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义齿材料:学子论文:微内容视野中的校园SNS人际传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7:38:45
【摘要】:信息流动链条包括四个环节:信息的生产、获取、组织与呈现。本文立足于校园SNS的人际传播模式,从微内容与搜索引擎及标签的结合、微内容的生产与流通、可重用的微内容的聚合和使用、基于微内容的传播主体间的多向互动、微内容的多媒介扩展及校园SNS主体的构建、实名制对微内容传播的影响、个人微内容管理门户等方面剖析微内容流动的各个环节。在归纳出校内网传播内容对传播模式的影响后,本文对校园SN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SNS;校内网;人际传播;微内容;长尾理论;实名制

  一、研究缘起


  从1993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中国互联网的成长经历了Web1.0时代的启蒙阶段和商业化阶段后,正步入Web2.0时代的社会化阶段。Web2.0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主体,实现互联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见图一) WEB2.0的核心在于个性化和自组织:以人为维度,个体集信息的接收者、发布者与传播者于一身,创造一个社会性的网络。WEB2.0提供了丰富的用户体验,促使用户主动以微内容来描述自我,促进了网络内容的个体生产。简言之,Web 2.0有三大特征: “用户产生内容(UGC)”、“去中心化”、“长尾理论”。


图一

  Web2.0已经超越了大众传播,并结合了人际传播,是无处不包含人际传播的大众传播方式, 而SNS正是web2.0这种传播方式最显著的体现。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是Web 2.0 体系下的一个技术应用架构。“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就是社会化网络(SNS )。” “六度分隔”理论是1967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2002年为验证该理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瓦茨教授开展的“小世界研究计划”对SNS尤其有指导意义,其媒介由信件转为E-mail,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SNS 中的个体通过Tag 、RSS 、IM、邮件等方式认识朋友的朋友,扩展自己的人脉,

  二、研究设计:对校内网用户的网络调查

  1. 研究意义


  国内的校园SNS作为SNS中发展势头迅猛,注册用户数巨大的一类,在具备SNS的共有特点的同时,还有着封闭式注册、专注于高校人群的独特性。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6月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大专及以上在校学生网民有1803 万,占总网民比例的10.74%,大专及以上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7.5%,可见校园SNS的潜在用户群数量庞大,网络普及基础好。

  校内网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校园SNS,已覆盖全国2000所高校、2所高中及65家公司,以及海外8个国家550所学校,注册人数超过700万,并呈高速增长态势(见图一),预计到2008年可达到1000万。据Alexa统计数据(2007年9月2日)显示,校内网在中国区的站点排名是34位,日均 IP 访问量约 315,000次,可见其流量的健康度和用户的黏着度。校内网具备了国内校园SNS所共有的功能特点,并有自己的创新扩展,笔者在校内也有着一年多的体验,综上考虑,校内网是研究国内校园SNS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


图一 校内网一年以来的日平均排名走势图

  2、研究方法:

  本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为了避免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专业所造成的文化差异,选取北方一所理科比例大的高校(清华大学)和南方一所文科比例大的高校(中山大学)进行网上的随机抽样。在校内网上以站内信的形式,清华和中大的注册用户中各抽取样本160个,男女生各一半,回收有效问卷59份,其中清华12份,中大47份,两所学校男生一共31人,女生28人。网络调查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易于反馈,便于整理资料,劣势在于问卷收回率不高。

  3、问卷样本特性描述

  由问卷调查所取得的59个有效样本中,男生为31人,占总数52.5%,女生为28人,占总数47.5%,性别分布较均衡。调查样本按年级分布为:大一24人,占总数40.7%;大二17人,占总数28.8%;大三14人,占总数23.7%;大四3人,占总数5.1%;硕士及以上学历1人,占总数1.7%。在“登录校内网的频率”中,有32.2%的人选择“只要上网就会登录”,有59.3%的人选择“经常登录,但不是每次”,可见,此次研究对象集中于校内网的活跃用户。

  三、校园SNS与微内容

  1、微内容与校园SNS人际传播


  微内容即是指数字化新媒体所产生的任何微量数据,尤其是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微量数据。学者Cmswiki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等。” 可见,校内网上个体创造的任何数据都是微内容,比如校内网上的一次留言、一次到访,乃至于添加他人为好友的一次点击。

  个体间的人际传播是校园SNS的主要传播类型。微内容相对于大众传播领域的“宏内容”,是与人际传播对应的传播内容。

  2、 微内容与搜索引擎、标签的结合

  在Web 2.0时代,每个人都是集信息的接收者、发布者与传播者于一身,大众媒介的权威被消解,亦即“去中心化”。伴随着微内容而来的去中心化,个体信息搜寻的难度增加,也就相应产生了对于各种微内容聚合服务的需求。

  校内网定位于“大学生互动平台”,而搜索引擎是其作为交互平台最根本的微内容聚合工具。想找到目标对象,你既可以通过姓名和大学、高中进行模糊搜索,也可以通过ID或电邮进行精确搜索,还可以通过高级搜索的复合条件组合来搜索具有某几项具体信息的同学,如从小学到大学的入学年份。细致的搜索条件让你可以高精度的定位吻合你搜索需求的对象。

  搜索这种方式本身对内容提供的是增值,强化了信息流动的价值链,在聚合了分散的微内容的同时整合并加强了原先分散的细微价值。麦克卢汉告诉我们:新媒介经常以旧媒介为内容。“Google的每一个搜索条目,本身其实就是“信息”,就像yahoo的索引本身是信息和delicious里面每个网页的收藏条目是信息一样。” 换言之,校内网的搜索引擎本身已是媒介。

  而Tag标签则把搜索这种媒介的流通模式由单向流动跃升为多向互动。如果说传统的搜索模式只是让个体被动的被搜索到,只是搜索者主体意志的体现,是单线性传播的,那么和标签结合起来的搜索引擎则是个体把自己推到了搜索者面前,让搜索者与被搜索者间实现了双向定位,换言之,Tag实现了反向搜索。这和XML语言里面的“反向链接”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反向链接指目标文档中的一条指令,用于指出哪些源文档要引用目标文档中的内容。同理,反向搜索使传统模式下的被搜索者(目标对象)通过Tag的自主设定,用以指出搜索者可和自己建立联系的途径。(见图二)


图二

  Tag是微内容的一种组织方式。Tag是指用户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所添加的描述词,而校内网的Tag主要应用于对个体自身的描述。用户资料栏里的基本信息、学校信息、个人信息都以超链接显示,点击后就能搜索到所在大学具有相同信息的人,换言之,个体可以通过自定义自身的相关内容,星座、小学、某一项兴趣爱好、某一本书等等,来添加一个个描述自己的标签,增加自己被访问的机会。添加标签后,个体所生产的微内容会被搜索引擎所记录,其他用户查找相关标签时,可准确查找到使用这个标签的个体。标签让有着共同特质的分散个体得到整合,微内容之间的关联度和影响力也因而提升。

  另一方面,通过这样以指定内容确定传播对象的方式,个体对于微内容控制的自主性得以体现。搜索引擎细致的条件设定,使得个体通过搜索可以就某项具体内容找到符合条件的对象,和该对象的初始交流往往就是围绕着这项内容,传者对于内容和受者的控制由此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调查中,有58.6%的人把“使用校内网的最大好处”归结为“找到旧时的老同学和朋友”,而搜索功能是用户满足此类需求最主要的途径。在“校内网最大的优势”中,有20.7%的人选择了“强大的搜索功能”。

  3、微内容的生产与流通

  校园SNS是种非群体化的传播模式,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传播的节点和信息生产的节点。换言之,在校园SNS的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能够生产、发布微内容,所有生产、发布的微内容都能够以非线形方式流入网络之中,是为“去中心化”,而这正是SNS自组织特性的体现。通过双向交流沟通和内容精确归类,大量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并且能精确传达给目标用户而不会形成噪音。

  “去中心化”指的是信息的生产过程,完全的“无中心化”并不符合SNS社区的构建,为去中心化的内容再找到一个个聚合中心点,才是信息生产的关键。而在校内网中,全面的搜索引擎让这样的聚合中心点成为可能。诸如兴趣和爱好、社团、课程、家乡、星座等具体的搜索条件实际上让相同讯息的微内容得到了聚合。相关性强的微内容在个体带有寻找同类动机的自定义搜索筛选下,在聚合的同时实际上生成了一个个聚合中心点。

  TAB标签以一种独特的“聚合”、“关联”能力,为个体生产的微内容提供了特别的流通路径。如校内网中的个体若想发表日志,可选择添加日志相关好友,而在被添加好友处“与我有关的日志”中也会显示该日志。TAB标签让个体微内容的生产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使得微内容在有关联的人之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流动。个体也可以通过“与我有关的日志”查看他人日志,这可以视作博客中广为应用的Traceback(引用通告)在个体层面的应用。

  社会化书签是Web 2.0 的重要应用之一,分享实现的便是这种功能。通过分享,微内容得以在尊重生产者版权的前提下,在个体间有指定性的传播。在校内网浏览任何微内容时,只要点击“分享”按钮,你就能在自己的页面显示选取内容,并附上自己的相关评论,且能通过隐私设置与指定的群体分享。而在你所有好友及所在班级的所有人的首页中都会显示你所分享的提要,微内容的传播范围得以在个体间以几何级数递增。同时,分享也是“可再混合(Remixability)”特性的体现,通过个体对他人微内容的自主定制,以及附加个人评论的再编排,使得原来的微内容得以个人化的重用。分享在知识经济社会里能够产生增值,因此带动整个SNS体系形成正反馈的快速增长。

  微内容跟着人走,校内网的功能创新之一“圈人”正是这一共享理念的结晶。用户只需上传一张合照到相册,将照片中的人圈起来,即为做了一个隐藏的标注,为此人标注上名字,就能给他添加“超链接”。 而最能体现共享性的则是,任何有资格浏览的人都可以对该照片进行“圈人”,通过照片所有者的审核后,即可生效。在共同创作中,个体传递了SNS的共享价值。以后想要访问照片中人的个人页面时,只需点击该人物的头像即可。而在被圈中人的个人页,也会显示“出现过我的相片”,使微内容能在相关联的人中实现共享。

  有研究者将校园SNS传播内容的特征归纳为“以隐私性和自主性为前提的高分享度微内容”, 分享是以严密的分级隐私设置为前提的。个体可对自身生产的微内容进行自主度高的控制,可选择各类微内容的开放程度。如校内网中个体可将向自己打招呼的人限定为:仅好友、同学校人、大学生用户、所有人,个人页、接受添加好友等都能如此设置;日志、相册及分享还能设定为仅自己可见;校内网还具备个性化的防打扰功能,如黑名单的设置,可杜绝特定对象对你进行的任何操作。对于特定群体的准入许可和回避有效的维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亦是传者对内容的控制加强的体现。

  4、可重用的微内容的聚合和使用

  “长尾理论”,是2004年Chris Anderson在给《连线》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的。以传播为例,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尾部分的小众传播部分,相对于大众传播来说,他们的目标受众非常精准,命中率非常高,而且总和效果高于大众传播。而在传播内容上,小众传播区别于大众传播正在于以微内容为主体。

  微内容的长尾化是SNS的特征。如定义微内容的tag可被划分为热标签和冷标签,对于“北京广播学院”“深圳市”这样对应群体广泛的热标签,可以作为长尾头部来吸引大众,而如“行走在花朵正蓝的路上”这样对应特殊个体的标签可以作为长尾的尾部发挥作用。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对用户和微内容的有效聚合、对用户和内容的结构化和有效评价,是发挥长尾力量的根本,SNS中的个人页面正是体现了这个特点。

  web2.0的站点关键在于“用户产生内容(UGC)”,用户做出了实质的贡献,提高了SNS的整体价值。SNS中的“个人页”集成了个人生产的微内容,是Web 2.0 取代 Web 1.0 范式变革的重要表征。校内网中“个人页”由“我的页面”、相册、日志等组成。然后个人页的汇聚及这些个人的关联构成了整个站点,“个人页”成为新的微内容聚合、发布的关键节点。

  校园SNS微内容的聚合不只是停留在初级层次上的迁移和分类汇总,更在于融入主体创造性的组合(remix and mash up)。通过组合成各种个性化的丰富应用,实现了微内容在聚合基础上的再创造。

  据Alexa统计数据显示,校内网子站点中photo.xiaonei.com的被访问比例 及 人均页面浏览量最高,分别为41%及16.9次,可见,相册是最受用户关注的功能。在“我的相册”里,个体不但可以看到自己上传的相册,还可以看到好友的最新相册以及别人相册中出现的我的相片,自己生产的内容、他人生产的内容以及两者的交集得到了聚合,个体对于相片的需求也得到了集中的满足。

  而另一方面,web2.0区别于以往互联网应用的关键一点正在于微内容的可重用。通过搜索引擎等聚合工具,微内容的使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以及权限的限制,使得微内容可以“一次生产、多次使用”。换言之,微内容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能跟着用户走。英文版维基百科里Web 2.0条目中提到的必须具备的要素就有“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

  微内容的可重用性就必然要求微内容的结构化(比如xml)、开放性(比如开放API)以及工具无关性(对于用户而言,可以使用多种工具来聚合和利用这些微内容,而不必局限于生成内容的原始网站),正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具备使得微内容得以有效聚合,从而也使个体查看目标内容的步骤大为简化。如在“首页”会显示你的好友和你加入的班级、群的动态,这和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功能是相同的,即当目标对象有内容更新时,主体的平台将自动获得更新,将更新的内容的标题以超链接的形式列表显示。可以让个体不到访相关页面就能通过标题了解提要,省去了中间可能存在的大量无意义的浏览。大量离散的微内容得以聚合,个体也从而能有效地构建自己的个性化内容流。

  5、基于微内容的传播主体间的多向互动

  校园SNS中的个体生产微内容的动机,“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基于Tag定义的微内容,正是联系具有相同特质的个体的媒介。Tag使得人和人之间建立基于共同兴趣的信任连接,对于采用同一个Tag的用户,他们在这个Tag的维度上是处于同一个圈子的。而以Tag形式定义的微内容,实际上也定义了这个圈子的性质。这个圈子里的个体,在需求上存在高度的共性,信息的传递存在实质价值。通过主体间内在的深层联系,微内容实现了高效有序分享,价值得以增值。为Tag所定义的微内容使同质的个体间得以确立联系,而借助校内网多媒介的畅通渠道,微内容得以有效传播,传播主体间的交互性得以最大体现。校内网中的校内通可实现同步传播,而站内信、留言、日志及相册评论、群、校友录和论坛则可实现异步传播,还原了现实中人际传播最为重要的特征:多向互动,反馈即时。

  SNS的人际关系具有可追溯性。较之现实世界的人际传播,SNS人际传播实现了传播内容的可保存性。现实世界除非动用录音机等电子设备,否则人际传播的内容不可能做到如实的复制。而SNS由于其主要是基于文本的人际传播,传播内容得以能原样保存(校内通的语音及视频聊天内容需借助其他工具) 。由此,个体间的交往便可以可调用的传播内容来定义,让抽象的人际交往有了具体的量度。

  调查中,在“与别人交流习惯选择的方式”的排序中,有59.1%选择把“留言”列在第一位。可见,留言是校内网反馈的主要方式。校内网具有独创性的回复留言。即如果别人在你的博客上留言,那么在你回复之后会同时出现在你的博客以及留言人的博客上,作为回复留言存在。回复留言既保证了内容的可保存性,用户在留言板里可方便的调看留言记录,也让相关内容在传播双方间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传播。最新一次改版后(8月20日),个体查看他人留言时只要一键就能在列表中选择直接回复或站内信,集成后回复留言和站内信进一步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有效的提高了主体间的传播效率。

  6、微内容的多媒介扩展及校园SNS主体的构建

  校园SNS以其后发优势,随着与各种媒介如博客、播客、IM、流媒体等的融合,日益成为一种音视频及文本兼具的集大成式的的媒介。尽管文字依旧是校园SNS人际交流最主要的符号,但基于文本的微内容已逐渐扩展到多种符号形式的微内容,如音频,视频,FLASH,表情文件,图片等。“消费社会的消费已不再是对物的物性(其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对物作为一个符号体系的消费。”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构成特征同样适用于网络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基于情感的交流,“通过多样的、互动的符号让对方接收到传者的情绪体验,”无论是传统人际传播还是校园SNS的人际传播,情感的互动都是传受双方追求的目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对多种信息源产生的复杂感受”,信息源越是多元,情绪体验的满足度越高,而这样的多元就体现在微内容表现形式的丰富上。比如说某同学热爱某部电影,如果仅仅是用文字来表述心情,不仅难以尽表其对影像的领悟,亦不能传达影像的感染力,可若是能结合影片的片段,剧照,插曲,受者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传者的倾向,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触发受者自身的共鸣。这种由于对别人的情绪觉察而导致的自身情绪唤起,就是“移情作用”,亦即在人际传播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作用。

  校园SNS主体的构建的全面与否是由主体的主观自觉和客观表达形式共同决定的。一方面,主动以微内容来描述自我,是SNS中主体的基本工作:将自我描述得更为准确,将自己虚拟世界的形象更为具体更为贴近现实世界,是降低人际交往的成本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个体凭助SNS的内容媒介,能够自由的聚合自己在虚拟世界生产的微内容,全面构建自己在虚拟世界的形象,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如借助Tag,个体可以实现对物理世界中自己个人身份的反向描述。在现实中个人的身份往往单一,但作为Tag定义,个体可以被Tag为多维的。如一女生可以被Tag为健美操、红楼梦、南方周末等一系列个人描述性质的微内容。

  个体可以通过个人信息、涂鸦板、日志、相册、共享等多种方式生产个人化的细节表达的微内容。而在集各方式之大成的个人页设计上,个体也被被赋予了较高的自由度。校内网提供的涂鸦版助手-紫豆,可帮助用户写代码,对页面进行自主设计,可嵌入背景音乐、背景图片、视频模块、flash特效、动静态鼠标等本身没有提供的功能。微内容的多媒介化,互动沟通的符号的丰富化,补充了以往网络人际传播所缺失的辅助性手段,如语音、肢体语言等,能创造更为特殊、强烈、高参与度、高度主观色彩的情绪体验,丰富及完善主体与自身相符的社会线索,在贴近物理世界的个人形象同时促进人际传播的深化。

  7、实名制对微内容传播的影响

  校园SNS和传统CMIC媒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实名制的应用。实名制不仅是Web 2.0 传播范式变革的关键因素。

  匿名制下的个体行为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想象性、责任缺失性等特征,直接导致了人际交往中普遍的不信任感。而实名制下的个体是现实世界的延伸, 物理世界中的身体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依靠实名制得以在虚拟世界中继续构成主体。虚拟世界的个体形象不再是“另一个我”(Another ME),而是“我的延伸”(Extended ME)

  实名制抑制了不良微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物理世界中的规范继续有效的影响着主体,这有效的杜绝了匿名制带来的网络暴民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实名制有助于对涉及个人隐私内容的传播控制。实名制恢复了匿名制所隐藏的个体的社会属性,大学生首要的社会属性就是其所在的学校专业。调查中,“和老朋友聊天的主要话题”中选择“生活琐事”的人占总数55.9%,而在这些人当中有42.4%人在“选择新朋友认识的首要依据”中选择“学校和专业”。社会属性的还原延伸了个体间在物理世界确立的信任机制,降低了交流对象间的非确定性。

  实名制促使个体注重自己的虚拟形象,更精心的注意自己的微内容表达。调查中,在“校内网上“实名制“的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偏差”的开放式问题中,有多人表示主要体现在对外在形象注重的差异上,如清华大学的赛娜表示“上传的照片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生活照,但一定是自己认为最好看的照片”。比如用户会选择技术处理过的艺术照作为头像,或者是生产一些容易引起别人兴趣的Tag以增加访问率,或者是删除一些不利于自己的留言或评论,这其实就是个体通过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微内容生产与设计,对自我形象再塑造的体现。运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分析,这是个体根据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期待,以及自身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而表演出的“前台行为”。

  8、个人微内容管理门户

  业界对于Web 2.0的一种服务是这样定义的:“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而在校园SNS中,建立在完善搜索功能基础上的个人聚合页无疑是符合这种定义的。调查中,在“校内网最大的优势”中,有22.0%的人选择了“功能全面、简易的个人信息管理模式”。

  校内网为个体提供了完善的微内容管理平台。通过个人页里日志、相册、个人信息、活动、分享等条目,个体能将自主生产的微内容拆分为各个版块,方便聚合个性化储藏的内容,他人也更易于准确搜索到,从而实现聚分功能。如在留言板,个体可以方便调看所有的自己对他人的留言以及他人的回复;而在我的相册,个体不仅可以查看到自己及好友的相册,还能通过“出现过我的相片”查看到他人相册中出现自己的内容。

  “首页”是个体登录校内网所见的第一个页面,其集成了他人对自己的各类讯息,以及他人生产的各种内容,如果把个人页比作个体微内容展示的报纸的话,那么“首页”无疑是这张报纸的头版头条。通过“首页”个体可得知最近有谁来访,有哪些人给自己留言,以及好友、班级、群的新鲜事—和自己有关的其他个体所生产的新内容;更为细致的是,有专栏显示最近生日的好友,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微内容通过校内网提供的设置得到了放大。校内网依据各类微内容与主体的相关度设置了不同的栏目,有效的聚合提高了个体管理微内容的效率,如在“请求”栏目里,个体可查看向自己发出邀请的群,以及想同自己结为好友、打招呼的人,乃至于收到校内通的离线信息—即使你并没安装校内通。综上可知,“首页”通过细致的分类实现了对微内容的聚合,满足了个体的多种需求。

  更好的聚合应该基于个人知识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这是业界对web2.0架构的核心达成的共识。调查中,在“最期望校内网作何改进”中,有39.0%的人选择了“完善的知识管理平台,储藏个性化资料”。校内网中的个体可以依据所属学校及亲密度来分类好友,个体可设置特别好友并能添加个人描述,在个人页面上单独列为一版块展示,有效的进行人际管理。

  校内网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脑中的未经编码的经验性知识,如个人的诀窍、直觉、想象和创意等;而显性知识是指记录在各种介质上的知识,如图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即是指把其引导出来,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编码记录,成为能被组织利用和共享的显性知识。 校内网在知识显化的作用体现在:

  (1)个人知识管理管理。校内网对个人知识不仅能像博客一样按时间顺序和主题归档,还能提供丰富的类别和多元的表达形式,如音视频等,以供更好的共享交流。

  (2)知识过滤。主体通过对分散在网络各处的微内容的汇总,并添加个人备注,实现了微内容的个人原创性再生产;受者通过搜索特定主题的日志获得相关微内容,过滤掉大量的“过载”噪音,而对他人页面的评价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分享。

  (3)社群的深度交流。通过即时发布的群,拥有共同主题的群体可以方便展开讨论,还能选择个别主体间进行私下的交流。这种群体交流不仅为个体提供了知识积累和启发,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群体的知识水平。

  四、校园SNS的趋势

  在传播内容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内容的表现形式将越发丰富,留言评论由单一文本到音视频的扩展,乃至于三维空间的实现、触觉的模拟,对于传播中自然情景的模拟将越发细致和真实化。另一方面,对于微内容更好的聚合能让不同个体间的讯息得到更有效的传播,如搜索引擎的检索条件将更为全面,对陌生个体的特征定位将更为精准,个体间的内容传播将更有针对性。在内容的功能上,SNS将提供互动性更强的功能设置,更高程度的实现个体的自主性。如首页的动态公布,将不只限于系统指定的范围,而是和RSS一样由个体自主决定订阅内容。当然,系统可根据用户的行为分析,提供一个以大多数用户设置对象属性相符的范围为系统默认设置,在简易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多元自主的选择。

  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 SNS也将全面整合,提供给个体一个微内容组织的标准化平台。SNS将不仅提供本身的功能,也将内置诸如博客、播客、掘客、威客、社会化书签等Web 2.0网络社会性应用服务的导入功能,将个体在某一个网络存取的内容集成进SNS平台,个体在虚拟世界所生产的微内容得到全方位的聚合由此。SNS中的个人首页就是个人在网上的全面形象的代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

  总言之,微内容的聚合、发布、组织、管理等必然是一个共生的生态建设。麦克卢汉曾说过,“用新技术给社会动手术时,受影响最大的部位并不是手术切口。手术的冲击力和切口区是麻木的。被改变的是整个机体。”实名制作为普遍的传播规则,与更加全面、立体、深入的SNS服务一起,所建构的不仅是一个透明、活跃的网络人际圈,更将是一个庞大、有机的网络实名社会。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实验室 . 第二代门户研究报告[EB/OL]. http://www.bokee.com/idea/2005bokee/baogao.htm 2005年7月

  2 杜骏飞 . 弥漫的传播[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 百度百科. SNS词条[EB/OL]. . http://baike.baidu.com/view/615496.htm

  4 MicroContent . 译自cmswiki 网站[EB/OL]. http://www.cmswiki.com/tiki -index.php?page=MicroContent

  5 詹膑 信息的生产、获取、组织与呈现[EB/OL]. http://zhanbin.com/blog/category/communication/

  6 郑宇钧 林琳. 当校园SNS照进现实--以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为例[A].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期

  7 klogs.org . 到底什么是Web2.0 .  http://tech.163.com/05/0809/15/1QNO2TBF00091589.html

  8 彭兰 . 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EB/OL]. 紫金网 http://www.zijin.net/blog/user1/118/archives/2006/12522.shtml

  9 和飞 . 从QQ非语言符号演变路径看人际传播的回归[A]. 《新闻界》. 2005.5

  10 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1 姚劲松. 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以即时通讯工具QQ为例[ EB/OL]. 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2423, 2006-12-21

  12 余仙仙 .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组织方法[A]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5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作者简介:郑宇钧(1986-)广东人,中山大学新闻学系04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