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血色玫瑰cd开始:深圳女人之江西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50:59

  提起江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八一”南昌起义、滕王阁、井冈山或者庐山,而不是那里的人。许多年前,江西也算得上是经济、文化大省,但到了近几十年,与江西接壤的浙江、湖南、广东、福建等省份的经济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江西的优越感渐渐失去,像是一个“小地方”。

  没有了可以与北京、上海、广东等“明星”省市的女人相比的优越的“出身”背景,江西女人注定是小家碧玉型,她们既没有京城女子皇城根下滋生出的狂放,更没有上海女子十里洋场熏陶出的傲慢,也没有广东女子财大气粗养育出的骄矜和苏杭水乡孕育出的灵气。她们是实在而不起眼的一群。

  其实,江西女人也爱打扮,但由于经济条件并不很宽裕,大部分的江西女人在装扮方面会尽量多地选择比较“理性”的消费。南昌城内的“万寿宫”(不是郊区的景点)是个只有万余平方米的小商品市场,但却是南昌女人周末去得最多的地方,她们在那里购买便宜而新潮的衣服和饰物,把自己也装扮成时尚分子。许多江西女人外面光里光鲜,但里面穿的也许是几块钱一件的内裤或文胸。这使得江西女人落下了“小家子气”的名声。

  自从有“亚洲美皇后”之称的江西姑娘李冰在世界小姐比赛中一炮而红后,关于“江西出美女”的说法便流传了起来。细算一下,从江西走向全国的几个女艺人确实长相甜美,比如陈红,比如杨钰莹,以及那个在法国“颠覆了美的规则”的模特吕燕也出自江西。然而,无论是杨式的甜美,还是吕式的另类美,在江西女人中都属于“高标准”的。或许是受了当地湿暖气候和好山好水熏陶的缘故,江西女人大多长得皮肤白皙,身材玲珑娇小,也算得上是天生丽质。

  尽管这几年来,江西籍的名模王敏、吕燕、李冰的猫步在世界上越走越远,女艺人石兰、陈红、杨钰莹等美女的明星光环也渐渐“扩张”,可在与各地女人的名气之争中,江西女人还是最不起眼的一群。是呀,那些明星们的名字虽然如雷贯耳,可如果不刻意打听,有谁会注意到她们是从江西走出来的呢?


  江西杜鹃在深圳静静开放

  自古以来,江西实在算得上是一块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福地,这个地方古时候曾经名家辈出,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官至宰相的词人晏殊,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初唐少年才俊王勃路过南昌题《滕王阁序》赞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虽然是句恭维话,也属语出有因。这是一个出文豪的地方,为千古名篇红袖添香的江西女子自当不俗。

  江西地处长江南岸,向称江左胜地,“襟三江西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因而表现在风物上,既有北地山脉的豪壮,如罗霄山脉,也有南方岗峦之灵秀如庐山。受物化风气的熏陶,江西女人的性格也是兼具南北特色,既有北方姑娘的大气直爽,也有南方女孩的多愁善感。

  常听许多外地人评价江西女人,总的印象是土气、刻板,而在我们看来,这种品质叫“淳朴”。与深圳街头的将自己的脸当颜料布的“时髦女性”相比,江西女人不喜施粉黛,她们更愿意展现自我的本色,不喜娇情做作,更愿意散发着自然的韵致,和来自自然的气息。江西女人的淳朴不仅仅表现在装扮上,还表现于她们的待人接物中。以前,家乡人都爱劝说想来深圳的女人,“去了,你就小心变坏了。”可是,在深圳的江西女人大多依然是“秉性难移”,在聚集着全国各省市的外来人群中,更是凸显出为人行事实在、刻板,一直奉少说多做,脚踏实地为行为准则,不善言巧辩,则成为江西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大缺点,就有了老实刻板的形象。如若被人拿着话头玩笑调侃了几句的话,却也会对着人家瞪着双眼,有些认真地回人家话,对方瞧着这么正儿八经的样子,更是忍俊不禁地偷着一边笑去了。而这时,这些江西女人倒是会踱着轻松的步子,悠闲地一边晃着,显得有些我行我素的样子。

  有人说,江西女人保守、固步自封,玩不动股票,办不来期货,融不来巨资,缺乏弄潮的魄力。然而,这也只是部分人的片面之辞。在现在这个必要的保守、必要的含蓄均已稀缺的时代,江西女人的“保守”似乎也显得弥足珍贵。在深圳,江西女人对婚恋的态度依然是带有传统的家乡观念,而在这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城市,心里还是能保持着一些浪漫纯真的情怀,并没有被这里淡漠的人情世故吞噬,头脑里仍然有些幻想有些真挚,而这些也会被这个城市的一些人视为奢侈。当然,也有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但是,在摆脱情感的束缚后,能当机立断地重新开始一个人新的生活,且也带给别人健康的心态,影响着周边的朋友。因了这些乐观积极的态度,及对朋友的热忱帮助,江西女人在深圳的事业和人缘方面都还是不错的。

  至于江西女人缺乏成就一番事业的魄力,那更是大错特错。革命时期的江西,你难道没有看到过她们骑马挎枪,手刃仇敌,前仆后继,喋血长征如贺子珍的身影么?江西女人不喜远涉外乡成家立业,那是因为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可以安于天命,在娘家,帮父母、助弟妹,能吃苦,肯吃亏;出嫁后,敬公婆,助夫婿,相爱终一,从不二志。但是,如果因某种原因置身于他乡,她们也不惧怕来自环境的压力,她们会迎着困难逆水而上,勇于开拓进取。她们对生活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会在意追求精神上的质感。我的一个朋友晴文是南昌人,在深圳已有3个年头,一直在某家外企公司担任文员,工资并不是很高,但因是随丈夫工作调动,也就随之而来,刚来时,对工作及生活环境都有些不适应,周边也没有一个朋友,但是,再回头已是不可能了。她得知每个人初融入深圳,都是有些浮躁的心态,感觉到处处都有些不对劲,自己的感觉并不是例外的,她重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边干好自己的工作,一边依然如在老家般相夫教子,如今,一家三口,早已感觉到融入深圳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难。夫妻两人都感觉到了有一种归宿感。

  关于江西女人的另一种负面的评价是,她们目光短浅,只能注视到家庭以内的地方,对外界的事情一律冷漠对待,彼此之间也常常互相看不上眼。江西女人的确不爱扎堆聊天,也不会去理会谁在背后议论自己,同时,也懒得去关心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只想落得个耳根清闲,宁可多些自己独处的时间,静下来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或者邀上三五朋友,登高望远,陶冶情操,以备次日以更充沛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由外地人对江西女人的种种偏见看来,江西女人之美当是深秀的,内在的,不事张扬的。

  江西女人冷眼看

  有社会学家曾撰文将江西人性格中的不足归纳为三点:盆地心态(封闭、保守、孤立、窝里斗)、边缘感觉(置身主流之外,冷漠地对待一切)和自恋情结(自满自足,陶醉于落后)。我以为这样的描述是很形象的。

  “赣人好讼”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在南昌街头的餐馆里经常上演的一幕是,客人点了一道菜,等了许久也不见服务员把它端上席。叫来一问,才知道当天餐馆没有做这道菜的原料。奇怪的是,点菜的时候并没有人出来说明没有这道菜,等大伙都饥肠辘辘,去问姑娘怎么回事时,却发现个个能吵得很,张口就说出一大堆道理,惟独不说“对不起”这3个字。在南昌的公共汽车上,两个女人踩了脚,无论是踩人的还是被踩的,都不相让。好听一点的,一说:“搞什哩鬼吗?”一回:“哪个长了后眼啊?”难听的也常听到,一说:“你瞎了眼啊?”一回:“你才瞎了眼哩,你有本事坐小车子去,跑到咯(这)里来挤死呀。”

  江西女人吵架有一大特点,赢了的趾高气扬,扬长而去之前,还要说几句赢话,诸如“还想惹我”,“咯只(这个)渗头、脑膜炎”之类。输了的,无论是实力不济,或是心知理亏,口中却决无服软之词,临走还要说“你等着”,“有种不要走”。就算悲观一些的,也要说上“明日着(明天再说)”之类。至于是否一定明天找对方算账或寻求报复,倒也不重要,关键是在吵架时见败不败,只为“不蒸馒头争口气”而已。

  网上有人评价江西女人“皮肤很好,性情恶劣”。为此,江西女人为自己辩驳说,外地人不懂江西方言,老以为她们爱吵架,其实她们彼此的交流时常没什么恶意,只是吃了嗓门大的亏。并且,能发动起义的地方,女人们的性格里自然会比别地多了些火气和血性,那也是自然的。

  江西女人性格中的另一不足即不思进取。大部分已为人妇的江西女人在家的表现的确无可挑剔,她们很勤快,能一人挑起所有的家务,把家里家外收拾得服服帖帖,安于本分,甚至纵容自己的男人游手好闲。这一点,看看江西各地满大街的茶馆和满茶馆吹牛、打牌的男人就知道了。

  对家庭中的女人而言,容易满足固然是一种好品质,但对现状过于自我陶醉又使江西女人限制了她们自身的更大发展。这或许和当地的地理形势、历史背景有些许关系。在历史上,江西人口不算太多,地不算太少,风调雨顺,日子再穷,有碗饭吃,日子过得比周边的广东人、福建人都好。这种自给自足、生存竞争相对来说不算太激烈的生活,使得很多江西人变得有些不思进取,女人们只愿固守着自己的小家庭,对外面的事情不感兴趣,也不愿意自己的男人离开故土外出闯荡。她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江西不仅是中国的粮仓,还是出文人才子的地方,到了近现代,如果没有南昌起义那一声枪响,能有今天的中国吗?就留在江西好了,何必那么折腾呢?”

  如今,与周边地区相比,江西,尤其是省城南昌的地位上不如南京、杭州,下不如武汉、长沙,江西最好的大学在全国排第100位,江西人最好的出路是到外地打工……这样的现状和不思进取的观念一定是有关系的。


  在深圳咬牙挺住

  采访对象:徐女士,江西南昌人,1997年来深至今,现为私营业主

 

  2003年是我和丈夫从南昌来到深圳的第五个年头。然而,从刚踏上深圳的第一步起,在这里的生活始终是艰辛的。

  到深圳闯荡天下是我年少时的梦想之一。那时刚20出头的年纪,既不愿意受到长辈的太多管教,也渴望能有自己的事业——当时在南昌那份稳定、月薪不足千元的工作根本无法给我带来所谓的“事业”上的成就感。但我的想法却一直遭到父母的反对。他们既认为只有二十余年历史的深圳不如江西省会南昌,也担心我到了“花花世界”会学坏。可我从小就不喜欢南昌的人文氛围,离开那里,似乎也是迟早的事情。

  1997年,我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他当时在南昌做一种保健用品的传销,但看到有人在深圳做这一行的,不到一两年就买了房买了车,于是也萌生了来深圳试一试的想法。两人一合计也就都跑来了。出发前,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觉得凭我们两人的能力,一两个月内赚到一笔钱安定下来完全不成问题,可事实却比想象的要艰辛许多倍。

  在来的路上,我丈夫负责看管行李,可他打了一会盹,钱包就被人偷了,里面有两个人大部分的“启动资金”,还有深圳几个同学的联络方式。下了火车,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更糟糕的是,同行的还有我丈夫的十来个“下线”人员——他们可都指望着我们能带他们发财呢。后来没办法,我们就在火车站附近租了几个床位安顿一晚,第二天,所有的人都分散到市区内去“搜索”那家传销公司的深圳办事处,希望能赶快找到“组织”,好圆了大家的“发财梦”。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时间,把深圳所有的写字楼都爬了一遍后,我们才在南山找到了那家公司。可接下来的日子,“发财梦”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能是深圳人的消费比较理性的缘故,我们的传销工作很难展开,两个人只见钱出不见钱进的生活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

  来到深圳的半个月后,我出去找工作,面试了许多家公司,待遇都没有我在南昌时好,又辛苦。开始我还挑三拣四,到了后来,没钱吃饭了,房东又在催我们交房租,我才着急了。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司的文员,月薪600,不包吃住。上班那天,心里非常委屈,偏巧在路上看到另一份招聘文员的广告,月薪800,还管吃住,把我给乐得,扭头就跑去第二家公司应聘了。人家都说深圳人特别现实,我想,那多半是让生活给逼出来的,而事实证明,现实,或者说脚踏实地,绝对是一种好品质,我希望至今仍自视过高的南昌人都来学学深圳人的这种精神。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和许多来深圳闯天下的人一样,不断地跳槽,不断地搬家。最艰难的时候是1998年的冬天,那时我和丈夫两个人住在梅林的一所农民房里,三房两厅中的饭厅就是我们的栖身之所——墙是用薄薄的木板隔成的,有人在厅里走过,或是上厕所什么的,声音都被我们听得一清二楚;晚上躺在地板上(那时连买床的钱都没有,地上铺张草席就睡了),盖着从家里带来的小毛毯,冷得瑟瑟发抖;每天的伙食标准是3块钱,早上用一元钱买一大把面煮着吃,晚上花两元钱买青菜,其中还得剩下一部分让我丈夫第二天带去上班当午饭……这样的生活是我在南昌时所无法想象的,所幸一切都过去了。如果要问我,在深圳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那应该是跳槽吧,与漂泊不定的痛苦相比,薪水的提升对我们更有实际意义,哪怕只是几十元,也能使我们的生活改善许多。

  对我而言,深圳的残酷不仅在于生活的艰难,还有人情的冷漠。有一次,我在街上偶遇一个有多年交情的老乡,他说自己经营的公司正要招人,并邀请我去给他帮忙。我听了很高兴,毕竟和熟人一起工作安全很多。可那位老乡开给我的工资却比以往我呆过的任何一家公司都要低,工作量还很大。也许在他看来,他已经是帮了我很大一个忙了,而在我看来,却是他在剥削我的劳动力。是的,是这样的,这就是深圳人生活残酷的一面。1999年,我意外地怀孕了,对一个女性而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但是当时我服务的那家公司却以长期对着电脑不利于胎儿和孕妇为由把我辞退了,只因为老板不愿意承担我休产假期间的经济损失。那时我不懂劳动法,只能和他申辩我平日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都很好,请求他不要把我辞退,甚至保证在我休产假期间也可以找人帮忙完成工作,但他还是把我开除了。在那个时候,我对深圳很失望,心情早就由没来深圳之前的向往转变为深深的恨意了。

  然而,即使落魄到了这一步,我也没去想想自己是否后悔离开南昌,一是没时间去后悔,深圳很现实,我必须不断地找工作以证明自己的价值,更主要的是要生存;二是我们南昌人都很要面子,没闯出个名堂来,绝不轻言放弃。离开南昌,我就不准备再走回头路了,恨也好,痛苦也好,我也只能在深圳咬牙挺住。

  生活的转机在2000年后。那时手头意外地有了点小钱,我和丈夫就倒腾着开了一家快餐店,开始还蛮赚钱的,后来我们求富心切,一口气拿下了4个店面准备开连锁,可惜中间出了问题,两人赔得一塌糊涂,只好继续给别人打工。2002年,又在闹市区开了一家复印店,生意虽小,但收入还不错。店里有十几名员工——这是目前我最烦心的事。其实我们这样的小店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手,但老家一些亲戚看我们在这边的生活渐渐好了,就非得把自己的子女都塞到我们这来。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呀,只好把他们养在店里,做点杂活,等他们对深圳多一些了解后,就得自己出去找工作了。在我看来,我让他们住在我家,让他们在店里做点事,薪水虽然微薄,但我也算尽力了,可偏巧有些人还觉得我变得很“现实”,亏待了他们,真让人生气——不知道他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要想在深圳求生存就必须靠自己脚踏实地去争取的道理。

  5年过去了,我在深圳为了生活不断挣扎、不断努力的经历曾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恨意,从来没觉得它是温馨的家园,有的只是艰辛;然而,我也不想回南昌了,因为不适应那种不求进取的、慢吞吞的生活节奏。现在,我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小店,我盼望着早点把它扩张成大店,然后是买房、买车、再开店……最后想说,深圳到底成就了我,因为如果从没离开南昌,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坚强、能干。

(深圳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