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业公司和影视公司:抗美援朝:狂轰滥炸下的后勤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40:06
我志愿军从1950年10月入朝到1953年7月正式停战,历时近三年,经历两个阶段十几次战役和上万场战斗,累计投入兵力达到400万(包括轮换补充);如此庞大的后勤保障成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后勤部队、铁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和支前民工运输队立下了丰功伟绩,让我们永远记住。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一直以优势的空军力量作为发动侵朝战争战略的重要手段,并将其空军作战能力的70%用于轰炸破坏我后方部队集结地域、物资补给基地、公路铁路桥梁、交通枢纽和各种道路车辆。给我军造成极大危害。

 

    如此惨烈的战争,双方力量如此不平衡,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经受住常人难以想象得考验,没有一个钢铁的意志是扛不住的。像南联盟的塞尔维亚、伊拉克的萨达姆、阿富汗的塔利班、利比亚的卡扎菲,无不在狂轰乱炸中垮台。唯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在经受“饱和轰炸”下钢铁运输线的支撑下,迫使美帝地低头认和。

 

    下面的历史资料向您重现志愿军后勤保障的艰辛历程和可歌可泣的壮举。

 

    一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成立

 

    1950年7月13日四野第十三兵团的38军、39军、40军、42军和50军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奉调开进东北,组建“东北边防军”,保卫东北边防安全和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第一批部队还包括炮兵1师、2师、8师及高射炮兵、工兵、运输兵(汽车)等,共计25万人。同年8月中旬部队集结完毕。同年10月2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全线向北推进,7日美军开始越过“三八线”,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

 

    军委毛泽东主席10月8日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迅即进入朝鲜。从10月19日到23日,所集结的25万兵力分三个渡口全部渡过鸭绿江。10月22日第66军入朝参战;第一次战役后,1950年11月7日至19日,第九兵团(第20军、26军、27军)和更多的炮兵、铁道兵部队也入朝参战。到1950年底兵力总数达到80万。

 

    经军委批准,志愿军总司令部由13兵团司令部整体转换,原兵团后勤部变为志愿军后勤部,负责组织全军后勤补给工作。面临巨大的后勤补给压力,原13兵团副司令洪学智被临时从广州叶帅司令部调来,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兼管后勤工作。

 

    初入朝时,后勤工作由“东北军区后勤部”负责,周纯全为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为第一政委,张明远为第二政委,周玉成为第一副部长,坐镇沈阳。同时组成“东北军区后勤部前方指挥所”,由张明远任主任、杜者衡为政为,在朝鲜前方直接指挥。

 

    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决议:(1)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负责管理在朝鲜境内之一切后勤组织与设施;(2)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直接受志愿军首长领导;(3)撤销各兵团后勤部,所属部队统归后勤司令部。

 

    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于6月成立,司令员(洪学智兼),政治委员(周纯全),副司令(张明远)、副政委(杜者衡)、政治部主任(漆远渥)。组织结构为:后勤司令部 — 后勤分部 — 兵站 — 各种勤务团(警卫、汽车、辎重、工程、医院)、勤务营(通信、运输)、勤务大队(民工队、救护队、担架队)等。分部副主任兼任大站站长;各军、师后勤部长由军、师副职兼任;各团后勤处长由副团长兼任。

 

    到1951年10月整编完成。直属部队包括:6个分部、28个大站、4个警卫团另9个营、13个汽车团、27个辎重团、3个公路工程大队、39个兵站医院、3个通信营、8个运输营,以及3万多民工,共计18.2万余人;另外配属后勤部直接指挥的部队还有:公安第18师(负责交通沿线治安)、步兵第149师(负责交通沿线防空袭警戒)以及11个工兵团(道路桥梁维修)和4个高炮师(11个营负责防空袭),总人数达22万余人。

 

    期间,1951年2月15日第十九兵团(63军、64军、65军)入朝参战;3月16日第三兵团(12军、15军、60军)入朝参战,4月17日第47军入朝参战;6月19日第二十兵团(67军、68军)入朝参战;9月7日第二十三兵团(36军、37军)入朝参战;至1951年底我志愿军总兵力近200万。据资料透露,志愿军同期兵力最多达290万;先后入朝总兵力达400万。

 

    能否保证我数百万大军:打仗有弹药、冬天有寒衣、吃饭有粮草、阵地有建材、通信能联络、伤员能后送,甚至前线有水喝等艰巨任务,都摆在英雄的后勤部队面前。

 

    二 “联合国军”狂轰滥炸企图切断我军补给线

 

    自我军入朝以来,美军就把切断我后勤补给线为空军的主要任务。1951.8 敌军发动夏季攻势同时,以大量航空兵对我军防御后方发动“绞杀战”,企图通过优势的空中力量瘫痪我军后方,窒息我前方作战力量,破坏我军防御的稳定,达到其在谈判中迫我就范的目的。投入战场的航空兵大量增加,达到24个大队又10个中队,各类飞机约1700架,其中F-84战斗轰炸机300架、F-86最新喷气战斗机75架,绝大部分投入轰炸破坏北方运输线。

 

    三志愿军后勤部队顶住狂轰滥炸保证物资运输畅通

 

    回顾志愿军后勤保障,两点必须指出。

 

    (1)入朝初期,我军防空能力和抢修维护能力均较差,较大的运输活动主要采用“伪装、隐蔽和疏散”等消极手段,以夜间活动为主。在敌机轰炸封锁下损失极大。由数据显示,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十五天),损失汽车339辆,占我汽车总量的48%;第三次战役结束,我军粮食供应量到前线只有20%,而80%被炸毁在途中;到第五次战役,也才能达到50% 的运输成功率。远不能满足作战需要。(2)1951年6月成立统一的后勤司令部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变各兵团各军后勤各自为战的局面。组成专门的护路防空部队,调步兵第194师全师担任“对空防空哨”,并参与统一组织维持交通秩序(著名的白旗红旗指挥员),调进4个高炮师(十一个营),加强对空火防御火力;调进大批工兵(六个团)、铁道兵(四个师)、汽车兵(十一个团、3000台汽车),我反“绞杀战”能力大大加强,尽管如此,严酷的狂轰滥炸还是造成巨大危害和牺牲。

 

    (一)志愿军工程兵的的巨大贡献

 

    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工程兵部队于1950年10月23日伴随第38军等部队跨过鸭绿江。有工兵第4团(后改为第14团)、第6团(后改为第16团)。随后10月30日志愿军组成工程兵指挥部,由指挥所主任陈正峰(工程兵副司令)率领入朝指挥所有工兵部队。从1951年6月到9月,我工程兵部队由:第1、第4团、第7团、第10团、第14团、第15团、第16团、第17团、第18团、第21团、第22团,共计11个工兵团。随着战斗的不断激烈,部队伤亡加大,为保证道路修筑和抢修任务完成,除了不断补充新兵外,还根据军委及志愿军司令部要求,在国内由有作战经验的野战步兵团组成新的工兵团,进行部队轮换。到1953年7月停战时,我志愿军工兵指挥所司令员为谭善和(工程兵副司令)所辖部队有:工兵第3团、第4团、第6、第7团、第9团、第10团、第12团、第14团、第18团、第21团、第21团、第22团、第24团、第26团共13个工兵团(其他部队转回国内整休)。

 

    1951年10月,由于敌人猛烈的重点轰炸,三角区道路损毁严重,为加强我公路线上的抢修能力,彻底解决道路狭窄错车拥堵,造成运转不灵的困境,志愿军组织了七个工兵团(第4、7、10、15、16、17、18团)和在二线轮休的各军、志愿军总部直属部队和国内朝鲜民工共计20万人普遍加固加宽原有公路,并开辟一些新公路。据统计至12月底共加宽加固公路2158公里;新辟公路292公里,大大改善了我军公路运输状况。

 

    (二)志愿军后勤部队的巨大贡献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上百万大军在朝鲜作战,能否成功完成后勤保障任务,时刻考验着军委领导、志愿军领导和后勤部门将军的大脑。经过解放战争大兵团作战的厉炼,我军拥有一些经验。但和朝鲜战场相比,更多的是新课题:国外作战国内补充、后勤补给线长、缺乏民众的支持、战场狭长不易隐蔽展开等。从有关资料了解到,从一开始军委毛泽东就直接指挥着战斗,周恩来具体负责志愿军后勤工作的组织决策督促。

 

    文件显示,1950年10月到1951年2月(入朝作战初期),中央军委就有十五封电报/信件直接关切指示“志愿军的后勤工作”。现举一例可见问题之繁复:1950年12月25日周恩来就志愿军后勤保证与铁路运输问题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彭德怀(志愿军司令员)、高岗(东北局第一书记)、李富春(东北局第二书记):“军委决定如下:一、后勤问题。(1)同意加强志愿军后勤组织,即从中南军区调周纯全(时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长)、从军委总后勤部调周玉成(时任总后副部长),分任志愿军后勤部正副部长,并已责成军委总后勤部订出从关内五大军区征调一批得力后勤干部的计划,交军委批准,电告各地遵照施行。志愿军与东北军区的后勤分工,同意志愿军司令部建议以中朝边境为界,但东北军区后勤部队应尽力帮助志愿军管辖范围内的后勤工作。(2)朝鲜境内再派两个师看守物资、维护交通,此事可俟志愿军后勤组织加强后,再看情况处理。(3)12月份苏联第一批汽车共到4500辆,内分志愿军2000辆,已交东北军区后勤部。现决定从炮兵运输车中再抽500辆于1月上旬给前方,1月中旬苏联可来500辆,如为运输车,亦拟交前方。在二、三两批共1万辆中,拟再给前方400 0辆。从车辆总体需求来看,前方7000辆已为最大数目,否则炮兵无法装备前方。所需司机工人,决定从各区有组织地征调,办法由总后勤部通知。(4)后勤通信设备已告通信部照兵站部署补充。二、铁路问题。(1)现在前方服务的已有铁道兵团一个师及两个桥梁团,已令铁道部再加派技术人员前往协助。(2)铁道抢修组织,在朝鲜境内应分段布置,已转告东北军区军事运输司令部照此办理。(3)抢修器材,关内外已尽可能在供给。苏联器材在1月份起即可陆续送来。(4)保护沿铁路桥梁线的高炮部队明年2月中可训练好。(5)飞机掩护运输,在目前只能依靠东北空军基地向平壤、元山之线以北进行空中活动。在明年1、2月份,我军所能出去的飞机数目甚少。如朝鲜境内起落喷气式飞机的机场能在3月内修好,4月份方可考虑空军的使用问题。”

 

    最早入朝的志愿军后勤部队为:第5、第6、第7分部。具体情况:志愿军后勤第五分部1951年 1月7日入朝参战,该分部由东北党政机关和西南军区抽调人员组成,部长(邓禹)政委(张天民);志愿军后勤第六分部1951年1月25日入朝参战,该分部由华东军区后勤部组成,部长(何震光)、政委(敖得胜);志愿军后勤第七分部1951年1月26日入朝参战,该分部由西北军区第3、第7军及新疆、陕西军区抽调人员组成,部长(白振华)、政委(吴桂三)。

 

    志愿军后勤汽车团,在抢运物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敌机的轰炸扫射,早期70%的车辆被炸毁,牺牲许多战士损失大量物资。随着空袭更加猛烈,我运输兵也动脑筋想出许多办法防空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建立“防空哨”,步兵第194师全师官兵和沿线各兵站保障部队协力合作,密切观察敌机动向,靠小旗和哨子指挥车辆进退隐蔽,取得较的成果,物资运输成功率达到50%以上。

 

    英勇智慧的汽车兵,不断总结经验创在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不但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而且在烽火连天的前线开展“安全行车运动”竞赛,尽最大努力减少车辆损失,这无疑对美军饱和轰炸“绞杀战”最大的讽刺,万岁,志愿军汽车兵!请看下面照片。

 

    我国人民群众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踊跃组织民工,参加后勤支前队伍,像:运输队、送粮队、救护队、担架队、医疗队等等。有利支持了战争的进展。

 

    (三)未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青天

 

    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到底有多少后勤部队指战员牺牲,无法考证。仅凭各种物资在运送过程中的损失,就可推测人员大体损失情况。先后有3000辆汽车被炸毁,会有多少司机牺牲呢?50%的物资被炸毁在仓库、转运站和车站,会有多少战士牺牲呢?工程兵在抢修修筑公路时80%的工程量是在炸了修修了炸中进行,会有多少战士牺牲?举个例子:1951年5月8日美军出动360余架次(美军方报道为485架次)飞机对我志愿军后勤遂安以北楠亭里仓库区持续进行三十三小时的毁灭性轰炸,投掷各种炸弹2000余枚,70%的物资被毁,可见轰炸之惨烈。我军后勤官兵靠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到最后胜利。

 

    下面列出后勤部队牺牲在朝鲜前线的团以上领导干部十三名:

林晶 志愿军工程兵指挥部教育科副科长,1953年牺牲。 

李俊德 志愿军工程兵副团长,1953年牺牲。

吴瑞东 志愿军工程兵15团政治处副主任,1951年牺牲。

李振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37兵站医院院长,1953年牺牲。

边登甲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20大站主任,1951年牺牲。

郭华安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一分部3大站副站长,1952年牺牲。

吕景文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10大站政委,1958年牺牲。

雷岳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二分部通信科科长,1952年牺牲。

卢炳德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二分部汽车1团团长,1952年牺牲。

朱德昌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三分部12大站分站长,1951年牺牲。

杨友涛 志愿军后勤四分部卫生处副处长,1952年牺牲。

李宝珍 志愿军后勤四分部参谋处处长,1953年牺牲。

李生辉 志愿军后勤五分部副秘书长,1951年牺牲。

杜世英 志愿军后勤五分部34医院政委,1953年牺牲。

 

    英勇的志愿军后勤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血肉之躯架起物资供应的桥梁,保证前线杀敌将士有用武之器。他们宣告了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发起的“空中绞杀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指战员脚下彻底破产。

 

    本文用侵朝美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詹姆斯-范弗里特将军一席话作为结束语,1952年5月31日他在汉城记者招待会上不得不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有记者描绘到,范弗里特边讲边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参考文献 

    1. 抗美援朝战史(军事科学院) 

    2. 抗美援朝战争大事记(解放军出版社) 

    3. 照片及说明来自: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转载略去图片)

 

    6月12日,回答第7楼问题:“为什么有1958年停战以后牺牲的?” 

    答复:根据查找到的资料,从1953年7月正式停战到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期间,仍有大批志愿军指战员牺牲,具体原因如下: 

(1)排除大量各种各样美式地雷我工兵根本没见过;

(2)清理大量未爆航空炸弹和炮弹开始没经验;

(3)排除一些定时炸弹没弄懂原理造成伤亡;

(4)志愿军投入战后朝鲜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事故;

(5)漫长的遣返战俘过程被美韩蒋军人员杀害的我军俘虏;

(6)停战以后美韩军队违反停战决议与我方发生的小摩擦不断;

(7)艰苦的生活导致急病发作或叫累死在朝鲜;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指战员都是烈士,都应该得到纪念。

 

    6月12日回答第24楼:“可惜只有团级的,还有那么多普通一兵看不到” 

    答复:你的心情可以理解,本人认为,所有的军官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第一线爬出来的,抗美援朝的军官就是昨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普通一兵,生死无定、九死一生就是历史的结论。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老红军还是新战士,都是共和国的功臣。据了解,抗美援朝志愿军牺牲总人数十八万多人,其中军级干部四人(包括军长副军长)、师级干部18人(包括师长政委副师长)、团级干部192人。由于团以上干部是集中调配管理,升降奖惩档案较全,同事回忆也容易。而连以下到士兵由各团各营分散管理,战时档案更容易丢失,像15军上甘岭战役前后,连牺牲到补充“流动人口”达上万人,要想把班排人员搞清很难。我记得有个老志愿军回忆说“班上的新战士刚补充,一场阻击战都牺牲了,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所以天安门广场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那些千千万万牺牲的有名和无名英雄。我想,凡是为人民战争牺牲的无论有无姓名,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