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合作生产协议: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55:15
(十二)以加强各个具体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作为落脚点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科学总体前沿研究的进展,有赖于各个具体学科前沿研究取得进展,因此,各个学科领域前沿研究如何取得切实的进展,便成为整个社会科学前沿研究取得切实进展的基本落脚点。在调查问卷中,各主要学科的专家们对于本学科前沿研究也提出了一些专门的见解。
1关于哲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
一位专家指出:(1)从哲学方面看,中国学者对于相关西学已有较多了解;关键是如何结合中国问题创造中国现代学术;而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还必须较充分了解主要的社会科学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否则只能写一些大而无当的东西。(2)要敢于面对中国的实际变化和一些深层的矛盾;知识分子进行理论研究首先是把事实真相揭示出来,然后提供解答或解决的建议。学者有从学术看问题的特定角度,所以对问题的看法更为根本和长远,这与行政官员从当下现实看问题是不一样的,但这正说明学术的独立意义;学术与政治应当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前沿研究应该更重视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哲学研究中一些最深层、最厚重、最前提性的理论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不要太多地追逐那些时髦但实际上没有理论含量、新鲜但实际上不能带来真正理论推进和思想变革的东西。
在有的专家看来,就本学科而言,前沿问题的核心之一就是如何带着当前现代化的时代课题思考传统哲学的问题,进而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身份的认同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纯粹知识性的研究、基础性的研究不重要。
一位专家说,就我所从事的伦理学研究而言,加强中国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两点特别重要:(1)要“顶天立地”。“顶天”即致力攻克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中的一些尖端性理论课题,如道德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等,这些尖端性的理论难题不攻克,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很难有真正大的突破;“立地”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是靠感觉,而是依据可靠的调查,摸清中国当代伦理关系、道德生活的真正性状及其发展规律,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我们的研究,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并不真正了解情况,往往是在“与风车搏斗”。二是要直面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问题研究”,不是“实际联系理论”,不是“理论论证政策”,而是以真正的知识分子的态度和作风去研究问题,当代中国学者至少要有点当年梁漱溟先生进行乡村调查和乡村建设的勇气。(2)要进行跨学科的对话,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进行的努力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几次高层论坛。但对每个学者来说,如何基于对“学科”、对研究对象的现象学的生态还原,冲破学科牢笼,建立研究的生态视野和生态方法,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建议杂志社在刊物上就某些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笔谈,推动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形成和建设。
2关于历史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
有的专家指出,历史学基本处于新学术体系的发生期,应促成不同学术流派和解释系统的建立,同时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对学科范围内具有共同困惑的问题适当进行探讨,如近几个世纪的中、西历史有无一致的发展趋向,现代化的叙事方式是否仍有改进的可能,是否还可以作为我们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依据等。在研究实践中,似应注意避免伪问题、刻意设立问题以及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另外,在个人理解能力和兴趣范围内,应重视大众社会历史的研究,只关注少数社会精英的历史,可能还不够,普通大众如何参与和影响历史进程,对他们的观念世界和行为方式的存在状态,似乎还缺乏真正的了解。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很核心的内容,似应在突破文本的前提下,拓展制度史的研究;制度的发生与运作机制、方式、效率等,也有现实性的意义。
一种观点提出:(1)加强学科整合(包括历史学科中的二级学科),更新研究方法;(2)系统挖掘和整理相关史料;(3)避免短平快的短期效应,有意识地组织相关研究群进行较长时段的扎实研究;(4)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争取取得具有国际水准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位专家建议:(1)继续探讨史学理论以及方法的研究与争鸣,特别要注重探索适合中国历史传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2)加强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变迁研究;(3)深入日常社会生活史研究;(4)重视环境生态史研究。
3关于文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
有的专家认为,当前中国文学研究中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学传统与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回顾以往的中国文学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封闭式的传统研究,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初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的中国文学研究。第二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严重不足,其要害是抛弃了传统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是在用西方的或者说是近代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去套。现在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这种研究所带来的弊病,要站在21世纪的立场上来重新思考中国文学的一系列本质问题,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民族文化特质。
4关于经济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有的专家提出了如下具体建议:(1)着眼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总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已有经验和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2)运用国际通用的研究方法,研究上述问题,切忌从数理到数理,既要有便于国际对话的方法论基础,例如计量检验等,但更要注重经济学的机理分析和现实应用。
5关于法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
关于法学学科领域前沿问题的研究,有的专家提出的建议是:(1)注意跨学科的研究,不仅在法学内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而且还要在法学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之间进行。这些年一直在呼吁,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做的仍然很不够。比如,关于《物权法》的讨论,基本上被搞民法的人所垄断,其他学科,如法理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专家学者的意见被看做是说外行话,更何况非法学领域的人士。这不是学科成熟的标志,而是学科不成熟的表现。(2)注意不同理论观点争鸣。法学界相对于其他学科领域这一点做得也很不够,以经济学为例,早已形成了所谓主流派与非主流派,新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但是法学界内部这种分野不明显或没有真正显露,为什么会这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科没有充分的争鸣,是学科不成熟的标志和“虚假繁荣”。
6关于社会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
关于如何促进社会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努力摆脱权力支配学术、行政干预学术的状况,获得学术独立与自由;多支持有学术理论内涵同时又是中国社会真正重大问题的研究,减少短、平、快的应景“研究”;改革现有学术评价机制,避免制造学术垃圾。
有的专家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1)搭建学术平台,加强对于例如“社会政策国际论坛”这类规范化平台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之间的广泛交流;(2)鼓励利用项目组建多学科、多机构专家合作的开放式研究团队。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社科基金的项目遴选可将多机构、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作为标准之一;(3)设立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奖项予以鼓励,以示这是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国家支持方向(目前部门分割非常严重,都为自己拉资金,而不是真搞项目);(4)综合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综合性大学)选择学术前沿方向,组成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试验、社会政策应用研究、社会政策基础研究的学术梯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持续进行合作研究,着眼于长远的学术发展;(5)建立社科基金项目中间考察程序,拨出相当于项目经费的20%~30%的资金另立中间考察项目,选择最优秀的多学科专家(要选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组成小组担纲,给小组以中间停止项目的权力,对那些只要钱不好好做项目的人形成威慑力,同时可以短期招标,给有希望的青年申请者(可以从落选者中寻找)以必要的帮助;(6)刊物选题注重对前沿方向的学术追踪,国际和国内联动组稿,每年选择适当人选作国际学术前沿问题述评。
7关于政治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
一种观点认为:与经济学和社会学相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加宏观,这是由政治环境决定的。可以理解的是,政治学的敏感问题更多,但是我们应该汲取苏联的教训。政治学是研究国家治理的学说,如果因为敏感而不能研究,是一种鸵鸟政策,当面临全球化冲击时,就会拿不出自己的理论来应对。其实,30年来我们主要接受的就是西方的社会科学,原因很简单,我们自己没有理论。自己的教训、苏联的教训都要求我们应该更加务实。
有的专家还总结了近年来政治学学科演进的趋势:(1)在研究方法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社会科学研究路径的整合趋势。也就是说,很多有成就的研究综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而不是单一学科门类下的一种流派或方法的研究。(2)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主要是新制度主义的流行,因为新制度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既有区别又有密切关系的理论,所以国内学人接受该理论和方法比其他流派更容易。(3)在比较政治学上,民主转型与巩固、转型国家的治理是热点问题。(4)在中国政治研究上,中央—地方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关系是学术空间较大的现实性问题。
四 结语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研究者了解到专家们对于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进展状况的基本评价,以及为促进中国社会科学前沿研究取得新进展的重要建议,本次调查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在被调查的专家当中,超过八成半的绝大多数人对于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进展状况做出了肯定性的判断。这种肯定性判断的量化程度,在人文科学学科专家与社会科学学科专家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而京外地区专家比北京地区专家所表示的肯定性态度更加强烈一些。
——在被调查的专家当中,超过八成半的绝大多数人对于近年来本学科前沿进展状况做出了肯定性的判断。这种肯定性判断的量化程度,在人文科学学科专家与社会科学学科专家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而京外地区专家比北京地区专家所表示的肯定性态度更加强烈一些。
——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前沿研究进展而言,应该努力实施以下策略和举措:进一步提高对于社会科学前沿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作为支撑点,弄清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视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创造中国学术;加大跨学科之间交流、对话与合作研究的力度;净化学术风气、营造良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氛围,加快和强化社会科学的基本学术规范建设,创新并完善推动前沿研究的操作性工作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前沿问题研讨会;扩大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以加强各个具体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作为落脚点;增强学术刊物,尤其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导向作用。最后并且十分重要的是,对于无论哪一项策略和举措的实施来说,人才的培养是最为基础的方面,专家们呼吁:在为中国社会科学前沿研究营造广阔的平台和宽松的氛围的同时,亟须建立起一支富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学术判断力和开拓创新性的专家学者队伍,尤其是中青年专家学者队伍。
致谢
本次专家问卷调查自始至终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领导的支持与指导,高翔、赵剑英、吴玉章曾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提出了重要意见。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完善、发放与回收,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诸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他们是:柯锦华、孙辉、马自力、冯小双、宋超、徐思彦、王和、王兆胜、许健康、姚玉民、马忠文、王好立、赵子光、张华伟、钱永中、梁华、刘亚秋、张芝梅、舒建军等。特此致谢!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中国网独家发布。其他媒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转载,否则将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