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2数学og答案:<记忆方法 >0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1:25
<记忆方法> 001
 奇像顺序记忆法
 

 远古时代,人们就已发现有关记忆的许多规律了。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文献《阿德·海莱谬》有过记载:“我们每天所见到的琐碎的、司空见惯的小事,一般情况下是记不住的,而听到或见到的那些稀奇的、意外的、惊人等的异乎导常的事情,却能长期记忆。这真是神奇的现象!”

    现代心理学、神经学揭示:人的大脑各构成的皮层及左右脑是各有分工的,右脑主管空间的、色彩等形象的思维,当碰 到与常规不同的信号刺激,细胞异常兴奋,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因此奇特夸张、生动强烈的图像容易产生强烈的记忆印象;而左脑擅长记忆逻辑性强的顺序关联事物。奇像顺序超级记忆法,正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和结合左右脑的优势,并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效果令人惊奇的记忆方法。

   奇像顺序记忆法:就是把平凡的、枯燥的事物转化成奇特夸张、生动强烈、顺序关联的图像进行记忆的方法。核心在于联想出奇特的的画面,尽可能地使之新颖独特、荒诞离奇、鲜明生动、超脱现实、违背逻辑,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奇像联想的具体方法如下:

    1、静态的事物动态化

    一般情况下,动态的事物要比静态的事物吸引人。如熊,睡着时的景象不如张牙舞爪向您扑来时的景象深刻。记“葡萄酒、风”,可想象迎面吹来带着葡萄酒香味的风;记“汽车、椅子、花瓣”,可想象汽车撞飞椅子,椅子上洒落片片花瓣。

    2、夸张地联想

    如你将夸张联想即将事物夸大或缩小、增加或减少的联想方法。如记小鸟与大楼,可想象:小鸟撞倒大楼、小鸟托着大楼飞;记“牙签、电筒、闪电”,可想象牙签变成电池那么粗,放到电筒里,一按开头,电筒射出闪电。

   3、 荒诞离奇

     如你在联想中使奇像违背逻辑,超脱现实,容易形成强烈刺激。如记“汽车、木材”,可想象一根大圆木长着四个汽车轮子在跑,或汽车在巨大的圆木上飞驰;记“面包、太阳帽、扑克”,可想象几个面包正在戴着太阳帽打扑克。

   记很多词语时,只要把相关场景串联起来,即形成逻辑关系,由第一个词语联想出第二个、第二个联想出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个。如记“汽车、木材,面包、太阳帽、扑克”,可联想为大圆木长着汽车轮子在飞驶,上面坐着几个面包,正戴着太阳帽打扑克。

   奇像顺序记忆法,可轻易记住几十个各不相关的词语。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记住了这些词后,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的关键时间复习一下,即可形成深刻的长期记忆。

   要牢固掌握奇像顺序记忆,请到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专业网站观看并参与训练,就能让你学会和掌握,试试吧?
 
::归类记忆法
 


   归类记忆法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记忆方法,它往往是在知识材料的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进行的,我们在学习与复习中对不同种类的知识点的记忆就经常要用到这种方法。

   归类记忆法的特点:

   一、知识归类前,先确定归类原则,归纳什么,扬弃什么,目的明确,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

   二、知识归类后,方向明确,选题单一,在复习时能各个击破,注意力集中,避免不同类材料相互干扰。

   三、归类过程中,我们通过门类与门类之间不断进行对照,相似、相类的材料相互启发,能温故而知新,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归类法是其他记忆方法的基础。正确认识它的作用,才会准确定位,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它的作用。归类其实就是其他记忆方法提供前提,因为归类之后,才有可能制成图表、提纲,归类合理,图表才能制作精良,提纲才可能条理清晰。

   归类记忆法的运用:

   归类是去芜存精,材料相应减少,缩短学习时间,提高记忆效率。归类的标准不是单一的或局部的,它是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1、归类不是按一个标准,也可按记忆对象的机能、构造、性质、材料、大小、颜色、重量、场所、时代等等进行。在阅读文章时的时候,可以把同义、近义的词列在一起,譬如:安顿、安放、安排、安置;宁静、平静、清静,再仔细体味其“同”中之“异”。也可以把反义词组合在一起,美与丑、优与劣、真与假、进步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等。把这个原则应用到学习英文单词上,这能把相关的词都记下,并且可引起联想,从已经熟悉的单词,带出不太熟悉的单词。

   2、进行归类时,分为几个组,各组有多少个物体必须要适度,如果分组太多,记忆仍非常费劲,分组太少,组内个数就会内个数就会增加,而各个组的个数也不能相差大大。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个“组块”应在7±2个为宜。

   3、我们的思维是以概念来把握事物的,所以对事物的分类是对概念的分类,分类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记住它。如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原要略》的第一篇中对疾病进行分类,他以经络和脏腑为分类的纲,再按三阳和三阴即所谓六经的表里,把五脏六腑的疾病分为36种,列出系统的分类表。这样,不仅说明了可能发生的疾病种类,而更重要的是由此揭示了病变的部位关系,掌握各种病变之间的逻辑联系。

   4、也可以按照逻辑学的属种关系归类。如时间、事件、人物、文体等原则划分归类。如文学基础归类:将其中自成体系的东西归成几大类,内容不外乎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等几大类。

   通过归类达到理清思路,缩小范围,抓住重点,方便记忆的目的,并成为大多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记忆方法。

::提纲记忆法
 
 
     把所学的知识用线索“串”起来,就象纲绳总揽鱼网,绳索串起铜钱那样,这样的记忆方法我们叫“提纲记忆法”。

   其实,提纲记忆法一直为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所喜爱和运用。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是个自学成才的文学家。他自幼苦读,在“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时,非常注重笔记。读记事文章时,总要提出纲要;读立论书籍时,总要勾出精义。他常说:记事者必提其事,纂言者必钩其玄。马克思更是善于运用提纲记忆法的大学者,他特别重视作阅读提纲,认为一种通晓识记材料的必要工作过程。他甚至花了大量功夫,为自己个人的藏书做了提要,使书中的精华了然于胸。

   提纲记忆实际上就是把一篇文章的主要脉络通过编写提纲的过程,分类,整理、综合、分析、概括成便于记忆的线索材料,整理者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消化了材料精神,深化巩固了记忆。

   提纲记忆法主要有这样几个阶段:

   一、分析。通过分析力争对材料消化理解。

   我们对一本书,可以在学习前先看内容提要和目录,从宏观结构上弄清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看前言或后记,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阅读时,可先泛览几遍,在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阅读时,可先泛览几遍,在了全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反复揣摩,尽快掌握文章的整体布局及脉络。

   二、综合。对识记材料进行全面概括,提炼出记忆的重点。

   你在划分文章段落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写出段落大意,总结全篇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找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并用提纲形式概括出来,这也就是要我们记忆的重点。

   三、表述。对需要记忆材料的总结过程。

   我们在阅读书籍后,可以合上书本,把经过咀嚼、消化、分析、综合而印证在头脑中的提纲表述出来。如果你的表述十分完整、确切,那就说明识记材料的内容已经为你所掌握,如果你的表述残缺不全,丢三落四,那就还要进一步熟悉提纲,以达到熟悉提纲的目的。

   四、整理。对所提练提纲最后确定的环节。

   整理提纲的方法很多,对记忆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抄录提纲。每本书都有目录,目录既精炼又概括;

    (2)、展读目录,可使一本书的内容一目了然,可以使记忆成系统,帮助你进行整体记忆。

    (3)、编写提纲。编写提纲的目的是抓住记忆的主干,有了主干以后,就不愁添枝加叶、统顾全部了。

    (4)、改写提纲。对有些书籍的提纲可以进行凝缩、稀释、增删合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对自己编写过的提纲也可进行改写,这样使记忆更加牢固。

   提纲记忆法的运用中:一是面对实际,该用此法的就用,不该用的不要画蛇添足。长材料当用,极短的材料就无任何必要了。二是要及时温习,提纲虽然简明扼要,但也不是一下子就镌刻在心中的,也应经常复习,经常默写,这样才能历久不忘。

   为了记住全书的内容,我们先把提纲多看几遍,感到对它较为熟悉,或者可以默写下来时,就找一张同样大小,同样格式的纸,依同样的顺序默写下来,遇到记不住,记不准的地方可以先空下一行,再默写其它内容,待实在回忆不起来的时候,可以照原提纲,用加一种颜色的笔,填上空白,改正错误。这样,对忘掉的、记错的部分,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对加强记忆很有好处。让我们记住这经验之谈吧,记忆的艺术就会叩响你的灵感之门!

 ::谐音记忆法
 
 
    中国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同音字,有更多的字读音相近似,借助这种谐音关系,赋予需要记忆的对象以特殊或新颖的意义,常常能收到一语双关,喜闻乐见而又经久难忘的效果。

   谐音双关语是我国历代民歌的习惯表现方式,以此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微妙的感情。唐代刘禹锡的诗歌“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中“晴”与“情”谐音,语意双关,委婉地道出了初恋少女的内心世界。

   谐音可以使无意义的材料变为有意义的材料,帮助人们进行理解记忆。如马克思诞辰是1818年5月5日,以谐音处理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鸣直哭”,这样就能轻而易举把它记住。

   谐音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材料(尤其是数字)变为生动有趣的材料,使人愉快地进行记忆。如从前有个爱喝酒的私塾者先生,一天他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题目,要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30位,并宣布放学前考试,背不出不得回家,说罢就走了。学生们眼睁睁地望着这一长串数字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个个愁眉苦脸。——些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来,还有一些顽皮的学生揣好题单,溜出私塾,跑上后山去玩。忽然,他们发现先生正与一个和尚在山顶的凉亭里饮酒作乐,就扮着鬼脸,钻进了林子。夕阳西下,老师酒足饭饱,回来考学生。那些死记硬背的学生结结巴巴、张冠李戴,而那些顽皮的学生却背得清脆圆顺,弄得老师莫名其妙。原来,在林子里玩耍时,有个聪明的学生把要背诵的数字编成了谐音咒语:“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遛尔遛死,扇扇刮,扇耳吃酒。”一边念,一边还指着山顶做喝酒、摔死、遛弯、扇耳光的动作,念叨了几遍,终于都把它记住了。

    所以,谐音是记忆的窍门。在记忆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无意义的识记材料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富有意义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记住了。

   谐音法有时可以同其他记忆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这样会效果更好。运用谐音记亿法,需要根据具体材料而定,一般适用于简短的、无意义的零散材料,尤其是数字材料。编写谐音材料,是为了帮助记忆,但有些材料对外交流。

 ::让孩子记忆力出众的10种方法
 
 
 记忆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擅长看(视觉型),有的人擅长听(听觉型),有的人擅长 用嘴和手(运动型)等等;比较常见的是混合型的记忆方法,而这种方法的记忆效果最佳:
 
 


  有位实验者曾经用这三种方法让三组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记住10张画的内容。

  对第一组孩子,他只告诉他们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看画。

  对第二组孩子正好相反。只给他们看画,可是不再给他们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

  对第三组孩子是又让听又让看,实验者不但给他们讲画的内容,同时给他们看那些画。

  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分别问这三组孩子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了70%;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孩子记得最少,只看不听的孩子记得稍多一点,又听又看的孩子记得最多。

  这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因此,如果帮助孩子把所有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会更好。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功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开发和利用,人的脑细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人的许多能力的培养,大多要从掌握方法做起,人的记忆能力之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记忆方法的差距引起的。人们通常使用的记忆方法,多是运用了大脑左半球的一部分功能而已,右半球的功能只是偶尔被利用一下。

  人的记忆潜能从理论上讲是无限的。有的人记忆力好得出奇,是因为他们能天长日久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脑子中的记忆方法越来越多,结果,记忆力就越来越好。因此,要想成功地改进孩子的记忆能力,关键在于要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

 

 
  方法(一)、有的放矢——明确近期记忆目标

  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诱惑着人,引导着人,使人步入更高的境界。同样,家长必须使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总是有一定的目标的,这是成功地改进记忆效能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那么,如何确立记忆的近期目标呢?关键是要学会安排记忆进程,把长远目标划分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一个一个地跨跃。每当达到了一个近期目标,就能增强信心,改进记忆效能,提高记忆速度。当达到了所有的近期目标后,苦心积虑所要追求的长远目标也就胜利在望了。而对长远目标的靠近,无疑会更强有力地刺激记忆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

  ◎ 举例说明

  例如,一个小学生要学习英语,倘若笼统地确立一个目标,将来出国深造——他会感到前途渺茫;如果确定不同的近期目标,先完成容易的部分,如每天学习10个名词,进而掌握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他就会感到信心十足,感到学习语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工作。

  每一次克服了困难,每一次获得了成功,自信心便会随之增长,而自信心同时又鼓舞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记忆活动,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化整为零,使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由易而难,由浅入深,不断地刺激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给自己提出一个记忆目标,充分利用有意记忆,可以使记忆效果大大提高。

 ::相貌姓名记忆法
 

        戴尔.卡耐基说:“一种既简单又最重要的获取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善于记住别人的姓名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感情投资,在人际交往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一家电器公司的董事长请公司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吃饭,他私下让秘书按座位把每位来宾的名字依次记下。这样董事长在饭桌上与每位老板交谈时能随口叫出他们的名字,这使每个人都惊讶不已,生意也顺利地谈成了。

       日常生活中处处涉及到如何记住别人的相貌和姓名的问题。两者要“对号入座”,不得张冠李戴,一般来说记相貌不会像记姓名那样困难,记姓名容易发生到了口边说不上来的窘况。如果同一场合出现众多的人,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着手呢?一般讲主要记住一点就是:观察一个人的相貌要选择其最突出的特征,如五官、身材中的特别之处,这样你就容易记住这个人了。把观察到的材料在自己的头脑中像漫画家一样想象,把他(她)的特征加以夸张,那么这个人就记住了。

    记忆人的姓名基本方法是:

    1、多次重复这个人的姓名。你要清楚地听清这个姓名,介绍之后要立刻重复这个姓名,交谈中尽可能地用到这个姓名,以便在头脑中扎下根来。

   2、建立有意义的联想。如一个新朋友的名字叫“黄山竹”,你就应该马上联想到他是美丽的“黄山”来的“竹子”,而且是个男性,这样马上就把这个朋友的名字记住了。

   3、运用谐音记忆名字。如有一个刚见面的客户叫“李青齐”,你就可以马上记住这个客户的名字:哦,他是“你亲戚”!

   4、如果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10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怎么办呢?可以这样开始记忆:

   (1)、平时自己准备10—20个的记忆“钩子”,熟悉这些“钩子”的别称:如1“金”2“银”3“铜”4“铁”5“木”6“水”7“酒”8“车”9“房”10“地”等属性的“钩子”,平时作些练习以备运用。

   (2)、早一点到场。假如是参加某一社交活动,在男女主人开始时介绍客人,将这些客人用准备的“钩子”联系起来,即“挂起来”。如1“金”叫田国光,但是个下岗工人不是官;2“银”叫姜海萍,是个主任但不漂亮等等。

    (3)、达到自己记忆差不多的极限数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看看四周,按照“钩子”的顺序重复回忆一下他们的名字即可记住。如果还有少数不能肯定的,就加入客人中去核对一下。

    (4)、如果某业务会议或学术研讨会,往往还有一张到会人员名单(也许还有头衔),还安排午宴或客饭,这是记住他们的好机会。

    (5)、如果与会者戴有姓名的证章,以标明身份,甚好。

    在你回到单位或家后,把这些人的姓名、职务回述记录下来,这样你就可以长久记住。

 ::观察记忆法
 

    观察是记忆的开始,也是记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不强或不准,那么你的记忆能力也是比较弱的。

       首先,要确立观察的目的性。观察记忆法的第一步是要把观察应看作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和有成果的知觉行动。它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嘴巴尝、用手摸等去有目的的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越认真,越仔细,越全面,其效果就越好。

      其二,培养观察力要从小抓起,并且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职业、性格都有关系,是一个长期磨练的结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常常要求他的学生注意某一物体,然后闭上眼睛,慢慢地想它所有的细节,再重新看这一物体,并检查一下自己头脑中的表象有多少和原物相符合,有多少不符合。家长带领孩子走在马路上,也可让孩子把观察所得说出来,比如商店橱窗陈列物、街道走向及街名等。到公园里去,观察蝴蝶或蜻蜓的眼睛、嘴巴、翅膀,叫他描绘一番。

       其三,要把观察意识养成记忆习惯。“处处留心皆学问”就提示了观察是学习和记忆的基本功这个道理。一个人要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并且要掌握观察顺序,抓住运动的物体,对若干年才出现一次的事物,要及时观察,特别是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不要失之交臂。

       运用观察法的时候,要经常给自己提出新问题,克服主观臆想和留心意外的现象,并且要做好观察的总结。总结观察的最好形式是观察笔记。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船环球旅行,沿途记下了50多万字的珍贵资料,徐霞客遍游全国名山大川,经常露宿山野,坚持作好笔记,一天也不间断。你如果有兴趣作观察笔记,那你的观察力和写作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

       其四,任何人具备的好观察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察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我们在看书、读报、欣赏电视时,发现应该识记的对象必须看准确、看仔细,并不是认真看看就行了,而是要开动脑子,把数目、形状、姓名、特征、结构和联想结合在一起。

      观察记忆法的要点可归纳如下: 观察和记忆同属智力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观察是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输入,记忆是观察结果的储存和检验,观察力很差的人,记忆就成了问题。良好的观察能够很快掌握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是记忆的加速剂。认真的观察是记忆正确的可靠保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敏锐的观察所得来的信息比较可靠。但是从文章开头所举两个实验来看,观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仔细观察过的事物,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首次观察,特别感到新奇,往往终身难忘;长期观察,即参加反复的社会实践,会在头脑里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观察中加以认真的思考,达到理解的程度,就会达到长期不忘的目的。


 
奇象的四个特征:

呈现物体的奇象,要努力在心中描绘它的形象,同时突出其鲜明的特征:
清晰性、运动性、夸张性、贴近性

1,清晰性:就是要使奇象的形象尽量清晰、真切,千万不要似是而非、似有非有、朦朦胧胧。刚开始练习时,不要图快,否则不清晰,欲速则不达。
例如,想像飞机的奇象时,我们光想着天空中飞着一架飞机还不够,应该进一步想,天空中飞着一架银灰色的飞机,飞机的银灰色甚至刺痛你的眼睛;
想像树的奇象时,光想着路边有一棵树还不够,你可以想像一棵挂满着果实的大树就在你眼前,那一颗颗金黄色的果子真让你垂涎三尺。

2,运动性:就是要使物体动起来,使其行动有趣。
“体温计”与其静静地放着,不如让它敲击器物,发出声音,而且竟然不会碰碎。
“白云”忽儿像羊群,忽儿像棉花,悠悠地在天上飘动。
事物的平常状态与运动状态的区别是非常显著的,请看下面几组例子:

课桌上有一本书(平常)——课桌上的书向你的头上飞来(运动);
松树边站着一只老虎(平常)——松树边有一只老虎在荡秋千(运动);

3,夸张性:为了使奇象在头脑里形成强烈的深刻的刺激,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呈现奇象时就要有意使代表现实形象的奇象,比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夸大和加深,给大脑带来强烈的刺激。
例如,体温计可以比真的体温计大许多倍,长许多倍,它可以自己飞到患者腋下去测量;苍蝇的个头比真的苍蝇大得多。
请看下面几组例子:

我们从门里走进去(平常)——我们从门缝里钻进去(夸张);
他把一封信装进了信封里(平常)——他把一个人装进了信封里(夸张);
一顶戴在头上的帽子(平常)——一顶罩住了百货大楼的帽子(夸张);

4,贴近性:贴近性是指形成奇象要与自己有关,与自己贴近,使自己完全置身于奇象的想像活动中,让自己涉足其间参与奇象活动,自己不是旁观者,这样,留下的奇象体验就是自己最熟悉、最热爱或最讨厌的东西。
例如:
飞机在空中飞(平常)——飞机向我直冲而来(贴近);
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平常)——我在月球上行走(贴近);
茶几上放着一个茶杯(平常)——茶几上放着的是我心爱.
 
::理解记忆法
 

  人们常说,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有许多事物应该记住但却没有记住,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只注意枝节,而忽略了对本质的理解造成的。

   美国前总统林肯出身贫寒,小时候买不起书,只好去借。只要有人肯借给他,无论走多元的路他也要去。借回后反复阅读,直到完全理解和记住。靠着这种阅读——理解——记忆的方法,林肯积累了大量知识。最后,他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总统之一。

  由于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理解是最基本、最有效记忆的方法。正如格言所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

   日本教育界提倡的一句口号是:“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这里所说的思考,首先也是指理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理解事物,然后再去记忆他们。”“只有彻底地懂得,并且记忆了的东西,才能看做心理的财产。”

   既然理解对天记忆这么重要,那么地我们记忆活动中就要努力学会和掌握这个记忆方法,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地记忆。

   理解记忆的运用步骤是:

   一、了解大意

   当您记忆某个事物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它的大致内容。拿读书来说,先要通读或者浏览一遍。如果是记忆音乐,先要完整地听一遍全曲。了解了全貌才能对局部进行深刻的理解。这也就是“综合”。

    二、局部分析

   对事物有了大致了解后,就要逐步深入分析。比如对一篇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论据,根据结构分成若干段落,逐个找出主要意思,也就是要找出“信息点”,加以认真分析、思考,以达到能编制文章纲要的程度。

   三、寻找关键

   也就是韩愈在他的《进学解》中所说的“提要钩玄”。找到文章的要点、关键和难点,并弄明白,牢牢记住。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和记住其比较次要或者从属的内容。正是“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

   四、融会贯通

   就是将所理解和记住的各种局部内容,联系起来反复思考,全面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加深记忆。

   五、实践运用

    所学的东西,是否真正理解了,还要看在实践中能否运用。如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卡壳”,那就说明并未真正理解。真正的理解是有具体标准的。一是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解释,一是会实际运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继续深化理解。

   在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促进理解,提高记忆的效能
 
::中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
 
  中学生记忆方法有几十种,常见的有归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睡前醒后记忆法、怪诞记忆法等。

归纳记忆法指中学生将课文梳理归结出提纲后再记忆的一种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出文章的主干提纲,再根据主干提纲列出支干提纲,这样在记忆时,循着提纲,就能做到胸有“蓝图”,脉络清楚,增强记忆效果。

  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将无意义材料通过联想转化为有意义材料的一种记忆方法。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熟记圆周率所用的方法就是此法。3.1415926535897932384626可用谐音“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这样记忆,小数点后二十二位的圆周率很快就会背得滚瓜烂熟。

  睡前醒后记忆法,是根据心理学原理,克服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一种记忆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睡前,先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放松或听音乐,然后对需要记忆的材料记忆一小时左右即上床入睡,次日醒后,在床上回忆昨晚记忆内容,检查有无错漏后再学习记忆。

  怪诞记忆法是利用奇特联想将原来毫无联系的材料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记忆方法。谐音法中的有些实例其实就是一种怪诞记忆。记英语单词常可使用此法。如记以下单词:trailn.小路,veiln.面纱,capen.海角,grapen.葡萄,escapev.逃,fugitiven.逃亡者,skycrapern.摩天大楼。就可运用怪诞联想法,可将汉语串成:“逃亡者(戴着)面纱,(吃着)葡萄,(沿)小路逃到海角的摩天大楼(里)”。同时,学生的头脑里可浮现逃亡者出逃的这幅画面,这样,以上单词的释义即可很快记住。

 
::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归纳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与技巧,下面简要介绍若干种。
 
  有意记忆法
 
  什么是有意记忆法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地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了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读过的书像过眼烟云,很快就忘记了,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后来,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以后,给了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每次只读五十字,重复读上多遍,也比这样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他的记忆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以后,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老师给两个班的同学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都说第二天测验,第二天果真测验了,结果两个班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告诉一班同学两星斯后还要测验一次,二班同学不知道。两个星期后又进行测验,一班同学的成绩比二班同学要好得多(一班同学在测验前也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同学比二班同学更聪明,记忆更好,而是由于老师在第一次测验后,对一班提出更长久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同学就记得长久些。
 
  这个实验都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养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明确提出记忆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
 
  怎样进行有意记忆
 
  进行有意记忆,首先要有明确的任务。任务明确,就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验记忆的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语单词不好记,但又必须记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词写在小卡片上,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记住20个生词,并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大增。
 
  其次,有意记忆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心致志”。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剌股”的境界。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不选迭,或漫不经心,或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理解记忆法
 
  什么是理解记忆法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要领、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忆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我们平常说泰国的首都曼谷,实际上这是一个简称,泰国首都的全称是“共台甫马哈那坤奔地娃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改劝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共四十一个字。
 
  要把这四十一个字都背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比记圆周率小数点之后四十一位还要难得多。
 
  我们不妨来背背这两首诗,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还有一首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的总字数比泰国首都全名还要多七个,可是只要读几遍也就会背了。原因就在于这两首诗形象易懂。
 
  怎样进行理解记忆
 
  既然记忆有这种规律特点,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去运用,而偏偏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无意义的重复,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十倍二十倍了。
 
  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
 
  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象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实词、虚词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背起来就有兴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重复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联想记忆法
 
  什么是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剌激时,浮现出与该剌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
 
  联想记忆法的种类
 
  联想记忆法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方法:
 
  接近的联想法
 
  两种以上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同时或接近,这样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种便会接着回忆起另一种,由此再想起其他。 记忆的材料整理成一定顺序就容易记得多了。
 
  例如,有的人有时候一下子记不起一个很熟的外语单词,明明是经常温习的,连这个字在教科书上什么位置都能回忆起来,可一下子就想不起来了,那他就可以从这个字在书上什么地方想起,想想它前面是个什么词,后面跟了一个什么词,这样反复地联想,往往能回忆起这个单词来。这个词和前后词的关系是位置接近,这种联想就叫空间上的联想。还有一种时间上的联想。比如一个人在一本辞典上看到对某个词的很有意思的说明和解释,告诉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也很感兴趣,问他是在哪本辞典上查到的,要去亲自查看一下全文。可惜他已经记不确切是查在哪本辞典了。怎么办呢?
 
  于是这个人就回忆当时查辞典的情形。首先想起是前天晚上查到的,记得那天晚上他还为这事高兴了好一会。再仔细一想,噢!有了。这个词是在《辞海》上看到的。因为自己前天晚上只查过《辞海》,其他那些辞典前天上午就都归还图书馆了。这样,通过时间上的联想,准确地回忆起自己查的是《辞海》,不是其他的辞典。
 
  相似联想法
 
  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相连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好。
 
  在外语单词里,有发音相似的,有意义相似的,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法来帮助记忆。
 
  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和北京景山学校在小学低年级试验一种集中识字的方法,可使学生在两年内认字两千五百个,阅读一般书籍报纸。这种识字法就运用类似联想记忆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联想的字编成一组一组的,像把“扬、肠、场、畅、汤”放在一起记,把“情、清、请、晴、睛”放在一起记。每组汉字的右边都是相同的,每组字的汉语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组的汉语拼音后面都是“ang”,后一组的汉语拼音都是“qing”,这样就可以学得快、记得住。
 
  对比联想法
 
  当看到、听到或回忆起某一事物时,往往会想起和它相对的事物。对各种知识进行多种比较,抓住其特性,可以帮助记忆。这就是对比联想法。
 
  许多诗集、对联大多按对仗的规律写出来的。如:杭州岳飞庙有这样一副楹联,写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和“无”是相反的,埋下烈士忠骨和铸就奸臣是相对比的。相传这里埋着民族英雄岳飞的忠骨,后人由于痛恨奸臣秦桧用阴谋害死了他,用铁铸了秦桧夫妇的跪像放在墓前。只要记住这副对联的上句,下句也就不难凭对比联想回忆起来了。我们背律诗,往往感到中间两联好背,原因就是律诗的常规是中间两联对仗。对仗常用这种对比,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又如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诗的中间两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对比之处很多,由前一句可以很自然地想起后一句。
 
  怎样用联想法学习外语
 
  学习外语,初学者往往喜欢用生词卡,把一个个外文单词及其音标、词类和中文词义记在单词卡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看读读,这确是个有效的方法。但是,利用上面提到的联想规律,就能够增进这种方法的记忆效果。
 
  (1)将词形相似的词放在一起记。便如:preserve、reserve、observe、deserve 4个词都相同的词根serve,把它们放在一起记,利用相似联想,既利于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利于辨别、区分它们的中文词义。
 
  (2)将中文词义相同或接近的词放在一起记。例如:get、obtain、acquire、gain 4个词都有“得到”的意思,把它们放在一起记,利用接近联想,可以举一反三,提高记忆效率。
 
  (3)将反义词放在一起记。例如:black(黑)与white(白),superior(上等的)与inferior(下等的)词义相反,把它们放在一起,利用对比联想,由一词引起对它的反义词的回忆。
 
  联想记忆法在商业广告上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1931年,上海有家汽车出租公司,他们电话号码是“40000”,为了使乘客能记住这个电话号码以招徕生意,他们就利用人民群众当是高涨的爱国热情,大力宣传“四万同胞请打‘40000’号电话”,这就使它很快成为上海最大的一家出租汽车公司。
 
  ::多通道记忆法
 
  什么是多通道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
 
  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用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有位老师曾经用三种方法让三组同学记住十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同学,他只是告诉说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他们看这些画。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听,没有看。对第二组 同学正好相反。老师哈给他们看这十张画,可是不再给他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看,没有听。对第三组同学是又让听又让看。老师不但告诉他们画的内容,而且在讲每张画的内容的同时,就给他们看那张画。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分别问这三组同学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百分之六十;第二组稍多,记住了百分之七十;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百分之八十六!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同学记得最少,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就更好了。
 
  怎样进行多通道记忆
 
  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学习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时,最好采用多通道记忆法。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为了抓住信息,往往是动脑动手,听、说、写并用,采用多通道记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一段比较长的话语,最好是边听边记,有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旨在说明动笔对于记忆的重要。
 
  因此,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或是接收处理语言信息之时,应运用多通道记忆法,其正确的作法是,边听边积极思维,以听懂为第一,总结出所接收的语言信息的内容要点,并在其语言停顿的空隙,扼要地记上几个字或几句话。
 
  ::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之所以加以选择,是因为每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需要记忆的。
 
  据说,前苏联墓斯科大学有一位大学生,他在图书馆的石阶上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受到撞击。从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产生了,他的记忆好得不能再好,什么东西都过目不忘,像《真理报》这样的大报,从头版到第八版,只要他阅读后,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头却疼痛如裂,因为记得太多了,大脑得不到休息。因此,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 善于学习记忆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据说古时候,有的人记忆力极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可是郑板桥却看不起这种人,把他们叫做:“没分晓的钝汉。”怎么个没分晓?就是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无用,一股脑儿全都背下来。
 
  有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谈到精选记忆法时说:“修辞格有数十种之多,但常用的不过十几种。在认真学习每种修辞格之后,我把常用的12种修辞格浓缩成顺口溜:‘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反复、对照、对偶、排比’,并且以这24个字为主,列成一张表。在编排中,除了让它好读、押韵,便于记忆外,还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头标出,在下边用简练的语言注上联系与区别或特性,记忆住了顺口溜也就记住了12个主要的修辞格,根据排列的位置,想到几组修辞格的异同,进而想到它们的全部特点。这样,在分析句子时就能做到条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遗漏了。”
 
  ::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
 
  据说,一天,有位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的和尚对饮,临走时,布置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大多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有一个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
 
  待老师喝酒回来,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这种聪明的学生就是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的。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人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聪明人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这样记,“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再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
 
  :;口诀记忆法
 
  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这种方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记忆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浓度,增强趣味性,不但可减轻大脑负担,而且记得牢,避免遗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一个字母可以看作一个组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也可以看作一个组块,一个句子也可以作为一个组块。组块内部的信息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结的,如果善于把记忆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就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口诀记忆法就是符合组块规律的一种记忆方法。
 
  口诀大都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例如,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劳动人民中间世代相传,且有强大的生命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来六、二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除二十四节气歌外,乘法口诀、珠算口诀、“百家姓”等都是运用口诀记忆法的实例。
 
  编口诀有许多种方法。
 
  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顺口溜,用的是罗列法: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中间要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并列词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号(;分号)
              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引用特殊词,蝌蚪上下窜(“”引号)
              文中要解释,两头各半弦(()括号)
              转折或注解,直线写后边(――破折号)
              意思说不完,点点紧相连(……省略号)
              特别重要处,字下加圆点(·着重点)
 
  编口诀还有一种利用形象的方法,易于引起联想帮助回忆。
 
  例如汉语拼音字母的
 
                  “n、m”样子像门,
                  “f”像拐棍,
                  “t”像伞把,
                  “h”像椅子,
                  “k”像有个东西往下磕,
                  “l”的发音像“嘞嘞嘞”的声音。
 
  于是可以编成口诀:
 
                  一门n,二门m,
                  拐棍f,伞把t,
                  椅子h,碰壁k,
                  小棍赶猪嘞嘞嘞。
 

  对于一些容易混浠的字,我们用发掘特征的办法编成口诀特别便于记忆,容易分辨。比如,己、已、巳几个字容易混,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堵巳不堵己(自己的己),半者和念已(已经的已)。
 
  买、卖这两个字很多小学生容易弄混,可以运用联想法编成口诀:少了就买,多了就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缺少了什么东西才买,“买”字恰恰比“卖”字少了个“十”字头,因此可以联系起来记。
 
  我们还可以用前后对比的方法编口诀。比方面面这个代数公式:我们就可以编成这样一个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在中央,二项符号看前面,它们两个都一样。
 
  多种方法综合起来编口诀也很方便,比如综合罗列法、特征法、直观形象法很快就可以把“熟”字编成这样的口诀: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子字来报信,九个一起忙,下点一把火,烧熟一锅汤。 这些不同的编口诀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加以运用。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诀很不容易编,记忆的对象又并不常用或都很简单,用其他方法记忆很方便,那就用别的方法。否则为了编口诀就花去很多时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几种科学的记忆方法

  家长如能教给孩子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介绍几种科学的记忆方法供家长参考。

  重复记忆法:即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这种方法适宜于年幼的孩子,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产生厌恶情绪,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具有喜欢重复的心理特点。当然,假若在重复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新鲜的东西,效果会更好。

  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采用联想记忆法能够减少枯燥感,易于记忆。

  直观现象法:根据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的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孩子记忆。

  归类记忆法:把知识归类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存储功能。例如教孩子识字,可利用汉字的特点让孩子将汉字进行归类记忆。

  儿歌记忆法:一般来说,有节奏、能押韵的作品更便于记忆。如果能充分利用孩子机械记忆能力强的特点,让他们背诵儿歌和一些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扩大知识面大有好处。

  此外,实践证明: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能够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因此,当孩子在记某些内容时,应尽量让孩子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既动手又动脑,提高记忆效果。
 
::争论记忆法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这是著名文学家肖伯纳对争论交流、交友讲过的一段话。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争论与交友对于增长知识的重要。有的同学明白这个道理,在临考之前,几个人集中在某个同学家里,丢开课本,一问一答地共同回嚼、热烈讨论,这样做,对记忆实在是有极大帮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现了一个“布尔巴基集团”,由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组成,他们在一起读书,讨论学问。他们知道虽然不多,起点也低,但雄心勃勃,大胆交流看法,对一些问题和看法不辩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不经反复争辩的文章决不发表。在“争争吵吵”中,他们弄懂并记住了不少精深的东西,终于在1939年出版了著名的《数学原本》。
      象上述通过讨论、争辩的方式会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呢?这是因为,争论中,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短处都能得到及时否定克服;争论中,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在集思广益中得到理想的解决;争论中,就同一问题提出观点,共同思考,既互相完善,共同提高,又促进和帮助记忆,往往是对问题讨论出明确的结果之时,讨论者就已经记住了它。争论不仅是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同时也是对记忆正误的检验。
       按照心理学、生理学的观点,争论时,当自己记忆力的材料或讲述的观点被大家承认、接受、甚至赞许时,自己心里会有一种欣慰感、快乐感,大脑会兴奋起来,使记忆力增强,更有效地记住已掌握的知识;当自己记忆的材料或讲述的观点被人反对时,心里会感到“吃惊”,当别人记住的或说出来的很正确,便会如有所悟,茅塞顿开,这“吃惊”、“顿开”就成为新异刺激。使大脑兴奋,记忆力增强,有效地记住它。依次,争论是一种极好的记忆方法。
     怎样运用争论记忆的方法呢?
  (1)先记忆,后争论。无论是记整体知识还是看书记重点、记大意,都应事先与同学共同订出在一定的时间内,记住多少材料或看完哪些内容,经过各自的独立阅读或记忆,均认为记住了或读完后,便开始逐个背出或谈看法,进行讨论、争论,达到明确正误,记住要害的目的。这里,“一定时间内”、“独立阅读或记忆”的好处,一是使记忆或阅读的目标正确,有一定信心;二是容易产生竞争意识。
  (2)选好争论方式。或逐一进行,讲完或背出一个便评论一个;或分项进行,先人一一背诵、讲述,后共同争论,发表看法;或展开记忆竞赛,限时背诵或讲完,最后争论;或互相测试,争论补充;或一个人提问,众人回答,继而争论,或集体共同背出,争先恐后,最后争论出正误。以上种种,按习惯自由择之。
  (3)围绕中心,商量探讨,不抬杠,不争吵,不讽刺挖苦,不说风凉话。
  (4)不一定记任何材料都死板地用此法。
  (5)争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找老师
   大量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争论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记忆方法。难怪有人说“争争吵吵,记得最好。”
 
::听背记忆法
 
       学国英语的人都知道,学习英语的一大苦恼就是听力和口语提高的太慢,往往是说起来学了几年的英语,可仍无法与人家直接交流。结果是越学越觉得索然无味。的确,在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想迅速提高听力和口语似乎是不那么容易。在此我们不妨试试上海师范大学附中郭军同学创造的“听背法”。
郭军同学出身于大学教师家庭,父母均不是英语教师。然而也许是教师更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妈妈很早就注重培养他对语言的兴趣。早在学英语以前,他就跟妈妈学读俄语,大量的背记练就了他柔软、灵活的舌头,也逐渐撩拨起他对外语的兴趣。
       随着英语热的出现,电台里初级、中级班的英语成了上幼儿园的他最好的模仿对象。小郭军可以丝毫不明白文章意思的情况下,叽里呱啦地学着播音员的语调大背一气。家长的引导和老师的点拨使他对点滴兴趣转变为爱好。他大量听、背原版录音磁带,《基础英语》、《新概念英语》都成了他的好朋友。随着学龄的增长,及对国际音标的认识,在注意语音语调的同时,郭军更注意发音的准确性。久而久之,郭军便能发一口纯正的英国音了。这使他想到,现在许多同学盲目地学习美音,结果不仅美音没学好,而且把原有较好的英语也糟蹋了,成了一口浑合音,实在可惜。
大量的模仿和背记,不仅有助于口语的提高,而且对提高听力大有帮助。以往,郭军的听力练习材料总是基于现有水平、提高不快。在听的过程中,他着重对语音语调的练习,力求搞清文章内容,而对于超出现有水平,难以解释的语法现象却很少花大量的时间一一搞清楚,由于背记了大量的材料,当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新的语法时,郭军时常会自然而然地将它和自己记忆中的材料联系起来,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难句包含了这个语法现象啊!”如此把背记材料和新的语法现象相互比较、相互记忆,理解的准确性和反应快速性都不断地得以提高。
       总之,不断地听和背,使郭军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了语言的结构和节奏,无形中提高了他的阅读速度和解题速度。
       大量地听和背,还有一大优点,即它能使你产生一定的通常所说的语感。语感是一种本能的感觉能力,郭军在和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几位留学生的交谈中,谈及发音问题,结果发现他们对国际音标竟一无所知,这才得知,他们是根据一定的发音规律发音,这就是他们对本国语言具有一定的感觉能力,而中国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日常生活会话时,谁会周密地去考虑语法规则呢?这种感觉将会告诉你,你的语法不会出错。
       那么这种语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关键在大量地听和背,使语感在有意识的培养中产生。当然这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许多同学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强行在短时间内背出大段的课文。背诵时一点也不流利,这种背诵是无助于预感的提高的。因为背记内容会在很短时间内忘却干净,最终一无所获。郭军同学每次背诵时,都是反复、流畅地通读全文,数遍之后,读了前后,后一句就会自然而出。这种顺其自然的背诵,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忘记,而且非常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显然,这一方法就是大量的听,大量的背。应该说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还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我们学习中文,不也是在多次听后才呀呀学语的吗?大量听了以后,英语的声音会记在脑子里,下次遇到时,会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这一学习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抓住了英语学习的难点,一旦这个难点突破了,能够听懂英语,能够说出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大大提高,读写环境也会随之突破。
 
::简便易行的记忆方法

  
    记忆的方法,寓于生活之中,只要你留意,处处都可以找到。下面简介一些生活中简便易行的记忆方法:
1、  一次记忆的项目不宜超过“七”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经过种种试验,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果:一般人一次记忆项目的最大数值是“七”。如在学习外语时,无论是单词还是词组,只要数量不超过“七”,都很容易记忆。所以,在记忆较多的事项时,可将它们按性质分成不超过七的小组,加以记忆,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  读出声来记得牢
    朗读时“发声”这个能动因素和“耳听”这个被动因素同时作用,对大脑的刺激比单纯默读强的多。所以朗读有助于记忆,特别是头脑不够清醒时,郎读可以使思想集中,效果甚为明显。
3、  靠节奏感来唤起记忆
    节奏,是语言的固有频率,它可以给大脑一种刺激,使思维与这种频率的共振,从而加强记忆。如演员在背歌词、台词、诗文等时,节奏感就起着重要作用。
4、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特征,这种特征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往往不很显著。所以,对被观察的事物细致观察,抓住其特征,就可以记得牢。
5、  寻找有关条件,加固记忆外围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处于一个网络中,有其内核和外围。记忆时,应把这些外围条件弄清,这样,在回忆时便可“顺藤摸瓜”,利用外围信息引出或推出要回忆的内容。
6、  重要事项放在最前最后记
    人的精神很难高度紧张一小时以上,在这一个小时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前十分钟和后十分钟,因为人们开头往往有“这是什么”的强烈好奇心,而最后往往有看是不是这样结束的心情。所以,记忆时,应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或最后记。要记较多内容时,可把记忆的次序不断颠倒,反复多次,让每一项内容都经历过最前和最后。
7、  分类便于记忆
    在记忆杂乱无章的一大堆东西时,使用分类整理发,可事半功倍。具体做法是先分清要记对象的性质,然后进行归纳分类,一组一组地去记。这样虽然多花了一些整理的时间,但缩短了记忆时间,是得大于失的好“买卖”。分类时,切忌不要把组分得太多。
8、  寻找规律更好记忆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数字的排列,总有一定规律,找到了这个规律,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原因是规律代表了事物的本质,排除了纷乱的假象,使事物明了、简化。这要求在记忆时要多动脑筋。
9、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帕林通过试验证明,人的短期记忆只能保持数秒钟。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没有必要长期记忆的。随记随忘的短期记忆正是人脑比电子计算机高明的地方,其好处在于可以排除干扰,减轻大脑的负担,从而可以集中精力记那些必须长期记忆的东西,凡需要长期记忆的东西,可将短期记忆反复记几次,就可以变短期记忆为长期记忆。
10、 活用磁带和录音机
    一般人习惯于用眼睛看纸上的字来记忆,认为这种办法可靠,其实使用磁带和录音机,能收到特殊的供销。这是因为磁带和录音机让人通过耳朵来记忆,使大脑更加灵活,同时磁带的转动给人以紧迫感,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录进磁带的声音有节奏,使记忆渗透到“无意识领域”中去,记忆从“平面”到了“立体”,效果自然好。
11讨论促记忆
    讨论,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加强对讨论者大脑的刺激。讨论时会出现赞成、补充、质疑争论等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参加者往往全力以赴,积极思索,互相取长补短,次对方的观点中获取“灵感”,得到启发,还可以增长有关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比死啃书本效果好的多,但要注意的是参加讨论的人不宜过多,以免掌握不住讨论议题。
12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时,应急时将重要内容画出,并在空白处写下心得、体会。光看不画,读完后不久,印象就淡漠了。一本几万字的书很难将其内容都记住。做注脚可抓住重点,加强记忆,还可起提示、索引作用。毛主席的一条重要读书经验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这种做注脚的方法。
13 要读中学生的书
    要学会一门新知识并把它记住,最重要的是掌握最浅显的情报和信息。给中学生读的书大都深入浅出,文图并茂,印刷清晰、精美,还比较有趣味,十分容易理解,会给你很深的印象,从而加强记忆。从中学生的书中,你可以学到你需要知识的轮廓,如需进一步学习,再去看有关的专业书,循序渐进。不齿于阅读青少年读物,实在是提高记忆力的一大诀窍。 

 
::淘汰记忆法
 
    某初中中学十六位老师,其中的十一位,学校里没有他们的住房,每天必须从家里来上班,然而他们却从来没迟到过,而且教学效果还比较突出。教育局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是感动,很想记住他们的姓名、尽管全校十六名教师的名字他都能说上来,可老是分不清这十一位。
   这位局长之所以记不住,也许是因为工作忙,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在记忆方法上动脑筋。记这事有两种方法:
   第一,象该局长一样,直接记十一个人的名字,但由于数量多,不好记。
   第二,记少不记多,把在学校住的五个人名字记住。因为这里只有两种情况,记住了在学校的五个人,就等于记住了从家里来上班的十一个人。这种方法极为省事。这样记,从效果上说,五与十一是相等的。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把记少不记多的的淘汰方法用到记学习材料上去。
比如,要记住在课文中出现的作家巴金、老舍、鲁迅、茅盾、杨朔、魏巍、冰心、刘伯羽、孔犁等在文学上的地位,因为他们全都是小说家和散文家,所以,只要记住巴金、老舍又是剧作家、鲁迅又是杂文家就行了。
   英语里,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是在名词后加“s”或“es”,要完全记住显然不可能,你就只记加“es”的,因为加“es”的极少。记住加“es”的后,再记几种变化特殊的就可以了。对于众多加“s”的,根本就不必再记了。“过去式”,一般是在动词原形后加“ed”,你只管记下不加“ed”的几种特殊情况,其他照加“ed”不误。
   以上用淘汰的方法记忆,人称淘汰法。淘汰法是一种省力的记忆方法。
   如果记忆的材料较多,而且凌乱,又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比如记较多的单词、汉名词解释、历史材料、公式、定理等,最好不要一遍又一遍机械地反复读,而用淘汰法。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方法:
   (1)把上次已经记住或没记住的用符合作上标记(或以不同色笔标出)以示区别,比如用“√”或“×”标示。在下次记的时候,只选上次没记住的来记就行了。这样,要记的内容就会逐一减少,也可减轻大脑的负担。到最后,再拉通记。
   (2)把没记的、难度大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分类抄在一边,作专门记忆,这样才不会受已记住的内容的视觉干扰,即把已记住的暂从你的视野中除去,从而有效地记住你还没记住的内容。
    淘汰法的一般步骤是:
   (1)初记材料。不必分主次难易去作全面的记忆。
   (2)初次核对。记到几成熟时,核对材料,剔出没记住的或难度大的地方,作上符号标记,或抄在一边。
   (3)淘汰记忆。把已记住的暂时放弃不管,挑没记住的或难度大的地方专门记忆。如果淘汰后的部分较多,可大淘汰记忆后再核对、再淘汰,再记,至记住为止。
   (4)拉通记忆。淘汰后的部分记完后,把材料拉通记忆。
    淘汰法,一次又一次地除去每次记住了的东西,使要记的内容逐渐减少,不仅缩短了记忆的时间,还能把精力花在刀刃上,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的记忆效率,就是淘汰法之所以效果好的原因。值得说明的是,淘汰,不是说已记住的就从此放弃不管,而是暂时置于你的视野之外,集中注意力记住还没记住的部分以后,再拉通记忆。淘汰法,广为同学们运用,效果很不错,你不妨试一试。
 
::首次印象记忆法
 
    人们对于第一次接触事物,往往有极大的兴趣,因而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首次感知非常重要。例如,首次感知印象好,可以使人一见如故或是一见钟情。苏联教育家赞棵夫总结说:“第一次阅读课文或者第一次感知直观事物,对于把材料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具有独特重大的意义。”从大脑神经的活动规律讲,记忆的保持和人对事物的认识一样,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对首次印象和最初见解的记忆总是较为持久,而且不需要多次重复也能保持长久,乃至终身不忘。艾宾浩斯在《论记忆》一书中曾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在第一次生动鲜明的经验之后,被烫伤了的儿童就避火,挨了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那么,怎样利用首次感知来提高记忆效率?
    1、精细观察。在向大脑输送信息的时候,要努力增加其强度,尤其要注意识记材料中的抽象概念和和疑难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注意引导学生作精细的观察,他先在黑板上写上“今、折、氏”三个字。然后在每个字上用红粉笔添了一点,构成了“令、拆、氐” 三个字,并告诉学生“点令不点今,点拆不点折,点氐不点氏”,一下子就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首次印象。
    2、高度注意。凡是人们对其高度注意的事物,就会铭刻在记忆之碑上;凡是人们对其漫不经心的事物,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有时候我们手捧着书,眼耵着书,但逐字看了几页以后,竟说不出什么内容来,这就是心不在焉的缘故。因此,为了获得首次印象,应该从一开始就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全神关注地去感知。
    3、满腔热情。凡是能激起人们浓厚兴趣,凡是能引起人们热烈情绪的事物或材料,都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例如,人们看日本电视剧《血疑》,普遍引起对幸子的同情,对光夫的的赞颂,对大岛茂的尊敬,这是因为产生了感情共鸣的缘故,所以能经久不忘。为了获得首次印象,应该以满腔的热情、真挚的情感、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去接触需要记忆的识记材料。
    4、突出特点。凡是在同类事物中特点突出,在人们眼里感觉新奇的事物,都会使人记牢。例如,同样是日出,登泰山观日出就助人游兴;同样是照片,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就耐人寻味。所以,我们可以用不必记住的部分作为背景衬托,把必须记住的部分表现出来,使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就会突出识记材料的特点,使自己获得深刻的首次印象。
 
::字头记忆法
 

       中美州的一些国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麦加、巴拿马名字很不容易记忆,位置也容易搞错,如果记住每个国名的第一个字“危洪萨尼哥巴”,再记国家名字就容易多了,而且地理位置从北到南也随便记住了。
       计算机用五笔字型录入汉字速度快,被普遍采用,可是由于字根太多,很难记忆。但是只要记住每句助记词的第一个字:王土大木工,目日口田山……(25个)就可以用它们带出每句助记词: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大犬三羊古石厂,木丁西,工戈革头右框七……,而且由此还记住了字根所在的 键位。

 
::对比联想法
 
     对比联想是由于客观事物存在着对立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联想。
     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矛盾对立的现象,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对比联想反映了识记对象之间的这种独立性,我们可以据此进行记忆。利用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方面回忆起另一个方面。两个相反的对象,只要想到一个,便自然而然地会想出相对的那个来。
     在学习数、理、化知识时,可以把那些各自彼此对立的定理、公式和规律归纳到一起,以便用对比联想帮助记忆。例如,在记忆圆锥曲线时,对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焦点、顶点、对称轴、离心率等性质,可以用对比联想法记忆。再如,正数和负数、微分和积分、乘方和开方等等概念都是对立的,运用对比联想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诗词中运用对比联想的地方也很多,试举杜牧七律三例: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河湟》颔练,意思是: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苦屈辱,处境艰苦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这是以外表与内心对比。)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润州二首》颈联,意思是:先朝遗寺荒凉冷落,河边酒楼盛景繁荣。这是以一衰一盛对比。)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颔联,意思是:行者踌躇满志,乐观开朗,送行者空虚无着,怅然若失。这是以二者心境对比。)
     这类诗句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形式上一目了然,意义上深切感人,这是有利于记忆的。
     运用对比联想法记外语单词也是行之有效的。例如记英语单词:
       ugly(丑)——beautiful(美)
       begin(开始)——end(结束)
       light(轻)——heavy(重)
       labour(劳动)——rest(休息)
    上海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方能达为了学习法语,他找出法文版的原著和法文词典,然后用自己娴熟的英语与法语对照着阅读,才五个月时间,便初步能看懂法文著作。他就是这样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一种语言作工具攻克另一种语言的,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
 
::运算记忆法
 
      运算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数据转化成简单的算式,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
      在学习中,经常需要记住一些数字,尤其突出的是历史年代和地理数据。这些数据合适枯燥,怎样能尽快记住它们呢?运算记忆法可以帮助你解决一部分问题。例如爱因斯坦曾问他朋友的电话号码,朋友说:“我的电话号码很不好记,是24361。”爱因斯坦马上回答:“这有什么难记的!两打加19的平方就是了。”
      运算记忆法就是把要记的数据转化成一个算式,通过这一有趣的加工,使之增加了易于联想的内容,在回忆时会起到奇兵制胜的作用。常用的方法有:
1.加法。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是1578年,可想为15=7+8;法国农民起义是1358年,可想为13=5+8。
2.减法。东周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可想为7-7=0;日本幕府政治建立于1192年,可想为11-9=2。
3.乘法。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可想为16=4*4;1234年蒙古灭金,可想为12=3*4。
4.除法。秦统一于公元前221年,可想为2/2=1;北魏灭西蜀是263年,可想为2=6/3。
5.叠加法。
 (1)叠加一。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分别是1921年、1922年、1923年,顺序按加一递增。
 (2)叠加二。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建党,顺序按加二递增。
 (3)叠加十。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41年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顺序按加十递增。
 (4)叠加百。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顺序按加百递增。
     在记忆电话号码时,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找到很多这方面的窍门,例如2510、3515、2408、2963、3206、5630、6511、7321......都可以如法炮制。
     在回忆的时候,只要你能想出其中的一两个数字,整个数据便会脱口而出。如果实在回忆不出来,可以用十个数码挨个碰碰,即在心中默念,往往可能想起来。
 
::多通道记忆法
 
    什么是多通道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

 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用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有位老师曾经用三种方法让三组同学记住十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同学,他只是告诉说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他们看这些画。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听,没有看。对第二组 同学正好相反。老师哈给他们看这十张画,可是不再给他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看,没有听。对第三组同学是又让听又让看。老师不但告诉他们画的内容,而且在讲每张画的内容的同时,就给他们看那张画。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分别问这三组同学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百分之六十;第二组稍多,记住了百分之七十;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百分之八十六!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同学记得最少,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就更好了。

 怎样进行多通道记忆

 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学习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时,最好采用多通道记忆法。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为了抓住信息,往往是动脑动手,听、说、写并用,采用多通道记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一段比较长的话语,最好是边听边记,有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旨在说明动笔对于记忆的重要。

  因此,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或是接收处理语言信息之时,应运用多通道记忆法,其正确的作法是,边听边积极思维,以听懂为第一,总结出所接收的语言信息的内容要点,并在其语言停顿的空隙,扼要地记上几个字或几句话。

 
::记忆方法集锦
 
    (1)记忆体操
         许多有超常记忆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恒的强记知识的习惯。马克思喜欢背诗歌。他从少年时代起,坚持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日久天长,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强。列夫·托尔斯泰有惊人的记忆力,别人问他原因是什么,他解释说是由于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强记忆一些单词或其他内容的知识。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
    (2)朗读背诵记忆法
         学习时一遍接一遍地念,直到熟读,这种方法,叫朗读法,也叫诵读法。对诗词、外语单词等高声朗读,记忆效果十分好。但诵读要与背诵想结合,效果会更好。
         例如,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写出16个无意义音节,让被试者识记忆9分钟,然后马上回忆。被试午中全部时间用于朗读的,当时只能回忆35%;而1/5时间用于背诵,能回忆50%;2/5时间用于背诵的,能回忆57%;4/5时间用于背诵的,能回忆74%。同样是对这些无意义音节进行识记9分钟,4小时后再回忆,全部时间朗诵的只能回忆15%;1/5时间用于背诵的,能回忆26%;2/5时间用于背诵的,能回忆37%;3/5时间用于背诵的,能回忆37%;4/5时间用于背诵的。能回忆48%。
    (3)覆盖关键部分记忆法
         先用笔或纸盖住你认为难以记忆材料的内容,那些被覆盖的部分自然 无法看见,而再读这些材料时,可以想出被盖的部分是什么内容。实在不能记住,则挪开笔或纸,反复几次,便记住了。
    (4)最初、最后记忆法
      心理学中有这样的实验:编出毫无意义的字词15个,定出顺序来按此顺序复述几次,每次都把记下来的打“√”,没能记住的打“×”。实验结果显示,差不多都在中间第七或第八个字词,“×”号较多。也就是说,最初最后的部分较容易记住,中间的一些字句则不管重复几次都很难记牢。
    (5)单侧体操记忆法
      单侧体操记忆法,就是经常做左半身体操,充分发挥右半脑作用,以增强记忆的方法。
    心理学实验表明,左右脑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脑右半球相当于一个表象存储系统,主要记忆各种形象材料,如图形、闪光、音乐、震动等信息;大脑左半球相当于一个字词存储系统,主要记忆语言、文字、抽象符号等。这两半球的分工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偿的。
    右半脑支配左半身,左半脑支配右半身。大部分人爱用右手,因此造成发展不平衡。下面介绍的单侧体操,目的在于加强大脑右半球的作用,以担负部分左半脑的功能。进行单侧体操,强化右半脑的功能,减轻左半脑的负担,把两半球都利用起来,会收到惊人的记忆效果。
    第一节,全神贯注地站立。左手紧握,左腕用力,屈臂,慢慢上举,然后逐渐还原。反复练习8次。
    第二节,仰卧,左腿伸直上抬,将上抬的腿倒向左侧,但不碰床。再以相反的顺序还原。反复练习8次。
    第三节,直立。左臂侧平举,再上举,再上举,头不动,然后还原,反复练习8次
    第四节,直立,身体向左侧卧,用左手和脚尖支撑,左臂伸直,使身体倾斜,呈笔直侧卧伏。屈左膝起身,慢慢还原。反复练8次
    第五,俯卧,跷起脚尖,用手掌和脚尖支撑身体做俯卧撑,8次。
    上述五节单侧体操每天应坚持练1~2次。
    (6)交谈记忆法
    和同学一起讨论交谈最近记忆的知识,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谈话时,交谈知识的内容会使自己尚示扎根的记忆和没有自信的记忆,经过交谈变成确实的记忆,会更加牢固地印在脑海。
    不论是稍微模糊的记忆,或是很自信正确无误的记忆,都可以讨论。即使阅读相同的材料,由于各人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也许你的同学知道得很清楚;相反的,你很清楚的地方,你的同学也许模糊不清。因此,这种交谈能够补充彼此在记忆上的弱点。而且当我们要把知道的事情说出来时,会感觉到当初记忆时缺乏完整的整理。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交谈中得到弥补。如果没有交谈对象,可以把墙面或其他作为喜欢听你交谈的对象。
    (7)大脑两半球记忆法
    我们平时读书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那些附有插图、图表之类图文并茂的书报,学习起来记忆就特别深刻。反之,阅读那些没有插图或图表的书报的时候,同于只使用词语进行逻辑思维,即只命名用大脑左半球,而右半球闲着,因而记忆就不如同时使用大脑两半球深刻。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在记忆时要改变只用词 语进行逻辑思维的习惯,而按着所学的材料或事物的内容同时进行形象思维。其方法就是像放电影似地在头脑里映现出一幅幅图画,这样就能同时使大脑两半球进行思维。读起书来既轻松愉快,又增强记忆。
    (8)说汉语夹杂外语记忆法
    讲汉语适当插入外语单词或短语,是记忆外语单词的有效方法。
    有人问:“这是哪国的Production?”回答说:“这里写着Made in China”。
    由发音来记外语单词或短语的拼法,就会加深记忆。习惯这种方法以后,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这种插入外语的记忆方法。但是,不要在一句话中插入太多的外语单词,否则,反而会使记忆的印象变得淡薄。另外,并不一定要从口中说出来,当我们走路或闲坐时,可以将头脑中想到的外语单词放在某一句话里,默想中使用这种方,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9)紧迫记忆法
    当人全神贯注去记忆时,由于自身的惰性干扰、自我压抑、情绪波动干扰都能降到最低点,而潜潜在的记忆能力,在冲破这些干扰、压抑之后,当然容易开发出来,于是记忆效率常常是平常的两倍,甚至是三倍、四倍。这主要强调珍惜时间,意识到一分钟的宝贵,增强全身心进入记忆状态的能力。
    (10)列表记忆法
    列表是把材料分别集中起来,放在表中适当的位置上。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了,条理也清楚了,脑子也记住了。列表记忆,运用范围广,类型多种多样,常用的有:
    一览表:即站在统观全局的角度,对识记材料进行鸟瞰,掌握其相互关系以命名于全面记忆。
   系统表:命名识记材料系统化,便于通盘掌握和整体记忆。
   比较表:即对识记忆材料进行比较和分类,从特征上掌握知识材料。
   统计表:即把带有数据的识记材料制成表格。
   关系表:即用简单的图式把知识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以便于形象记忆。
   网络图:即用图示来突出知识各方面的关系。
   示意图:即把要记忆的材料图画化,画图时线条要简洁,立意新颖,用彩笔效果更好。
   (11)谐音形象记忆法
    所谓谐音记忆法,就是把有些知识按照其他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变成有意义的词句。使之生动、有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谐音法常常可以很有趣地记住某些历史年代。
    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可以记成“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还可用形象法记忆下列英语单词:
    sunflower(太阳·花)向日葵
    stepmother(上前一步·妈)后妈
    stepfather(上前一步·爹)后爹
    brotheuinlaw(兄弟·在……内·法律)姐(妹)夫
    sisterinlaw(姊妹·在……内·法律)嫂嫂,弟媳
    tablecloth(桌子·布)桌布、台布
    英语中有不少这种组合单词,如果我们留意,那么记忆单词量可大大提高。在高考时遇到陌生单词,可以用这种方法去猜。
用谐音法记忆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x│>a  x>a或x <-a
│x│a    -a<x<a
    可记作:“大鱼取两边,小鱼取中间”。同时联想到吃大鱼只吃两边的肉,而吃小鱼掐头去尾吃中间。

物理书的三个宇宙速度记忆法:
第一宇宙速度:7.9km/s(吃点酒)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要一点儿)
第三宇宙速度16.7km/s(要留点吃)
     (12)归纳组合记忆法
      凡是记忆任何一种拼音结构外语的单记号,都可以采用这种记忆方法。就是将某些“有共同的读音和相同的字母组合”的单词,按其词首或词尾加以归纳,以5~7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然后,由易到难进行筛选式的记忆试举英语单词为例。
    A.以—ch结尾发〔t∫〕音的单词:Each(各自的);lunch(午饭);reach(到达);switch(打开)。
    B.以—ter〔tэ〕音的单词:

Letter(信);winter(冬天);writer(作家);quarter(四分之一)。
    C.以—tion结尾发〔∫э〕音的单词:

Station(车站);education(教育);revolution(革命);production(生产)。
    可以把一些单词当作难词多背诵几遍就记住了。
如有人不按词尾或词首排列,也可以按单词中间相同的“字母组合”来排组,以字母“ee”为例:keep(保持);meet(遇见);week(星期);jeep(吉普车)……依此类推。
有人在排组时,结合同义词或反义词来记忆,效果也很好。
例如:bright(光明的),dark(黑暗的),clean(清洁的),dirty(肮脏的);little(小的),dig(大的);small(小的),large(大的),等等。
    (13)重复记忆法
      “重复是学习之母”,记忆是在反复中进行的,重复是同遗忘作斗争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遗忘是记忆“痕迹”的淡漠或消失,重复可以加强大脑皮层的“痕迹”。重复学习不仅有修补、巩固记忆的作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欲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采用这种方法,要科学安排重复的次数、间隔,以求得最好的效果。(14)口诀记忆法
      周恩来总理曾编了记忆全国省份四句口诀,文化水平不高的警卫战士,很快也记住了:
      两湖两广两河山,三江云贵吉福安,双宁四台天北上,新西黑蒙陕青甘(注:当时还未划分出海南省和重庆市)。
      第一句说的是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第二句指的是江苏、浙江、江西、云南、贵洲、吉林、福建、安徽。第三句讲的是辽宁、宁夏、四川、台湾、天津、北京、上海。第四句讲的是新疆、西藏、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
      学习化学必须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但是零零碎碎很不好记,如果编成口诀,就好记多了:“一价氢钠钾银,二价氧镁钙钡锌,铜汞一二,铁二三,碳锡铝在二四寻,硫为负二和四六,负三至五氮磷,卤素负一三五七,三价记住硼铅金。
    (15)听本人录音记忆法
      一在斩自己的录音,一面将相同的知识在心中默念或发出声音,就和共鸣的效果一样,会强化记忆。尤其是记外语单词,只是单调的发出声音,不如加上听觉的刺激。这样,能迅速地记住。
    (16)奇特联想记忆法

      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是难溶的,其余都是可溶的。可联想记作:只有砂子(SiO2)不溶。学习英语单词 good(好的),联想到坏的(bad)容易记住。学了物理中的左手定则,联想到右手定则是什么内容,容易记住。学了作用力,联想到还原反应的内容,容易记住。
    (17)分段学习记忆法
      即的把学习的材料分为一段落,记熟了一段后,再去记另一段。分段学习记忆法又可分为三种:纯粹分段学习记忆法、渐进分段,学习学习记忆法和反复分段学习记忆法。
      分段背,不急于一下子面对整篇课文,而是先看第一段有几句话,再把几句话分成几个层次,一层层地背,很快便攻下了第一段,接下来的段落也是这样:先看全段几句,再按意义分三或四层,一导导地背,又很快背了下来,这样分段推进、步步为营,心情越来越好,背得也越来越快。
      把学习的材料分为向个段落,记熟了一段以后,再去记另一段的方法,适用于记忆较长的材料,有时也用于学习那些内容杂而多、意义联系少、机械而零散的材料。如: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旬语单词等。它包括纯粹分段学习记忆法、渐进分段记忆法,反复分段学习记忆法。
      采用分段记忆法的好处是:化整为零,增强记忆的信心;化难为易,在记住一段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启动记忆的积极性。
    (24)限定时间记忆法
      大脑也有惰性,但是当一个人需要有时间限制的记忆时,大脑就会自动地摆出“背水一战”的阵势——头脑的各种机能集中精力,对准备要记忆的目标进行通力合作,这时记忆效果极好。到节骨眼上,人会加劲鞭挞自己进行记忆。所以,当你发觉自己读书效率不高的时候,就可故意瞪着眼睛望着时针,限定时间进行记忆,必然收到良好效果。
    (25)结构记忆法
不少同学感到三角函数值难记,如果从结构上把握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则记多了。如0°~90°特殊角正弦、余弦值:
0°     30°     45°      60°     90°
sina=
cosa=
正弦值分母都写作2分子从小到大:
余弦值分母都写作2分子从小到大:
请同学们用结构记忆数理化化式,并举例。


 
::科学记忆篇
 
1、什么是记忆?具体怎样分类?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保存于头脑中。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四个过程。从记忆保持的时间角度来看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从主体的参与角度来看可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2、加工水平说持有怎样的观点?
    加工水平说认为对记忆对象加工得越深、越精细化,则回忆效果越好,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而只受到浅层分析的信息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

3、提高记忆效果应遵循哪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表征化原则——应用形象生动、易于记忆的表象来帮助记忆。
    第二、组织化原则——激活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结构,并根据某种主题、情节等组织这些激活的信息,以便将它们与要记忆的信息联系起来。
    第三、联想化原则——把要记忆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中的各种相对应联系,借助于原有的熟悉而巩固的经验来记忆新内容。
4、有意记忆有哪些常用的记忆方法?
    1、概括法——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简化,抓住关键进行识记。概括的关键在于筛选,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能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提高记忆效果。特别在学习语文时常用。
    2、提纲法——就是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和总结,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提纲法具有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三个特点。学习政治时常用。
    3、图表法——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以便一目了然。具体有系统图表、一览图表、比较图表、网络图表。
    4、比喻法——就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方法对学习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5、无意记忆有什么策略?
    识记无意义材料的关键是将本来没有意义的材料意义化。所谓意义化是指把无意义材料同有意义的材料联系起来。具体地说,意义的策略包括大胆想像、借助谐音、编制歌决、利用挂钩。大胆想像——把静的想成动的,用有趣的代替没趣的,如记“火柴、电筒、闪电”三个词,可以想像火柴像电池一样粗,装进电筒里,一按开关,电筒里射出闪电。借助谐音——它的关键是在于双关性,如记忆马克思诞辰是1818年5月5日,可以用谐音处理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直哭。 歌决韵律和谐有利于记忆,但要做到形象化、简缩化。挂钩记忆法是指把无意义材料同有意义的材料用挂钩的形式联系起来记忆,如1——衣,2——耳,3——伞,4——寺,5——屋,6——柳,7——棋,8——靶,9——酒,10——石。

 
::网络记忆法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可以编织在某个网络之中。知识的网络之间虽然纵横交错、关系复杂,但只要抓住主要的、关键的部分,那么,次要的、从属的部分便会顺理成章了。古人说:纲举目张。网络记忆法就是利用知识的网络性,画出间图进行记忆的方法。
    布鲁洛认为,人类记忆法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检索。检索的关键则在于组织,识记材料如果没有纳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机构,那就很容易遗忘。这就告诉我们: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编制成网络,是巩固记忆的重要措施。
    网络法与提纲法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提纲法侧重于抓纵向线索,而网络法则突出了材料的横向联系。
    网络记忆法具有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三个特点。
    1.直观性。网络图线条清晰,便于直接观察,纵横关系一目了然。同时还打破了正常行文的格式,给人以清新之感,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2.概括性。编制网络的过程就是对材料施加高度压缩,使之化繁为简的过程。通过网络,可集知识之精华,览材料之概要,自己便于记忆和掌握。
    3.条理性。网络性具有鲜明的条理性,突出了材料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抓住这些条理,回忆是就可以“按图索骥”了。


    怎样运用网络记忆法呢?
    1.掌握识记材料之间的关系,对识记材料进行系统的组织,从而为编织网络提供主干线。
    2.对知识分析、加工,使其条理化,并纳入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大脑对识记材料的组织能力。
    3.在深刻领会和把握材料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编织网络,然后和别人探讨,以进一步求得网络的完善化。

 
::充分发挥“烂”笔头的作用
 
一、烂笔头的作用
    在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烂”笔头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有“烂”笔头,才能准确地、全面地记下各种信息。在一个人的每天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记忆。对于普通的人来说,所有这些信息(尤其是它们的细节),只用脑子去记,是很难全面和准确地记住的,不是记得不全或不是记得不准。即使一时记住了,日后回忆时也可能回忆不全或记得不准。不准和不全的记忆有时会造成各种后果,轻则某些事情办不成或办不好,重则造成严重的损失。这种情况尤其在记忆数字窜(电话号码、日期和财政数字等)方面更为明显,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某个数字串在自己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或者正在思考某个数字串时,常常会下意识地把别人说的别的数字串“误”记成该数字串。如果在听的同时能写在纸上,则可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用脑子记忆也好,用“烂”笔头记忆也好,目的在于提高综合记忆力,把事情办得更好。所以各种词典、花名册、参考资料以及常用的电话号码表等随身携带,及时查阅,并且要注意及时整理和更新。
(2)只有用“烂”笔头把脑子记住的信息写出来,才能形成准确的见解,才能与别人“共享”。一般人回忆记在脑子里的内容时,各种想法一闪而过,不太容易将前后内容进行反复对比和推敲,因而不易发现有什么不妥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而动笔写,各种想法就“固化”在纸上,可以从容地进行比较和推敲,有什么不妥或互相矛盾的地方就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因而容易形成准确的见解,所以用“烂”笔头记下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准确记忆和加固记忆的过程。
(3)只有把信息“固化”成文字以后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才有可能随时随地进行准确的复习。光靠脑子记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例如要记忆圆周率100位,如果只有口头的传授和脑子的记忆而没文字记录的话,就难以进行准确的复习,除非身边有一个能准确背出100位的人随时指点你,而一旦有了文字记录以后,随时都可以拿出来进行准确的复习。
  所以记忆力再强也要善于使用“烂”笔头和其他各种非脑记忆手段。


二、记事本随身带
正是因为“烂”笔头较之好记性有以上这么多的优越性,所以记事本要随身带,随时随地把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想办成一件事,不论事大事小,在事先都应该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修正和补充这个计划。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把随时随地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与所办的事情有关系的问题都记载下来,并及时分类归纳,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样,就把事前事后、办公室内办公室外、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一个人的智慧和众人的智慧融为一体,力争把可能办成的事情都办成,使可能预防的副作用都得以预防。那种随波逐流,干到哪里算哪里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记事本随身带还可以捕捉“灵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灵感”是存在的,而且一点也不神秘。人们对于某一问题长时间的冥思苦想,脑子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而找不到答案,只得暂时把它放在一边。在某种情况下,脑子的紧张状态解除了,或谩不经心在进行娱乐活动的时候,或看到某种现象以后受到了启发,那个长时间来一直困扰你的问题的答案回突然浮现在脑海里,这就是“灵感”。它是长时间苦思苦想之后的一时茅塞顿开,一种顿悟。它来得快,走得也很快,如不加以注意,并及时地把它们记载下来,日后可能再也不会重视,从而失去一些有价值的思想。
不少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晚上睡觉时由于脑子处于比较安静的状态,特别容易产生出“灵感”。所以晚上睡觉也要把记事本放在身边,入睡前或醒来时有什么想法,立即把它写下来,写的时候不一定非常正规,非常详细,只要事后自己能看懂即可。
与记事本随身带,有事就记的做法一样,接电话时对于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数字串(例如经费数额、电话号码、交通班次及其始发与抵达时间等等),要边听边记录边核实,以免由于短时记忆现象的作用,听的时候确实听清楚了,也自以为记住了,但是过不了一两分钟就记不全了,甚至完全忘记了。
同样,请别人办事或叙说重要事情时,也应该尽量把要点写在纸上叫给办事人,这样既可以防止对方遗忘,也可以防止对方搞错(尤其是一些数字串信息,诸如经费、电话号码、住址、日期等等)。如果是口头交待,重要的事情请他们复述一下,以免发生差错。

三、充分利用电脑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需要人们记忆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大有记不胜记的感觉。可幸的是,在信息量急增的同时,各种电、光、声和电磁记忆设备层出不穷,能很方便和准确地记忆和重现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先已经有了便于携带的电子录音机,可口述记录下要办的事,事后放出来听或整理成文字。在不便于动笔的场合或来不及用笔记本记录时这种方式的优越性明显。各种各样的电子记事本,能自动加工整理输入的信息,能快速检索和读出,在记忆日程方面能按照人们事先编定的时刻发出声光等信号,提醒不要遗忘。所有这些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大力采用,以提高办事的效率。
   我们研究和锻炼记忆力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不是为了记忆而记忆,更不是为了炫耀于人,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新式记忆工具的作用。各种帮助记忆的现代化工具中,尤以“电脑”的功能最强。例如某公司计划生产一种只有火柴盒大小的电脑,人们只需握住某个人的手,便可自动交换通常名片上的姓名、头衔、通信地址和电话及传真号码等资料,调用时这些资料可显示于特制的眼镜上。有的公司研制出了自动行踪记录器,能把自己一日的行踪自己记录下来并定期整理后存储于数据库里。
    近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物的盛行与全球范围的信息告诉公路(例如Internet网)的建立,使用个人电脑调阅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信息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其功能和神效绝对不是传统的纸面图书馆方式所能比拟的。随着个人通信(Personal communications)和个人数字助手(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应用,更增加了人们共享信息的能力,使人们能及时查到需要的资料。

::自测记忆法

     自测记忆法就是通过自己测验自己来检查记忆结果,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记忆并不是最后的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记忆的目的是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知道信息记住了多少,能力储备得怎么样呢?通过几次考试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况且,在学校,老师所组织的考试又很有限。所以,于知记忆效果如何,应该经常运用自测记忆法。
     自我测验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1、它可以使我们确切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如何。通过自我测验,我们可以弄清哪些知识没学好、没记牢,哪些地方易混淆、有误差,同时马上核实校正,避免一误再误、以讹传讹。
     2、它可以培养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如果平时训练有素,必然会胸有成竹,临阵不慌,即使是出乎意料的问题,也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从时间安排看,自测记忆法可分为定期测验和随时测验两种,分述如下:
     1、定期测验: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定个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当日测、周日测两种。①当日测:晚上睡觉前,把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果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②周日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写出来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之点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从课程安排上可分为单元测和全书测。①单元测:一个单元学完了,可以自测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觉得学完后有什么收获,以便及时消化,巩固记忆。②全书测:一本书学完后,可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有单元测的基础,全书测的问题就不大了。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挑主要内容先进行。
     2、随时测验:即随时随地测验自己,这种方法用来学外语是行之有效的。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五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自测的方法有两种:①朗读法:在不防碍别人的情况下,可以看外语念汉语,看汉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来。可以翻过来看看,再认一下。不能朗读的场合,可以默读。不带卡片时,也可以随时自测,方法是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里默念一下。②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是很难记牢的,况且不练书写便无法进行笔译。可以看卡片上的汉语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来。

 
::形象记忆法

   形象记忆就是在记忆时尽量多印留直观形象,尽量多运用形象思维,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听到不如看到的可靠。它还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即直观形象的事物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识记过程也是这样,直观形象较为深刻。识记过程也是这样,直观形象的的材料比枯燥抽象的材料容易记住,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老师向同学们出示十个形象的衬托和抽象的语词,然后当场请他们回忆。结果,学生们能回忆出实物八个,而语词只能残缺不会地记起七个。几天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实物能回忆出六个,语词却只能回忆出两个。

   为什么形象的事物容易记忆呢?这得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谈起。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依靠感知器官,而感知正是从直观形象开始的。实物形象的记忆是最原始、最记忆,而对抽象概念、系统知识的记忆刚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做基础。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强调形象的重要,他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鲁迅先生也很有重视形象的作用,他在任教时就常用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是直接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象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总而言之,直观实物形象易于记忆。亲眼看一只动物,亲手做一件标本,亲耳听一首歌曲,亲口尝一个水果,亲身到一个风景区浏览,得到的印象要比听别人讲的鲜明得多,要比从书本上看的生动得多,记忆也自然要牢固得多。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记忆时,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那些艰深抽象的知识材料,设法使之形象化。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模象。例如,学习时可借助于模型、图象、照片、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等,通过对它们的观察来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形象比喻。用自己熟悉的事物识记的材料,例如用“皇冠上的明珠”来比喻“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命题,妙趣横生,易于记忆。

   3、语言描述。对于抽象的材料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阐述,也就是所谓的深入浅出,记忆起来就会快得多了。


 ::比较记忆法
 

   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之间差异点与共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经比较,就难以辨别事物的特征,就难以认定事物的本质,就难以弄清事物的相互关系,就难以区别事物的异同之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前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蜂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书,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所谓比较记忆法,就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以至把握住它们的差异点与相同点,用以进行记忆的方法。

   在学习中,新知识之间需要比较,旧知识之间需要比较,新旧知识之间也需要比较,理论与事实的比较,更为常见。

比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比较法。记忆时,把相互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2、类似比较法。很多事物、知识在表面上极其相似,但本质上却有差异,记忆时,可以找出相似的不同点来,予以比较。

   3、对照比较法。指同类材料的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横向对比。一般作法是把同类的若干材料同时并列,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

   4、顺序比较法。指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纵向的比较。一般做法是在接触新知识时,把它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比较,看它们之间的联系,相同与不同之处。

比较的方法,形式不拘一格,概言之,必须遵守两项基本原则:

   1.同中求异,即在识记材料共同点外尽量找出其不同点来。特别是不要停留在对识记材料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应多着眼与它们本质属于的比较,抓住细微的特征进行记忆。

   2.异中求同,即在识记材料不同点外努力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似点来。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尽管表面现象千差万别,却往往有本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点,如果我们能找出它们,就会记得更扎实。

    识记材料是单一的,该怎样进行进行比较呢?你可以找一个参照物。例如记一个人,你可以这样想:他的相貌象李老师,他的语言象邻居张大叔,他的名字与表哥一样,只是娃不同……这样一比较,就不容易忘记了。


 ::实用学习记忆法
  
     一、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例如:
  1.用联想法记忆数轴及其相关概念
  学习数学有理数知识时,可将数及其概念与数轴这个形联系起来记忆。
   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联系起来,把互为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直观化。
首先明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其中原点相当于温度计的零点,向右为正方向,单位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2.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4.用联想法记忆酸性氧化物的溶解性
  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是难溶的,其余的都是可溶的。可联想记作:只有砂子(SiO2)不溶。试想,如果砂子能溶,河里的砂子岂不全化掉了。
  5.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6.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7.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8.用联想法记忆地名
  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可记作:一个人的智力胜过他的弟弟不如哥哥,即“胜弟亚哥”。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
  1.用谐音法记忆
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x|>a x>a或x<-a
|x|<a -a<x<a
可用谐音法记作:“大鱼取两边,小鱼取中间”。同时联想到吃大鱼只吃两边的肉,吃小鱼掐头去尾只吃中间。
  2.用谐音法记忆数字
  气体的摩尔体积22.4升/摩,可记作:“二二得四”。得与点谐音。
  3.用谐音法记忆物理公式
  电功的公式W=UIt,可用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同样道理,电流强度公式I=Q/t,可记作:“爱神丘比特”。
  4.用谐音法记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判断可记作:“杨家将”,即“氧价降”。意为氧化剂中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反之,还原剂中的元素化合价升高。
  5.用谐音法记忆化学现象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可用谐音记作:“无锡花伞”,即“物吸化散”。
  6.用谐音法记忆地理数据
  长江的长度6 300km,可用谐音法记作:“溜山洞洞”。同理,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km2,可记作:“地球穿着有污点的衣服”。
  7.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3)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可记作:“马关的花生——一扒就捂(霉变)”。
  (4)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可记作:“戊戌变法,要扒酒巴;路遥遥,酒两舀”。要扒酒巴,即1989年;路遥遥,即6月11日;酒两舀,即9月21日。
  8.用谐音法记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间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北京,可记作: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正赶上光绪皇帝的亲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两瓶药酒没顶用。两瓶即两“0”,药酒即“19”,合起来为1900。
  9.用谐音法记忆通讯号码
  电话号码2641329,可用谐音记作:“二流子一天三两酒”。同理,电话号码3145941可记作:这件衣服虽然少点派,但我就是要。少点派即π=3.14变为314。
 BP机号513879,可记作:“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一个三八妇女背支七九步枪”。
  10.用谐音法记忆电流表、电压表联接方式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里,为了防止记串,可记作“流串”加以区别,即电流表要串联,相反,电压表要并联。
  三、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用归纳法记忆阿佛加德罗定律
  阿佛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归纳为四同:即在同温、同压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还可以缩记作:同压、同温、同体、同分。
  2.用归纳法记忆催化剂的性质
  催化剂的性质可归纳为:“一变两不变”。
  “一变”即在化学反应里使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变快,也可以是变慢。“两不变”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3.用归纳法记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可归纳记作:一公二平。
  “一公”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二平”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了原始的平等互助关系和平均分配消费品。
  4.用归纳法记忆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
  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流经地域和历史意义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
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5.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6.用归纳法记忆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
  中日《马关条约》包括四项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可归纳记作:“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7.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史之最
(1)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陶器上已经有了刻划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利用已得的权势,杀死禹的继承人伯益,继承禹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为第一个皇帝。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
(6)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7)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商鞅。
(8)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老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的墨子。
(9)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0)中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
(11)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西汉时编定的《黄帝内经》。
(12)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1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著。
(14)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著。
(15)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16)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西晋太医王叔和著的《脉经》。
(17)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著的《茶经》。
(18)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
(19)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初的《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
(20)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江浙一带。
(21)元代来中国最著名的外国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22)明朝末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马窦。
(23)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年签订。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签订。
(2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8.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古代各行当的“圣人”
文圣——春秋时代的孔子;
武圣——三国时代的关羽;
诗仙——唐代李白;
诗圣——唐代杜甫;
书圣——东晋王羲之;
画圣——唐朝吴道子;
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
药王——唐朝孙思邈;
茶圣——唐朝陆羽;
建筑工匠的祖师——战国初期的鲁班。
  9.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朝开国皇帝
秦朝——秦始皇嬴政;
西汉——汉高祖刘邦;
东汉——光武帝刘秀;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元帝司马睿;
隋朝——隋文帝杨坚;
唐朝——唐高祖李渊;
宋朝——宋太祖赵匡胤;
辽代——辽太祖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
金代——金太祖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清太宗皇太极。
  10.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书上关于夏朝时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
(3)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大约始于西汉初,东汉时期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技术。
(7)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的毕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现存最早的金属火器——西夏铜火炮;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属管形火器“火铳(chòng)”在军事上很受重视。
(9)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战国时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春秋晚期齐国杰出军事家孙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冲之。
(1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诚著的《营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关于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
(17)华佗是东汉末年人。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郑和。
(20)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11.用归纳法记忆世界文史之最
(1)世界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m,塔基各边长230m,共用230万块巨石,每块石头平均重2.5t。
(2)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的一位国王为其爱妃修建的“空中花园”与埃及金字塔齐名。
(3)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4)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制了太阴历。
(5)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代印度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绝无仅有的长诗。
(7)古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8)《荷马史诗》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9)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10)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11)18世纪初,德国音乐家巴赫使欧洲音乐脱离宗教的束缚,因此有“音乐之父”之称。
(12)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贝多芬。
(13)文艺复兴14世纪始于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最著名的著作是《神曲》。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14)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的杰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杰作有《创世纪》和《大卫》,拉斐尔的杰作有《圣母像》和《雅典学派》。
(15)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16)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写成《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这是天文学上的一次革命。
(17)《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19世纪前期,在法、英等国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19)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20)19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开创了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微生物学。
(2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22)法国学者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23)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24)牛顿建立了以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核心的力学理论体系。
(2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开始了机械能和电能大规模转化的时代。
(26)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后来,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分子结构学说得以确立。
(27)19世纪中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28)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29)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19世纪初,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美国的富尔敦造成了第一艘汽船;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德国的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德国人本茨等设计出内燃机,并制成内燃机车;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
(30)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
  12.用归纳法记忆地理世界之最
(1)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300m;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 400万km2;最小的洲——大洋洲,900万km2。
(2)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m,是地球之巅,“世界屋脊”;最长的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纵长9 000km。
(3)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m。
(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最深处
1 600m;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内流湖(咸水湖)——里海。
(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南美亚马孙河,长度6 400km,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水流量是尼罗河的50倍以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
(6)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m以上。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约770万
km2。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1 700万km2;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不到0.5km2。
(10)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
(11)世界上惟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 (12)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拉丁美洲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区。
(1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素有“千岛之国”之称,印尼又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15)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南非。
(16)世界上生产白银最多的国家——墨西哥。
(17)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18)世界上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美国。
(19)世界上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美国。
(20)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国家——科特迪瓦。
  13.用归纳法记忆某些国家的特点
(1)城市岛国——新加坡;
(2)群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3)千湖之国——芬兰;
(4)国中之国——梵蒂冈;
(5)可可王国——科特迪瓦;
(6)咖啡王国——巴西;
(7)香蕉王国——危地马拉;
(8)天然橡胶和锡的王国——马来西亚;
(9)枫树之国——加拿大;
(10)仙人掌国——墨西哥;
(11)铜矿之国——智利;
(12)钟表王国——瑞士。
  14.用归纳法记忆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例如:
①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②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Ca(OH)2+CO2=CaCO3↓+H2O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2NaOH+H2SO4=Na2SO4+2H2O
(4)碱能跟某些盐起(复分解)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例如:
FeCl3+3NaOH=Fe(OH)3↓+3NaCl
 
::实践记忆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治学经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毕竟是肤浅的,要透彻地、深刻地了解某件事,非经过亲身实践不可。心理学也得出结论,对学过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多次运用,可以有效地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
       从神经生理机制方面讲,知识运用得越频繁,大脑皮层上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刻,暂时神经联系也就越牢固。运用的次数多了,学习者记忆的信息符号与对应的实践活动之间,就会建立起紧密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这时的某些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和技巧,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身心。
        马克思很重视这一点。有一次,他发现威廉·李卜克内西(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家)的西班牙语讲得很糟糕,就从书架上抽出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给他上了一课。此后,马克思每天要求李卜克内西叙述《堂·吉诃德》或其它西班牙书籍的内容,促使李卜克内西每天都用西班牙语去阅读和表述。这样,不长时间,李补克内西便掌握了西班牙语。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是靠自学成才的。他在学习中就非常注意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例如,学习音乐,他就从事乐谱的创作;学习数学,他就去丈量土地;学习药物学,他就去采药制药;学习意大利语,他就去给人当翻译;学习天文知识,他就用望远镜观察星象。他还喜欢外出旅游。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绮丽的自然风光,使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得到验证。
       根据实践有助于记忆的规律,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机会,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以加深记忆。以学外语为例,可以试着与别人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可以经常收听外语广播或收看外语电视教学片,可以选择一些文笔流畅、趣味性强、短小精悍的外文材料阅读,还可以用外文来写日记甚至小文章,这些都是简单易行的实践方法。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让我们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和运用能力吧。
 
::比较记忆法

    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之间差异点与共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经比较,就难以辨别事物的特征,就难以认定事物的本质,就难以弄清事物的相互关系,就难以区别事物的异同之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前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蜂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书,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所谓比较记忆法,就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以至把握住它们的差异点与相同点,用以进行记忆的方法。

    在学习中,新知识之间需要比较,旧知识之间需要比较,新旧知识之间也需要比较,理论与事实的比较,更为常见。

比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比较法。记忆时,把相互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2.类似比较法。很多事物、知识在表面上极其相似,但本质上却有差异,记忆时,可以找出相似的不同点来,予以比较。

    3.对照比较法。指同类材料的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横向对比。一般作法是把同类的若干材料同时并列,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

    4.顺序比较法。指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纵向的比较。一般做法是在接触新知识时,把它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比较,看它们之间的联系,相同与不同之处。

比较的方法,形式不拘一格,概言之,必须遵守两项基本原则:

    1.同中求异,即在识记材料共同点外尽量找出其不同点来。特别是不要停留在对识记材料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应多着眼与它们本质属于的比较,抓住细微的特征进行记忆。

    2.异中求同,即在识记材料不同点外努力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似点来。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尽管表面现象千差万别,却往往有本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点,如果我们能找出它们,就会记得更扎实。

    识记材料是单一的,该怎样进行进行比较呢?你可以找一个参照物。例如记一个人,你可以这样想:他的相貌象李老师,他的语言象邻居张大叔,他的名字与表哥一样,只是娃不同……这样一比较,就不容易忘记了。


 ::音乐记忆法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研究证明,音乐能够改变大脑的活动,改善大脑的作用,调节精神的紧张程度。经常听轻松的、愉快的、舒适的或欢乐的音乐,对大脑皮层以及大脑边缘系统的活动大有益处。在音乐的刺激下,人体内的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如乙醇胆碱的释放量会增多,而乙醇胆碱被认为是大脑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所以,乙醇胆碱的增多是增进记忆的动能,并能促进人体生理效应。另外,音乐对于人促进人体代谢活动和改善心理卫生都有促进作用。在烦躁的时候,音乐会为你散虑消愁;欢乐时更能使你心旷神怡。经常听轻松悦耳的音乐,会使你保持乐观的情绪,对生活、学习会充满兴趣和自信,而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收到增进记忆的效果。
       我国早期音乐论著《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里所谓的“心”,其实是人的大脑。一首歌多年不唱,乐谱歌词早已淡忘,但只要听到有人哼起那首歌的曲调。自己就会产生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有时竟不知不觉地跟着哼了起来,歌词往往会随之脱口而出。
       本世纪六十年代,保加利亚拉札诺夫博士发明了一种“暗示学习法”,又称之为“超级学习法”、“超记忆法”。能使人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一个月就能初通一门外语。这种方法已经风靡世界,在很多国家得到推广。这种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把音乐作为挖掘人的大脑潜力的工具。
      那么,怎样运用音乐记忆法呢?主要包括两方面:
   1、编歌曲或填歌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编写出《拼音字母歌》、《英语字母歌》、《化学元素歌》等教学生们唱,收到奇效。四川省西南师大音乐系编制了《知识性词曲集》磁带,让学生们通过唱歌记住很多知识。
    2、常唱轻松愉快的音乐。在学习或记忆时,用适宜的音量播放你喜欢的音乐,注意!不是歌曲,这有助于轻松地学习。如果感觉不习惯,

   可以慢慢培养兴趣,如果感觉不适应,也大可不必勉强。

 
::概括记忆法
 
 
      概括记忆法就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提炼、概括、抓住关键内容记忆方法。
      概括记忆法的要旨就在于对识记材料的关键部分进行提炼、综合,使其成为一个或一组简明扼要的“信息符号”,这样就便于大脑接收、储存和提取了。
       概括记忆法是符合心理学原理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首先,概括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只有经过充分的思考研究,才能把事物的精华提炼出来,这正如制作压缩饼干一样。在简化和提炼过程中,我们对材料的认识就会不断提高,理解逐步加深,使自己站在抽象思维的高度上去通盘把握材料。这种概括后的材料堪称知识的结晶体,它言简意赅,容易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相挂联,因此也宜于记忆。
       其次,概括需要辛勤的筛选劳动。只有经过认真的筛选,才能把同类事情的精华提炼出来,正如沙里淘金、花中采蜜一样。很多识记材料内容庞杂,篇幅绵长,一一记住实在没有必要。如果对其删烦就简,择精选萃,使知识在数量上大幅度减少,就会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显著地提高记忆的效果。
      概括记忆法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主题概括。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诗词散文,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只要把它提炼出来,就能概括记住材料的主要内容。
     2、内容概括。对内容繁多的识记材料,可以采取浓缩的方法,化多为少,抓住要点,就会减少记忆的工作量。如名著缩写,电影简介等。
     3、简称概括。对较长的词语、名称进行简化,赋予它一个新的名称,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为青年团。这样就便于记住。
     4、顺序概括。把识记材料按原顺序概括,记忆时突出其顺序性。如“王安石变法”内容是:1、青苗法;2、募役法;3、农田水利法;4、方田均税法;5、保甲法。可简记为一青二苗三农四方五保。
     5、数字概括法。用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寓意鲜明,容易引起回想。
      上述方法既可以各自为战,又可以联合使用。应该说明概括记忆法主要适用于记忆内容较多、较系统的文科知识,至于概括能力,是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的。
 
::改错记忆法

 
       改错记忆法就是通过改正识记材料中的错误之处加深记忆的方法。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说,犯过错误,受到损失之后,容易在头脑中刻下深深的印迹,甚至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是因为错误和损失

       会对人的脑神经产生强烈刺激的缘故。上中学时,有位同学常读错别字。有一次,在同学们面前,他又将“造诣”读为“造zhǐ”,人家和他开玩笑说:“你这个造纸厂可净出废纸啊!”他还莫名其妙呢!等解释清楚后,他很尴尬。后来他非常注意汉字的读音,随身常带一本《新华字典》。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在文学上逐步有了“造诣”。可以说,这是改错获得的知识。
     改错记忆法应用在教学上也是颇有收益的。有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故意把课文读错了两三处,这些地方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他们一一指出并改正过来,第二天,让学生们试记忆这篇课文,结果,大家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几处读错改正的地方。可见,设错试改也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记忆。大家知道,文科复习或考试时,有一种“改错题”,这种形式很好。
运用改错记忆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错误,正确认识。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只有正确地认识错误,才有改正的可能。错误过失在思想上引起的震动越大,留在脑中的印象就越深。
    2、知错必改,改必及时。经验说明:改正一个错误的记忆,要比记忆一条新资料困难得多。所以,记忆上的误差一经发现,必须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有的同学把自己作业或试卷上的错题改正过来,编订成《错题集》,是很聪明的作法。
    3、别人失误,引以为戒。“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别人走的弯路大可不必自己也走一遭。读书时,多画几个问号,检查书中的观点、论证、遣词造句是否有问题;课堂上,同学们答错了老师的提问,自己可暗作纠正,再仔细听老师讲课。照此办理,不但能增加知识的准确性,而且能使知识更牢固地扎根于头脑之中
 
::心得笔记法

   心得笔记也可以叫“随笔”。这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笔记方法。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时候,总要有一些收获和感想,这里包括新明白的一点儿道理,一些新的体会,解决的某一个实际问题……等,把这些点点滴滴、稍纵即逝的思想及时记下来,这就是学习心得笔记。

   学习上一点一滴的感受积累起来,便增长了许多学问。唐朝诗人李贺的成就,是与他“每旦日出,偶有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日率如此”分不开的。宋代诗人梅圣俞不论吃饭、睡觉、外出,每有所得,就很快写下来放到随身的一个袋子里,人称之为“诗袋”。这些都成为流誉文坛的佳话。

   心得笔记的内容和方式没有什么限制,可以全面、系统、综合评论,也可以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可以对原文提出批评和商榷,也可以把原文的内容,观点和其它同类的文章加以比较,写出自己的认识。学习心得不是书中词句的搬家,而是原文意思的发挥,不应被书中的内容所局限,不妨写得超脱一点,有所创见。尽可能捕捉住自己阅读时的感触、印象、思想的火花,哪怕是一得之见也应写下来。别小看这种“一得之见”,它往往是我们思考的起点,许多人就是从这种“一得之见”中逐渐深入,以至最后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思想。

   采用心得笔记法,应该注意文字上要干脆利落,反对烦琐与冗长,应该学会用简洁的词句表达出确切的思想,还要经常写。最好是每读一书,必写一文;每写一文必联系、分析一两个实际问题。它可以是全面的也可是对某一问题的探索。

   写学习心得笔记好处很多:一、它可以巩固学习成果。二、勤写心得笔记,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坚持写心得笔记,不仅仅能学到别人总结知识的经验,还能源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这种笔记还将是自己理解问题、思考深化的记录簿。

 
::背诵记忆法
 
       作为一种记忆法,背诵最主要的一点是必须与原文一字不差。这是一种既常用而又特殊的方法。

检验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记忆的正确性,如果记得不准,那么,即使再快、再多,也没有意义的。而背诵正是以正确性为最低标准的。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大量的知识必须一字不差地记住,例如人名、地名、物品名称、各种语词等等。如果前后颠倒,丢三落四,那就失去或改变意义,无法正确地进行相互交流。

背诵对于一个人的文学修养至关重要。一个中学生,应该注意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这不但能强化记忆,增进文学修养,还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力,对于今后的写作、说话、社会交际等都是有益的。

学习外语更需要背诵。美国俄亥俄大学心理学教授H·F巴特和H·G碧克做过有关实验,结果表明:学习外语时,读出声的单词易于留下较深的印象,朗诵背诵比默念记忆的效果要高百分之三十四。

有人反对背诵,他们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这是一种偏见。就背诵讲,可以分为机械背诵和理解背诵。机械背诵是在无需理解材料的情况下机械地重复记住,理解背诵则是在对材料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提倡的是理解背诵,不过,即使是机械地背诵,也不能一概反对,而应该因势利导,发挥理解的优势,利用机械背诵的长处去记忆。

怎样进行背诵才能收效显著呢?主要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目标。有人实验过,让两组学生诵读同一篇课文,事先要求甲组学生背诵,而对乙组学生没有任何要求。结果,甲组学生的记忆效率比乙组要高得多。因为明确了目标以后,往往能使人产生奋发的精神,激起浓厚的兴趣,大脑细胞积极活动起来,形成了有利于兴奋中心。

2、初步理解。一切知识都是可以理解吸收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学识不同,理解能力不等,很多材料不是一下子就理解深透的,背诵可以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人懒得动脑筋,习惯于照本宣科,其实这是不利于记忆的。例如背诵诗词,凡是文字艰涩、典故生僻的,不弄清原义就很难背诵,即使一时记住了也容易忘却。

3、出声朗读。朗读时,口里发音,耳朵听声,眼睛看字,大脑思维,多种感官同时运用,记忆效果最佳。宋代学者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要,“逐字玩味”,“反复精详”,“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可以深刻领会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等,产生一种“立体记忆”的感觉

 
::睡眠记忆法

在睡眠中播放录音,或者在学习之后马上睡眠来巩固所记忆的方法,叫做睡眠记忆法。

科学研究证明,人在睡眠时,大脑成⊙波,但仍具有学习和记忆的功能。

人们在很久以前就探索睡眠状态下大脑的记忆问题。1922年美国的潘沙柯拉海军学校就使用过睡眠教学法。一位无线电通信老师在海军睡眠中,把密码通过耳机传导给他们,结果表明:海军军官们都轻松地接受了这些信息。

法国有个女演员,曾试着在自己睡眠的状态下,播放录音,结果,她在三个星期内便掌握了意大利语。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把40名大学生平均分为两组,让第一组安稳睡觉,而在第二组睡眠时,用唱片向他们播放15个英语单词,一夜播放了3次。第二天上课时,发现第二组学生学习这些这些单词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比第一组学生强得多。

为什么在睡眠中听录音能够帮助记忆?原来,在睡眠时,大脑没有完全休息,有些神经细胞还在工作,它们对外界的声音信息还有接受能力,所以,在睡眠中还可以学习。

不过,这种方法不宜长期使用。有人试验过,每天在睡梦中听录音,连续时间超过两个月,身体就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心情会经常不愉快,白天记忆力会下降等等。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小心使用。

科学家在研究人的睡眠时发现,人们在学习之后马上睡觉也能促进记忆.美国心理学家詹金斯和达连巴科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让两位被试者同时识记10个无意义的音节,识记一个马上睡觉,另一个则不许睡觉.结果,睡眠的那个记忆很少下降,而没睡的那个记忆则迅速消退下来.由此可见,睡眠能够使遗忘的速度显著减慢.

睡眠能保持记忆,防止遗忘,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睡眠中,大脑会对刚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存储.同时睡眠期间进入大脑的外界刺激显著减少,我们应该抓紧睡前的宝贵时间,学习和记忆那些比较重要的材料.不过,既不应睡得太晚,更不能把书本当作催眠曲有些学生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通宵不眠,更是得不偿失.

 
::限定时间法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体会,老师在星期一留了作文,让下个星期一交,不少同学都会留到星期日去做,平时两个小时很难写完的一篇文章,在考试时,谁都必须在两个小时做完。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的大脑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惰性,在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紧迫感的情况下,往往紧张不起来,因而会直接影响记忆效率。弄清了大脑这一特性,在记忆某些材料时,可以自己命令自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样,会使大脑紧张起来,积极投入记忆活动。

苏联著名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是善于计算时间的楷模,他对自己实行一种“时间统计法”,从1916年元旦开始到1972年逝世为止,五十六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他要求自己按限定时间完成预定工作量,据说正负误差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在限定的工作时间里,他精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干扰,因而确保了工作效率。

在记忆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面对记忆任务,对自己提出时间限制。不过,这样做必须有个时间计划,习题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如果估不准,可以稍宽打一些,否则,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就会流于形式,难以奏效了。

 
::循序渐进记忆法
 
   很多科学家都教导我们,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必须打好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初级的知识和方法如果掌握不好,高一级的内容就难以学习和掌握。如不把四则算术学好,学代数就难;不把初级数学的基础打好,就很难掌握高级数学的东西。心理学家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受已有知识经验的有力制约,这一原则曾经是数世纪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因为新知识是通过它们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取得了地位而获得的。新知识的掌握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安排学习时就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一步一个脚印,渐渐积累才能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我国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把学习方法总结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可以说“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治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自设奖励法

   喜欢得到奖励,是人们的正常心理状态,甚至语言上的“奖励”,也就是表扬或夸奖,也会使很多人心情振奋,兴高采烈。有很多事情,人们并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取得报酬,才努力去做。

   奖励比处罚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不太愿意干的事,只要有奖励,就会把很多人的劲头鼓起来,设法去完成它。即使非常危险的事情,甚至可能献出生命,也可能有人挺身而出。我国有句古语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日本有些企业为了诱发职工热爱企业、为企业分忧的积极性,也为了堵塞本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广设建议箱,对于每一条建议或设想,不论有无价值,目前能否实施,发给奖金,以资鼓励。当然,对于确有效果的意见,更要付给优厚的报酬。这样一来,很多职工就会自觉地想本企业之所以想,急本企业所急了。

   人们的这种心理是相当普遍的,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记忆活动中来,对于某些必须记住的而自己又毫无兴趣的材料,如果能够使自己得到报酬,记忆力就会明显的提高。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能够付给什么报酬,自己也无法向别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怎么办呢?你可以试一试“自设奖励法”,就使自己开设奖品鼓励自己去争取到。

这种奖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奖,一种是精神奖。

   1.物质奖。就是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完成后奖给一种食物。例如:记下这二十个单词可以吃一个桔子,背会那首诗可以吃一块巧克力,算完这些数学题可以喝一杯水等等。

   2.精神奖。精神奖主要是给一段时间干别的事,但这也必须具体。例如:背完这些历史年代后允许看一场电影,记下这五道政治论述题可以打一会羽毛球,今天复习完某科可以看某本长篇小说等等。

   应该注意,“奖励”的诱惑力不能太大,否则,由此而产生的欲望会不时浮现在脑海中,因而影响学习和记忆活动。

 
::抄写记忆法
 
   动手抄写识记材料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抄写记忆法。“手抄一遍,胜读十遍”,是我国古代学者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虽然抄写要比阅读多耗费不少时间,但从记忆效果来看,抄写是最佳方法之一。

怎样抄写才能奏效呢?一般讲有以下三种方法:

   1、全抄。即把识记材料一字不漏地照录下来。全抄耗时费力,所以其对象应该是有保存价值的书籍或材料,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不问材料性质,一味抄写起来,那是毫无意义的、不明智的作法。

   2、摘抄。即将识记材料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等摘抄下来,诸如名言警句、概念定律、重要观点、准确数据等。摘抄时首先要选定有价值的内容,其次是工整无误地抄写,最后还要核对一下,最好是标明出处,以免后来用到时出现疏漏。

   3、反复抄。就是把必须记住的内容反复抄写几遍。第一遍全抄,理解其意。第二遍每句摘几个字,达到记住这几个字就能回忆起全句的程度。第三遍只抄句首一、两个字,最后做到记住一字便忆起全句。这样反复抄几次,越抄越少,越少越好记。每抄一遍,及时地掌握记忆的速度。在紧张的考试复习阶段,运用此法尤为有效。

   运用抄写记忆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必须动脑筋思考,一边抄写一边玩味,一边抄写一边理解。抄写一段,回顾一下。既检查了有无漏误,又加深了一遍记忆。另外,对于抄写过的材料应该不时翻阅几次,才能收到抄写的最佳效果。


 :;过度记忆法
 
   什么叫过度记忆法呢?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下了这样的定义:识记某一材料达到最低限度熟记时,断续学习或复习。简单说,就是在刚好记住的时候,再多记几遍,以争取最佳记忆效果。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进行过“过度记忆”实验。他用不同的过度次数去记忆几组十六个无意义音节,在达到刚能背诵时,对第一组多读八次,对第二组多读十六次,这样,对最后一组多读六十四次。间隔二十四小时后复习,直到能够正确背诵为止。结果发现,保持的百分比几乎与“过度”的次数相等,即超读六十四次的多保持了64%,并且总结出,这个数相对成为了极限。这个实验说明:为了提高记忆效率,应该对识记材料进行超量记忆。

   那么,过度记忆到什么程度为好呢?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组被试者练习划手批迷宫,第一组练到恰能正确地划出为止,第二组多作50%的练习,每三组多作100%的练习。隔一段时间后测验,结果是多作50%练习的,记忆效果显著提高;而超过50%,记忆效果并不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由此可见,过度记忆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度次数与记忆效果并不保持相同的增加幅度。心理学实验认为:如果以恰能成诵的时间为100%,那么,过度记忆的最佳值为150%。再少则效果不显著,再多则耗时费力,得不偿失。

   应该注意,过度记忆并不是机械重复,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积极思维,深刻理解,抓住重点,弄懂弄通。再有,运用过度记忆法主要是对重要的、基础的知识而言,而不是不分主次,一律“过度”。另外,还需说明,过多的过度记忆可能使学习产生疲劳,以至注意力涣散等,这是影响记忆的不利因素。

   过度记忆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例如人们打拳、游泳、溜冰等,一般都是在掌握了基本动作之后继续练,才达到得心应手、熟记不忘的程度。工作中对工具的使用、机床的操作、车辆的驾驶也多属这个道理。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一般的学习内容需遵循适度的原则,而对重点内容进行过度记忆,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的记忆力强弱有直接关系。那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提高对材料的加工水平 
  对任何材料,学生既可以作表面加工,也可作深入加工,加工水平越深,记忆越好。比如学生对于校园环境,虽然天天置身其中,回想起来也只是个模糊的印象,如果要求学生写一篇“美丽的校园”的作文,学生就会仔细地去观察,再提起校园来,印象就清晰的多了,这就是深入的加工。同理,学习任何知识都是这样,对材料的加工水平越深,就越有可能记住它。 
  ■给材料设双重编码 
  编码有形象编码和语义编码两种形式。语义编码的材料比形象编码的材料更能持久保持。如果一个材料不仅有形象编码,还有语义编码,就被称为双重编码,双重编码的材料更能持久保持。如背政治题,就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和自己感性的具体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记长久。学习语文记人物性格特点时,把抽象的概念与人物的具体事例相结合,再与生活中某个认识的有相似性格的人联系起来,这样,既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很容易的记住了。 
  ■强化学习 
  学生在背各科的知识点时,往往刚刚背会就不再看了,结果忘得很快,强化学习就是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如背一篇古文,12分钟刚能背诵,在这以后增加的6分钟的学习就是强化学习,这样做可以促进对学习材料的长期保持。强化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学习该材料所用时间的一半。 
  ■适时复习,促进保持 
  对于死记硬背的材料,要在材料尚未出现大量遗忘之前及时安排复习。对于有意义的材料,学懂以后就不易遗忘,复习时间可以适当延后,也就是可以在学的知识开始出现某些遗忘之后复习。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产生厌烦,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联想记忆法 
  学生在记忆外语单词、人名、地名、年代等可用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的实质是把要记的材料与学生个人的各种经验(包括知识储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记忆知识的目的。

 
::记忆方法谈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说到得意的事,会感到心情愉快,神采奕奕,心中荡起一股幸福的暖流,浑身充满力量。美好的形象能够促进大脑兴奋,愉快的形象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人升发出一种向上的力量。美好的形象有利于智慧的发挥,给人以精神力量,使人激发出巨大的潜能。
    许多成功的人都善于利用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很好地利用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不仅有利于大脑右半球的开发,能促进大脑右半球机能的发展,而且形象的运用能够使人较快地进入记忆状态,促进思维和记忆的效果。学会运用形象和美好形象,是学习成功的一个窍门,你就可以掌握充分发挥自己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方法。你的记忆力、注意力完全可以达到你所期望的高度。
    首先我们要明确目的。而不同类型的人,目的是不一样的。一般说,学生和老师的目的有区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具体目的也不一样。同一年级的学生各人情况有别,其目的也有差别。每个人一定要明确自己记忆的目的,才能提高记忆的效果。
    其次,注意把自己的想法列举出来,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归纳整理,写到卡片上,用图表列出,经常看看,自己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多少。
    不同类型的人记忆的最佳时间是不同的,有些人早上的记忆力最佳,而有些人晚上的记忆力最佳,因此要根据自己不同的最佳记忆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同的时间,记忆的最佳知识也不一样,有些人习惯晚上记英语单词,在早上记一些理化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科学的记忆方法。
    第一,要把你的整个身心放松,使之处于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使你的大脑安静下来,使疲劳的脑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力。  
    第二,在头脑中浮现出过去的良好形象。当过去良好的形象记忆再现时,你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也使你对记忆的对象产生兴趣。同时也会促使你想办法寻找一些有效的记忆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要想真正的开发人的潜在记忆能力就必须从根本上了解记忆力的概念,我认为记忆力是指人们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牢固地保存在大脑中,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的提取出来的能力。记忆力是我们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我们所学知识储存的仓库。一个记忆力强的人不仅记的快,保持牢固、持久和准确,而且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准确的回忆起来。
    因此,我们只有选择最好最佳的记忆时间和方法,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我们的头脑充满积极的形象,这种乐观的精神才是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开发我们潜在的记忆的最佳方法。 在接受了记忆训练和启发后将能够更加灵活的掌握和运用高效率的记忆方法。


 ::图像记忆法(一)
 
一、什么是图像记忆
    图像记忆是目前最和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它可以让人瞬间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而且可是持久达一个星期之久而不会忘。而在这里介绍几种著名的图像记忆法。房间法、基本法等等。  
     房间法(大量资料的记忆法) 又叫《罗马房法》。主要用来当成图像的存放处,原理就是让要记忆的东西来跟已知的东西做连接。此法用于大量数据的记忆,其目的是为了让各图像间能够有所区隔开来,不致混淆。
     基本法(Major system)(一种数字的记忆法) 『基本法』是一个用来记忆数字的方法,最常使用于记电话号码。主要用来让数字变成图像,以便记忆。
    谐音数字法 (数字的记忆法)算是一个比较没啥系统的方法,但是即学可即用。
 二、记忆原理概说
    以两个图像来连结, 并用电影画面来连结如何记忆呢?既然前面说过,头脑是用图像来运作的。而记忆是两个东西的连接,所以,本页要说「如何记忆呢?以两个图像来连结」。
    举例一: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要叫人记忆下列东西:
   1. 风筝 2. 铅笔 3. 汽车 4. 电饭锅 5. 蜡烛 6. 果酱
   在这六样东西,你可以记得几项呢?其实你可以六样都记得而且轻而易举。只要靠着你的想象力。
    你要想象,你放着风筝,风筝在天上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筝呢?是一个白色的风筝。忽然有一枝铅笔,被丢了上去,把风筝刺了个大洞,于是风筝被掉了下来。而铅笔也掉了下来,砸到了一台汽车,挡风玻璃也全破了。后来,汽车只好放到一个大电饭锅里去 ,当汽车放入电饭锅时,汽车融化了,变软了。后来,你拿着一个蜡蠋敲着电饭锅,当当当的声音,非常的大声,而蜡蠋,被涂上了果酱。 现在回想一下。 风筝怎么了? 被铅笔刺了个大洞。 铅笔怎么了? 砸到了汽车 汽车怎么了? 被放到电饭锅煮 电饭锅怎么了? 被蜡蠋敲出声音蜡蠋怎了?涂上了果酱。 如果你再回想几次,就把这六项记了起来了。
    请注意,在这里所运用的方法,并不是编故事,也不是讲故事。而是运用想象力来形成一个电影的运镜画面。所以,必需要有颜色,有物体,有声音,并可以成功的利用想象力来「骗」过头脑,让头脑以为真的有发生过这件事。所以,在想「风筝被铅笔刺了个大洞」时,脑海中必需要有一个风筝,是方的还是圆的,是红色还是白色的风筝,而且是随着风摇来摇去,摇动的程度有多大,当风吹过时,有没有「啪啪啪」的声音。而破洞是在风筝的中间,还是在旁边。有多大?
    写在最后:在我编这个风筝的故事之后五天,我回想这个故事,以及这六样东西。从「风筝→铅笔→汽车→电饭锅」都很顺利。但是,「电饭锅→蜡蠋」就费了两三秒钟,我想是因为不够夸大的原因。因为「风筝→铅笔」,有在脑海中「啪」的一声,而且有破洞的边缘有随着风飘动的画面出现。而汽车融化的画面也很生动。而电饭锅被蜡蠋敲出声音就不生动了。因为电饭锅没有动作,也没有变形(像风筝破了,车子融化等)。所以就记忆而言,不是一个生动的连结。
    而在回想「蜡蠋→果酱」时,也差点忘了,只记的蜡蠋好象是被一个粘粘的半流质给裹上了。当时觉的好象是蜂蜜之类的东西。后来再回想,好象这个半流质的东西是红色,所以判断这是果酱。
    结论:能够记得清楚又久的连结。是生动的连结。是动态的连结,是包括这个对象的属性(如果酱有粘粘的,红色的,甜甜的特性)。而如果忘了,还可以像「蜡蠋→果酱」一样,由属性来回想当初所记忆的事物。

    什么是好的连结
    好的连结,在回想时速度快,也不易忘记
    1. 有声音的连结比没有声音好
    2. 有颜色的连结比没有颜色的好
    3. 有变形的连结比没有变形的好
    4. 动态的比静态的好
 
    为何以图像来记忆
    头脑以图像来运作
    您只要知道一句话 ,「头脑以实在的物体的形像来运作」就可以了。以下只是再详谈而已。 要谈记忆,先要知道头脑是如何运作的。 当我提到一个东西,比如说「马」的时候,第一个在脑海中反应出来的,应该是马的形象。然后是马的归类,属性如「颜色」、「动物」、「哺乳类」、等属性。 以演化论为说明。人类的大脑对于实在的物体如树,草,花,动物处理会比较直接,而处理抽像的关念,则比较慢。 而这里所要谈的记忆,就是要用「实在的物体」来记忆。 两种记忆系统 我们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记忆型式,
    I)空间记忆系统 (patial memory system),
    II)死记学习的系统。
    以前我们学习事物,都是用死记学习的系统。 我们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记忆术,便能回忆起昨晚吃晚餐的时间与地点。这里我们就是善用这个能力,来改善这记忆力。 其实我们的记忆力是不错的。 记忆就是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的连结,您只要知道,「记忆就是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之间的连结」。 当你在回忆一个英文单字,如「雨伞」,您就必需在提到「雨伞」时,脑中想起「umbrella」来。这就是在脑海中,「雨伞」和「umbrella」之间的连结。 当你在回忆日本的首都,一提到「日本」你就必需反应出「东京」。这就是在脑海中「日本」和「东京」的连结。
 
    把抽象词语变成具体图像的方法 
    为什么要把抽象词语转变成具体图像?
    之前的「记忆原理概说」你应该看过了,也知道具体图像的记忆如果利用想象电影情节来连接是轻而易举的。但是你在学习中所需要记忆的东西,并不是像电视、铅笔,这么简单就可以利用图像的原理来记忆。而是要利用「把抽象词语转变成具体图像的技巧」才能利用到图像的好处。所以,把抽象词变成具体图像的技巧,就决定了你个人能不能有效的运用图像记忆。
    如此一来,你学到了把抽象词语变成具体图像之后,你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图像记忆的好处。把所有需要记忆的资料,转换成图象来加以记忆。
    这里提供两个把抽象词语变成具体图像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联想法
    在图像记忆概说这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利用电影画面的方法来记忆。但是有些时候,要记忆的东西并不能立刻产生图像。以下为例:
    如何评估一个人:1. 同情心 2. 生长背景 3. 人生满足感
    以上是认识评估一个人的三个重要焦点,而这三个词是抽象词语,并无法马上的产生具体图像。而在这种情形之下,就要运用人的想象力了。
    同情心,您可以联想到某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如证严法师。
    生长背景,您可以联想到演戏的布景,背景。
    人生满足感,您可以联想到一个饱腹的人,很满足的样子。
    然后,把「证严法师」、「布景」、「饱腹的人」作电影情节的连结。「证严法师」在布景上飞来飞去,然以布景倒了下来压在饱腹的人身上。如果你把这个电影运镜画面给记了下了,那么你就把「同情心」、「生长背景」、「人生满足感」这三个词给背下来了。就这样,可以把不是具体的抽像词语,换成具体的图像加以连结。
    第二个方法:谐音法
    有时候,可以用谐音的方法来产生图像。
    诸如「交代」可以用「胶带」这个图像表示。但是我还是喜欢用第一个方法,理由是「比较简单」。

    大量资料(房间法)

    房间法,就是利用你的房间,来做为记忆的「档案柜」,这个方法又叫罗马房间法 。

    在记大量的数据时,不可以把图像无限制地连结下去。一来是回忆速度慢,二来是一但中间忘了,后面的图像就回想不起来了。所以要分段。而房间法就是因这个目的而产生的。
    利用已经在脑海中的资料来记忆,是最实际的方法。首先,在你的房间中,找出十样东西来。从门口,依着顺时钟方法来回想。

    以我的个人房间为例,我的房间顺时钟是,门、书柜、衣柜、壁灯、床、床头柜、书桌、抬灯、窗子、电风扇。 这样一来,我如果有五十个图像要记忆,就可以分成五个图像为一组,把五个图像分别连在我的房间的十个对象上。这样,如果我要回想第二十三个图像是什么,我只要想起「床怎么了」,进而想起第二十一个,二十二个,二十三个,而不必从第一个图像来慢慢想到第二十三个。

    以房间法为例,您可以不只利用你的房间,还有客厅,厨房,教室、车子、车库、等等。甚至校园,火车站……在你的脑海中的火车站,也可以成为您记忆的成千上万「档案柜」。

    房间法的变招
    1. 身体法,跟房间法原理一样。只是场景利用身体的部位来记忆,如头上载烤面包机,鼻子上挂手表……
    2. 十二生肖法跟十二星座法,跟房间法原理一样。只是换成用十二生肖跟十二星座来记忆。
 
                                         
记忆关键字
    有时候,记忆的东西并不是如同表格化对应很清楚。这个情况下,要找到重点来记忆。换句话说,就是要找到「关键词/关键词(keyword)」。
    如记忆一篇文章,剧本台词,或是其它的资料,如果要用图像记忆法,则需要找到关键词作为回想的线索,这也是coolrong所说的『线索法』。
关键词需要具备下面两个条件:
    1、看到关键词能够回想起全部的内容。
    2、看到关键词能够产生生动的图像。
图像鲜明化
    在脑海中的图像愈鲜明,记忆就愈持久,所以图像的鲜明化是记忆力持久的一个关键。这也就是观想能力的养成。如何想出鲜明的图像呢?就是增加这个图像的性质。想想图像的性质,应该能够达到接近看到真实物体的感觉:
颜色
软硬度
表面光滑或粗糙
动作快或慢或规则不规则
香味
味道
立体形状,利用旋转来把立体形状鲜明化
物体会不会发出声音
连结鲜明化
    关于连结,亦是记忆持久的关键,这是要靠创意。什么样是好的连结,这里我再增加说明一下:
    1、夸张,违反常理,愈不可能发生的记得愈清楚
    2、动态的比静态的记得清楚
    3、愈刺激的记得愈清楚
    4、加入个人的感情,情绪进去会更清楚
 
::通过训练提高孩子记忆力
 
许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记性不好,学过的东西记不住,或者平时记得好好的,一到考试就忘了。许多人认为,记忆力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其实,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

虽然从理论上讲,人的记忆潜力无穷,但还是有很多孩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记忆障碍,下面是针对几种问题的建议:

一、上课“不带耳朵”怎么办

孙勃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大大的眼睛,微翘的小嘴,似乎要说什么,但永远也不开口跟你讲话、当你问他问题时,他的眼神分明在告诉你:“我不敢说。”在我的记忆中,他好像从不敢正视别人,总是低头不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由于父母离异,他一直跟着父亲,许多年来从未见到过母亲,这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导致了他十分内向的性格。他父亲介绍说,在学校里,他从不敢大声说话,上课没有主动举手发过言,从不影响别人,但他自己却常常走神。对老师讲的课,回到家里就什么也记不得了,作业要写到10点钟才能完成。老师经常说他是人来上课,耳朵却“留”在了家里。

对孙勃进行测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听觉记忆和广度都较差,只达到了8岁的水平;视觉记忆也较同龄孩子弱。所以他学习障碍的重点就是记忆障碍。

通常,一个孩子的短时记忆不好,往往会影响到上课听讲的质量;而长时记忆的优劣,则与其概念理解能力的水平高低有较大的关系。研究者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记忆力异常,比较常见的有短时记忆的编码分类,以及长时记忆中检索资料上的困难。

孙勃的问题表现在短时记忆弱于同龄孩子,这就造成了他上课听讲困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带耳朵”。针对他的情况,我们为他精心地制作了一份训练计划。同时也要求他父亲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要给他创造出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因为对听觉不发达的孩子来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

在训练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他的听广度和听记忆问题。训练先从简单的数字开始.并逐渐过渡到文字和句子。在训练中他配合得很好,很快就能达到标准。在训练过程中,他对自己有了信心,眼神也不再躲躲闪闪、每次训练结束,他都要问问我下次做什么,一个月后,他的听记忆能力显著提高。

接着,我开始对他进行视记忆的训练。训练的主要项目是看记符号,目的是通过多渠道的参与,对他进行视记忆训练。在此项目训练过程中,我不直接告诉他记忆的方法,而要求他自己归纳出对每组数字记忆录有效、最简单的方法,这个项目几乎每次训练都有。他从开始记四位逐渐提高到记六位,进步很明显。

孙勃经过了4个月的训练后,听记忆和视记忆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期末考试结束时,他的成绩已提高了一个档次。

二、什么都记不住怎么办

家长在描述小亮的表现时说,“不能从头到尾地做一件事,精神不集中,非常容易分心。教他背一首诗,他总是记不住;让他拿两样东西,总是忘掉一样、幼儿园的老师也说他是个什么都学不会的孩子。”毫无疑问。这是个记忆能力明显不足的孩子。这将影响到他的智力发展。

人的智力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及操作能力等组成的。其中,记忆能力是整个智力结构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记忆力。其他各种能力都无法得到正常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记忆力与智力关系也不一样。在幼儿期,记忆能力占据人智力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说。如果一个幼儿的记忆力发展正常,即他的智力发展正常。记忆力超常的幼儿,智力的发展也自然是超常的。正因为幼儿期的记忆能力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得幼儿记忆力训练成为一项相当不容易的事,要发展幼儿的记忆力,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及持之以恒的态度。

记忆力训练首先是注意力的训练。因为记忆的基础是注意。就如问我们在教孩子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时,他首先必须在能够集中精力于自己手头事情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指望他认真学习。也就是说,首先应具备一个良好的注意品质。因此,对小亮的训练应该从如何提高他的注意力开始。

有提高注意力训练之前、首先要弄清记忆力不足的幼儿是如何分配其注意力的。研究表明;这类幼儿往往把注意集中在比较简单的认识过程上,从而无暇注意那些难度较大或更为复杂的过程。其原因有两种可能;

1、没有足够注意可分配给不同的过程;

2、不能向某一任务的各个方面有效地分配适量或适度的注意力。

因此,对小亮的训练,应更多地强调目的性。为此,我采取了信息集中训练法,让他以较快的速度,在较多的信息中找出所要求的信息.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

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是要提高他的记忆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经过两个阶段,即注意力与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和记忆能力的训练阶段。这是一项较困难而又长期的训练阶段,要求孩子、家长及老师都要具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才能有效。这一阶段训练的项目很多,其中有一项“找不同”的训练是通过找两种材料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与记忆力协同发展的目的。这一阶段的训练坚持了近1个月的时间,同时也要求家长在家里做辅助练习。

由于人的记忆能力(包括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要建立在视觉记忆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对他的训练内容又加上了听觉训练的内容。思维策略包括“复述”,比如当要求人们记一组单词或某一术语时,大多数人都会通过大声背诵或默念来达到目的,而多数学习障碍儿童,特别是幼儿。则不会自发地使用复述的方法。但在教会他们怎样做之后,他们的记忆力会提高一大步。如在教小亮做顺数练习时,起初他只能做到2-3位,训练半年后,顺数可达5位,文字复述能力也相应地有所提高。

通过对小亮的记忆能力训练,使我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即科学的方法与持之以恒的态度相结合,是最适宜的训练策略。

三、孩子发愁背书怎么办

小楠出生在干部家庭,生活条件很优越,父母对这个独生子比较娇惯。他性格活泼,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说话的声音细而干脆,是一个很机灵的孩子,但学习成绩一般。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希望他能升入重点中学。但从目前的学习成绩看,距进入重点中学的差距很大。为了提高他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母亲送他来到中心进行训练。

中心对小楠的测验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他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他在学习上最大的困难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的记不住,下课后完成作业困难;阅读课文较好,但背记课文困难,读十几遍都背不下来;文字理解困难,修改句子的错误较多。应用题理解困难。

通过测验报告和对他的基本了解,我认为影响他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1,记忆能力较困难。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记忆功能,因此,记忆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忆从时间上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如果孩子的短时记忆不好,往往会影响他的上课听讲质量,而长时记忆与他的概念理解能力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2、理解能力较困难;这类孩子可能会表现为无法有效地组织思考内容,无法形成抽象的概念,对理解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

小楠在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上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因此,尽管他比较刻苦,并付出很大努力去背、记,但也只能是机械地记忆,而不能把知识系统化。根据小楠的情况,中心制定了针对他的训练计划;

1.提高听觉记忆能力,目的是让他听清楚,听到后到记住。

2.提高视觉能力记忆,目的是要求他看日记后写下来。

3.理解能力训练

(1)先从语文知识中的字、一词、句、段、文章开始做理解训练。

(2)推理和思维训练:听故事谁想原因或结果。

(3)应用题理解;帮助他掌握基本解题方法。从各种类型习题中挑选出最典型的习题进行练习,教会他如何分析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及要解决什么问题等。

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小楠的妈妈反映说,他现在背诵课文时,看读几遍基本就能够背下来了,而且理解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小楠的自我感觉也很好,他轻松地说:“现在我不发愁背书了,而且解应用题也不感到困难了。”

 
::提高儿童记忆力的5种方法
 
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地认识、行动,到复杂地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几个环节。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在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记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着优势地位。如果没有记忆能力,那么幼儿每一次都去重新认识那些已经碰见过的事物,不可能获得任何生活知识经验。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直接作用。

幼儿记忆的特点

幼儿在记忆上显示出如下的特点:

1.记得少、忘得快。幼儿记忆的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如小朋友一堂课上能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但如果不复习很快就忘了。

2.记忆缺乏目的性。幼儿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他们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他们只对形象鲜明的对象,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能记住。要年幼儿童将记忆专门作为有目的活动是困难的。5、6岁的幼儿有意识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如大人委托他做某件事,他会运用重复大人说的话的简单方法,来记住这件事。

3.记忆方法呆板。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的联系,抛弃事物非主要部分,进行意义的识记。而幼儿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不会进行这种分析,较多地对事物表面进行机械识记。例如成人和幼儿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成人记住的是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而幼儿记住的可能是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但是幼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识记,对他们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

4.记忆不精确。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大多幼儿表现为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他只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而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或者把其他故事的情节也混在一起。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1.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凡是直观形象又有趣味,能引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和物,大多数都能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记住。所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色彩鲜明、形象具体并富有感染力的识记材料,使材料本身能吸引幼儿,更可引起幼儿高度的注意力。如可以提供如下一些识记材料:各种材料制作的不同形状的有趣的小卡片,能活动的玩具和实物等。

同时,还应尽力为孩子配以生动活泼、深受其喜爱的游戏或木偶戏等。实验证明:这样会更好地确保幼儿获得深刻的印象,使幼儿轻松地记忆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记忆效果,发展记忆能力的目的。

2.经常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对记忆结果给予正确评价,激发幼儿有意识记的积极性。有意识记的发生和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质变。为了培养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有组织的活动中,成人要经常有意识地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识记任务,促进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如在听故事、外出参观、饭后散步时都应该给幼儿提出识记任务,如果没有具体要求,幼儿是不会主动进行识记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向幼儿提出明确、恰当的记忆要求时,对幼儿完成记忆任务的情况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提高幼儿记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验证明:这样会使幼儿更好地进行主动记忆。

3.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提高幼儿意义识记的水平和认识能力。在幼儿时期,虽然孩子的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识记,但意义识记的效果却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不少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往往对熟悉理解了的事物记得很牢。培养并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就需要用各种方法尽量帮助幼儿理解所要识记的材料。实际操作中可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鸟为什么会飞”“鸭子为什么能在水中游泳”等,引导他们通过积极的思考,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于无意义或不可能理解的材料,也要尽可能帮助幼儿找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对于一些不易记住而日常生活中需要记住的内容,可采取归类记忆法。实验证明:这样会使幼儿的记忆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4.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记忆。为了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可以采用协同记忆的方法,即在幼儿识记时,让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在大脑中建立多方面联系,是加深幼儿记忆的一种方法。实验研究表明,如果让幼儿把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使大脑皮层留下很多“同一意义”的痕迹,并在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区、嗅觉区、运动区、语言区等建立起多通道的联系就一定能提高记忆效果。因此,应指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如让幼儿感受春天,应尽量带孩子多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通过眼、耳、手、鼻、口等多种感官从多方面获得感性认识。实验证明:这样会使幼儿记得又快又好。

5.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复习,以增强记忆。幼儿记忆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不易持久。因此,在引导幼儿识记时,一定的重复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提高幼儿记忆效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巩固幼儿记忆,提高幼儿记忆能力的最佳方法。一般来讲,让孩子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时,不宜采用单调、长时间的反复刺激,应该在孩子情绪稳定时,采用多种有趣的方法进行。如利用讲故事、念儿歌、猜谜语、表演活动、做游戏以及比赛活动、散步与郊游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等。实验证明: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况下,很快地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记忆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记忆智力的培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我们要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有效的记忆方法,促使他们去探索、交流,以达到提高记忆智力的目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积极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的记忆智力就会迅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适合中小学生的记忆力培养方法
 

①重复记忆。重复是学习之母,尤其像字词、术语、外语单词、历史年代、事件等枯燥乏味的东西,更需要循环往复地记忆。

②早晚记忆。根据心理学原理,早晚记忆分别只受“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单项干扰,因而记忆效果较好。

③读写记忆法。边说边记,多种分析器的协同合作也是提高记忆成效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记字词、诗词、外文单词等。

④间隔记忆方法。读一本书,学一篇文章,最好分段交替进行记忆,记忆时间不宜过分集中。

⑤概要记忆法,在一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记下来的场合,如听报告、故事,看电影、小说,可把其中心、梗概、主题记住;或先记一个初略的框架,然后再设法回忆补充。

⑥选择记忆方法。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读书学习都要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记忆的内容有所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⑦趣味记忆方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倘若对某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其学习成绩也往往较好。

⑧运用记忆法。记忆是建立联系,运用则是巩固联系的最有效手段。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当然,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的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科学阅读是复习应考中的另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复习时只是抱着课本一遍一遍地反复阅读,到考试时仍然发现有太多的知识自己没有注意到,或是似曾相见却又似是而非。这是典型的复习时没有做到科学阅读的问题,而不像许多人设想的那样是考生记忆力不好。

科学阅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阅读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而必须带着良好的理解来阅读。阅读的效果取决于理解,而不是阅读的次数。

阅读的另一个问题是效率。有人阅读很快,但不得要领,收效甚微。阅读速度与效果之间的合理匹配决定于阅读的目的。如果阅读是为了理解某些概念或获得某些重要知识,那就需要选择慢节奏的精读、研读。对应于这一目标,注意力的投入需要较多地偏向理解及相关的思维过程。简单的反复阅读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果阅读是为了获得一般性的信息,则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并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阅读本身的信息加工之上。当阅读的目的变为查阅某一特定的资料或信息时,阅读速度还可以大大加快。此时的阅读的注意力可以只集中于将要出现的特定信息,而对其他信息只需保持一个较低的辨识水平。总之,开始阅读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阅读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给自己提出问题来实现。如阅读前可以明确写出这次阅读的目的。将阅读同已经拟定的结构化知识框架结合到一起,是一个很好的确定阅读目标的方法。如果阅读前对问题(如某一概念或术语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的作者想揭示什么样的主题思想?等等)有明确的概念,则阅读的目的定向和阅读速度的分配就不再是问题。

很多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是因为缺乏阅读目标,而是来源于不良的阅读习惯。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出声阅读和指划阅读。人的说话速度远比阅读速度慢。如果出声阅读,潜在的阅读速度就不能得到发挥。遇到这种不足时,可以在阅读时嘴里咬块口香糖或咬住一支铅笔(临时性措施,不能又养成其他不良习惯)来防止出声阅读。

指划阅读指阅读时用手指、铅笔或尺子指在要读的字行下面,随指划物的移动慢慢阅读的不良习惯。这种阅读使阅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不断变换的字词上,而不能注意和思考文章中更为重要的概念或主题思想。因此,这种阅读不仅速度很慢,而且效果很差。正确的阅读方法应当是在保持头部不动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眼睛的视线覆盖范围,用眼睛来扫描阅读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对重要信息的敏感性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其他对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助益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如联想式记忆法、根据记忆规律进行练习的方法等。每个人在自己潜心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许多适合于自己提高学习效率的独特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考应试提高成功可能性的必经之途,也是考生现实的学习任务之一。

卡扎·罗姆布是匈牙利著名的女翻译家。她小时候外语学得并不好,上初中时虽然很用功,但德语成绩总是落在同班同学的后面。到了高中,她曾被人认为是个在语言方面不可造就的人。所以,上大学时,她学了理科。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些美妙悦耳的谚语使她迷恋上了语言学习。

她每学一门外语,开始先搞一本较全的词典。她先把词典当作教科书,利用它来学习读音规则。

除了词典外,她还要买来所学语言的课本,一课一课地往下学,并认真地做课后所有的练习题。她总是在练习本里留下许多空地方,以便在错误的或不够正确的词句旁边记上五、六个正确的例子,这种做法大大有利于掌握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罗姆布25年学习了16种语言,其中10种达到能说的程度,另外6种达到能翻译专业书刊、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程度。她将自己学外语的成功心得归纳为下列10点:

1.学习外语一天也不能中断,那怕每天挤出10分钟也好。早晨是学外语的大好时光,尤应充分利用。

2.如果学厌了,不必勉强继续,也不要放下不学,可以变换一下其它的学习方法和形式,如改听录音,看外语电视节目等。

3.绝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死记硬背。

4.应随时记下并背熟常用的“句套子”,并多多练习套用。

5.尽可能“心译”你接触的东西,如一闪而过的广告,偶尔听到的话语。这是一种休息方式,也是一种训练方式。

6.不要反复去看那些未经教师修改过的练习,只有那些肯定是正确的东西才值得去牢记。

7.抄录和记忆“句套子”和惯用语时,要用单数第一人称。在应用时则能根据不同时态而发挥出去。

8.外语好比碉堡,必须同时从四面八方向它围攻。如:读报纸,听广播,看外语电影、电视,听外语讲座,读外语读物等。

9.要敢于用外语说话,不要怕出错误。当别人帮你纠正错误时,不要难为情,更不要泄气。

10.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的,坚信自己有坚强的毅力和语言方面的才能。

 
::公务员考试6种记忆方法

(一)心象法

心象法,也叫回忆反思法,是在运用各种记忆原理的基础之上,借助于形象、联想及感觉来重温过去已经学到的知识。大多数人在阅读之后所获得的知识往往并不会深深地镌刻在脑海中,很大一部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研究表明,学习过后的24小时之内,所学东西的80%都会被忘记。最后留下的必然只是一些零散的信息。由于理解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已经在头脑中销声匿迹,吸收新的信息便自然困难。在这种状态下,应考者学习起来必然非常吃力,记忆也残缺不全。"整个学习、理解和记忆过程都是枯燥乏味和充满艰辛的。"

这就要求我们勤于复习,在再次阅读或回想过程中随时将原来漏掉的东西补上,以便在学习、理解和记忆三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使备考过程轻松顺畅地进行。当然,回忆反思不是专注于具体事物和形象,而是靠潜意识来回顾以往的经历和体验。以关键性的记忆形象为中心来构建一个多维的、形象的心象记忆图,将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有机地衔接起来。

心象法的运用,没有固定模式,也无需制定一个严格的计划。关键是结合自身情况持之以恒,,反复进行。为了提高效率,每一个应试者都应该搞清楚自身的记忆节奏(即记忆力的高潮与低潮出现的时间及持续过程的长短)并根据记忆节奏找出整个学习期间那些高效率的时间段,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复习。一般来说,学习初期和末期所学的东西以及相互联系的或突出的东西,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往往较为深刻,而在学习中段所学的以及那些彼此毫不相干的知识则易于被遗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人的记忆痕迹彼此之间会互相抑制和逆向抑制,顺向抑制则刚好与此相反它是指人们在连续记忆相似的东西时,后来的记忆抑制原有记忆的现象。两者交互作用,就会使记忆衰退。但是,最先的记忆虽然也要受到逆向抑制的影响,但在它之前没有更先的记忆,因而它便免除了顺向抑制的作用。与此同理,发生在最后的记忆虽然受到顺向抑制的作用,但由于它后面再也没有别的记忆,因而不可以不受逆向抑制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最初与最后的记忆,才会比中间的记忆更深刻,更持久。因此,我们应该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学习初期或末期来记忆。而且,一个人学习持续的时间也并非越长越好。应该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习惯来决定。一味地争时间并不可取。因为,较长一段时间不休息,不只是增强了应试者的疲劳与困倦,而且还会使他的回想力也越来越弱,前后信息之间的大量联系也因此而被割断。这种做法有时真是得不偿失,远不如稍微增加一些休息的时间与次数,一来使自己身心不断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因为休息期间大脑有机会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使下一阶段的学习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备考者的理解力以及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也因此而得到加强。总之,休息期间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不是比持续学习少,而是更多。

回忆反思法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通常情况下临睡前的效果最好。备考者首先应该粗略地浏览一下备考内容的主要部分,理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在思想上明确彼此之间的联系,然后将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以加深记忆,增强理解。待反思结束以后,最好对照检验一下回忆的准确程度。这样,那些尚未记忆的以及记忆不太确切的信息便会在你的头脑中比平常留下更深的印象。

(二)交替推进法

同一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于人脑的程度有一个递减速的倾向。当你一口气记下某一学科的大量知识时,或许自我感觉颇为良好,但事实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持续记忆类似的内容过久,记忆力会急剧下降。为避免这种状况,备考者应该很好地运用交替推进法,即在备考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各门学科的备考时间,通过各科交*复习的做法来提高备考效率。

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较多,仅公共基础知识就分为政治、法律、行政学、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以及公文写作五个部分。每一个科目都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对于备考者大脑皮层的刺激将会逐渐减弱。而且还会引发大脑疲劳以及思维定势的形成,由此导致备考效率的下降。因此,应试者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知识内容的调节与搭配,不宜连续学习在内容和特点方面相近似的科目,应使前后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对比差异。比如有的人心理素质较好,能够沉着、冷静地对待外界的各种压力使自己免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冲击,整个备考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而有的人则心理素质较差,不仅不能冷静地对待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且也不能正确评价和正视自身的实力,往往表现为缺乏信心,情绪变化较快,让自己受制于外界的各种压力。在交替推进的过程中,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制订的复习计划甚至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因而极为被动。再如,有的人身体素质较好,持续学习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觉得疲劳。而有的人则体力不支,复习一会儿便觉得头晕脑胀,昏昏欲睡,头脑里一片混乱,必须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之后才能继续。两者交替备考的间隔时间便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每一个备考者在运用交替推进法时必须以自身状况为依据,切忌盲目、机械地模仿别人。当然,各门学科之间的备考间隔也并非绝对地固定不变。它应根据身体状以及实际的备考效率等因素来进行灵活安排,不可强求。当自身感到复习效率开始下降时,就应适时地转向复习其它科目,完全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三)点面结合法

点面结合法,是指在备考过程中既注意各个知识内容和要点的把握,同时又弄清楚它们之僮的横纵联系,掌握知识内容的总体框架。做到既抓点带面,又以面扶点。但同时也不是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

备考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处理好点面关系。如果只注重学科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彼此之间的相关联系,便会使备考内容成为一盘散沙,导致备考者应变能力下降。在考试过程中,一旦碰到题型翻新,测试的内容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或者提问的角度发生改变时,考生便会束后无策。面对的试题似曾相识,但又不敢或不能确定。考试成绩当然难如人意。此外,只注重对于学科整体框架的把握,而忽视记忆具体的知识内容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这样虽然能够从知识的关联性以及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上来掌握备考内容,并且能够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但却很容易使考生所给出的答案走入空洞无物的误区,结论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持,缺乏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试成绩。可以这么说,能否处理好点面关系,是考试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无论是传统模式的考试,还是新近兴起的标准化考试,都要求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当然两者在做法上各具特色。传统考试的准备以考试目标为导向,要求紧紧抓住与之相关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旁及与这些难点和重点相关的其它辅助内容,分清主干和枝叶,在把握住重点与非重点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来掌握备考的全部内容。标准化考试则与此有所不同。它的考试目标不很明显,通常借助于许多极为分散的测试点来反映,而测试点的分布又以考试科目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为依据。全部内容组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体系,因而要求考生既要把握各门学科教材中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又要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力求从整体结构上予以把握。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备考,考生应从了解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入手,以章节目录为线索和依据拟出一个涵盖了各部分内容的整体框架,然后对具体的内容再进行整理和分类。弄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在备考过程中平均使用力气,对于各部分内容的地位和重要性,仍需作出客观的区分。在重点章节和内容上应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而对于一般的内容则可粗略一些。为了准确把握各门学科的重点之所在,考生可以参照一下考试大纲。当确定了某一科目内容的主体结构之后,就应以这些主干为线索,采取"抓干、摸枝、再及叶"的办法逐层渐进地拓展以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的行政学为例,其整体框架由行政机构、行政领导和公务员制度等部分构成。把握了这些主干部分只是复习的第一步,必须由此而进一步深入下去,亦即摸枝及叶。拿行政体制来说,其枝为行政体制的构成和行政体制的构成和行政体制改革等,而行政体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则是它的一部分枝叶。其它科目也大体可以仿照这种模式进行备考。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机械记忆的枯燥乏味感,而且还有助于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应式基础。

(四)联想记忆法

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些人总是抱怨自己记忆力差,常常丢三落四,甚至出现严重的记忆中断,对于以前学过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都回忆不起来。为此苦恼不堪。导致这种记忆缺陷与差错的原因主要在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各个器官的协同配合能力较差。注意力分配不均,只是专注于具体知识内容的记忆,大脑皮层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受激状态,因而造成记忆模糊或不完全,各种已经贮存的信息之间的联系不时中断。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时间限制和要求,心中焦虑感及压力都较强、极易造成答题失误,使得前功尽弃,以至从考场上几下阵来。

其实,这种情形完全可以避免。只要考生能够熟练掌握联想记忆方法,便可以大大减少这方面的失误。联想记忆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将有关的事项集合起来进行记忆,在头脑里建立起各方面知识内容之间的生动联系,其目的是增强头脑的总体活力。这样做不仅比孤立地记忆某一件事容易得多,而且也能够记忆得更加长久。为了使我们所学习的内容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不仅清楚、深刻地贮存在头脑中记忆的仓库里,而且还在需要时能够自由地提取,我们应该训练自己的放任联想能力,灵活地运用自身的记忆系统。在考试目标以及整体框架的导引下进行备考,加强应考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适应性训练。信息联系发生暂中断时,不要惊慌或焦躁,不防将此问题暂搁置,将注意力投入到下面的试题上去,以免影响对于其它试题的解答,待做完其它试题之后,再回过头来考虑原来被搁置的问题,或许这时候茅塞顿开,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五)自测与互测结合法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只注意知识容量的积累,也就是一味地往自己头脑里灌注,追求对于尽可能多的信息量的占有。而很少关注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吸收、消化了。由于缺乏对于知识的辨别与检验,考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已经学到了什么东西,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心里更是没谱,因而在备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并且往往会产生记忆减退,效率下降等不良感觉,畏难情绪随之产生甚至还会对考试丧失信心。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考生可以在备考过程中运用自我测试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认真分析检测结果,从中发现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达到拾遗补漏,强力长志的目的。自我测试最好能够同自己的备考活动协调一致,其具体的实施依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等因素进行灵活的安排,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备考内容和目标的理解,大胆推测必考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通过有意识地为自己设计一些试题,这些试题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然后作答,再与教材相对照,以判明正误。这样就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复习确立重点,同时也保证了备考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自我测试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体会到备考劳动所取得的成就,由此而使自己的备考信心得到坚定和增强。同时,它又能使考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克短扬长提高自身的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