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在取款机取钱步骤:怎样修拙火定(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28:15
    怎样修拙火定
            藏密是全面继承佛门修身养性功法的派别,它讲究身、口、意之密。意密就是合乎真理的思想方法。正如思想是我们生存的工具一样,意密也是修身的宝贵工具,修身养性成就显赫的藏密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都以密宗内丹功为根本法。这一法本,千年来产生了无数圣人,如第一个把握生命灵魂转世的噶玛拔希,被元世祖封为国师的八思巴,家喻户晓的米拉日巴等人,都是依拙火定修持的大成就者,我们这里介绍出来,一是为了全面体现藏密的法宝;二是我们体会到与丹田功、禅宗*****异曲同工的拙火定,也是修密以成大觉悟者不可或缺的功法;三是汉族地区修内丹功的人甚多,虽大同小异,但毕竟需要相互借鉴,方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藏密的密意基本互不取代。这也是学习此法所要必须清楚的。
                 藏密的内丹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拙火定。这一方法是原始时期火的信仰,地、风、火、水四大学说及人体经脉理论及修身实践的宝贵结晶。
            所谓“拙火”,指脐下四指,小腹内的一个可以用“呀”(哑)字音表达的热能团,拙火定,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人们的呼吸,脉搏,心思都专注于这个部位,产生身心功能的神异变化。
                 一、 基本方法
            1. 体式
            ① 可用站式(参考金刚十二式动功站式)。
            ② 可用坐式。莲花式,高僧式,吉祥式,对称式,安逸式皆可(见后面体式学通论,基本体式)。
            2. 调身
            ① 紧闭肛门(忍大小便状)
            ② 舌顶上腭
            3. 拙火引动
                 ①
            双目微闭,留一点光亮感,取似睡百睡之态,全身放松,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轮,由心轮观脐下四指,小腹内,有一黄色“呀”字,燃烧发热。
                 ②
            调整呼吸。全身放松,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待饱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吸气足,猛从咽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硬物叫撮息,将撮入之风气送往小腹内,紧紧压住,紧闭谷道,不呼不吸,是为此火。鼻中漏隙,则仍用鼻吸随时之,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憋气当尽全力。
                
            实在憋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弛,一松弛,督脉气能突然失洪,必使头晕目眩,眼冒金花身体大虚,憋到一定时候,原先姿势必由静生动,想做几下什么动作,或拍打,紧握两拳,然后渐渐发声吐气,同“嗨”“嘿”“哈”“呀”等音,这些音皆能使头部气能下潜小腹作功点,合气益冲。
                 这在道家气功里,叫武火急烹法,在瑜伽术里,叫住风息归真法,目的是引动腹内真息,胎息,打通全身滞碍之处。
                 撮息与撮息中间需略有休歇,使心脏狂跳,渐缓,呼吸又趋平和时,再行下一次撮息,闭息。
            如上法闭上三到七遍,全身经脉大通,小腹内“呀”字黄色火焰引动腹暖气洋洋,开始作主自己运动,此际宜放松,只保持初时姿态式,呼、吸微微,细、匀而长,仍不时行轻微撮息,闭气,以打通尚有淤滞之细微脉结。
                  小腹风火相合,被引动的标志,渐是:                                             
                                                                                
                   
            ① 小腹内有跳动感。
            ② 有热、胀感,愈胀愈充实。
            ③ 热气滚动感。
            ④ 热气鼓荡感。
            ⑤ 强烈鼓荡感,开合,渐渐大起大伏,强于肺呼吸,渐渐肺呼吸停止胎息产生,全身渐发热,发胀,有的触地的部位,交叉相扣压的部位疼痛。
                
            到此,宜时时放松,意念不能太集中于小腹,可想象全身在一个硕大的太阳里面,下丹田在太阳的中心,拙火起于斯,归于斯,此意乃为关键,不忘我,不把能放开去,不一次次反复放松,则疼痛、麻、胀等感觉,就可令修持者中途辍功。
                
            此法照样需饱和性训练,昔日密法修持者,皆远离尘世,无牵无挂,日日专心致志修练,还觉冥色渐薄,也不知东方之既白,故七日之内,暖意遍身,乐不可支,当无限之欣喜,诸障消于无形,身心常涣散,如烟如云,飘飘然如存若亡,然痴然,忽身之悸动,如需电至,阳气潜也,忽心之豁然,如闪电过,性灵开也;忽丹田生异香,知俗物之恶臭,忽热能行周天,明法界之庄严,于是乎,圣心初具自以超凡脱俗,实则有倨傲之态,初之法藏者也,道家称鬼仙成就。
                
            待三月至一年,下观身体,处处朗然,中有红色圆珍珠一颗或呈菩萨佛身一个,(皆根性及修持目的而定),忽大忽小,忽出忽入,最后,于小腹中寂然不动,又从丹田中生丹,佛顶生佛,菩萨身内生菩萨,或由丹田中生人(自我,真我一个,)居于心轮神室,从此一炼下丹,辄神意皆注入心中,心中引动全身气,脉波涌起伏,又渐至物我两忘,不时更有电闪,悸动之感,心亦随之而定,此处道家乃称人仙成应。知人心,解人意,定我心,为助人济世计,亦控他心。
                 
            又行功以年,其中流迁变化莫计,乃至出现轻功,上举则身轻若燕,步履则脚下生风,下跳则轻,若棉絮而降,点地则细弱柳枝可乘,又可令水生坚地,此际,心智大增,神异万方,尽享法藏之乐,生诸法相,多赖,此际,而流涟诸法,毕生不破。
                  以致招摇过市,滥用法术,误人误已,功过相抵,上进不得,无异红尘,也在此际。
                 
            若心怀菩提之志,行合佛门规矩,久之,练功活跃部位必然转移,下丹田风波不兴,中部心轮无乐,无喜,惟眉间轮活跃异常,循真理而无殃,此为天仙至矣,道家称透关,若夫再透六窍,禅顺行逆行自如,又将九窍相连,再将九窍与身内中、小各窍渐进同修,则是藏密瑜伽最上乘功夫,实证之三藐菩提,阿罗汉之身,若初修时发佛心,依大乘佛法,以我身心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之身心,更兼广行善德,方证菩萨十地,登活佛之位,最后获即身成佛之果。
                
            上面提到饱和训练,是依于客观知觉:1.每次练功必自然收功,达到最佳功效。2.每遇想念功的念头产生,每遇小腹内暖信子活动,发热发胀,跳动,翕合,则必然随时练功。
            现代社会中,人们奔波于衣食、住行,不可能如古人那样精进,会失去很练功的机会,故难以获得究竟成就,但法力非一成不变,只要有大志成就者,必有机会。现在许多成就大的人都在尘世之中,他们所证,也大都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只要坚定修法,心怀大志必能成功。
                 在现在的条件下,还是要把握住机会,暖信子,另外,就是应当注重时间,每天晚上子时练一次功——好好练一次——饱和训练。
               
            为什么要在子时练功呢?因为下丹田的暖信子是任、督二脉从中脉分出后在此地的交汇点,阴阳两饱相合;所谓鸿蒙未判,而最强烈的时间,应当是在子、午二时,一般人是阳气虚弱,子时生阳,午时生阴精,故多半都当在子时炼,而有的阳性较旺,阴精不足,表现为性情急躁,智(知觉)胜于慧(理解),灵感多而力怯的人,又宜着重于午时修炼。
                
            经验表明,饱和训练又宜不饱和训练相结合,例如:早晨时间不够,可以练上十来分钟,发心保持并增长此功能,待中午大练,如中午时间也不够,也宜如此练。黄昏再如此练,直到晚上子时,一练时功效甚高。
                  饱和训练又宜于运用叠加效应:第二个周期应以头一次为基础效应。
                  练与养也应当结合,平时可以加一点意念于修练部位,但不可太盛。
                
            以上所述均是对上根之人而言。所谓上根,指身体先天精、气、神充足,尤其是眉间性光较明亮,闭眼想观看什么就能想到什么形象者,此外,中根,下根之人,难以为此直登大通,须分别对话。

                  目录
            第一篇、加行
            1、毗卢七支坐
            2、九节佛风
            3、三密加持
            4、三密相应
            5、三业清净
            6、金刚瑜伽母相应
            第二篇、正行
            第一步:拙火定
            附:辅行之一、单衣过冬
            辅行之二、自授灌顶
            1、甘露灌顶
            2、金刚持灌顶
            第二步:空乐光明瑜伽
            第三步:虹身成就
            第三篇、拙火拳法
            1、那洛巴祖师秘传六事体功法
            2、强升灵热坐功法
            3、灵热安卧功
            第四篇、灵热精义
            灵热成就法加行
            一、毗卢七支坐
            二、九节佛风(见《金刚亥母拳法》)
            三、三密加持(三观三融)略
            四、三密相应(生起内火)略
            五、三业清净(妙观净光果、沐浴)略
            六、金刚瑜伽母相应(生起外火)
              观自身为金刚瑜伽母,身红色,红光炽燃遍满十方三世,一头二臂三目圆睁,项上持有五十颗鲜血人头做项圈,并以小铃花朵严饰,身涂尸灰,右手持金刚钺刀,高举过顶,以割断无明和妄念,左手持天灵盖当胸,内中盛满鲜血,表示圆满智慧具足,左臂斜倚天杖,臂钏、腕钏、踝钏等庄严具足之相,以示息六根,破六尘,灭六识,达现证真实之现,以示究竟,右足上曲,左足踏在莲花日轮尸座,以示断灭贪、嗔、痴三毒,智慧火焰周身围绕,以此观想生起拙火。以外火引内火,则内拙火易于生起。
              金刚亥母实乃修空乐之根本,为一切成就之本源,修此法可除烦恼,所知二障,启发俱生智,调和气、脉、明点,证无死虹身,摄十法界,为解脱生死之不二法门。所以平时应多作此观想,并诵金刚亥母心咒:“嗡、班扎白鲁扎哩也、哈哩哩沙、吽、吽、呸、梭哈。”诵咒观想入于定中。

            正行
            第一步、拙火定(分三部分)
            一、五观想、点燃拙火
            先观自身为金刚亥母
            1、观三脉七轮
              中脉从海底轮(尾骶骨下端)开始,顺人体的脊椎前向上直通入脑,到顶轮后,向前弯曲,直通两眉之间眉心位置。
              左右二脉通于人体的左右两个鼻孔,上行入脑,夹中脉下行,至平行于脐下四指处的生法宫位置,与中脉汇合。左脉为水脉,属阴,右脉为火脉,属阳。所以,左脉又称太阴脉,右脉又称太阳脉。三脉贯通七轮。

              海底轮位于尾骶骨下端,是其它六轮的根基,有四大脉、三十二条支脉。
              生殖轮:又名育乐轮,安乐守护轮,有八条大脉,三十二条支脉。
              脐轮:又名变化轮,有十六条大脉,六十四条支脉向上弯出。
              心轮:又名法轮、万象轮,有四条大脉,八条支脉,如伞形向下。
              喉轮:又名受用轮,有四条大脉,十六条支脉,向上弯出。
              眉间轮:位于两眉之间,有六条脉瓣。
              顶轮:又名大乐轮,有八条大脉,三十三条支脉,如伞形复盖。
              除此七轮之外,又有密轮和宝杵轮,也皆与中脉相通,密轮即会阴穴的位置,宝杵轮又叫莲宫轮,即生殖器。藏密中,生殖器官,男称“金刚杵”,女称“密处莲宫”。
            正观
              先观清三脉及生法宫、明点,中脉外白内红,整体为兰色,左脉白、右脉红,生法宫位于脐下四指,肚脐至命门前七后三的位置,形状是一个红色倒三角形,生法宫上有一颗白色明点,大小如豆,如水晶晶莹,透明,光明四射。
            吸气:吸进五色佛光从左右二脉向下至生法宫。
            呼气:推动明点沿中脉向上至眉心。
            共作7次,7个呼吸,7个明点向上至眉心融合为一。次观七轮。
            吸气:吸气五色佛光入左右二脉和明点(沿中脉)一同向下至生法宫。
            呼气:明点置于生法宫上不动,观想顶轮为兰色千叶(瓣)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眉心莲为白色二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喉轮为净白色十六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心轮为深红色十二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脐轮为绿色十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生殖轮为浅红色六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海底轮为金黄色四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2、观想脐下半啊字
            吸气:五色佛光入左右二脉一起下至脐下生法宫。
            呼气:生法宫变成半啊字,红色、光明,状如明点,为母血红菩提,具足灵热,作欲燃火之状。半啊字下方有一个绿色风轮大如半边碗豆。
            3、观想顶轮吽字
            吸气:五色佛光入左右二脉一起至脐下三脉汇合处。
            呼气:观顶轮杭字放白光,状如明点,为父精白菩提,作欲滴甘露状,观七个呼吸。
            4、吸气:由左右脉摄入五色佛光(灵息)沿左右二脉下行,膨胀于中脉下端,上触半啊字,变红光充满小腹,集中精力专注观片刻(即吸、压、持气)。
            5、点燃拙火
            呼气:观兰色灵力流沿中脉上升至顶轮化红光。
            吸气:顶轮吽字放红光,经左右二脉至小腹。
            闭气:下气上提,上气下压,持瓶气。观气吹风轮,轮转风生,风吹半啊字, 半啊字火星四射,如同风吹一端燃成红炭的木头,引起火星四射。
            呼气:观半啊字炽燃,拙火生起,高仅二横指,其色鲜红透明,细而尖锐,且不断颤动,旋转,极度灼热。拙火其形似脉,其动则为气,其质则为点。具有中脉的特点,即直、明、红、空,且此火焰转动如纺锤,又有如风吹绳索之蹦蹦声。
            上法之修持,如时间紧促,则可以直接从观脐下半啊字开始,至点燃拙火,然后接修下法。
            二、持瓶气、拙火炽燃、灵热生起,入拙火定
              拙火生起后,多持宝瓶气,以使火焰燃烧,持瓶气时,注意引、满、均、闭、消、射的运用。闭气时,气则不断进入风轮,使风轮无停止地转动,吹风助火,火借风力,风助火威,使火缘于风,坚固于燃火之半啊字,入定于本来清净见上。

            如是久修,多持宝瓶气,使风轮内气息不止,促使火光不息,烧尽无明、罪障,周身脉轮之内亦遍满火光,清净身心,住于拙火定中。
            三、红白明点融合、身生暖乐、住于定中
            1、火焰五行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结合瓶气修持本法。
              火焰一行至脐,充满脐轮,火焰二行,灵热遍满下身至脐轮,火焰三行至心,火焰四行至喉,火焰五行上达顶轮,圣阳圣阴融合,神牛降圣乳(一吸气将半啊字沿中脉拉至顶轮,一呼气顶轮白明点杭字与红明点半啊字融合,变为菩提月液)。
            2、月液五充
              观杭字与半啊字融合而成之月液,如水晶之甘露清净明点,与空中诸佛菩萨所降之甘露明点同时顺中脉而下充灌自己全身,一充月液充满顶轮。二充月液充满喉轮,三充月液充满心喉,四充月液充满脐轮。五充月液充满身至脚趾。
            按以上方法修行后,全身发生暖乐。即可自然入于定中。出定后,行焰液互行之法。
            3、 焰液互行。
              吸气时观月液下充全身。呼气时半啊字火焰上行全身。反复作十次以上。
            修本法在月液五充时。会产生俱生四喜。但要四喜强烈,持久,达空乐圆融之境,须修持第二步。

            灵热成就法之辅行法

              辅行法选在灵热成就法的第一步:拙火生起炽燃,红白相融,入拙火定。有一定基础时修持。依法修持,可达意想不到的成就,虽是辅行,却不容忽视。

            进入第二步“乐空光明瑜伽”的修持时,也应多修持此辅行法,可使成就迅速。
            (一) 单衣过冬
            (二) 自授灌顶
            一、 单衣过冬
              修持灵热成就法第一步“拙火生起炽燃。红白相融,入拙火定”成就以后,即可按如下的方法进行修持,7天以后,修行者只穿单衣即可忍受极冷的天气而行动自如。
            (一) 练身
            1. 双盘坐。双手金刚拳置于双膝上,扭腹转身向左转三次,向右转三次,再左右各转三次。
            2. 双盘坐。双手金刚拳置于双膝上,用力抖动全身,如烈马振毛,又如狗从水中出来,用力抖落身上之水。
            3. 双手撑地,将身体提起,然后松手,臀部跌坐于禅垫。
            反复修持7——21遍。
            (二) 宝瓶气
              持瓶气,气入风轮,轮转风生。吹动生法宫半啊字生火炽燃,风助火威,火借风势,越燃越热。
            反复修3——7次
            (三) 观想、正修
            双盘坐。
            1. 观自身为金刚亥母。
            2. 观双掌心及两足底各有一红色日轮,双掌贴双足底,使此四日轮,两两相对。
            3. 观掌脐下四指处的生法宫,亦有一日轮,位于半啊字下方(风轮之上方)。
            4. 持瓶气以双手搓双脚掌,(手足相对相搓)。观想有极热之火爆发,触及生法宫日轮。日轮亦生火,如是火光四溅飞射,半燃烧半啊字。
            5. 半啊字发火,观此灵热之火,延及全身,无处不在,炽燃全身。全身生起灵热。
            6. 呼息时观想此灵热之火,充满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