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的天敌:书该怎么读——《论语别裁》感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07:52
书该怎么读——《论语别裁》感六(2010-01-20 16:10:24) 标签:论语别裁 诗歌 出新 致橡树 南怀瑾 文化  分类:读后感

由于学期末的考试,所以前段时间读的《论语别裁》就放下来了。“闲书”顾不上读,“专书”又读不过来,就这样忙忙碌碌十来天,终于告别了这段烦心的日子,正式地开始了寒假生活。昨天晚上又拿起《论语别裁》,接着上次没有读完的内容,看了下来。记得上次看到《里仁第四》,这是《论语》中较为重要的一篇,因为它涉及到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以我之水平固然不能读通其中的奥妙,深谙思想的精髓,看着南怀瑾先生的解读也不能甚解,权当看热闹罢了。在这篇文章中,南怀瑾对古时,尤其是宋明理学家对《论语·里仁》的注解,作了深刻的批评,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譬如对篇名“里仁”的理解,他和古人(尤指朱熹)的观点大相径庭。古人对里仁的解释是,“里”是乡里、故里,是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孔子如果要买房子或者租房子应该找“仁里”,找到都是仁人志士的地方,都是君子的地方。这个地方如果有小人,是断不能住下的。可是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君子?哪里有那么多的“仁里”?这样的解释是不通的。南怀瑾先生给出的解释是,“里仁”中的“里”应该作为动词来用,“仁”是一种境界。所以“里仁”的意思是人们在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时候应该处在一种仁的境界,处人,处世,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处之道”。

 

在这里我没有想探讨“里仁”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因为那是专业学者们研究的东西。等他们研究透了,研究明了,我们就可以把对自己有用的拿来用。我想说的是南怀瑾的读书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首先是存疑,对古人的东西,甚至是板上钉钉的东西,也要存疑。因为即使流传几千年的“真理”未必就真理,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理论推翻即是最有力的证明。中国有句老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也是人编的,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即使是最权威的学者也不可靠。所以在书店,那些书面上印着“权威”“专家”之类字眼的书籍我是不会去翻的。有谁说曹雪芹是专家了?有谁说鲁迅是权威了?说出“权威”的人说明你对你的东西不自信,你想用这种卑鄙的伎俩来壮胆,故作高深地吸引读者,而不是用你的真才实学去博得读者的青睐。只有那些盲目崇拜的人才会上你的当,可是别忘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傻子的。

 

其次是出新。这个有点难,一般来说是不必要的,比如说你读一篇散文,或是读一本小说,这点可以略去。你可以放下思想的包袱,尽情地去享受散文的优美和小说的激情,而不需要考虑其中深刻的思想。多读些书,对拓宽知识面和开阔眼界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想要在思想上更加深刻,那这一步就必不可少了。出新有两层含义,一是了解旧。何为旧?那就是已经存在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要多读,多看,多思,只有把别人的东西研究透了才能出新。研究生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一位博士对自己的课题研究很深刻,并且自己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认为顺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必定会出成果的。结果论文答辩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这条路几年前在外国就被别人走过了,这就是不知旧而出“新”闹出的笑话。二是知道新。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创新的东西,那才是有用的东西,那才能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有帮助,说大了点就是对学科的发展有帮助。不走寻常路,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往往会取得意外的惊喜。在这点上童话大王郑渊洁是深有体会的,正因为他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走出了不寻常的路。

 

第三是致用。这才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就拿南怀瑾解读《论语》来说,他在存疑和出新上都表现得很好。至于致用,对于每个人用处是不一样的,对于他的用就是能够帮助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小学时背古诗,学课文,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时这个诗人或是作者是这个意思吗?为什么在考试中总结诗歌的中心思想和诗歌要表达的意义时会有标准答案?这个是仁者见仁的事情,每个人在读这首诗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凭什么就要按照你的来?这种想法是对的,是绝对地对的,至今我也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人的心里有着不同的黛玉,为什么非得要像陈晓旭那样的?记得在有一次上课,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视频,是关于舒婷的《致橡树》。当时这篇诗歌挺轰动的,就像现在周杰伦的歌。有人(号称是学者)对《致橡树》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认为作者的感情如此丰富,描写的笔触如此的细腻,排比句式运用的独具匠心……结果,舒婷说,没有啊,我没有想那么多啊。无语。倒是她的一番话或许能解释这一切:“我觉得我的作品就像我的孩子,孩子是我生的,可是等孩子长大了,出门了,他就不属于我了。”我们可以对别人作品“说三道四”,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是因为对自己是有用的。比如诗歌,我们从中读出了情感,便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用诗歌来抒发我们内心的感受,这便达到了我们读诗的目的。虽然这些说法有些教条,有些古董。可是我觉得这对于训练我的思维,以及我以后的论文写作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