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23:20
关于[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上)]的字幕:
  • 同学们大家好。上次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道教的情况,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佛教的情况,题目,我给它取的名字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
  • 就叫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在讲佛教的传入的时候,这个佛教的创始人是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我想简略地把释迦牟尼他所生长的古印度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一下:
  • 古代的印度它分很多的种姓,婆罗门刹帝利最高的种姓叫婆罗门,然后第二种叫刹帝利,刹帝利以下还有两个种姓,
  • 最低层的是贱民,按照古代印度的这个规矩,婆罗门它是最高的地位,世世代代就是婆罗门互相通婚,别的次于婆罗门的
  • 要想和婆罗门通婚,必须要做很多的好事,认为他们可以,才有资格和婆罗门通婚。其他的下面的也是如此。至于贱民那永远是贱民,不管你做多少好事还是贱民,
  • 而且你弄的不好,死后就变猪、变狗、变鸡、变畜生,所以古代印度最低层的人,生产者、劳动者,最低层的群众是非常的痛苦的,痛苦也没有办法来申诉、
  • 向哪方面来请大家帮忙,没有办法的。释迦牟尼不是婆罗门,他是刹帝利,他比婆罗门还要低一层,释迦牟尼,“释迦”它是一个姓,
  • “牟尼”是圣人的意思,这是后来,因为他成佛以后,他的弟子们来尊他为圣人。早年他的父亲是饭净王,是一个国的王,他的母亲死的早,
  • 是他的姨父、姨母把他抚养长大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释迦牟尼就感到人世间很不平等,很痛苦,生、老、病、死、贪、欲、痴
  • 种种的痛苦,怎么样的解脱呢?怎么样使人间免除这种痛苦呢?他就舍弃了王子的继承王的地位,他就出家了,修道了,想自己能够修道学成以后能够普度众生、救苦救难。
  • 怎么样的来修道呢?怎么样的来使自己取得这样一个普度众生的本领呢?他也不知道,所以他想,人之所以有种种的痛苦是由于人有自己这么一个肉体,
  • 血肉之躯,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所以就产生许多的烦恼、痛苦,一种执着,如果把自己这种血肉之躯消除了,没有了,得道了,那不就可以普度众生了吗?
  • 所以释迦牟尼开始学道的时候他从这样一个逻辑出发,这么一个思想出发,就坐在这个菩提树下,就修道了,想尽办法就折磨自己了,折磨自己的肉体,希望自己的肉体早日消除,
  • 过了好久,不行,受不了,饥饿、痛苦,他饥饿、痛苦,那个道你又没有学到,也还没有把这个本领学会,我自己也就快完了,那我将来怎么能普度众生呢?所以他就改变一种方法,
  • 在尼连禅河畔一棵菩提树下,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静养,就悟出这个道理来,据说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他悟出了人生的道理,摆脱痛苦的道理,所以后来就成了佛。
  • 这些例子从我们今天看起来多少有些神秘,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就是说那个就是这么成佛吧,怎么样的得道?这个道是个什么样的道?《佛经》里面大致都有,但是那些都是非常富有哲理化的一些东西,
  • 我们用今天这样的普通的这么讲法是不容易讲清楚的,我们暂时就不讲了。佛悟道以后,他有很多的弟子追求他,把他看成一种圣人看待了,追求他。
  • 有一天,他拿着一朵花对着他的弟子们示意,释迦牟尼微微地笑了一笑,他这些徒弟们都不知道,这个佛在干什么呢?把这个花给我们看这是个什么意思呢?都不懂,都有点痴呆了,
  • 只有其中的一个人叫迦叶,当释迦牟尼拿出这个花示众的时候,他也向佛点点头微笑,噢,这叫心与心相通,心心相映,心与心沟通,他与佛心沟通了,
  • 所以迦叶后来被许多的佛众、信佛的人尊封为“禅宗第一祖”。禅宗后来传到了中国,
  • 这是中国里面一个中国化的动态,所以下面我们将要继续的讲禅宗。在最初刘邦和楚汉相争以后,这个社会动乱不安,
  • 汉高祖刘邦当时在战乱期间是抵挡不了北方的匈奴民族,匈奴民族那都是马上生活的,马上来、马上去,汉高祖没有办法。甚至有一次
  • 汉高祖被匈奴民族围到平城,差一点快被俘虏,汉高祖的夫人,当时她等于是皇后了,受到匈奴的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写信侮辱她,
  • 她也只好忍受,没有办法,国力不如匈奴族啊,怎么办呢?只好忍受。而且汉高祖这个人虽然是做过亭长,做过一个地方的一个小亭长,但是文化程度不高,他相信武力,
  • 他对于儒家文化他是看不上的,所以对当时的儒家的一些知识分子他有时候甚至于当场就侮辱他,把他的帽子抢过来,他小便,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你想想,如果这些知识分子,
  • 他当然就不能和他往来了,幸好刘邦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陆贾,陆贾就对刘邦讲了一句话,你能马上打天下,你能够马上治天下吗?他说:你能马上打天下,你能够马上治天下吗?
  • 刘邦一想这话也对呀,我打天下我靠武力,随意我打败了谁,那我就是王了,我就是首领了,但是我把许多的敌人都打败了,我治理这个国家那我怎么办呢?不能在马上治啊,这个陆贾说的对啊,
  • 能够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最后他就跟陆贾说,他说:行,你这个道理我很明白,你给我写我应该怎样马上治天下,将来我打胜了之后怎么样治天下?陆贾就一篇一篇的就把如何治理国家、
  • 如何的安抚人民,如何团结一些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这句话是我们用现代的话讲了,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这个名词了,我们为了通俗起见,我们就说如何的团结这些有才能的学者,这些知识分子,这样的话,所以刘邦就慢慢地
  • 团结了一批很著名的能够治理国家的一些人物,像萧何、张良、韩信等等等等,最后,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之主。开国之主这个时候
  • 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民族还是没有办法,当时,匈奴民族不仅是在北方蒙古这一带活跃,甚至在西域一带相当活跃,在这里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西域”“西域”两个字,
  • “西域”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不只新疆地区,新疆地区以西,葱岭以西都属于西域地区,当时的西域地区是很广很广的,当时汉武帝统一天下以后,就是想尽办法,
  • 西域地区有很多的国家,这些国家之间互争雄长,有时候有年祸、有斗争,有时候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汉朝就想利用这些矛盾和西域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共同的来抵御匈奴。
  • 在汉高祖的时候没有这个力量,国家的财政不够,人力不够,特别是有许多的经济破产,人民相当的痛苦,需要休养生息,如果不休养生息的话,没有人民的支持的话,
  • 这个战争怎么能打呢?怎么能够把这个强大的敌人打跑呢?这个国家怎么能够保护呢?这个国家怎么能维持呢?所以从汉高祖起,汉文帝、汉景帝这两朝都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发展生产,
  • 尽量地安定老百姓。过了一段时期,到汉武帝的时候,这是汉朝最强盛的时候了,在许多的儒家的建议之下,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儒家就成了汉朝
  • 治国、平天下的一个总的纲领,也就是说儒家从这个时候起就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切国内的各个民族一根脊梁骨,也是教育后代的很重要的、
  • 很有力量的一种民族的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这是从汉武帝时候起的。那么汉武帝之前,对西方佛教知不知道呢?知道,但是不敢说,儒家
  • 因为儒家已经定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骨,治国、平天下的一个经典、一个指导思想,所以虽然明明心里知道,但是不是那么太明显,不敢说,汉武帝以后,
  • 往西方一些比较有学问的高僧,往西方去求经的人多起来了,西方西域的天竺就是古印度的一些有学问的、有修养的一些高僧到中国来传教的多起来了,这样一个往来,
  • 彼此的往来求经、(求)经典队伍,求经,互相的通消息,慢慢的这个民族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和睦之感,特别是在儒家那种宽宏,能够容忍、宽宏这样一个精神的感召之下,越来越比较融洽了,
  • 因为儒家有一个精神是很值得我们今天感到很骄傲的,天下为公 人人平等 容纳宽容儒家是讲天下为公、人人平等,能够容纳、能够宽容,即使和我的意见不同我也能宽容,
  • 这是儒家一个很重要的精神,过去我们介绍儒家的时候,从四书五经、从仁义道德都谈到了这些问题,这就是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传播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 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够得到许多信奉儒家的这些有学问的人,他才能慢慢地对这个佛教也开始研究了,开始有兴趣了,并且不时地把这种心得、体会
  • 介绍给当时的皇上,给当时的天子,天子一听的确有道理,特别是儒家在这个佛教里面有许多思想对这老百姓来讲的话很重要,因为佛教里面有个理论,众生平等
  • 众生平等,是人人平等,普度众生,你光是众生平等,不管你是什么人,不仅是人,甚至是动物都是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说谁高谁低,众生平等、普度众生
  • 这个观念对老百姓来讲很有鼓舞作用。还有这个佛教里面讲,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今生不报,来生也要报,今生你做了善事,
  • 我享福、我能够延年益寿,我做了恶事、做了坏事,那就不行,我要受惩罚,甚而我可能要下地狱,来生就要变牛、变马、变狗、变畜生。在中国古代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这个说法,
  • 但是那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只是现世,我做了好事,我得到善报,我做了恶事、做了坏事,我得到恶报,如果说是报,最多是我的子孙,我做了善事,我虽然是没有享到什么福,但是我的子孙享到福了;
  • 我做了坏事,我虽然没有受到惩罚,我的子孙会遭殃,它只是现世,它没有来世,没有来世转生,下一辈我能够变牛、变马,没有这个说法,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可是佛教有这个说法,佛教这个说法的话
  • 那大大的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讲,那是多么大的一个希望啊,现世我没有享到福辛苦了一辈子,我将来死后,我再托生在一个富贵人家,托生在一个幸福人家,我还可以享幸福啊,所以这个给老百姓
  • 增添了很多的希望,从某种情况讲,这当然有些神秘色彩,地狱在哪里啊?来世是个什么世啊?从我们今天看起来的确这有点迷信色彩,但是在当时,那是对老百姓来讲那是很大的安慰。
  • 统治者就利用这一点来号召老百姓,奖励老百姓,所以在战乱的时候当道德堕落,除了个别人能遵守道德以外,广大的人都道德不能约束了,法律也不能约束了,
  • 但是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这样一个观念、这样一个思想却深深地扎根,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解放以前几十年,我记得我小时候,那就是七十多年以前,
  • 在我们的农村里面,你看有一个供祖先的地方叫堂屋,这个堂屋是供自己的祖先,祖先我们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很尊重祖先的,祖先是根本,我们从哪里来啊?我们的父母从哪里来啊?那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 所以中国很重视祖先的根本,对祖先是非常的尊敬的,在过去在对敬祖先的堂屋里面,大家看除了供祖先以外祖先观音菩萨还供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这是佛教里面的,中国儒家里面没有观音菩萨,不仅供观音菩萨,祖先观音菩萨赵公明八洞神仙
  • 还有时候供赵公明、八洞神仙,赵公明是财神爷,属于道教,八洞神仙那也是道教,玉皇大帝嘛,道教,那就是说中国在几十年前这个老家,这个传统下来的话,供祖先的地方又供道教的神仙,也供佛教里面的神仙,
  • 这个好像很自然,这表面上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从我们今天看起来好像这有点迷信、荒唐,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起来,说明我们这个中华民族的这种宽宏、博大的精神能够容纳。同学们,我们刚才讲了
  • 就是中国的老百姓所供奉的一些神,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的这种博大胸怀。在这样一个情况,博大的胸怀当然虽然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了,但是你如果仅仅只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 不得到帝王的支持,不得到一些什么大臣们的支持,一些贵族们的支持,佛教佛教在中国的这么迅速的传播也不是那么太容易的,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提到的就是说正是因为佛教的传入,
  • 所以使得佛教的许多高僧不断的来中国来传教,中国也有许多高僧不断地到西方,到西域去、到古印度去取经,这样一来的话,就加强了中国和古印度以及西域
  • 甚至包括葱岭以西许多国家的交往,文化的交流,这是很重要的,这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地吸取新鲜血液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到外国去传播中国的文化的、去取经的,
  • 有两个很重要的人物,简略地介绍一下,一个是东晋时候的法显,《法显传》他写过一本《法显传》,在这本《法显传》里面记载了许多西方佛教国家的风土人情,这对我们今天来研究历史、了解当时的情况很重要、很重要的资料,
  • 这个人他不仅介绍文化,而且对于我们这整个历史,不要忘记过去,甚而和世界的各国的往来,那都有很高的价值。另外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唐玄奘,就是唐僧和尚,《西游记》写的那个唐僧,到西方去取经的。
  • 这个唐僧也是一个高僧,对于儒家的经典也很懂,高僧,他开始是想向国家请求到外国去取经,唐朝的时候,因为唐僧那个时候有其他的原因吧,
  • 不让私人出国到外边去取经,但是唐僧没管,自己就偷偷地跑了,偷偷地自己走,出关,就从甘肃那边走,然后进入到沙漠地区,进入到现在的新疆的沙漠地区,很苦啊,特别是到看沙漠地区的时候,
  • 没有水喝、没有吃的,很苦很苦,有几次就是几乎就要死掉了,幸好走到西方就快要沙漠地区的时候,有一个少数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一时我没有搞清楚,
  • 送了他一匹马,一匹老马,这个老马识途,它能够认识路,送给他,正是因为这匹老马,所以说唐僧在沙漠地方没有被饿死、没有被渴死,因为这个老马它知道沿途到处是骷髅骨头或者是马粪,
  • 这个老马就根据这个,有水草的地方它就往水草的地方跑,最后唐僧因为得到水草以后得以活命。唐僧到西方去取经,唐僧因为他是一个高僧,到了古印度以后呆了很长时间和印度的这些高僧们
  • 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而且印度的一些佛教徒、一些庙宇请他去讲经,他就在那里讲经,受到了印度人的十分的尊敬,《大唐西域记》他写过一部书叫《大唐西域记》,这也是一部不仅仅是介绍了当时的佛教的情况,而且也记载了当时中国和古印度以及西方
  • 这些历史上许多许多宝贵的材料,这是我们讲中国的一些高僧、有学问的一些僧人和西方的这些高僧、一些有学问的僧人结下了浓厚的友谊,而且也受到了
  • 当时他所到国家的国君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