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明星pro老婆:地理边学边聊3—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4:19:44
     地理边学边聊3—4

郝学:北京的明十三陵咋样?是上等龙格吧?

古正:明十三陵是廖均卿主堪的,正宗的杨公风水传人哦。当年,永乐皇帝朱棣令廖均卿等人满世界寻找风水宝地,足足跑了两年,好不容易找了三个好地方:一是张家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与“猪”谐音,这“屠”字让人联想到屠宰场,不行;第二个是昌平县羊山脚下的“狼儿塔”,又有“猪”被“狼”吃掉的危险,又不取;第三个是京西的“燕家台”,听上去就是“晏驾台”,古时皇帝死就叫“晏驾”呀,自然也不能取。最终才在昌平县康家庄找到了一块上等吉壤,康就是“糠”嘛,猪有糠吃当然好啦。终于满了皇帝的意,于是将此山命名为“天寿山”。据说廖均卿勘定后,还谢绝了永乐皇帝的封官赐金。永乐皇帝便赐给他一把纸扇,并题诗说:“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断下石鲤鱼,果中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夏问:哎,你说犯地名还真的不行吗?

古正:古来就有犯地名之说,并非无稽之谈。三国时号称凤雏的庞统,就遇难在“落凤坡”;关公要打于禁,见于禁退守于一个叫“曾口”的地方,就高兴地说“曾者,罾也,即渔网也,这鱼(即于)进了网不是死路一条吗?”于是用水攻大破于军;名号“百川”的阎锡山抗战初期连连失利,逃到“宜川县”后就转危为安,并能步步反击了;八字缺水改名雨浓的戴笠,就丧生在戴山附近的“困雨沟”;林彪在井冈山、平型关大显雄风,赢得了长胜将军的美名,但是打四平的时候却四战四败,虎落平阳了嘛;当年杨家将来张家界镇压农民起义,军至地名叫“温塘”的地方就撤军了,因为怕“羊(杨)见温水毛自脱”啊。

夏问:哈哈,也是!杨家将在撤军前还开会议论过,那地方现在叫“议事坡”。不过,这永乐皇帝也太抠了吧,人家千辛万苦给他找来了极好的风水宝地,他却拿一把破扇子糊弄人家,人家不要就送人家一缕清风,这清风还劳他送吗?亏他做得出!

郝学:请问永乐皇帝诗中的“断下石鲤鱼”一句是什么意思啊?

古正:在开穴前,廖均卿断言穴地下有像鲤鱼一样的石头,挖开后真的发现了这样的石鲤鱼,所以皇帝称赞说“果中神仙口”。

郝学:有这样神奇的事吗?

古正:这样的奇事多着呢!以后在讲穴位的时候会说的。现在咱们还是先看看十三陵的整体图:

 

夏问:十三陵都挤在这一块儿呀,来龙主峰就是里面那个最高一点的天寿山吧。嗯,堂局是很漂亮,群山聚会,众水流归,藏风聚气,雍容华贵。

古正:天寿山主峰下突出之处是朱棣的坟墓,叫长陵,为十三陵的主陵。左侧有景陵、永陵、德陵;右侧有献陵、庆陵、裕陵等,共有十三个皇帝的陵墓。

郝学:太远了看不清楚,有长陵的照片吗?

古正:有。看吧:

 

郝学:嗯,山势层层向前包裹而下,四周群峰屏立,真是恍如大堂一暖阁啊。

古正:嘉靖皇帝曾让风水权威廖文政点评长陵,廖说:“长陵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四山拱立,穴发天然,夺天下之正气,为万世之鸿基。”著名学者顾炎武也曾赋诗赞道:“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夏问:天寿山属于燕山山脉吧?

古正:对。长陵的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温榆河各源在明堂中汇聚,归东南方而去,形成十三陵水库。水口左有龙山,右有虎山,守着十三陵大门。咱们再看龙脉卫星图:

 

夏问:嗯,这张龙脉卫星图比较清晰。明长陵个字中抽出脉,两边群山随护,水聚明堂,怪不得老廖说它“夺天下之正气,为万世之鸿基”呢。

郝学:这里好像不是标准的梧桐枝啊。

古正:是的。这里叫“个”字脉,就像很大的一个“个”字嘛。还有一张全景照片,飞机上拍的,你们看看:

 

郝学:去,还没有卫星图清晰好看呢。不过这里可以看整个堂局,有龙虎二山,有十三陵水库,神道等。哎,你不是说个字脉是“小贵在其中”吗,这里可都是帝王哟。

古正:标准的个字脉来龙都不远,背后一般只有一节龙,所以说它小贵。这里来龙悠远,开堂很大,故而大贵。当然,有的风水书上也将这种类型的龙格叫做“棕榈叶”,我们也可以这样叫。

夏问:嗯,叫棕榈叶更贴切。

郝学:据我所知,北京有十三陵,武昌有九王坟,都是明朝的帝陵王陵,比如朱元璋第六个儿子朱桢,号楚昭王的那个,就葬在湖北武昌龙泉山啊。那里的风水好吗?是什么龙格呢?

古正:咱们先看照片,先来张远观的:

 

夏问:远观不错,仙人大坐。

古正:再来张近观的:

 

郝学:砂也蛮秀丽。不过四周好像都是水啊,没有山峦层层包裹呀,这是什么格呢?

古正:嗯,这里三面环水,站在墓地看南面、东北面是这样的:

 

 

郝学:啊,都是空空荡荡的呀,这怎能藏风聚气呢?

古正:风水祖师郭璞说过:“水界气则止”。意思就是水可以像划界址一样阻止住气的散漫,也就说水可以藏风聚气。所以风水书上有“无山缠要有水缠”之说。

郝学:哦,对啦。你前面好像说过水可以代替山峦藏风聚气的。

夏问:这里叫什么山啊?

古正:这里叫夹山,又叫龙泉山或灵泉山,三面临牛山湖、梁子湖和三叉港,在无边碧浪之间,逶迤崛起云山,大龙山,二龙山,天马峰,玉屏峰,笔架峰,宝盖峰,马鞍峰,龙帐峰等。南北两条山脉自西向东似卧龙绵亘9公里,形成一个很美的峡谷地带,两山东南端之间有一浑圆形小丘,名珠山,与两条山脉形成了“二龙戏珠”之势,确实是个好去处。

夏问:你这几张照片可看不见什么“二龙戏珠”哦。

古正:这要看卫星图:

 

郝学:这是什么龙格呀?楚昭王墓在哪里呢?

古正:楚昭王墓在图中天马峰下,坐北朝南,朝着梁子湖方向的就是。看近处照的照片:

 

夏问:这龙格就是你说的流星龙吧?

古正:对。按其形象叫就是二龙争珠。如果两边有鱼翅状的,就叫蚩龙,主凶。别小看这图中两山所夹的峡谷地带,开始是几个官府退隐之士隐居在此,如唐代江夏王李道宗、宰相李溪,元代宰相沈如筠等就是。后来逐渐形成了樊、李、杜、沈等八大望族,并形成了灵泉古市。明朝楚昭王朱桢藩镇武昌时,经常来这里避暑。见山水秀丽无比,便叹气道:“惜乃阳宅,若为阴宅极佳。”于是,便令风水师王化龙在天马峰下勘定了一块叫“五龙捧圣”的吉壤。谁知这地下竞然已经葬着汉朝舞阳侯樊哙!

郝学:怎么办?总不能挖人家祖坟吧?

古正:风水师替楚昭王想了一个讨人骂的主意,先偷偷在那里埋下一块石碑,上书:“此处本是昭王地,暂借樊哙千余年。近日时至期已满,樊哙迁移到东边。”说天意早在千年之前就把这里给了楚昭王,以前只是借给樊哙用用,现在应当退还给主人了。

夏问:哈,天下居然有这样的狗风水师!胡诌出这样的狗屁道理来!这后代子孙能给几百年前的先人借地?那汉朝江山也是他朱家人借给刘邦的吗?唉,人说秀才遇大兵,有理说不清,我看当官的比大兵还横!

古正:楚昭王迁走了樊哙,开始在那里修造自己的坟墓,并强行将八大望族数千户人家统统赶出山外。楚昭王死后葬在天马峰南坡,后来的宪王也葬在那里。而庄、康、靖、瑞、愍、恭、贺等七王则在玉屏峰北坡。合称九王坟,与北京十三陵遥遥相望。

郝学:这里的龙格自然是比不上十三陵那里的,所以楚昭王的子孙不能继承皇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