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五金手册电子版:太极杂说3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58:00
太极杂说35




  求师与自学:来这里的有许多初学者,自学者,弄清求师学什么,自学怎么学对大家有好处。芗老言:武学有得于师者,有得于己者,得于师者为规矩,得于己者乃循规程,经体认,实得于身之妙用也。学拳不得于身则规程无益于己。我说过“妙”与“窍”的关系,有师者得天独厚,可以求窍,求窍讲方法、层次、规矩,可进步很快,各派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详细的练法,但到高级阶段也要脱离方法,悟出得于己身的,适合自己的“妙”道,即“师古而不泥古”。因此求师最主要的应是求规矩,芗老言:要语人以规矩不示人以巧。

    是否没有老师就难以达到高深境界呢?非也!其实只要入门后,懂得练功规程,踏实去练,也有成功的希望,个别能吃大苦,悟性较好的大智若愚者,甚至成为一代宗师。正所谓:迷者师度,悟者自度。最高级武功好像也都是得于己而非得于师。因此,自学主要是学拳理、学练功规程,这些好像本论坛已经论及很多了,有缘者与有心者自会得之。

    讲几个例子:芗老只是少年时得郭师教导,及长郭师即去世,但芗老循规矩、参学苦修也终成一代宗师。澄甫先生少年、青年时代厌烦练功之苦,不爱练功,功夫一般,但耳熏目染而知练功规程,其父去世后因必须承接家业的压力,才开始闭门自修,也终成一代名师。王安平先生,学功初期,也不得其要,后放弃学武,只求养生,也是自己多年坚持、耐得大寂寞,苦修自修,插柳成荫,大器晚成,终成一代宗师。(以气功的路子修武,有些神秘是自然的,不必苛求)

    更具体例子:以前面有先生说站桩的脚趾抓地为例,如有师当面指导,就可以炼,站桩时脚趾抓地的练法也有内在的具体方法,可求紧松松紧的训练,快速提高下部力的松紧转换能力和技击素质,作为技击桩训练,进步是快的,有的将这些方法作为真传密法,这些具体方法无师当面指导,也确实难以自修,否则容易出偏。但对于无师指导的学者,或不知具体练法学者,也可就按求其妙的方法,按一般站桩基本要领去做,放松去傻站,虽然进展慢,但功到自然成,因非求窍而得,功力可能更扎实。


l         求力之法。求力之法很多,难以尽述,别的不讲 ,只讲讲我门内的争论,供大家研讨。意拳门是讲究学术自由的,讲究问难的。在芗老创派教学中,关于学术,也多次出现芗老与徒弟的师徒之争论,芗老并不以宗师及武功高于徒弟就讲究师道尊严,压制徒弟看法。芗老与道新、与宗勋都发生过争论。最有名的就是关于入门时候就整体求力,还是可以先分步求力,然后再组成整体浑圆力之争。

    芗老认为:求力入手之法,就应整体求力,到后来仍然如此,他反对分解求力,他不认为力有这么发、那么发的区别,说:“力一有了方向就是错误”,芗老称意拳为爆炸力,而非爆发力,就是说发力没有方向,哪边都一样的意思。这是按芗老体认及实践得出的看法,但在教学中很多学员难以理解。

    姚宗勋等认为,芗老是拳学天才,按芗老的方法,一般人难以理解,凡夫俗子就难炼意拳,宗勋在理解芗老发力方法基础上,入手之初先将浑圆力分解,从学习需要出发,整理了若干发力与试力方法,有了站桩、晃桩、旋桩、前后摸劲、上下摸劲、左右摸劲、各种试力摸劲最后组合浑圆摸劲等方法,以宗勋的聪明和总结,使得许多学员很快入门意拳,这也是宗勋被尊为大师兄,很多芗老徒弟说许多方面得益于宗勋师兄的原因。

但芗老始终认为,分解求力,虽能较快入门,但很难达到拳术最高境界,后来芗老晚期传人时仍坚持己说,这也是门内有意拳早期弟子与芗老晚期弟子的大成拳之争的原因之一。芗老讲:学术之争有益,意气之争有害,意拳门内的师徒对拳术进行不同探索与争论研究风气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也是芗老提出废除师徒制原因之一。


l         对气的探索

    据我所知,芗老对武术中“气”的探索是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的。芗斋一生有四篇著作,按时间顺序,1926年著作《意拳正轨》中,详细论述了炼气与养气方法,具体方法采用了形意拳的传统经络运行法;第二篇《拳学新编》中,芗老否定了传统的练气与养气方法,认为养气功夫实际是理气功夫,重视“气”字,常“意气力”三字并称,第三篇1944年著《大成拳论》中,只字不提“气”字,也以“意力”二字并承,完全否定了“气”。第四篇1959年著的《意拳论》中,也没有提及“气”字,但提到隔膜动力(或呼吸弹力),并极为重视,先生云:欲收技击真实之妙用,需使浑圆争力与宇宙力波合拍,其作用之妙,皆在呼吸弹力。

现在科学昌明,提出芗老探索,希望有高手研讨,但希望不要沉浸在气的玄学之中。应用现代科学、生理学、解剖学、神经学角度研究过去武术“气”到底属于什么效应。如气的感觉是否是神经纤维传导,达到神经末稍并指挥全身肌肉等运动协调时带来的人体自然生理现象?等等。


l         外家与内家

过去有成就的太极拳师,大都是先练外家,后练太极,没有真打实搏的大运动量训练,一开始就按目前普通的太极修炼方式练功,难以成功。站桩、炼发力、抖大杆、运铁球、对搏断手、快练大练,等等都是需要的。据说太极门内练习是极为艰苦的,因此才有杨少侯曾因难耐其苦想放弃,澄甫青年难耐其苦不想学之说。据说门内炼太极运动量很大,澄甫闭门练功是饭量很大,后来成功后,放弃大运动量的修炼,使其身体迅速发胖。


l         发劲高手两指微动即可将人弹出,但是并不是有了这种功夫就一定也是技击高手,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道新拳论》和李紫剑的拳学值得一读。


l         松的目的是身体内部产生一种拱效应,对方的力量可以无滞地传入到其它地方,反之自己的力量可以无滞地通过身体任一部位发出。所谓无形无象之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l         力量除了源于人体自身外,可能还可得自宇宙的能量。金字塔结构可能就有吸收宇宙能的效应,因为可使绣刀变光,尸体不腐。人体某种特殊姿式是否也利于宇宙能的吸收呢?比如桩的形态,佛道的手印等。


l         感觉是不点不透的.


l         为何要以天下万物为驺狗?比较字面的意思,驺狗有些代表卑贱的意味,但是或许可以解释成天地认为天下万物都是平等的,不要因为一个人就高过其他的生命;万物皆有灵,此灵皆通天地吧。至于下面的“圣人不仁”,也可以仿照天地的解释,即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都有成为圣人的资格。


l         自己把自己放在高处,好东西怎么向上流呢?


l         练能练出拳来,修才能修出太极来。


l         陈鑫讲太极不急于出手打击对手,应在对手失去重心时击打对手要部,便是内伤.因为失重时人身涣散,脚底无法起劲,不能合住,外力便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