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塑料:太极杂说 太极杂说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14:49

太极杂说

太极杂说1


作者:整理:太…    文章来源:网络 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1



【本罗按:2000---2005年间,在太极网络论坛上,展开了一场有关太极拳的历史、起源、原理和技术方面的讨论,众多太极拳家和爱好者以极大的热情加入这场长达数年的讨论,掀起了太极拳史上又一次百家争鸣的浪潮。其中仲浩群、忆水寒、太极猫、李伟、王继祥、孙安光、 孙怀有、老鹤、中定、清源、紫竹、机器猫、圆转、IBW、TTT、版主GAFE、南京老乡、ZBTJ、和MAOMAOGUO 、THJ、 WCT、MALIANG、NPY等均为讨论中的主要参与人员。他们的发言认识之深刻,语言之精辟,论题之广泛都是之前很长时期所未有的。这场讨论对于我国的太极拳理论研究无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太极拳理论的发展和太极拳技术的推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理,本罗把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编纂为系列文章《太极杂说》发布给大家,供朋友们在学习与探讨中作参考之用。因为是网络发言,各人的观点、立场和认识程度均有所差异,有的甚至针锋相对,这都需要大家在阅读时加以辨别和取舍。

因为时间仓促,加之本罗编纂者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出现错讹之处,还望各位同好给与指正,以便进一步改完善。另外,在上述参与讨论的人员中,因为仲浩群先生发表文字最多,而且自成一系,他的文章及发帖已于日前以《太极仲君书》为题单独发出。还有其他朋友的文字有篇幅较大且能自成篇章者,也已经在本罗陆续单独发出。现在奉献给大家的是各网友讨论时跟帖发帖中主要内容和观点的摘编,汇集成章后从今天起分批发出。

在此,向多年来为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推广和深研太极拳理论和技艺、促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不懈努力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同,或者说所处的的阶段不同,感悟也未然一致,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

        老师教了一个式子,就是外缠,把手从胸口开出去再收回来,要领是“先开手,先回肘”放松做,越多越好,……

       拳是炼出来的.多练多练.……

        真正的高人应该看起来根别人一样,而不是跟别人不一样,处处显得鹤立鸡群的样子。

       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你的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都是你的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都不是。”

    弥兰陀王于是再问:“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或者,‘意’是真正的你了?”

    那先比丘仍然笑笑:“也都不是。”

    纳兰陀王不解道:“那么你在哪里呢?”

    那先比丘微笑着反问道:“窗子,门,砖,瓦,床,椅,粱柱都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愣了一下:“都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问道:“那么房子在哪里呢?”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

空掉所有的概念,剩下的只是一颗空明无碍的心,而它正是心的本来面目,生命的本源状态。

        拳不猛打难放松,呼气无啸毛难攻。开势杀意合无敌,是死是活一念中。不明此中武哲学,勤学苦练难敌众,太极无法法归依,人生无极似人生。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1 11:03:14

老子说,智者,不敢为也。一个人知道“不敢为”了,也就智慧一点了。

       当空写字,对着虚空写字。字,你所喜欢的字,像是人胸有成竹时的一点意绪,一点氛围,写着写着,字也非字了,进入混沌了,这个才是真出东西了。由字进入非字,再由非字,进入恍兮惚兮,以至于深入甚深境。就像谈恋爱一样,一开始见男朋友,心里打了草稿,准备说什么,可是两个人在一起,情感越来越融洽,慢慢的,开始打情骂俏,痴说八道,缠缠绵绵,这才是恋爱的好光景呢,嘿嘿。总之,超越字,才是真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打拳也是这样的,从拳招中,渐渐摆脱出来,混混沌沌的,才是好的。

        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

       太极拳的奥秘——莫为。

         高高山顶看,深深海底行"。

       功夫要在根劲、整劲上下,除了根劲、整劲的基础练习外,还有个养精神,养神气的意思。功夫要在根劲、整劲上下;懂劲要在虚灵上领悟。

        沾粘连随,敷盖对吞,无形无相....这太极拳中所有的内容讲的都是一个“相互包容”。

        呼入涌泉,吸置百汇。

        太极拳说的呼吸,不是指口鼻呼吸,一呼一吸,说的是一开一合,天地人身,无非一开一合也。真呼吸,浑身毛孔,都在呼吸,浑身细胞都在呼吸,天地人身都在呼吸,总之,不要拘泥在两个鼻孔上。

         人之所以为人,心也,性也,意由心发,性因心而立,只能悟,不能解,一解即错。明白心,见着性,人就开悟智慧了。至于拳功,本着清静,无为,不争,欢欢喜喜的练,舒舒服服的练,已是得着拳功真意了。

        若想分神,可以分神在天地四海之间,这样分神,就不会拘泥在一己得失之上了。还有,在动中修,虽然慢点,可切合生活实际,成效更稳定。练功要生活化,要在生活中体悟拳功妙趣,不要做拳功呆子。

        自然呼吸就是了,不要去想什么穴位。当然要想入静,先得沉降。我自己的体会是,总得先将肺中的气徐徐呼出——细、长、匀、和缓、无声、略微闭息,然后才缓缓吸气渐渐进入状态。不要用胸呼吸,要用腹。吸气时不要上冲膻中。

        说要想四两拨千斤,先要有千斤力.……说的是顶天立地的千斤气势,不是指千斤力。

气势大,对方是猫,你就是虎。

        气势,不好说,往那儿一站,巍巍泰山,还没动手,你就怯了。反之,气势不出,不能并天地而生,唯唯诺诺的,先自气馁,动手做甚。小平先生这样的人,在你身边,你即便不知他的身份,有时候,也会觉得遇上这等人物大气不敢出,就像拿破仑一类的人物,即便不拥有重兵,他那个气势,你不修是得不着的。所以,气势玄而妙之也。当然,到了再高的层次,气势也不必说了。只是筋骨肌肉,舞舞扎扎,外加两鼻孔哼哧哼哧,不是太极拳啊。

        太极拳最重要的就是气势。发人并在发,而在发之前的拿,被高手拿起自己已如临深渊,毛骨悚然即时对方不发你,自己也已站立不稳,何用四两。

         讲意在人先、讲虚灵,讲气势,有个要点,便是舍自从人,对放要应你。

        如何借人借物,它的意义何在?



这一点在早于韩非子的法家人物慎到那里谈的比较多。他认为:君主要实现寡头政治,最要紧的是权力要大于臣属。“君臣之间,犹权衡也。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也就是说,谁的权力大谁就有指挥权。君主如何才能使权势大于臣子?他提出:关键在得助于众。”他举例子说:喜爱自己儿子的人,不能对儿子的老师怠慢,如果外出旅游,不要怠慢司机。一句话,得到帮助才能成就事业,得不到帮助就不能成就事业。他进一步阐发说:要把握两个关系和处理办法:一是君主不能苛求百姓的长短,要善于用人的长处;第二要对什么样的百姓都要容忍,这样拥有的力量就越多,自己的力量就最稳固,权势就越大,谁能争取群众支持自己,谁的胜利可能性就大。

       你问,气由百会到涌泉,怎么走的?

    对于行拳来说,你只是注意一点就行了,中间下,四周升,反之,四周下,中间升,始终是阴阳的关系,有下的就有上的,有上的就有下的。

    医家讲的经络,在行拳时,一般不依照那个来,意不在经络,经络有不有?有,只是,行拳时,浑身空空荡荡的,人好像在呼啦圈里面,呼啦圈里面是空的,气在其中或是升腾,或是下降,呼啦圈外面,气息一样或是升腾,或是下降,与圈里面正好相反。

    呼啦圈的说法,当然是打比方,练的过程可以有这样的意,圈的意有了,圈里,也就是人身,就容易空下来了。

    圈有肩圈,腰圈,胯圈,圈里面,气息下降,圈外面气息必是上升,若是圈里面气息上升,圈外面必是气息下降,二者像是连通器,气息的升腾与下降,是浑然在一起的。

    气息像是喷泉,外面下降,从中间喷涌而出,中间下降,从外面喷发出去,这两股力量,始终鼓荡不息。

    当然,三道气圈,是假借的意,实际上,圈就是气,处处皆气,也就处处皆圈了,正因为这样,也就无所谓圈了,说圈只是方便法,练到一切如意了,也就不无所谓圈不圈了。

前面我说的是行拳,你问的是打坐,其实,打坐和行拳,道理还是一个的。打坐时,从百会到涌泉,气息往来,沿着中脉上下走,中脉未通的话,按照大小周天,奇经八脉走,只是,打坐时,其实,不必理会气息往来,在意,意不着色身,若有若无,默默含光,唯在玄关一窍,以虚引实,阴阳变化自然中,即是。

       不要想百汇和涌泉的具体位置,只是模模糊糊有一个意识就好。

       只注意虚实转化就可以了,不要想“气”的具体经过。

    但是要清楚三件事:

    1、自然呼吸的一呼,气朝下走直落脚底;

    2、自然呼吸的一吸,气由脚底向上到达百汇;

    3、正确理解“气沉丹田”的真实涵义:气不是要下聚丹田,而是气要向下经过丹田,当然这是自然呼气时完成的,不需要人为想象。

以上正如老拳论所说:气以直养而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