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盒子怎么投屏:王献之《鄱阳书帖》版本五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53:22

王献之《鄱阳书帖》版本五种

(2011-01-04 16:56:15) 转载标签:

王献之

鄱阳书帖

版本

碑帖

法帖

历史

墨迹

书法

中国书法

资料

书论

文化


    王献之《鄱阳书帖》淳化阁本

 


    王献之《鄱阳书帖》释文本

 


    王献之《鄱阳书帖》故宫博物院藏本

 


    王献之《鄱阳书帖》神州社石印本

 


    王献之《鄱阳书帖》宝晋斋

 



    王献之《鄱阳书帖》

 

    《鄱阳书帖》又称《鄱阳归乡帖》,拓本,8行,5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10)、《大观》、《宝贤堂》、《绛帖》、《玉烟堂》、《宝晋斋》。
释文:
    鄱陽歸鄉,承脩東轉有理,吾賢畢欲事,必俟勝歡慰于懷耶。吾終權宜,至承今年飢饉,仰惟年支都乏絕,不謂乖又至於此耶。吾腳尚未差,極憂也。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延伸阅读

概述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与王羲之同以书法名世,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并称‘二王’。王献之书法得自王羲之亲授。他自幼聪慧敏悟,年少而负盛名,性情狂傲不羁,虽仕途通达而宦情淡薄, 一生于书法艺术专情体悟研索, 成就卓著。虞NF24A《论书表》 称: ‘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钟、张方之 “二王”,可谓古矣,岂得无妍质之殊? 且“二王”暮年皆胜于少,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也。然优劣既微,而会美俱深,故同为终古之独绝,百代之楷式。’ 王献之书承王羲之而更为妍美流便;在王羲之创新书体的基础上,又打破楷、草界限,创出‘破体’行草,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他创造了‘一笔书’,使草书成为书法艺术中最富表现力的书体。王献之传世书作较王羲之为少,历经战乱,真迹罕见。佳作如《洛神赋》为拓本,《鸭头丸帖》、《地黄汤帖》、《廿九日帖》、《中秋帖》等不及十种为摹本。另外,丛刻之帖多至七八十种,且杂入不少伪作。王献之有文集传世,始见于《隋书·经籍志》注文记载,但注文称已亡佚。《新唐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明张溥、清严可均辑本收录不到百篇(条),以杂帖为多。王献之早年娶表姐郗道茂为妻,后被迫改娶新安公主,终生抱憾。无子,又纳妾桃叶。太元十一年(三八六年),因长期服散致疾,又曾灸足避尚公主而落下后遗症,故年仅四十三岁即辞世。隆安元年(三九七年),女儿神爱立为安帝皇后,王献之得以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曰‘宪’。

第一类 生平   

    第一辑 书艺早成

    王献之,字子敬,乳名官奴,出生于晋康帝建元二年(三四四年)。父王羲之,琅邪临沂人。母郗璇,高平金乡人。羲之有七子一女,献子为第七子,其余六子为: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王献之降生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南已历二十八载,政局相对稳定。献之的父亲羲之早年以秘书郎起家,历任征西将军参军、长史,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但他平生无意仕进,自称‘素无廊庙志’,尤其是感于朝廷积弊日久、吏治黑暗,自己虽有心为生民立命,却无力扶颠持危,故解江州刺史任后,回到建康乌衣巷,研习书艺,教诲子弟,并为年长的儿女操办婚嫁之事。晋穆帝永和四年(三四八年),王羲之应朝廷征召,拜为护军将军。护军将军是专职武职,统领护军营。羲之上任后,全力整顿护军营弊政,却因触及公卿巨室的利益而受到朝廷上下、豪门大族的非议,无法推行。愤慨之余,他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书法艺术。在王氏家族,书法乃是‘家学’,不仅羲之书法名动朝野,其子玄之、凝之、徽之也习书,凝之已有‘善草隶’之誉。这时,献之已长到六七岁,到了学书的年龄,受父兄的影响,也开始学着洒墨挥毫,羲之亲自为他启蒙,教他执笔、运笔之法。《晋书·王献之传》载:‘(献之)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 “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在羲之七个郎君中,献之的品貌、才情最为出色,从幼年时起就显露出独特的个性。本传称其‘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有一次,羲之的几个门客在作樗蒲之戏(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乎后世的掷骰子),献之从旁经过,看出其中一人将输,便说了一句‘南风不竞’(语出《左传·襄公十八年》,意指此人将输)。门客见他年少,就随口说:小郎君你这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献之明白门客是轻视自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生气地走了。荀奉倩是三国时曹操谋士荀的儿子荀粲,乃世家名门子弟,眼界之高,后代少有其比。刘真长则是羲之的好友刘NC36B,人品俊逸,选尚公主,时任吴兴太守,他因为个人条件优越,只和有名望的人交往。献之举此二人以表示自己身为名门子弟,竟然和俗人说话,真是太惭愧了。另有一次,王献之与兄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见谢安。徽之、操之喋喋不休地说着家居俗事,献之则除了问候以外,少言寡语。献之弟兄走后,门客问谢安王氏弟兄哪个更好些,谢安回答说:‘小者佳。’门客问其故,谢安说:‘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晋书·王献之传》) 王献之少时, 为人恬淡, 遇事沉着稳重而有主见。《晋书·王献之传》载:‘ (献之)尝与徽之共处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怡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初莅郡,公务繁杂,难得有闲指导献之读书习字。但生长在书法世家,耳濡目染,加上天生具备习书的秉赋,献之书艺进境极快。刘宋虞NF24A 《论书表》 记载了献之幼年习书的一件事: ‘子敬出戏,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子敬取帚沾泥汁书方丈一字,观者如市。羲之见,叹美,问所作,答云:“七郎。”羲之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是因于此壁也。’ 由于早有令名,十岁的献之参加了永和九年三月的兰亭修禊,因年幼未作诗也未罚酒。但这种文人盛会对他的成长给予了积极的影响。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王羲之称病去郡,誓墓不仕。这对他几个儿子的生活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一则琅邪王氏虽然没有了王导在世时的威势,但仍然是侨姓第一大族,献之的叔父王彪之、舅父郗 、郗昙仍在政坛上有显赫的地位;再则,羲之早有隐退之志,在会稽国的剡县、上虞、诸暨、山阴一带置了田产,足以维持一家优裕的生活。王羲之去官后,住在蕺山的别业中,优游山林,闲适恬淡,有了更多的时间指导献之习书。 献之日夕修习,书艺突飞猛进。王羲之对人介绍献之的书法时,曾称其 ‘咄咄逼人’。他在谢奉处书于 材上的字,被谢家收而藏之,珍同羲之书。 (事见刘宋虞NF24A《论书表》)此时的献之,仅是十余岁的少年。而羲之二十七八岁任临川太守时所写的字,还被陶弘景称为‘不足观’,可见献之习书天赋之高。王羲之在去世前一二年写信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说:自己没有其他心事了,只有最小的儿子还没有完婚,正在为他物色。是时,献之年方弱冠,人物出众,已经很有名气。晋代品评士人的标准,特别注重容貌风度,总称之为‘风流’。在羲之、献之生活的时代,‘凡称风流者,皆举王、刘为宗焉’ (《世说新语·品藻》刘孝标注引徐广《晋纪》)。王、刘,指王NF8D3与刘 。献之的风流,人们常与刘 相比。谢安曾说王献之仅次于刘 。献之风流既为‘一时之冠’,自然要娶名门之女。献之舅父郗昙的女儿道茂,稍长于献之, 美妍贞静, 待字闺中。献之对其颇有‘好N E5CF’之意,羲之乃代其托人向郗昙求婚,其中一封书帖云:‘中郎女颇有所向不? 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比亦当在君耶!’郗昙于穆帝升平二年(三五八年)八月升任北中郎将、持节,都督徐兖青幽扬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羲之书帖称郗道茂为中郎女,求婚当是升平二年以后的事。献之与道茂成婚的时间,史籍没有记载。但是,允婚后,需要经过问名、纳采等繁复的程序,成婚时间当在升平四年(三六年) 初,郗昙未能参加婚礼而由郗 代为主持。早在升平三年(三五九年) 十月,郗昙和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谢万一同北上,征讨慕容氏建立的前燕,行军到涡水、颍水之间时,郗昙因病退屯彭城,影响到谢万,全军溃散,郗昙因此降职为建武将军。此后,郗昙病情一直很重,献之、道茂成婚不到一年即病故。升平五年(三六一年),郗道茂生一女,取名玉润,不久即因病夭折,这使羲之大为悲痛,身体每况愈下,未几也去世。王羲之晚年虽然誓墓不仕,却并不禁止儿子出仕。凝之、肃之、操之和徽之早已出仕为官。献之成婚后,也以州主簿 (此从《晋书》本传。当时州、郡均置主簿。会稽属扬州,扬州刺史乃与其父‘情好不协’的王述,王献之似不应赴扬州任主簿,而应任会稽郡主簿。) 的官职步入仕途。献之任职不久,羲之去世,乃遵制丁艰守丧二年零三个月。    

    文集简介

    王献之有文集传世,始见于《隋书·经籍志》‘集部’中‘晋东阳太守袁宏集十五卷’下有注云:‘《金紫光禄大夫王献之集》十卷、录一卷……亡。’此文集编成于何时,不可考。称王献之为‘金紫光禄大夫’有误。考本传,献之因其女神爱为晋安帝皇后,被追赠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未加金紫(金章紫绶)之荣。可断定必非其子孙所编。全集既有十卷之多,则除了片段书信等杂帖以外,还应有奏章及与同僚的完整书信等,惜均已散失。和王羲之集一样,王献之文集的散佚,大约前后经历两次,一次是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五五四年) 西魏军队攻破江陵,元帝以为读书无用,放火烧了收集的图书(包括二王文集及书帖) 十四万余卷。然而王献之文集或书帖,仍有收藏于会稽、建康一带的,经陈、隋两代收集,达十卷之多。另一次是唐武德五年(六二二年),李世民派人运观文殿、妙楷台、宝迹台的藏书去长安,在三门底柱沉船漂没。《隋书·经籍志》下注曰‘亡’,说明王献之集全沉于黄河中,因此《新唐书·艺文志》未见著录。唐贞观十三年(六三九年),太宗下令收二王书,只说得到大王(羲之)书(法)二百一十八卷,而未提得到小王(献之)书(法)。但是,王献之尚有遗文(以帖为主)藏于民间。《二王等书录》即称‘二王书中,多有伪迹,好事所蓄,尤宜精审’。最早著录王献之文(无诗)的是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题为《大令书语》,计十六条,其中最短的只有二字:‘如省’。宋刻《淳化阁帖》收有《相迎帖》等七十六帖,所收最多。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在《王献之集题词》中说:‘法书简帖,间有伪书。翰墨足传,字贵尺壁。大文绝少,独表明安石(谢安),言得其平。’此集共收书二、疏一、表一、墓志一(《保母志》) 、诗二(《桃叶歌》二首)、杂帖八十七(其中《辞中书令》,《全晋文》作《辞中书令与州将书》。考此官尊贵,即使辞官,也应向皇帝辞,不能向州将辞,疑非献之作。又,《保母志》,后人也有疑为伪作的)。严可均辑《全晋文》收书、疏、墓志与《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同,惟多《进书诀表》,杂帖为八十五条,剔出了王羲之帖误收入王献之集的几条。  第二辑 宦情淡薄王献之在诸兄弟中,宦情最为淡薄。《世说新语·品藻》记述:‘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献之赞赏的井丹,《高士传》中对此人的《赞》语是‘井丹高洁,不慕荣贵’。长卿即司马相如,《赞》语是‘长卿慢世,越礼自放’。献之欣赏井丹的不慕荣贵。献之为宦多年,从不计较官品的高低,也不孜孜营求高官。他不以从政为要务,一生执著于书艺的进境,自信而高傲。谢安曾问献之,其书法与父亲羲之比,谁的更好。献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成就并不比父亲差。谢安说,人家并不那样看呢。献之回答,普通人哪懂得这个。王献之的高傲近乎狂妄。在吴郡,大族顾辟疆家有个花园很出名,他不认识花园主人,却坐着小轿子入园游历了一番。主人正在宴客,献之旁若无人,视而不见。主人大怒,说:对主人傲慢,不礼貌;凭着门第高贵,对士人摆架子,是不讲道义。不具备这两者,简直是个为人所不齿的‘伧’。命令手下人把献之的从人赶了出去,让他自己留在轿子上。(事见《世说新语·简傲》。)过了一段时间,献之不见从人回来,便要求主人把自己连轿子送到门外,还表现出‘怡然不屑’。王献之聪明、稳重、沉着,又自恃门第高贵,恃才傲物。这种性格,不适宜为官,然而却使其艺术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师。献之居丧期间,为求安静,在郡城南三十里云门山中置了一所宅第 (王献之宅在云门山,最早的记载应是唐代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若耶溪,云门寺,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赵宋《嘉泰会稽志》载:‘淳化寺(宋时的名称) 在县南三十里,中书令王子敬所居也。义熙三年,有五色祥云现,安帝诏建云门寺。’唐诗人严维《送鲍侍御宿云门》开头一句便是:‘中令(献之曾任中书令)遗踪在’。僧灵一《招皇甫冉游云门寺》诗中也提到此事:‘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与妻子郗氏安宁度日。这时,王彪之以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任会稽内史,已经六七年 (《晋书·王彪之传》:‘以王彪之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居郡八年,豪右敛迹。’后于哀帝兴宁三年(三六五年)初被免职。逆推王彪之任会稽内史当为升平二年至兴宁三年(三五八年-三六五年) 间事。其前任为江 ,江 的前任为王羲之。) 。彪之从尚书仆射改任地方官,会稽王司马昱非常信任他,献之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守丧、奉母、读书、习字。云门山,北靠著名的秦望山,南临蜿蜒流淌的若耶溪,东西两侧青山环抱。翠谷幽静,林泉秀美。再往北,便是号称周遭数百里的鉴湖 (鉴湖,亦名镜湖。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创筑的水利工程,当时长一百二十七里,周围三百五十八里,在山阴县南。东晋时水面还很宽阔,后因围垦,湖面缩小,并被分割成若干小湖。) 。王献之流连于湖光山色,留下了‘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见《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会稽郡记》。) 的名句。长期感受湖光山色的清韵,不知不觉间,献之书法中更增添了几分秀逸。哀帝司马丕兴宁二年(三六四年)初,服丧期满,王献之仍回到州主簿任上。兴宁三年二月,哀帝卒,因为无子,奉皇太后诏,立其弟琅邪王司马奕为帝 (后被桓温所废,史称海西公) 。辅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改封为琅邪王。此时,王彪之因为得罪了大司马桓温,被免职下狱,司马昱便借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的机会,免彪之罪,降职为尚书,调到建康。十二月升任尚书仆射。王彪之升任尚书仆射时,设法将王献之调到朝中,转任秘书郎。这时,王导的长子王悦、次子王恬、三子王洽、四子王协都已去世,献之的堂弟王NC046、王珉尚在建康,于是献之便住进乌衣巷大宅中。 NC046、珉都善书法,秘书郎本无多少秘阁书籍可校,献之得以日夕与两位堂弟切磋书艺。第二年,改元‘太和’。王献之由秘书郎升秘书丞,其准确时间难以考出,大致在太和元年、二年(三六六年、三六七年)前后。这是因为,秘书郎虽然定例设置四员,但因为是清要之官,任此官容易升迁,所以名门子弟不出仕则已,一出仕就争着以秘书郎为起家官。所以,一般此官任职不长即可升迁,以便空出缺来,递补他人。王献之任此职的时间必然不会太长。秘书丞和秘书郎同为六品官。秘书监(三品)下面只设一员秘书丞处理日常政务,比起秘书郎来,其任期较长而且相对稳定。此时,北方新兴的前秦正在逐次侵占前燕的疆土,东晋大司马桓温的部下,只偶而在南阳郡与投降前燕的赵亿有些小冲突。前燕自慕容恪死去,已无力南下淮河一带骚扰。桓温虽然有取代晋室皇帝的野心,却还没有把一切布置就绪,未敢妄动,因此江左一带政局相对平静。  

    第三辑 联姻帝室王羲之的老友谢安,从王献之幼年时便欣赏他的书法。如今献之风度翩翩,不少朝臣比之为当年的刘真长。谢安想将他招致身边任职,无奈秘书监孙盛很欣赏王献之,不愿将他调出。此时,朝中政局有了变化。海西公太和四年(三六九年),大司马桓温得到了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 镇将徐兖二州刺史郗NC924的辞职书 (该书由郗N C924的儿子郗超秉承桓温的意旨代写),大喜,调郗NC924为冠军将军、会稽内史,自己兼任徐兖二州刺史。四月,桓温从姑孰出兵征伐前燕,六月抵金乡,接着攻下湖陆、黄墟、高平、林渚,一直到了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 ,吓得燕主慕容NFD F4要北逃和龙(今辽宁朝阳县)。九月,桓温因粮草接济不上,不得不退兵。燕兵乘机追击,桓温兵马大败。年底,退回建康附近的长江以北。太和五年(三七年)十一月,前秦苻坚、王猛攻下邺城,慕容NFDF4逃亡中被擒,前燕亡。桓温因为枋头大败的影响,威望降低,乃用郗超之计,废皇帝以立威。太和六年(三七一年)十一月,将皇帝废为东海王,立丞相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即简文帝),改元‘咸安’。十二月,桓温又改废帝东海王为海西县公。简文帝慑于桓温的淫威,终日自危,闷闷不乐,即位不到一年便因病辞世。在王彪之主持下,太子司马曜即位,这便是孝武皇帝。桓温称帝不成,亦未能如愿摄政,后病重身亡。死前对后事作了安排。他自知世子桓熙无能,便把兵权交给了最能干的弟弟桓冲。四弟桓秘不服,联合桓温的儿子桓熙、桓济等密谋夺回兵权。桓冲得到消息,在桓温刚一死去时,即拘禁了秘、熙、济三人,并上奏朝廷,废黜了桓秘,将桓熙、桓济流放到长沙。孝武皇帝即位不久,就下诏王献之尚新安公主 (一作余姚公主,程炎震以为‘新安’为追封之号) 。尚公主以前,必须先与妻子离婚。新安公主是简文帝的第三女,名道福。母亲徐淑媛,因德美受宠幸,但无子,不能立为皇后。公主长大后,嫁给桓温次子桓济。桓济因夺兵权失败,被禁锢在长沙,爵位撤销。于是,新安公主在太皇太后支持下,与桓济离婚,拟欲再嫁。她仰慕献之的风流蕴藉,因而在祖母面前表示,非王献之不嫁。从东晋到南朝,不少士人怕尚公主。王献之与郗道茂恬淡自甘、唱随自乐,加上自己宦情淡薄,并不想借驸马的身份升迁,因此,不愿与郗道茂离婚,更不愿尚新安公主。为了反抗,献之假称足疾,用艾灸足,以致走路一瘸一拐,但仍无用处。太皇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下诏王献之尚新安公主。献之被迫与郗道茂离婚,娶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不久, 谢安升任尚书仆射, 加后将军,领吏部,调献之为军府长史。太元元年 (三七六年),谢安任中书监、录尚书事,公务繁忙,便将军府大事委托长史代办,可献之婚姻既不如意,又无心升迁,因此整日埋头于书法。孝武帝太元三年(三七八年) 七月,宫中新建太极殿落成,需题匾。谢安意欲让王献之题字,‘以为万代宝’,便试探着对他说:‘魏时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鬓尽白,裁余气息。还语子弟,宜绝此法。’ (后两句《世说新语·巧艺》作:‘因敕儿孙,勿复学书。’) 献之明白他的意思,严肃地回答:‘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 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晋书·王献之传》),谢安并不强迫王献之承诺书榜。不久,献之辞去后将军长史之职。辞长史后转任何官,史籍缺载。但他仍然是六品的驸马都尉,只是更加清闲。太元五年(三八年),谢安进号卫将军,仪同三司,仍带司徒原官。卫将军与骠骑、车骑及大将军同为二品官,品秩高于尚书令和中书监、令。谢安于是又请献之任长史。献之不擅长治军,好在军府还有司马等掾属,繁剧之事有人办理。他仍然像第一次任长史一样,拿出更多时间专心研习书法。不久,王献之升任建威将军、吴兴太守。郡太守带将军号,官居四品。吴兴是扬州四个大郡 (其它三郡是吴郡、丹阳和会稽) 之一,又是鱼米之乡,虽然租赋苛重,比起其他诸郡,仍属富庶之地。在当时,生活不算富裕的京官,为了养活一家人,都争做这四郡的太守。吴兴郡署与乌程县衙同城,县令羊不疑是泰山郡羊氏后人,不疑有子名欣,字敬元。王献之守吴兴时,羊欣已经十二岁(刘宋虞NF24A《论书表》记此事发生在羊欣十五六岁时。今据李长路、王玉池《王羲之王献之年表与东晋大事记》的考证订误,定为十二岁时事。) ,不但喜爱书法,而且小有名气。一次,献之去县衙,专门到羊欣的书斋看了看,见这位郎君正在昼寝,身穿白色的绢裙,鲜洁可爱,于是书兴大发,提笔在他裙上、裙带上疾书。羊欣醒后,大为高兴,当作宝贝收藏起来,后进献给了皇帝。从此,羊欣成为献之的入室弟子。窦NCB7E《述书赋》记此事: ‘敬元则亲得法于子敬,虽时移而间出。手稽无方,心敏奥术,宁磅礴而不忘本分,纵横而粗得师骨。 ’ 这里仅说羊欣‘粗得师骨’ 。张怀NF146《书断》则称: ‘师资大令(指献之),时亦众矣……若亲承妙旨,入于室者,惟独此公(指羊欣)。’ 又说:‘沈约云:“敬元尤善于隶书,子敬之后,可以独步。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今大令书中风神怯者,往往是羊也。”’ 太元八年(三八三年),王献之升任中书令。此官职初由汉武帝设立时,并非要职。至曹魏文帝,中书令开始典机密大事,并加设中书监(令、监均为三品),同领中书省。因为职掌发布诏令,接近皇帝,故而权重位显。可是献之无意仕途,又觉得自己从六品的长史,六七年间就升至此位, 初始不敢接任 (《全晋文》卷二十七,有王献之《辞尚书令与州将书》,疑为辞中书令之误。因为史籍没有任命他为尚书令的记载。故将王献之任中书令的时间系在太元八年(一说为太元十年) 。)。力辞未果便上表推荐御弟琅邪王司马道子任中书监。献之并不知道司马道子志不在此,以他的身份,他想攫取更高的权力。不久,诏书颁下:‘以琅邪王道子录尚书六条事’。这一年,前秦苻坚起大军伐东晋,江东大震。谢安令谢石、谢玄等迎敌,战于淝水,大败苻坚。谢安乘机北伐,收复洛阳及青、兖、徐、豫等州,并进而收复了黎阳(今河南浚县)。但是司马道子忌谢氏势力,谢安遭排挤,出镇广陵的步丘(今江苏邵伯)。由于司马道子弄权,朝政混乱,中书令形同虚设。尽管王献之不甚理公事,也感到苦闷。太元九年(三八四年),即献之任中书令的第二年,公主生了个女儿,取名神爱。是年,献之年四十一,尚无子嗣,便纳妾桃叶 (一说王献之纳一对姐妹为妾,即桃叶、桃根。关于桃根,另有一种说法,见梁费昶《行路难》:‘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娼家少女名桃根。’) 。桃叶的母家住在秦淮河以南,她时常回家,献之则常去江边迎送,于是传下两首《桃叶歌》: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献之一直没有忘记郗道茂,也一直对被迫离婚抱有歉意。在献之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杂帖中,有数帖与她有关。如一帖似是离婚前写给亲友的,很简短:‘令外甥知问,郗新妇(疾) 更笃,忧虑深!’另一帖字数稍多:‘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还有一帖明显是离婚之后,献之忏悔及追忆当年‘奉对’时的感情了。虽然离了婚,表姐表弟的关系还在,所以献之不称新妇,而改称姊。这是一封无头无尾的信: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三帖均见于《全晋文》卷二十七) 郗道茂与王献之离婚后,誓不再嫁,回到会稽依伯父郗NC924居住。太元十年(三八五年),谢安去世。谢安主持的淝水之战,在前秦苻坚数十万大军压境之下,取得胜利,保全了东晋江山,但是,朝廷在司马道子的操纵之下,给予谢安的丧葬礼仪和规格,却不太隆重,使得不大过问朝政的王献之也大感不平。他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上疏为其论争: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风,道誉洋溢。弱冠遐栖,则契齐箕皓,应运释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载宣威灵,强猾消殄。功勋既融,投高让。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考其潜跃始终,事情缱绻,实大晋之隽辅,义笃于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于省察。及葬,孝武帝遂加安殊礼。没过多久,献之就病了。因为他也服寒食散,再加灸足留下了后遗症,所以,年仅四十余岁便如同羲之晚年一样,病痛缠身。献之书帖中常提到患病的事: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惟绝叹于人理耳!…… 献之白:奉承问,近雪寒,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兼少下…… ……仆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右髀。脚重痛,不得转动。左脚又肿,疾候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臧病耳。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 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日寒凉,得告,承诸恶(下有缺文)。复灸极当惨痛悲灼。仆病正自不差,疾久自日深…… 太元十一年(三八六年),献之病笃。哥哥徽之见此忧心如焚。他听术人说,‘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竟信而欲替小弟去死。家人照例依天师道的习惯,替献之向三官 (道教初期的支派太平道、五斗米道和天师道奉天、地、水为三神,也称三官) 上章,自诉平生过错。献之的神智甚为清醒,回答说,除了与郗家离婚之外,没有其它过错。不久,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三岁。在献之的几个哥哥中,肃之的事不可考。凝之时在江州刺史任上,不能归丧。操之时任尚书,在建康。徽之也在患病,本已离开建康,几天不得献之的消息,便乘肩舆去献之家,方知献之已病逝。他默然坐在灵床上,取来献之的琴,弹而不成调,便把琴摔到地上,大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一下子哭得昏死过去。回家月余也伤心离世了。新安公主以后的情况,史籍缺载。从其死后谥为‘愍’看,可能也未能活多久。女儿神爱,太元二十一年(三九六年)十三岁时被太子司马德宗纳为妃,及司马德宗即位,立为皇后。父以女贵,王献之被追赠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曰‘宪’。献之无子,过继操之的儿子静之(一作‘靖之’)为嗣。献之死后,堂弟珉继任中书令,后世习称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安帝隆安三年(三九九年),孙恩起兵于会稽郡,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因城破而被杀。孙恩起兵,琅邪王氏中受到打击最大的是王羲之这一支。因为他们的庄园都在 ‘东中’,田土、仓廪、财产尽失,奴客几乎全部逃散。除了凝之几乎满门被杀以外,其他几位郎君的后代,即使逃过了死劫,也大都式微了。到南北朝时代,落户在建康附近的王导、王ND447、王彬的后裔,还活跃在政坛上,而王羲之后人则已默默无闻,史籍缺载。但是,真正的艺术的传衍,不会因家族的衰亡而湮灭。王徽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继承祖业,以书法名世,他的受业弟子虞世南、欧阳询,成为唐代书法开山之祖。在他们的影响下,书法艺术又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第二类 书法艺术   

    第一辑 艺术成就中国的书法艺术,在东晋出现了两位杰出的大家,一位是书圣王羲之,另一位是他的儿子王献之。他们以鼎革汉魏以来的旧体为己任,以王羲之开始,以王献之告终。王献之敏悟通变,在父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流美恣逸的书风影响后世,为‘魏晋风韵’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一笔,从而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一、发展创新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承继父风而发展创新,别树一帜。早在他年轻时,创新意识就非常强。唐张怀NF146《书议》载:‘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王献之对古体--章草不满,认为它不够潇洒、舒展 (未能宏逸) ,而且有些局促、胶着 (局而执);(二)提出应该变革和变革的合理性(法既不定,事贵变通);(三)提出了变革创新的方向和道路,即‘穷伪略之理 (简化屈折,使笔画较为单纯) ,极草纵之致 (表现草书姿纵的情趣),不若稿、行之间(采用草稿和行书之间的体式)’,并且劝其父不应再用旧体教他,应改变体式。王献之不仅提出改革方案,从书迹看,他也确实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创出自己的‘破体’--行草体。所谓‘破体’(又称‘大令体’),就是打破楷书、行书、草书的界限,以行书为主,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这种书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草书的流畅,书写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亦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书写者留有极大的驰骋艺术才能的天地。唐张怀NF146《书断》说:‘子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观其行、草之会,则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衡,比之钟张,虽NBE34敌,仍有擒盖之势。’献之性格比其父更加放达豪爽,反映到书法上就更加开张超逸,于是创出‘破体’新书体,使行书体系在‘二王’手中充实完善起来。唐张怀NF1 46 对这种行草新体曾有比较中肯的评价:‘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 ‘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书议》)。王献之破体的代表作,一是行楷《廿九日帖》,一是行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首行开笔的‘廿九日’三字为行楷书,第四字便转为行草书,笔势连属,第三行‘献之再拜’四字,一笔贯通而行,优游疏爽,形势宏逸。全幅楷、行、草相间,但却配合协调、自然。《鸭头丸帖》开头三字为行书,行笔较缓,往下行笔加快,或三字或两字相连属,均为草书。字与字、行与行中间常留较大空白,给人以形断意连的感觉。王献之在书法上的又一大贡献,是创立了‘一笔书’,使草书成为书法艺术中最富表现力的书体。(详见下文)    

    二、‘二王’异同王氏父子出生望族,受过良好的书法教育,有着相同的家学传统,又都受到晋人崇尚的玄学的熏陶,因此有不少相同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与东晋其他名士一样,清真超逸,出尘脱俗,率性而行,无拘无束。‘二王’怀着这种心态、精神、风度去进行书法创作,必然会冲破陈规旧俗的束缚,不拘于法,使作品呈现出潇洒之美。明王世贞评价王献之书法说:‘太令书神情散朗,姿态超逸,有御风飧霞之气,令人作天际真人想。’(《艺苑卮言·附录·淳化阁帖十跋》)这是人格与书风的统一。潇洒风流是‘二王’思想面貌的写照,也是他们书法的艺术风格。从美学角度审视,则‘二王’书法都属于秀美 (阴柔之美) 一路,两晋南北朝用 ‘媚’进行品评概括。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羲之书《兰亭》,破坏秦汉浑古风格,为后世妍媚者开前路。’王献之书法艺术在‘媚’这一点上有发展。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评其书法云:‘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道家崇尚阴柔之美,东晋时代大多数名士、文人信仰道教,所以‘媚’是很高的审美评价。以‘媚’ 著称的‘二王’书法世代相传,流芳千载。由于‘二王’各自的经历、境遇不同(如羲之仕途多舛,而献之仕途通达),性格不同(献之比其父更放达、整峻),所处时代的审美趣味不同(献之同代人‘爱妍薄质’),所以,二人的书法又有不少差别。今人王玉池认为,献之和乃父比较,执笔方法、运笔方法都不相同,故风格也不同。 (一) 执笔方法不同。羲之从后掣献之笔不脱的故事,虞NF24A《论书表》、张怀NF146《书断》和《六体书论》都有记载。《六体书论》所记特别值得注意: ‘献之年甫五岁,羲之奇其把笔,乃潜后掣之不脱。幼得其法,此盖生而知之。’从 ‘二王’书迹看,其执笔法确有不同,献之把笔较羲之灵活。 (二)运笔方法不同。宋代米芾提出‘右军中含,大令外拓’说。元代袁裒在《评书》中说得更具体,直到现在,多数人还用其说法。原文是:‘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及至二王使复大变。右军用笔内NE361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什么是内NE361? 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说:‘要用内NE361法,必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毫摄墨,不令溢出画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王玉池解释说,‘内NE361’侧重于表现一笔画之内的上下运动,有向内收敛勿向外拓展之意;‘外拓’则侧重一笔画向笔画之外的上下左右运动,即向外部扩展。内NE361法着重于点画之内的丰富变化,写出的笔画浑劲、婉通、劲健;外拓法尤长于点画向外部推进时的形态,写出的笔画雄强、舒展,气血充沛。从传世书迹看,以羲之《姨母帖》和献之《廿九日帖》比较,以小王《中秋帖》与大王《丧乱帖》对比,以上特征都可以得到印证。 (三)字势、章法上的差别。大王和小王比较,大王还存在若干古意或称隶书笔意,如行书《姨母帖》。而小王纯用今体,彻底去掉了隶书笔意。其草书一律为典型的今草(除有意写章草的个别书作外),不再有隶书遗意。他的行楷书《廿九日帖》中的许多字和后来魏碑中的写法无异,是一种不再有隶书笔意的成熟楷体。王献之书法的又一特点是笔势连属,注重整体效果。张怀NF146在评价张芝的草书时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 (《书断》) 如《十二月帖》,虽属行草,而全篇三十二字,竟有二十四字相连。米芾曾亲见《十二月帖》墨迹本,他赞赏说:‘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划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书史》)羲之书作虽也有连字,但数量不多。另外,献之书法很注重整体效果,注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小楷《洛神赋》,虽字未连,但字间相互顾盼,行间错落有致,呈现出整体的美。 ‘一笔书’是今草的特有现象,实始于王献之,而完美于唐代的张旭。有书论称 ‘一笔书’始于汉末的张芝,是不对的。张芝的时代是章草渐趋成熟的时代,今草只处于萌芽状态,今草的书体并未确立,不可能出现‘一笔书’。 (四)风格不同。‘二王’书法总体风格是潇洒风流,但由于二人性格不同,在执笔运笔、章法布局上有差异,因此由这些不同所形成的个人风格面貌又有区别。总的说来,献之的风格是超迈骏爽,妍媚流便,其父书风则较含蓄蕴藉,刚健中正。张怀NF146评价为:‘若逸气纵横,则羲谢于献;若簪裾礼乐,则献不继羲。’(《书断》) 又称:‘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书议》)南唐后主李煜说:子敬俱得右军之体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宋蔡襄称:‘大令、右军法虽同,其放肆豪迈,大令差异古人。’米芾说:‘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 献之的书风骏爽、流便,有技法上的原因,更有个人性格和时代审美要求的因素。献之‘高迈不羁’、桀骜不驯的性格和超人的胆略,反映到书法上,必然是骏迈豪爽,淋漓尽致。再者,他所创造的沉着痛快、流便妍媚的书风,也正符合当时人‘爱妍薄质’的审美趣味,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献之在羲之之后,创造了书法艺术新的审美典型,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从总体来看,小王由于英年早逝,书艺尚未达到羲之那样的化境。羲之被尊崇为‘书圣’,在文化史上的贡献与影响比献之大。羲之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献之的知名度则略逊于乃父。  

    第二辑 书法作品 流传至今的王献之书法作品,数量远没有王羲之那么多。王献之书作的鸠集,始于东晋末年的桓玄。南朝刘宋内府所藏‘二王’书共计一百二十七卷 (虞NF24A《论书表》)。梁武帝内府所藏‘二王’书作达七百六十七卷,‘凡一万五千纸’(张怀NF146《二王等书录》)。数量如此之大,显然有临摹本、伪迹充斥其间。唐朝初年,朝廷大量购求王羲之书,又得‘二千二百九十纸’(《二王等书录》)。因太宗贬献之,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由于种种原因,各朝代随集随毁,至唐朝晚期,张彦远《法书要录》所录‘大令书语’,仅有十六帖。北宋初年,刊刻《淳化阁帖》,标目王献之法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误收他人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因宋徽宗雅好,内府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今仅存八件,而且都是摹本。历代刻碑不过八十余件,且真伪掺杂。   

    一、书迹目录 一、墨本行草 鸭头丸帖 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2行,15字。行草书。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廿九日帖 硬黄纸本。纵26.3厘米。3行,30字。行书。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 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 地黄汤帖 又称《新妇帖》。纸本。纵25.3厘米,横24厘米。6行,44字。行草书。释文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何)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中秋帖纸本。纵28厘米,横12厘米。3行,22字。行草书。释文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鹅群帖纸本。8行,50字。行草书。释文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姊告,无他事。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当须向彼谢之。献之等再拜。 舍内帖 3行,19字。行草书。释文 白:承舍内分连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献之白。 送梨帖 2行,11字。草书。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东山帖 4行,33字。行书。释文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船□□给,勿更须报。 二、刻帖洛神赋十三行拓本。13行,250字。小楷。释文嬉。左倚彩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以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NFDC2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拳拳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以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仿NFDC3。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擢轻躯以鹤立,若将飞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兮,步衡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慕远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逯,命畴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姚兮,携汉滨之游女。叹NFDC0娲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裱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 十二月帖拓本。5行,32字。行草书。释文 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相迎帖拓本。11行,93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相迎终无复日,凄切在心,未尝暂掇。一日临坐,目想胜风。但有感恸,当复如何?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殆无恨于怀。但痛神理与此而穷耳。尽此感深,殆无NFDC4处。常恨!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省告,不觉泪流,既已往矣,亦复何言。献之白。诸舍帖 拓本。2行,20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诸舍复如与何?吾家多患忧。面比问,慰情,不知可耳。 诸女帖拓本。2行,17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诸女无日,事悬心。阮新妇何日至?慰姊目下。 永嘉帖拓本。4行,36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承永嘉。比复患下。上下诸疾患乃尔,NFDC5驰岂可怀? 不审今复何如?嫂即平和耳。贞寿不成,痛不? 鹅还帖 拓本。5行,3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鹅还,慰姊意。今已当。向发分张,诸怀可言。殊当复忧悬。婢腹痛见差不? 刘家疾患即差。秀已还也。 授衣帖拓本。12行。100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死罪:授衣,诸感悲情,伏惟哀慕兼恸,痛毒难居。见徐NFDCE并使君书,承比极胜。但承此凶问,当复大顿耳。比日忧驰,无复意。不审尊体云何。脚及耳痛气。得此哀号何如?先大恶时灸创,特不堪此,不乃为患。眠食几许?使君今地实难为识,然所以为识,政在此耳。奉别帖 拓本。11行,84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献之白:奉别告,承安和,庆慰。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献之比日如复小胜,因夜行忽复下,如欲作NFDA1。今服药,尽温燥理,冀当可耳。然异极都不得复小失和。卿恶,亦不复得妄近生冷。体气顿至此,令人绝叹!行有佳酒便服。想彼帖 拓本。2行,16字。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想彼悉佳。汝复见诸女不?此上下故尔耳。 承姑帖拓本。6行,48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不审以服散未? 必得力耳。比NFDC7相闻,故云恶。悬怀使君,数得书也。 余杭帖 拓本。6行,5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 节过帖拓本。8行,73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献之白:节过岁终,众感缠心,伏惟同之。奉月初告,承极不平复,头眼半体疹恒恶。兄告说姊故殊黄瘦,忧驰可言。寒切,不审尊体复何如,眠食转进不? 气力渐复先耳。迟复旨告。献之故尔。献之(白)。 愿余帖 拓本。3行,46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消息。献之(白)。 夏节帖拓本。7行,5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再拜。夏节近,感思深,惟穷号崩绝,不可忍处。晴快。不审体中何似? 食啖复多少?甚驰情。不审诸舍复何如?未复西,动静不宁。此多患,反侧。愿深宽勉,故承问。 思恋帖拓本。5行,3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岁尽帖拓本。11行,9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驰情。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驰。晴快。不审尊体并复何如? 迟复来告,操之故平平,已再服散,冀得力。献之亦恶,愦勿。谨白。疏不具。操之等再拜。 卫军帖拓本。5行,42字。行草。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卫军犹未平和,而哀劳,殊未得尽消息理,常以不宁。仆射得散力,甚慰! 表解台职,不知得恕不?复冠军告。悬企。 静息帖 拓本。9行,9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NFDCA石深是可疑事。兄熹患散,辄发痈,势为积乃不易。愿复更思。献之惟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此一事是差。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论事当随宜思之也。献之白。姊性缠绵帖 拓本。2行,17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 不谓帖又称《鄱阳帖》。拓本。6行,4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 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 奉对帖 拓本。9行,67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 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夏日帖 拓本。4行。42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夏日,感思兼悼,切割心怀,痛当奈何奈何! 得思道书,慰意。薄热,汝比各可不?吾并故诸恶劳,益勿勿。献之白疏。 瞻近帖拓本。4行,2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思恋转不可言。瞻近而未得奉见,但有叹塞! 迟诸信还具动静。献之 (白)。天宝帖 又称《白东帖》。11行,9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白:东告,具天宝疾患问,何其仓卒! 乏子孙,常欣伦早成家,以此娱上下。岂谓奄失此女,愍惜深至,恻切心怀!嫂哀念当可为心!情愿不可保,使人惋惋悲! 政当随事豁之耳。嫂先积弊,复有此痛心,不审不乃恶不?甚以忧驰。眠食复多少?愿遣无益,尽消息理。 吴兴帖拓本。11行,106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吾十一日发吴兴,违远兄、姊,感恋无喻。庆等别,不可言。比奉告,故多患姊,经感极顿,忧驰益深。适咨议十六日告,风疾故尔。反侧!余可行未?东动静不宁。吾宜速吴,与丞别。兄进,犹恋,罔劳,亦极恶,驰情! 二女晚生,皆佳。未复华、姜疏。比来得直疏,故恶。故云当视华也。汝儿女并可不? 承服帖 拓本。3行,28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承服肾气丸,故以为佳。献之比服黄耆甚勤,平平耳。亦欲至十齐,当可知。 先夜帖 拓本。5行,43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得书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之(白)。 薄冷帖拓本。3行,28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薄冷。足下沉痼,已经岁月,岂宜触此寒耶。人生禀气,各有攸处。想示消息。 益部帖拓本。6行,51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益部耆旧传》今送。想催驱写取耳,慎不可过淹留。吾去月从孙家求信,顷顿尔频为乱,反侧!饧大佳。柳六惠言,饧可常饵,亦觉有益耳。 前告帖拓本。5行,30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前告先以阵事,意必是更有家信,未知期说。见德远书,所致人耶? 何可足念耶? 告仲宗帖拓本。2行,16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一月廿九日告:仲宗、奉世诸儿祸变无常! 黄门帖拓本。3行,23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黄门陨背,哀痛摧剥,不自胜任,奈何奈何!及书感塞,父、姑告。 冠军帖拓本。3行,2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承冠军故尔不觉转胜。灸无所觉,忧驰深!汝NFDC5悚可言! 外甥帖拓本。2行,13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令外甥知问,郗新妇(疾)更笃,忧虑深! 可必不帖拓本。又称《大都帖》。3行,23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可必不耳,企迟。此大都如常。秀、顺至,慰意。顺心痛委顿,NFDC5劳! 集会帖拓本。又称《诸舍帖》、《深哽帖》。4行,26字。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诸舍不能集会,深哽塞!仰料静婢自常不和,知从事甚简致此佳也。阿姨帖 拓本。7行,5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悬恻!想东阳诸妹当复平安。不审顷者情事渐差耶。彼郡今载甚不能佳,不知早晚至。当遂至郡。深想望。 阿姑帖拓本。5行,34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近奉阿姑告,知平安。极慰人意。献之遂不堪暑,气力恒NFDAB,恐是恶风。大都将息,近似小却。 月终帖拓本。4行,3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言:月终,伏惟哀伤不可任。不审尊体诸患复何如? 悚息谨言。疏不备。献之言。   二、代表作品评介 一、洛神赋《洛神赋》,三国魏曹植撰,王献之书于麻笺上。到唐代书迹已残缺。南宋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又得四行,刻于水苍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另一墨迹硬黄本,后有柳公权等人跋语,赵孟NFDA2认为是唐摹,有人认为即为柳公权所临。两种墨迹皆已失传。此帖翻刻极多,以碧玉版为精。王献之的小楷雍容和雅,柔中寓刚,肌肤妍丽流美而风神秀逸,格调高雅,确为传世‘小楷之极则’。此帖上溯钟繇,和王羲之的《乐毅论》一样,与《宣示表》一脉相承。只是《乐毅论》用笔内NE361,《洛神赋》则用笔外拓。其点画妩媚娟秀,横竖撇捺处处带着放逸流畅的笔风,尤其是捺笔,均以重长的笔态增其美俏。此帖在结体上也非同寻常,虽是小楷,却有大字气概,结体疏朗而茂实,虚和简静,宽绰灵秀。正如清人蒋和所言:‘《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 无一点尘俗之气,不受一点束缚。此帖在楷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楷书源于汉末,而成熟于魏晋。现存最早的楷书作品传为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尚存隶意。至晋代,经王氏父子改进而完善。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小楷,已足见其法度完备。王献之则突破其父的成法束缚,别创新法。此帖点画劲健,体势峻拔奇巧,风神秀逸萧散,是楷书中追求写意书风的经典之作,在楷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后世楷书对所谓晋人格调的追摹,无不以《洛神赋》为圭臬。二、十二月帖与中秋帖 《十二月帖》,又称《十二月割至帖》,墨迹早佚。原为米芾所藏,刻入《宝晋斋法帖》。此帖为王献之‘一笔书’的经典之作。唐张怀NF146在《书断》里评王献之草书说,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此帖正是如此。由行书起,迅即转为草书,气势贯通,一气呵成。确如张怀NF146《书议》所说‘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的特色。楷、行、草于晋代虽已具备,然而像此帖这样流畅连贯,气势恢宏而俊逸,一改沉稳内敛的古质之气,可说是王献之的创造。《中秋帖》,为米芾节临《十二月帖》而成,清乾隆皇帝视为珍宝,作为‘三希’ 之一藏于‘三希堂’。后由清宫流出,辗转流入香港。一九五一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有关部门以重价收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米芾乃北宋书画巨匠,精于临仿,几可乱真。此帖走笔如风,酣畅淋漓,活泼飞舞,一笔连写数字而不断,体势连绵牵绕近于狂草。米芾《书史》说:‘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划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此帖字虽不多,却个个奔放狂纵,气势夺人,有很强的抒情意味。‘中秋不复不得’ 六字把一种豪爽、有为的感情渲泄出来,‘庆等大军’四字,使感情渲泄达到了高峰。很明显,与王羲之的书风大不相同。当然,米芾节临的字与王献之的《十二月帖》毕竟有区别,其结字仿佛,用笔已不同。较之小王书,差之骨硬,少方笔,横画嫌短,有纵势而无横势,笔画圆滑欠瘦硬,粗细变化较大。骨硬、方笔、势纵、长横、少提按,粗细变化小,亦少圆转,是《十二月帖》的特点,也是小王发扬大王书艺,所成 ‘破体’的特征。 三、鸭头丸帖此帖为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是他行草的代表作。起首是寻常应答,故运笔稍缓,似行书。后半部分笔底渐活,运笔渐快,行笔流畅灵动,更接近草书,欲与朋友晤谈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姜夔《读书谱》说:‘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 ……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此帖虽是行草,却严格遵守草书法度,除‘不佳’、‘当与’两字属连外,余皆独立。其点画处皆重而浓,非点画处皆细而枯,如‘丸’字之钩点间细若游丝,既有引带之功用,又主次分明,突出了字形笔画。此帖用墨枯润有致,全帖两句话,蘸墨二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的自然变化。此帖虽寥寥两行,却清晰地显示出小王书法的强烈个性。在晋人超脱俊逸的时代基调上,小王的书法更有一种纵逸奔放的气势,潇洒风流的神韵。他的这种流贯倾泻式的章法,在晋人行草中显得新颖独特,成为表现他奔放气势的最适宜的形式。把此帖与大王的墨迹相比较,可以看出小王较大王行笔快,理性的束缚相比之下减弱,而情感在线条运动中起着更大的导引作用。四、廿九日帖《廿九日帖》,墨迹,唐摹纸本,载入《万岁通天帖》。此帖为行书,但有的字近楷书,如‘日’、‘白’、‘昨’、‘中’等,有的字是草书,如‘何如’、‘献之再拜’,楷、行、草共处一纸,自然、协调,毫无牵强之感。书写自由,不拘体式,由此可见东晋士人寄情翰墨,自由书怀的风尚。此帖结体端正严整,并在方正的均势中加入欹侧、高低、长短的变化,增强了字的动感。行笔劲健有力,洗炼沉稳,笔画间提按转折比较明显。其中楷体字‘日’、 ‘白’、‘中’等转折处多用方笔,很接近后来的北碑。由此可见,南北书风不能截然分开,有的地方是相通的。 五、送梨帖此帖不像《中秋帖》、《鹅群帖》那样字与字之间多有连笔,仅‘殊不’二字连绵,其余字字独立,但又笔意贯通,从‘今’字起笔一贯到底,折、搭承接有序,形断意连。如‘今’字的收笔为出锋向左下,‘送’字的起笔为搭锋顺入,以承上字。以下的‘梨’与‘三’,‘能’与‘佳’等字之间也用同法承接。笔画尽管收笔分明,但气势却如山泉出谷,奔腾倾泻不可遏止。从全幅布局看,字忽大忽小,字距忽宽忽窄,寥寥十一个字构成空灵的意境,颇耐人品味。此帖笔法变化亦较多,‘雪’、‘不能佳’等字如金蛇飞舞,用的是大王的内NE361法,而‘百’、‘晚’、‘殊’等字又转用外拓法,显得肥厚饱满。六、地黄汤帖 此帖首行‘新妇服地黄汤’ 六字为行楷,用的是内NE361笔法,体势较工整丰腴。自第二行起笔法转入外展,纵放自如,直到任情而书,不拘一则。王羲之的内NE361法重骨气,比较含蓄谨严;王献之的外拓法重筋骨,多放纵。两法的运用都源于较强的腕力。由倾向内NE361法转为外拓法,是基于内NE361法的必然发展。‘二王’笔法的联系与区别,由此可以看出。王献之在行笔委曲取势处和回锋转折处,比起王羲之来更加简便。因此,其字形与体态圆美、流丽、开放,便于抒发性情。由于王献之书法符合‘写心、写意、写志、写情’的艺术要求,因而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喜爱、赞赏。

                                      (以上资料未经整理,转自《王羲之志第二卷·王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