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帐号登陆:廖陵儿 倾听底层的声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49:07
讲堂132期实录 廖陵儿 倾听底层的声音
2011年10月19日20:44腾讯公益[微博]我要评论(93)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廖陵儿女士在发言
燕山大讲堂132期 廖陵儿 倾听底层的声音
主题:底层的声音——公民调研行动
主讲嘉宾:廖陵儿 (廖冰兄基金会会长)
评议嘉宾: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美术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史教授)
周鲒(广州大学动画艺术系副教授)
主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承办:腾讯评论
战略合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时间:2011年10月18日(周二)下午14:30-16:30
地点: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教学楼 s102
主持人:张翔
要点一:【廖冰兄基金会简介】在基金会成立之初所做的是发现、倡导、支持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举措,2008年我们把项目锁定在一个帮助流浪失足少年和2009年启动用冰兄资金支持大学生社会底层调研。廖冰兄基金是以弱小去帮助更弱小,因为比起政府我们的资金不多,也没有权,而是用心的把一件一件事做好。
要点二:【月饼盒里的春天】这些孩子也有很爱生活的时候,住在街道办事处地下室的一个孩子捡到一个月饼盒,栽了一颗植物。我去看他时,心里很难过:这个植物如此脆弱,孩子们也没有保障,也很脆弱。但他很欣赏自己栽在小盒子里的植物。
要点三:【阿楠的故事】报纸上说“人口普查,一个不漏”,但我明明带了一个人却说“不给登记”,工作人员怪我“你叫我怎么办”?我说我把他的情况你们来办,你们递上去。但结果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个人还是不是人呢?
要点四:【底层的声音】我今天的题目是“底层的声音”,大学生底层调研行动,用我们的行动去参与调研流浪失足少年的群体,所以我讲了前面的一些故事。2009年我们启动了大学生底层调研,我们叫"底层中国",我们秉承着廖冰兄社会担当精神关注底层关注弱势,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年轻人走进底层,了解底层生活的真实。
要点五:【李老师的困惑】民间公益事业的困惑和我们现行体制的极度冷漠,两者之间的博弈在什么地方?比如身份证问题、非法拆迁,遇到强烈的利益驱动的问题,这些怎么解决,这是第一。第二,对民间的公益团体,从事那些工作的人士他们存在状况的研究。比如对廖老师对公益社会人的研究他们的存在是什么样的问题,这两方面值得我们做一些研究。
要点六:【孩子们是我的动力】在某一年的春节我收到两百人签名的贺卡,是少教所的孩子签名。他说我们现在没有自由没有钱,能不能给廖爷爷送一张贺卡。这个贺卡我看了应该是全世界签名最多的贺卡。我还留着。
主持人:这里是燕山大讲堂第132期,很高兴来到中科院研究生院,也很荣幸的请到了廖冰兄基金会会长的廖老师,同时请到了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老师和周鲒老师。廖老师主讲的内容是公民底层调查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下面开始。
廖陵儿:各位来宾下午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底层的声音——公民调研行动”。因为我是廖冰兄基金会的,所以在讲公民调研行动之前我觉得应该先介绍廖冰兄和廖冰兄的基金。廖冰兄于1915年生,2006年去世,他一生创作漫画无数,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后,中间因为文革和反右派中断了创作整整20余年,但他还是用漫画记录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他所有的作品都贯穿着人道主义。廖冰兄说“用漫画记录历史是我的使命”。到了他的晚年,他念念不忘,“我的漫画不是去抓痒,而是要将我的漫画重重的打在他者心上,在他人心上盖上一个印”。
廖冰兄基金会简介
“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不是让人发笑的漫画。《自嘲》是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反省了整个文革时期而做的画。有几个版本,最早的一张是“四凶覆灭后写此自嘲”,记录中国人一个时代的悲剧,我想如今的朝鲜还在这个坛子里,坛子还没有打开,仍是密封的。
《禁鸣》。廖老说一生创作的漫画没有几张能够值得留下来(他很谦卑),但这一张他对此有一个说法“不是实事漫画,而是时代漫画",《禁鸣》表达了人类在黑暗中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这幅画于1945年在重庆画。抗战胜利后,追求光明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投向共产党,国民党在大陆很难立足,国民党到台湾后实行白色恐怖,很多知识分子去了香港。这个画在香港展览时被盗窃。在文革后他重新画了一张,并在1981年法国中国漫画展上再一次被盗窃,这两次的被盗窃很能说明这幅画的命运,在法国主办单位很紧张,要怎么追究盗窃人?冰兄说“我希望你不要追究盗窃的人,只需要问他为什么偷这张画。”
冰兄的画说出了普通大众的心声,他曾说过“我的漫画如果还有现实意义,也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悲哀”,不幸言中。
《醒犹未醒》。改革开放黄金时代他去了广州深圳,他很兴奋看见一个小小渔村的变化。冰兄画了一个思想僵化的人看不惯改革开放,只说“资本主义复辟了。”《民主》很鲜明的反专制与独裁。《为恋位者身后设计》,于光远是中科院的院长,于光远当年在广州《羊城晚报》发表一篇文章,请冰兄为他的短文画一个插图。冰兄先生一生痛恨等级观念,他说“我是平民政治家”,其实冰兄首先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然后才是一个艺术家。他生在古城,他一生的创作反映人民大众的疾苦,人民把廖冰兄喻为“人民的喉舌”,他的漫画总能引起大多民众的强烈共鸣。冰兄于2006年去世。在他去世前几年,他曾说过,“我的漫画很能煽动人去打日本,又很能煽动人打老蒋”,“但现实比漫画还漫画,我已经无能武力了”。所以“我只能做婆婆妈妈的事情,看看谁没钱读书、治病。”在报纸上看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就打电话通知记者来拿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很朴实。很多人跟他说你能帮助那么多穷人吗?他说“就像那么多人掉在水里,拉起一个是一个。"所以在晚年他用他的积蓄启动成立了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应该是冰兄艺术生命的延续。
基金会于2004年12月21日成立,正好是国际儿童日,在广州市少年宫举办了成立仪式。中国改革开放先驱任仲夷来到了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成立的现场。在现场有很多孩子。冰兄晚年做得最多的是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愿人文精神之光照亮未来。广州市少年宫的孩子一直是在寥爷爷的关怀下成长。
在基金会成立之初所做的是发现、倡导、支持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举措,2008年我们把项目锁定在一个帮助流浪失足少年和2009年启动用冰兄资金支持大学生社会底层调研。廖冰兄基金是以弱小去帮助更弱小,因为比起政府我们的资金不多,也没有权,而是用心的把一件一件事做好。冰兄对一张纸的使用是正反两面都用,经常办事也是坐公交车。当年为广东美术协会副主席的廖冰兄来北京出差本可以坐软卧,但坚持坐硬卧,也不住宾馆,而是住简单的招待所,他说公家的钱不能乱花。我们秉承着冰兄精神,用他生平积蓄下来的钱做一些事。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就启动了帮助流浪失足少年的项目,让那些家庭不幸,没有家庭温暖,因为流浪而失足的孩子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解救他们后,没有找到工作又无家可归,我们就在街道办事处找了一个场所,设立了一个中途宿舍,用我们的志愿者与爱心一对一的跟进。这些少年都崇拜老大,他崇拜的是黑老大,跟着去做坏事,我希望我们的志愿者就做他们的好哥哥好姐姐。
欢迎点击进入:燕山大讲堂首页
欢迎点击进入燕山大讲堂思想者微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