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红黄蓝幼儿园:古代漢語授課教案(郭錫良版)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48:13

古代漢語授課教案(郭錫良版)

第十四講古代漢語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古代漢語賓語前置,古代漢語的動量標記法,古代漢語句法成分的省略。重點介紹了古代漢語賓語前置的概念、古代漢語賓語前置的幾種類型及其特定的語法條件。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古代漢語賓語前置
  古今漢語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於現代漢語;另外,還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語法條件下所處的位置也不同於現代漢語。
  這裡討論的賓語前置,指的是古代漢語的賓語,在某些特定的語法條件下,要置於動詞之前。古代漢語賓語前置的語言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包括:
  (1)疑問代詞充當動詞賓語而前置
  “吾誰欺?欺天乎?”  “誰欺”,為疑問代詞“誰”充當動詞“欺”的賓語而前置。對比後句“欺天”,由於賓語是普通名詞“天”,所以不前置。  又如“曰:‘奚冠?’曰:‘冠素。’”  “奚冠”為疑問代詞“奚”充當動詞“冠”(這裡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賓語而前置。對比後句“冠素”,由於賓語是普通名詞“素”,所以不前置。

(2)疑問代詞充當介詞賓語而前置
  “誰為為之?孰令聽之?”  疑問代詞“誰”充當介詞“為”的賓語而前置。後句疑問代詞“孰”充當動詞“令”的賓語而前置。  “微斯人,吾誰與歸?”  疑問代詞“誰”充當介詞“與”的賓語而前置。  “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疑問代詞“曷”充當介詞“為”的賓語而前置。  “何以戰?”  疑問代詞“何”充當介詞“以”的賓語而前置。

2、在否定句裡,指示代詞或人稱代詞作賓語時,一般要前置。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在“莫之許”這句否定句中,代詞“之”充當動詞“許”的賓語而前置。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在“不我與”這句否定句中,代詞“我”充當動詞“與”(和……在一起)的賓語而前置。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在“無爾詐”、“無我虞”兩句否定句中,代詞“爾”、“我”分別充當動詞“詐”“虞”的賓語而前置。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則未之聞也。”  在“未之聞”這句否定句中,代詞“之”充當動詞“聞”的賓語而前置。

3、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常用於複指賓語的代詞有“之”和“是”。
  “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異之問”,代詞“之”複指前置賓語“異”;“由與求之問”,代詞“之”複指前置賓語“由與求”。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為你要問別的人的事,原來是問由與求的事啊。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  “亡之不恤”,代詞“之”複指前置賓語“亡”;“群臣是憂”,代詞“是”複指前置賓語“群臣”。這句的意思是,國君不擔憂自己的流亡,反而擔憂群臣的安危。  在這類用代詞複指的前置賓語前可加上表示強調的語氣副詞“惟(唯、維)”,構成“惟+賓語+是(之)+動詞”的格式。這種格式使賓語表達的事物得到進一步強調。
  “惟餘馬首是瞻。”  這句等於說“惟瞻余馬首。”(只看我的馬頭的方向。)  “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這句等於說,“唯知蜩翼。”(只注意蜩的羽翼。)  現代漢語的一些成語還保留著這一格式。例如“唯你是問”、“惟命是從”、“唯才是舉”等。

4、代詞“是”作賓語時有時不需要複指就可以置於動詞之前。在介詞結構“是以”、“是用”中,代詞“是”都是前置賓語。

5、介詞“以”的賓語有時不需要條件就可以前置。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用一句話概括它)。“一言”為介詞“以”的前置賓語。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即以江漢濯之,以秋陽暴之。“江漢”、“秋陽”都是介詞“以”的賓語而前置。  應當辨別“前置”和“倒裝”這兩種不同性質的語言現象。
  時常見到有人把賓語前置句稱為“倒裝句”,這種說法未必妥當。  所謂“倒裝句”,指的是謂語位於主語之前的句式。比較多見的是兩種情況:  一是表示疑問的句子,如:  “誰與,哭者?”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誰與?”(哭的人是誰啊?)  二是表示感歎的句子。如:  “大哉,堯之為君!”通常的句式是“堯之為君大哉!”(堯作為一個君長真是偉大啊!)  這種句式也叫做主謂倒裝句。由於古代漢語的語序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因此就把謂語處於主語之前的句式叫做倒裝句。它是強調謂語的一種修辭手段,即出  於表達的需要,而把謂語臨時提到主語之前來。  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是古代漢語的語法規則。它是一種正常的語序,決不是什麼“倒裝”。因此必須把“前置”和“倒裝”兩種不同性質的語言現象區分開來。二、古代漢語的動量標記法
  上古漢語沒有動量詞,中古以後雖已產生動量詞,但文言作品中一般不用動量詞。古代漢語一般只用單個數詞表示動作行為的量。
  古代漢語的動量標記法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數詞直接在動詞前作狀語,如:“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  二是在動詞性成分後加上代詞“者”,後面再加上數詞,讓數詞作謂語,表示動作行為的量,如:“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古代漢語句法成分的省略
  從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看古代漢語,我們會發現古代漢語的有些句子成分經常不出現。在今人看來這是一種省略。

古代漢語句法成分省略的情況主要有:

 1、主語的省略
  在複句裡,第一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分句相同,那麼後幾個分句的主語可承上省略。古代漢語中還有主語蒙下省略的現象。如:  “邴夏曰:‘射其禦者,(禦者)君子也。”  “蹇叔之子與師,(蹇叔)哭而送之。”  由於前後分句的主語常常不一致,主語又因省略經常不出現,所以古文中有暗換主語的現象,應注意辨析。例如: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孔子)使子路反見之。(子路)至,則(老者)行矣。”  “(薑氏)請京,(莊公)使居之,(時人)謂之京城大叔。” 

2、賓語的省略
  古代漢語及物動詞所帶賓語只要其所表達的事物在前文已經談到,不再出現也能使人體會出動作的接受者,賓語就可以省略。例如:  “尉劍挺,廣起,奪(劍)而殺尉。”  古代漢語介詞的賓語也常省略。例如:  “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將以(雲梯之械)攻宋。”對於古代漢語省略的句成分,在理解和今譯時要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補上。

 

第十五講 許行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楊伯峻《孟子譯注》

Ⅰ重點和難點提示

一、文字方面

1、“五穀不登,禽獸偪人。”
  偪——逼,古今字,威脅。

2、“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煖——暖,異體字,暖和。

3、“聖人有憂之,使契(xiè)為司徒。”
  有——又,通假字。

4、“勞之來之,匡之正之。”
  來——徠,通假字,招徠。

5、“昔者,孔子沒。”
  沒——歿,古今字,死。

6、“子貢反,築室於場。”
  反——返,古今字,返回。

7、“師死而遂倍之。”
  倍——背,通假字,背叛。

8、“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
  暴(pù)——曝,古今字,曬。

9、“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于曾子也。”
  倍——背,通假字背叛。

10、“皜(hào)皜乎不可尚已!”
  尚——上,通假字,超過。  已——矣,通假字,句末語氣詞。

11、“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
  賈——價,古今字,價格。

12、“或相什伯,或相千萬。”
  伯——佰,通假字,百倍。

二、詞彙方面

1、詞義

(1)“負耒耜(lěisì)而自宋之滕。”
  之:至,到。

(2)“願受一廛而為氓。”
  廛(chán):一戶人家所住的房屋。  氓:由外地或外國遷來之民。

(3)“其徒數十人,皆衣褐。”
  褐(hè):用粗毛或粗麻編織成的衣服,為當時貧苦人所穿。

(4)“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厲:危害,坑害。

(5)“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
  易:交換。下文“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中的“交易”為片語。“易”為動詞,指交換,以物換物。“交”為副詞作狀語,指交相,相互。注意此處“交易”不同於現代漢語的複合詞“交易”。

(6)“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爨(cuàn):燒火做飯。

(7)“何許子之不憚煩?”
  憚:害怕。

(8)“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疲勞,羸弱。

(9)“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
  舉:選拔。  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10)“益烈山澤而焚之。”
  烈:動詞,放大火燒。  焚:放火燒林進行圍獵。

(11)“舜疏九河,瀹濟漯(tà),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瀹(yuè):疏導。  注:把水灌入,讓水流入。  決:排除水道壅塞。

(12)“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稼穡:並列複合詞,指農業生產。單用則“稼”指種植,“穡”指收穫。  樹藝:並列複合詞,指種植,“樹”、“藝”都是種植的意思。

(13)“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敘:次序,等級。  信:誠信,誠實。

(14)“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
  易:治。此處指耕種。

(15)“惟天為大,惟堯則之。”
  則:效法。

(16)“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亦:情態副詞,只是,不過。

(17)“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yù)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17)“門人治任將歸。”
  任:擔子,行李。

(18)“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非:動詞,非難,否定。

(19)“吾聞出於幽谷,遷于喬木者。”
  幽:幽暗,幽靜。

(20)“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情:本性。  蓰:五倍。

(21)“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比:平列。

2、詞和非詞的辨析

(1)“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雖然:表讓步連詞“雖”(相當於現代漢語和連詞“雖然”)與代詞“然”搭配使用,意為“雖然這樣”,其作用相當於表讓步複句的一個分句。

(2)“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
  句中“陶冶”指從事陶冶的匠人。又“且許子何不為陶冶?”句中“陶冶”指陶冶這類工作。陶冶:片語。陶,燒制陶器。冶,冶煉鐵器。可用作名詞  ,指燒制陶器、製作鐵器的匠人或工作。

(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
  然則:代詞“然”與表順承的連詞“則”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則”表示在此情況下據事理應推出的下文。“然則”連用,意為“這樣的話,  那麼……”。

(4)“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蕩蕩:疊音聯綿詞,廣大遼闊的樣子。

(5)“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
  巍巍:疊音聯綿詞,高大的樣子。

(6)“皜皜乎不可尚已!”
  皜皜:疊音聯綿詞,光明潔白的樣子。

3、多義詞的詞義辨析

①動詞,給予。“文公與之處。”“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②動詞,參與。“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③介詞,同,和。“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④句末語氣詞,表疑問,帶有推測的意味。“自織之與?”“自為之與?”“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

三、語法方面

1、詞類活用現象

(1)“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
  “踵”,原指足踵,腳後跟,此句中活用作動詞,帶賓語“門”,意思是走到門前。

(2)“其徒數十人,皆衣褐。”
  “衣”,名詞用作動詞,穿。

(3)“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本指早飯、晚飯,這裡活用為動詞,意為做飯,用連詞“而”連接,作動詞“治”的狀語。

(4)“許子必織布然後衣乎?”“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衣”“冠”皆活用為動詞,意為穿衣戴帽,在句中作謂語,有的還帶上賓語。

(5)“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
  “勞”,使……勞。  “匡”,使……正。  “直”,使……直。皆為使動用法。  “翼”,名詞用作動詞,意為庇護,帶賓語“之”。

(6)“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
  “德”,本指恩德,這裡活用為動詞,意為施加恩惠。

(7)“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名”,用作動詞,指用語言稱讚形容,前面受狀語“無能”修飾。

(8)“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
  “北”,方位名詞作狀語,修飾動詞“學”,表示“向北方”。

2、賓語前置句式

(1)“奚冠?”
  疑問代詞“奚”充當動詞“冠”的賓語而前置。

(2)“許子奚為不自織?”
  疑問代詞“奚”充當介詞“為”的賓語而前置。“奚為”即“為什麼”。

(3)“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
  否定句中代詞“之”充當動詞“先”的賓語而前置。“或”為肯定性無定代詞,意為“有人”“有的”。這句意為:還沒有人能超過他。

(4)“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江漢”、“秋陽”分別充當介詞“以”的前置賓語。此句應理解為:以江漢濯之,以秋陽暴之。

(5)“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戎狄”、“荊舒”分別是動詞“膺”(膺:打擊)、“懲”(懲:因受打擊而知戒止)的賓語,用代詞“是”複指而前置。

(6)“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是”為動詞“學”的賓語,用代詞“之”複指而前置。

(7)“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之”是代詞,因為充當否定句中的動詞賓語而前置。“或”為語氣詞,無義。

3、被動句式

(1)“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前句為主動句,後句為被動句,是用介詞“于”引進行為主動者“人”的被動句式,應理解為:被人治理。

(2)“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治於人”“食於人”都是用介詞“于”引進行為主動者的被動句式。“食於人”意為被人食(供養)。“食人”為主動句式,意為供養人。

(3)“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變於夷”是用介詞“于”引進行為主動者“夷”的被動句式,意為被夷所改變(同化)。

4、主謂倒置句

(1)“大哉,堯之為君!”
  “堯之為君”是用連詞“之”置於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其獨立性後形成的名詞性片語,在本句中為主語。謂語“大”由於被強調,而放到了主語的前面,形成倒裝句。

(2)“君哉,舜也!”
  “舜”為主語,“君”為謂語。本句同樣也是為了強調謂語而倒裝。

5、習慣句式

(1)“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
  三句皆為“以……為……”的習慣句式。是介詞“以”和動詞“為”的搭配使用,意為“把……作為……”。

(2)“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以為”即“以……為”的習慣句式,介詞“以”後面省略了賓語。可理解為“把這個作為謀生的手段”。

 

第十六講古代漢語詞類活用
  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與詞兼類的辨別,重點介紹了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和名詞的活用,並介紹了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識別方法。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古代漢語詞類活用概述

(一)古代漢語的詞分類
  古代漢語的詞類可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主要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虛詞主要有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

(二)什麼是詞類活用
  在古代漢語、尤其是上古漢語裡,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表達習慣而靈活運用,在句子中臨時改變它們的詞性和基本功能,這種現象,就叫“詞類活用。”
  “春風又綠江南岸。”“綠”本是形容詞,但是在這裡充當謂語動詞,意思是染綠了。這是詩人為了修辭表達的需要而採用的一種臨時性的手法。從古代漢語的角度來說,形容詞“綠”在此活用為動詞。

(三)詞類活用和詞兼類的辨別
  兼類,指一個詞兼有不同詞類的語法功能,這些功能的表現,是經常性的而不是臨時的。因而這個詞同時兼屬不同的詞類。
  “甘其食,美其服。”——“食”為名詞,食物。  “公賜之食,食舍肉。”——前“食”為名詞,食物。後“食”為動詞,吃。這句意思是,吃東西時把肉放在一邊(不吃)。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食”為動詞,使動用法,給……吃。  “食”兼有名詞和動詞兩種詞性,因此屬於詞兼類。  活用則是在一定條件下,即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表現出來的某種功能。
  “從左右,皆肘之。”——這句的“肘”本是名詞,而在這個語言環境裡活用作動詞,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這只是一種臨時性的情況。動詞的用法並沒有成為“肘”的經常性的功能。所以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詞“綠”在詩句中由於修辭的需要而活用為動詞,也只是一種臨時的用法,這種用法並沒有成為“綠”的經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屬於活用。

二、動詞的活用——使動用法
  動詞的活用只有一種,就是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物並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這個動作,具有“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前後的“來”都是謂語動詞,而這個動作並不是主語(“有國有家者”)所發出的,而是主語使賓語(“遠人”)施行“來”的行為。即“使……來”的意思。這就是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的含義是“主語使賓語怎麼樣”,因此,使動用法的句子從理論上說必須有賓語,有時賓語省略不出現,但是可以補出。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這句承接上文“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來”還是使動用法,只是省略了賓語而已。

1、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經常可以活用作使動。
  由於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而使動用法一般都應該有賓語(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據不及物動詞後面出現賓語這個現象判斷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動詞。在這句裡帶上了賓語“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項伯殺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動詞,這裡帶上了賓語“之”(指代項伯),也是活用為使動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2、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本來就帶有賓語,因此我們不能依據有沒有賓語來判別其活用與否。但是,由於使動用法的特點是“主語使賓語怎麼樣”,因此上下文文意經常可以提示我們有效地辨別其活用。
  “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這是《漢書?蘇武傳》的一句。句子的主語是單于。從上下文來看,“降武”不可能是單于投降蘇武,而是單于逼迫蘇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動用法。又如:  “飲余馬于咸池,總余轡於扶桑。”——“飲”本是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但是這裡的“飲余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動賓關係理解,只能是“使余馬飲”,即“飲”為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飲馬”的說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於古代漢語有句成分經常省略的特點,因此使動用法的賓語也可以省略。這就需要閱讀理解時加以辨認。
  《荀子?天論》:“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  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陳述主語“天”的,因為“天”(大自然)無所謂病不病。所以這裡的“病”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後面省略了賓語,即“使……病困”的意思。這從下句“則天不能使之全”的對比可以看出來。  《赤壁之戰》:“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燒而走”的“走”為使動用法,後面省略了賓語“操”,即可以用火攻的辦法迫使曹操的軍隊退兵。  又如前例“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也是省略賓語的使動句。理解時都應該補上賓語。

三、形容詞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其特點是:形容詞從原先的描寫主語變成敘述主語,並往往帶有賓語。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多”本為形容詞,但在這裡帶上了賓語“金”,意思是擁有很多。已經活用為一般動詞。  “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善”本為形容詞,但在這裡帶上了賓語“張良”,意思是與……友善(友好)。也已經活用為一般動詞。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其特點是:主語使形容詞所帶的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宣子說,乃輕幣。”——“輕”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即“使幣(禮品)輕”,意思是減輕禮品的進獻。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遠”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即“使庖廚遠(離得遠遠的)”。  以上例子,都是主語使形容詞所帶的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三)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其特點是:主語主觀上認為形容詞後面的賓語帶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遠”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遠”的意思。“不遠千里”,即“不以千里為遠”。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甘”、“美”、“安”、“樂”都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即認為他們的食物香甜,認為他們的服飾漂亮,認為他們的住處安適,認為他們的習俗快樂。  以上例子,都是主語主觀上認為形容詞後面的賓語帶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四、名詞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西”本為方位名詞,活用作一般動詞,意思是向西推進。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本為名詞,指早飯、晚飯,這裡活用為一般動詞,意為做飯。

(二)名詞的使動用法
  “今欲並天下,淩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子”、“臣”均為名詞用作使動,使……成為子女,使……成為臣子。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腕、瘺、鬁。”——“臘(xī,小動物的整體幹肉)之”的“臘”,在這裡活用為使動用法,即“使之成為臘”(把蛇製成肉乾)。  以上兩例都是名詞用作謂語動詞,使它的賓語成為該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生死”、“肉骨”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死人複生,使骨頭長肉。後者表示使賓語發生與該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   特點是;名詞用作謂語動詞,使它的賓語成為該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發生與該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

(三)名詞的意動用法
  “今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在這裡都是名詞活用做意動用法,即“以魚蝦為侶,以麋鹿為友”。  “孟嘗君客我。”——“客”為名詞用作意動,即把我當作貴客。  以上兩例都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當謂語動詞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認為賓語是……”。   特點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當謂語動詞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認為賓語是……”。

(四)名詞用作狀語
   普通名詞用作狀語,是古代漢語裡一種常見的現象。它本不屬於活用範疇。只是為了敘述方便,所以放在這裡加以介紹。

名詞做狀語,表現的意義是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示方位或處所,相當於“在……”、“從……”、“向……”。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望,不見水端。”——“東行”和“東面”,“東”都是方位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向東面”。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為名詞作狀語表示處所,意思是“在朝廷上”。

2、表示行為的工具或依據,相當於“用……”、“根據……”。
  “狼速去!不然,將杖殺汝!”——“杖”為名詞作狀語表示行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丹”為名詞作狀語表示行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寫“陳勝王”三個字)。  “會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法”為名詞作狀語表示行為的依據,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斬首。

3、表示對人的態度,“像對……一樣”。
  “君為我呼入,吾將兄事之。”——“兄”為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對人的態度。“兄事之”意思是:像對待兄長那樣對待他。  “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倡優畜之”的“倡優”為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對人的態度。這句意思是像對待樂人、伶人那樣畜養著他們。

4、表示比喻,“像……一樣”。
  “嫂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蛇行”的“蛇”為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比喻,意思是像蛇一樣匍匐爬行。  “射之,豕人立而啼。”——“人立”的“人”為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樣站立起來。

五、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識別

(一)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的識別
  主要依據語法功能進行辨識。
  依據語法功能辨識詞類活用,可以從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兩個方面考慮:

(1)句法功能:看該詞在句子中充當什麼句成分。

例如:名詞在敘述句中不能充當謂語。如此,則敘述句中出現在謂語位置上的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不能帶賓語。因此,凡是形容詞或名詞後面出現賓語的,則該形容詞或名詞已經活用為動詞了。 

(2)搭配功能:根據語法功能,某些詞類只能(或不能)與某些詞類搭配使用。如連詞“而”只連接謂詞性成分,因此名詞用“而”連接,則往往活用為動詞;代詞“所”後面的實詞必定是動詞,因此形容詞或名詞如果出現在“所”後面,則活用為動詞;代詞不受任何詞修飾,因此代詞前面如果出現其他詞的話,那麼該詞很可能已活用為動詞,等等。  以下是具體識別的幾種情況: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不是並列或修飾關係,那麼其中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構成支配關係(動賓)、陳述關係(主謂)、或補充關係(動補)。
  “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王”、“天下”為兩個名詞連用,“王”活用為動詞,“王天下”為動賓關係,意思是做天下的王(統治天下)。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陳勝”、“王”為兩個名詞連用,“王”活用為動詞,構成主謂關係,意思是陳勝為王。  “沛公欲王關中。”——“王”、“關中”為兩個名詞連用,“王”活用為動詞,“關中為表示地點的補語,構成動補關係,意思是在關中稱王。  2、形容詞用在名詞前面,如果不是修飾關係,則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構成支配關係(動賓)。
  “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眾賢”為形容詞“眾”後面帶上了名詞“賢”,兩者不是修飾關係,所以這裡的形容詞“眾”活用為動詞,意思是使賢人增多。

3、名詞、形容詞處在助動詞、副詞或輔助代詞“所”後面,一般活用為動詞(因為後面這類詞一般只修飾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本是名詞,受助動詞“能”的修飾,可知已活用為動詞,意思是游水。  “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農”本是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可知已活用為動詞,意思是從事農業生產。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形容詞“高”出現在代詞“所”的後面,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以為高”(尊崇)。

4、名詞、形容詞放在代詞“之”、“我”前面,一般活用為動詞(因為古漢語中的代詞不受名詞或形容詞修飾)。  “漢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衣”本是名詞,在句中出現在代詞“我”的前面,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給我衣服穿。  “既來之,則安之。”——“安”本是形容詞,在句中出現在代詞“之”的前面,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這裡是“使……安”的意思。

5、名詞後面用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補語一般置於動詞謂語之後)。
  “浴乎沂,風乎舞雩。”——“風”為名詞,在句中帶上了介詞結構的補語,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吹風、乘涼”。

6、名詞用連詞“而”連接時,活用為動詞。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王”、“霸”本為名詞,句中用連詞“而”連接,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稱王”、“稱霸”(做盟主)。

(二)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識別
  動詞沒有意動用法。
  名詞、形容詞的使動或意動用法,都是在名詞或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的前提下進一步加以識別的。
  從使動和意動的語法意義來看,使動是“使賓語怎麼樣”,是客觀的結果;而意動則是“認為賓語怎麼樣”或“把賓語當作什麼”,多是主觀的看法或意念。
  試對比以下例句;  “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小之”為使動用法,使……變小。這是客觀的結果。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魯”,是認為魯國小,“小天下”是認為天下小。並不是魯國和天下真的變小了,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後居高  臨下的觀感而已。所以這是主觀的看法。  因此,可以根據上下文意來辨別是使動還是意動。

(三)名詞用作狀語的識別
  名詞用作狀語和名詞用作主語,位置都在謂語動詞之前。不過在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上下文意來判別是主語還是狀語;此外,在用作狀語的名詞前面,往往還另有名詞作主語(有時會省略主語,但是可以補出),據此可以識別出名詞作狀語的現象。
  例如:“失期,法皆斬。”——句中的“法”,位於句首,在謂語動詞之前,看起來像主語。但是從上下文來看,“法”不可能是謂語動詞“斬”的陳述物件。因此,“法”在這裡只能是名詞充當狀語,意思是“依照法令”。這句句子其實是省略了主語。  再如《嚴先生祠堂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如果孤立地看,“山”、“水”都可以看成是主語。但是從全句來看,主語應該是“先生之風”。因此,“山”、“水”在句中都是名詞充當狀語,表示比喻,意思是,像山那樣高,像水那樣長。

 

第十七講 逍遙遊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

Ⅰ重點和難點提示

一、文字方面

1、“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冥——溟,古今字,海。

2、“此小大之辯也。”
  辯——辨,通假字,分別,分辨。

3、“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辯——辨,通假字,分別,分辨。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辯——變,通假字,變化。

5、“小知不及大知。”
  知——智,古今字,才智。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知——智,古今字,才智。

7、“旬有五日而後反。”
  有——又,通假字。  反—返,古今字,返回。

二、詞彙方面

詞義: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怒:奮發,用力。

2、“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運:動,運行。  徙,遷移。

3、“《齊諧》者,志怪者也。”
  志,記載。

4、“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摶(tuán):環旋著往上飛。  扶搖:聯綿詞,即飆,旋風。

5、“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氣息,這裡指風。

6、“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生物:有生命的物質。

7、“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蒼蒼:迭音詞,深藍色。  極,盡頭。

8、“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斯,則,就。  培,憑,乘著。  夭閼(yāoè):雙音聯綿詞,阻斷,阻擋。

9、“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決(xuè):迅速的樣子。  搶(qiāng):觸,碰。  控:投,掉下。

10、“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
  適:到……去。  莽蒼:疊韻聯綿詞,郊野的顏色,這裡代郊野。  果然:充實飽滿的樣子。這裡指腹飽。  宿:頭天晚上。

11、“之二蟲又何知?”
  之:指示代詞,這。  蟲:在古代漢語中可作為動物的通稱,這裡指蜩與學鳩。

12、“小年不及大年。”
  年:壽命。

13、“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相比。

14、“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廣:指寬度。  修:長。

15、“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絕:橫穿過。  且:時間副詞,將。

16、“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
  仞:長度單位,古代以一人之高為一仞,約合七、八尺(古尺)。

17、“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效:授予。  比(bì):合。  征:信。

18、“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猶然:形容詞“猶”加詞尾“然”,神態輕鬆的樣子。顛:跌倒。

19、“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舉:範圍副詞,全。  勸:鼓勵。  加,程度副詞,更加。  沮,懊喪。

20、“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禦:駕。  泠然:形容詞“泠”加詞尾“然”,輕妙的樣子。

21、“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致:使……來到,招致。  數數(shuò)然:形容詞“數數”加詞尾“然”,拼命追求的樣子。

22、“此雖免乎行,猶有所侍者也。”
  侍:憑藉,依靠。

多義字的詞義分析


  可以用作代詞,可以用作語氣詞。

1)“其”作代詞,充當定語,相當於“他(她、它)的”,或表複數。
  本篇課文的例句有: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其”,它的。  有時“其”出現在謂語前,但這時“其”並不是主語,而仍然充當定語,它的作用相當於“主語+之”,由此構成一個類似主謂結構中間加“之”取消獨立性的情況。如: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其負大舟”相當於“水之負大舟”,充當“無力”的主語。  “奚以知其然也?”——“其然”相當於“它們的這樣的情況”。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其自視”相當於“鵬之自視”。

2)“其”作語氣詞,表揣測語氣,可用於選擇問句中。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帶有“大概”的意味。


  可作動詞、代詞、連詞

1)“之”作動詞,表“到……去”。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之”作代詞,多用作賓語,也可作定語。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之”在否定句中充當賓語而前置。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之”在雙賓語結構中充當間接賓語。  充當定語的例子有:  “之二蟲又何知?”——“之二蟲”即“這兩個小生物”。

3)“之”作連詞,連接主語和謂語,使主謂結構轉變成名詞性片語。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連接主語“鵬”和謂語“徙于南冥”。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連接主語“水”和謂語“積”。

三、語法方面

1、賓語前置句式

(1)“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否定句中代詞“之”充當動詞“夭閼”的賓語而前置。

(2)“之二蟲又何知?”
  疑問代詞“何”充當動詞“知”的賓語而前置,“何知”即“知道什麼”。

(3)“奚以知其然也?”
  疑問代詞“奚”充當介詞“以”的賓語而前置。

(4)“彼且奚適也?”
  疑問代詞“奚”充當動詞“適”的賓語而前置。“奚適”即到哪裡去。

(5)“彼且惡乎待哉?”
  疑問代詞“惡”(相當於“何”)充當介詞“乎”(相當於“於”)的賓語而前置。這句的意思是,那種人還依靠什麼呢?

2、習慣句式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奚以……為”或作“何以……為”,是表反問的習慣句式,意為“哪裡用得著……呢?”“為”是句末表疑問語氣詞。

(2)“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不亦……乎”是表反問的習慣句式,意為“不是很……嗎”,“豈不……嗎”。

 

第十八講代詞

古代漢語的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無定代詞、輔助性代詞。其中,前三種是古代和現代都在使用的代詞,後兩種則是古代漢語所特有的。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何樂士《古代漢語虛詞通釋》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疑問代詞

1、指人的疑問代詞——“誰”、“孰”

“誰”主要用於一般問句。

“孰”常用在選擇問句裡,一般都有先行詞,意思是“哪一個”。“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處所。
“誰”的用法基本上與現代漢語相同,這裡就不舉例了。“孰”表示“哪一個”的用例如:“吾與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個更美?“禮與食孰重?”——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禮制和食物相比哪一個更重要?“孰”還經常和介詞“與”連用,構成固定組合“孰與”,表示比較。

“孰與”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個更……”。如以下例句:“吾孰與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個更美?有時相比較的內容在上文已經出現,因此句子裡可以沒有比較的內容,如:“君料臣孰與舜?”——這句裡比較的內容不出現,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個更好?有時“孰與”比較的結果已經明確,經常用在反問句裡,實際已不是表示疑問,可以譯為“哪裡比得上”。例如:“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順從自然而頌揚它,哪裡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規律而運用它。“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與其坐著等待被滅亡,哪裡比得上去進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問代詞——“何”、“胡”、“曷”、“奚”。

這幾個疑問代詞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語法功能也較廣泛。

“何貴何賤?”——“何”充當主語。“曰:‘是何也?’”——“何”充當謂語。“大王來何操?”——“何”充當前置賓語。“許子何不為陶冶?”——“何”充當狀語問原因。“姜氏何厭之有?”——“何”充當定語。“胡”、“曷”、“奚”經常作狀語,有時是和介詞結合後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時間或處所等。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曷”問時間,等於說“什麼時候”。“子奚乘是車也?”——“奚”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麼”。“胡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詞“為”結合後充當狀語,問原因。“胡為”即“為什麼”。“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詞“以”結合後充當狀語,意思是“憑什麼”。

3、指處所的疑問代詞——“安”、“惡”、“焉”。主要用作狀語,詢問處所,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在哪裡”。還可用於反問句,作狀語,加強反問語氣。
  “沛公安在?”——“安”充當“在”的前置賓語。“安在”即“在哪裡”。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惡”充當“在”的前置賓語,“惡在”即“在哪裡”,這句意思是,他作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現在哪裡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裡”。

二、指示代詞

1、“之”、“茲”、“其”——特指或泛指代詞

“其”是特指代詞,表示它所修飾的名詞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適當的。一般可譯為“那”。由於例子常見,此處不贅舉。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語。

代詞“其”只能作定語。“其”後面常跟著動詞謂語,從形式上來看,此時的“其”很像是主語。如:“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但是此時的“其”仍然為定語。它的作用相當於:名詞+“之”。再連同後面的動詞,就構成:“其”(主語+“之”)+謂語。如“其負大舟”就相當於“水之負大舟”,“其入”就相當於“師之入”。都相當於用連詞“之”連接主謂語後取消主謂結構獨立性的名詞性片語。在單句中充當一個句成分(主語或賓語)。此時“其”仍然是定語。有時“其”出現在句首,容易被誤解成主語。這時對“其”的詞性更要細心辨析。如:“其是之謂乎?”“一之為甚,其可再乎?”這兩句中的“其”都是語氣副詞。上句表推測語氣,下句表反問語氣。都不是代詞,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語。“之”,表泛指,可作定語,也可以作賓語。可以譯為“這”。
“之二蟲,又何知?”——“之”為定語。“薑氏欲之,焉避害?”——“之”為賓語,意思是,薑氏想要這樣。“茲”,表泛指,多作賓語。
“念茲在茲。”“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但是“茲”在古書中出現的頻率遠不如其他代詞多。2、“此”、“是”、“斯”——近指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可充當主語、賓語、定語。
  “此天子氣也。”——“此”做主語。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賓語。  “是乃仁術也”——“是”做主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是”做賓語。  “微斯人,吾誰與歸?”——“斯”做定語。“此”、“是”還可作判斷句的謂語。
“可為流涕者,此也。”——可以為了它掉眼淚的,是這個啊。“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武王就是這樣的。

3、“彼”、“夫”——遠指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那”。

“彼”,指代性強,可作主語、賓語、定語。
“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彼”做主語。“由此及彼。”——“彼”做賓語。“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彼”做定語。“夫”,指示性較弱,以做定語為多。
“夫晉何厭之有?”——那晉國哪裡有什麼滿足的時候?“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那顓臾國,從前周已故的天子把它任命為東蒙山的主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君子討厭那種嘴上不說想要它卻又一定為得到它而製造說辭的態度。位於句首的“夫”後來虛化為句首語氣詞,主要起提起話題的作用,表示要發議論。要注意辨別“夫”的這兩種用法的區別。

做句首語氣詞的“夫”的用例如:①“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②“夫戰。勇氣也。”③“夫大國,難測也。”對比前面所舉“夫”做代詞的用例:④“夫晉何厭之有?”⑤“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區別的辦法。大致如下:首先,做代詞的“夫”主要充當定語,因此它的後面一般應該是受定語修飾的名詞性詞語。④⑤⑥三句都是這樣。而語氣詞“夫”後面未必是名詞性詞語。如①句“夫”後面就不是名詞性詞語。其次,語氣詞“夫”一定位於句首,如①②③都是。而代詞“夫”不一定要位於句首。如⑥的“夫”就位於句中。根據以上兩點,可以把相當一部分“夫”的用法區分開來。即,不在句首的“夫”肯定不是語氣詞,如⑥;後面是非名詞性詞語的“夫”一般是語氣詞,如①。對於既位於句首,後面又是名詞性詞語的“夫”,則只能根據文意來加以辨別。辨別的依據是:代詞“夫”具有特指的意味,它的後面一般是個別的、特定的物件;語氣詞“夫”由於是發議論,所以它所針對的往往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如②③④⑤都是“夫”既在句首,後面又是名詞性詞語的情況。但是④⑤的“夫”後面的名詞都指代特定的個別的物件,而②③則帶有“凡是戰爭”、“凡是大國”的意味,即針對普遍的問題發議論。所以④⑤句的“夫”為代詞,而②③句的“夫”為語氣詞。

4、“爾”、“若”、“然”——相當於“如此”、“像這(那)樣”。“爾”主要作賓語和定語,“若”只作定語,“然”多作謂語。

公與為爾也。公與為爾奈何?公與議爾也。(《公羊傳?僖公二十一年》)——公參與做這樣的事。公參與做這樣的事怎麼做?公參與議論這樣的事。“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憲問》)——孔子說:真是君子啊,這樣的人!真是崇尚德行啊,這樣的人!“河東凶亦然。”——河東鬧饑荒我也是這樣做。

三、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余)”。另外,“朕”在先秦也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稱。例如

《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朕”指屈原自己。可見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稱。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注意

古代漢語的第二人稱代詞往往用於對對方不需要講禮貌的情況(如上對下、尊對卑、長對幼等),以及說話的雙方關係親昵到了不拘泥禮節的場合。試看以下例子可以體會出這一點來。《論語?公冶長》:“盍各言爾志。”——這是孔子向他的弟子說的話。是長者對少者說話,因此用第二人稱代詞。《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這是楚漢相爭時,項羽把劉邦的父親抓來威脅要殺死他,劉邦對項羽說的話。由於是敵對雙方,所以劉邦在這裡用第二人稱代詞稱呼對方。《史記?陳涉世家》:“若為庸耕,何富貴也?”——說話的雙方都是被雇傭來耕地的農民,彼此身份一樣,不需要拘泥於禮節,所以用第二人稱代詞相稱。古代漢語裡對人講究禮節的時候一般以尊稱相稱。用第二人稱代詞稱謂對方多少帶有不禮貌的意味。這是在讀古書時需要悉心體會的。第三人稱代詞:上古漢語沒有真正第三人稱代詞,而是用指示代詞“彼”、“之”、“其”來兼職。“彼”用於第三人稱仍帶有指示性,並有輕蔑的意味。“之”只作賓語。“其”只作定語。“其”在謂詞性成分前仍是作定語。例如

“彼可取而代也。”——“彼”做主語,指代秦始皇,帶有輕蔑的意味,大致相當於“那傢伙”的意思。“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其”指代丈人,做定語。“其子”即“他的兒子”。“其父信之。”——“之”指代兒子,做賓語。”“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其往”相當於“曹商之往”,“其”雖然用在動詞“往”的前面,但仍然是做定語。古代漢語人稱代詞沒有單複數的分別,同一個詞既可以用於單數,又可用於複數。第一、二人稱代詞後可加“儕、屬、曹、輩”等名詞,意思是“這輩人”、“這類人”,並不是表示複數的詞尾。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我”指代劉邦以及他所率領的人,相當於“我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盍各言爾志?’”——“爾”在這裡明顯指孔子的四個弟子,所以應當譯為“你們”。“燕軍夜大驚。……五千人因銜枚擊之。”——“之”在這裡指代燕軍。相當於“他們”。從上例可以看出,古代漢語人稱代詞沒有單複數的分別。遇到人稱代詞,需要根據上下文判斷其究竟表示的是單數還是複數。至於第一、二人稱代詞後可加“儕、屬、曹、輩”等名詞,意思是“這輩人”、“這類人”,並不是表示複數的詞尾。這裡不贅例。

四、無定代詞

“或”——肯定性無定代詞,相當於“有的人”、“某人”、“有的(東西)”。例如

“或問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或”在此指人,相當於“有的人”。“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或”在此指物,相當於“有的”。“莫”——否定性無定代詞,相當於“沒有誰”、“沒有什麼(事情、東西)”。例如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莫”指物,相當於“沒有什麼(行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莫”指代人,後句意思是,當時的人沒有誰贊同他的說法。“莫”在先秦古文中一般都是無定代詞。漢以後“莫”發展出了否定副詞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當於“不要”。現代還時有這樣的用法。

五、輔助性代詞

1、“所”,加在謂詞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種動作的物件,組成“所”字結構,使謂詞性成分名詞化。“所”字結構可以分成三類:

(1)“所”+動詞——意義相當於動詞的賓語。例如

“則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惡。”——“所欲”,即想要的東西。“所惡”,即厭惡的東西。形容詞或名詞如果出現在“所”的後面,則活用為動詞,這時的意義也相當於動詞。如:“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所貴”、“所賤”、“所卑”、“所尊”,都是形容詞在“所”字後面活用為動詞,“所”字結構指代動詞的賓語。

(2)“所”+介詞+謂詞性成分——意義相當於介詞的賓語,表示工具、處所、原因等。例如

“是吾劍之所從墜。”——“所從墜”,即墜落下去的地方。“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所以持國”,指保衛國家的手段、方法。“是亂之所由作也。”——“所由作”,指內亂發生的原因。“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所與飲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飯喝酒的人,“所與”指代動作行為的相關者。

(3)“所”+(介詞)+謂詞性成分——這類“所”字結構可視為介詞省略。表達的語義相當於被省略的介詞的賓語。例如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所生”相當於“所(以)生”,指代生的地方。“諾,恣君之所使之。”——“所使之”相當於“所(以)使之”,指使用他的方法。

2、“者”,位於詞或片語之後,構成“者”字結構,表示“……的人”、“……的事物”。“者”字結構可有兩類:

(1)、謂詞性成分(動詞、形容詞、數詞)+“者”——“者”使謂詞性成分名詞化。例如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者”、“少者”都是形容詞與“者”結合後構成的名詞性結構,相當於年老的人、年少的人。“赦之,以勸事君者。”——“事君者”為動賓片語同“者”字的結合,意思相當於事奉國君的人。

(2)名詞性成分(名詞、所字結構)+“者”——“者”起複指名詞性成分的作用,使這個名詞性成分得到強調。例如

“陳涉者,陽城人也。”——名詞“陳涉”和“者”字連用。“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所”字結構和“者”字連用。“者”都起複指前面的名詞性成分(“所”字結構也是名詞性的)的作用,使名詞性成分得到強調。

 

第十九講 秋水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

Ⅰ重點和難點提示

一、文字方面

1、“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辯——辨,通假字,辨別。

2、“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tí)米之在大倉乎?”
  大—太,古今字。

3、“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鼃——蛙,異體字。

4、“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
  比—庇,通假字,寄託。

5、“人卒九州。”
  卒——萃,通假字,聚集。

6、“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
  豪——毫,通假字,毫毛。

二、詞彙方面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河:黃河。

2、“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涘(sì):水邊。  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3、“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
  望洋:疊韻聯綿詞。迷惘直視的樣子。

4、“野語有之曰。”
  野語:片語,俗語。

5、“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窮:盡,走到盡頭。殆:危險。

6、“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于時也。”
  語:談論。  篤:固定,拘限。

7、“今爾出於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
  醜:淺陋。

8、“尾閭(lǘ)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泄:排放。  已,停止。  虛:空,盡,這裡指水流盡。

9、“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
  未嘗:副詞,從來沒有過。

10、“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中國:複合詞,指黃河流域一帶,處於九州之中部。

11、“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
  連:連續,這裡指繼承帝業。  任:擔負,承擔,“任士”指擔負職業的人。

12、“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向:先前,剛才。

三、語法方面

1、詞類活用現象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時”名詞作狀語,按時,按季節。

(2)“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方。“面”,名詞作動詞,面向,面對著。

(3)“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少”,形容詞用作意動,以……為少,認為……少。“輕”,形容詞用作意動,認為……輕。

(4)“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多”,形容詞用作意動,認為……多,“自多”即自以為是,有自我滿足,自我誇耀的意思。“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同上例。

2、賓語前置句式

(1)“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莫己若”是否定句中代詞“己”充當動詞“若”的賓語而前置。“我之謂也”句,動詞“謂”的賓語“我”用代詞“之”複指而前置。

(2)“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疑問代詞“奚”充當介詞“以”的賓語而前置。

3、被動句式

(1)“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用介詞“于”引進行為主動者,並和表被動助動詞“見”構成“見……於”的被動句式,被大方之家取笑。

(2)“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拘于虛”、“篤于時”、“束於教”,都是用介詞“于”引進行為主動者的被動句式,意為“被時地所限制”,“被時節所拘限”,“被所受的教育所束縛”。

第二十講介詞

介詞的基本特點,重點對古代漢語常用介詞"於(於、乎)"、"以"、"因"、"為"、"與"的用法分別做了介紹。介詞在古代漢語虛詞中出現最為頻繁,用法也較多,對於介詞的把握直接關係到對整個文句的準確理解。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何樂士《古代漢語虛詞通釋》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古代漢語介詞結構的特點

1、語序上的特點——古代漢語介詞的賓語通常同現代漢語一樣放在介詞的後面,但少數介詞(主要是“以”)的賓語因表達的需要而放在介詞的前面。

“吾道一以貫之。”——“一以貫之”即“以一貫之”。介詞“以”的賓語“一”前置在介詞前面。“何以戰?”——即“以何戰”。疑問代詞“何”充當介詞“以”的賓語而置於介詞之前。

2、省略問題——現代漢語中介詞賓語不能省略,古代漢語中“以、為、與、從”等介詞的賓語有時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介詞“以”的賓語省略。“即墨大夫出與()戰,敗死。”——介詞“與”的賓語省略。

3、語法功能——古代漢語由“因、為、與、從”等組成的介詞結構一般做狀語,與現代漢語相同。但“於”字組成的介賓結構除表“對於”、“關於”外,其餘多作補語;“以”字介賓結構可作狀語,也可作補語,這些,現代漢語一般都用狀語來表述。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前一介詞結構“以羽”(用羽毛)置於動詞之前充當狀語,後一介詞結構“以發”(用毛髮)置於動詞之後充當補語。今譯時,則都譯成狀語。就是一例。

二、於(乎)

用法主要有四種:

(一)引進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或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範圍,組成介賓結構,作補語或狀語。意思可隨文譯為“在”、“從”、“到”,或“在……中”、“在……方面”等。例如

“王坐於堂上。”——“於”表示“在”。“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於”表示“到”。“虎兕出於柙。”——“於”表示“從”。“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於”表示“在……方面”。“敏于事而慎於言。”——“於”表示“在……方面”。(二)引進動作行為涉及的物件,組成介賓結構,作補語或狀語,隨文意可譯為“向”、“跟”、“給”、“對”、“對於”。例如

“問於桀溺。”——“於”表示“對”或“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於”表示“給”。(三)引進比較的物件,組成介賓結構,用在形容詞或少數表心理活動的動詞後面作補語,譯為“比……更……”。例如

“季氏富於周公。”——“於”引進比較的物件,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於”引進比較的物件,意思是“老百姓比鄰國更多”。(四)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組成介賓結構作動詞的補語,譯為“被”。(參見第十一節“被動標記法”)例如…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為介詞“於”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在“見……於……”句式裡,“於”的作用仍然是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五)介詞結構“於是”的用法:介詞“於”和代詞“是”構成的凝固片語,在句中作狀語,意為“從此”、“在這裡”、“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例如

“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於是穿黑色喪服來安葬文公。晉國從這個時候起開始用黑色喪服。“於是”相當於“從這時”。“於是鴟得腐鼠。”——這個時候鴟得到一隻腐爛的死鼠。“於是”相當於“在這時”。現代漢語“於是”為一個連詞。與古代漢語的介詞結構“於是”用法並不一樣。這是需要加以辨析的。“乎”與“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詞,作用與“於”基本相同。例如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乎”表示“在”。“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乎”相當於“到”。“生乎吾前,其問道也,固先乎吾。”——前“乎”相當於“在”,引進時間;後“乎”引進比較的物件。“志乎古,必遺乎今。”——“乎”用於被動句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三、以

(一)引進動作行為的工具、手段。可譯為“用”、“拿”。例如

“許子以斧甑爨,以鐵耕乎?”——“以”相當於“用”、“拿”。“以千金為魯連壽。”——用千金來祝魯連長壽。

(二)引進動作行為連帶的人。可譯為“率領”。例如

“宮之奇以其族行。”——宮之奇率領他的家族離開了虞國。“平明,漢軍乃知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以五千騎”即率領五千名騎兵。

(三)引進動作行為的條件、依據、標準等。可譯為“憑著”、“依靠”、“按照”、“論”等。例如

“今以三寸舌為帝王師。”——“以三寸舌”即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以時”即按照季節時令。“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以中郎將”即憑著中郎將的身份。

(四)引進動作行為所處置或涉及的物件。可譯為“把”。例如

“此天以臣授陛下。”——“以臣”即“把臣”,意思是,這是老天爺把我授予陛下您的。“秦不以城予趙,趙亦不予秦璧。”——“以城”即“把城”,秦不把城邑給予趙國。

(五)引進情況出現和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理由。可譯為“因為”、“由於”。例如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因為這個人的言談好就推舉他,也不因為這個人的品行不好就廢棄他的好言論。“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騎及之。”——“以故”即因為這個緣故。

(六)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或範圍。可譯為“在”。例如

“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彊壯出,及還,鬚髮盡白。”——“以”表示時間。“以彊壯出”即在壯年時出使。“賞以春夏,刑以秋冬。”——“以”都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或範圍,相當於“在”。

(七)“以”構成的凝固結構“有以”、“無以”、“以故”、“以此”、“以是”、“是以”等用法。

“有以”、“無以”相當於“有東西(或辦法)用來……”或“沒有東西(或辦法)用來……”。例如

“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意思是,沒有辦法養家。“河曲智叟亡以應。”——“亡以”即“無以”,“亡以應”,即沒有辦法回答。“吾必有以重報母。”——我一定有辦法重重地報答您。“以故”,相當於“由於這個原故”。

“以是”、“以此”,相當於“由於這個原因”、“根據這種情況”、“用這個東西”等。

“是以”,相當於“因此”、“所以”。例如

“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以故”,由於這個緣故。“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以是”,根據這個情況。“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憑藉這個。“是以欲上民,必以身下之。”——“是以”,因此。

四、因

(一)表示動作行為的條件、依據或仲介,有“憑著……”、“趁著……”、“通過……”之類的意思。例如

“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因此時”,即趁著這個時機。“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因我降”,即通過我投降。“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因景監見”,即通過景監謁見(秦王)。

(二)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為……”、“由於……”之類意思。例如

“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因為先前出使絕國的功勞。“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一因為他的家世。

五、為

(一)引進動作的服務物件,可譯為“替”、“給”等。例如

“為人謀而不忠乎?”——為人謀劃事情不夠忠誠嗎?“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為他請求制地(作封邑)。

(二)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都為了利益而前來;都為了利益而前往。“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意思是文章和詩歌都是為了時事而著作的。

(三)引進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例如

“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而輟廣。”——老天爺不因為人們討厭寒冷而中止嚴冬,大地不因為人們嫌惡遙遠而停止它的寬廣。“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因為不在這上面用力;因為不在這方面用眼力;因為不在他們身上用恩典。

(四)引進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物件,可譯為“跟”、“對”、“向”。例如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說。“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為餘言”,即對我說。

(五)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在被動句中作狀語,或構成“為+名詞(或代詞)+所+動詞”的被動句式。例如

“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為赤帝子斬”即“被為赤帝子斬殺”。“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為所虜”,被俘虜。這是介詞“為”後面省略賓語,但意思還是表示被動。

六、與

(一)引進動作的服務物件,可譯為“替”、“給”。例如

“漢王與義帝發喪。”——即為義帝發喪。“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與人傭耕”即為人當雇工耕地。

(二)引進動作行為的參與者,可譯為“跟”、“同”。例如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與之乘”,即跟他一起乘車。“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為疑問代詞“誰”充當介詞“與”的賓語而前置,意思是,我跟誰同歸呢。

(三)引進比較的物件,可譯為“跟”或“跟……相比”。例如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人之與狗”即人和狗相比。“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所受到的天時與治世(比)是相同的,但是遇到的災禍跟治世(比)是不同的。

 

第二十一講 連詞

常用連詞"與"、"且"、"以"、"而"、"則"、"然"、"雖"以及特殊的連詞"之"的用法。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何樂士《古代漢語虛詞通釋》

Ⅰ、常識內容精講

連詞是連接詞、片語或句子以幫助表示兩項或幾項之間的語法關係或邏輯關係的虛詞。這種關係表現為:

聯合關係:並列、承接、遞進、選擇、轉折。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與”表並列。“生莊公及公叔段。”——“及”表並列。“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況”表示遞進,更何況。“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表示轉折,但是。

偏正關係:讓步、假設、條件、因果。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表示讓步關係,縱然。“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若”表示假設,如果。“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則”連接條件複句,相當於“那麼”。“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是故”,等於說“故”,表示因果。“而”連接的前後兩項也是因果關係,可理解為“因此”。

一、與

(一)一般連接體詞(名詞、代詞)或體詞性片語,組成聯合結構,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和”;有時也表選擇關係,相當於“還是”、“或者”。

“蜩與學鳩笑之。”——“與”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和”。“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與”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和”。“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與”表示選擇,可譯為“或者”,這句意思是,殺人用木棒或是用刀,其性質有什麼辦法區別嗎?

(二)還可連接分句與分句,構成並列複句,表示選擇。這種情況下通常需同其他虛詞配合,過程“與……不如”、“與……不若”、“與……寧”、“與其……不如”、“與其……孰若”等格式,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與其……寧可(不如)”。

“與人刃我,寧自刃。”——與其讓別人殺我,我寧可自殺。“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與其殺死這個人,寧可得到這個國家。應注意區別“與”的介詞用法和連詞用法。“與”字既可以作介詞,又可以作連詞。這兩種不同用法有時在形式上很相似。①吾與女弗如也。——“吾與女”為並列片語,在句中作主語。②漢王與義帝發喪。——“漢王”為主語,“與義帝”為介賓結構,介進動作行為的服務物件。③吾與徐公孰美?——“吾”為主語,“與徐公”為介賓結構,介進比較的物件。以上三句從形式上看,“與”的前後都是名詞,但是很顯然,介詞“與”和連詞“與”所構成的句子關係是不一樣的。

對於“與”的介詞用法和連詞用法,主要應抓住其結構關係的不同來加以辨別。大體上說可以有以下幾種辦法(1)換位法。即看“與”字前後的兩個名詞能否互相換位。連詞“與”前後的兩個名詞是並列關係,所以可以換位而不影響句義。①句的“吾與女”可以換成“女與吾”,句子的意思並沒有發生變化。再如前例“蜩與學鳩”換成“學鳩與蜩”,句子的意思也沒有發生變化。由此證明這個“與”為連詞。②句的“漢王與義帝”如果換位為“義帝與漢王”(發喪),則句子的主語變了,句子的意思也完全發生了變化。③句的“吾與徐公”如果換成“徐公與吾”,句子的意思也發生變化。因為前者是把“徐公”作為美男子的標準,自己與之比較,後者則變成徐公跟我比,意思是大不相同的。所以②③兩句“與”前後的名詞不能互換,因此可以判斷②③兩句的“與”是介詞。

(2)插入法。介詞“與”由於只與後面的名詞構成介賓結構,而與前面的名詞不發生結構關係,因此“與”的前面可以插入副詞加以修飾。連詞“與”則由於連接兩個名詞構成並列片語後充當句成分,所以“與”的前面不能插入修飾成分。因此可以根據能否插入修飾成分來加以辨別。④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與”前面插入副詞“俱”。⑤王稽遂與範雎西入秦。——“與”前面插入副詞“遂”。上面兩例“與”的前面都插入了修飾性成分,所以都是介詞。而對比前例,“蜩與學鳩笑之”句中,“與”的前面不可以插入別的成分,因此“與”是連詞。⑥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主語“吳”和介詞結構“與越”之間插入連詞“之”,說明“與”是介詞。

(3)看“與”前後的詞是否屬於同一詞類,以及能否省略。連詞“與”前後的體詞必須屬於同一詞類,並且不能省略,否則就不能構成並列片語。介詞“與”由於它只同後面的體詞有結構上的關係,所以前後的詞不必屬於同一詞類,並且介詞“與”前面充當句子主語的詞經常可以省略,介詞“與”自己的賓語也可以省略。例如…①“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為名詞,跟代詞“之”不能構成並列關係。因此這裡的“與”應當為介詞。②“項梁殺人,與籍避仇于吳中。”——“與”前面的主語“項梁”省略,可知這裡的“與”當為介詞。③“歸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父母不與言”句中,介詞“與”後面省略賓語。據此可知句中的“與”為介詞。

二、以

(一)連接動詞和動詞,或形容詞和形容詞,表示前後兩項的並列關係,譯為“又”。

“治國之音安以樂;亂國之音怨以怒;亡國之音哀以思。”——“以”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關係。“古之民樸以厚,今之民巧以偽。”——“以”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關係。“以”連接的兩個動詞,經常表示兩項動作行為的連續性和時間上的緊相承接,“以”可譯為“而”或不譯。

“衛鞅伏甲士而襲虜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以”連接兩項具有連續性的動作行為“破之”和“歸秦”。“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餘折以禦,左輪朱殷。”——“折以禦”,“以”也是連接兩個具有連續性的動作行為。

(二)連接前後兩個動詞性成分,表示前一項動作行為是後一項動作行為進行的條件、方式,後一項動作行為是前一項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為“來”、“以便”、“以致”等。

“晉侯複假道于虞以伐虢。”——“以”連接兩項動作行為,“假道”的目的是“伐虞”。可譯為“以便”。“約從散橫,以抑強秦。”——“以”連接複句的兩個分句,後項“抑強秦”是前項動作行為的目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以”所連接的前後兩項後者是前者的結果,即快樂得以致於忘記了憂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兩個“以”,前一個連接的是動作行為的結果,即因為貪生怕死以致損害了仁德,後一個連接的是動作行為的目的,即犧牲自身來達到成就仁德的目的。上例說明,對於“以”連接兩項動作行為所表的意思,要根據上下文加以判別。(三)連接狀語和動詞中心語,表示前項是動作進行的時間、條件、狀態。“以”的這種用法相當於“而”,可不譯。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潛師”意思是使軍隊潛伏著暗暗地前來。“以”連接的是狀語和動詞中心語。“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以”所連接的“明”是“教我”的方式。即明明白白地指教我。注意區別“以”的介詞用法和連詞用法。

“以”既可充當介詞,亦可充當連詞,這兩種用法有時在形式上有相似之處,需要辨別。尤其是介詞“以”經常可以省略賓語,這樣“以”就直接出現在動詞前面,看起來就同連詞“以”更為相象。對於“以”的介詞用法和連詞用法的辨析,主要應從它們的語法功能考慮。介詞“以”的功能是介進賓語,組成介詞結構。即使賓語省略,理論上也是可以補上賓語的。例如:“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羹)遺之。”——“以”後面省略賓語“羹”,在理解時要補上(請允許我把羹送給她吃)。如果不補上的話,按照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會感到句子成分的殘缺。連詞“以”則不然。有時看起來,好象在“以”的後面也可以補上賓語,但是這個補上的內容其實在“以”的前面已經出現,補上所謂的賓語,反而會覺得累贅。例如:“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僕地。”——“以撞”似乎可以補成“以之撞”,即用盾來撞。但是補上的內容“盾”在“以”的前面剛剛出現,因此這裡的“以”其實是連詞,也不需要補什麼“賓語”。

三、而

(一)連接謂詞性詞語或分句,兩項之間的意義是並列關係,“而”可譯為“又”,也可不譯。

“敏于事而慎於言。”——“而”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關係。意思是,在做事方面很敏捷,在言辭方面很謹慎。“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而”連接兩個形容詞(後者活用為動詞),相當於“又”,這句意思是,因為你的地位尊貴又擁有很多錢財。“侶魚蝦而友麋鹿。”——“而”連接兩個動詞(名詞活用為意動),表示並列關係,這句意思是,我把魚蝦當作伴侶,又把麋鹿當作朋友。

(二)連接謂詞性詞語或分句,前後兩項所表示的動作行為在時間上先後承接,或事理上有層進、原因等關係,可隨文譯為“又”、“而且”、“因而”、“就”等。詳細情況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而”連接的兩項動作有層遞關係,可譯為“而且”。這句意思是,生活給養齊備並且活動符合時令,那麼大自然就不能使人困窘。“覺而起,起而歸。”——“而”所連接的動作行為在時間上先後承接。意思是,睡醒了就起身,起身後就回去。“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而”所連接的兩項前後有因果關係。意思是,射箭的靶子張設好了,因此弓箭就會射向它;樹林的樹木茂盛了,因此砍伐的斧子就會來到這裡。

(三)連接謂詞性成分或分句,前後兩項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構成了轉折的關係。“而”可譯為“卻”、“可是”。

“辭多類是而非,多類非而是。”——“而”連接的兩項有轉折關係,意思是,言辭常常好象正確,但卻是錯誤的;也常常好象錯誤,但卻是正確的。“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三個“而”都是表示轉折關係,後一個“而”連接的是分句與分句。

(四)連接主語和謂語,有時表示謂語的情況是設想的,有時表示主語不應出現謂語的情況。“而”需要分別譯為“如果”或“卻”。“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而”連接主語和謂語,表示假設,意思是人如果沒有誠信的話,那麼不知道他可以怎樣。“子產而死,誰其嗣之?”——“而”連接主語和謂語,表示假設,意思是,子產如果死去的話,誰將能夠繼承他呢?“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而”連接主語和謂語,表示根據主語,不應該出現謂語的情況,這裡其實還是一種轉折的意味。這句意思是,作為一個君子卻不仁愛(君子應該仁愛,這裡卻出現了相反的事實)的情況,是有的了。“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而”連接主語和謂語,表示根據主語,不應該出現謂語的情況,這裡其實還是一種轉折的意味。這句意思是,十個人卻服從一個人(十個人不應該聽從一個人的命令,這裡卻出現了相反的情況),難道是力量勝不過他,還是智力不如他呢?(五)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示偏正關係,“而”一般不譯出。
“嫂側目而視,傾耳而聽。”——“而”連接的前後兩例都是狀語和中心語的關係,形容動詞“視”和“聽”,側過眼睛看,把耳朵伸過去聽。“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終日而思”,“而”連接的也是狀語和中心語的關係,意思是整天地思索。

四、則

(一)連接動詞性片語或動詞作謂語的分句,表示兩者在時間上或事理上的聯繫,可譯為“那麼就”。

“於是至則圍王離。”——“則”連接動詞“至”和“圍”,意思是,到達那裡就包圍了王離。“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則”也是連接動詞“得”和“生”、“死”,意思是,得到了(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就會死去。“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則”連接兩個分句,表示在前一條件下將會出現後面的結果。意思是,遠方的人如果不歸服,那麼就修治自己的文德教化使他們來歸服。“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則”連接的是兩個分句,表示在前一條件下將會出現後面的結果。意思是,聖人死去以後,那麼大的盜賊就不會興起。

(二)用在兩個以上的並列分句中,表示列舉,或表示在對比相關的情況下結果的不同。可譯為“就”或不必譯出。

“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則”用在兩個相對比的句子中,表示“入”、“出”兩種情況下的列舉和對比。意思是,進入朝廷在心裡否定當政者,出了朝廷在裡巷議論當政者。“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則”也是用在兩個相列舉的分句中,意思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是因為他們長壽而高興,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年高而憂懼。

(三)連接的前後兩項不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而是有發現意外情況的意味,即後一件事情的出現,不是前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能意料到的。這種情況下的“則”不能譯為“就”,而是可譯為“原來已經”。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則”連接兩個動詞“至”和“行”,表示後者的出現不是前者所能意料到的。意思是,子路到達那裡,卻發現丈人原來已經外出了。“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則”連接兩件事,表示後者的出現不是前者所能意料到的。意思是,他的兒子快步前去看秧苗,卻發現秧苗原來已經枯槁了。

(四)“則”用在前項中表示姑且承認某種情況,後項則從另一角度予以否認或說出與此相反的情況,構成讓步關係的複句。“則”可譯作“固然”、“雖然”、“倒是”等。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那個居室倒是很近,但是那個人卻離我很遠。“包胥曰:‘善則善矣,未可以戰也。’”——好雖然是好,但是還不能用這個來同吳國作戰。

(五)“則”有時可以用在假設複句的前一分句中,含有假設的意思,可譯為“假如”、“如果”。

“項王乃謂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曰:‘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毋令得東而已。’”——“則漢欲挑戰”,即如果漢軍想要挑戰的話。“則”在此為表假設的連詞。“彼則肆然而為帝,……則連有赴東海而死耳。”——那秦國假如肆無忌憚地稱帝的話,那麼我魯仲連只有跳進東海去死了。“則”也是表示假設。

五、雖然、然、然而、然則

(一)雖:表讓步或假設,可譯為“雖然”或“即使”、“縱然”。

“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雖”表示“雖然”。“雖九死其猶未悔。”——“雖”表示假設,即使死九次(九次形容多),還是沒有後悔。

(二)雖然:連詞“雖”與指示代詞“然”結合而成的凝固結構,通常自成一個分句,表示承接上文,承認所言事實,以引起下文的轉折,意為“雖然如此”、“即使如此”。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然”指代的是“滕君,則誠賢君”的情況,以引起下文的轉折。這句意思是,說到滕國的國君,那麼確實是個賢明的國君啊。雖然如此,但是他還是沒有聽到過聖人的大道。“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然”指代的是“善哉”,表示一種認可,以引起下文的轉折。這句意思是,話說得真好啊。可是雖然話說得好,但是公輸盤已經為我造好了雲梯。一定能夠把宋國攻取下來。

(三)然:原是指示代詞,意為“這樣”,虛化為連詞,表轉折,相當於“但是”、“可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表示轉折,意思是“可是”。“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複見將軍于此。”——“然”表示轉折,意思是“但是”。

(四)然而:指示代詞“然”與轉折連詞“而”的連用。“然”字總結和承認上文的內容,“而”字引起下文的轉折,意為“這樣卻”,“雖然如此,可是”。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總結和承認上文“七十者衣帛食,黎民不饑不寒”的情況,“而”引出下文的轉折,意思是,能做到“七十者衣帛食,黎民不饑不寒”這樣的局面,但是卻還不能王天下,是還沒有的事情。“夫環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然”總結和承認上文“夫環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時者矣”的情況,“而”引出下文的轉折,意思是,如此(得天時)的情況下但是卻還不能取勝,是因為天時不如地利啊。

(五)然則:指示代詞“然”與連詞“則”的連用,“然”總結上文,“則”引起下文的推論,意為“既然如此,那就”。

“對曰:‘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然則”的“然”也是總結和承認上文“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則”則根據事理推出下文,意思是既然你不敢怨恨誰,這麼說來你要感謝我的恩德了吧。“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然”總結和承認上文“進亦憂,退亦憂”的情況,“則”推出下文,意思是,既然如此,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快樂呢?

六、之

(一)連接定語和中心語,組成偏正結構,表示領屬性或修飾性的關係,在意義上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之”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示領屬關係,相當於“的”。“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之”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示修飾關係,相當於“的”。意思是,沒有專默精誠的心志,就不會有豁然貫通的智慧。

(二)連接主語和謂語,使主謂結構轉變成偏正性的名詞片語,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判斷句謂語、表示時間的狀語。“之”不必譯出。

“湯之問棘也是已。”——“湯之問棘”為主謂結構用“之”連接後變成名詞性的偏正片語,在句中充當主語,謂語是“是”(這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之後凋”為主謂結構用“之”連接後變成名詞性的偏正片語,在句中充當動詞“知”的賓語。“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天之亡我”為主謂結構用“之”連接後變成名詞性的偏正片語,在判斷句中充當謂語,這句主語是“此”。“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之行”為主謂結構用“之”連接後變成名詞性的偏正片語,在句中充當表示時間的狀語。這句意思是,至高無上的“道”得以實行的時候,天下成為公共的。

(三)連接主語和謂語,使之作為複句的前一個分句。“之”亦不必譯出。

這種複句多為假設關係和條件關係的複句。如:“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我之死”為主謂結構用“之”連接,在假設複句裡作為分句。意思是,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活在這世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之愛子”為主謂結構用連詞“之”連接,在條件複句中充當分句。意思是,做父母的疼愛子女,就應該替他們考慮得更長遠些。注意:代詞“其”如果用在動詞性成分的前面,那麼它的作用也常常相當於主謂結構用“之”連接取消句子獨立性。

代詞“其”只能作定語。“其”後面常跟著動詞謂語,從形式上來看,此時的“其”很像是主語。如:“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但是此時的“其”仍然為定語。它的作用相當於:名詞+“之”。再連同後面的動詞,就構成:“其”(主語+“之”)+謂語。如“其負大舟”就相當於“水之負大舟”,“其入”就相當於“師之入”。都相當於用連詞“之”連接主謂語後取消主謂結構獨立性的名詞性片語。在單句中充當一個句成分(主語或賓語)。此時“其”仍然是定語。有時“其”出現在句首,容易被誤解成主語。這時對“其”的詞性更要細心辨析。如:“其是之謂乎?”“一之為甚,其可再乎?”這兩句中的“其”都是語氣副詞。上句表推測語氣,下句表反問語氣。都不是代詞,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語。

 

第二十二講 五蠹
  本篇課文語言風格嚴謹峻刻,邏輯性強。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陳其猷《韓非子譯注》

Ⅰ重點和難點提示

一、文字方面

1、古今字

⑴“而民說之,使王天下。”
  說——悅感到喜悅。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采——棌櫟木。

⑶“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
  庸——傭雇工

⑷“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
  士——仕做官

2、異體字

⑴“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
  蜯——蚌⑵“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
  饟——餉供給食物

3、通假字

⑴“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脩——修學習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翦——剪修剪⑶“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

竇——瀆水溝⑷“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

橐——託投靠,依附⑸“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上——尚崇尚

二、詞彙方面

1、“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勝:承受得起,經得起。

2、“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
  作:起來,興起。搆:架起,搭起。

3、“民食果蓏蜯蛤。”
  果蓏:木本植物結的果叫果,草本植物結的果叫蓏。

4、“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
  臭:氣味。惡臭:難聞的氣味。

5、“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
  化:改變,消除。

6、“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
  決:疏通水道。

7、“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期:期望,要求。法;效法。常可:指永久不變的辦法。可:相宜,適用。

8、“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論:考慮,研究。事;情事,情況。備:措施。

9、“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株:樹樁。走:跑。

10、“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
  釋:放下。冀:希望。

11、“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
  事力:使用勞力。養:給養,生活資料。

12、“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
  厚:重。行:施行。

13、“而民自治。”
  治:治理得好,政治上安定,與“亂”相對。

14、“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
  大父:祖父。

15、“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茅茨:蓋房子的茅草、蘆葦。采椽:櫟木做的椽子。斲:砍削,這裡指加工整理。

16、“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
  監門:看門的人。服:穿的。養:給養,這裡指吃的東西。虧:減損,少。

17、“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
  身:親自。先:動詞,帶頭,做出表率。

18、“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
  去:離開。脫離。臣虜:同義詞連用,都指奴隸。

19、“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穰歲之秋,疏客必食。”
  饑歲:荒年。

20、“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
  易:輕視。

21、“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
  鄙:貪鄙。

22、“故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
  誅:懲罰。戾:暴虐。稱俗:適應習俗。

23、“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厚:多,充分。行武:使用武力。

24、“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
  修教:整治德教。幹:盾。戚:斧。

25、“子言非不辯也。”
  辯:言辭動聽。

26、“遂舉兵伐魯,去門十裡以為界。”
  去:距離,離開。門:指魯國都門。

27、“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持:保有,保衛。

28、“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乘。”
  息:止,廢棄。循:依照,憑藉。敵:抵禦。萬乘:擁有萬輛兵車,用來代替武裝力量強大的國家。

29、“則齊、荊之欲不得行于二國矣。”
  得:能夠。行:施行。

30、“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句中的“政治”為兩個詞的臨時連用,“政”是名詞,指先王的政治措施,“治”為動詞,治理。

31、“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丈夫”,複合詞,成年男子的通稱。

32、“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

“地方”,為兩個詞連用,“地”,土地,名詞,做主語;“方”是“……見方”的意思。

33、“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所以”,介詞“以”和輔助性代詞“所”組成的結構,在這裡表示行為的方法、依據。

三、語法方面

1、詞類活用現象

(1)“而民說之,使王天下。”
  “王”,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做王,統治。

(2)“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

“大水”為名詞性詞語活用為一般動詞,發大水。

(3)“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美”,形容詞用作意動,以……為美。

(4)“禽獸之皮足衣也。”
  “衣”,名詞用作一般動詞,穿。

(5)“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

“王”,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6)“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
  “多”,形容詞用作意動,以……為多,即稱讚的意思。

(7)“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故人重之。”
  “重”,形容詞用作意動,以……為重,看重。

(8)“夫山居而穀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

“山”、“穀”名詞做狀語,表示處所。

(9)“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
“澤”,名詞做狀語,表示處所。

(10)“穰歲之秋,疏客必食。”
“食”,動詞的使動用法,給……吃。

(11)“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

前“重”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重,看重。

(12)“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

“懷”,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歸附。“王”,名詞用作一般動詞,作王。

2、賓語前置句式

(1)“是以仁之於讓也,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薄厚之實異也。”

“是以”,代詞“是”做介詞“以”的賓語而前置。

(2)“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

“是以”,代詞“是”做介詞“以”的賓語而前置。

 

第二十三講七月
  本篇課文古今詞義的演變和語法現象都是值得注意的。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陳子展《詩經直解》

Ⅰ重點和難點提示

一、文字方面

(1)七月亨葵及菽。
  亨——烹,古今字,烹煮。

(2)猗彼女桑。
  猗(jǐ)——掎,通假字,拉住。

(3)八月剝棗。
  剝(pū)——攴,通假字,打。

(4)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介(gài)——丐,通假字,祈求

(5)八月斷壺。
  壺——瓠,通假字,葫蘆。

(6)黍稷重穋(lù)。
  重(tóng)——穜,通假字,早種晚熟的穀。  穋——稑,異體字晚種早熟的穀。

(7)上入執宮功。

上——尚,通假字,還要。

(8)三之日納于淩陰。

陰(yìn)——窨,通假字,地窖。

(9)四之日其蚤。

蚤——早,通假字,早朝,祭祀司寒神的一種儀式。

二、詞彙方面

1、“人民不勝禽獸蟲蛇。”(1)“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觱發(bìbō):雙聲聯綿詞,大風觸物聲。  栗烈:雙聲聯綿詞,猶如“凜冽”、“溧冽”。

2、“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2)“無衣無褐(hè),何以卒歲?”
  卒:終於,過完。

3、“民食果蓏蜯蛤。”(3)“四之日舉趾。”
  趾:腳。

4、“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4)“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同:偕同。饁(yè):送飯。至:程度副詞,極。

5、“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5)“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載:開始。  陽:暖和。  倉庚:疊韻聯綿詞,鳥名,即黃鶯。

6、“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

(6)“女執懿筐,遵彼微行(háng),爰求柔桑。”
  懿:深。  遵:循著,沿著……走。  行:道路。  爰:相當於“於是”(在這兒)。  求:尋找。

7、“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7)“春日遲遲,采繁祁祁。”
  遲遲:疊音詞,緩慢的樣子。  祁祁:疊音詞,眾多的樣子。

8、“論世之事,因為之備。”(8)“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殆:恐怕。

9、“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9)“載玄載黃,我朱孔陽。”
  載:副詞,又。這句意思是:又是玄色的,又是黃色的。  孔:副詞,很。  陽:鮮明。

10、“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10)“四月秀葽。”
  秀:植物開花。

11、“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11)“八月其獲。”
  獲:收穫莊稼。

12、“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12)“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狐狸:片語,“狐”(狐狸)和“狸”(野貓)。

13、“而民自治。”(13)“載纘武功。”
  纘:繼續。

14、“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14)“塞向墐戶。”
  向:朝北的窗。  墐(jìn):用泥塗抹縫隙。

15、“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15)“九月叔苴。”
  叔:拾取。

16、“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16)“亟其乘屋。”
  亟(jí):副詞,連忙。  乘:登上。

17、“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17)“三之日納于淩陰。”
  淩:冰。

18、“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18)“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肅霜:即肅爽,雙聲聯綿詞,指秋高氣爽。  滌場:即滌蕩,雙聲聯綿詞,指天地肅清。

19、“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穰歲之秋,疏客必食。”(19)“朋酒斯饗。”
  朋:本義為兩串貝,引申為“雙”。朋酒,即兩樽酒。  饗:聚集宴饗。

20、“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20)“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躋:登。  稱:舉起。

三、語法方面

1、詞類活用現象

(1)“七月流火,八月萑葦(huánwěi)。”
  “萑葦”,名詞用作一般動詞,指收取萑葦。

(2)“蠶月條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遠揚。”
“條”本指枝條,這裡是名詞用作動詞,指採摘枝條。

(3)“言私其豵(zōng),獻豜(jiān)於公。”
“私”,形容詞用作動詞,指私人佔有。

(4)“采荼新樗(chū),食我農夫。”
  “食”,用作使動,給……吃,即養活。

2、賓語前置句式

(1)“朋酒斯饗。”
  “朋酒”(兩樽酒)為“饗”的賓語,用代詞“斯”複指而前置。

3、詞頭“于”的用法

本詩中名詞用作動詞的標誌之一是在該名詞前加詞頭“於”,例如下麵的句子:
  “三之日於耜”——“耜”本為名詞,加“於”後活用為動詞,指修理耜類工具。  “一之日於貉。”——“貉”加“於”後活用為動詞,指捕獸。  “晝爾于茅。”——“茅”,茅草,加“於”後活用為動詞,指割取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