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钢壁厚:四大证券报评论:最好机遇期召唤资本市场大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01:40

四大证券报评论:最好机遇期召唤资本市场大发展

http://www.eastmoney.com/2012年01月09日 13:52东北网   中国证券报:最好机遇期召唤资本市场大发展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振股市信心。中国证券报认为,中国证券行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股市、期市、债市大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一段时间将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好历史机遇期。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明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比如,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促进股票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坚决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会议提出了今年的发展任务: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这些政策指向令资本市场振奋,也令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振奋。

  展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资本市场从最初的“老八股”,发展到目前的全球市值第三,走过了青涩年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正经历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人口、能源、土地、环境等多重发展瓶颈。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忧则兴,预则立。200年来,全球所有大国发展的历史表明,金融博弈定乾坤,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决定了一个国家从大国向强国嬗变的轨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要尽快建立完善成熟而富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才能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

  可以说,当前资本市场面临难得机遇: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奠定根基,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平台,居民财富积累和储蓄率偏高、社会保障建设和国际化趋势提供资金来源。

  资本市场将勇于承担重任。资本市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践行者,在“调结构”与“国际化”两个方面大有可为。中国要获取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借助强大的资本市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资本市场将承担起配置市场资源、引导产业升级、提升公司治理、推动跨国合作的重任。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资本市场还要把握全球新兴产业崛起、全球资本加快重新配置、全球贸易分工和要素资源重新组合的关键机遇期,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并购重组,支持消费、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

  资本市场将善于发挥优势。资本市场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更要发挥服务微观实体经济的天然优势,支持创新性、高风险高回报企业融资需求,弥补间接融资短板。未来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稳步发展中小板和创业板,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现有的“倒金字塔”结构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这也意味着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本市场将敢于破旧立新。中国资本市场肇始于新兴加转轨的土壤,改革、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资本市场将加强上市公司监管、证券期货经营服务机构监管、发行上市监管以及交易结算等基础制度建设。资本市场将发展高效、专业、规范的机构投资者,从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创新、放松管制等方面入手,发展和建立服务中国经济的国际一流投行。资本市场将创新监管方式,深入打击非法证券活动,放松一些领域管制。

  资本市场要勤于自我修正。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要在一些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从创业板开始,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并尽快实施;适时扩大社保基金、QFII、RQFII等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投资渠道;债市互联互通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已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直至取消债券审批;新股发行制度尽快启动存量发行,提高网下配售比例;从首次发行股票开始明确规定分红安排,细化现金分红条件和比例;根据社会融资总量、市场流动性和国际金融形势,适时推出“新三板”扩容和“国际板”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直面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广大投资者必将从中受益。

  上海证券报:政策信号能否唤起信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末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最新讲话,必定会引起基金经理们的普遍关心。但对于这个政策信号,能否改变积弱已久的市场状态,业内仍有两极化的解读。对于资产管理业的大多数精英人士而言,2012年的市场依然前途莫测。

  提振股市信心

  如果要说最关心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新闻是什么?对基金经理们来说显然是货币信贷政策,但没想到的是,有关股市的表述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根据相关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会议的讲话中,要求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四要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应对预案,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北京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说法在此前已被市场消化。但“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的提法则较新,其背后的寓意引人联想。

  不过,他也承认,在如此疲弱的市道里,这几句表述似乎来的有些晚,能否改变市场情况尚待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市场的反应。

  隐隐的政策底

  还有一些基金则表示,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感到隐约的机会了。

  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经理认为,没有理由认为市场底仍会跌得很深。“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的政策底,经济的底似乎也已隐隐若现,这是我们乐观的理由。”

  他们认为,无论是近日公布的PMI数据,还是PMI各分项数据,特别是各行业的草根调研数据,感受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回暖”。从投资的操作逻辑上讲,首先是政策底出现,接着是流动性的底出现,经济底随后出现,最后看到的是盈利的底,而市场的底伴随这其中。

  现在既然已经看到了市场的政策底,经济的底似乎也已隐隐若现,那就没有理由继续谨慎。但另一方面,在年初,市场参与者都有调仓的需要,这可能会对市场有一个负面冲击,虽然认为这种冲击应该是比较短暂的,但影响确实在。

  新政出台时机

  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目前业内基本集中于“抄底进攻”或是“坚决防守”两类。防守者“挚爱”着那些需求相对稳定的大众消费品,除了消费大时代外,一些消费品会受益于通胀回落带来的成本回落,这是另一重可能的利好。

  进攻者,则明确集中于所谓的早周期行业。比如汽车、地产以及其他的可选消费品。但同时,这批个股仍然会受到行业、经济继续下台阶的负面因素。从这个角度说,类似的选择是典型的“双刃剑”。

  一些基金经理同时还表示,希望监管层在出台一些新制度的时候,慎重考虑时机的选择,因为市场在弱市时往往对于新政策的推敲和拿捏容易出现偏差。新政的出台应该尽量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证券日报:三积极因素悄然酝酿 政策信号能否唤起股市信心

  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但事实是市场更多的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且已逐步显现。业内人士认为,三大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一是资金紧张局面短期或得以改善;二是各大机构增持意图明显;三是经济缓慢回升概率加大。

  三大积极因素悄然酝酿底部或已不远

  2011年的低迷,使得新年首周交易再显疲态,在仅有三日的交易中,上证指数周跌幅为1.64%,中小板综指周跌幅为6.58%,创业板指数周跌幅达8.29%,均创出历史新低。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77.9%的投资者认为,大盘还有下跌的可能。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考虑的话,或许底部离我们已经不远了。目前市场正在经历风险释放的过程,等待利好的集中爆发。现在关心底部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现在这个位置应该离底也不算太远,应该在底部区域。

  跌停潮加速风险释放

  2012的新年,A股市场可谓是开局不利,并未见到新气象。首周交易在连续两日走弱,直至跌破年前低点,至2132.63点后,引发场内主动性买盘介入,在上周五,股指有所回升,最终两市周K线均以带一定下影线的光头阴线报收,上证指数收于2163.40点,周跌幅为1.64%。

  从目前市场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市场A股市场依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但从上周的交易中已可以发现,市场总体已处于底部阶段,底部特征也在逐渐显现,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市场表现,市场已再现“二八”特征,权重股表现稳定。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大盘屡创新低,整个银行板块并未跌破2011年三季度构筑的底部区域,其相对于大盘所具备的估值优势以及稳定的业绩成长性已然成为大资金的避风港。与此同时,石化双雄也因上调石油收益起征点的利好消息联袂走强,对于稳定指数而言功不可没。

  而与大盘蓝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周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首的小盘股因为空方肆虐成为下跌重灾区。中小板综指周跌幅为6.58%,创业板指数周跌幅达8.29%,均创出历史新低。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自身成长性不足以及对经济过度敏感的因素之外,相对于市场过高的溢价水平以及产业资本的大量减持毫无疑问是其遭受无情抛售的内在原因。

  总之,从目前市场特征来看,近期的低位跌停潮、缩量不地价已显示出市场正在加速风险释放的过程,而二八现象的出现、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则已逐步显露出市场的底部特征。

  三大积极因素悄然酝酿

  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但事实是市场更多的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且已逐步显现。

  首先,资金紧张局面短期或得以改善。

  1月6日午后,央行在其网站上向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发布重要通知称,为促进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决定春节前暂停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而上证指数就在一个小时前探底回升,强势反弹,从下跌0.63%飙升到上涨0.7%,全天震幅接近1.5%。对此,华泰联合表示,该消息并非针对股市,但能够暂时缓解市场对流动性紧张的担忧。

  根据历史经验,银行资金面紧张或将导致增加央行下调存准率的预期,或者通过逆回购的方式向银行注入流动性,以平抑节前资金面的波动。而根据目前资金情况分析,即便央行实现了净投放,但下调存准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其次,各大机构增持意图明显。

  据湘财证券研究所的基金仓位测试数据显示,普通股票型基金目前平均仓位为88.04%,相对此前81.68%的仓位测算值,上升比例为6.36%。同时,据统计,2011年10月11日至12月31日,9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30份股东增持股份公告,涉及股东共计91家。按照交易平均价或交易日股票均价计算,产业资本投入增持资金合计为58.35亿元,平均每位股东支出6412万元。本轮基金的大幅加仓以及产业资本增持潮的涌现,更佐证了目前市场超跌的本质与低估值的优势。

  第三,经济缓慢回升概率加大。

  近日,12月的CPI数据即将公布,市场普遍预期,如果CPI数据继续明显回落。另外,在2012年调控基调中,稳物价让位于稳增长。这意味着稳定物价总水平在宏观调控的首要地位已然下降,而稳定增长的地位明显提升。对此,中金公司指出,一季度初,国内外这种经济恶化加速的情况会更加明显,因此政策很可能在一季度中后期出现更为显著的转向。这也意味着A股的机会在春天。(证券日报)

  证券时报:以可持续发展观提振股市信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证券业要完善市场制度,强化行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且提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温家宝的上述讲话提纲挈领,切中证券市场时弊,对证券市场改革弊端树立长期健康发展的正确思路、对培育A股市场的“晴雨表”功能、对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方向性的重大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要提振股市信心,需要从新股发行频率、新股发行定价等方面的改革入手,树立股市可持续发展观,才能确保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

  股市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20年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融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截至2012年1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345家,上市股票2915只,总市值达到209025亿元(约合33178亿美元),流通市值为161188亿元(约合25585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证券市场。

  中国股市以区区20年光阴就超越了世界多个主要股市数百年时间发展起来的规模,实在是一种奇迹。但是,就在股市规模大干快上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证券市场的种种重大制度缺陷也暴露无遗,而且广为投资者诟病。这些重大弊端主要包括:

  首先是“重融资,轻回报”。股市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不可偏废。但目前股市重视融资功能,忽视股市的投资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投资股市的回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分红获得回报,而在上市公司大面积不分红,或者其分红比例和股价不相匹配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获得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是通过股价上涨获得回报,许多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股市来分享中国宏观经济长期高速成长的成果,但是,1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平均年增长约为9%,而中国股市“10年涨幅为零”,许多投资者实际的收益为负,据媒体报道,2011年中国股市投资者的亏损面为97%,平均每位投资者亏损4万元。

  为什么中国股市不能在宏观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同时上升?新股扩容超出市场承受能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10年来,沪深股市共发行和上市新股1271只。2011年,沪深股市共有274只新股上市,平均每个工作日有超过1只新股上市,成为全球主要股市当中新股上市最多的市场;与此同时,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了25.01%,跌幅比深受债务危机和经济疲软困扰的欧美股市还要大,成为全球主要股市中走势最熊的市场之一。

  其次是新股发行和定价制度改革不到位。目前实行的向机构询价并且以此形成新股发行价的制度,是造成新股发行“三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的主要原因。新股的“三高”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平稳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是大幅拉高了证券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水平。据统计,2011年上市新股发行价的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远高于二级市场质优蓝筹股约为10倍的市盈率。二是过高的发行价和市盈率导致上市后价值回归的下跌,从而加重了股指的下跌压力。据统计,2011年上市的新股目前大部分已经跌破发行价,在2012年1月6日上市的3只新股都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其中,加加食品上市首日大跌26.3%之后,其动态市盈率仍然高达34.9倍。三是引发新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潮。不少新上市公司的高管在股票上市后,辞职后抛股票套现,导致企业核心管理层的人才流失,甚至有些企业竟为套现而上市,而不是为企业的发展而上市。

  其三是基金公司收入和基金业绩关联度不高。“基金亏了钱基金高管照拿高薪”是近年来投资者热议的话题,广受投资者诟病。一些基金公司轻慢对待手中公募的资金,有些基金甚至和券商、上市公司联手形成“黑三角”,暗箱操作,利益输送,这也是新股能够以高市盈率的发行价上市的重要原因,严重有违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据统计,2011年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缩水逾3000亿元,股票型基金跌幅25.02%,跑输大盘3.3个百分点;指数型基金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则下跌21.95%。

  发展思路要与时俱进

  一个“重融资,轻回报”、新股发行价畸高的市场,无疑是杀鸡取卵、拔苗助长的市场,其结果是导致多数投资者长期亏损,最终将会成为被理性投资者抛弃的市场。

  这种“重融资,轻回报”的弊端和新股发行价的高企,表现在深层次的发展思路上,就是重规模的扩张,而轻股市的涨跌;透彻一点来说,就是表现在股市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崇拜论”。中国股市最初设立的宗旨,是“为国企改革服务”,是一个简单的社会融资平台。20年来,中国的GDP规模已经达到全球第二,与此同时,中国股市的规模也名列全球前三。然而,早在几年前,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在反思“GDP崇拜论”的危害,都在热议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但中国股市的发展思路并没有与时俱进,依旧以规模扩张为主。现在,是时候反思股市上的“GDP崇拜论”,尽快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让股市休养生息,让股市真正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让中国股市也能像中国宏观经济那样,抬起有尊严的头。

  证券市场要与时俱进,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就要像温总理指出的那样“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兼顾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平衡,兼顾供求关系的平衡,当股市上涨过快,市场需求较大的时候,多发新股;反之,当股市非理性下跌,股市对新股需求较少的时候,就应该控制新股发行频率和规模。

  应该重新改革和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建议广泛地向社会征集改革方案,挑选最佳者进行论证和实施。在新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没有出台之前,应该节制新股发行和上市。

  应该改革基金高管薪酬制度,使基金高管的薪酬和其经营业绩挂钩,以确保基金高管像管理自己的投资那样来管理公募的资金。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就不能无视股市的涨跌,股市涨跌的背后,牵动着上亿投资者的利益,无视股市的涨跌,就是无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当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导致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的时候,政府有责任出手稳定市场,如果不重视这一点,所谓“保护投资者利益”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