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win10任务栏透明:《哲学与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59:06

 

第一讲:哲学的追问与人生考量

 

一、追问哲学——什么是哲学?

      哲学不是宗教,却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科学,却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艺术,却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道德,却也劝导人向善?

      那么难道说,哲学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吗

㈠读中学时的解释——

      从字义上看,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现世的智慧。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㈡哲学原意是爱智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 ,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 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

      Sophia是“智慧”的意思。

       “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以Philia , Eros ,Agape三个字为代表,分别有不同的含义。

        Eros,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

      Philia则是“友爱”,它和Philos是同一个字根。

      第三种爱叫做Agape,代表了‘博爱”,也就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无私的爱。

        在中文里“爱”这个字,往往显得浮泛,因此需要特别标明是友爱、情爱、博爱,或者是亲子之爱、夫妻之爱、家庭之爱、国家之爱等,借此加以分别。

      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互相欣赏与尊重开,进而彼此抵砺,一起走上人生的路。

 

       如此说来,哲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想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是从事哲学思维,它像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

 

㈢哲学智慧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呢?

      首先,哲学智慧是一种“爱智的智慧”,是热爱智慧的智慧;   其次,是一种“批判的智慧”,是一种对“自明性”进行批判的智慧;    再次,是一种“反思的智慧”;  最后,是一种“创新的智慧”。

 

      哲学把人类的智慧作为一种批判的、反思的对象,那么这样它就变成一种爱智的“大智慧”了。哲学不是小聪明,哲学是一种大聪明,是一种大智慧,那么这样一种大聪明、大智慧,用我们中国传统哲学的话来说,哲学智慧是一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智慧,“万物皆备于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智慧,“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的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果真正有了哲学智慧,就能够升华人生的境界,达到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所以哲学是一种爱智的大智慧,不是小智慧、小聪明。

      这样一种大智慧不是一句空话,它首先是求索宇宙奥秘的智慧。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对于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追问,是哲学最切近的东西。

      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最为贴近的哲学智慧。

㈣那么,如何“爱智”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爱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希腊时代有一句话说:“哲学起源于惊讶。”

      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然而,这些不停在变化的东西,却还能够继续存在着,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吗

 

二、哲学功能——“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

㈠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在这个命题中,包含几层意思。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活动,应当说人人都会有。 

人生的反思——不同阶段的人生哲学

      儿童——现实主义者   青年人—现实主义者  成年人—理想主义者  老年人—神秘主义者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活动叫哲学活动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区别——

           除了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种具体的专业,掌握某种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将来你可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我们把这称为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就是成为一种“专门人才”;

           而学习哲学,使你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也就是哲学的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科学是把一些个别的现象,单称命题和观察名词,经过归纳推理,上升为理论名词和全称命题,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做出解释和预见。

             而哲学恰好相反,它是把人们当作不言而喻的、毋庸置疑的东西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

 

      科学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了,千差万别的现象,按照一个统一的原理,公理,定义,去解释这些个普遍的现象。

      哲学是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了。因为事物本来就是复杂的,只是原来我们没有发现它那么复杂的方面。而哲学呢,是帮助我们如实地去认识到了事物的那个复杂的方面。

世界是极为复杂的!
哲学就是要把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生的复杂性揭示出来。

人生四境界:

      1 自然的境界  2 功力的境界   3 道德的境界   4 天地的境界

㈡对人生的认识——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那么人生呢,它也是自然。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然而,从自然当中生成的人,它恰好超越了这个自然!把自然而然的世界改造成了一个对于人来说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这才是人!

 

      人生是有限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人就想超越这种有限的人生 。

      人的生命面对死亡,又以生命的追求超越死亡。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用这三种方式来使自己有限的人生燃烧起熊熊的生命之火,使生命得到无限的延续。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哲学,是“向死而思生”,所以有人把哲学叫作对死亡的练习。

人与动物根本性的区别

      人和动物都是一种生命活动,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一种生存的生命活动,而人是一种生活的生命活动。

      生存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活动,生活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命活动。

      在这一点上区分了人和动物。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活活动,动物是一种本能性的生存活动,动物和人的区别就在于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活动。

      马克思说,动物只有一个生命的尺度,而人有两种尺度。动物只有自己所属的物种的一个尺度,所以它只能是本能的生命活动。人有两个尺度,既是按照自己的目的活动,又是按照所有物种的尺度活动,这就是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活动,是把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的世界的活动。所以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一个理想性的存在,人是一个把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变为现实的活动过程。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人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实现了生活的现代化。所以人的存在是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创造性的存在。这才是人的存在。 

㈢对人生的认识——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

      什么叫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的过程而已”。人的这种活动的过程,成了人的历史。我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构成我们人自己的生活的历史。人的自己的生活历史,就是我们每个人成为人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成为人的过程,既构成了历史的前提,又构成了历史的结果;而人只有首先作为历史的结果,才能够成为历史的前提,因为每代人总是上代人遗留的文化的产物。我们正是在历史文化的进程中而成为今天的存在。

什么是教育呢?

      教育是一种社会遗传的机制,它以自身为中介而实现双向的认同:一方面,是个体向历史社会文化的一种认同;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历史社会文化对个体的认可。教育就是这种“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教育实际上是哲学教育;或者说,哲学教育,就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教育首先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人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遗传性的获得,它还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获得性的遗传。所以,真实的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养。它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教育是使你首先能够成为一个认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历史的现代公民。

 

三、人的世界——有限世界的超越

      这个属于人的世界,它首先是一个常识的世界,同时它又是一个宗教的世界,一个艺术的世界,一个伦理的世界,一个科学的世界和一个哲学的世界。同学们需要学习,你有了哪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对你来说就有了哪种世界。因此,一个人只有在适当的年龄,受到适当的教育,他才是人。

1、常识的世界

      常识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最具普遍性的基本方式。没有常识的人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人就得有常识。

      常识是源于经验、适用于经验但却不能超越经验的知识。常识是每个正常的健全人都普遍认同的,在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人人都在生活经验中分享常识、体验常识、重复常识和贡献新的常识。

      在常识中,人们的经验世界得到最广泛的相互理解,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最普遍的相互沟通,人们的行为方式得到最直接的相互协调,人们的内心世界得到最便捷的自我认同。

      常识既为我们构成经验的世界图景,又为我们构成经验的思维方式,还为我们构成经验的价值规范。

2、宗教世界

      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超越。宗教使人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神圣的意义。宗教里面,特别是西方上帝的观念,是很值得思考的。

      按照我自己的说法,什么叫作上帝?上帝就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哲学本体意义上的观念构成心中的上帝。上帝不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是你心中的一种观念。

3、艺术的世界

      什么是艺术的世界?艺术的世界是对无情世界的超越,艺术是一种生命的形式。

      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叫作创造。为什么?舞蹈家是创造了胳膊还是创造了腿?画家是创造了油彩还是创造了画布?文学家是创造了语言还是创造了文字?没有,但他们创造了意义! 

4、伦理的世界

      伦理的世界,它是一种小我世界的超越,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当中就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了。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这种社会性的存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离开了大我没有小我的存在。所以这种伦理的世界是一种小我世界的超越。

5、科学的世界

      科学同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经验世界的超越。什么叫科学?科学给予我们一种普遍必然性的认识,从而对经验世界作出规律性的解释和预见。科学的世界是一个超验的世界,超越了经验的世界。

6、哲学的世界

      哲学是对有限世界的超越。人们俯仰古今而觉时间之无限,环顾天地而觉空间之永恒,回顾自身而觉人之立于两者间的万千感慨!

      “爱智”的哲学,就是一种超越有限对永恒的无奈、实现“天人合一”的渴望。人的超越性,以哲学的方式迸发出无比瑰丽的光彩。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

一、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七个阶段 

1、先秦子学

何谓“先秦”——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221年) 。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

一、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七个阶段 

1、先秦子学

何谓“子学 ”——子学,又称诸子百家之学,或诸子学。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子”而得名 。

①、            儒家:因代表人物孔子为传授古代典籍的“儒”(教师)而得名。孔子为宗师。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战国时,与墨家并称“显学”。

②、            墨家:因代表人物墨子而得名。是与儒家对立的学派。

③、            道家:早期称为道德家。因其思想以“道”为核心而得名。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发展了原始道家思想。

④、            法家:因主君主应制订成文法典而得名。韩非为集大成者,认为“法、术、势”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

⑤、            名家:因辩论“名”“实”问题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等。通过对名词、概念的研究,揭示了深刻的哲学和逻辑思想。

⑥、            阴阳家:因主张“阴”“阳”的结合和相互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而得名。代表人物战国末齐国人邹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木、土、火、金、水五种因素或势力支配,提出“五德终始”说。

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冯友兰曾说:“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先秦子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每家各有优劣短长,“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冯友兰曾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2、 两汉经学

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儒学独尊之原因——在客观条件上是由于汉至武帝,六十余年间,社会经济已呈繁荣;帝王集权亦经树立;学术思想自然趋于统一。盖诸家学说皆与帝王集权冲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于帝王集权。儒家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正合帝王专制之治。

3、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

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严格应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汉献帝禅位开始,到589年杨坚灭南朝陈,重新统一而结束,共369年。其间,西晋皇朝曾短暂统一,但八王之乱后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政局再度混乱。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与江南的南朝宋形成南北对峙,中国自此进入南北朝时期。581年,杨坚改北周国号为隋,并于589年灭南朝的陈政权,统一中原,建立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

4、 隋唐佛学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

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隋唐

      隋朝,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到618年隋炀帝杨广被绞杀,共存在了37年,是个典型的短命王朝。

       唐朝,从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大唐王朝共存在了289年。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

      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有禅宗的僧人来争夺。

龙门石窟

      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 宋明理学(960—1644)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

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儒释道三教合流三教堂的出现

      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孔子、释迦、老子并祀于一堂之类的三教堂,至迟在元代已见其例。一至明代,则蔚然成风。

      照例说来,孔子祀于学,佛氏祀于寺,老氏祀于观,原本俱有定制,各不相混。可是,在明代,却流行将孔子、老氏、佛氏并祀于一堂。

      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

6、 明清实学

明清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7、  乾嘉朴学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

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1.         1 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    2 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3 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    4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1、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出来的。内圣,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就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天下。

      《大学》开篇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最好解说。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追求。

      它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2、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中国传统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表现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譬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

      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

      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3、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五大思维模式——

         一是整体思维。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及其一切事物。

         二是阴阳思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

         三是象数思维。就是借助具体的象数认识体悟外界事物,是在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模拟、联想等方式,阐述事物的深刻道理。

         四是中庸思维。就是主张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处理问题要执两用中,考虑问题周全。

         五是实用理性思维。主张为人处事讲实用,务实性、功利性强。

                   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

阴阳思维,也叫矛盾思维、对立统一思维,中国传统文化讲“凡物莫不有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阴阳思维在老子思想中表现得最深刻最突出。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没有恶就没有善,没有丑就没有美,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矛盾对立双方,都是互为依存的。

关于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老子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4、              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尚书·五子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多次告诫臣下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可以说,从先秦一直到汉代的陆贾、贾谊、王符、仲长统,到隋唐的王通、韩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觏、张载、范仲淹,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

结束语

       中国传统哲学究竟有哪些价值可以为现代所用,值得认真研究。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并非指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指活的现在的东西,是指对后世有价值、有影响、有益的东西。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第三讲:儒家哲学

       梁任公曾指出:"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饮冰室书话》〈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一、儒家哲学的基本特点

1、儒家哲学的创始人

      儒家哲学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前 551~前479)。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34岁开始以礼、乐、射、御、书、数教弟子。

      儒家即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学派。

儒家哲学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

【 家 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六世祖担任宋国大司马被杀,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其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五十一岁他终于有幸从政,但时间不到4年,当过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也代理过国相,前人说他有不少政绩,但终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离职,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六十八 岁回到鲁国,七十二岁去世。

2、儒家哲学的基本特征

      儒家内部,不论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都有差别和对立。但是,作为一个学派,儒家有其共同的思想特征:

① 宗师孔子,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

②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

③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以为行为准则;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常,以为人伦日常。

儒家哲学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    孟子 ——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    荀子 ——约公元前313-前238 战国时期赵国人    董仲舒——(前179—前104)    ,程颐(1033~1107), 朱熹——1130—1200,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   王阳明——1472~1528年  。

【孟子语录】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荀子传世名言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熹传世名言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二、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与礼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

      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长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

          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2、孔子 “仁”的内涵

             据统计,在《尚书》中“仁”字出现1次;在《诗经》中“仁”字出现2次;在《国语》中,“仁”字出现24次;在《左传》中,“仁”字出现33次;在《论语》20篇中,“仁”字出现109次。分析这历时性的分布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时间愈靠后,“仁”被提及的次数愈多。到孔子这里,“仁”的内涵愈来愈复杂,地位愈来愈重要。孔子把“仁”作为较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

① “仁者人也”

      《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这就是说,“仁”是人的类本质,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义”是合宜、恰当,尊重贤人是社会之义的重要内容。“亲亲之杀”是说“亲亲”有亲疏近远等级上的差别,“尊贤之等”是说“尊贤”在德才禄位上也有尊卑高下的等级。“礼”就是以上“仁”(亲亲之杀)和“义”(尊贤之等)的具体化、形式化。

②仁者爱人”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 “知人。”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识别人的人。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意思是: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④“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也就是说,只有 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⑤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 “仁” 的具体行为的表现——孝悌忠恕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学生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也要尊重长上,说话要谨慎,言行要一致,要广泛关心爱护众人,要多与有仁德的人接近。做完事后还有时间和精力,就要抓紧时间阅读诗书六艺的书”。

      把孝悌推而广之,就能做到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在这里仁的境界与“仁者爱人”是一致的。

2、 “仁” 的具体行为的表现——孝悌忠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君子终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决不强加给别人。 例如我们不希望别人羞辱自己,那我们决不要羞辱别人。尊重别人,是别人尊重自己的前提。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什么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 ,就是人与人之关系方面的仁道。推而广之,这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自然之普遍和谐之道。

      总之,“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即社会普遍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孝悌是“仁”的基础,“仁”是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亲情往外一层层推扩,推己及人;“仁”不仅是社会的道德标准,更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道德理性、道德命令、道德是非判断、道德情感、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

3、 “仁”与“礼”的关系

       什么是“礼”呢?

      “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礼,谓之礼”,“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这无疑讲的是周礼。孔子所主张的礼既有周礼的继承,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即“仁”。而周礼是不包含有全新涵义的“仁”之内容的。

        从仁与礼的关系上看,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仁是礼的精神实质,礼是仁的形式表现。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孔子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辨正思维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    

      总之,以“爱人”为中心,以孝悌为根本,以“克己”,“忠恕"为手段,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这就是孔子"仁"的实质内容,也是他的法律观的主要结构。

三、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及其核心价值

㈠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伦理道德人文主义精神 (三纲五常)

1、儒家哲学的伦理本位主义——三纲

      伦理——伦理讲的是外在的人际关系秩序,即所谓“伦者,序也” 。伦理秩序,即礼。

      道德——道德是一种内在于人的心理自觉,即所谓“为仁由己”。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

2、儒家哲学道德观——五常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三纲五常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㈡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念——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诚、

①何谓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②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③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④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⑤何谓信?信者,人言也,即说真话。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⑥何谓孝?指子女对父母和先祖的敬爱和怀念,是传统道德中最为基本的道德品质。孝的基本要求,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⑦何谓悌?是幼对长的道德态度,包括弟敬顺兄和晚辈敬顺长辈。

⑧何谓忠?忠有两层含义:一是广义,做事尽心尽力。二是狭义,尽心为君服务。

⑨何谓恕?恕道是对他人的体谅和宽容。

⑩何谓诚?指真实无妄、信守不欺 。

四、儒家哲学的关键要义——“休己安人”

1、 “休己安人”的出处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评析】 这里孔子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周围的人们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2、 “休己安人”的基本路径——《大学》与“三纲八目”

          《大学》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也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它之所以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成一书并被列为第一部分,乃是因为《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和精辟的理论语言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富有相当的周全性、精微性、系统性和包容性。

    《大学》的主旨是阐发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

      该三纲八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现实的依据的。三纲以“止于至善”总揽“明明德”、“亲民”两个子纲,两个子纲下统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德目。

      八个德目又以修身为核心,依序递进,并把前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一个子纲上——“明明德”,把后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二个子纲上——“亲民”。

      这样,三纲八目以独特的框架构建了一个封建士人的人生图式,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天下读书人规定了一个人生理想,也规定了一个人生方向。

《大学》开头就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要实行恕道,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

      《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造就了后代儒家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即“内圣”与“外王”之道。

《四书》简介

      《四书》由四部著名著作组成,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它们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据资料考证,他们分别出于儒家早期四个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之手。又称为《四子书》或者《四子》,后人为方便记忆干脆称其为《四书》。

一、《大学》

      《四书》中的《大学》,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作 。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过北宋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到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作《大学章句》,将《大学》与《中庸》单独成书,最后遂把《论语》《孟子》与之一起合编为《四书》,汇集起来作为一套经书。

      《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和精辟的理论语言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其主旨是阐发三纲八目 。

1、《大学》“三纲领” ——《大学》开头就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文字学”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2、《大学》的“八条目”——《大学》还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要实行恕道,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

      《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造就了后代儒家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即“内圣”与“外王”之道。

三纲八目

      “三纲”与“八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现实的依据的。三纲以“止于至善”总揽“明明德”、“亲民”两个子纲,两个子纲下统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德目。

      八个德目又以修身为核心,依序递进,并把前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一个子纲上——“明明德”,把后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二个子纲上——“亲民”。

      这样,三纲八目以独特的框架构建了一个封建士人的人生图式,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天下读书人规定了一个人生理想,也规定了一个人生方向。

二、《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中庸”的含义

      朱熹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

      中庸,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2、《中庸》主题思想 ——慎独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所给予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

      “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

      “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

      “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慎独——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3、中庸之道 就是慎独、忠恕、至诚之道

      《中庸》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三、《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四、《孟子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是继孔子后的著名儒学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

      全书共分七章,由孟子及其学生万章共同完成,阐述了孟子的思想主张。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天生具有多种道德品质的萌芽,具体而言,就是仁、义、礼、智四德。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些善端与生俱来,人人都一样。现实中,人有善有不善  ,并不是人性 本质有差异,而是不善的人不去培养 ,不去扩充这善端而走向不善。

      【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第五讲:老子与道家哲学

一、老子生平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我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巨匠 。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 ,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所处时代是春秋晚期,比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年长约20岁。

      他精通天文、兵法、会武功,懂得养生之道,熟悉历史典故,读书之多在春秋之世,当首屈一指。孔子曾问道于老子,两位文化巨人曾多次会面。孔子向他弟子赞叹老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从早年起就在东周王朝任史官——守藏史(又称柱下史),掌管史册典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约在中年时期,受到王朝贵族迫害,一度罢官,逃居鲁国避难数年。后来,老子又被召回复职。

      约在五十多岁时,东周王朝内战致史册典籍失散,老子失去了官职 ,他便离开东周去了秦国。

      西行途中,经函谷关,遇守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为自己著一部书,老子写下了讲道德内容的文章五千余字给他。这就是今天所说的《道德经》,也称《老子》的这部书。尹喜羡慕老子的学识,便“去吏而从之”。

      老子西去以后,就在秦国隐居下来,后人只传他的寿命很长。

二、《道德经》与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㈠《道德经》 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

      《道德经》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㈡“道”的内涵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之母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老子认为,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母体,它称之为“道”;

      “道”具有创生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道”既为万物之母体,那么从宇宙生成论角度讲,宇宙万物皆为道所派生,由道而出。道为宇宙之本然,万物为道之所现。大千世界,物种各异,在老子看来,皆是道之子,由道所生发;

      “道”不可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表达清清楚楚的,否则就不是恒常的“道”。

㈢“道”之所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向自身的反向转化,是事物自然规律的运动方式;用柔弱不盈的方法,使事物达到和谐,是自然之道的应用方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之道才是世界之大道,处于最高地位。

      “道常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道的运行规律是顺其自然,不能强行妄为,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自然而然,适时顺行之为。

㈣道家哲学主要观点及其地位

胡适认为道家哲学的中心思想有如下三个方面:

             自然变化的宇宙观    善生保真的人生观   放任无为的政治观。

㈣道家哲学主要观点及其地位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 。

      在《道德经》下篇里一再告诫人类要修身养性,养善德,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谦逊,不争,要像自然一样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善待万物。

      今天的人类在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应以高尚的道德来塑造自己,以慈爱的心灵来关爱同类,以一颗善德之心来对待众生、万物。

㈤道家哲学的地位

             道家根基说

             儒道互补,共同构成中国哲学的主干 ,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线 ;

             道家哲学还为中国哲学提供了道、德、太极、有无等一系列基本范畴。

             道家衍生出来的道教在民众中影响广大,有群众基础。

             道家药店说 (南怀瑾      论语别裁)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人格。

    儒家的人格特性包括如下内容:自强不息、意气风发、认真不苟、发愤忘食、兼善天下、关怀他人、系念民间疾苦、知其不可而为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立德、立功、立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等。

    儒者对国事民瘼有真诚的关怀,努力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建功立业,即使遭到贬谪也以深沉的忧患系念天下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兴亡。

道家庄子的真人、圣人、神人、至人、天人的理想人格

      其特性是:任自然,遂性率真;

      与风情俗世、社会热潮、政权架构、达官显贵保持距离;

      独善其身,白首松云,超然物外,恬淡怡乐。

      与儒家积极入世的现实品格相比较,道家凸显的是超越和放达,即不是积极肯定、参与、改造现实,而是以保持距离的心态,否定、扬弃、超越现实。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人社会,因而我们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然而,如果只靠儒家,有时又会显得伸展不开。举例来说,我们有时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太过紧绷,好像无法摆脱这个时代的一般趋势。每天打开电视或报纸,不难发现这个时代并不可爱。对这个世界有所不满,一方面反映个人本身具有理想性,另一方面则印证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因此有必要去启发与提升自己的心灵。

           儒家是不分老少,每一个人都可以共同学习的,道家则有一个限制,就是它只适合成熟的心灵,并且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无法只靠别人的教导来觉悟。一个人如果能够体会道家的境界,就可以变得和老庄一样,一起品味他们的快乐。如果体会不到,也只能安丁做一个平凡人了。

三、道家人生智慧——水论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八章

 

             译文:最高尚的品德就应该像水一样:水具有滋养万物生长而不争的无私德行,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因而最接近于所谓的道。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的确,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于世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正是有了水的滋养,植物、动物才得以生长繁衍,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水还作为重要的能源以水力发电形式便利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水还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或飞泉、或小溪、或湖泊、或大海,来装点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类美的享受。

      可以说水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非常巨大,但是水却默默无闻的流向低处,甘愿处在一个谦卑的地位,具有至谦之美德。

                   善于处在低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

      由于水的谦卑,永远往低处流,不断的汇集承接点滴水流终于变成江海,即使世界上最宽广的海洋也不会拒绝其他水流的汇入。

      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拥戴和支持,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成就了海洋的浩瀚与伟大。

                   柔之胜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八章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能改变它。水柔胜刚,弱能胜强,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却没有实行的。

      点滴的雨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所谓“滴水石穿”;而洪水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一切,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水的三德

      为而不争 —— 善利万物而不争   低洼意识 —— 低姿态、高境界    以柔克刚 —— 柔弱胜刚强

水有四性

适应性  渗透性   包容性   原则性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能说出来的真理不是经久不变的真理,真理是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发展的;真理的描述必定有瑕疵,非常道是没有恒道,不是绝对真理。可以描述或存在的事物,不能长期的保存自有的形态和性质。如岩石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成为砂石、尘土。

      天地产生的初始是混沌状态,这时什么都没有名称。万物产生后,人为了分别才有了它们各自的名称。因此有名是分辨万物的基础。

      “恒无,欲以观其妙”以无的观点,即从初始状态出发,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恒有,欲以观其徼”,可以从事物存在的状态和实际的发展情况来考察事物发展波及的边界和影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和无的概念有相同的出处,但名称不一样。它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的初始。无:着重于初始状态,有:是人类为了分辨万物而产生的观念。有和无这两个概念都是属于难以理解的概念。有和无的相互演化是一切事物变化的关键,也是探究世界的发展的方法。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持杯子装水,不如将杯子固定再装水多。揣摩别人的心思而投机巧,则难以长期有效和获利,有时甚至要危害到自己。满堂的金银财宝,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长期不丢失。富贵了还要骄纵,就违反了物极必反的原理,这是自讨苦吃,早晚报应。功遂身退,不居功自傲是符合天道的。

本章要义是讲明物极必反的原理,什么事都要有度,不要过分。极力要做得最好,往往难以达致目标。就像往水杯装水的原理一样,自然的固定放置可以比手拿着装更多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