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微软账号密码忘记: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二十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3:30:01
米芾《研山铭》(局部)
绢本。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字。第二部分为手绘研山图。第三部分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书题跋。

 

 

李苦禅 花鸟巨作《盛夏图》


此系苦禅先生平生最大篇幅巨作,也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史首件最大篇幅巨作(由四幅丈二纸联为“通景”)。通幅荷塘,笔墨酣畅淋漓;将一生爱荷之心写荷之功尽倾于此。题之“盛夏图”则意在企盼我“华夏”兴盛,诚乃苦禅老人一生爱国情怀之表现。

 

 

吴冠中《苍山洱海》


苍山景色素以雪、云、泉着称;洱海则风光明媚。吴冠中笔下的《苍山洱海》,构图呈封闭状态,远景的留白,意示出苍山雪;高大林立的渔船,正在洱海上忙碌着,夹在山海之间的,是西倚苍山、东傍洱海的大理。黑与白、面与线、墨与彩之间形成的节奏,令全作充满热闹而忙碌的气息。

 

 

郑板桥《竹石图》


款识: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板桥郑燮。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竹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
歴,草草怒生,有莫知其然而肰者,盖大化之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

 

 

姜国芳 作品


在近现代绘画史中,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并不少见,姜国芳近年的创作继承和丰富了这一题材,他和他的《紫禁城》一同走向了世界。他被誉为当代中国最具实力的油画艺术家,在欧美画界和收藏界颇被看好。

 

 

李苦禅《秋景》


近世写意画蟹以齐白石为最上乘,苦禅老人师其法而不泥其形,多取厚硕形体,成自家风貌。此图尤具新意,以俯视角度构图,四蟹交互斜置,显得活泼,又以枯莲房三只之交错增其动感,置于大片枯叶之上,散而拢之,碎而整之,叶边无齐则整而不板,复以红蓼花点缀,残莲蓬相衬,秋气益佳也。

 

 

潘天寿 指画《梅月图》


《梅月图》是他晚年指画的杰作。画中古梅掀天拔地,右盘左旋,忽然高耸,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之势。古梅虽然饱历风霜雨雪,却锻炼成铁石般的气质,充满倔强、旺盛的生命力。几朵殷红的梅蕊,在新枝上独俏春风。此画可以说是对崇高晚节的赞歌,也是画家刚毅不阿的品格的表现。

 

 

黄苗子《荷花》


黄苗子广博的艺术知识为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灵感,各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在绘画继承中力求新意,有时把中国古代象形文字、图腾符号等与绘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现代感。此幅作品构图新颖,精心描画的荷花,让人立刻联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格调。

 

 

陈逸飞《丽人行》


画中人物倩影依依, 无一不是柔弱无骨、顾影自怜, 以一种希望被宠被看的温顺的哀怨的目光凝视着观众, 画面散发出柔和的火焰, 充溢着一种温馨的把玩的情调, 笼罩着一层薄薄轻纱般恰到好处的神秘感。她们面带忧郁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而独特的东方民族服装颇具东方韵致和情调。

 

 

周春芽《桃花芳香》


 桃花成片、热烈、狂放、迷乱,如此张扬而激情,下部嫩绿色则与鲜艳的桃红色形成强烈反差,更起到刺激感官神经的效果。桃花怒放隐含凋谢的不安,揭示在万物自然中自由与限制、廉耻与道德。于是,桃花也不仅仅是桃花了,而是隐喻着爱、情、色和性还有道德观彼此相交织暧昧的桃花。

 

林风眠《荷花》


为了表现莲花洁白的花瓣,画家打破了中国画赋色含蓄清雅的传统,不仅以鲜明、亮丽的荷叶加以衬托,还直接以厚重的白粉涂抹花瓣,这无疑是借鉴了油画的色彩表现技法,将其灵活地嫁接于国画上,大胆着色,整个画面鲜亮、通透,似乎还散发着荷花的淡淡清香。

 

 吴昌硕《仙源桃花图》



 吴昌硕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

 

 八大山人 作品


朱耷擅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陈逸飞《运河人家》


陈逸飞运用最擅长的细腻浑厚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场景:在日暮归渡的渔船上,身着红衫的妻子蹲坐船头手中还进行着劳作;少不更事的孩子背身坐于船中却忍不住扭转头看着前方;年轻的父亲躬身摇橹,欸乃声依稀可闻。虽是写实,但他赋予了这个平凡的瞬间以诗性的节律。

 

潘天寿《榴兰清供图》


此幅让人赏心悦目,常见的题材,不一样的演绎,尤其是位置的经营和细节的处理妙不可言。他的许多小品或者清供图之类虽然画面简洁,却是大师用心,往往在凝练的笔墨中传达出他丰富的写意精神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
该图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兢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此图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签题为王希孟作。  元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此图描绘的是晋代著名道士葛洪,字稚川,携家移居罗浮山炼丹修道的故事。此图反映出王蒙等元代文人对理想隐居环境的向往,画法也与王蒙的其他作品多有区别:以山水为主体,崇山峻岭,飞瀑流泉,丹柯碧树,溪潭草桥,山中茅舍与行进的人物构成一幅深秀、谨严的山水人物画;人物虽小,但勾描工中带拙,形神兼备,山石纯用水墨或略加藤黄,仅树木、人物、屋宇处施以淡赭、花青和红色,墨色清淡干松,层次繁多,笔墨清丽而苍秀,是王蒙的变体画代表杰作,对全面研究其绘画风格极具价值。

 

 宋 佚名《子母鸡图》


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为主,特别是作为绘画与实用美术相结合的宋人小品画更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子母鸡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子母鸡图》画的是一只母鸡引领五只孵出不久的小鸡漫步啄食,鸡妈妈似乎有点紧张,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它微颦的眉头,画家只用上眼帘稍稍遮住它眼睛的一部分,就很神奇地赋予了它母性的忧虑,与孩子们瞪圆的眼睛很不一样。小鸡们都还有些懵懂,在妈妈的周围,一个个缩头缩脑,不敢走远的模样。虽然画的是子母鸡,但读画人欣赏到的却是母亲的眼神与子女对母亲的依恋。是幅子母鸡淡笔勾勒,背景以浓墨填实,遂使主题突出,体物传神,表现奇特,为宋代翎毛画佳作之一

 

赵佶《瑞鹤图》


此图画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彩云缭绕,十八对神态各异的丹顶鹤翱翔盘旋在上空,另两对站立在殿脊的鸱吻之上,空中彷佛回荡着悦耳动听仙鹤齐呜的声音。画后有赵佶瘦金书叙述一段。此图为宋人邓椿《画继》中所记《宣和睿览》册中的一幅。《石渠宝笈重编》及《石渠随笔》著录。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之“御笔画”,构图和技法俱皆精到:构图中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无有同者,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瘦金体”的出现丰富了我国书法艺术的个性化风格,对后世亦颇有影响。

 

宋 马远 《 松寿图 》


马远的山水画在构图上多用对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现广阔的空间,有“马一角”之称。

 

宋 马远 《华灯侍宴图》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 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 马远生长在一个绘画世家,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始承家学,后师李唐而自出新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南宋后院画有很大影响。他的山水画在构图上多用对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现广阔的空间,有“马一角”之称。

 

马远 《 踏歌图A 》


 “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祈祝习俗,人们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节拍起舞,祈福迎祥,欢庆丰收。近景处,几个老翁酒酣归来,手舞足蹈,且歌且行,滑稽的举止惹得妇人幼童驻足回顾,四周禾苗葱郁,竹柳青青。远景处,山石陡峭突兀,如刀削斧砍一般,天边朝霞一抹,山谷里松柏茂密,楼阁隐现。此图虽以山水为主体,但其中的点景人物才是整幅作品主题精神的集中体现,再通过画上的题诗,不难了解作者是透过画面在向人们传达企盼丰年、平安的真切情感。《踏歌图》是马远大幅山水的代表作,也是“大斧劈皴法”的经典之作


 

郭熙《 早春图 》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扭动的山石,隔著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既深且远。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 [卷云皴 ]。树木枝干虬曲,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 [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是幅笔墨轻重适宜,技术娴熟,为北宋画屈指精品。画幅右侧画家自题:[早春。壬子(1072年)年郭熙画]顾名思义,在这幅画作是在描写瑞雪消融,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 

 

唐人《 宫乐图 》 


本图描写後宫嫔妃十人,围坐於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两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时序相隔千余载,《宫乐图》的绢底也呈现了多处破损,然画面的色泽却依旧十分亮丽,诸如妇女脸上的胭脂,身上所着的猩红衫裙、帔子等,由于先施用胡粉打底,再赋予厚涂,因此,颜料剥落的情形并不严重;至今,连衣裳上花纹的细腻变化,犹清晰可辨,充份印证了唐代工笔重彩一格的高度成就!

 

韩滉 《五牛图》


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乘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

 

明 叶澄《雁荡山图》


本幅自识:“雁荡山图。嘉靖丙戌燕山叶澄作。”后纸清·梁清标题记。这些景色描绘真实,各具奇姿,很典型地展现出东南第一山的奇秀特色和壮阔气势。作品画法与戴进有相似之处,但笔墨更见繁细,并呈现出对景写生、随景而运之迹,很像一幅实地写生稿,这在“浙派”后学中是比较少见的。 

 

明 朱端《松院闲吟图》


朱端的山水画,一方面受当时流行宫内的南宋院体画风影响,近马远;另一方面,也有专学北宋郭熙的一路。《松院闲吟图》就是这类山水的代表作。整幅作品雄中透秀,工细之中见随意,反映了明代的时代风貌。朱端的山水作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方面有一定的建树,他使宋代院体绘画的风貌得以发扬光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明 朱端《烟江远眺图》


   此画描绘了高岭烟霭,远浦水村。左半边作高远景色,山峰巍峨高耸,气势雄奇。隔山坡地翠树葱葱,松柏苍劲,山势和树姿均具雄伟之姿。板桥、村落,远景是舟帆和水乡,精致开阔,幽美而疏秀。在画法上多学郭熙,那劲峭的山石,奇异的峰头,盘虬的树干,蟹爪的枝杈等等都来自郭熙笔意。画家将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繁复、精密等特点与南宋院体山水的简洁、空旷、疏朗等格局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有别于宋代院体的明代院体画风。 

 

明 张复阳《山水图》


山水仿吴镇,墨气苍劲淋漓,其所画草树人物各臻其妙。画家描绘江南水乡,透过大批密林杂树,隐现村落茅舍,田野农事以及农居生活,富有生活气息,远景云气弥漫,有很强的空间感。此画墨笔苍茫浑厚,破笔纵横挥洒,焦墨、淡墨层层积染,淋漓尽致,远近层次毕现。整幅作品开合、疏密、动静、虚实,皆得自然之妙,富有耐人寻味之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