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和美早哪个好吃:从经验中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42:01

无论是“找同行”网站,还是五五私人董事会,都在为中国的企业人士探索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实用的路径。这些尝试越来越贴近明茨伯格的观点:“课堂上制造不出管理者,而已经是管理者的人回到课堂,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丰富的经历可以把课堂变成活跃的学习场所。”

摆在丁一面前的是一个带着诱惑的难题:他是北京一家IT企业的老总,自己公司目前的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拥有核心技术,但面临着客户群单一、自有资金紧张的问题。而他的朋友是广州一家IT贸易公司的老板,年销售额近8000万元,代理国外知名品牌,客户群宽泛,资本雄厚,但无核心技术,利润率低。丁一想要将两家企业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咨询公司分析了两家公司的特点:两家公司都是老板单一持股、股本构成简单,但由于都是行内人,又非常在意朋友的面子,于是,为他设计的方案是成立50对50股权的投资公司,以投资公司名义同时对两家公司持股。

找同行网创办人黄铁鹰(点图片放大)

不过事情会这么简单吗?正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MBA的丁一把自己的难题发在黄铁鹰老师发起创办的找同行网(www.zhaotonghang.com)上求助,这个网站号称“用同行的实战经验解决商业难题”。

这个网站没有让他失望,很快他就收到几位亲自操刀过企业并购的同行给出的若干条具有操作性的“经验之谈”。例如,一位同行专家指出,在董事会上双方出现不同意见的任何决策都必须放弃,直到双方一致同意才可以决定,因为任何公司少做几样事情一般不会死掉,如果一方一定去做另外一方不同意的事情,这个公司的合作就死掉了;另外,男人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事业,一个是老婆。这两个事如果搅到一起,没好!因此双方的太太都必须完全离开公司,不得参与任何公司的经营和决策,也不能担任董事,甚至明确太太们不能议论公司的事情。否则,合作一定无法长久。

这些真刀实枪的建议让丁一豁然开朗,这些操作性的原则正是企业合作成败的关键,而这些建议恐怕无论是咨询公司,还是MBA教材都无法提供的,它们只能出自被火烫过手的人。

找同行网的缘起

给出上述建议的是黄粤宁,他自己的公司便是两个民营企业50对50股份合资而来。这些建议来自他这些年的切身感受。由于他在啤酒饮料设备制造行业的资深背景,被找同行网邀请成为行业专家。目前找同行网的专家团队已经有46位成员,有505篇当事人写的管理困惑、2066篇来自同行的点评。这些真实案例和同行点评的数量还在互动讨论中不断生长。

这个有趣的帮助解决商业难题的网站是由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下属专项基金找同行管理研究基金创办,是非营利组织,起源于几位商学院老师的案例教学尝试。黄铁鹰便是其中之一。

黄铁鹰曾任香港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和深圳万科公司等4家上市公司执行董事,主持过13个公司的收购和整合。2001年他弃商从教,应邀担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至今已10年。

回想起当初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黄铁鹰觉得“当时自己上课还是个门外汉”,不过亲身经历过商场历练,他深知一个企业成功与失败的背后,有太多复杂、偶然、甚至当事人都不完全清楚的原因。为了把案例讲清楚,他把包括万科王石在内的案例当事人在第一个学期请到北大光华同他一起讲,来帮助尽量还原现场细节。这在当时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追捧,还有人把课堂录像偷出售卖。为此,黄铁鹰同盗版者打了两年的官司。

黄铁鹰坚信管理是实践的艺术,他给自己的“中国MBA实战案例研讨”课定下一个规则:只讲自己开发的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的则是真正花功夫去做调查研究,例如海底捞的案例就花了8个月时间。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让他的课从2007年以来一直被学生评为最受MBA喜欢的课程之一。

不仅如此,由于黄铁鹰是商学院少有的实战派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向他请教如何解决他们遇到的管理难题。刚开始,他试图提供自己的建议,但很快发现,对绝大多数同学们的难题,他无能为力,因为隔行如隔山。

黄铁鹰说:“作为一个教管理的老师,回答不了学生们的管理问题是一个很尴尬的事。”好在,听他课的同学多,一百多个学生中总有几个同行。当有同行同学参与讨论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当这些同行同学讨论起管理问题来,语速快,术语多,不用做任何行业背景的铺垫,直捣龙门。这时其他同学都插不上嘴了。课后,同行同学们还相约继续探讨。

黄铁鹰认识到,同行的意见比管理专家们管用。于是,他开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真实的管理难题,让大家讨论和出主意。结果他的课往往要拖堂,因为同学们不愿意下课。

为什么不把这种解决实际难题的课堂讨论延续下去?他的想法不仅得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几位老师的支持,还吸引了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多位商学院老师的认同,于是他们一起创建了“找同行”网站。目前这个网站以开放注册、自由讨论、志愿者提供运营服务的方式运行。人们可以通过行业、管理问题两个维度找到自己的同行。

圈子交流的力量

其实,管理者都会认识到同行交流的作用,只不过他们的日常交流一般限于三五知己,没有上升到较大的规模,也往往缺乏一套科学的范式来引导和提升。

五五私人董事会

前段时间,一位苦恼的民营企业董事长找到五五私人董事会的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佳砚,诉说自己的弟弟当了总经理之后,尽管业务进展顺利,但两人之间却开始经常闹别扭。刘佳砚以“董事长如何与总经理处理好关系”为题,召集十几位民营企业家聚成一个“私人董事会”来一起讨论这位董事长遇到的难题。在其他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提供了建议之后,困扰这位董事长的问题解决了。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领导人会遇到很多诸如此类的管理难题,但是如果缺乏信任,他们不会轻易地拿出来让外人评论。信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2009年,加入五五私人董事会的会员还只有100人左右。到2011年,在口碑效应的作用下,会员增长到200人,但这个圈子还是显得有些神秘和低调。这些几千万到几亿元规模不等的企业的董事长或CEO已经是一群熟络的朋友,他们每月聚在一起探讨一两个共同关心的议题,会议仅限会员参加,讨论的内容也高度保密。不过,这些会议虽然叫“董事会”,但有着一般的董事会缺乏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

私人董事会的运作方式来自美国。1957年,美国割草机公司总裁罗伯特·努尔斯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创办了第一个总裁圆桌。50多年间,这种形式逐步发展成为一项成熟且深受企业人士欢迎的专业服务,遍布美、欧、澳等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家们通过私人董事会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从其他企业家身上学到实战的经验和智慧,降低自己的决策压力和风险,并且可以捕捉到企业发展中的新机会和资源。

美国的私人董事会一般采用8~16位成员组成的小组形式,每个月进行一次讨论,但和“找同行”这种开放式论坛网站不同的是,其成员必须是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家。每个私人董事会都分别配有“私人董事会主持人”和“私人董事会秘书”。“主持人”负责帮助老总梳理和聚焦需要讨论的议题,增强会议的价值;“秘书”负责小组成员的联络。五五私人董事会在使用议题制发展了一年之后,也沿用了小组方式,每组配有主持人。

为了优化组织氛围,五五私人董事会的会员固定为一年期限,每年进行微调,保持30%~40%的更新率,这样让会员既稳定又有新鲜感。他们还适应国情做了一些形式上的改造,比如国人喜欢的边吃边聊,增加了跨小组交流的总裁论坛活动,还有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合作、投融资等服务项目,以及高尔夫球会的联谊服务,未来还会提供团队建设等增值服务。

反思MBA教育

这种同行实战经验的力量给企业人士的学习和思维带来哪些启示?

说到企业人士的学习,大家首先会想到在这个问题上当仁不让的商学院和MBA教育。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商学院向学生们提供的主要是一种“让非结构化问题结构化”的能力,MBA们在毕业时掌握了很多概念和分析框架,但实战能力却未必有多大的提升。

实际上,从管理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商学院曾经非常注重实践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商学院几乎不自主开展什么研究,而主要着眼于寻找最佳管理实践,再传授给学生。但在二战后,受智库兰德公司的影响,很多商业学者觉得只有经得起科学证明的知识才站得住脚。同时福特基金会赞助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商业教育必须更具学术性。此后商学院才开始偏重理论知识。过于着重科学和学术严谨性的结果是,一些最初被奉为神明的经验知识,现在不能进入管理教育的范畴。

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曾在《管理者而非MBA》一书中对MBA教育进行了批判。明茨伯格本人教过15年MBA课程,但自己却没有MBA学位。他认为:“MBA是因为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育错误的人。” 他认为工商管理教育歪曲了管理实践,而且在这个严肃的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培养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让管理实践脱离了正轨,让社会机能失调,他呼吁对管理教育以及我们看待这种教育的方式进行彻底改革。

明茨伯格认定教室和课堂无法培育出企业的领导者。这一点可以从CEO失败的原因得到验证,“他们都按照一个公式来运营公司,丝毫不顾及人的因素和行业的动态发展”。明茨伯格认为这是因为MBA教学过分注重B(business function)而轻视A(practice of administering)的恶果。

实际上,课堂上的确难以复制出真实的管理事例,再多的讨论和角色扮演,只是帮助学生在课堂里学会了做决策时要自信、敢于拍板,却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一堂完美的商学院课程,也许应该是这样的: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时,预留根据每个学员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的空间。而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过去的经验,围绕着最为熟知的领域展开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定期去学校上课,让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交叉进行,这样二者可以有效地相互激发,相辅相成。但在实际上,商学院很难做到这一点。

黄铁鹰曾在2006年《IT经理世界》杂志主办的“解读大师”论坛上与明茨伯格进行过面对面的讨论,当时他还没有完全理解明茨伯格对MBA的批判,在寻找到找同行网站的模式后再回头看,终于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明茨伯格的观点。他说:“我很幸运,我有16年管理企业的经历,又有10年商学院教学的经历。这个组合让我对管理教育有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这个视角最终变成了找同行网。可幸的是有几位老师和几位80后的电脑大牛,认同了找同行网的理念,他们愿意同我一起做一场试验!“

无论是“找同行”网站,还是五五私人董事会,都在为中国的企业人士探索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实用的路径。这些尝试越来越贴近明茨伯格的观点:“课堂上制造不出管理者,而已经是管理者的人回到课堂,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丰富的经历可以把课堂变成活跃的学习场所(即便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法)。例如,案例能够帮助管理者在其他的情境中反思自己的经历,而理论则可以协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归纳经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反思自己过去的‘自然’经历。经验丰富的在职经理人济济一堂时,可以创造出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