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宝贝风谷:刘海宇 : 泰山文化的主题诉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40:45
泰山文化的主题诉求 作者:刘海宇  创建时间:2006-3-30          

1,  泰字与泰山
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滑也。从廾,从水。大声。”泰的古文通作太,泰的字形最早出现在战国古陶文上,也就是说甲骨文和金文的时代并没有泰字出现。〈说文〉“太,古文泰”,甲骨文有太字,甲骨第一期武丁时卜辞“贞:命太象臣,若”,另一卜辞为第四期文武丁时:“丙申卜,王贞:余囗从太”。前为国族名,后为人名。金文中,〈令彝〉:“赐太师鬯金小牛”,又“令女二人太及矢”,前者为“太师”官名,后者为人名。小篆泰字上从大,中加两手,下部从水。后来上半部隶变字形失去原形。   大是象形字,为人的正面形,太字由大而来,声符大,古与“大”通,金文中大子·大史·大庙·大师·大宗等“大”字均通“太”。刘汉生〈释泰〉认为,“泰的篆文本义与妇女分娩有关,意为‘生子滑利’。”并举出甲骨文的“娩”·“冥”和“字”的字形以及金文的“免”字形进行对照,指出“泰与字·冥·娩等字形上有类似之处,其有‘分娩’义当无可疑。”   又说“泰本义为分娩。生老病死是人生之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泰有大意,亦可讲通。”〈说文〉“泰,滑也”,由“滑,利也”,所以泰有“利”意。   〈周易〉“泰”为卦名,“象曰:天地交泰”,“坤气上升以成天道,乾气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气若时不交则为闭塞。今既相交乃通泰”,当时的人认为阴阳相交则天地通泰,否则就会闭塞,会不吉利。又《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所以,泰本义为“利”“通”,又是大的形声字,继承了大的声义。大·太·泰是同源字,它们的差别仅仅是习惯用法上的区别。   泰山,又叫大山,太山,岱山。〈书、泰誓〉孔颖达疏“泰者大之极也”,〈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扬金光,横泰河”,颜师古注:“泰河,大河也”。〈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爲小”,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说文》:“岱,大山也,从山,代声。”东汉班固《白虎通》云:“岱者,言万物相代於东方也。”应劭《风俗通义》:“泰山—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   2,  古代山岳祭祀与五岳的由来   古代的人们感觉到神灵的存在首先是因为大自然显示了无穷的威力。神灵的意识产生于人类和自然的互相改造的关系中。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纯粹是物质的自然界。人类与自然发生关系以后,自然才变成了有生命的自然和有神灵存在的自然。自然的无穷威力使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可以决定生死,普遍存在着神灵。从可以考证的历史来看,即使深埋于地下的殷墟王陵和祭坛周围,也埋有很多武装的战士或各种牺牲,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认为神灵可以自由地穿行于地下,所以才需要森严的保卫。自然威力的最大体现当然是各种天象。当神灵心情舒畅时,天空飘着白云,地上吹着和煦的微风,山涧流着潺潺的溪水,但当神灵发怒时,电光雷鸣震撼天地,洪水摧毁了地上的一切,有时甚至地震把高山变成峡谷。对于这种令人恐惧的神威,人们感到必须承认神的权威,通过祭祀,讨好神灵,才可以平息他们的愤怒。所以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符合神的意志,当然作为人神而君临天下的王更应该听从神意的安排,于是就产生了卜问。王是天上的主宰者—帝的直系继承者,是他们的使者,可以与神灵交通,所以王本身就是最高级的巫师。甲骨文的体例大多是:某日卜,某某贞某事。王占曰…。比如:癸未卜(某日),牵(贞人名)贞旬无祸(贞问十天内是否发生祸事)。王占曰:有祟(有祸事将要发生)。所谓的“王占曰”,就是王对于卜兆和卜问事项的判断,甲骨学叫“占繇”。一般情况下,接着要等这十天过去以后,再刻上“验辞”,来证明王的判断准确,果然有祸事发生了。   随着自然神崇拜的产生,古人认为所有的自然事物都有神灵的存在,比如四方神,山岳神,河神等等。对待不同的神灵,采取不同的祭祀方法,对于河神采用“沉”的方法,就是把牺牲和供品沉到河里,而对于山岳神采用“尞”的办法。这里重点谈一下山岳神的崇拜和尞的方法,所谓的“尞”,就是点火升烟并把牺牲投到火里使之产生香味。   首先看一下甲骨文的岳字,与现在的岳字有所不同,上面羊下面是山。羊是祭祀时的牺牲,卜辞:“尞三羊、三豕。卯黄牛。” 尞祀时多用羊和豕,所以岳字从羊从山,为会意字,表示尞羊以祭祀山灵。   再看一下甲骨文中的尞字,是堆砌木材的象形,并在木材的两边和上下点几个小点,表示点火和烟尘。卜辞:“尞于土牢”,土是社的本字,另外这个牢字是从宀从羊。就是说祭祀社神也使用尞的方法。尞在文献中也叫“柴”,《说文》10上“尞,柴祭天也”。《说文段注》“烧柴而祭,谓之祡,亦谓之尞”。   神灵看到了烧柴的烟雾又闻到了牺牲的香味,就会降临到祭祀现场,享用供品,并与巫师(也就是王)交通。而这种仪式在高山的山顶实施,会与神灵更加接近,更容易与神灵交通,这就是祭祀山神采用尞的由来。考证甲骨文可以发现,尞祀山神的同时多祭祀河神和社神,而目的都是功利性的,大多是求雨或求年求禾等。卜辞:“乙卯,求禾于岳,尞三牢宜三牛”。   又“求年于岳”。等等卜问的内容多见。云从山生,而有云才会有雨。所以岳神是求雨的对象,而只有下雨才可以五谷丰登。这就是求雨与求禾求年的关系。《诗经、荡之什、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说明到周代依然流行“岳神”的思想。   关于五岳的由来,是商代以来的四方神观念与战国时代形成的五行观念的结合。商代的神灵观念认为,最高神为帝,但是实际执掌管理事务的是东南西北四方神,卜辞中叫“方神”。卜辞云:“东方曰析;南方曰夹;西方曰夷;北方曰夗。”这与古文献的说法稍有不同,《山海经、大荒东经》“日月所出,(有神)名曰折丹,东方曰折”;《大荒南经》“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大荒西经》“有人名曰石夷”;《大荒东经》“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宛,北方曰宛”。但是不管异同,总之卜辞中已经有了四神的名字。   卜辞中多见祭祀四方神的记录,“四羊、南四(异族-南人)卯(杀牲祭祀)于东方”,又“庚戌卜,宁于四方,唯五犬”等等。商代纪年记日均使用干支法,龟板上有干支表。十天干十二地支,循环往复,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记日也是干支轮回。比如前面的“庚戌卜”就是“庚戌”日占卜。   但是在商代还没有“年”的叫法,甲骨文中的年通“稔”令美好 意为谷物丰收。商代的一年的叫法是“祀”,指一年四季的六种祭祀轮回,六种祭祀轮回完毕正好是一年,商代金文称“唯王十又二祀”,十有二闲 指王在位的12年。   到了西周早期才出现了“年”称呼,由指谷物成熟引申为时间的概念。天干是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到了战国时代由十个天干酝酿出了五行的概念。由时间的循环轮回引申到了世界万物都会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万物的构成有五种基本元素构成:木·火·土·金·水。轮回的方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这叫相生;同时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这叫相剋;天下万物相生相剋,循环往复。而又把天干分为五对,对应五行;为木之兄,乙为木之弟;丙火之兄,丁为火之弟;戊为土之兄,己为土之弟;庚为金之兄,辛为金之弟;壬为水之兄,癸为水之弟。   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曰:“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现在公认《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五岳的思想是柔和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新的山岳崇拜。   3,  先秦古籍所记述的泰山(这里从略) 1)  《诗经》:《诗经、鲁颂、閟宮》“泰山巖巖,鲁邦所詹” 2)  〈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  〈左传〉桓公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
                                青岛华青国旅日本第一旅游中心 刘海宇                                     现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在职硕士

原来太湖全称是太伯湖...

因湖边有邑,曰太伯邑,邑因吴太伯而名,湖因邑而名。。。。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 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分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吴地虽为南蛮,然以太伯故,为伯爵。 江南从来没有出现过虞国。

仲雍,是殷末古公亶父(周太王)的次子。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亦称太伯)、次子仲雍、幼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叫昌,即日后的周文王。古公亶父宠爱昌,常说:“昌当兴吾业”,他很想通过传位给季历然后再传位给昌。当他年老病危时,泰伯和仲雍为顺应父亲的旨意,借为治父病采药之名,来到旧称荆蛮之地的吴,即今天的无锡、常熟一带。泰伯、仲雍遵从吴人风习,剪掉长发,身刺花纹,表示不再回乡。他们在吴地传播周族文化和先进的农作技术,受到吴人的爱戴。吴人拥立泰伯为君。仲雍死后,葬在常熟的乌目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因仲雍又称“虞仲”,就把乌目山改为虞山。
      以上资料,常熟地方志广有记载,为常熟人所熟知。这里,有一个问题却始终令人疑惑不解:仲雍为什么又称“虞仲”。
      仲雍又称“虞仲”,不仅常熟地方志上有,而且许多的古籍上都有记载,如《史记·微子篇》曰:“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据汉代班固认为,孔子在这里所说的虞仲就是仲雍)。众所周知,仲雍姓姬,“虞”不会是仲雍的姓。据古籍载,仲雍的曾孙有一个叫虞仲,《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明吴之世次为:泰伯嗣位于仲雍,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周章的弟弟被武王封国于周之北夏墟——虞(今山西省运城县附近),故称“虞仲”。仲雍的曾孙叫虞仲,仲雍本人为什么也称虞仲呢?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南宋著名文人范成大曾思索过这个问题,并在他的巨著《吴郡志》中作过考释,他的意见是:仲雍是周章弟虞仲的始祖,而虞仲被武王封国于虞,后代人把虞仲的封国“虞”的名称冠于他的始祖仲雍之前,所以仲雍又称虞仲。这个考释,庶几解决了仲雍何以又称“虞仲”的疑案,可以说找到了解释这个问题的一种颇为妥善的办法。
      范成大的考释原文不长,兹抄引于后:
      虞仲,《史记》:“武王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夏墟,是为虞仲”。《史记正义》引《周本纪》云:“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左传》云:“太伯、虞仲,文王之昭”。按,周章弟亦称虞,当时周章弟名仲,初封于虞,号曰虞仲。然太伯弟仲雍,又称虞仲者,当时周章弟封于虞,仲雍是其始祖,后代人以国配仲,故又号始祖为虞仲。(见《吴郡志》卷四十八《考证》)
达巷党,古注或读为“达,巷党”,或读为“达巷,党”,难以考定。人,或指为项橐,或指为甘罗,也难考。
郑玄曰: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一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

○烧香
赵彦卫《云麓漫抄》谓古无烧香之事,《尚书》至于
岱宗,柴望大告武成,《礼记》焚柴于泰坛,《周礼》升烟燔牲首,皆是焚柴升烟以降神。后世烧香,盖起于佛道云。李相之《贤已集》因谓烧香始于佛图澄。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敕龙取水。”乃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云。然烧香实不自此始。《三国志》:孙策谓张津著绛帕头,烧香读道书,又《江表传》:道士于吉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则汉末道家已用之。又按《汉武故事》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则烧香之始于佛家可知也。高似孙《纬略》亦云。

榕树下社区 -- 燕居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