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府是什么:新访毛泽东故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06:02
今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118寿辰;来自全球的共产党人和我国各族人民……深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缅怀这位举世罕见的历史巨人。谁也无法阻挡的主流国际社会舆论认为:毛泽东是对全世界都富具影响力的伟人;在中华大地上,他更是今朝之“数风流人物”,无人可比!        同时,对毛主席晚年(尤其是在“文革”期间)所犯错误,各方面争议较多。有人不顾毛主席的主要功绩,以偏盖全、全盘否定是不公平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无意为毛主席掩饰错误(包括本人在内的每一个“文革”中受过害的人),他是人、不是神,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冷静分析、正确对待……这应该不会影响我们对这位共和国功勋与文化巨匠的追忆与纪念。                      本期博客内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老周摄 下图:2011年12月14日,周确来到湖南省湘潭韶山采风——首先,要与(上世纪1949年初)正在准备建国方案的毛泽东主席拍一张“合影”。 (湘潭博友黄鸣放摄)
 下图:1966年11月11日,当毛主席于北京乘坐敞篷的国产212吉普车接见第七批红卫兵与革命师生时、14岁的周确于北京市宽街第二小学附近马路旁见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第一代共和国领导人 。(李振盛摄于当年早些时候的同类型接见场面)
 下图:1966年前后、14岁左右的周确就是这样的形象;思想极其单纯。中间的一张照片,我还戴着一枚毛主席像章。进入“文革”后,一直当班长的我经常被造反派学生所打骂……因家庭成份并非“红五类”及“是忠于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小绵羊’”而不准加入红卫兵、甚至连“红外围”都沾不上边,哈!当时,不让我进北京;咱只好开了去天津的介绍信才乘上革命师生的火车“混进”北京(去见毛主席)。 (周秉武/周象农摄于哈尔滨)  下图:1965年秋天,我由哈尔滨第七中学(现为萧红中学)调入第五十一中学。1966年“5·1”劳动节当天,我与同学们打着腰鼓通过当时的哈尔滨市政府观礼台(门前的街应为东十二道街)。几个月后,毛主席发动了始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学校开始“罢课闹革命”——不愿意参加揪斗老师与派性活动的我成了“逍遥派”——直至1968年5月上山下乡——我那时在班里主动报名下乡,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尽快离开到处乱糟糟的学校!          (周象农摄)  下图:1971年,19岁的周确(下乡3年半后回哈探亲)在父亲指导下学会了用油画颜料绘毛主席像;独立完成的“毛主席的正面标准像”、“毛泽东游泳后登长江游船并向群众招手”这两幅画像分别被用于“哈尔滨市职工体育运动会”及“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活动的前导队。因为善于学习、不怕吃苦,本人早早地就为日后从事摄影、新闻及美术业务而做好的准备。当时,凡是研究“学问”的人,都会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大帽子! (周象农摄)  下图:2005年长驻墨西哥时,周确首次见到并翻拍毛主席坐吉普车接见红卫兵与革命师生的照片 。(翻拍于李振盛《让历史告诉未来》影展) 
 下图:2011年12月14日,在博友黄鸣放细心陪同下,跨越千山万水的老周来到湘潭、来到韶山——这处景观,就是在离韶山冲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拍摄的。以前觉得韶山离我很远,到了韶山,又觉得它离我很近——我不足16岁时就到了北大荒,那时到处都可以看到摇着“白穗头”的这种苇草——看来,毛主席自打儿时就有这种苇草相伴啦!
 下图:12月14日,湘潭博友黄鸣放驾车带老周直奔韶山而来。  下图:老周镜头中的韶山——毛主席的出生地及故居。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视察武汉后,曾在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公安部长罗瑞卿的陪同下第一次回这里并写下著名诗篇《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下3图:12月14日,国内各地“朝圣者”、部分来自国外的人士、漂亮而快乐的大姑娘小媳妇及“90后学子”都奔韶山而来——他们都很仰慕韶山这“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当然,也有“随风唱影”的厌倦者,如上面左图中这位女孩儿毫不遮掩地打着呵欠……哈,老周照片中也出“漫画效果”、很现实的写照哟! 
 下2图:跨进“故居”门、入室串堂过后……每个人都有了不凡的感受。
 下图:周确到韶山冲毛主席故居采风拍片——这是右厢房第2间毛主席父母的卧室及二老的照片(我细看过后,认为毛泽东的面相更象他的母亲;至今,毛主席母亲的名字仍无人知晓)。毛主席首次回韶山,在次日清早谒拜父母陵墓,就近找了一束松枝,献在坟前,深深鞠3个躬后,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当日晚他与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
 下图:《民以食为天》,12月14日,老周所拍韶山冲毛主席故居中的厨房小景。
 下3图:老周看“故居”很兴奋,以肢体语言一展情怀。  (黄鸣放 摄)

  下图:《远眺韶峰》 ( 因为时间少,活动安排紧凑,老周在阴天光照较差时仰视并拍摄了“毛主席家乡第一峰”,未顾及去登顶。)   下图:很有趣地是,听说黄鸣放博友全家5口人都属鸡;更有意思地是,(在湘潭采风过程中也几乎)没有看到任何别的家禽与显眼动物,老周视野中仅出现了这两只看起来情感笃厚、性格温和的一公一母两只鸡……于是,就用心拍了一下发在这里——在此,祝福VOC博网所有属鸡的朋友平安与吉祥吧!   下图:此次湖南行,还有一个让老周观后难舍、难忘之处所,那就毛泽东到长沙后所生活过多年的地方——岳麓山——在山下广场的中心,矗立着国内最高的毛泽东塑像之一。    下图:半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此读书与跑步经常停留与赏景的“爱晚亭”——老周拍下一幅《“爱晚亭”倒影》——图中的一男一女,让老周想起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与杨开慧!
  下图:老周在毛泽东塑像前郑重地自拍留影。  (D3相机被放于地面)  下2图:左,我为同行采风的唐老博友在“爱晚亭”前造像;旅友孟繁滨也为我拍下一张个人留影照片(三脚架为陪同拍照的盛勇博友所带)。
 下图:岳麓山下的毛泽东塑像。  (按天空亮度曝光,照片成为剪影)
 下2图:老周拍摄的两幅《岳麓山秋色》(唐老贴发了更多比我拍得精美的片子——看得出,他对毛泽东老人家的情感之深厚!)

 下图:于毛泽东青年时常去的岳麓山书院,老周在巨大的“寿”字前为德高望重的唐老再留影——多谢唐老78岁高龄仍陪同本人爬山、采风!
 下图:当我离开长沙、在《湖南日报》大院中与唐老告别时,唐老一是远指着他家的楼与窗(与低两层的盛勇的居室)对我说:“本想请你到家中做次客,但因你采风日程安排太紧而未果”;二是他将亲手“磨合”了多年、已是溜光铮亮的两只核桃中的一只送给我留念——看来,以后我们这“忘年交”要以此为“暗号”,下次见面或托人带话时亦要以此为“信物”啦! 另外附加唐老看到此文后的留评:“人们对毛泽东主席功绩的评价,我们谈了很多,看法是一致的……后面那段话也说得很好,我很赞同”。 夫人问我:“为什么不送一对核桃给周确作纪念?”我说:“南唐北周,我和他本来就是一对,手中正在磨合的这对核桃给他一个(手中各有一个),表示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我们永远是一对,永远不分离;如果给他一对,意义就不同了,那变成了送给他锻炼身体的礼物了……”夫人笑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下图:12月14日,老周在(韶山)国内最大的毛泽东铜像前向伟大领袖表示敬意与怀念之情!(黄鸣放摄) 下图:在毛泽东遗物展上,本人所摄的、毛主席生前所用过的《文房四宝》。现在,老周每天都在与这些东西打交道,真希望能多汲取些老人家的文化底蕴与灵气啊!
 下2图:左,老周去毛主席曾祖父墓的途中(黄鸣放 摄);右,老周所拍《韶山竹》(三二两组、四直一斜,非常符合构成原则,且有大写意画竹的笔势,既有韵味,还在“刻板”中加入很有变化的一“破”)。
下3图:老周镜头中的《湖南山林》——愿毛泽东的魂灵在此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