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传翻译:陈若曦:开伤痕文学之先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29:34

陈若曦:开伤痕文学之先河

版次:RB22   版名: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12-29    ●古远清

    1978年8月,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写出了老百姓在“文革”中家破人亡的悲剧遭遇。后来,这种抚摸伤痕、回忆苦难,再加血泪控诉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而卢新华的《伤痕》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但实际上,这类写作最早来自“文革”还在进行中的境外,即台湾作家陈若曦在香港发表的《尹县长》。

    《尹县长》与“反共作家”

    陈若曦,台北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国攻读英国文学,获硕士学位,1966年秋和丈夫一起从加拿大取道欧洲回中国,后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教英文,1973年离开大陆到香港。1976年定居加拿大,1995年返回台湾从事专业创作。

    陈若曦应香港《明报月刊》主编之约写的《尹县长》,向海内外率先暴露了大陆“文革”的黑暗面和十年浩劫的某些真相,成为“伤痕文学”的先驱。一时洛阳纸贵,陈若曦本人也成为文学界的一颗明星。

    对大陆怀有敌意的台湾评论家,由此把陈若曦说成是“反共作家”。但陈若曦却声明她的作品“并不直接暴露‘文革’时期那些无法无天的全貌,还带着三分宽宥的心情”,自己也不是什么“反共人士”,她只反对“文化大革命”的专横而不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她的这一番表白,使一些反共评论家(如姜穆)大失所望。

    小说发表后,台湾《中央日报》副刊予以转载,但转载时将小说人物对话中出现的“毛主席”一律改为“毛匪”,陈若曦感到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想吐,更何况未经她授权,但她不想去电话抗议,因为转载她的文章是经另一位好友推荐的。

    “陈若曦旅馆”

    因为陈若曦曾在大陆工作,故她对大陆作家不采取敌视的态度。当改革开放后大陆作家纷纷赴美访问时,出于同胞情谊,由台赴美的陈若曦顶着被国民党御用文人骂为“无格作家”、“共匪的海外文艺统战”线人的强大压力,热情接待三地文人,其中1980年代初期到陈若曦家食宿过的大陆作家有艾青夫妇、曹禺、吴祖光、王蒙等50多人,台湾有陈映真、七等生、李昂等30多人,香港则有戴天、潘耀明等人。

    除聚会外,陈若曦还会安排主客演讲,如1949年后长期被遗忘在故宫的沈从文1980年访美,便在陈若曦客厅里用幻灯片形式讲解中国古代丝绸服装。当放到唐朝那一段时,在陈家喝得酩酊大醉的台湾诗人痖弦拿着酒瓶细声哼着河南小调,唱得高兴时对着天花板高呼:“两岸三通先在陈若曦家中兑现了!”书法家庄因即席为陈家题“可来居”横幅,沈从文则说不如题“陈若曦旅馆”更名副其实。

    1981年,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闻名的丁玲,到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基于她被打成“丁陈反党集团”主帅的经历,美国的文友们均以为她会对极左那一套深恶痛绝,可她回答记者问时非常“样板”,甚至以“娘打儿子”的比喻为极左思潮开脱。事后,美国《世界日报》原编辑陈闽写了《太阳照在干了的河上》讽刺丁玲,由陈若曦在纽约主编的《中报》副刊发表。丁玲看后以为陈闽是陈若曦的化名,便大骂说:“陈若曦当面请我吃饭,背后写文章骂我是思想僵化,丁郎才尽,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其实,陈闽有更激烈的词句攻击丁玲,被陈若曦删去,但鉴于该文发表在她主编的报纸上,因而也就不作任何辩解。

    陈若曦逸事

    陈若曦还是一个富于生活情趣的作家。1970年代末,陈若曦和丛甦在夏志清家里吃过年饭后,一起到格林威治村观看脱衣舞,并和丛甦订立攻守同盟:此事绝不告诉夏太太。

    夏志清领着这两位女士坐上了前排正中最佳位置,只见观众清一色是男性,且人手一杯酒,夏志清便召来酒保点最昂贵的洋酒,陈若曦自作主张把洋酒退掉,只要了三杯汽水。正当随着音乐摆弄蛇腰的美人脱得一丝不挂时,夏志清急着买单,结账时高达二百美元,他从两个口袋里只搜出三张二元面值的零钞。服务生便大骂夏志清装穷,丛甦连忙出来解释:“夏公平时出门均是太太付钱,这次他走得匆忙忘了带大钞了”。酒保还是要夏志清留下身份证做抵押,陈若曦当场掏出两张百元大钞为其解围。第二天大清早,夏志清太太就登门还钱。她还是那样温和沉静,只字不提昨晚看艳舞一事。

    陈若曦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当她移民温哥华一星期后,加拿大安全部门找上门来,其目的是确认陈若曦是否中共派出的间谍。正当陈若曦为此事与他们争辩时,安全人员无意中翻起陈氏沙发上放的一张刊登《尹县长》的《中央日报》,见里面有“毛匪”的称呼,便连忙表示歉意。

    陈若曦居无定所。移居美国的她和《蒋经国传》作者江南过从甚密:陈常带着丈夫到江南家用餐,江南也喜欢参与陈家的文人聚会。1984年10月中旬,大胆揭露国民党权力斗争内幕及政坛秘闻的江南,被台湾派来的特务暗杀于旧金山自宅的车库中,这在华人社会中的震撼力有如投下一颗原子弹。接着,陈若曦听到一个传言,说蒋经国要做掉包括江南在内的四个人,其中竟然有陈若曦。陈的丈夫半信半疑,可陈若曦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便生平第一次去买人寿保险,为自己预筹一点丧葬费和孩子的教育费。正当她即将办好手续时,传来蒋经国病入膏肓、不久撒手人寰的消息,陈若曦便连忙把保险退了。

    ◎古远清,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