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安卓手机客户端:为什么会对“摸奶门”失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03:03
                                   为什么会对“摸奶门”失语?

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慈溪“摸奶门”都算是大新闻:内容震撼、传播广泛、而且同类事件众多(有人统计,就在这几天,被命名为“门”的类似事件就有七八起之多)。但就是这样的大新闻,相关新闻报道和评论都非常少,以本网为例,相关新闻只有三条,而且现在均以删除;评论也只有三篇,而纸媒发表只有一篇:潇湘晨报周东飞的《慈溪“摸奶门”事件 谁该为良俗负责》。就在这篇评论后面,网友的回复有三百,既然媒体报道和评论都那么少,那今天的评中评换一种写法,完全网友的回复作为基础。

首先是昆明一位网友说:“现在的舆论,明白无误地表明社会受到了惊吓。”这话说得非常准确,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媒体报道和评论会那么少?——因为受惊而失语。人被吓着了的本能反应之一就是回避,忘掉它,当它根本没发生过。

湖北襄樊的网友说:“不代表90后,但却是90后!”如果我的理解没错,这位网友是对周东飞文中的这句“慈溪不雅事件的发生概率毕竟是极低的,即便其中有若干少年男女,那也代表不了整个90后”有异议。而河北邯郸的网友就更明确反对这句话:“这能看到作者对发生在我们的青少年身上的问题麻木到了什么程度,这根本不是对青少年的保护,这是对他们最大的犯罪。”也就是说,固然不应一杆子打倒一船人,但该事件并不仅仅是一个个案(如前所述,这几天网上热传的类似事件就有多起),一方面固然要反对戴帽子,但同时必须看到其普遍意义。但问题在于,现在的成年人对青少年的了解到底有多少?比如事件中的女生说对男生很好,只是为了有福同享和睦相处,很多人说该女生的辩解很荒唐愚蠢,但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不理解是因为了解得不够多。以该班的实际情况,只有一位女生,她该如何与男同学相处,可曾有人设身处地为她着想?而“哥们义气”在学生当中又有多大的号召力?现在的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是靠什么来维系的?

原因何在?四川一位网友说:“这是教育的问题。”北京网友马上反驳说:“不是教育的问题,是社会大环境出了问题。”这个反驳有些不够严谨,更好的表达是另外一位网友说的:“这种事情还会发生的,因为你们总愿把责任往学校和教师身上推,固执的认为教育是万能地,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意外。”教育很重要,但教育显然不能改变社会潮流。正如广东网友所说:“连电视台节目女主持人也坦胸露背面对观众时,这是无声的号召。”我们这个社会是如何引导的?呼吁了多年的分级制度为何不能实行?只会用绿坝这么粗暴的方式来保护孩子,正如BBC记者所问,现在绿坝没了,孩子怎么办?能不能有一点技术含量?

广东佛山的网友说:“又有人大放厥词了!!!什么是道德底线呢?都有那些呢?有谁向他们传输过呢?”说得真没错,道德真是一个太好用的词语,但是,什么样的道德?谁的道德?怎么教授道德?有许多网友说这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上海市的网友甚至说“一群伪君子!!!”谈道德看似容易,其实最难:在强调多元价值观的当下,你凭什么要别人认同你的道德?这个问题诸多大哲人也很难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我曾经在几年前的一篇评论中写到:“我无法开出药方,不过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假如想要重建道德体系,只有靠大多数人都来信奉才有可能。在试图谴责的时候,先反躬自省一下自己为社会道德添了一块什么样的砖,加了一块什么样的瓦。”

也许唯一不应该责怪反倒是这些当事人,一位84出生的北京网友说得好:“不负责的把所有事情推卸到90后是极其可鄙的,当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时,你们批评的人在干嘛?!现在形成了,出事了,你们就大加鞭笞?!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典守者难辞其责也!

如此重要严肃的事件被轻忽,所幸还有网友。

凤凰网评论编辑:彭远文

版权声明:凤凰网原创评论,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