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字体转换器:压弹:应激心理学的新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23:06
压弹:应激心理学的新概念 【 岳晓东 博士 】

近年来,国际心理学界正兴起一个全新的概念,压弹(resilience)。它结合应激心理学(stress psychology)与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本文将对此概念做一理论探讨,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应激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压弹的概念与意义

1.1 压弹的概念

首先,按照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的定义,压弹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它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 ,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bouncing back)”。由此,压弹是应激(stress)与应对(coping)的和谐统一,是良性应激(eustress)的突出表现,可以起到激发潜能、振奋情绪,甚至增进健康的作用。按照美国著名应激心理学家Lazarus,应激是“感受到的要求与资源的不平衡及对此威胁的认知评估,” “应对是个人试图控制,降低或忍受要求所做出的认知与行为努力。”○1应激与应对都是中性词语,都可以有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之分;但压弹则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词语,是应激与应对的最佳表现。因此也有人将压弹定义为“面对挫折不被压垮的能力○2。

压弹原本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泛指物体接受压力时的反弹。运用心理学中,曾有人把它译作“抗逆”或“反弹”,但笔者认为,“压弹”既保持了其原有的物理学含义,又表达了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表现,所以取此词。压弹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新概念,包括了对应激的正面评估(positive appraisal)及有效应对(effective coping)前者指个人对应激状况的积极的、乐观的、自我强化似的认知,后者指个人对其应激状况的积极有效的问题解决与困难克服。

美国有研究表明,虽然压弹因素不能预测痛苦及其情感反应,但对压弹的知识了解、自信和希望可以对艾滋病预防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3,许多在精神疾患、酗酒、虐待和犯罪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之后非常具有压弹能力○4,提高希望会提高个人面对压力及解决问题的技巧○5。笔者的研究也表明○6,一个人的积极应激与应对良好表现与其乐观态度和自主行动有极大的关系, 一个人对自我的正面评估对其应激与应对也有积极影响○7。此外,中国社会儒家思想中的克己修身理念与道家思想的达观无为理念对应激也起着重要的认知协调作用○8。

1.2. 压弹的意义

笔者认为,压弹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新概念,其意义主要有两条:(1)它强调了社会适应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它强调了应激与应对的和谐统一。就前者而言,压弹的定义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它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这与世界卫生组织之“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均臻良好的状态”的健康定义不谋而合,它们均十分强调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就后者而言,压弹强调了应激与应对之间的良性互动。具体地说,正面评估使人对应激加以积极的认知调节,有效应对使人对应激加以有效的问题解决。前者可强化人的承受力,后者可强化人的反弹力。由此,压弹一词正如其字面意思所解,是“压”与“弹”的完美结合。用俗话讲,面对生活的挫折与逆境时,人既需要有耐挫折力,也需要有排挫折力。其中耐挫折力会使人勇于承受各种生活压力,不因一时的困境而丧失斗志,放弃对自我的信念;而排挫折力则使人善于化解各种生活压力,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这当中,“压”与“弹”互为促进。

笔者还认为,生活中有的人可能很善于承受压力却不善于化解压力,那样他(她)就会变得越来越逆来顺受而不善于积极反弹;但也有的人可能很善于反弹压力却不善于承受压力,那样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耐烦生活的压力,纵使加以化解也不会感到开心。由此,如果以反弹力的高低为横坐标,以承受力的高低为纵坐标,则一个人的压弹会有以下四种表现(见图1):(1)乐观进取型:高承受力、高反弹力,则当事人会对应激中表现得积极乐观,反弹迅速;(2)逆来顺受型:高承受力、低反弹力,则当事人会对应激产生阿Q精神、自欺欺人;(3)烦躁勇进型:低承受力、高反弹力,则当事人会对应激长于化解压力却短于承受压力;(4)自我挫败型:低承受力、低反弹力,则当事人会应激不思进取、怨天尤人。

图1:压弹类型图

区分上述四类压弹表现可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压弹是高承受力和高反弹力的结合统一。

2.压弹的相关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Russel & Richards 指出:“压弹是外向、乐观、内制、生活目标明确、积极应对、正面再评估、成长等个人因素的组合。由此,压弹的相关因素主要可从认知、人格和应对技巧三个层面来加以探讨。”○9

2.1. 压弹的认知因素

压弹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和乐观态度。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泛指一个人的愉悦的情绪反应、范畴满足及整体的生活满足感。大量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高的人可在各种不利的应激状况下,多体验愉悦情绪而少体验不愉悦情绪;主观幸福感高的人还对未来充满了乐观期盼○10。表1展示了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组成分及其对应的情绪体验。

表1:愉悦情绪与不愉悦情绪对比图

愉悦情绪 不愉悦情绪

快乐 (joy) 内疚与耻辱 (guilt & shame)

欢欣 (elation) 悲伤 (sadness)

知足 (contentment) 焦虑与担心 (anxiety & worry)

自豪 (pride) 气愤 (anger)

深情 (affection) 应激 (stress)

幸福 (happiness) 抑郁 (depression)

欣喜 (ecstasy) 嫉妒 (envy)

(编自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67-302)

美国心理学家Fredrickson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情感的拓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11,它强调正面情绪不仅可以拓展个人的思维-行动能力,也会强化个人在智力、体能、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活动资源。这包括智力资源(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掌握新信息等)、体能资源(如提高协调能力、提高体质和心血管健康等)、社会资源 (如加强社会联系、建立新关系等)和心理资源(如提高压弹与乐观态度、提高自我确认与生活目标等)。弗莱德逊的研究也表明,经常体验愉悦情绪的人会形成自我成长的“上升螺旋”(upward spiral)。

美国心理学家Diener, Suh, Lucas, Smith等人综合有关主观幸福感30年来的研究指出,积极的心态是主观幸福感最强有力和最可靠的预测因素○12。这当中既有基因遗传的生理因素,也有环境熏陶的文化作用。他们还强调:幸福之人会拥有一个积极的性情,遇事多看光明的一面,不会对坏事耿耿于怀,生活在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具有众多的可信赖的朋友,并拥有足够的资源来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Keyes就主观幸福感的好坏提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心灵旺盛与心灵枯萎○13。心灵旺盛(flourishing)泛指个人有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心灵旺盛高之人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都会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都会感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压力,都会悦纳自己的一切。心灵枯萎(languishing)指个人没有或欠缺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心灵枯竭之人通常没有精神疾患或抑郁症状,但他们的情感、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很差,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空虚感和学习无助感。由此,怎样看待幸福与健康比其本身更重要。

压弹的另一重要认知因素是乐观态度。乐观态度泛指一个人对周围人与事物的正面、积极的认知取向。美国著名应激心理学家Larzarus主张:人的应激成效不取决于应激的大小,而取决于对应激的评估○14。心理咨询界也有一句类似的行话:心理咨询不能改变来询者面临的现实,却能改变来询者改变其对现实的看法。所以如何面对应激状况,提高当事人的应对能力,这是压弹心理学关注的焦点。美国心理学家Scheier和Carver曾提出人格性乐观(dispositional optimism)的概念,其核心也在于对生活有利结果的期盼○15。

近年来,在国际心理学家正兴起一个新的心理学分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对个人最佳功能状态(optimal functioning)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对积极主观经历、积极人格特质及积极生存环境的研究会提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依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16,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因为在过去100年中,传统的心理学和社会学都过分关注病态或变态心理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所以,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对个人最佳功能状态(optimal functioning)的科学研究,它主张对积极主观经历、积极人格特质及积极生存环境的研究会提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例如,美国学者Horton和Wallander发现○17,对希望和社会支持的认知会成为帮助长期患病儿童母亲的重要压弹因素。提高希望会提高个人面对压力及解决问题的技巧。美国心理学家Eid和Johnsen主张○18,压弹因素会因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如当突发事故发生时,个人的应激习惯会成为压弹因素,而个人有无应激突发事故的经验会变为危害因素。

积极心理学还主张从主观(subject)、个人(individual)和群体(group)的层面研究人的愉悦情绪和主观幸福感○19。在主观的层面,在主观感受的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自我幸福、自我满足、希望乐观等因素对“最佳功能状态(optimal functioning)”的作用;在个人的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积极特质,如爱的能力、勇气、审美观、坚忍不拔、原谅他人、创新能力、前瞻意识、精神世界及才能智慧等特质的影响;在群体的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责任心、无私奉献、关注他人、社会公德、容忍迁就和工作态度对公民意识的促进。

2.2. 压弹的人格因素

美国密执安州心理学会提出,压弹的人格因素主要包括自信乐观(confident optimism)、自主行动(productive and autonomous activity)、人际温暖与洞察(interpersonal warmth and insight)、表达自如(skilled expressiveness)等因素。此外,压弹还需要有充分的支持关系和榜样学习它们能够为当事人提供爱、信任,能够不断地鼓励并肯定当事人,并为当事人提供克服困难的榜样。美国密执安州心理学会还认为,压弹的相关因素也包括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正面看待自我,相信自己有长处和能力,有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能控制自我的情绪和冲动等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Benard认为压弹包括五方面的能力:(1)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反应快、灵活、有同感、善于沟通、有幽默感,(2)解决问题技巧(problem-solving skills):制定计划、寻求资源、批判性思维、反省能力,(3)自主自助(autonomy):自我认同、自我效能、独立性等,(4)目标认定能力(sense of purpose):自我激励、乐观、动机,坚持不懈、精神联络等。

美国心理学家S. Kobasa曾提出坚受(hardiness)人格的概念。它包括了承诺(commitment)、挑战(challenge)和控制(control)三个层面,其中承诺指个人面对压力不逃避困难及责任,挑战指个人面对压力勇于挑战自我,控制指个人面对压力能控制情绪。坚受人格可以调整个人对压力的评估,使它变得不那么可怕,并推动个人积极面对压力的挑战。不少研究表明,高坚受人格可以降低人对应激的感受和躯体反应,提高人的应对能力,并增强人的自尊自信。高坚受人格还可降低个人因压力而患病的机率○20。总之,坚受人格作为应激的积极应对,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常用术语。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心理学界一直很看重幽默对应激的协调作用。在调侃和笑声中,人们可以很好地释放和宣泄其紧张情绪。幽默还可以很好地培养一个人的创意和智慧,看待事物深具洞察力。所以,美国人一向看重幽默对创造力开发和国民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及娱乐充满了幽默的交流。

综上所述,压弹的人格因素是多方面的,这正如Benard所言:“压弹不是某一种特质或是一组特质,它是经年积累的各种能力、才能、资源、知识、长处和适应技能的组合。”

2.3. 压弹的应对技巧因素

首先,应激心理学界一致认为:应对可有问题关注(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情绪关注(emotion-focused coping)之分。其中前者针对应激所带出的问题采取具体的问题解决,而后者则针对应激所带来负面情绪反应采取相应的安抚。表3展示了人们常用的一些问题关注与情绪关注的应对策略。

表2:人们常用应对策略一览图

问题关注的应对策略 情绪关注的应对策略

迎难而上 (confrontative coping) 找人倾诉(talking to people)

自我控制 (self-controlling coping) 自我压制 (suppression)

筹划问题解决 (planful problem-solving) 自我宣泄(self catharsis)

寻求社会支援 (seeking social support) 自圆其说(intellectualization)

逃离/回避 (escape/avoidant coping) 奇迹幻想(magical thinking)

隔离问题 (distancing coping) 放松/冥想练习(relaxation/meditation)

(编自Funk, S.C. (1992). Hardines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Health Psychology, 11(5),岸335-345)

应激心理学界还一致认为:人们需要根据应激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而压弹作为应激和应对的和谐统一,十分强调对应激的迅速反应及对应对策略的合理选择。据此,美国心理学家Benard提出了压弹的关键意识(critical consciousness)之概念,它指个人“对压力结构的反省意识及其克服策略的迅速反应”。换句话说,关键意识可谓个人应激反应和应对策略选择的技巧。面对应激,关键意识会帮助一个人决定选择哪些应对策略最为合适,以确保压弹的最佳效果。

此外,应激心理学界也一致认为,应激与应对策略可以互相转化,不良的应对习惯本身就可能成为应激。这诚如美国心理学家Eid和Johnsen所言:“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个人的应激习惯会成为压弹因素,而一个人有无经历过突发事件,怎样加以应对又可能成为脆弱因素。”○21所以,压弹的成效取决于应对策略的合理运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之认知、人格、应对技巧因素都不是截然分离的,都可是相互重叠的。事实上,任何一个压弹行动都不是一方面的努力,都需要其三方面因素的协调,这里将它们分别罗列出来只是为了便于概念探讨。

3. 结束语

本文结合国际心理学界在应激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压弹这一概念的涵义、相关因素及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笔者强调,压弹之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培养一个人的压弹就是促进其自我成长与人格完善。笔者呼吁内地的专家学者就压弹的概念加以深入的研究,以为心理素质的探讨与培养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参考文献:

○1Lazarus R.S.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ew York/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Grotberg E.H. Tapping your inner strength: How to find the resilience to deal with anything. Oakland, CA, US: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Inc., 1999.

○3Smith B.W.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s predictors of pain and affect in women with arthriti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02, 63(3-B): 1575.

○4同○2

○5Horton T.V, Wallander J.L. Hope and social support as resilience factors against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mothers who care for children with chronic physical condition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1, 46(4): 382-399.

○6Yue X. D.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stress coping behaviour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4, 9(1), 65-76.

○7Chung Y.K, Yue X.D.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A comparative study in Hong Kong. Psychologia, 1999, 42: 111-121.

○8Yue X.D. Culturally constructed cop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Beijing.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2001, 2 (1): 119-138.

○9Russell G.M., Richards J.A. Stressor and resilience factors for lesbians, gay men, and bisexuals confronting antigay politic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1(3-4), 313-328.

○10Myers D.G., Diener E. Who is happ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6(1), 10-19.

○11Fredrickson B.L. The value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3, 91, 330-335.

○12Diener E., Suh E.M., Lucas R.E., Smith H.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Bulletin, 1999, 125(2), 276-302.

○13 Keyes C.M. Ask an expert: What is positive psychology? Retrieved 1st September,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nn.com/2001/fyi/teachers.tools/01/24/c.keyes/ , 1995

○14同○1

○15Scheier M.F., Carver C.S. Optimism, coping and health: 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ctations. Health Psychology, 1985, 4, 219-247.

○16Seligman M.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Retrieved 1st September, 2003, from World Wide Web, http://www.psych.upenn.edu/seligman/apintro.htm, 2000

○17同○5

○18Eid J., Johnsen B.H. Acute stress reactions after submarine accidents. Military Medicine, 2002, 167(5), 427-431.

○19同○16

○20Funk S.C. Hardines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Health Psychology, 1992, 11(5), 335-345.

○21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