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passportq30:乾陵之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02:45

      乾陵之迷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权术。
  637 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别发为尼。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翌年生是长子李弘,晋为昭仪。
  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654 年,武昭仪产下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有一天,王皇后闲得无聊,到昭仅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她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嫁祸于王皇后。655 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位。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础。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萧妃,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受到历史的谴斥。
  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然作为女人,也有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一面,于此诗可见。
  武则天还有《腊日宣诏幸上苑》诗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首诗后来流传为一个故事,说武则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高承:《事物纪原》卷十《牡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此诗题解云:“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此说较为可信,所谓今花神催开百花,乃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实先有所布置。
  据《新唐书·艺文志》录有武则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摘自《中国历代后妃大观》,海天出版社,1992,陈华新编著

武则天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就服侍太宗。当时太宗的御厩里,有匹名马,叫“狮子驄”,长得肥壮可爱,但是性格暴躁,不好驾驭。

有一次,唐太宗带着宫妃们去看那匹马,跟大家开玩笑说:“你们当中有谁能制服它?”

妃子们不敢接嘴,十四岁的武则天勇敢地站了出来,说:

“陛下,我能!”

太宗惊奇地看着她,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第一件是铁鞭,第二件是铁锤,第三件是匕首。它要是调皮,就用鞭子抽它;还不服,用铁锤敲它的头;

如果再捣蛋,就用匕首砍断它的脖子。”

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他虽然觉得武则天说的有点孩子气,但是也很赞赏她的泼辣性格。

唐太宗死了后,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武则天被送进尼姑庵。这当然是她很不情愿的。

唐高宗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中了武则天。即位两年后,他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出来,封她为昭仪(妃嫔的称号)。后来,又想废了原来的王皇后,立武则天做皇后。这件事遭到很多老臣的反对,特别是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说什么也不同意。

武则天私下拉拢一批大臣,在高宗面前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有人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别人管不着。”唐高宗这才下了决心,把王皇后废了,让武则天当皇后。

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就使出她那果断泼辣的手段,把那些反对她的老臣一个个降职、流放,连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

不多久,那个本来已经十分无能的高宗害了一场病,成天头昏眼花,有时候连眼睛都张不开。唐高宗看武则天能干,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给她管了。

武则天掌了权,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高宗想干什么,没有经过武则天同意,就干不了。唐高宗心里气恼,有一次,他跟宰相上官仪(上官是姓)商量。上官仪是反对武则天掌权的,就说:“陛下既然嫌皇后太专断,不如把她废了。”

高宗是个没主意的人,听了上官仪的话,说:“好,那就请你去给我起草一道诏书吧。”

两个人的说话,被旁边的太监听见了,那些太监都是武则天的心腹,连忙把这件事报告武则天。等上官仪把起草好的诏书送给高宗,武则天已经赶到了。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

唐高宗见了武则天,吓得好像矮了半截。他把上官仪起草的诏书藏在袖子里,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干的。”

武则天立刻下命令把上官仪杀了。

打那以后,唐高宗上朝,都由武则天在旁边监视;大小政事,都得由皇后点了头才算数。

公元683年,高宗死了。武则天先后把两个儿子立为皇帝——中宗李显和睿(音ruì)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废了,把睿宗软禁起来,自己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这一来,又遭到一些大臣和宗室的反对。

有个官员徐敬业被武则天降职,借这个由头,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找宰相裴炎商量。裴炎说:“现在皇帝年纪大了,还不让他执政,人家就有了借口,只要太后把政权还给皇帝,徐敬业的叛乱自然会平息。”

武则天认为裴炎跟徐敬业一样,都想逼她下台,一气之下,就把裴炎打进牢监;又派出大将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徐敬业。徐敬业兵少势孤,抵抗了一阵,就失败了。

接着,又有两个唐朝宗室——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武则天派兵镇压了。

经过这两场小小的兵变,全国恢复了安宁,没有人再敢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巩固了她的统治,就不满足太后执政的地位了。

有个和尚猜到了太后的心思,伪造了一部佛经,献给武则天。那部佛经里说,武则天本来是弥勒佛投胎到人世来的。

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让她代替唐朝皇帝统治天下。

又过了几月,有个官员名叫傅游艺,联络了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太后即位称帝。武则天一面推辞,一面提升了傅游艺的官职。结果,劝她做皇帝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当时文武官员、王公贵族、远近百姓、各族首领、和尚道士,上劝进表的有六万多人。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摘自《上下五千年》

淫妇还是君?大周皇帝武则天之谜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大唐帝国因为有了她而更加繁荣昌盛,但她杀女弑儿,重用酷吏,排除异己,死后墓碑不刻一字。她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

  少女入宫 争夺后位

公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则天出生在唐都城长安。她的父亲武士虽然也是唐朝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武士做木材生意,后来因为正赶上隋炀帝大兴土木,结果发家致富。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经常和权贵们交往,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反隋,武士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李渊攻克长安后,武士因功被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14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新权贵。公元620年,武士的原配夫人病逝,通过唐高祖做媒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杨氏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少女时代,是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度过的。公元635年,武士死在荆州都督任上,随后全家回到长安。前妻生下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和他们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待杨氏刻薄无礼,武则天孤女寡母四人在长安过了一段很不舒心的生活。武则天十三四岁时,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都奠定了基础,而且擅长书法,字态卓尔不群。
  到了公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次年,武则天因美貌出众被召进宫中做了才人(唐时,皇后以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妃,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共27人为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27人,共81人是代御妻。),当时只有14岁。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要出嫁了。
  武则天对宫廷生活充满着向往。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虽然她的确十分妩媚,但由于她性格倔强,缺少女人该有的温柔,所以很不受太宗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12年称号也没有提升。十几年的半幽禁生活尽管使武则天虚度了最好的一段青春,但这毕竟是武则天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当太宗还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她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动。武则天因没有生育被送到感业寺出家。她在感业寺出家的两年中,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李治即位后的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
  已经28岁的武则天,重获入宫的机会,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她下决心要利用与高宗的感情,夺回失去的青春年华。事实上,这次入宫后,已经成熟的武则天就开始在权力之争中大显身手了。
  武则天这次再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魏国公王后祐的女儿王皇后为了和淑妃萧良娣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作主张让武则天先蓄发,做好准备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这是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得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8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12个子女。后边的6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她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随着在宫中地位的逐渐稳固,她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由于武则天过人的聪明和超绝的手段,她很快成了比王皇后、萧淑妃还要受宠的嫔妃。为了登上皇后宝座,武则天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联合王皇后攻击萧淑妃,使之被废为庶民。之后武则天又将攻击目标对准了王皇后。
  公元654年,武则天第二胎生下一位公主,很讨人喜欢。王皇后也禁不住前去看望,逗弄一番后,知道皇帝要来就先走了。武则天趁机残忍地掐死亲生女儿,然后轻轻盖好被子。一会儿,皇帝来看女儿,武则天面带欢笑,带皇帝来到床前,掀开被子,佯装才发现自己女儿被害,失声痛哭。皇帝见此情景,十分震惊,赶忙追查是怎么回事。侍女告诉他,王皇后刚才来过。高宗大怒,武则天又趁机进谗言,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再加上王皇后久未生育,高宗就此下定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决心。
  在封建社会,皇后的废立属于国家大事,必须由众大臣们共同商议决定。武则天做皇后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朝廷中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则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坚决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并提出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把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褚遂良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到湖南长沙任都督。
  最后,还是开国的功臣李勣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终于,在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将萧淑妃贬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高宗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后来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并将王皇后改姓为“蟒”,萧淑妃改姓为“枭”。

女皇武则天墓的风雨护宝人

  默默守护乾陵陪葬墓21年的乾县乳台村支书冯民喜:“看护好这些陪葬墓不遭破坏,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唐乾陵,不仅是陕西境内唐十八陵中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也是目前惟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2006年7月2日,是女皇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合葬封陵1300周年纪念日。
  日前记者来到乾陵,博物馆的同志欣喜地说: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乾陵文物区,大量文物未遭破坏和盗掘,除馆区内严密的安保、技保设施、措施外,而大量分散于田野或露天的珍贵石刻、十多个陪葬墓等文物能在风雨岁月中安然无恙,这应归功于乾陵脚下众多默默无闻的农民护宝人。他们当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世代相传的民间守陵
  2006年6月20日,酷热数日的关中大地,被一场雨浇得格外凉爽。
  上午,在雅净肃穆的乾陵博物馆,正忙着筹备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封陵13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副馆长梁子,指着坐在身边两位年过半百的农民对记者说,他们是祖辈生活在乾陵脚下的农民,也是我们15位农民文保员之一。“在陕西十八座唐陵中,乾陵是惟一没有遭破坏和盗掘的帝王陵。尤其是在这些年,周边地区文物失窃或盗掘案件时有发生,外地一些盗墓贼和文物贩子对乾陵也窥测已久,有的甚至混在游客中来打探乾陵地宫门道等,但都被我们的文保员及时发现或识破而赶走了。这些农民文保员,他们坚守祖训家传,形成了一个群体,自觉自愿守护着陵园,为乾陵文物保护立了汗马功劳。”
  两位古铜色面孔的农民,见梁馆长如此夸赞,一个个憨厚地笑着:“皇帝的墓就在咱眼前,先人们都在保护,到我们手里更应保护好,让更多人来参观,这不仅是为了公家,也是为后辈人积德造福呢!”
  曾在乾县担任过多年文物旅游局局长的乾陵博物馆党委书记马文廷说,乾陵的民间守陵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在唐朝各个时期政府都派有大量人员守护陵园,主要负责保护和修缮陵园。随着时光流逝,朝代更替,这些人的子孙都在陵区周围繁衍生息,默默地守护着陵园。“如今,他们都成为民间的文保员,一代接一代地继续守护着乾陵地上地下的文物,没有他们风雨数十年的默默护宝,乾陵保存不会这样完好。因此可以说,他们是我们博物馆最可敬的人!”说起这些居住在乾陵周围的农民护宝人,老马更怀着一种特殊的敬意。
  田野文物保护的功臣
  博物馆保卫科的同志介绍说,乾陵文物保护点多、线长、面宽,情况复杂,保护难度比较大。原来,1300多年前,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建造规模非常宏大,气势也十分雄伟。其陵园由两重城垣组成,内城周长5920米,占地230万平方米。城内又分布有献殿、阙楼、回廊、王宾殿、六十一朝臣画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378间。外城周八十里,实际占地约20万亩。陵园内城四门之外及司马道两侧列置有华表、翼马、鸵鸟、翁仲、石狮、无字碑、述圣纪碑等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120余件,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特别是在陵园东南隅的黄土台地上,又呈扇形分布着太子、公主及亲王、重臣陪葬墓,文献记载有17人。陪葬墓区现存封土堆15座,范围北至乾县城关镇东金村殷家,东北至唐僖宗靖陵,东至阳洪镇乳台村东南800米处,南至城关镇大青仁(龙)村,西至城关镇张家堡村东旅游路,整个范围东西5600米,南北3800米,占地2128万平方米(31920亩)。
  偌大的陪葬墓区是乾陵陵园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现存的15座封土堆之外,可能还有未探测到和未发现的墓葬。根据唐高祖献陵和唐太宗昭陵目前发现的陪葬墓数目与文献记载的差异推测,乾陵的陪葬墓数目将远远大于文献记载的17座,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无任何封土的陪葬墓。因此,“在这样大的区域内,除了露天和田野众多精美的石刻文物及遗址需要保护外,地下也可能隐藏有无数未知的文物也需要保护,而仅靠国家和博物馆的人力、物力都难以达到全面而有效的保护。因此陵园周围的这些农民文保员,对露天和田野文物古遗址的保护,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乾陵博物馆从分居在乾陵周围的农民护宝人中,挑选了15名思想觉悟、身体素质好的中壮年农民,正式组建了农民文保员队伍,负责看管“大陵”(指乾陵,下同)及陵区田野石刻、古遗址和陪葬墓等,其中8名担负着陪葬墓的看护任务,4名看护石刻。这些农民文保员常年吃、住在陵区,日夜守护巡查在陵区,筑起了一道守护乾陵的铜墙铁壁。
  默默坚持的守陵人
  68岁的何生照老汉,就是这15位农民文保员中的一位。他所住的村子因紧挨乾陵西南角而得名叫西南村。何老汉从26岁起就担任着西南村干部。
  “我们小时候,老人就给我们说过,从唐代开始,大陵一直有提灯巡陵的习俗。直到他们的老爷爷那时,乾陵还有人看管。老人们经常对我们年轻人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不能乱动,否则就要遭天谴。附近这几个村子都是这样给年轻人传的。我当大队长后,守护大陵也成为生产大队的一件大事,队上还设立了文保会,大队长自然成为文保会主任。那时,如果谁翻地、修房挖地基时发现古砖等都要立即报告文保会,我们赶去就要把它立即填了,不能再挖。”何老汉给记者讲起这些保护文物的往事时,显得格外开心。
  有33年党龄的何老汉从村干部退下后,就做了博物馆专职的义务文保员。他所住的西南村中有乾陵玄武门、白虎门等四门遗址,土阕和刻立于唐代的3只石狮子、2匹石马、2只石羊等文物及绿化林带,这都是他看护的范围。每天不分白天晚上,不论下雨下雪,老汉都要在他管理的“辖区”巡查几遍。
  在何老汉简陋的小院子里,已生病多年的何老汉老伴对记者笑着说:他对那些石狮、石马、石羊的感情我看比对我还重,我生病了还得去自己买药,家里事他也很少管,却整天在那些地方转悠。晚上不管下雨下雪,一天不拉地拿着手电筒、狼牙棒(博物馆配的防身器械)又出去看那些宝贝还好不好。有几回冬天下大雪,路很滑,他照样出去,半夜回来后见他摔得浑身是泥,可第二天晚上又出去了,拦都拦不住。
  何老汉嘿嘿笑着说,一晚上不去看看,心里就不踏实。“只要那些宝贝还在那站着,身上没有被碰、刮和乱刻胡写的痕迹,四门遗址也没有被人乱挖,咱回家睡觉就实在了。”记者随老汉所看管的这些文物和遗址巡查了一圈,差不多用了一个多小时。看到老人敏捷行走的身影和仔细观察的眼神,想起在多少个风雨的日日夜夜,老汉为了国家的文物遗产的安全,独自默默地巡回在这条山路上,一种敬意油然而生。随行的博物馆同志告诉记者,这些农民文保员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他们这样坚持多年默默守护文物的精神,的确令人感动!
  48岁的吴养志,是家住乾陵石马道村的文保员。他看护着乾陵御道两旁的华表、无字碑及六十一尊宾王石刻等100多件文物,是乾陵上名副其实的现代“守陵人”。
  在乾陵御道旁,博物馆为他特建了一个不到两平方米的简易看护房,他从100多米外的家里拉来电线装上灯,就日夜吃住守护在这里,而把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交给媳妇照管着。旺季时,乾陵游客多,而一些年轻人总是趁人不注意时,想在这些石刻文物上留下“到此一游”的歪笔。夏天的晚上,乾陵又成了人们避暑的好地方,不少骑着摩托车的城里青年人喜欢聚在一起,围在石刻周围喝啤酒。有的人就在石刻上磕啤酒瓶取乐。为了使这些珍贵石刻不受损坏,老吴白天不停转着预防乱写乱画的游客,晚上又守在石刻前驱赶可能闹事的酒鬼。
  每年冬天尤其雪天时,陵上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有人劝他白天可在陵上看着,晚上还是回到暖和的家里住几天,免得冻坏身子,可老吴坚决不肯。依然日夜守护在陵上。白天在游客散去后,他用着自己家的电,开着电褥子取暖。即使躺在被窝里,双耳还要静静听着陵上有无异常的动静。半夜,北风呼啸,他又爬起来拿着自己买的电筒,把那些珍贵石刻仔细照看一边。这样的看陵日子,老吴已坚持了整整数千个日日夜夜!
  “打歪主意就赶紧走人”
  这些年,不少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一些文物贩子怀着鬼胎夹杂在游客中来到乾陵,有的打听乾陵墓道,有的来踩点看路形,但这些人都没有逃过乾陵农民护宝人的眼睛。
  何老汉就经历过几次。一天下午,他正在大陵西边巡查,突然看见一高两矮3个形迹可疑的年轻人,他们不像其他普通游客去看大陵上的石刻,去听导游讲解,而悄悄蹲在陵下的一个山坡上抽着烟嘀咕着。“我觉得不太对劲,就走上前去。其中操河南口音的大个子就递上烟套近乎,问我这乾陵下面都埋有啥宝贝?我说,啥宝贝都有。他们又问,这下面有没有门?门应该朝东还是朝西?我觉得这话里有问题。就告诉他们:我说不清。接着又反问他们:你们想干什么?我们这里有关乾陵墓道等文物的情况不能乱打听,你们要是参观就去陵上好好看,也欢迎你们多来参观,可要在这里乱打听大陵的事就赶紧走人。这里每天每夜都有人巡查保护,想打这里的主意门都没有!”何老汉说,那几个人听完这话后,脸色一变站起来溜得没了影。

2004年6月,看护14号陪葬墓的文保员胡振峰在例行巡查时,发现一名可疑男子在墓前反复拍照。他上前盘问时,那男子一会说自己是记者,一会又说自己是考古研究专家。但见过多名考古专家的胡振峰仔细端详后,怎么看这人的行为举止也不像考古专家。在仔细询问中,那人边说边用眼睛乱瞟,回话中也出现破绽。细心的老胡发现这人心中有鬼,正准备电话报警时,那人心虚了竟抱起相机跑了。类似的人和事在其他农民文保员看护巡查中也发生多次,但由于这些农民文保员的高度警惕,使这些心怀鬼胎的“游客”最终一个个仓皇逃去。
  “再穷也不能卖文物”
  在采访的多位农民文保员家中,记者看到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富裕,有的人家境在农村甚至是比较差的,但他们却把文物与致富分得非常清。
  距离乾陵约7公里的乳台村,有15号、16号两个相距一公里的乾陵陪葬墓,这两个陪葬墓在乾陵陪葬墓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守护这两个陪葬墓的文保员是今年49岁的村支部书记冯民喜。而担任上这两个陪葬墓的文保差事,又完全是他21年前与盗墓贼英勇斗争的结果。
  21年前,一个秋种的日子。28岁的冯民喜正在地里种小麦。有村民跑来告诉他,在16号墓前的地上听到地下有很大响声,“是不是墓里的宝贝‘翻浪’了?”他赶忙跑去一看,远处的一条暗渠正通向陪葬墓方向,而脚下感觉有人在活动。他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有盗墓贼从暗渠进去挖洞盗墓了。”于是,立即安排村民去报警,自己死死守在渠口上。30分钟后从咸阳、乾县赶来了100多名警察将陪葬墓团团包围。接着,年轻的冯民喜带领几名警察从暗渠潜入,将6名来自河南、宝鸡的盗墓贼抓获。此后他受到咸阳市委、市政府的奖励,也当上了相邻两个陪葬墓的文保员。博物馆在墓附近给他专门建了个小屋,他搬进去一住就是21年。从此,干完地里活后,不管风里雨里,白天夜里,所有的事就是到两个陪葬墓周围进行巡查。自此后,那两个墓一直安然无恙。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10年前,他整理庄基地时,意外从地下发现一只高约一米,体长1.5米的石羊。他知道这是文物,为了保护好这只石羊,他将石羊搬回家门口。不久有文物贩子闻讯赶来,一开口就出价10万元要买走。他坚决拒绝了。
  自从石羊放在家门口后,这几年从西安、宝鸡、咸阳又先后来过10多个文物贩子要买走,他仍然一一拒绝。有人以为他想卖更多的钱,也有人骂他傻。冯民喜说:他们说错了,出土的石羊就成了文物。我家再穷,也不会卖文物的!
  当了多年村书记的冯民喜,家庭经济是出人意料的寒酸。全家住在有些破旧的4间偏厦房中,家里惟一的一台电器,是上世纪90年代因保护文物由咸阳市政府奖励他的14英寸黑白电视机。记者打开后画面不停闪动,几乎不能再使用了。除此之外,记者没有看到一件值钱的东西,而家里的墙壁上贴的两张乾陵宣传画,倒是格外的显眼。说起家里的贫寒,冯民喜说,他这些年只操心了看护陪葬墓的事,家里也没有时间搞什么赚钱的副业,特别是有两个生病的老人要照顾,这两年又先后走了,不多的农业收入都花费在老人身上了,所以日子相对紧一点,“不过慢慢就好了!”
  听他这样说,记者不免有些心酸的开玩笑说:“你把石羊卖了,至少换个好的大电视机,再买些其他的现代化的生活用品啊!”一脸憨厚的冯民喜连声说:“那不行,那绝对不行。上边来人已给石羊照相了,这迟早要上交国家。我现在只能暂时看管和保护好,卖了就是犯法的事!”
  从乳台村返回博物馆,和党委书记老马再次说起这些可敬的农民文保员时,他眼含热泪沉思片刻说:他们的精神的确很可贵,我认为怎么赞颂都不过分。正是这些伟大的农民文保员的默默奉献,和他们高度责任心和警惕性,对我们珍贵文化遗产的精心看护,及时防范和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盗窃文物事件。他们虽然只得到国家一点非常低微的补贴,博物馆在逢年过节时给予了一定的慰问,但他们以淳朴和善良回报给国家的却更多。“他们长年坚守在各自的辖区,用自己的忠诚和辛勤劳动,为了守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在范围如此大的乾陵文物保护区,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群众文保防线,这在全国都是十分鲜见的!” 

应禁掘武则天墓

7月10日《劳动报》报道:在近日西安召开的所谓“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有关人士透露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乾陵博物馆等单位已着手工作,准备大规模考古勘探乾陵内的文物。会上,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石某“坚决主张发掘乾陵”。这些消息,引起了人们对乾陵安危的担忧。
  乾陵与昭陵等一样,都是唐朝时留下的规模比较大的皇家陵寝。由于古人十分迷信,认为财宝可以带到另一世界去享用,所以,国力富庶、生前又很奢侈的帝王,常常在死后有大量财宝器物陪葬。乾陵的真正主人是唐朝的第三代皇帝唐高宗(名李治),他死后葬入生前就修建好的陵墓,名叫昭陵。唐高宗的皇后即武则天,在高宗死后权力达到顶峰,并一度自称皇帝,连国号也改为“大周”。武则天神龙元年,大臣张柬之等拥太子李显(即唐中宗)发动政变,逼83岁的武则天退位。武则天已经病重,做不了什么主,只好发布“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引自《旧唐书》),做完这件事后当天她便死去。本来,如果武则天以皇帝身份去世,她是有资格单独葬于皇陵的,但因为临死前已经被废帝号,恢复了皇后身份,所以按祖制,作为李家的考妣,她只能附葬于丈夫唐高宗陵寝内,未能单独立陵。想来这些(包括去帝号)都是被迫的,当时躺在病床的她,亲信全被清除,身边都是李显派来的人在监护她,她已做不了主。很可能那去帝号的“遗制”也是别人代她写的,并不反映她的意愿。
  尽管唐中宗过去吃过母亲武则天很多苦,原先的皇位也被她夺走过,一度被贬为庐陵王,被流放到现在的江西,吃了好多年苦头,还差点丢了性命,但是,毕竟两人有母子关系,况且新复位的李显也要在臣民前装出他是“以孝治天下”的姿态,所以给武则天的丧事办得极隆重,陪葬器物珍宝也极多,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悬念。
  毫无疑问,李治、武则天合葬的昭陵内,“顶级”文物自然极多,但是,是否因为文物多就“值得”去发掘?或今人就“有权”去发掘?否!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祖宗、先人陵寝是不允许被发掘的,古代时不论君、臣,还是普通老百姓,假如祖坟被挖,应被认为是最大的羞耻和侮辱,所以,在战争中,交战的一方常常用挖祖坟的手段去打击对方,例如三国时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的陶谦势力,因要为父报仇,纵容军队大挖徐州地区老百姓的祖坟,弄得徐州地面哭声震野。所以,挖坟之行为,向来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径。
  对于大型的古墓发掘,我认为只应该在两种情况下才被允许:一是国家级重点工程施工时需要,在实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二是陵寝已被盗掘,进行抢救性发掘。除此以外,对于很可能藏有在大量珍宝的陵墓,均不应该允许发掘,因为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墓内葬物一经出土,肯定将发生变化,例如兵马俑就褪了色,还有一些墓中挖出的纺织品也都被毁坏了。所以,当年周恩来总理就绝对不允许开挖秦陵。乾陵中有宝物不假,但谁能保证开挖时不损坏?
  地下宝物久埋可能也会自毁,但是,挖出来的文物就一定能保证安全吗?依我看,鉴于“人为的因素”,这些文物留在地下可能比存放在地面的任何地方都安全。中国的大批文物流失到海外,足以证明放在博物馆的东西并不安全。
  这次所谓的“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年学术座谈会”,竟估计出墓中有“顶级文物”至少500吨,所以,有人就力主发掘。这种功利式的“学术座谈”,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一种对地下文物的垂涎,是极丢人现眼的。难道我们这一代要靠“文物”过日子了?要知道,墓葬文物是全民族世世代代的财富,它并不只属于我们这一代,难道要在我们这一代把所有古坟古墓都挖光?就不能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些?再说,现在文物、文化部门的一些发掘行为也颇值得商榷,前不久,我在宁波梁祝文化公园参观梁山伯墓,只见真正的梁墓在玻璃罩下一片被开挖的狼籍惨状,旁边却新修一座假墓,这能说是对梁山伯先人的尊重吗?一句话:这就是文化、文物的浮躁。我看某些专家所谓挖掘乾陵后将能建所谓世界上“最大、最具观赏性博物馆”的想法,其浮躁心态正是当今“文物为旅游(旅游为钞票)服务”的赤裸裸的真实反映。文物界最应该做的是保护文物、保护原状不受损毁,但我们的一些考古专家热衷的是挖坟、找文物,以产生“考古”的轰动效应,说到底是自私的企图。正是专家们“考古”的发掘热,又由于社会对文物的过分关注、炒作,搅热了文物市场,搅动了豫、陕两省大批肖小之徒的挖坟热,试看陕西、河南两大文化古地,还有多少古墓保留了下来?因此,我认为文物部门的专家们,考古学会的专家们,应当真正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把保护、维护放在首位,而不是以挖坟为“专业”。不要去当现代孙殿英。
  对于乾陵、秦始皇陵等这类顶级墓葬,文物考古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盗挖或有组织开挖,我在想,按我们现在的保护能力,应该为这些墓葬建立高科技的防护体系,或建一些永久性的封闭设施,不仅让盗墓者无法盗挖,而且应禁绝、防止我们的不肖后代有组织的开挖。陕西省文物部门有关乾陵发掘的申请暂时被国务院禁止了,谁能保证他们不再次提出或将来“先斩后奏”?所以,看来应建议全国人大,可否立法以永远禁绝发掘?地下的文物虽然珍贵、丰富,但那是属于祖宗的,也是永远的后代的,我们的责任是创造财富宝藏,而不是享用祖先的财宝。

举世之谜:武则天之墓何时打开?

(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无字碑”?至今仍然是个谜。比较多的一种猜测是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将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去评论,这是聪明之举。) 
      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稀罕的。半个世纪以来,发掘乾陵始终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进步,让武则天重见天日的时机成熟了么?挖还是不挖?什么时候挖?此时,我们呼吁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再次激活这个话题,旨在审视“科学发掘乾陵”的现实意义。 
      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而武则天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 
      中国政府在1957年,就公布乾陵为“陕西省第一批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又公布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拨专款进行整个陵园的维护与修葺,到2004年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0万人次。 
      然而,人们在乾陵司马道下车,看到的只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皇家陵园,地宫在哪里?陵寝又在哪里?几乎所有的访客游完之后,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怅然而归。人们有理由关注的是,陵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武则天、唐高宗的遗体还能不能见到?会不会出现像湖南马王堆那样的千年女尸?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尸骨,借用现代化的造形技术复原,能否也让人们重见武则天的真实风采?这其中隐藏的谜团太多了,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 
     地宫中有何无价之宝? 
      乾陵地宫里,到底有多少文物呢?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资深的文物工作者推算:保守一些说,最少有五百吨!这还不包括墓道里的那些条石,而那些造型各异刻有文字的条石,也是难得的文物。 
      根据考古工作者对乾陵主峰以下,垂直地宫的局部探测,以及对乾陵附近的陪葬墓的发掘,专家们推测乾陵墓室的结构,是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组成。左边躺着唐高宗,右边躺着武则天。 
      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里面。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细说起来,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惟一敢废黜正统,戴上皇帝帽子的女人,只有武则天一人。她66岁时掀翻了李唐龙案,宫门外高悬起武周的旗帜,硬是当了15年皇帝,死后又敢在自己墓前竖起黑色的无字碑,一生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唐高宗李治风流倜傥、病塌上草就遗诏,要把他生前喜欢的字画全部随葬入墓,估计书法大圣王羲之除《兰亭序》之外的精品都被李治带入了棺椁。 
       而武则天更是才气横溢的一代尤物,可流传至今的《全唐诗》中,只收了她很少一部分诗作。武则天那么多失传佳作哪里去了呢?是否就葬在陵中?这实在是弥天之谜。 
      文物专家郭沫若先生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郭老只字未提墓室中那车载斗量的金银珠宝。其实,可以想象,乾陵一开,其间珍宝定会光耀全世界,不弄个世界第九奇迹才怪哩! 
      漫漫历史,几多沉浮?对乾陵感兴趣的岂止郭老一人?多少代志士仁人,谁不想在有生之年一饱眼福? 
      乾陵史上被盗过么? 
      1960年,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则天的墓道口。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盗墓贼们找了1000多年也没找见,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挖出来。此后,人们在这个墓道口上边手植了一棵华山油松,如今四面迎风,已成栋梁之材。 
     (自唐太宗始,唐朝诸帝多以山为陵,以乾陵最典型。众多的石像和梁山北峰的高大形体,共同构成了乾陵雄伟壮观的气势。远远望去,可看见乾陵的形状恰似一个横卧的女人) 

对一座帝王陵墓来说,墓道口好比一把钥匙,若要发掘,相当完成了一半工程量。如今,乾陵地宫的钥匙已被我们握了40多年,这把钥匙若是让历史上那些盗墓贼拿到手,乾陵早被挖掘一空了。 
      在我国历史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长达1200多年中,梁山上,就没有断绝过盗墓者的身影。小毛贼多如牛毛,正史里不记载,野史里也懒得写。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活动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功。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直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因为军中无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座北朝南的结构特点,结果因为挖错了方向,终没得手。 
      史载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率领兵丁一古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因为手中有了钱,便驱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挖掘过程十分不顺,遇到的天气总是狂风暴雨,温韬受了惊吓,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亲率一团人马,也想学学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最后却也没能捞得半点好处。 
      目前,许多专家认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新的盗洞。至于事实是否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只有等到打开地宫的那天才能得知了。 
      发掘乾陵的时机到了么? 
      陕西省考古界老前辈石兴邦老先生,几次撰文说,发掘乾陵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时机也成熟了。40多年来,考古界对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发掘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发掘工作。 
      发掘乾陵是陕西省政府40多年来的一种官方行为,在花重金撰写几十万字、有众多科学家参与、异常严密的《唐乾陵发掘计划》中指出:所谓发掘,就是在采用密闭系统,阻隔空气流通的有效措施下,只允许两个携带有氧呼吸设备的无菌工作人员(或机器人)进入墓道,用微光摄像器材采回资料就算发掘成功。如何保护,如何展出应根据资料制定。那肯定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了,这怎么会对文物有损害? 
      乾陵具有全国其他帝陵目前都不具备科学发掘的五个条件:知道主墓室的位置,且准确无误,一打就开;内藏丰富且证明没有被盗过;花重金撰写的发掘方案,和经多方考证的征求意见稿;几十年不间断的上书中央,已引起高端重视;可以证明帝陵正处于损坏之中,而要立即进行抢救的资料。 
      在科学发掘乾陵的客观环境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早一天发掘比迟一天发掘要好。“震国之宝”早日面世,对盛唐的研究可以推向一个中西文化比对的高潮;可以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声望。更可以有力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繁荣中国的旅游业。 
      对于陕西来说,经济学家和文物工作者们预测,乾陵一开,陕西每年最少可增加五百万游客,五百万游客会带来多么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五百万游客又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多少信息、多少投资?而迟迟不能进展的主观原因是某些专家们不愿说明的私心在作怪。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乾陵能不能发掘,而是对自己有什么实际利益。

传说:乾陵选址断龙气 代唐者必武昭仪

关于乾陵的选址,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自己的舅父长孙无忌和专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一日,二人寻视到梁山上,只见此山三峰高耸,主峰直插天际。东隔乌水与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与娄敬山、歧山相连。乌、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围住地中龙气。梁山乃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龙脉圣地”。长孙无忌和李淳风选好陵址后,回京禀报高宗。袁天罡听说后,极力反对。原来他曾为高祖选陵址到过梁山,深知此山风水的优劣之处。 
      他对高宗说:“梁山从外表上看是一块风水宝地,但细看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梁山虽东西两面环水,能围住龙气,但与太宗龙脉隔断,假如百姓选祖茔於此,是可以兴盛三代,但作为帝王之山陵址,恐三代后江山有危。大唐龙脉从昆仑山分出一支过黄河,入关中,以歧山为首向东蔓延至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尧山。今太宗已葬九嵕山,为龙首。陛下不可以后居前,况梁山又非龙首,而是周代龙脉之尾,尾气必衰,主陛下治国无力。二是梁山北峰居高,前有两峰似女乳状,整个山形远观似少妇平躺一般。陛下选陵于此,恐从此后为女人所控。三是梁山主峰直秀,属木格,南二峰圆利,属金格。三座山峰虽挺拔,但远看方平,为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整座山形龙气助金,地宫营主峰之下,主陛下必为金格之人所控。依臣愚见,若陵址定于此山,陛下日后必为女人所伤!”听了袁天罡一番宏论,高宗犹豫不决,遂退朝不议。早有武则天亲信告知武氏,武氏听了十分高兴,她暗自思忖:小时候听父亲说,袁天罡说我将来能做女皇帝,看来要应验了。晚上,就给高宗吹了一阵枕边风,自然是褒扬长孙无忌,贬低袁天罡了。我来说两句:究竟该挖不该挖 ,究竟应该怎么挖。
  第二天早朝时,高宗传出圣旨,定梁山为陵址。袁天罡一听,仰天叹曰:“代唐者,必武昭仪。”他怕将来受牵连,就辞官不做,出外云游去了。
  陵址选好后,如何定名,群臣争论不休。有大臣建议:太宗山陵名曰昭陵 ,有昭示帝气之意,陛下陵就定名为承陵,以承接太宗恩泽。长孙无忌奏曰:“梁山位于长安西北,在八卦中属乾位,乾为阳,为天,为帝。长安是陛下今世帝都,梁山自然为陛下万年寿域的天堂帝都,人间、天堂,天地合一,乾坤相合,主定陛下永世为帝王。依臣之见,就定名为乾陵吧!”高宗闻听十分高兴,遂定名为乾陵。长孙无忌哪里知道,袁天罡所言,是说梁山阴气弥漫,不能选作陵址。今定名为乾陵,岂不注定有女人为帝吗?后来的一切发展都应了袁天罡的预言。
  传说毕竟是传说。据文献记载,弘道元年高宗死后,陈子昂等人极力主张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遵照高宗“得还长安”的遗愿,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了吉地,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为山陵使,户部郎中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动用兵士和民工20余万人,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下玄宫。《新唐书·陈子昂传》载:“山陵穿复必资徒役,率癯弊之众,兴数万之军,调发近畿,督扶稚老,铲山背石,驱以就功。”经过三百多个昼夜的紧张施工,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安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22年后,武则天于神龙元年病故。在安葬武则天的问题上,朝廷发生了一番争论,中宗欲满足母后“归陵”的遗愿,大臣严善思极力反对。他说:“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开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臣闻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今若开陵,必须镌凿。动众加功,为害益深。望於乾陵之旁,更择吉地,别起一陵,既得从葬之仪,又成固本之业。若神道有知,幽途自当通会,若以无知,合之何益。”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为了表示孝心,命人挖开乾陵埏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合葬武则天后,中宗、睿宗朝又将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因此,乾陵陵园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安史之乱”后,乾陵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唐会要》记载,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乾陵修葺时曾造屋378间。此后,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乾陵地面的宏丽建筑已荡然无存,唯陵园内城朱雀门外司马道两侧沿主轴线列置的120余件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群,成为盛唐社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让人感受到它所体现的盛唐时代精神。从梁山南二峰的天然双阙起,往北依次对称排列。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1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它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或称直阁将军)。
  传说翁仲姓阮,是秦朝镇守临洮的大将,威震夷狄。秦始皇树翁仲像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的帝王以翁仲石像守卫陵园。翁仲之北是两通石碑,西边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它是女皇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纪念碑,碑高6.30米,宽1.86米。碑文约5600余字,武则天亲自撰文,中宗李显书丹,笔划初刻填以金屑,现今个别字的金迹尚在。东侧一通是武则天的无字碑,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吨。碑身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左右两侧各四条。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两侧各线刻高4.12米的“升龙图”。碑座阳面线刻“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整个无字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美,为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无字碑唐时立,但不铭唐人一字,留下诸多待解之谜。目前主要有“德大说”、“遗言说”等。“德大说”是武则天认为自己以女子称帝,“功高德大”,难以用文字表达,故仅立白碑;“遗言说”是说武则天临终前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不铭一字。从北宋崇宁二年(1103)至明崇祯六年(1633)的530年间有“往来登眺者题咏诗篇刊其上”,计39人42段。其中无字碑阳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朗君行记”题刻是用被称为“二十世纪之谜”的罕见的契丹文字镌刻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在两通石碑的紧北边,竖立着61尊蕃臣石像。东群29尊,西群32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武则天为炫扬高宗及武周朝的威势,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今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狮于陵前,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更在于它体内珍藏的无价文物瑰宝。关于乾陵地宫是否被盗和它体内的珍藏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据文献记载,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期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后来,当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云云……盗掘不成,孙连仲匆匆率部离开了乾陵。

发掘武则天之墓争议:挖,还是不挖?

一切,都缘于乾陵的诱惑。
  在这个素有考古界“三峡工程”之称的墓里,躺着是距今1300年的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以及据云五百吨之多的瑰宝。
  一千多年了,多少人打它主意,可终因石固墓坚无法撼动。
  新中国成立,中国考古第一准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历五十年风雨,乾陵保护完好。
  却石破天惊,近日“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传出发掘消息,沸沸扬扬。
  果真,有这回事?
   还不仅是挖乾陵
  “发掘乾陵?根本没这回事。”昨日采访中,参加了那场座谈会的乾陵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刘向阳劈头一句。“发掘乾陵也不是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当时,陕西考古界前辈石兴邦先生在谈到乾陵文化研究方向时,只是提出要继续准备发掘工作。”
  “传闻发掘乾陵,可能来自乾陵博物馆申报的《唐乾陵陵园考古调查计划》。”刘向阳说,“这个计划倒是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预计今年开始,为期三年,主要对乾陵的内城、外城范围和地面文化遗存进行勘察,并不涉及对地下部分的发掘。而且,我认为先生说的准备工作,大概还得20年。”
  难道竟是误会?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此次“发掘”的焦点人物、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石兴邦。曾主持陕西半坡遗址和法门寺发掘的他,坦承自己确实主张发掘乾陵。
  记者:怎么就敢要主张发掘乾陵?
  石兴邦:不仅是乾陵,其他唐陵也应发掘。中国唐陵研究自解放以来几十年一直受限,几十年前研究那些,现在还是那些。
  记者:是否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能够完好保存出土文物了?
  石兴邦:这个不能保证。现在提出发掘乾陵,并不是说技术已经达到保存所有珍贵文物的水平。对金银器物的保存没有问题,但是对纸张、丝绸等并不能做到完好保存。理论上,是要等到技术水平完全成熟再发掘,但是现在如果不提出主张,研究的进度就会拖延,没有人关注。所以对发掘要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凡事要有一个计划才能提上日程。而且,文物在地下也只是破损的速度比较慢,就像东西放在冰箱里,过几天也可能坏,更不要说埋在地下了。当然,我主张发掘唐陵,并不是说所有的都挖,要先从被盗的陵墓开始试验性发掘,积累经验,进而才能发掘完整的陵墓。乾陵,就是没被盗墓的难得的完整陵墓。
  梁山失败盗墓者
  乾陵,真的没被盗过?
  它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乾陵占地约20余万亩,位于西安西北85公里的梁山主峰下,盛唐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规模宏大,收藏丰富。
  “它绝对没有被盗过。”陕西乾陵博物馆促销部邸女士非常肯定。“因为乾陵依山为陵,是在海拔1000多米的梁山半山腰打洞开凿的墓穴,山上都是坚硬的青石,盗这种石头墓,非常难。即使按照现在的盗墓技术,打开墓穴至少要1―2个月的时间。对于盗墓者来说,时间太长了,还没打开盗洞,就被逮住了。”
  不过,1200多年间,垂涎它的梁山盗墓者的身影从未断绝过。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但都因各种原因无功而返。唐末,黄巢动用了40万大军,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悻悻撤兵;五代时,耀州节度使温韬盗掘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大部分唐代帝王陵墓,盗得大量钱财后,又驱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但是一挖,就狂风暴雨大作,温韬受了惊吓,这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乾陵幸免于难。”
  邸女士说:“上世纪60年代专家曾勘探过乾陵,发现墓道完整,而弃墓道、在青石上打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盗洞。现在我们博物馆晚上白天都在看守,保护得非常好。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乾陵可能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正因为尘封了千年,这个“保存最完好”的王陵更加让人向往。可能有“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能有“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这是郭沫若称之为“石破天惊”的奇珍;也可能有相传李世民死后要枕在脑袋下的《兰亭序》,因为温韬盗了李世民的墓后写的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它,所以乾陵博物馆一直有个说法,它也许是给武则天陪葬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已知的藏宝已经让人咋舌。刘向阳说:“两个皇帝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陪葬品自然极具价值。陪葬品中肯定有大量的金银玉器、唐三彩器皿,可能还会有丝绸、典籍和字画。因为太宗昭陵被盗时就有大量字画,而高宗也酷爱字画,传说他的遗言就是把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
  就怕重蹈周公墓
  一个周公庙墓群,曾经多少沸沸扬扬,考古学家多少期待。
  可打开一看,原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杨才玉的印象太深了:周公庙墓群的开掘就是等到国家允许后才开始,结果全被盗空,其中竟然还有2002年的矿泉水瓶!
  “被盗后再组织抢救性发掘,是对文物政策的‘嘲弄’。”杨才玉说。
  他的主动发掘理由有二:一是积极保护,“地下水的渗漏对地下建筑造成的破坏不能忽视。而且,出土文物的保护难题并非不能解决,有些文物可以继续放在帝王陵中,采取特殊隔离处理后,不影响参观。”二是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可作振兴陕西经济的兴奋剂。“有经济学家预测,乾陵一开,陕西每年最少可增500万游客,这是多大的经济效益,这又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多大的投资?”
  从技术而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前总工程师甄广全也赞成发掘:“目前我们的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已经奠定了保护好乾陵出土文物的坚实基础。”
  甄广全说,以“移植”为主要特征的文物保护技术,近年已有很大进步。比如人们最担心的丝绸纸质文物保护,就已取得多项成果,有的还具国际先进水平,如陕西省考古所已成功开始揭取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呈团块状的丝绸文物,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研究成功的保护丝绸、纸质文物的生物技术方法更是世界领先。“如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力量不停顿地奋战三五年,对发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拿出确保安全、科学发掘的实施方案和工艺措施,那么我想,再过几年,或许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时,我们的技术准备工作就已充分,就到了发掘乾陵的好时机。”
  沉睡是金
  “怎么,几十年前郭沫若在世时提过的事,现在又有人提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一听电话就炸了。
  因为盼望有生之年能目睹传说中的乾陵,更因巴望能亲眼看看相传藏于其中的《兰亭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努力试图说服周总理,可只听得总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暂不发掘,实因难忘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那唯一一次的主动发掘。
  1956年,十三陵定陵发掘。虽然24箱、3000余件绝世稀珍惊艳世界,虽然一顶金质皇冠更令中外叫绝,但却因科技水平有限,造成多少遗憾痛心:鲜艳织锦黯然失色,皇帝棺椁焚毁无存……
  就此,周总理批示:地下埋着比我们地上保存还好,给子孙留点活干。后来,这就演变成了中国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昨日采访时,北大考古学系教授宿白说:“目前技术尚未完善,不主张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总体来说,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还很落后,包括我们系在内的很多高校考古专业招收的都是文科生,相关专业的理科生也大多不愿从事文物工作。而且在国外,对木器、纸张、丝绸的保护技术,也是尚未攻克的技术难关。”
  陕西省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强调:“只有在我们能够切实保护现有的文物遗址遗迹后,我们才有资格讨论帝王陵墓的发掘问题。当前的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构成发掘帝王陵墓的借口,甚至也没有必要讨论它。”
  正在西藏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林说:“文物界在丝织品、彩绘颜料的保护方面确实有了些进展,但离完全有把握还差得太远。就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织品近年开始揭取保护,但多数遗物一触即碎,难度非常大。用这样还不成熟的技术,将乾陵可能出现的珍贵文物当试验品,极为危险!而且,全国有几百座帝王陵墓,乾陵这个口子一开,别的陵怎么办?”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杨志刚认为:“不能因为发掘乾陵的轰动效应而忽视经费有限、技术滞后等问题,教训已经够多了,为什么不留待我们的子孙再挖呢?”
  同为复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陈淳教授也说:“考古学不是只关心帝王将相,如果要研究某个朝代,那么老百姓的墓不是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普遍形态?难道,非要眼睁睁看着那些鲜亮的衣服一见天日就变色、那些丝织品一点点毁掉、那些木雕渐渐成灰烬?即使《兰亭序》真在乾陵,现在一发掘,很可能就得看着它慢慢变成一堆灰……”
  “因此,尽管陕西省几乎年年都有人大代表联名提案‘开掘乾陵’,但我们全国专家组研讨后,最后都是屡提屡否不能挖。”徐苹芳说。
  乾陵,沉睡是金?
  沉睡是金!
  乾陵的故事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的时间基本完工。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去皇帝尊号,“遗制庙,归陵”。但围绕她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的问题展开了争论。
  最后,由于武则天毕竟是唐中宗的母亲,中宗以“准遗诏以葬之”为由,在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于乾陵。(本报记者 吴长亮 刘旻林环 实习生 王丽好)

发掘乾陵 武则天墓沉睡千年后将被展示

作为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都赫赫有名、文治武功不逊色于任何一位中世纪女皇的武则天的陵墓(也是与高宗合葬陵墓),并没有取得它应有的知名度、感召力。
  在“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有关人员透露说,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乾陵博物馆等部门已经着手工作,改善乾陵的环境,修复乾陵的文物,准备大规模考古勘探乾陵陵域的文物遗迹。在科技和人力条件成熟时,考古专家有望对乾陵予以发掘、展示。
  主持乾陵保护维修的西安文保中心总工程师马涛说,预计今年8月底,大型石刻的维修任务将部分完成,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乾陵博物馆副馆长梁桂林说,此次维修是利用日本“平山郁夫保护振兴基金会”向我省所赠款1亿日元中的部分资金。此项目的实施,是一千多年来第一次利用现代科技对唐陵石刻进行保护,也是第一次利用外资进行保护。
  我国考古学界泰斗石兴邦先生主张,发掘乾陵。他说埃及帝王谷法老陵寝,即金字塔都是开放的;印度泰姬陵也是开放的,所以乾陵发掘应该是可行的。梁桂林则说,乾陵的发掘考古正在按规划有序进行。早在2003年10月,乾陵博物馆就与西安文物保护中心合作,起草了《乾陵考古调查计划》。实施这个计划的目的,旨在对乾陵陵域的范围、规模及其遗址进行一次全面的了解,获得一套准确、科学的考古资料。目前这个计划已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即将实施。

盛世皇帝之墓乾陵:男女皇帝合葬一处

唐代十八座帝陵惟乾陵逃过盗掘 
    黄河边逶迤起伏的渭北高原上,唐代十九位皇帝的十八座陵墓呈扇形排开。乾陵坐落于唐十八陵的最西端,长眠着唐朝第三代帝王高宗李治与其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帝的武则天。在唐十八陵中,这是惟一不曾被兵匪盗掘过的陵墓。 
    出古都西安80公里,在陕西乾县县城北六公里处有座梁山,整个山峦都被乾陵所占据。自西汉文帝开始,就出现了利用自然山势代替封土的皇家丧葬习俗,而定为制度,诏令子孙“永以为法”的则是唐太宗李世民,太宗的昭陵就依山为陵,开了唐代陵墓的先河。 
    依山造乾陵28年始竣工 
    公元683年,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即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为山陵使,负责乾陵工程。 
    按照“依山为陵”的葬制,乾陵依梁山的自然山势,将山头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玄宫,工程艰巨而浩大。公元684年8月,李治下葬,此时竣工的只是主体工程。埋葬高宗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 
    中宗李显继位后,于公元706年5月重启乾陵玄宫隧道,将母后武则天合葬至陵中,并将永泰公主李仙惠、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许王李素节、泽王李上金、义阳公主等陪葬到乾陵周围。在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两朝后,乾陵才告全部竣工,前后长达28年之久。 
    在渭北高原上,沉睡着全世界惟一一座埋葬着两位帝王的陵墓,其规模之宏大远远超过了埃及的金字塔,甚至在宇宙飞船上,也能发现它发出的神秘光环。这座沉寂于地下已1300年的幽宫,就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唐乾陵。 
    沐风栉雨石刻群述说辉煌与奢华 
    乾陵营造时,正值盛唐时期,国力充盈,所以陵墓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富丽,堪称历代皇陵之冠。 
    乾陵陵园的地面建筑仿长安城格局而建,陵园分为皇城、宫城、外廓城。陵墓的地宫中则修建了相当大规模的墓室、墓道,两位皇帝睡在巨大的石制棺椁之内,并有大量财物、俑人陪葬。 
    历经了1300年的悠长岁月后,乾陵地面上的宏丽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两侧,还保留着巨大的石刻群,经历千年风雨洗礼的华表在默默地述说着当年的辉煌与奢华。 
    乾陵陪葬品至少有800吨 
    对于这座沉寂于地下1300年的唐代宝库,开掘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这座惟一没有被盗过的唐陵,却令人生出无限遐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后滨等专家作出了详细描述。 
    很多人这样推断:距今1000多年,正处于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唐代君主,生活一定要比秦代更阔绰、奢华,因此,唐代的皇陵中,陪葬的珍宝一定会比秦陵中的陪葬品更多、更稀罕。刘后滨认为,世人作出这样的推断并非没有道理。据考证,乾陵地宫的空间约为5000立方米,按其四分之一计算陪葬品,那么,陪葬品的体积也在1200立方米左右,文物则最少有800吨。 

"无字碑"之谜千年无人解 
    如此一座赫然屹立的“帝陵之冠”,为何1000多年来始终没有遭到盗掘,这一问题令后人猜测不已,而民间传说更是神乎其神。 
    据考古专家试探勘察,乾陵未被盗过的原因与陵墓结构复杂、严谨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墓室通道内的中部边沿之处,不但有石条封堵,还用铁栓板、铁栓棍等上下左右牵拉,空隙也用锡铁灌注焊死。 
    对乾陵的另一大猜测是位于墓东的“无字碑”。女皇为丈夫树碑立传,为何为自己树碑而不立传呢?千百年来,人们对此的说法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有人认为,立“无字碑”是因为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也有人认为,武则天是将自己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神秘乾陵曾被认作新式武器 
    乾陵不仅蕴藏着宝藏,还笼罩着世人难以理解的“神秘光环”。据报载,1971年7月,美国阿波罗号发射成功,飞船达到二级宇宙速度,进入奔月轨道后,宇航员俯视大地,突然发现中国长城南方―――北纬34°、东经107°11′处,有九个一字排开的小黑点,其中最西边的黑点最显著。宇航员认定这是新式武器装置点,立即拍照并向五角大楼汇报。 
    1981年,当年的宇航员爱德宁第一次来到中国旅游,并来到了渭北那九个黑点所在地。原来,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新式秘密武器,只排列着二十多座汉唐的帝王陵墓,这段插曲又为乾陵平添了几分神秘。 
    相关链接 
    乾陵的三个“惟一” 
    据考古专家介绍,唐乾陵拥有帝王陵墓中的三个“惟一”。 
    一、乾陵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的陵墓。 
    二、中国历史上惟一一座埋葬着不同国号的两个皇帝的陵墓。 
    三、关中唐十八陵中惟一一座未被盗掘的陵墓,远远望去,乾陵宛如一尊庞大无比的睡美人塑像,造型奇特更为历代帝陵之冠。 
    五座陪葬墓被打开4300件文物重见天日 
    在乾陵的东南隅,分布着17座陪葬墓,按照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远及近地排列开来,分别为太子墓两座、王墓三座、公主墓四座以及大臣墓八座。 
    1960年至1972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先后发掘、清理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等五座陪葬墓,墓中出土珍贵文物4300件。在墓室壁上发现的一百多幅壁画,堪称瑰丽的唐代地下艺术画廊,其中的《宫女图》、《打马球图》、《客使图》、《狩猎出行图》、《观鸟捕蝉图》等壁画,为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武则天墓发掘呼声渐涨 乾陵地下深埋惊天秘密

高宗和武则天二人穿着一百二十套大殓之衣,口含贝玉,仰卧于褥上,棺材里应该放置着大量书籍字画,其中很可能有武则天自做的《垂拱集》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

  人们对武则天的执着探询,不仅因为其身为一代帝王,更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名女人。

  一座埋葬了一男一女两朝皇帝、1200年来从未遭受过盗墓者破坏的帝王陵墓,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争议中的乾陵发掘

  7月,关中平原的武则天墓——乾陵再次进入世人的视线。

  7月5日,针对是否开掘古墓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和西安市市长孙清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表示,武则天墓(乾陵)目前尚在论证,不会开挖。

  新闻发布会后,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众说纷纭。专家们有的扼腕叹息,认为又一次错过了机会;有的则长长出了一口气,认为暂不开挖是理智而冷静的。

  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乾陵的司马道上,青石铺成的路面散发着炙人的热浪。

  司马道边上有一家卖冰镇饮料的小摊。摊主是一个慈祥的大妈,姓赵,已经在这里卖了4年饮料了。虽然有遮阳伞,但热浪还是把赵大妈的脸烤得红红的,汗珠从她的脸上滑落,滴在青石路面上。

  7月中旬,乾陵的旅游旺季才刚刚开始。游人们受不了天气的炎热,纷纷来到赵大妈的摊前买饮料。

  赵大妈说,按现在的天气,如果来的游人比较多的话,她每天能卖出上百瓶饮料。但这个可观的数字还是不能让赵大妈满意。她的丈夫在乾陵外也摆了一个小摊,卖纪念品,儿子在西安一所大学念大二,“花钱就跟流水似的”。两个小摊就是赵大妈一家的收入来源。

  前一段时间,赵大妈一家着实兴奋了一阵,因为他们听说,乾陵就要开始发掘了。那阵子,一拨一拨的专家、学者来到乾陵,在这里考察、讨论,时而激动,时而沉默。

  赵大妈听不懂他们讨论的内容。但她隐隐约约意识到,要是真的发掘乾陵,她每天肯定能多卖出不少饮料。“乾陵里埋了两个皇帝,从来没被盗过,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宝贝呢。这些东西埋了上千年,一旦挖开了,来看的人肯定比现在多多了。 ”赵大妈说。而旅游者一多,她和丈夫的生意就会比现在更好,一家人的生活也能过得比现在宽裕。

  但赵大妈的兴奋没有维持多长时间。7月5日,针对是否开掘古墓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和西安市市长孙清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表示,武则天墓(乾陵)没有被盗过,非常珍贵,开挖必须是在各方面的条件具备以后才能进行,目前尚在论证,不会开挖。

  赵大妈是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的。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但赵大妈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还是一脸遗憾:“怎么就不挖了呢?我觉得还是挖开好些。挖开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旅游。”

  未被破坏的帝王陵

  乾陵在我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两朝皇帝合葬一室。更难得的是,1200多年间,虽然发生过多起盗掘乾陵的事件,但盗墓者始终找不到关键的墓道口,因此乾陵至今“原封未动”,没有遭受过破坏。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坟墓,乾陵更是备受国内外关注。

  这样一座如此特殊的陵墓自然让盗墓者眼红。在1200多年间,根据记载,仅仅规模较大的盗掘行为就有17次之多,而规模最大的有3次。但这些盗掘行为最后全都失败了。

  唐末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无疑是所有盗掘者中最野蛮的一个。当他发现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后,动用了 1万农民起义军,在梁山西侧开始挖掘,铲平了大半座山梁,留下了40米深的“黄巢沟”,最后空手而去。这条40多米深的沟到现在已经不是很明显,与旁边的山梁融为一体。黄巢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他挖了那么深,却连个陶罐都没挖出来。他不知道乾陵座北朝南,修建者故意将修建产生的碎石埋在离墓道口300多米远的地方。他挖错了方向,终无所获。

  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第二个大规模挖掘乾陵的人。他曾在西安附近陆续掘开了十几座唐朝陵,然后组织了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谁知挖掘过程并不顺利,开挖当天就遇上天降暴雨,电闪雷鸣。温韬以为触犯了天神,只好断绝了挖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也“光顾”乾陵。他亲自率领一个团的正规部队,在梁山上搞“军事演习”,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但始终没能找到墓道口,只能悻悻离去。

  1958年,西安到兰州的西兰公路复修,需要大量石料。乾陵附近的农民就到梁山上放炮炸石头。当年11月27 日下午,农民贺某放了一炮,却意外发现这一炮的威力“大”得惊人:炸飞上天的全是已经打造成型的石条。走近一看,石条上依稀刻着字。这绝非山里的自然之物。炮眼附近出现了一个洞口,方形,能容一个人钻入。

  贺某觉得此事非同小可,马上上报了乾县政府办公室。办公室一位姓杨的干部惊讶得合不拢嘴:难道是炸开了武则天的墓道口?他马上向县里领导汇报。随后,此事层层上报。12月4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来了专家,经过鉴定,这就是沉寂了1254年的乾陵墓道口。

  当时的文坛泰斗郭沫若老先生在得知此事后异常兴奋。他建议立刻发掘乾陵:“毫无疑问,里面肯定保存了不少珍贵书籍字画,说不定有武则天的《垂拱集》,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石破天惊,这一定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在当时,与郭老一样心情的人占了多数。那时候全国还没有关于发掘帝王陵的法律条文,1959年,文化部为慎重起见,向周总理送上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周总理思虑再三,最后在《计划》上提笔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从此,乾陵的发掘问题就搁置了下来。

  时至今日,乾陵附近的居民在谈到这件事时还是耿耿于怀。卖饮料的赵大妈说:“要是当时炸开了墓道口就直接钻进去,乾陵早就发掘了,省了好多麻烦。哪还用得着现在讨论来讨论去?”

  乾陵里埋藏着什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名誉所长、唐帝王陵研究室主任石兴邦老先生研究乾陵已经数十年了。他说,乾陵是他最关注的帝王陵,他在研究乾陵上花的工夫最多。

  乾陵里究竟埋藏着什么?这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不敢说全部,但我们至少能推断出 70%的埋葬品。”石老说。

  据石老介绍,乾陵的主要建筑是地宫。这里面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武则天。高宗和武则天正处于唐朝最繁盛的时期,经济发达,国富民强。在唐代,封建统治者一般会用每年税收的30%以上来修建陵墓。乾陵的修建从高宗驾崩时开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三代皇帝,历时30余年方才建成,地宫里应该装满了当时最值钱的各种宝贝。从《大唐元陵仪注》等资料分析,整个地宫的文物重量至少有500吨之多,这些文物的价值可想而知。

  到现在为止,专家学者讨论最多的是顶尖级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曾得到过《兰亭序》的原本。在李世民遗诏里,他命令把《兰亭序》枕在他脑袋下边陪葬。五代耀州刺史温韬盗了昭陵,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后人根据推断,认为《兰亭序》十有八九就藏在乾陵里面。而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数百年来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仅仅这一件《兰亭序》原本,就可以说是无价之宝。”石老说。

  地宫的中部应该是停放高宗和武则天灵柩的地方。据分析,地宫中部是一座“棺床”,上面放置着两人的棺材,高宗李治在右,武则天在左。棺材底部有防潮材料和珍宝,上面铺着一块“七星板”,板上镶嵌着“圭、璋、璧、琥、璜、琮”“ 六玉”,高宗和武则天二人穿着一百二十套大殓之衣,口含贝玉,仰卧于褥上,棺材里应该放置着大量书籍字画,其中很可能有武则天自做的《垂拱集》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

  “难能可贵的是,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乾陵至今没有被人盗过。关中的唐十八陵,其他的全都被盗过,遭到了破坏,研究价值远远比不上乾陵。由于没有发掘,研究工作还远没有完成,乾陵隐藏的谜团太多了。但现在完全可以肯定,如果发掘,我们能得到的将远远超出我们现在所能设想的。有学者把乾陵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我认为这个称谓没有夸大,是非常准确的。”石老激动地说。

  发掘技术上没问题

  与石老的激动相比,西安市政府和国务院文物局在发掘乾陵的问题上相当谨慎。虽然从1958年发现乾陵墓道口至今,已经有不少于10次关于乾陵是否应该马上发掘的大讨论,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条件不成熟,暂不发掘。

  对此,石老并不认同,他坚决赞成立刻发掘乾陵。“现在有很多人说,我们的技术上并不过关,如果挖开了,里面的文物无法保护。我觉得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从我掌握的资料来看,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石老说。

  据石老介绍,早在1995年,意大利国际友人就无偿捐助给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价值高达48亿里拉(当时相当于300万美元)。这批仪器包括红外线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从此,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在设备级别上跃居亚洲第一。

  最让石老欣慰的,是他们拥有一支年轻富有朝气的青年科技队伍。近年来,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加入了一批年轻人,他们中有11名研究生、多名从法国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其他人全都是历史、考古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们研究所多年来与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合作,互相交流了大量经验,从技术上讲,发掘乾陵没有问题。”石老很有把握的说。

  从实践经验上看,石老也对发掘乾陵充满信心。“到现在为止,唐代的帝王陵、公主陵、太子陵我们发掘过好几十座。可以说,在发掘古代帝王陵——特别是唐帝王陵这个方面,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

  “建国到现在,我们陆续发掘了不少帝王陵。这些帝王陵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实际上在我看来,如果现在发掘乾陵,我们将保护得更好。”西北大学历史系一位教授说。他认为,考古学者对乾陵相当了解,这是以前发掘帝王陵时不具备的优势。他向记者介绍了发掘乾陵的三大独特优势:“经过多年的考察,我们知道主墓室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经过多年的研究勘测,可以说是准确无误的;经过严密考证,我们知道乾陵从未受到过破坏;经过多年积累,经过多位专家学者努力,我们制定了相当严谨的发掘方案。这都是以前在发掘帝王陵时无法具备的。对乾陵的发掘,可以说厚积薄发。”

  “在发掘后,完整而科学的保护乾陵不受损伤,我认为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他肯定的说。

  西北政法学院杨芬霞教授认为,发掘乾陵的意义是无穷的。“毫无疑问,乾陵埋藏着大量珍宝和各种文献资料,一旦发掘出来,对研究盛唐乃至整个古代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这还只是从考古和研究历史的层面上看。从经济上看,发掘乾陵,将对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带来不可限量的影响。”

  根据一些经济学家和文物工作者的预测,乾陵一开,陕西省每年将增加500万旅游者。“仅仅从门票一项,每年就可以增加至少一个亿的收入,”唐帝王陵研究室主任石兴邦说,“至于对餐饮、住宿、运输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无法从数字上估计,但肯定大得惊人。”

  但每次讨论乾陵的发掘问题时,总有一些人认为不应该马上发掘,这让石老一直耿耿于怀。“根据我的观察,每次反对发掘乾陵的都不是考古界的学者,考古工作者早就有了共识,乾陵是可以马上发掘的。那些反对者总是说,技术不过关,急功近利,所以反对立刻发掘。可他们经过实际调查了吗?他们来考察过我们的设备吗?我们早就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但他们总是视而不见。”石老愤愤不平。

  反对者的担忧

  陕西师范大学的曹伟教授就是石老所称的“反对者”之一。在7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当他听到孙清云市长宣布“ 不会开挖”时,他长长舒了口气。他一直认为,技术和资金是乾陵发掘的最大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乾陵是不适合发掘的。

  “我们的教训太沉重了。”教授至今都还记得远在北京的定陵。作为明十三陵中最早发掘的陵墓,定陵一发掘就受到了严重破坏。1956年,国家对定陵的发掘本来是一次有组织有纪律的国家行为,但不久遇上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连万历皇帝的尸骨都挖了出来,扔到院子里,倒了桶汽油烧掉了。再加上当时的科学技术不过关,定陵中的各种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从那以后,政府吸取教训,规定除非国务院同意,任何地方政府不得擅自发掘帝王陵。

  对兵马俑的发掘也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兵马俑的每个陶俑上都描绘着非常漂亮的色彩。但在出土后,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这些色彩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全部剥落褪去,露出黄土的颜色。现在,兵马俑的发掘工作进展极其缓慢,就是为了保护陶俑上的色彩。

  教授并不认为现在的技术已经达到了能够妥善保护好乾陵文物的高度。“我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乾陵至今未遭盗墓,可以说建成后再没有人进去过,连里面埋藏着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谈得上‘有了保护文物的技术条件’?有专家称,他们能推测出大部分埋藏品,那么不能推测出的埋藏品又该怎么处理?”

  教授认为,乾陵中埋藏着的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金属等无机物与纸张、丝绸等有机物。从国际考古史上看,无机物的保护是比较简单的,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有机物的保护却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纸张、丝绸、壁画等文物经过多年埋藏,物理结构起了相当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腐烂。一旦发掘,让它们接触到空气,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而这些纸张、丝绸,却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乾陵所有埋藏品的重中之重。

  “连最为重要的国宝级文物都无法保护,还要谈发掘,我认为是不慎重的。”教授说。

  资金问题也是教授眼中发掘乾陵的“瓶颈”。“我说的资金并不是指发掘时需要的资金,而是指后期维护所需要的资金。”教授认为,发掘时的资金并不是问题,国家拨款可以解决;但发掘完成后,每年维护所需要的资金却是国家拨款无法解决的。

  教授提到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座与大雁塔遥遥相望的博物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顺利完工。但从那以后,博物馆的运作就出现了困难:为了保护馆藏文物,博物馆巨大的展厅内必须保持一定的光线、恒定的温度,而仅仅这两项,每年就要消耗电费数百万。再加上安全、管理等各种费用,现在博物馆的资金情况非常不乐观。“可以肯定,相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乾陵文物的保护难度绝对更大,保护成本肯定也更高。一旦发掘,这些后续资金从哪里来?国家拨款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从门票上考虑。但现在乾陵的门票是30多元,从旅游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上看,涨价的空间并不大。后续资金问题不能解决,即使技术上达标了,乾陵还是不适合发掘。”

  决策者的压力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间考古爱好者先生认为,发掘乾陵的阻力并不只是来自于技术和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发掘后可能带来的责任问题。

  “发掘以后,对里面的埋藏文物究竟能保护到什么程度,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他认为政府做出暂不发掘的决定是无奈之举,“要是挖开以后有的文物无法保护,决策者都会背上‘历史罪人’的恶名。这个责任,恐怕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人能承担得起。”

  在先生看来,虽然发掘乾陵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决策者来说,发掘所带来的风险和责任却是首先要考虑的。要是因为保护不周而背上了“历史罪人”的骂名,无论能产生多少利益,都是决策者无法接受的。毕竟,利益是由大家分享的,而骂名却只能由决策者一个人背。所以决策者大都选择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方案——暂不开挖。

  “周总理曾批示,‘此事应留给后人来做’,这并不是周总理保守,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西北政法学院的杨芬霞教授说,“当时正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还不要说科技条件,挖开以后,极左派会不会像破坏北京定陵一样,人为破坏乾陵,都是无法估计的。周总理决定暂不开挖,无疑是明智和冷静的,保护了文物。”

  事过境迁,周总理当年担心的问题显然已经不存在了。考古爱好者先生认为,在现今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发掘乾陵最大的障碍,是决策者能不能顶住压力。

  “周总理说过,让后人发掘乾陵。我们这一代是后人,一千年以后的也是后人。即使现在开挖,也不算违背了周总理的意愿。现在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能够顶得住压力,下得了决心的决策者。”先生说。

生活在武则天身边的人

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三峡工程”之称。1000多年前,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就埋葬在这里。1000多年过去了,山梁满目创痍,只有山下熙熙攘攘的人家,生生不息。本文如实记录部分至今与武则天陵墓相守的农民的真实生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傅航/西安报道

  1000多年前,武则天,一个统治中国50年的女人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被埋葬在距陕西西安80公里的梁山上。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而且在千年的时间里原封未动,这在中国历代帝陵中都是最特殊的一个。

  1000多年过去了,当年在梁山周围修建的宫殿早已灰飞烟灭,满目创痍的山梁上,只有无字碑高耸。山峦下,熙熙攘攘的人家,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梁山脚下,传宗接代,生生不息。本文如实记录下那些至今与武则天相守的农民们的真实生活。

  16岁的冯曼曼:

  武则天跟我关系不大

  16岁的冯曼曼用手指着远处山峦上凸出部分,说那就是武则天陵墓的“奶头”。

  12月的关中,阳光洒在武则天陵墓的身躯上。她犹如一个睡美人,静静地躺在关中大地上,头枕梁山,两个乳峰高耸,脚淌在渭河里,就这样沉睡了几千年。

  1299年前,五月里的一天,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将82岁的武则天和她的丈夫李治埋葬在乾陵。唐朝皇帝安葬有依山修陵的传统。传说,武则天生前就看好乾陵的风水,下令她死后一定要和丈夫合葬在这里。相传王曦之的《兰亭序》真迹也藏在此处。但是,关中地区20多个皇家陵墓几乎被盗遍,惟独乾陵毫发无损。尽管农民起义首领黄巢率领20万人挖、民国军阀孙连仲用火炮炸,都无济于事。即使到了公元2005年7月,西安市市长和国家文物局局长也都宣布挖掘乾陵工作暂时没有时间表。目前,陕西所有帝陵中,只有秦始皇陵和武则天陵完好无损。

  当地老人们有个说法,“谁挖(乾陵)谁招祸”。

  武则天陵墓的风水很好,但是生活在她身旁的农民似乎和她的风水没有多大关系。

  冯曼曼的家就住在武则天乳峰下面的窑洞里,几代人在窑洞里生老病死,爷爷、奶奶都永远离开了这个窑洞,现在冯曼曼是窑洞里最年轻的女性,她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三年级。现在她在村附近的织布厂上班,每月工资350元。父亲则替村里别人开的砖厂烧砖,整日早出晚归,每天挣20元。母亲在家照顾只有4岁大的弟弟,全家年收入不到10000元,她和父亲成为家里生活的唯一来源。冯曼曼的父亲一大早推着自行车到邻村的砖场去烧砖,她母亲叮嘱他路上当心,早点回来。

  冯曼曼经常站在院子中间,手扶着家中的核桃树,远远眺望着武则天陵墓,发呆。她没觉得在这位曾经风光一世的女皇旁边,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不久前,冯曼曼的姑妈从省城西安给她捎话,让她今年秋天到西安打工,工作是美容美发,学徒工资200,管吃管住,等出师后,工资可以涨到800元,而且也可以学到一门手艺。于是冯曼曼开始向往着早日离开乾陵,到省城西安去过大城市的生活。

  冯曼曼生活的村庄叫陵前村,全村200多人,年轻人几乎都跑到县城或者省城打工去了,他们几乎没有完全成年,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留在村里看门、种庄稼。

  “这里一年四季几乎不下雨。”冯曼曼的母亲说。

  太阳照在乾陵上,冯曼曼的母亲指着他们家修的地窖说,每年这里只能依靠平时下的少量雨积攒起来喝。由于常年不下雨,家里4亩地只能打两袋子粮食。

  冯曼曼的母亲将他们这里不下雨的原因归结为武则天陵墓太高。她说武则天陵墓的双乳长得太大,将北边飘来的云分走了,因此武则天陵墓北边地带常年没有云。老百姓把他们生活的地方叫旱塬,旱塬覆盖了整个乾陵乡。

  不过令人宽慰的是从去年开始,乾县政府根据陕西省政府的通知,已经对农民取消全部农业税,冯曼曼的母亲说,要不然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

  63岁的李德发:

  后悔没有藏两件文物

  与陵前村相距一里路是李家堡村,这里有350口人,村民大部分都姓李,但是这里的李姓和乾陵里和武则天合葬的李治并非一个祖系。

  李德发今年63岁,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研究生毕业,现在在重庆某研究所工作。小儿子到西安做了小包工头,儿媳妇跟着小儿子到工地做饭。小儿子和儿媳妇每个月才回来一次,大儿子每年过年才能回来,现在家里只剩下老伴和两个孙子。

  “大儿子上大学把10多万花进去,现在我们还在借债。”李德发说。

  让李德发发愁的是大儿子,都30岁了,还没有结婚,可是一旦结婚、买房子,他哪里有钱给儿子置办彩礼?望着远处庞大的乾陵,李德发暂时忘却了现时的烦恼,他又回到自己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那时候的李德发和村里的伙伴经常跑到武则天陵墓上玩,那时候,乾陵没有人收门票,散落在陵墓上的无字碑和各种石人石像与荒草做伴,后来公社组织社员用钢绳才将散落在荒草上的一个个石碑、石像树立起来。

  李德发至今仍能回忆起,1960年代末,公社书记组织社员开挖永泰公主墓的情景。根据史料记载,永泰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唐长安元年(701年)死在洛阳,陪葬乾陵,时年仅17岁。

  “那时候都是日夜不停地挖。”李德发说。他说,当时天下着大雨,随手都能从墓里刨出一个个泥娃娃。

  “那时候,谁知道这些泥娃娃值钱?”李德发有些后悔当年为什么不随手藏两件回家。他说,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些东西珍贵,甚至村里有人还有把挖出来的盆当成喂鸡盆来用,后来省文物局的人知道后,把盆给收走了。

  “听人说那个盆价值上千万。”李德发说,后来那个家的男人骂家里的婆娘不识货。

  李德发继续回忆,从墓穴道进入,两边墙上的彩绘非常鲜艳,甚至连墙壁上的画的星星都闪着光。但是仅隔了一天,墙上的彩绘就黯然失色。

  继续从墓道前行,到墓穴到最尽头是永泰公主的石棺,当时20多岁的李德发和村里年轻人打开了尘封千年的公主石棺。

  “手摸进去,骨头全碎了。”李德发说。

  时光又回到2005年,在李家堡村前有两个长满荒草的大土堡,村里老人都把它叫墩子,相传那是进入乾陵的辕门,帝王将相都要在这里下马下轿。

  “土堆是用木桩夯成的,非常结实,现在根本挖不动。”李德发说。

  在李德发的家门口,随意摆放着砖头,但他家的砖头不同于现在长方小砖,而是粗长、加厚的长方青砖,在砖头背面印着花纹或者人的手形。

  “砖头里人的手形比现在人的大。”李德发说,这些砖头是去年家里盖新房,打地基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想着也许今后盖房子,垒猪圈能用上,于是就留下来。

  残阳午后,李德发倚在自家院子门口,身旁两个孙子在玩耍,回忆起40年前,当时身为李家堡社员的他,和村里年轻人一起挖永泰公主墓,他并不觉得是多么伟大的事情。

  他回头望着远出的乾陵,说,“那不过是寡婆山。”

  当地人都把乾陵称作寡婆山,李德发说,当地人也把武则天叫寡婆,至于名字的来历,他就不清楚了。也许武则天的丈夫李治先于武则天而去,寡婆也是寡妇的意思。

  28岁的冯文科:

  羡慕一年挣10多万的人

  今年28岁的冯文科,留着两瞥胡子,他根本没有心思琢磨武则天和寡婆的关系。他花1000元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开始做起在武则天陵前拉客的生意。

  “一天50元,每个月能挣1500元。”冯文科说,他每天骑着摩托车奔跑在武则天陵的上方,靠山吃山,武则天让他日子好起来,他很感谢她。媳妇在武则天陵上卖工艺品,全家除了日常开销,每年能净落5000多元,冯文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在武则天陵墓门口,经常能碰上来这里拍电影的人,拍的片子大部分是古装片,因此需要很多马匹,冯文科觉得养马是个商机,于是从周至县买了两匹关中宛马来养,他说,一次卖给无锡影视基地的人,一匹马就赚了7000元。

  “我的马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是一个品种。”冯文科说,做生意就看谁的嘴能吹,他有些瞧不起同村里仍住窑洞的乡亲,他说,他们干不了自己这一行。

  不过,冯文科也有失落的时候,看着在别人在乾陵上开农家乐,生意很红火,他说,他们才是村里的有钱人。

  “一年10多万收入吧。”冯文科边骑摩托,边回头瞥了一眼放着《两只蝴蝶》歌曲的农家乐。

  “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冯文科大声唱着。

武则天陵墓无字碑本有碑文

在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可谓遐迩闻名,但当初立碑时为何“一字不铭”,成为1300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亚岐、乾陵博物馆干部高发经合作研究,对此又提出一种新见解--武则天“无字碑”本有碑文。

历代石碑中的巨制,因“一字不铭”引发后人无数猜测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28-683年)与女皇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陵墓,它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惟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代表着唐和周两个王朝,从公元683年高宗驾崩到705年武则天死,乾陵在武则天亲自规划和指挥下修建,耗时长达22年。

高大雄浑的“无字碑”矗立于陵园内城南面朱雀门外司马道的东侧,与其西侧颂扬高宗文治武功的“功德碑”--“述圣记碑”比肩而立。“无字碑”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达98.84吨。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碑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升龙高4.12米、宽1.19米,其身躯矫健扭动,神态飘逸若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碑座长3.35米、宽2.65米、高1.10米,阳面是一幅2.14?0.66米的狮马图线刻画,其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而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不失为历代石碑中的巨制。

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碑上竟未刻一字。据《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记》也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只是从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

“无字碑”上当初为何“一字不铭”?后人对此猜测甚多,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因而一字不铭;二是说武则天“德高望重,无法可书,留后人评”,因而一字不铭;三是说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难定其称谓(如褒扬武则天,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不情愿;如贬斥其刻上“则天大圣皇后”,而武则天又明明做过16年的“大周”皇帝),左右为难,干脆“一字不铭”。

立碑时已拟好碑文且细致刻出“字格”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亚岐与乾陵博物馆干部高发分析研究史料后认为,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无字碑”与“述圣记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同时主持竖立的,而且武则天还为“述圣记碑”撰写了长达8000余字的碑文,为高宗歌功颂德(碑文为中宗李显书楷书),那么,这另一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且惟一的女皇帝、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即位后,曾大兴土木,借机炫耀自己:公元695年,下令铸九州铜鼎和十二生肖,置于通天宫;公元694年(距其死11年),又耗资百亿铸造“天枢”,上刻其功德和颂周贬唐之词及由她亲笔书写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那么,晚年的武则天怎么会不想借这块碑为自己歌功颂德呢?况且,武则天比高宗晚死22年,她有足够时间为自己这块碑筹划碑文一事。

他们反复观察研究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细线刻格子。这些格子一气刻成,整面贯通,从上到下84格,从左到右44格,有些线刻格子虽经13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仍比较清晰。这些格子绝对不是后来刻上去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拟好碑文后才在碑上刻格子。根据碑阳面格子的总数算,该碑文约有3000余字。

另外,从文物考古学的叠压关系上看:“无字碑”上现有的题刻共有42段文字(碑阳31段、碑阴11段),起于宋朝,终于明朝。最早的一段文字刊刻在碑的阴面,是北宋末年徽宗赵佶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所刻;最晚的一段为明代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所刻。它们大都是当时身居要职的朝廷命官亲自题刻的。这些碑刻前后历时530年,大都是写实之作,分记事、抒怀和记游三大类。田亚岐等研究发现,这些题刻对细线格子都存在叠压关系,即:格子在前,题刻在后。从部分题词的拓片可以看出,有些是一个格子刻几个字,有的是几个格子刻一个字。这些又说明碑上的格子原来就有。

“无字碑”的阳面正中偏上,有一段题刻最具特色,最为珍贵。它是金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大金朝第二代皇帝完颜晟的亲弟弟完颜宗辅(金文叫“阿卢补”)用契丹文字题刻的,旁边还有汉文翻译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君行记”。题刻周围由6.2厘米宽的线刻缠枝蔓草莲花纹和有飞狮穿行其间的图案构成边框,通高142厘米、宽96厘米。只有这段文字是将原来碑上刻的格子磨掉后刻的。

武则天滥施暴行,中宗李显怀恨在心,只得“无言”相对已撰写碑文,且格子已刻成,那么当时为何不刻一字呢?田亚岐和高发两人研究后认为,这不应从武则天本人身上找原因,而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形势,从她的继任者身上找原因。

武则天虽在位16年,叱咤风云,英雄一世,但到了晚年,尤其是临终前却极为凄凉和黯淡。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和崔玄目韦、桓彦范等率左右御林军500余人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死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迎中宗李显入朝,逼武则天让位给李显,恢复国号“唐”。武则天则由长生殿住进了上阳宫。同年11月,82岁的武则天病死在东都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5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唐中宗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却长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几度险遭毒手。李显对母亲滥施酷刑、滥杀无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武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谥号“孝敬皇帝”);废太子李贤(高宗第六子,谥号“章怀太子”)为庶人,后又逼其自杀。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则天废黜皇位,贬逐出京。先后20多年间,李显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次听到武则天派人来看他,他都吓得胆战心惊。他的长子李重润(谥号“懿德太子”),女儿李仙蕙(中宗第七女,谥号“永泰公主”)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则天处死。此外,武则天晚年还一直思谋着将皇位传给其武家侄儿。有过这一番饱受折磨经历的中宗,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干脆一字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

田亚岐等研究推断,武则天在世时撰写的碑文(作者尚不知是谁),极有可能同武则天的《垂拱集》、《金轮集》及其它珍贵史册图册,一起被埋藏在乾陵的地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