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无线打印服务器:十项民生工程 十大亮点耀眼 --四川省人民政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2:48:38

 2010年近8成项目超计划完成 实际资金投入为预算安排的120%

  记者1月17日从省政府督办室获悉,2010年我省“十项民生工程”各项目标已经全面完成,114个具体项目中有88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占77.19%。

  2010年我省“十项民生工程”涉及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10个大项,下设51个分项、114个项目。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加大投入,落实责任,确保了民生工程目标顺利完成。

  统计显示,2010年全省各级预算执行总额达940.08亿元,超计划投入157.49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20.12%。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32.42亿元,省级下达资金预算114.89亿元,市(州)下达资金预算181.03亿元,其他资金211.74亿元。

  与2009年相比,2010年我省民生工程新增了“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和“文化体育工程”两个大项,分项设置上也增加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农村电网改造、农家书屋建设等10余项内容。在项目内容逐步扩展的同时,我省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2010年实际投入资金比2009年增加了140.08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438.68亿元。

  2010年是我省实施民生工程的第三年,省委、省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更大、着力点更多--

  88个项目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占总数的77.19%;实际投入资金超过940亿元,为预算安排的120%--2010年,我省灾后恢复重建进入“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关键时期,但省委、省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更大、着力点更多。

  这是我省实施民生工程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全省民生工程投入资金已接近2008年的2倍,覆盖范围从原来的8大项扩展为10大项,新增“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和“文化体育工程”两个大项,较2009年增加13个小项。

  亮点一:

  藏区民生工程力度加大46347户牧民住进定居房

  解决43912户、21.5万游牧民的定居问题--在我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二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年度任务目标在上年基础上几乎翻了一番。

  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四川藏区的牧区建设和发展在2010年得到突破性进展。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全年实际开工建设定居房46988户,开工率达107%,实际完成46347户,完成率达105.5%。

  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0年9月份完成的调查结果表明,藏区牧民群众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达95.9分。随着村民活动中心、水源点等一大批基础和公益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牧民传统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亮点二:

  新农保覆盖全省37%县(市、区)藏区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2010年7月1日,阿坝州全域、甘孜州全域以及凉山州木里县纳入新农保试点覆盖范围。至此,全省32个藏区县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我省2009年12月开始在21个县启动实施新农保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省新农保试点县已增至67个,占全省181个县(市、区)的37%。试点县农业人口约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5.1%。

  初步统计显示,全省新农保覆盖人数达649.3万人,参保缴费人数456.1万人。无论从试点县的个数或人口数量统计,其覆盖范围均远远高于23%的全国指标目标。

  截至2010年底,全省新农保待遇领取人数为199.6万人,养老待遇均实现按时足额发放。试点地区每户有60周岁以上老人的家庭至少增收660元,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

  亮点三:

  新农合参合率首超95%111个县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2010年,我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超过95%,比2009年提高1.67个百分点。

  与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成正比,全省财政在新农合方面的补助比例大幅提高。这一年,全省参合农民人均财政补助实际达126元,人均实际筹资标准达到148.37元;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补偿费用达到1014.48元,提高21.35%。

  按照既定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截至2010年底,全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零差率销售的县已达111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费用和每床住院日均费用普遍下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去年,我省还在启动了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

  亮点四:

  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新进展建设进度居全国第五

  2010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共开工34.3万套,完成23.8万套,完成率87.4%,超额完成“全面开工,完成和基本完成60%”的目标任务。

  省政府把住房保障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编制了廉租住房、保障性住房等相关规划,出台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资金、土地、税费优惠等方面制定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并将增强住房保障纳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截至2010年底,共筹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房源13.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3万户,启动12.19万户县以上城市棚户区居民住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度居全国第五,城镇困难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亮点五: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6.7%

  来自省环保厅的资料显示,2010年,全省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省控24个重点城市中87.5%的城市达到国家二级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继续趋好,5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要求,5大流域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82.5%;32条重点小流域有20条达到规定水域标准;省控24个重点城市环境噪声全部达到国家“较好”标准。

  我省去年投入资金142.02亿元,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开工建设42处,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39座;

  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完成180户工业企业、48户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挂牌限期治理;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完成退牧还草围栏草场960.66万亩、改良草地288.5万亩;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

  亮点六: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新增就业促进创业均创新高

  2010年,全省新增就业和促进创业均创历史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创历史新低,就业促进工作呈现“两高一低”良好态势。

  省委、省政府继续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性措施,通过发展经济拉动就业、落实政策促进就业、加大投入支持就业、提升服务帮助就业等多管齐下,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目标管理、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努力为城乡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据统计,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4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0.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19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4%,控制在4.5%的年度目标以内。

  大力实施 “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达25.78万人,就业率85.69%;建立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318个,促进3732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

  重点推进灾区和藏区群众就业。全面落实地震灾区就业援助政策,实现地震重灾区新增就业19.83万人,基本实现灾区“户户有就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165.30万人。

  亮点七: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3.37万公里新公路通向农村

  2010年我省投入资金152.5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建成农村公路3.37万公里,为年度目标的168.3%,其中,建成通乡油(水泥)路3595公里,建成通村公路3万公里。

  加快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断头公路累计开工14068公里,建成9639公里。

  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我省在全国率先将国省干线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纳入民生工程,督促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公路管养。随着这一指数由2009年的69.4提高到73.2,国省干线公路路面从次等路况水平提升到中等路况水平。

  2010年,我省4765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292个乡镇用上宽带,甘孜州253个行政村通电话,百姓通讯更加方便。全省完成370座病险水库整治主体工程,亭子口水利工程、武都水库工程、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全面完成。

  亮点八:

  扶贫开发提升发展能力新村扶贫工程圆满完成

  2010年,以增加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我省扶贫资金投入总量达20.09亿元,启动实施1026个村新村扶贫工程,扶持农村90.76万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这是我省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的最后一年。统计显示,10年间,我省共建成扶贫新村10166个,解决896万人的贫困问题,圆满完成了规划确立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增强帮困力度。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分别达到人均202元、196元;新建社区慈善爱心超市626个;建成8个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35万人次;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62.89万人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4.37万人发放扶助金。

  亮点九:

  教育助学工程促教育机会均等837万农村学生领到免费教科书

  2010年我省大力推进教育助学工程,全年投入资金131.96亿元,对93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向83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做到“应免尽免”;向155.6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比2009年增加15.94万人,做到“应补尽补”。

  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我省职教攻坚的创新之举。目前全省90所内地中职学校、5所高职院校承担了藏区 “9+3”免费教育计划培养任务,2010年共录取藏区新生9546人,圆满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任务。

  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全省中职学校去年招生56.4万人,在校生规模140万人,创历史新高。全省还完成155个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104万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达到4.18万人。

  覆盖城乡和各类学生的助学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资助“六类”中职学生和在三州内就读的藏区和彝区中职学生10.97万人,资助1至2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9.2万人,资助普通高中学生4.96万人。

  亮点十:

  满足群众文化体育需求近半行政村有了农家书屋

  去年,我省新建7800个农家书屋,使近50%的行政村拥有了农家书屋,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为满足群众文化体育需求,2010年,全省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成5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4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92个,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70条,免费开放体育场馆100万人次;解决了59894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问题,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1.60万场次。(记者 王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