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指甲剪:苏东坡的“雪窦梦”·宁波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23:01
苏东坡的“雪窦梦”

  过圆通诗

  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

  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

  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

  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

  野鹤昂藏未是仙。

  再和并答杨次公

  苏轼

  

  毗卢海上妙高峰,

  二老遥知说此翁。

  聊复舣舟寻紫翠,

  不妨持节散陈红。

  高怀却有云门兴,

  好句真传雪窦风。

  唱我三人无谱曲,

  冯夷亦合舞幽宫。

  “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九百多年之前,苏东坡发出了如此慨叹。

  此话最早载录于元至元《奉化县志》的序言中。这部志书由舒津、陈著、任士林三位奉化籍乡贤同纂,前两位是堂堂南宋进士,第三位也学识过人,被称为“宋元间明州(宁波)五家”之一。

  我第一次读到苏东坡这句慨叹,先是惊喜万分,之余不免存疑,文化大师苏子真的这么说过?以后闲来读苏诗,竟意外发现苏东坡笔下还有两首诗,涉及到浙东雪窦!

  苏东坡之父苏洵,生前曾游庐山西南的圆通寺,还结识了几位僧友。多年后的1084年,已是誉满朝野的苏东坡登庐山,念想到父亲的这桩往事,特地拜访圆通寺,并应寺僧之请写了一首《过圆通诗》。诗中就有“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之句。1089年夏,在《再和并答杨次公》一诗中,苏东坡对雪窦云门宗“铁杆粉丝”杨杰居士欣然评价:“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

  这两首诗,无疑是对“一声慨叹”最明朗的交代,最有力的支撑。至此,“苏东坡‘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恐为前人杜撰”之存疑,从我心头烟消云散,进而我还渐渐窥见到“一声慨叹两首诗”产生的脉络和背景——

  雪窦山,其佛教源于晋、兴于唐,至宋代跨入全盛时期。当时的高僧重显禅师住持雪窦那个阶段,则是全盛时期的一个巅峰——雪窦名山成了全国云门宗的传播中心。

  重显俗姓李,禅宗五家之一云门宗四世法孙,今重庆潼南县人。他出身富豪之家,世代儒业相传。年少时他与北宋名臣曾会同室苦读,最终曾会金榜题名,考了个“榜眼”,而重显却转而矢志佛理。1023年,受少年同学、明州知州曾会再三邀请,重显开始住持雪窦寺。三十年间,他在雪窦山大弘云门宗,风靡天下,声名大噪,被尊崇为“云门中兴之祖”,因此世人往往以“雪窦重显”相称。而坚实的儒学功底,令雪窦重显的诗偈颇有翰林学士之风,时人称他为“佛门李白”,乃为北宋“文字禅”代表人物之一。他最负盛名的经典之作《雪窦颂古》,不仅是禅法著作,也属于文学作品,几为北宋参禅士大夫们人人都读的“畅销书”!

  而苏东坡呢?恰是北宋士大夫中参禅开悟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仕途坎坷,两次遭贬,最初在参禅中寻找解脱,后期从佛理中认识人生,以至超然物外。苏东坡的许多研究者都称:云门宗是苏东坡参禅过程中接受的主要宗风,雪窦重显之作《雪窦颂古》,对苏东坡晓悟佛理,产生了“直指心思”的积极影响。这是苏东坡为雪窦名山留下“一声慨叹两首诗”的最直接原因。

  公元1052年,雪窦重显圆寂于雪窦山。这一年,苏东坡仅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他们在生前无缘谋面。然而,雪窦重显生前的一位朋友、一个传人,稍晚以后,都成了苏东坡的挚友。

  宝月惟简禅师是雪窦重显的好友,年龄小于重显而大于东坡。有一次,宝月登临雪窦山看望重显,作别时重显写了一首《送宝月禅者之天台》。至今,它仍是禅林广为流传的一首隽永诗偈。宝月还是苏洵、苏轼父子的好友。苏洵与重显是否有面交,尚未见史料佐证,而通过宝月这一层关系,他们在生前彼此十分了解那是肯定的。

  雪窦重显门下有弟子二百余人,禅林中赫赫有名的就有义怀、佛印。大德与大儒间的诚挚友谊,重显与曾会是一对,稍后的佛印与苏轼又是一对,他们交往的佳话韵事,在千年禅林中无人不知而无不喜闻!

  如果说《雪窦颂古》是苏东坡精神上的良师益友,那么,雪窦重显则确乎是他“朋友的朋友”,可谓意接而神交!入仕后,苏东坡对雪窦重显景仰有加,却已人去山空;对云门宗圣地雪窦山太向往了,却又身不能至。于是发出了“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一声慨叹,于是两度借诗挥洒,表达自己对雪窦云门禅难以放下的情愫。

  多年来,对于苏东坡留于雪窦山的“一声慨叹两首诗”,我总抱着引以为荣的心态,一回回引入我的文章中,试图让文化大师为这座名山增色壮威。

  苏东坡已为江西庐山和杭州西湖这两大世界级游观胜地,做了“绝版广告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登临匡庐之前,谁不会联想到这句苏诗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写得最传神的又是苏东坡!至于“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凭借苏东坡强大的精神感召力,知者闻者定然会产生认同感。再试想,就连纵情山水、一生好游的苏东坡,也把未到雪窦而视为生平一个大遗憾,这等名山能引动多少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文字 裘国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颇不得志,曾饱经忧患,遍尝颠沛流离贬黜放逐之苦。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早年是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中年以后历经坎坷,释道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其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也越来越明显。他的诗词、文赋、书画,融会儒、释、道三家的血液。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忘世”,佛家的“出世”,三家思想的杂糅,形成了苏东坡“外儒内禅”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苏轼之接触佛教,至少可以上溯至他十来岁之时,据《苏轼诗集》载:“君(苏辙)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栾城后集》卷二一《书白乐天集后二首》也说他“少年知读佛书,习禅定”。而苏东坡于禅宗则是情有独钟,并对他影响深远,历久而弥真弥坚。禅宗透脱无碍,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使苏东坡在种种危难困厄中仍能保持通脱无碍的姿态和积极乐观的信念。在参透荣辱得失、苦乐进退、利害安危等世俗烦恼之后,他的思想有了超凡脱俗的升华,其乐观旷达的博大胸怀,其空灵澄彻的精神境界,使其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苏东坡一生与禅师交游颇广,不少禅师与他保持着颇为密切的关系,并互有诗文往来。

  【苏轼足迹】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年仅20岁的苏轼赴京(都城开封)殿试,位居三甲,名列第二。嘉祐六年,制科殿试,苏轼被授凤翔府鉴判,这是苏轼第一次离京赴任。宋神宗熙宁二年,被委任直史官告院判官,熙宁四年,苏轼毛遂自荐,自请外任杭州通判。 

  任期满后,移知山东密州,熙宁九年改任河中知府,熙宁十年,改知徐州。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调任湖州,因“乌台诗案”下狱。从此,苏轼在仕途上反反复复、忽升忽降,开始走下坡路,被时任宰相的王安石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移汝州团练副使,直到元丰八年,才升任礼部郎中中书舍人。

  宋哲宗元祐四年,以龙图阁大学士身份出任杭州知州,这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为官。元祐六年,任礼部尚书,外放知颍州(安徽省阜阳)。元祐八年贬定州(山西省)。宋哲宗绍圣元年知英州(广东省),在惠州安置。绍圣四年,再贬为海南儋州别驾。 

  宋哲宗元符三年大赦,官复礼部郎中,渡海北归,途中染病,翌年六月卒于常州武进。

  从西南边陲到中原京城,从胶东半岛到西北内陆,从“人间天堂”到“天涯海角”,在苏轼涉足的地方,到处都留下了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