅师心静如佛,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好象一尊佛。而你却看到了一堆狗屎,说明你心中只有狗屎呀。”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懂得尊重人是艺术更是智慧。

    三是赞美别人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有同学就说了,我不会拍马屁。忠言逆耳,其实忠言为什么不能说得好听点呢,赞美别人其实就是赞美自己,说明你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女朋友买衣服,做头发了,要赞美,不然吃亏。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呀。

    1、夸对方做过的事,不要直接夸人,让人觉得虚。摆事实,讲道理。

    2、发现对方自认为是长处的地方,抓痒要抓对地方,不能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3、发现别人被误解或不被别人了解的地方。

 

    任何一个人的素质可以分为:智商、情商、逆境商。三个商数对成功的贡献率分别是:15%、80%、5%。其功能分别是:智商使人抓住机会,情商使人利用好机会,逆境商使人不轻易放弃机会。逆境商是指信念、意志力、抗挫折能力,所以生活工作中需要有阳光心态。就像北大青年诗人海子的成名诗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华为任正非致新员工书中有这么一段:“您有时可能会感到公司没有真正的公平与公正。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您不能对这方面期望值太高。但在努力者的面前,机会总是均等的,只要您努力,您的主管会了解您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的考验。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屈不挠的前进。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不经几番磨难,何以成为栋梁之才。一个人的命运,毕竟掌握在自己手上。”

    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要承担多大的压力。就怕跟自己过不去!前进路上的困难是绊脚石还是踏脚石,取决于脚放的位置,脚的位置取决于心态和能力!

    曾经对我生命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一本书是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书中有一句话:“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最终是心态决定了你的成长!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任何空白点。每一种环境每一项工作都是锻炼,每一个困难每一次失败都是机会!不管发生什么,它都有价值,大家同意嘛。

    有些人太在意其他人心目中的自己,中国第一礼仪培训师金正昆教授就曾说过:“教你两句最重要的话,哪天你要不爽,就想想,保证你小爽,大爽我不敢保证。”

    第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永远是不可能的。

    做人但求无愧我心,做事未必都尽人意。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连毛主席、邓小平等伟人也有人说不是,何况我等凡人呢。走你的路,让别人挤公交车去吧。讲课时如果有人睡觉我也不会介意呀,我不会生气,我会理解。

    第二句话:争取让大多数人都喜欢你。

    例如讲课时,如果一两个人走不要紧,但如果都走了就完蛋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我肯定只能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不要混了。所以也要争取让大多数人认可你、喜欢你。

    综上所述,内职业生涯中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涉及方方面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强化而达成的,在于不断的学习,而学习的速度一定要大于社会发展的速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各位朋友都能拥有理想的职业生涯,成功掌舵自己的人生,用今天的努力来创造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