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排名规则2017:《道德经》译解(下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0:59:27

《道德经》译解(下篇)

(2011-07-02 22:26:48)转载 标签:

文化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显现自己有德,是因为他有德;具备下德的人也能够表现为外在的不失德,是因为他没有德。上德的人无为就没有什么可为的,下德的人无为还有事可为。上仁的人行道却没有什么可做的,上义行道却有什么可做的,上礼的人行道没有人回应他,扬着胳膊把他扔出去。

所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仁”,然后才有“义”,失去了义,然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忠信缺薄,是祸乱的罪魁祸首。超前就能够认识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薄礼;处于朴实,不居虚华。所以要舍弃薄礼虚华而选取朴实敦厚。

 

【解析】

    在《道德经》中,在上下方位上,那些品行高尚的,无私奉献的,真正行善的人居上位,而依靠道来行骗的品行卑劣的人居下位,不管是本章中的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还是第41章所讲的上士、下士都是这样。本章中有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却没有下仁、下义、下礼,就是因为居下的品行卑劣的行道者没有仁义和礼。“德”在《道德经》中除了具有一般的德的意义外,其阴意实际上指的是道的摄入物,也就是道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因为有“下德不失德”的对应意义,所以“上德不德”中应该是省略了一个“得”字,它应该是“上德不得德”。所以此句就可以译为品行高尚的上德者不能得到德,那是因为他们有德;行道的下德者不能失去德,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德者无为就会认为什么都没有了,下德者无为是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有物可以摄取),因为上德者不是行道者,而下德者是行道者。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高尚的仁慈者行道没有什么可以做的,高尚的义气者行道却有什么可以做的。仁和义的意义相近,为什么一样的“为之”,仁没有什么可做的,而义却有什么事情可做的呢?实际上这是在讲仁和义作为行道者都是没有什么可做到,因为上人和上义都不会是行道者,但作为行道者行道的对象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利用他们的仁义之心借以摄入,尤其是有义气者更容易作为道补来填补道缺,这是上仁和上义一个是无以为,一个是有以为的原因。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为什么这些上礼者去行道,行道者却没有人去回应,反被行道者攘臂而扔出去了呢?因为“礼者”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你给我什么样的礼,我就给你回敬什么样的礼,需要彼此之间的回应。所以用“礼”的方式去行道,没有人去回应,都把这个“礼”攘臂地扔了出去。假如行道者接受礼者礼尚往来的方式,那会得到礼者什么样的“回礼”呢?行道者给对方送过去的是一个阴邪欺诈的“大礼包”,对方给他回敬的“礼包”应该是如果能够抓住他,就对他施行报复,抓不住他,也会出于气愤对他进行一顿臭骂。所以老道一见到这种情况就“莫之应,攘臂而扔之”。“礼者”隐意为不会被行道者所蒙蔽,能够和行道者分庭抗礼的人。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表面上这是在给道、德、仁、义、礼排序,似乎是在说道有多么的高尚,实际上这是道对德、仁、义的一系列摄入,一直摄入到礼为止。

“失道”也就是“失于道”。道有道缺,德被道缺摄入。这句话总体的意思就是你们这些高尚的人要有德、有仁、有义,你是需要付出了才是真的有德、有仁、有义,我的道缺就盛装这些付出的。你得失于道之后才算你有德,你向道缺付出了德之后才算你有仁,你向道缺付出了仁之后,才算你有义,你向道缺付出了义之后,最后你才会想到“礼尚往来”,你的付出得到了什么。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看语气,老道很痛恨这个礼,痛恨这个“礼尚往来”的方式。他说,之所以受骗者会出现要求“礼尚往来”的方式,就是因为他对道的忠信薄弱造成的,它是导致行道时出现祸乱的罪魁祸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礼尚往来”者识破了骗局,你不是痛恨我们吗?那我再气一气你,逗一逗你,你往前看,你以前的那些付出的那些德、仁、义都是道的光华,这是你愚昧的开始。承接下句,你是我们的“大丈夫”。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行道者以阴柔自居,所行的是阴术,他们不会自称“大丈夫”,他们口中的“大丈夫”其实就是他们阴术摄取的对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们这些奉献者,你们都是我们行道者的“大丈夫”,你们要处在为人奉献的德、仁、义的厚层面,不要处在和我们“礼尚往来”薄层面,要处在奉献的实在层面,不要处在能够识破前面骗局的层面。所以你们应该放弃做奉献者,选取做行道者。拉拢识破骗局的人入伙。这是安抚的识破骗局者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方式结合,那就是威胁其它的地方多处涉及到。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从前得道的,天得到道才会清明;地得到道才会宁静;神得到道才会灵显;河谷得到道才会充盈;万物得到道才会生存;侯王得到道才会成为天下正位。

如果没有道就会导致:天不清明,恐怕要崩发;地不安宁,恐怕要毁灭;神不灵显,恐怕要止息;河谷不充盈,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生存,恐怕要绝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正位,恐怕要倾覆失位。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石头。

 

【解析】

    此章是在用行道的方式给道确定一个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的位置。实际上也是在用这种方式传授行道者行道的方法:不要显现出“有欲”地、直接地去突出表白自己的目的,而是要通过制造它在与各种事物的关系中体现它,有了它会什么样,没有它会什么样,这样它的位置就会自然确定。这要比直接突出的表白效果要好得多,就像后面所讲的“不欲琭琭如玉,(欲)珞珞如石”。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明明是指道,可是偏不直接说,用“一”代替,这就体现了技法的问题,避免“珞珞”。

天地清宁与否,与他所讲的“道”何干?不过是胡抱天地,乱扯关系。“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倒是确实,因为李耳的道术基本上是给所谓的“神”的异类用到,异类之所以能够成为“神”,能够显灵,就是因为有道的欺骗性在,不然也不过是一个异类生命而已。“谷”意为道缺,当然是得道以盈。万物生与不生与道无关。候王的正位如果是靠道的欺骗来获得,那他自身的候王位置也不正,如果不是靠欺骗获得,那其位正不正与道无关。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有些人形容某人能吹牛时常说:“那人吹得天崩地裂”。这句话在这位太上老君的身上实现了,只不过是他吹得是“地崩天裂”。

不直接说“没有道,就将“天裂地崩”,而用“天无以清地无以宁“等代,又是一个避免“珞珞”技法,此种技法在经中多见。

此“六恐”是在前面各种关系的基础上所用的恐惧之法。先设法让人相信前面所建立的关系,要脱离关系就用恐惧之法。如果脱离和放弃了道,就会天裂地崩,万物灭绝,候王倾倒失位。在32章和37章共给候王设了两次套,到了这里,候王你要是离开道,你就得倒台子。候王至此恐怕也不自由了。“六恐”中只有“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这两样恐惧是真的,神要是没有道的协助欺骗对人就不灵了,就只能到一边歇着去了。他用“歇”字,看来是在一旦欺骗失败了之后,还不甘心,我先歇一歇,你等我歇过劲儿来,我再骗你。“谷”是道盛装骗物的“骗囊”,要是没有道的欺骗来充实,那恐怕真的要枯竭了。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要想做行道者的高贵,就必须下贱一些,做一些下贱的勾当,高贵是以这些下贱为根本的。要想把道吹高,就必须把它的根基吹好,道的高是以这些根基为基础的。

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不谷是不善的意思。这又是个笑话,候王的“孤、寡、不谷”只是口头上的一个谦称,这就成了“以贱为本”啦?非乎?非也!实际上老道所称的“无、无为”也都是类似于候王称孤道寡这样的笑话。这也是在告诉人那些“无和无为”之类的说法只是一个口头上的名称。

故至誉无誉。:结合前面,所以至高的荣誉要先靠欺骗和吹牛等手段打好基础,然后自己不要称自己有荣誉,那么自然就会有荣誉,如果说自己非要显露说自己有荣誉,那么反而可能得不到荣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不欲”是“为而不欲”,也就是靠欺骗吹牛等手段把自己摆到了好的位置,然后又摆出一副没有要占领的这个位置的样子,这种方式就会象琭琭美玉惹人爱。“珞珞如石”四字前从对应上讲,应该有“欲而不为”四字,如果不知道“欺骗吹牛打基础”,只是一味地显露自己的“我欲”,那么,就会“珞珞如石”惹人厌。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返本归真,是道在运动;虚弱的亏空正是道所要使用的。天下万物都是生自于有,有生自于无。

     

【解析】

反者,道之动。:解见第18章。

弱者,道之用,:道缺越大,道体就越“弱”,这是道所要利用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缺所摄入的“天下万物”是生自于道体“有”,而这个道体“有”生自于没有,也就是这个“有”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事实根本不存在。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殷勤地去行道;中士听了道,若有若无;下士听了道,大笑。不笑就不足以成为道。

所以,建言者有言:光明的道反而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反而好似倒退;平坦的道反而好似崎岖不平。崇高的德反而好似洼谷;洁白反而好似有瑕污;广大的德反而好似不足;建立德反而好似偷窃;质朴纯真反而好似在改变。大方好似没有角落;大器要晚成;大音流传不需要太多的声源;大象,反而没有形象;道隐没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寄养万物而且善始善终。

 

【解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为奉献者,奉献者殷勤行道;中士为普通人,对道若有若无;下士为知道者,知道者知道骗局的内情,故此大笑。其意是上士愚蠢,中士居中,下士聪明能够懂得行骗,所以才会大笑。最后,老道给道制定了一个道的标准就是要笑,才够“道”,不笑,就不够“道”。这一标准因为有笑料,可以开心,所以被后来的许多行道者所采用,有些行道者除了骗人之外,还要弄出一些笑料来,《道德经》中类似的笑料很多。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老道向他的骗众问:“你们看我所讲的‘道德’如何?”骗众说:“我们似乎感觉有些不对,好象有些黑白颠倒了”。老道说:那你们再听我道:明道本来就象暗昧;进道本来就像倒退;平道本来就像有些崎岖。上等的德(由于付出)本来就像洼谷一样;大白(正义)(由于付出)本来就像受到侮辱一样;广大的德(由于付出),本来就像不足一样;德建立(汇聚)的地方(指道),本来就像偷一样,(行道的)真正的本质本来就像在变动一样(由于是欺骗)。渝意为变。信众听完之后,心里明白了,疑虑也就打消了,原来这“道德”本来就是这样。事实上呢?如果把其中的“若”字改成“是”字那就完全对了,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把骗局的缺陷用一个“象”字明摆出来。就像贼在人前露出了破绽,贼却在人前大大方方地说:你看我穿这身衣服好象贼似的,我们那个地方的人穿的衣服都是这样,受骗者就不怀疑了。

大方无隅;:隅意为角落,此处引意为道的缺陷之处。由于道的缺陷之处在前面用“贼喊”的方式弥补了,所以此处讲,道的“大方”无隅,没有缺陷。

大器晚成;:道的“大器”必须是道体做好,且其缺陷也弥补之后,才能做成,所以讲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古时对声和音的规定是声在前,音在后,声为“发声”,音为发声之传“音”,所以有“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大音希声”的意思就是虽然发出的声稀少,但是传出的音却很大,传的很远很广。引意为道的语言稀少,但是能够流传很广。

大象无形;:“执大象,天下往”,所谓的“大象”其实就是行道者编造出来骗人的,所以会“无形”。道本身也是大象,所以道也无形。

道隐无名。:道骗完人之后,能够把欺骗隐藏起来,而不留下什么骗人的名声。

夫唯道,善贷且成。:贷是指借入或借出。这里的善贷是指善于用谎言做交易。此句的意思只有道才善于用谎言做交易,而且能够成功。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生出唯有的独一,唯有的独一又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相交而生出另外之物,它和阴阳二气一起总共为三,这三种性质一起就能生出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因为是阳意,所以,此处不必过多的去理解)

人们厌恶“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名称自称。所以事物或者是损害它反而会对它有益;或者是有益于它反而对它有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解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道体,“二”道体和道缺,“三”为道体、道缺、道补。道生一,道生出道体,道体是道的实体部分。一生二,道体自然会生出道缺,一就化为二。二生三,有了道体、道缺,就自然摄入道补,所以二就生出三。三生万物;有了道体、道缺、道补,就自然可以完成摄入,生出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阳对应的不是正常的阴阳相对应,阴阳相抱,而是负阴和阳相抱,负阴也就是阴有负,是故意制造出来的道缺。负阴因为有缺陷,不能存在与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要存在就一定要和对应的“大阳”抱在一起,然后让它们一起相互“冲气”融和,这样负阴才能存在,这样才能行道。在第19章中涉及到它的用法。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此句的隐含意义为称孤、寡、不谷即可称作是王公,那我的“道”称“无”和“无为”,这比孤寡还孤寡,比不谷还不谷,那我应该称什么呢?所以他被他后世的徒子徒孙们称作是“太上老君”。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事物的规律往往是损之形成道缺反而受益,如果是自我夸耀、自我突出反而受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道的道术一般的多被异类所使用,根据他这几句话和我对异类的一些了解,应该是道术在李耳之前就已经在存在,并且在世间一代一代地相互承传,在李耳之前就有人教他道术,他也要把道术传承下去,所以他讲“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不过道术发展到他这里,他把道术发扬光大,写出了一部《道德经》,所以他讲“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是指相互传承的道术。这就话的意思就是道术不能让它断绝,要让它发扬光大,要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教派,我李耳将要以这部《道德经》成为教父。所以,他自称为“老子”,这也是取名的原因之一。看后来的发展,他也的确做到了,他成为了道教的教主。

本章主要是总结了道的一些核心内容,提出要把道术发扬光大,提出立教,由他做教父。实际上宗教信仰领域都是由异类影响和控制的,而在世界上能够作为异类控制人类的方法和技巧的主要就是这部《道德经》。道教的影响从全世界的范围内看虽然不算太大,但《道德经》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道教。《道德经》主要阐述的是诡诈术的方法论,而其它宗教的控制者——异类生命,主要是借鉴或引用这种方法论,然后在一个新的基点上发展起一个新的宗教来,比如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义中都有这种痕迹。可能有人认为《道德经》是中国的,而其它宗教是外国的,有一句话叫做“野生动物无国界”,我们的国界是人之间划分的,而异类生命是一种另类生命,它们之间好象也没有什么国界,似乎它们自己倒是成了一个“异类国度”。它们在骗人时往往是相互沟通、相互团结的。自然,在方法论上也可以相互借鉴。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没有之有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我是因此才知道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比上它的。

 

【解析】

老道上一章立了教之后,这一章显得很高兴,要驰骋天下了。于是问:“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汝能知否?答曰:此句能知,可以理解,美人计中天下很多大英雄都败倒在石榴裙下,岂不是以柔制坚?老道说:那我再给你出个谜语:“无有入无间”你说是什么意思?答曰:“无有”不就是没有吗?没有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中,那没有怎么能进入呢?就算叫进入,那和不进入不都一样吗?反正都是没有。老道说:我再提醒提醒你,我就是因为它才得到无为的好处的。你要悟啊!(不言之教)无为带来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的。

    那这个谜语的谜底到底是什么呢?“无有”是指诈术上的“无中生有”,“无间”此处是指猎物没有弱点和缺陷,无隙可乘。对于“无间”的猎物,就要靠诈术无中生有地在猎物身上制造出可乘的间隙。“无有入无间”是打了个哑谜,“无为之益”,全靠此诈术。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声和身体哪一个更可取?身体和货物哪一个更多?得到和死亡哪一个弊端更多?过分的贪爱必然要有大的付出;收藏的多必然也会导致失去的多。所以知道什么限度为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失败;这样才可以长久。

 

【解析】

    名与身孰亲?:名声和身体哪个亲?“圣人为腹不为目”,当然是身体亲了,所以该骗还要骗,不要为了名声不骗。但是如果为了自身骗得更多,而暴露了,损了名声,成了过街老鼠,自身不保,那这个时候,名声也就很重要了,所以还得保住名声。

身与货孰多?:身多,因为货为身所用,没有身,再多的货也是没用。

得与亡孰病?:得到和死亡相比哪一个是弊病?死亡是弊病,因为人死了得到再多也没用。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行道时过分的贪图摄取必然付出大的代价,摄取的多必然会加重死亡的倾向。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以行道要知道什么限度为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失败;这样才可以保身而长久。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大的充盈其气势好象是冲奔,它的用处是不会穷尽的。大直好似有弯曲;大巧好似笨拙;大辩好似不善言辞。清静能够战胜躁动,寒冷能够战胜炎热。清静无为是天下之正。

 

【解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道”为“大成”,道有道缺,所以“大成若缺”。道有道缺似乎为弊,但它用起来却没有弊端。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摄入才会盈满,虽然只是摄入,但却象在冲一样,因为实际上它是在不断地“掠夺”。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只有有意地制造出大的“屈、拙、讷”的道缺,就能够摄入道补,使得自己无为而成为“大直、大巧、大辩”,所以才会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安静的行道的方式能够胜过躁动,“寒胜热”寒可以吸收热处的热量,故“寒胜热”,这也是道摄取方式的一种比拟。正常的清静应该是没有什么过失,但算不算天下正还不好说,因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去面对许多的矛盾,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该动的时候就必须动着去面对,总是找清静算怎么回事呢?但老道的这个“清静”和正常的清静可完全不是一回事,他是很不清静地使用手段做了道,然后“清静无为”地等着猎物自动上门。这种清静可绝不是什么天下正,而是“天下邪”,但是却能够标榜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天下有道,就可以把战马拉回来给农民种地拉粪。天下无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在郊外的战场的生下马驹。祸没有大过不知足的,罪过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知道满足的界限,永远是满足的。

 

【解析】

表面上的阳意是要统治者知足,不要发动战争,以使百姓受害,是反战的。

实际上是告诉行道者,要量“道”的盛载能力而摄取,如果不顾及“道”盛载能力而去过分的摄取,那就会败露。因为“道”毕竟是一种骗局,所以会给行道者自身带来祸患,也容易引发行“道”者和猎物之间的战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只要“天下有道”,“道”行的好,“却走马以粪”,就能够使能打仗的“战马”变为粪土。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如果“天下无道”,“道”行不好,不知“道”的摄取多少为足而败露,那就会“戎马生于郊”,即使在郊外也有“战马”站出来与行道者作战。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行道者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表现出“欲得”。因为这样都容易暴露。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也就是要知“道”的盛载能力之“足”的这个“足”,才能长久地使“道”的摄取得到满足。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能够知晓天道。向外走得越远,知道的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出行就可知天下事,不需亲自看见就心中自明,无为就可以成功。

 

【解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牖为窗户。此句对于道的受骗者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引诱和控制方法。从控制的方法上讲就是把受骗者控制起来,让人“不出户,不窥牖”,这也就是第56章所讲的“塞其兑,闭其门”,把人封闭,和外界信息隔绝,这样有利于控制。从诱饵的角度讲,实际上是暗示了一种神秘功能的存在。能够“不出户,知天下”的,异类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得到。异类向人展示此种功能,然后以此为诱饵,向所谓的学道者说:你要想向我一样,有这样的本领,你就得听我的话,封闭起来才能“见天道”,一些所谓的修炼者基本上都是如此。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你要是走出门户向远走,走得越远,知道得就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因为行道者已经摸透了受骗者的行为规律,所以把道设好之后,一切都可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另解也可以解作异类的神秘功能。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为学的人每日都会有所增益;为道的人,每日都会有所损耗,损耗又损耗,以至于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做,却什么都能够做得到,常常无事就能够取得天下。如果有事的话,就不能取得天下。

 

【解析】

上一章展示了神秘功能,使出诱饵,这一章就提到了“学”。学有两种:一种是“下学”,是学如何骗人;另一种是“上学”,是在行道者的指导下,学如何做一个受骗者。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下学”会每日受益,他所学的是如何做道缺(损),在道缺基础上又做道缺,以至于可以“无为”而守着道缺,靠道缺摄入。“上学”在行道者的指导下学的是只有受损,才能修成正道,修成正道才会有益,受损又受损,以至于最终什么不能干了,也就是废掉了。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下学”无为的“无不为”是靠摄取来达到无所不为的,“上学”无为的“无不为”只是一个虚幻的幌子,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取天下常以无事”就是取得天下常常靠无中生有的撒谎欺骗。如果撒谎欺骗暴露了(有事),就不足以取天下了。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常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常人的私心,经常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愚善),这是德的善良。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好笑),这是德的信任。圣人在天下,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都注起自己的耳目聆听圣人的教诲,圣人都像对待婴孩儿一样对待他们。

 

【解析】

圣人无常心,常以百姓心为心。:乍看这位“圣人”和百姓真是心贴心,心连心,然而果真是如此吗?行道者真正的面目是以百姓的心作为谋取的对象,以“摄心术”的方式使百姓作为行道者的猎物,这才是真正的“以百姓心为心”。假装和百姓的贴近也是“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策略。圣人就是有着这样的一颗“无常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向行道者付出的善人,我用道把他的“善”摄入;不向行道者付出的“不善人”,我也设法让他行善付出,借以摄入。这种善付出就是德的善付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相信道的人,我用道让他相信,不相信道的人,我也用道使他相信,这种用道的相信就是德的相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在天下,把天下百姓的心搞得混沌糊涂,然后收归这些混沌糊涂之心。歙是指吸气,歙歙是指收敛摄入,这里是指收归百姓之心。百姓都专注地用耳目注视聆听着大道,“圣人”像哄骗孩子一样哄骗着他们。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从出生到入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猛虎,在军中不会受到军械的伤害。犀牛对其无处投角,猛虎对其无处伸爪,兵器对其无处使用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之地。

 

【解析】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此段做两解。一解:让人看到人生当中有这么多无辜而死的人,而后面的善于摄生者无死地,所以是用作诱饵来引入上钩。另一解:既然上钩入道门,那么就要真的变成上面所描述的样子了。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是什么原因呢?两解:一、学道者的奉养太厚了,所以应该拿出来一些做道补。二、这是行道者以学徒之生为生太多了,也就是行道者吃徒弟吃得太狠了。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善摄生者”指的是善于以行道摄取为生的人。此句话的意思是善于行道的人,由于骗局做得完美,所以不会遇到凶猛的战斗和顽强的抵抗。即使是一些强悍的对手也无法对行道者使用他们的武器。这也是对不知“道”者所用的诱饵。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它们行道没有破绽(死地)。同时此句“无死地”,对一些不知真相者又是一个能够长生不死的诱饵。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物体是万物的形态,各种发展之势成就了万物。所以,万物莫不尊崇道而贵爱德。道被尊崇,德被贵爱,就是因为道和德不去给万物施加命令,而是顺其自然。所以,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丰亭衰败,养育万物而最终又埋没万物。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作为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有着玄机的德。

              

【解析】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此四句之。道缺是矛盾关系对应中的一种空缺,它是靠矛盾关系中的实体部分来塑造出它的意义,所以,他讲“物形之,势成之”,也就是靠矛盾的实体之形来塑造道缺之形,“之”实际上是指道缺。道生成道缺,由于道缺能够摄入德,故有“德畜之”。德养育着道缺靠矛盾的实体之势来塑造道缺之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行道者只有塑造出尊道贵德的氛围才有利于道对德的摄入,才能把道对德的摄入化作不需要命令自然而来。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此五句的八“之”,指的是道缺,也可以指行道者的猎物。若做行道者的猎物则“生之、畜之、长之、育之、养之、亭之”都是行道者所使用的“假”和“骗”,只有“毒之、覆之”才是真的。若做道缺而解则是:道生出道缺,德饲养着道缺,道德共同养育着道缺,使道缺丰亭,进而才能使它产生毒害去摄取他人。养它要能够藏住它。覆是隐藏的意思。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就应该“有”,“为”就应该“恃”,“长”就应该“宰”,不有、不恃、不宰就做出了一个道缺来,这个道缺就是“玄德”,很玄的、玄着的“德”。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天下万物是有开始的,所以把它作为天下万物之母。既然知道了它的母亲,就可以从它的身上来认识天下万物。既然认识了天下万物,就要回过头来守着它的母亲,那么就终身不会失败。塞住欲念的孔穴,关闭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不可救治。能够见到微小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使其光明得到复归,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袭常”。

 

【解析】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此句讲“始”为天下母,而“始”是无。所以此句的意思是在道的道体“有”和道缺“无”之间实际上是相互生成,互为母子的。只有让二者不分离,才能够“没身不怠”。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对“兑”字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出入,一些译文中的理解是:兑,指口,引伸为孔穴。我查了一下词典,没有查出兑有这种意思,而兑用在此处,或许应该理解成八卦中的“兑”的意义,其它的意思很难解释得通。在后天八卦中,兑位居于乾位和坤位之间,乾坤可以引意为阴阳两极,兑位可以引意为阴阳两极之间的联系通道。如果“塞其兑”,把兑位堵死,那也就是把阴阳两极之间的联系通道堵死,这种方式如果用在骗人的道术中,就会使受骗者晕头转向,认识不清矛盾的本质。由于在认识中矛盾双方的联系通道被堵死,所以,矛盾双方都不能有效地制约对方,所以会使认识者对矛盾双方的强度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进而会把一些编造出来的谎言看得非常的真实巨大。老道在前面的一些章中吹得地崩天裂,对于能够认识到真相的人只是一种好笑,对于被蒙骗住的人,还是真的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老道是一个制人的老手,他不会做无用功的。“闭其门”就是把人封闭起来,不让人和外界接触,这样可以避免外界真实信息对受骗者的影响。“终身不勤”,勤意为出勤,意思就是能够做到“塞其兑,闭其门”就能够让受骗者终生都走不出受骗的大门,不能“出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如果打开了矛盾之间的通道,明白了其中的事理,就会终身不受道术的控制。老道把受控制的人摆脱控制,说成是“不救”——无法挽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见到我们行道者的这些小人的勾当,你就是聪明的人,守着阴柔才会更强大。又是在劝“明白事理”的人入伙。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用猎物自身的光明,使猎物自身恢复到没有光明的朴真状态,这样不会给行道者遗留下什么灾祸,这就是“袭常”。袭常也就是把袭击变为平常化。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使我心中有所顾虑的是:推行大道,所施用的这些推行方式是畏惧。大道非常平坦,而人好走这条路。朝廷非常想要铲除这条道路。百姓的农田非常荒芜,仓库非常空虚。而统治者们却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锋利的宝剑,饮食都已经吃得厌烦了,财货有很多的富余,这就是强盗们在自夸。这不是道啊!

 

【解析】

表面上是在讲道非常好,可是朝廷不让行此道,让他感到畏惧。然后讲朝廷贪得无厌,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把矛头指向了朝廷。这样就可以使一些脱离朝廷的人进入他的道门。实际上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行道者行道所使用的有效手段唯有恐吓猎物。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大道要装出非常平坦的样子,人才能乐于进入。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朝甚除”可以理解成行道者的“朝廷”从猎物身上剥夺非常严重。后两句可以理解成受道者非常贫困。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服”引意为表面,“文采”为文章才华。“服文采”之意为表面上说得光彩华丽。此句的意思是行道者表面上说得光彩华丽来骗人,手中提着利剑,对于一些猎物进行宰杀,饮食都已经吃得厌倦了,财货富足有余,这是行道者这个“盗”在自我夸耀。这不是道吗?把“道”和“盗”同列,意为“道”即是“盗”也。

 

 

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建立的不能被拔除掉,善于抱持的不能脱离开,所以子孙就会祭祀他而不会断绝。用这个道理来修身,他的德就会真实纯正;用这个道理来治理家,他的德就会是丰盈;用这个道理来治理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用这个道理来治理国家,他的德就会丰硕;用这个道理治理天下,他的德就会普及于天下。所以,要用修身之道来衡量自身,要用修家之道来衡量家,要用修乡之道来衡量乡,要用修邦国之道来衡量邦国,要用修天下之道来衡量天下。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会是这样的呢?凭借这些。

 

【解析】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善于建立道的,不会被拔除掉。善于使用“负阴而抱阳”之法的不会使抱着的对象脱离。所以,道才会流传,行道的子孙们才能祭祀不断。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把道用于身、家、乡、国、天下,就会得到对应的身、家、乡、国、天下的德,用的越大,得到的德就越多。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前面讲过,李耳的道多为异类所使用,这几句所讲的就是作为异类生命的行道者和作为普通人类的受道者之间的对应。也就是在大道散播出去之后,行道者对受道者的控制要实行分工,也就是前面所讲的行道者和受道者之间的“五级”对应,一个控制一个,一级控制一级,直到控制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能够这样呢?凭借这些。意思是行道者凭借这些就可以达到控制天下的目的。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夭。

 

【译文】

含德浑厚的人,就好象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蜇他,猛兽不害他,凶鸟不抓取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嘶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益于养生的才会吉祥,欲念强使精气的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合于道的会早死亡。

 

【解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也“负阴而抱阳”的手法。若是把行道者比作是奸邪的“淫妇”倒是恰当,可是行道者却自比作是天真无邪的婴儿。把淫邪归到了天真无邪上,和天真无邪“抱”到了一起。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被行道者欺骗的人,如果能够发现被欺骗的话,那对行道者的憎恨和报复心就会如同“毒虫、猛兽、攫鸟”一样,可是由于“含德厚”,欺骗性强,这些受骗者会把这些行道者当作“赤子”一样去照顾,以致使“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道体”属于阴体,由于有“亏缺”,所以骨弱筋柔。“握固”是指道体利用道缺对摄取对象的把握和控制很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受骗者不知道牝牡交合的暗中玄机,然而他的生殖器却勃起,精却到了这里。这就是行道者的下流手段。可是他们却把自己装扮成天真无邪的婴儿一般。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原意为婴儿整天啼哭而嗓子却不嘶哑,引意为行道者整天喊自己有道缺,不满足,要更多的摄入,但却显露不出什么破绽,这是道体做得好,有道体相和导致的。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知道用制造道体来与道补相和的方式来摄取的才能把摄取变成“正常”,知道“正常”的才算聪明。对生活获益才算吉祥,使用心机调取它物才算手段高强。“心使气”:就是使用心机来调动世间万物。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夭。:如果摄取过多了,道就会走向衰败,这就不能用道,不能用道,行道就会提前结束。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出入的门径。挫掉他的锐气,解除他的各种纷扰,收敛他的光芒,使它混同于尘土,这就是深奥的玄同。所以,玄同的人不可以因为得到就对人有亲有疏,不可以因为得到就对人或利或害,不可以因为得到就把人看得或贵或贱。所以能够为天下贵。

 

【解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知道“道”的人,不会对外说出“道”的真相,一些讲道的人,并不知道真相。

译者叹曰:千古以来,“知者”之中能够公开讲真相者,我还是第一个。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是行道者在对待受道者时所使用的六种手段:堵塞认识上矛盾之间的通道,封闭受道者能够走出的门径,挫掉他们的锐气,解除他们的各种纷扰,用行道的方式和掉他们的光芒,使他们同化于尘土。这就是玄同。最终就是所谓的反本归真了。实际上,这就是行道者这个猎手收拾受道者这个猎物的过程。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有两解,一解为行道者不可因为得到了就对外界产生亲、疏、利、害、贵、贱等表现,因为这样容易暴露。另一解是把“亲、疏、利、害、贵、贱”当作手段。也就是因为不可得,所以要故意亲近他;因为不可得,所以要故意疏远他;因为不可得,所以要故意要做假象说对他有利;因为不可得,所以要做假象说对他有害;因为不可得,所以要做假象把某事说得很贵;因为不可得,所以要做假象把某事说得很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天下之贵。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用正道去治理国家,用奇道去用兵,用无事之道去夺取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这些:天下忌讳得越多,百姓就越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民的技巧越多,一些特殊的奇怪事物就会滋生混乱;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增加。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之间的矛盾就会自行化解;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会行正道;我不挑起事端,人民就会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淳朴。

 

【解析】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正为公正合理,用公正合理的道法去治理国家;奇为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兵制胜,这也是用兵取胜之道。按理说此两句也固然是有理。然而,本章刚出现了“以正治国”,下一章就出现了“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等语。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什么正,没有什么公正合理,所谓的“正”是假象,只是用兵之道当中的一种奇谋。

以无事取天下。:“以正治国”和“以奇用兵”是“以无事取天下”的基础。制造出假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公正合理”地治国,如果有挑起事端的“有事者”,我就用奇兵来平息它,这样,天下就没有事了,我就可以“无事”地取得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道的招法实在高超,一段话往往可以做出多种解读,而且各具其意。本章的前三句话讲得有些露,特别是前两句,不符合他的无为思想,所以后面的部分能够起到打掩护的作用,“何以知其然哉”一句把前面的内容引向下一段。一方面把天下有事端的矛头指向“天下多忌讳、人多利器、人多技巧、法令滋彰”,意思是只要放弃这些东西,然后用道来控制人,天下就会无事了。另一方面也暗藏着所要使用的一些手段:多忌讳民就会贫,对于行道者而言,民贫我就富,所以就要多忌讳。两个“人多”当中的“人”指的是行道者,行道者所控制的“国家”本身就是“国家滋昏,奇物滋起”,行道者本身就是“奇物”,所以要保持这样的国家,行道者就要多利器,多技巧。行道者本身就是盗贼,法令滋彰,盗贼就会多有,所以,为了让盗贼多有,就要让行道者的法令滋彰。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控制。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道在世时,不知有几人管他叫过“圣人”?他就动辄以“圣人”自居,真是“不敢为天下先”。

要是真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那就像一块木头一样,根本与民不发生关系,民怎么会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这不是胡扯吗?表面上老道似乎是在起到带头羊的作用,实际上,这不过是老道通常所讲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放在这里是给本章前三句打掩护的。前三句才是本章的核心,是他的“治国”之法。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政治上无为虽然让人感觉郁闷,但人民会淳朴忠诚;政治上吵吵嚷嚷,就会缺少人民的拥戴。灾祸啊,幸福傍依在它身上;幸福啊,灾祸潜藏在它身上。谁能知道最终究竟是灾祸还是幸福呢?它们当中并没有哪一个能够作为“正”的标准。正的又转变为邪的,善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迷惑固然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方正而没有棱角,廉洁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

 

【解析】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前面在第20章中讲过,闷闷并不是真正的郁闷,而是由于欺骗想要大笑,但又由于怕露馅儿而不能笑,所以要闷住,实际上是憋笑。政治上欺骗到好笑的程度,人民才会纯朴忠实;政治上清清楚楚,人民就会缺少。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靠欺骗才能统治人民,如果让人清清楚楚的话,就不能统治人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表面上是在讲福中有祸,祸中有福,福祸这对矛盾相互转化。实际上,行道对于行道者而言是福,对于受道者而言就是祸。所以,此句就可以译成:受道者的祸啊,是行道者的幸福所依靠的;我们行道者的幸福啊,就在你们受道者的祸中隐藏着。谁能知道这里面的端倪呢?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这里面没有正啊,表面上的正又转化为奇,也就是转化为离奇的欺骗人和控制人的招法。善又转化为妖,也就是转化为欺骗人和控制人的妖术。人民受它迷惑的时间固然会很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为有“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骗局有可能被人看破,所以,“圣人”在行骗时,虽然有自己骗人的“方正”,但不要太有棱角;虽然有自己装出来的廉洁,但不要去刺伤他人;虽然有自己装出来的直率,但不要太放肆;虽然有自己装出来的闪光点,但不要太耀眼。因为这毕竟是骗局,过分的显露容易引发矛盾,引起人们的深究,这样容易导致暴露。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解析】

    上面的“译文”按照字面来理解阳意,我实在无法翻译清楚,索性就按照一些常见的译文去翻译吧!这样我们也好对照一下勉强翻译的阳译文和真正的阴译文的差别。反正我们主要理解的是阴意的解析。

治人事天,莫若啬。:治人:骗人,控制人。事天:行他的道就是事天。啬:吝啬。此句的意思是行道骗人,没有比象吝啬一样更有效的了。也就是行道者在骗人时,要装出象吝啬的样子,向徒弟道:我这个道非常宝贵,是秘传妙诀呀!我只能少传给你一点,多了我都舍不得传给你呀!徒弟一看师父那吝啬的样子,就以为一定有什么非常宝贵的东西在其中,于是,就会不断地央求师父多教一些。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只有装出吝啬的样子,才能让受骗者早服,早服就是早早地进入道门,早早地吞下诱饵,早早地被降伏。早早地被降伏就会去重重地积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只要猎物进入了道门,去重重地积累德,就可以用道摄取,就没有不能制伏的猎物。没有不能制服的猎物,就要让猎物不知道骗局最终的头绪在哪里。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让猎物不知道骗局最终的头绪在哪里,就可以依靠它来骗取和控制整个国家,骗取的国家要有道(母)在,骗局才可以保持长久。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就是道根扎得深,就要坚固它的根柢,这才能使道长期存在,久视而不出现纰漏。“根深固柢”在宗教中多是以歪曲世界观作为起始。

 

 

第六十章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大国,就像烹制小鱼。用道面临天下,鬼发挥不了神威,不是鬼发挥不了神威,是神威不会伤人。不是神威不会伤人,是圣人也不会伤人。鬼的神威和圣人这两者都不会伤害人,所以,这是因为人民有德在身上。

 

 

【解析】

治大国,若烹小鲜。:用道来控制一个大的国家,就像在烹制一锅用来享用的小鱼。毋庸讳言,国民就是小鱼,小鲜。这完全是在把人当作鱼肉,这也是行道者在对待人时一贯的观点和态度。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如果从正面用善意的去解读几乎无法解释。我们看一下其它译文当中的一些解读:“小鱼很鲜嫩,用刀乱切或在锅里频频搅动,肉就碎了。国家的统治者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翻弄”。把国民当作小鱼来烹制,而最终的结论却落到了“不要经常翻弄”上,这是十分好笑的。都已经把小鱼放到锅里去烹制了,翻弄鱼死了,不翻弄鱼不也死了吗?这好像是某个“知道者”在解释“道”时为“道”打遮掩时所编出来的一个笑话。或许也可能是某些研究者从正面理解实在无法解释的一种解释法。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鬼不神”接着就是“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接着就是“非其神不伤人”,那到底其鬼是神还是不神?其神是伤人还是不伤人?其实这就是老道所要表述的。所以此句的主要意思就是以道面临天下,去“治大国,若烹小鲜”到底能不能成功,主要就是看其“鬼”到底能不能装扮成“神”,能不能显出神威,其“神”到底能不能控制得了人,能不能伤害到人。这里的“鬼神”是指道术,也指异类生命。异类生命如果不是靠“道”去骗人,只是靠它自身的能力,那么它是不能把人怎么样的,也就是“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只有异类的功能和道的骗术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控制得了人,伤害到人。这里的“圣人”是指制造“道”的人,其实也就是指老道自身。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两”指的是行道者和受道者,二者不相互伤害,所以行道者的骗局顺利成功,“德”通过“牝牡交合”行道方式归到了这里。如此这般,岂是“两不相伤”?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要居于下位,以使天下人流入和汇聚到这里。天下的雌性,天下来相交。雌性常常以安静来胜过雄性,以安静为下位。所以,大国谦让地居于小国的下位,就能夺取小国;小国谦让地居于大国的下位,就能夺取大国。所以,或者是用居下位以夺取,或者是因为居下位而夺取,二者目的都是一样的。大国不过是要兼并小国而要有更多的人,小国不过是要进入大国而与人共事。两者都得到了各自所要做的,大国应该谦居下位。

 

【解析】

    此章倒是好笑。小邦为行道者之邦,大邦为受道者之邦。本来是小邦要用阴术来摄取和控制大邦,可是他却在教大邦使用阴术来夺取小邦。小邦用阴术控制大邦是用假、用诈,老道教大邦用阴术控制小邦要用“实”。此章实际上是起到了混淆视听,掩盖阴术的目的。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国志利器不可以示人”,但老道在教大邦时,这种教法却毫不隐讳,明目张胆:天下的雌性,天下都来相交,你要想收归天下,你就得学做天下的雌性,这个勾当是个下流勾当,所以你要下流一些。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雌性用安静就能够胜得了雄性,安静就是下位。上一句说得有些太露,怕大国有意见,所以这一句就讲要安静。再来看下边。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谁夺取到下位,谁就能夺取对方,所以大邦和小邦要争抢着夺取下位。那小邦肯定抢不过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此二者既然放在一起比较,那自然就会有所不同。“下以取” 是用“下”以取得,是有目的的,这是行道者的手段。行道者故意制造出道体和道缺,然后居“下位”,借以摄取,这是靠制造假象来骗取。“下而取”是真正做了“下”之后而取得的,这是以“实”去取,其“下”是要真正做一个“雌性”。二者是有区别的:一个是做骗子式的摄取;另一个是取得作为雌性所应该得到的正常的生理需求。做女人并不是做骗子。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大国不过是要兼并小国而有更多的人口,小国不过是要进入大国而行道来骗人,这两者各得所需,所以就合在一起吧!大国应该居于雌柔的下位。这样,老道的理想状态就达到了,小国在大国中一方面能够靠行道骗人而摄取。另一方面,大国居于慈位,那小国就居于雄位。所以在政治上,还得小国说了算,这样就做到了全控制。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万物之中的奥妙,它是善良人的宝贝,不善良人所要保持的。美的言辞可以换来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增加别人的器重。人们的不善,还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所以设立天子,置立三公之位,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来进修此道。自古以来,人们之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就是说:所求的能够得到,有罪过的可以免祸吗?所以,天下都珍贵、重视它。

 

【解析】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隐藏着万物之中的奥妙之理。“善人”有两种,一种是学道者的真善人,另一种是行道者的假善人。道要是作为真善人之宝,那就是真善人上了大当了,最终能不能保住命都未可知。道要是作为假善人之宝,那倒是确实,因为道这种骗术有时是很奏效的。“不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作为行道者的坏人,另一种是不行道的坏人。行道者没好人,都是坏人,他们可以用道作为行道骗人的保障,不行道的坏人倒是可以把道作为人生的高标准,也好保持善人本性。这或许是道的一点有益于人类的事情。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既然美言可以换来尊重,那么,就要多用花言巧语。美行施加到别人身上也可以换取回报,那么,就多“制造”出一些所谓的“美行”来换取回报。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人既然都已经不善了,还有什么放弃不下的?意思是不要有顾虑,就是去行道,就是去骗、去坏。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个道有多好啊,天子、三公都不如坐进这个道门里,所以,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进入这个道门,来修这个道。这又是一种诱饵。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自古以来为什么会贵此道呢?不就是说,这个道所求的能够得到,有罪可以豁免吗?所以,它才算天下之贵。行道者追求的目的不是自身无罪,而是有罪可以豁免,干了坏事不受惩罚。这一点老道倒是能够公开拿出来当作诱饵。

 

 

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方式去有所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处理事物,以无味当作所要的滋味。事情无论大小多少,都要用德来回报责备和怨恨。所要做到的事情难做,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所要做的事情很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天下的难事,必须要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做;天下的大事,必然要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做。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就他的大。轻易就许诺的,必然缺少信誉,过多的容易必然带来过多的困难。所以圣人也有难做的事情,因为有难做的事情,所以能够解决困难,最终没有困难。

 

【解析】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实际上这几句话也是对行道者行事方式的一种总结。“为无为“就是做好了道,然后“无为”地等着猎物来上门。“事无事”就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连骗带压,使被骗者不起事端。“味无味”就是表面上淡然无味,实际上是在享受着作为“下士闻道,大笑之”的乐趣。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什么是“报怨以德”呢?受道者在被哄骗中付出了德,而最终却什么都没得到,所以必然产生报怨,这就是“报怨以德”。行道者要无论大小多少的事情都要用“抱怨以德”的方式来完成。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上面的事情要做到恐怕很难,怎么办呢?接着来。完成难达到目标,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完成大的图谋,要从细小的地方入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行道骗人这件难事,必须要从容易欺骗的地方去欺骗;行道骗人这件大事,必须要把细小的地方都做到。这里的“细”和“小”,在下一章中做详解。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把大事做成,并且始终不自以为大,这样就做成了一个道缺,这样“圣人”就能称其大了。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行道者轻易地许诺去骗人,必然会有损于信誉,使人很少相信他。行道骗人摄取它物,诸多的得来容易必然带来诸多的难题。所以,“圣人”对此也很为难,经过一番为难的思索,想出招数,所以最终难题得到了解决。那么想出了什么招数了呢?且看下章分解。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事情没有出现变化征兆时容易图谋;事物在脆弱时容易消解;矛盾在细微时容易消散。要在矛盾还没有出现以前就下手处理产生矛盾的诱因;要在动乱还没出现以前就下手处理动乱产生的诱因。合抱的大树,出生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不断累积的泥土;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足下的第一步。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所以,圣人追求他人所不追求的,不看重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佐万物自然的规律而不敢妄为。

 

【解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在行道骗人时,如果受道者做出反抗,那么,在受道者安定的时候容易把持,在反抗还没有出现在征兆的时候容易图谋,在反抗的力量脆弱的时候容易把它消除,在反抗的力量微弱的时候容易把它散解掉。此句的意思就是把反抗的力量化解和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行道者反抗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开始行动,在“动乱”还没有铸成之前就开始治理。这是谋之于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都是从微小逐渐发展壮大的,要防止受道者逐渐发展形成反道的大力量就必须从刚发展的细微之处铲除之。这句话挺有名气,可惜是这么用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从刚开始发展的细微处入手,有反抗的就要挫败它,抓住了行道者破绽的就要让他失去。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是依靠这些方法行道,无为而不会失败,没有什么破绽被对手抓住,所以没有什么闪失。这里的“无为”也可以指行道者使得受道者的反抗化为无为;“无执”也可以指行道者没有破绽,让受道者抓不住什么把柄。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这句话本身就是对入道很长时间以后,对道有怀疑的人的一个杀手锏。入道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和反思之后,可能会觉得道是骗人的,可是“师父”们却在提示:有些人修道,常常在几乎要成功了的时候而失败了,入道者付出了许多,当然希望能够成功,但怀疑而脱离道,是不是在要成功了的时候而失败了呢?入道者的付出当然希望能够成功,所以在这种信息的怂恿下,可能会觉得,我只要打消疑虑,坚定信心再努力一把就会成功,于是乎,又回到了道门,老道的这句话也就真的发挥了效力,实现了。这句话也是在提示行道者,受道者几乎要成功的时候,往往也是挫败他的好时机,行道者要抓住这个时机。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行道者要谨慎行事,到要终结的时候也要向开始的时候一样慎重,就会没有失败的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这是道在以道的方式叫卖招徒,这种叫卖很有意思。“圣人”行事是明明欲而故做不欲,那么“不贵难得之货“其实就是在贵难得之货,这个难得之货就是道。然后问“学不学?”惩罚众人所犯的过错。复的意思有报复之意,用在这里其意应当为惩罚。行道者骗人让人犯错,然后行道者又来用摄取的方式惩罚人。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嘴上说不敢为实际上就是敢为。以辅佐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而去敢做这些事情。行道者往往也把自身当作是自然界发展当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力量,他要敢于担当这种力量。人类的发展有前进的力量,就要有阻碍前进的倒退的力量,行道者实际上是担当了倒退的力量,他们是担当倒退力量而寄生于倒退力量之中。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让人民变得聪明机巧,而是让百姓变得愚昧淳厚。人民之所以难统治,就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多。所以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盗贼,不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知道这两者,就是一种考核的方式。知道这种考核方式,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一起返归到真朴,然后才能达到大顺。

 

【解析】

    此章又是一个专讲反理的“反者,道之动”。只不过是用在治理国家的“愚民”和“明民”上。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真是标新立异!这又是一个“袭明”,把袭击明确化——我就是在“愚民”。可是这样的话,一般的,谁也不会把他当做骗子。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人民难治,就是因为他们智慧多。这完全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不管人民如何,只是为了维护他的道的统治,就让百姓变得愚蠢。

人类的智慧并不都是扰乱社会、扰乱国家的智慧,在人类的智慧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科学、理智和先进,是能够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当然,一些危害人类的诡诈巧智也存在于人类的智慧当中。但不能因为人类智慧当中存在着一些诡诈之智就对人类的智慧完全否定。看问题要看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老道自身作为诡诈之术的老鼻祖,看到的问题就是只要人民的智慧少了,人变得愚蠢了就好欺骗了,所以,他就借口人类的智慧当中有扰乱人类的诡诈之术而否定人类的智慧,这样,他也好借机行道。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智慧有两种,一种是行道者的骗人的诡诈之智,可称为“诡智”,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科学发展的智慧,可称为“人智”。以诡智治国,是国之贼;以人智治国,只要运用得好,是国之福。不以诡智治国,是国之福。不以人智治国,国家只能愚蠢落后,人无智慧,容易受欺骗,是“贼国”之福。老道是要以诡智治国,让人愚蠢,然后他好享受他的“国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这里的“稽”可以做滑稽解。知道这两者也是一种滑稽可笑的形式。“亦”说明还有其它的“稽式”,其实《道德经》中这种滑稽可笑的形式太多了。经常知道制造出这种滑稽可笑的形式的就是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玄德”实际上就是道缺,因为道缺是德的“空缺”,但能够摄取到德。道缺又深又远,它与“物”也就是道补,或德,是相反的,因为玄德和德是一“有”一“无”,所以有一定的相反之意。只有制造出了这些道缺道补,然后才能行道大顺。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水所流往的地方,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百谷的下方,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负担并不加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讨厌他。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解析】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理的确是如此,但要能够正确地理解江海的“善下之”的道理,江海的“下之”是能够使百谷的水流向江海,并不是说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是位置在下位,就一定能够使上位的力量汇集于自身。这里的“善下之”的真正意义不是位置居下,而是用“道”的方式把其它事物中的力量摄取来,汇聚来。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所以,圣人要在人民之上统治人民,就必须用道术、用谎言欺骗人,使人心汇聚到这里。“言下之”实际上就是用谎言、用道术来骗人。要在人民之前先得到利益,就必须装出一副大公无私、把自身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后的嘴脸。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重”若作人民的负担轻重讲,“圣人”象“江海摄谷”一样从百姓身上摄取,百姓负担不重是不可能的。这里面的“不重”的意思是虽然“圣人”居上摄取于民,但由于道的欺骗,人民并没有认识到和重视到这个问题,重做重视解。“圣人”把利益放在人民的前面,人民应该憎恨他,伤害他,但是由于他所做出的嘴脸的欺骗性,人民并不伤害他。所以,由于道的欺骗使得人民乐于推选他,而不厌恶他。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他所得到的都是靠做道来摄取,一切都是自动送上门的,不是靠争取来的,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它相争的。“不争”意味着欺骗摄取的成功。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都说我道大,似乎不怎么象。就是因为道大,所以才不怎么象。要是它像的话,那么“道”早就变得细微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持着就能够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约;第三件叫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前。有了慈爱,就能够勇武;有了俭约,就能够广博;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就能够成为大器的首长。现在舍弃慈爱而追求勇武;舍弃俭约而追求广博;舍弃退让而去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慈爱来保护他。

 

【解析】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老道的“三宝”看起来是不怎么象,所以要在提出“三宝”之前,把不怎么象的原因解释一下,当然不能直接说三宝不怎么象,要“说彼映此”,以作遮掩,这是老道的一贯作风。此句的意思是天下人都称我道大,好象不怎么象。此句倒是挺谦虚,不过下一句就不谦虚了。就是因为它大,所以才不怎么象。要是象的话,早没了。此言倒是不错,要是老道的道真的象诡诈术的话,那是早就没了。这句话整体上意思是只有看起来不像大道的才是大道,若看起来象大道的就不是大道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道行骗有三样宝贝,执持着来保持道的存在:一样叫做慈,一样叫做俭,一样叫做不敢为天下先。毋庸讳言,这都是假的,都是为了摄取而使用的手段。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有慈爱这层面具,对方不会过多的怀疑,所以,就能够勇敢地行道骗人。俭是因为道本身有道缺,所以就叫做“俭”,“俭”能够摄取外物,所以能够广博。“不敢为天下先”,就是通过行道的方式把自己摆到应该为天下先的位置上,然后自己又“不敢为天下先”,这样通过摄取的方式就能够成为“天下先”,成为大器的首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如果舍弃了假装的慈爱而去勇敢地行道骗人,舍弃了道的“俭”的摄取而去争取广博,舍弃了假装为天下后而去争取天下之先,那么,就会死掉。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只有假装慈爱,用它去征战就能取胜,用它去防卫,就会坚固。这一点实际上宗教在骗人时广泛使用,比如象佛教、基督教等都大嚷着慈爱、慈善。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受道者如果是在反省获救的时候,就要用慈爱来防卫它,使他迷于其中不获救。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做士的,不崇尚武力;善于征战的,不发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解析】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行道的人,主要靠行道,而不靠动用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主要是使用计谋而不会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为敌。也就是不使自己成为敌人攻击的敌人,而敌人却成为自己攻击的对象。善于使用人的人,是用道“下之”,去摄取他。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此章所指实际上都是指行道,前面几句是行道在争斗用人等几方面的具体运用。这几句泛指行道。意思是这就是不争斗就能够得到的德,就能够得到的胜利;这就是靠行道来使用人的能力;这就是大自然的道。

“配天古之极”我们解释一下,“天”是空间天体,“古”指时间,合在一起也就是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宇宙,天古之极也就是指整个极大的宇宙。缘何又用了一个“配”字呢?“道”本身为阴体,老道动辄将道与天地捆绑合抱到一起,这也就是他的道在“负阴而抱阳”,把道视作是阴,把宇宙视作是阳,让二者合抱,也就产生了这个“配”字。他用“配天古之极”会让人有神秘感,摸不清最终根底,也是在故弄玄虚。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用兵的人有过这样的话:“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行动却像没有行动一样;举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面临敌人,却像把敌人扔到一边,没有敌人一样;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解析】

    在《道德经》当中有几篇是涉及到如何用兵的,实际上,《道德经》并不是兵书,《道德经》中涉及到的几篇是在施用诡诈术的过程中需要“用兵”时所使用的方法,这里所讲的用兵之道只限于用在诡诈术当中,对于其它的用兵之道并不实用。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因为诡诈术是骗人的,它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行道,也就是制造道体、道缺,然后等着猎物自己送上门,其实这也就是老道所讲的他用兵的为客而不为主。如果是为主的话,那就是直接主动的去欺骗或夺取,这当然容易暴露,从而引发冲突,所以他讲“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的意思就是让我直接去夺取“一寸”我都不敢,而我采取的方法是制造道体道缺,我要制造出“一尺”的道缺,这比“进寸”要获利十倍,而且不会引起冲突。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行无行”就是根据要达到的目的,做好道体道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需要去直接的行动就能够达到;“攘无臂”就是虽然没有臂膀举起却能够做出象有臂膀举起的样子,实际上也就是装出一副假象来蒙人;“扔无敌”就是把敌手扔到对抗斗争的外边,让敌手不能与自己对抗;“执无兵”就是所使用的手段没有用于直接对抗的兵,但所起到的效果比有兵还管用,其实也是靠做到来欺骗。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这句话本身既是轻敌,又真的“几丧吾宝”!老道用兵真的是“玄之又玄”!诡诈术也居然敢如此!前面的“用兵”之法是属于欺骗,所以讲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就会几乎丧失了他的宝贝。那么,他的宝贝是什么呢?他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如果说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都只是自身修炼出来的一种优良秉性,那为什么会因为轻敌就失去了呢?很明显,三宝是骗人的,所以会因轻敌而就失去。不过这句话说出来却真的很冒险而又轻敌。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这里所讲的“哀者胜”并不是《孙子兵法》当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哀,也就是把人放到死地,人会产生悲哀的情绪,然后为了求生而殊死反抗,最终能够取得胜利。《道德经》只讲阴术,不讲用兵。这个“哀”是做出道缺,因为有道缺所以“哀”。“抗兵”也不是真正的两军相抗,而是行道中的“抗兵”,也就是行道者在行道骗人时和对手对抗的情况,只要和对手能够成为道术当中的“对抗”的情况,那么,做出道缺“哀”的一方的就会取得胜利。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天下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它的宗旨,行事有它的依据。就是因为人们不理解这些道理,所以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够取法于我的人很可贵。所以圣人衣着粗陋,而内心却如美玉一般。

 

【解析】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事实上,老道的言语是甚不易知,甚不易行。古往今来,有多少读过和研究过《道德经》的人,除了“道中人”之外,几乎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读懂《道德经》。但是如果能够进行一个“脑筋急转弯儿”,把《道德经》能够理解成诡诈术的话,那也不能说《道德经》很难懂。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如果真的是“甚易知,甚易行”,那又怎么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甚易知的事情,怎么会天下莫能知?不过,老道已经把《道德经》当作诡诈术当成了两千五百多年,说天下莫能知也不为过。

言有宗,事有君。:“宗”和“君”都是行道骗人。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唯有使天下的普通人不知道,所以才能够使我的同道者知道。“我”指的是“阳意之我”,“不我”就是知道“阴意之我”的人,也就是行道者,老道的同道。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知道我的人很少,用我道法的人可以获得大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所以圣人表面上装出朴陋的样子,实际上内里暗藏着骗人的绝招儿。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只有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没有缺点。

 

【解析】

    原文如同绕口令,猜谜语一样,虽简单,却让人难懂,也让人好笑。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众人所不知道的道的真相,就会崇尚道;不知道道的真相而只知道表面上的道的人,就是一种病人。因为知道真相的人可以作为行道者,知道表面上道的人只能作为受道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圣人”没有病患,就是因为他能够让有病患的人患病,也就是圣人能够骗得了人,能够让不知道道的真相的人作为受道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只有让不知道道的真相的病者患病,才能够使自身没有病患。因为这样就可以靠摄取和骗人来生活,就可以丰衣足食,而没有忧患了。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如果百姓不畏惧统治者的淫威,那么,统治者就会对百姓施加更大的淫威。对百姓的处境冷酷无情,贪得无厌使百姓不得安生。只有人民不厌恶统治者,统治者才不会被人民所厌弃。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不自显高贵。所以要放弃后者而选取前者。

 

【解析】

上一章讲圣人要“病病”,这一章就是讲百姓要是不“病病”怎么办?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不畏威就用大威。这里所讲的“威”,并不是统治者的强兵悍将,横征暴敛,而是道的“威”,包括象“宠辱若惊,贵大患若有身”等手段的淫威。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无狎;就是毫不亲近,态度庄重严肃。无厌;不满足。承接上文,这两句的意思就是如果百姓不惧怕行道者手段的淫威,就要用大的淫威去对待百姓。要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将大的淫威施于百姓,要让百姓对自身生存条件的不满足。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有让百姓不满足,所以才能成就行道者的不满足。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所以“圣人“知道自己是在骗人,但不会自己暴露出来,“圣人”自私自爱,但不把自己看得很高贵。“圣人”干的尽是下流勾当,想要高贵恐怕也高贵不起来。所圣人选取自知自爱,而不选取自见自贵,实际上这是放弃道德上的虚名而要选取自身的实惠。

 

 

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勇于敢为就会死,勇于不敢为就可以活,这两者,或者获利,或者受害。天到底厌恶哪一个,谁知道其中的缘故?所以,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天的法网宽阔无边,它虽然稀疏但并不漏失。

 

【解析】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于敢”和“勇于不敢”都是对行道而言,行道是二者配合的结果。勇于敢去做道体意味着“死”,勇于“不敢”在道体上做出道缺,又意味着“活”。“不敢”是指道缺。所以行道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要“勇于”。当然,此句从另一方面也含有行道易招来祸患,不行道安全的意思。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这两者或者是获利,或者是受害。“天之所恶”意思就是哪一种选择更不好。老道把哪一种选择更不好说成是“天之所恶”。谁能彻底说清其中的缘故?所以,“圣人”在这个问题上也很为难。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道”明明是摄取的诡诈术,后面的一连串四句都表明了这种迹象,所以,前面把道说成是“天之道”,在捆绑天,“抱天”。此句的意思是道的特征是不争而善于获胜,不去对应而善于得到对应,不去招呼而自己就能够过来,坦然无谋而又善于谋划。只要做好了,下面就会……。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此言竟然出自于诡诈术之口,老道要是真的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话,大概就不会有这部道经了。老道的意思是只要能够把上面所讲的做好了,他所布下的网很大,虽然稀疏,却不会有什么疏漏。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译文】

人民不怕死,用死来吓唬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使人民经常畏惧死亡,对于那些做特殊事情的残暴统治者,我能够抓住他就杀掉他,谁还敢这样做呢?通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解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此话表面上好像是挺为人民壮腰打气的,但细想起来,不过是浮吹。民不畏死?普天下之民有几人不畏死?人既然能够择生而不择死,那么,都是对生有着生之留恋,既然是对生有着生之留恋,那么就都怕死。所谓不怕死,只不过是在实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不怕死。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人都怕死。此句在是正话反说,意思人都怕死,用什么办法控制他们呢?要用死亡使他们感到畏惧。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乍看此句,老道似乎是一个为民除害的大侠,或许应该叫做“李大侠”,然而并非如此。此句的意思是如果使人民经常畏惧死亡,而有特殊的,不怕死而敢于反抗的人,我能够抓住他就要杀了他,看哪一个敢反抗?这实际上就是在“以死惧之”。行道者不但狡猾,而且凶残诡诈。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这几句话是讲杀人要专业化,要由专门管杀人的人去杀人,这样才会象好的木匠砍木头一样。即使是这样,也不要直接去杀人,要找一个代替杀人的人去杀人,也好借刀杀人,因为直接杀人,即使是“大匠斫”,也很少有不伤手的,所以,找人代替去杀人是最好的选择。“代大匠斫”是找到的代替杀人的人,也就是直接去杀人的人。

 

 

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人民饥饿,就是因为统治者吞吃的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会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就是因为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而反抗,就是因为统治者为了自己生活殷厚而过分剥夺,所以人民才会轻生冒死而反抗。只有不以人民为生而为政的人,才能比富足的达官贵人更好。

 

【解析】

    上一章讲了一些杀人之法,显得过狠了,这一章也是站在人民的队伍中,高喊“为民”,以作掩盖。

    老道不是王侯将相等统治者的帮凶,也不是人民意愿的代言人,而是作为道的统治者。他只为他的道着想,其它的,无论是国家的统治者还是人民,他不会为任何人的利益着想。为了他的道,他可以抓住社会当中的一些缺陷进而挑拨矛盾,破坏任何现存中不符合道的社会形式。这一章就是抓住缺陷,挑拨矛盾,然后把现存形式归引于道。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把人民饥饿的矛盾推向了统治者的剥夺。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把人民难治理的矛盾推向了统治者的有为。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把人民轻生冒死反抗的矛盾推向了统治者的过分剥夺。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什么是“无以为生者”,其实也就是“无为”的统治者,也就是行道者。所以本句的意思就是只有行道者才比那些“贵生”的统治者更好。

    前面揭露统治者的罪恶,挑拨矛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归入道的统治。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之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之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解析】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但并不弱;人死亡之后,身体是坚硬,但并不强。人活着时身体上的柔软和死亡后的身体坚硬并不能说明性格上坚强的人就容易死亡,性格柔弱的人就容易生存。性格坚强的人在淫威和恐怖之下也能够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而柔弱的人在淫威之下容易屈服,所以行道者不希望受道者能够坚强,而希望人都能够柔弱。所以用“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这样的话劝人选择柔弱,放弃坚强。实际上多数情况下都是性格坚强的人容易生存,性格柔弱的人容易死亡。

【附】关于性格定人,我是这样认为的:坚、韧、智、品四者全可为大器,行事容易成功。“坚”为性格坚强,“韧”为性格柔和而不易断绝,坚韧合在一起是既有刚性又有柔性,刚柔并济,刚有柔而不易折,柔有刚而不软弱,可强可弱,可曲可伸。“智”为智慧,它是指挥系统,它能够正确选择道路,能够决定如何使用这种坚韧之性,它也是坚韧之性能否配合得当、灵活运用的一种表现。“品”是人的道德品质,别看老道反用道德,还自以为聪明无比,或许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有他的本位,他要做他自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不过,我认为,从人的本质上讲,不讲道德的人并不是真正聪明的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在讲人时是“柔弱”,到了草木这里就变成了“柔脆”了,如果说柔不易折断,那么脆可是很容易折断的。如果说草木又柔又脆的话,那就是一碰就断,对外界的打击毫无抵抗力。“其死也枯槁”草木因为津液尽失,所以会枯槁。老道把人之生和草木之生放在一起比较说明,实际上是一种视人性命如草木的喻意,另外,草木津液尽失就会死亡,如果人体的生命精华尽被行道者摄走,那么,人也就会死亡。柔脆的东西是好控制的,老道希望他控制下的人民会这样。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是说坚强的人就会死亡,柔弱的人才能存在。这也是在叫人不要坚强,要柔弱,这样行道者容易控制。另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这里的“徒”是指行道者的学徒,如果是坚强的、勇于反抗的学徒就让他死亡,如果是柔弱的、能够控制的学徒可以让他活着,也好把他玩弄于鼓掌之间。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极则反”倒是有这样一个规律,但这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只是在事物发展到了极端的情况下,也就是事物的过分发展破坏了它自身存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出现。所以兵强未必就一定灭,木强也未必就一定折。更多的情况是兵强者不易灭,木强者不易折。老道举这些极端的例子做代表来说明强就会灭亡的道理,其用意也是让人放弃强,选择弱。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在道经中行道者是处于下位的,他在这章里所讲的强大是要使处于下位的行道者强大,处于上位的受道者柔弱。

本章所讲的柔弱和强大与“弱胜强、柔胜刚”中的柔弱和刚强不是一回事,要在概念上有所区分。本章所讲的柔弱和强大就是真正的柔弱和强大,真正的柔弱和强大当然是强大支配柔弱,柔弱处于从属地位。而“弱胜强、柔胜刚”中的柔弱并不是真正的柔弱,刚强也不是真正的刚强,它们是在柔弱和刚强彼此之间形成互通的矛盾对应关系之后,所各自显现的柔弱和刚强,柔弱是作假,刚强是在对应中受骗,柔弱要向刚强摄取,所以柔弱能够胜刚强。老道是把本章中的柔弱和行道者的柔弱做以混淆。既然柔弱能够胜刚强,那你就做真正的柔弱吧!行道者也好做真正的强大来控制你。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瞄准时瞄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瞄得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用力过多了就减少一些,用力不足就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把自身的有余奉献给天下呢?只有有道的人。因此,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解析】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句话从整体上讲又玩儿了一个可笑的文字游戏,“其犹张弓与?”中的“与”字不要当作语气助词,这个“与”是“和”的意思,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要翻译成“其犹张弓”和后面的四句话发生关系吗?答案是不发生关系,所以后面的四句话不要从张弓的角度去解释。

译文中的解释就是从张弓的角度去解释的,这种解释很勉强,这是老道故意制造出来这么个文字游戏让不知“道”者去迷惑,去勉强解释,让行道者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勉强的解释就是射箭要瞄得准,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就举高一些;用力要大小要合适,用力大了就减少一些,有力小了就增加一些。其结果是瞄来瞄去,力量的大小调来调去,这四句话根本不是讲张弓这件事,与张弓根本没有关系。其隐含意义是行道者要让受道者不管拿着弓箭怎么去瞄准,怎么去调整力量的大小,都根本找不到目标,甚至是自己在干什么都不知道。

后面四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因为道是诡诈术,所以高尚的人会抑制道的存在,品行卑劣的人会抬举道,崇尚道。道在摄取时奉献付出者为有余者,要损害他们,道有道缺为不足者,就要受到补充。

另外,把道比作张弓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弓背可比作道体,弓弦可比作道缺,二者一实一虚,虚实相应,相互作用而成道,弓张开,对内的收缩力增大,可比作道的对外摄取力增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就是老道行的道,把所谓的“有余”也就是道补都损掉,来补充他的道缺的“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之道”就是受道者所行的道,不是象老道所行的道那样,而是受道者自身本来就不足,还要受到损失来奉献给那些本来已经有余的行道者。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者有两种,一种是行道者,另一种是受道者。行道者把诡诈术中的道体道缺的有余奉献给了天下,借以来套取它物。受道者在行道者的欺骗下,把自身并不有余当作成有余奉献给了天下——行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着实可笑!“李大圣人”既然“不欲见贤”就别写出来,写出来不是谁都能见到了吗?“李大圣人”这么贤,又不欲见贤,真是“贤中之贤!”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坚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胜过水,没有什么能够取代它。弱能够胜强,柔能够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够实行。所以圣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解析】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的确柔弱,也有水滴石穿之说,但老道所讲的柔弱攻克坚强是“水滴石穿”这种柔弱胜刚强吗?不是,老道可不想要这个。关键就在“以其无以易之”这几个字上,“无”是道缺,“水”虽“柔弱”,但用道缺可以摄取于坚强,所以,能够攻克坚强。用这个“水”字实际上是诡诈术的一种遮掩。通篇去考虑,凡是容易暴露诡诈术的地方,老道都做好了遮掩。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若真的“天下莫不知”,岂能天下“莫能行”?一般的情况下,柔弱的水是不能胜刚强的,要想用水的柔弱来胜刚强,这当然是天下“莫能行”。这几句所讲的不是弱胜强,弱胜刚,而是行道者以行道的方式,用“弱之”的方式弱化强,来胜强,用“柔之”的方式来“柔化”刚,来胜刚。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垢为耻辱。行道者对受道者行道,能够行道成功就是受道者的耻辱和不祥。所以“圣人”说:“能够使整个国家接受耻辱的是江山社稷之主;能够使这个国家接受不详的就是天下之王”。这是在鼓励行道者要行好道,争做国家之主。“正言若反”道经中这种情况太多了,与译文中的意思对比一下,本身就是反,当然若反。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怎么才能妥善处理呢?圣人拿着签订的契约,并不会责怪他人。所以,有德的人拿着契约而不会过分的要求对方兑现,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解析】

“报怨以德”一句有些出入,据资料介绍,此句原在63章当中,但有些人怀疑是流传有误,认为此句应该在此章当中,所以此句是从63章移过来的,好象原来流传的文章中本章没有这一句。有些人可能没有真正理解道经,认为此句放在这里内容衔接,语势通畅。根据我的理解此处应该没有此句才对,若有此句虽然可以勉强解释,但内容不合理。“报怨以德”的真实意思是受道者在被欺骗中因为付出了德而产生报怨。本章所处理的是和大怨之后所遗留下来的余怨,是一个末尾的善后处理方法,而“报怨以德”是指整个骗局,本章不是处理整个骗局“安可以为善”的,而是处理余怨的。故此处把这句认作不存在,不再解释。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何为“和大怨”?受道者被行道者所骗,受道者若知情必然产生怨恨,和大怨就是行道者用行道骗人的方式把这种大的怨恨和掉,让受道者不知情,不产生怨恨。但是受道者被大骗之后什么都没得到,虽然在老道高明的骗术下未必能够完全反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或多或少会有所反省,于是就会产生所谓的“余怨”。产生余怨之后怎么能够妥善处理呢?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在左右上,行道者居于左位,在31章当中有“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契”是契约。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圣人”为了避免余怨累及自身,事先和受道者鉴定一个能够自己与受道者不发生争执,使自己处于吉位的契约,使受道者不会因为余怨而责怪自己。实际上这就是事先给受道者预备好一块“堵嘴布”,一旦有余怨的时候好用这块“堵嘴布”堵住受道者的嘴。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司彻;一些译文把它解释成掌管上税的官职,我不知道古文中“司彻”到底有没有此意,而在另外的一个版本中“彻”字换成了另外一个字,我不知是何因何意。但在此文中结合前后文的意思“司彻”两字的解释不应该是上税的官职。这句话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在受道者有德的时候,也就是被骗的时候,设法签好契约,在没有德的时候也好设法全身而退。道并不会偏向着谁,通常是给予那些善于行道的人。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小的国家,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兵布阵。使人民再恢复到远古结绳的自然状态之中。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犬的叫声都能够听得见,但人民一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来。

 

【解析】

小国寡民。:老道所讲的小国指的是行道者所组成的“小国”,这个“小国”要求的是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以免泄露“天机”,所以要“寡民”。实际上这个“小国”当中的“民”,都是行道者。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什伯之器”的引申意义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此句的意思是使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得其用,发挥不了他们的才能;使人民怕死而不敢迁徙。这是行道者的控制之法。轻死是不怕死,重死是怕死。也就是用死亡威胁的方式使人民不敢远离道的控制。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舟舆指的是能够使受道者摆脱道控制的路径。甲兵指的是受道者能够与行道者对抗的能力。这句的意思是虽然受道者有摆脱道控制方式,但是已经被行道者所堵死而无法摆脱了;受道者虽然有与行道者对抗的能力,但是已经被行道者所控制而不能对抗了。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用之做什么呢?是古时所传的结绳记事吗?老道没这种打算,想来应该是用来捆绑和控制受道者,那么结绳就是行道者所制造的用来控制受道者的道。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讲的行道者,“服”是道的外包装。这句的意思是行道者通过行道的方式来骗取,吃着骗取来的甘甜的食物,包装美化着道,安逸地在他的住处生活,快乐的享受着道的骗局所形成的是风俗习惯。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行道者的国度和受道者的国度相互之间都能够看得见,鸡犬的叫声相互之间都能够听得到,可是对于骗人的真相,行道者一直到受骗者老死的那一天也不会和他们互通消息。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可信的话听起来并不华美,华美的话并不可信。善良的人并不善辩,善辩的人并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并不在人前显示知识的广博,显露自己知识广博的人并不是真正有知识。圣人并不积累财富,越是为他人付出而自己就越是拥有,越是给予他人而自己就越是拥有更多。自然的规律是有益于万物而不会损害万物。圣人的行事准则是去做而不会为自己去争取利益。

 

【解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道的这几句是在告诉人什么样的话可信,什么样的人善良。这几句话说得倒也有些道理,只可惜是出自于一个超级骗子之口。这几句话放在这里的意思是这样的:可信的话并不华美,华美的语言并不可信。《道德经》虽然没有华美的语言,但是是可信的。善良的人并不善辩,善辩的人并不善良。老道我并不善辩,所以我很善良。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实际上是有让人放弃智慧的企图,因为真正知道“道”的人知识并不广博,知识广博的人并不知道“道”,所以广博的知识对于悟道而言毫无用处,所以要放弃知识,这是老道让人放弃智慧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便于对受道者进行控制。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既然“不积”,何至于有后面的“愈有”和“愈多”呢?不是真的不积,是无论积多少就是“不积”,就是没有,这样也好有道缺,也好再摄取。“为人”是谋划骗人,控制人,不是为人民服务,老道不是“活雷锋”。“与人”是“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与”,“与人”的意思就是摄取于他人,也就是把他人变成道的猎物。这句话总的意思“圣人”无论骗到多少都是“没有”,因为靠这种“没有”去摄取而自己会更加拥有,拥有的更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如果真的天之道是只会有利于万物,而不会损害万物,那么,在第5章中何以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靠摄取获利而自身不会受到伤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道出了“圣人之道”的本质,是“为”而不是“无为”。结合前一句,意思就是行道者行道的宗旨是谋划获利而自身不受伤害,谋划摄取而不发生争斗。

            

 

                                        后记

为了能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李耳的其人、其事,现把《史记》中的李耳放置于此,然后再就:“老子”之名;孔子与李耳;关令与李耳;这三点进行认识分析。至于《史记》中的“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不过是其弟子门徒们的编造,故不再解析。

 

 

                             1、《史记》中的老子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2、“老子”之名

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当中,“诸子”都是以自己的姓或姓名后加一个“子”字来命名的,比如象孔子、孟子、庄子、孙子、墨子等都是姓后加“子”,韩非子是姓名后加“子”,而只有这位李耳不一样,他自称为“老子”。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说,他姓李应该叫“李子”或者是“李耳子”,可是他为什么要自称“老子”呢?他又不姓老。

实际上,这里面是有用意的。除了《道德经》的42章当中有“吾将以为教父”之用意外,还有另外一种用意。真可谓:诡诈老鼻祖,处处都诡诈。

人们从开始读《道德经》——把它当作修养道德的经典去读,到最终读懂《道德经》——原来它就是怎么个缺德败类的玩意儿,除了好笑之余,都可能要禁不住对这位老道要骂上几句,老道也深知这一点。那怎么办呢?这位“太上老君”有办法,什么办法呢?

《道德经》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就是办法。那怎么个“执左契”?“老子”这个名字就用上了。“老子”这个词在汉语当中有“父亲”的含义。读者在研读《道德经》的起初就已经管这位老道叫“老子”了。最终虽然明白过来,但已经叫过了。要是有人骂他的话,这个名字就能发挥作用了。他会这样告诉你:你可都管我叫“老子”啦,我是你的“老子”,你能骂你的老子吗?你要是骂你的老子不等于骂你自己吗?这样就又做成了一块可笑的“堵嘴布”。

《道德经》连作者的名字上都是圈套,只要你一叫他的名字就上当。

所以,我在解析《道德经》的时候,对作者直呼其名,或称“老道”,也是避嫌!

老道这样搞,对于他自身的辈分也未必完全有好处。他至今有已经2500多年了,我们现代的人可能是他上百代孙子辈分上的人,而他却只停留在“上一辈”的辈分上,他相对于他的同代人大约降低了一百辈。不过老道相对于我们的很多前辈人,他也是上一辈。老道为了避免挨骂,就想当“上一辈”——他完全把辈分给搞乱套了。

     

 

                                        3、孔子与李耳

    《史记》当中的一段: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真的有这件事吗?史实已经无法考证了。如果事实上没有的话,那也是老道的门徒们编造出来的。即使是编造的,这种编造也有一定的目的性。索性我们就把它当做一个事实去分析,分析其中的目的性或是真正的内涵。

老道是行道骗人的,但是如果遇到像孔子这样的聪明而有智慧的人,他能不能够像成熟的猎手擒拿猎物一样,轻松的把孔子拿住呢?从“孔子去,谓弟子曰”的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能够寻根捉迹的,所以老道是不能像擒拿猎物一样,骗得了孔子的,老道也深知这一点。也就是说孔子是一个在智慧上能够和老道分庭抗礼的人,这其实也就是《道德经》当中的“上礼”者。老道对于这样的对手怎么办呢?《道德经》第38章: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这样的人来学道,不要答应他,抬起胳膊把他扔出去。因为这样的人能够揭穿骗局,所以,要把他弄走。

而前面所讲的那段故事也正是描述了这样的一种事件。孔子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等说教。孔子大概听说老道有些道行,就要像老道“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可是老道却不想让孔子“从之”,因为以孔子这样的人品知道了道的真相之后,只会揭穿道的骗局,而不会从之。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故事:孔子像老道问礼,也就是人之间应该遵循什么礼法,老道怎么回答的呢?我们把它从道的角度破解开,其实这里面也是含有类似于《道德经》中的阴阳话的成分。“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礼法这些事早就没了,不过是流传下来的一些话罢了。也就是我们行道的人什么礼法都没有。“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你们这些人时运好了,能够驾车而行,时运不好了,就只能困苦劳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良贾指的是好的商人,这里其实是指行道者自身。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这些行道的人就像善于做买卖的商人一样,深藏着,却好像没有什么。你很有盛德,可是容貌却好像很愚蠢,不能体悟其中的奥妙。“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如果要是把你当做道摄取的对象,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行道者在摄取他人时,要去“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的,所以这里解做行道摄取。其实也不是他不想去摄取,而是孔子实在不是一个他能够摄取的对象。“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我能够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实际上,从表面上看,就是孔子问了老道一句,老道是连损带训,把孔子打发走了。老道虽然用了道语,但没有露出破绽,而孔子却被弄得一头雾水,最终也没明白过来,还赞叹老子犹如龙,乘风云而上天。

可见,在老道和孔子的交锋中,虽然孔子没有被沦为“猎物”,但老道还是占得上风。以至于有了后来的儒道相绌。当然,我想,这件事很有可能是老道的门徒们编造出来的。

 

 

                                      4、关令与李耳

《史记》中: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道的《道德经》写完之后,有一处不过关。哪处不过关呢?《道德经》中主张无为,可是李耳写《道德经》本身就是在有为。所以,会有很多后世人来问他:你主张无为,那你怎么还写《道德经》呢?你这不是在有为吗?

老道怎么办呢?他不直接回答你,让你悟,悟什么呢?他让你看看这本书是怎么写成的。《史记》上的记载:(老子)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从所记中可以看出老道传出这种“故事”有这样的意图:我是无为呀!我都要归隐啦!我归隐都要出关了,可是那个关令强迫我让我给他著书。他是关令,这个关他说了算,我要是不给他著书,他就不让我过关,不让我归隐(无为),我为了过关去归隐,我才“顺其自然”给他著书的。彊是硬要、强迫的意思。

真有这个事儿吗?肯定没有。弄出这么个事儿来,是为了让他的《道德经》过关,过的就是他主张无为,而写书本身又是有为这件事的关。这样,要是有人问起这件事,只要结合写书的原因一悟就悟明白了,他这一关也就算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