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发展最好的部门:周恩来一生不回故乡的真正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1:05:41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从此,他再没有回去过。+ -

  周恩来的秘书之一王伏林曾回忆说:“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那年,总理从广州飞北京,快到淮安上空时,特意走到驾驶舱中,从飞机上看淮安。”那是1959年元月,当时驾驶员降低了飞行高度,在淮安上空盘旋了三圈。周的卫士长成元功当时也在机上,成将周扶回座位,周一言未发,陷入沉思。后来,周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淮安的变化不大,大运河、(文峰)宝塔、镇淮楼都还在,只有南门大街好像变宽了。”+ -

-

- 1914年,在天津南开读书时的周恩来。

   -

- +++儿时每识一字都装斗里+

  周家到周恩来这一辈,在淮安已是第四代。1898年3月5日,周诞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城(今楚州区)内驸马巷的周家大院。+ -

  周父名周贻能,娶清河知县万青选的第12个女儿万冬儿为妻。万冬儿即周生母,娘家人称她为“十二姑”。+ -

  周恩来乳名“大鸾”。周家的后人从上辈那里听说,周出生前,周母梦到一只大鸟飞入自己怀中,当夜便生下了周。+ -

  《山海经》称:“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这个传统的中国家庭,认为万冬儿的梦乃是吉兆,遂给这孩子起名“大鸾”。+ -

  周在8个月大时,因叔父周贻淦重病,为了“冲喜”,过继过去。于是周有了自称的“两个母亲”,生母万冬儿和嗣母陈氏。+ -

  周恩来5岁时即进入塾馆,而当时在淮安已有12所新式学堂。入塾之前,嗣母陈氏已教周认字念诗。陈氏教育手段很特别,每次周认识一个字后就装进一只小柳斗里,这只柳斗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6岁,这一年,周家发了一笔意外之财。那年的春节,周贻能带着妻子万冬儿和三个孩子去30里外的清江浦万家走亲戚。初二那天,周父和周的十八舅,见街上有卖彩票的,两人凑份子花50文铜钱,买了一张汉口鼎隆钱庄发行的彩票。+ -

  开奖时,意外中彩了,获得当时的天文数字奖金一万元现大洋。周贻能其时又在湖北谋得一份差事,遂赴汉口领奖。周家中大奖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亲朋上门祝贺,吃吃喝喝,加上万冬儿是千金小姐出身,大手大脚惯了,所得的5000块大洋很快就花光了。+ -

  从汉口领奖回来后,生母、嗣母带着几个孩子离开楚州,“躲”到周在清河的外婆家。进了万家公馆,周与表哥万叙生等一道学习。作业完成后,便与万叙生一起出去放鸽子玩。1950年,万叙生去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看望已是国务院总理的“翔宇表弟”时,周开头就问:“你还记得教我做鸽哨的事吗?”+ -

  但中彩以后,周家的家道开始中落。不久,万家也不能住了,他们住到了嗣母陈氏的娘家“陈家花园”。+ -

  这次中彩,影响了周以后的决策行为:“得彩票,完全是昙花一现,我小时看到这状况就想,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所以我最反对彩票了。”内地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恢复彩票。“彩票太坏了,助长人的侥幸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一提彩票我就烦,所以现在我把彩票废了,我要报复旧社会的彩票。”+ -

-

- 1950年时的周恩来夫妇

   -

- ++周恩来有四位母亲+

  周生母万冬儿在35岁时即患肺结核病死,其时周只有8岁。周后来谈到生母的死因时称:“我家在祖父去世后,每况愈下,母亲因操劳过度成疾。”几个月后,嗣母陈氏也因染上同样的疾病离世。两位母亲去世后,周不能再住在清河,在离开两年后,又回到了在楚州的周家老宅子。+ -

  周贻能常年在外谋事,无法照顾家庭,周与两个弟弟后来由八婶母管教。周家此时已无私塾,周便到离驸马巷不远的表舅龚荫荪家私塾“借读”。+ -

  龚荫荪是一位有爱国思想的人,同情、支持孙中山的主张,结识了同盟会成员,还曾变卖家产资助革命党的活动,龚后来因此被抄家。后来很多论者认为,就是在这段时间,周的思想受到了影响,产生了“革命”的想法。但这种观点现在一些大陆学者已产生怀疑,淮安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秘书长徐忠认为,周的革命思想启蒙应该是在走出淮安以后。周自己亦称:“12岁以前我受的完全是封建教育。”+ -

  在龚家学习时,周的一个收获是练得一手好字;另一收获是又有一位新妈妈,即表舅妈蔡氏。+ -

  据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秦九凤的考证,当时龚家认为周“命硬”,生母、嗣父、嗣母都早岁而亡,要让周这孩子长寿,得认一个能留住他的干娘。正好表舅妈蔡氏生肖属“牛”,“牛”谐音“留”,蔡氏又喜欢大鹏鸟,于是便在周10岁生日那天,认周做了干儿子。+ -

  这样,生母万冬儿、嗣母陈氏、干妈蔡氏,加上当年的乳母蒋江氏,周在成长过程中,实际先后受到四位母亲的影响。+ -

-

- 淮安周恩来故居

   -

- ++未回淮安之谜+

  真正改变周恩来命运的是1910年。是年4月,汪精卫等人刺杀载沣未遂被捕,轰动全国。周在这一年的春天,被四伯周贻赓接到东北。这次离开淮安,周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过淮安。+ -

  1946年,周曾有机会回淮安家乡。当时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到南京,南京到淮安只有300里。1950年1月,周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一个会议上说:“那时我就很想从南京回到淮安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 -

  ”+ -

  据周的贴身警卫韩福裕于1991年10月讲述,当时周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担心亲属被国民党迫害,二是怕给地方土改带来困难,加上时局不稳,未能成行,“没有到我母亲的坟前尽我做儿子的一份孝道”。韩称,周曾表示,现在全国解放了,“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 -

  于1949年后成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却也一直未回淮安。1958年曾盛传周要回淮安看看,于是当地官方拓宽了南门大街,又将周记忆中的镇淮楼改造成独栋的楼宇,所以1959年周在飞机上俯瞰淮安时,感觉“南门大街好像变宽了”。+ -

  1960年,在北京接见家乡干部时,周称:“我很想回去看看,从12岁离开淮安,到今年整整50年了。”1961年9月,周恩来在庐山开会,去看望住在附近的表妹万贞时,万的嗣子钟则朱曾问“七舅”(指周)为什么不回去。周摇摇头说:“现在不能回去。一回去就找麻烦,亲戚们全找来了。我满足不了他们。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 -

  周不只自己不回家,还阻止弟弟周恩寿回去。周是怕给组织上添麻烦,而且周家在地方也是大户人家,“衣锦还乡”,影响不好。周恩寿夫妻死后才得以“回家”,把骨灰葬到了淮安。+ -

-

-

- 周恩来诞生地

-  

-  周恩来出钱让当地平掉祖坟+

  “我家有一点坟地,落在何方,我已经记不得了。如淮安提倡平坟,有人认出,请即采用深葬法了之,不必再征求我的意见。我先此函告为证。个人家事,麻烦你们甚多,谨致谢意,顺祝健康!”1958年6月29日,周恩来亲笔给时任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及淮安县委写信,希望当地平掉周家祖坟。秦九凤称,此后,周先后几次提出平祖坟的要求,但直到1965年春节除夕,才真正如愿。+ -

  如今,淮安当地拨款50余万元人民币,用于周家祖坟的建设和保护。+ -

  周的祖父母、堂祖父母、嗣父母、生母等人,均葬于这块祖茔地。秦九凤称,周祖籍浙江绍兴,曾祖父周光勋、周光焘兄弟俩并未葬于此地,而是归葬于绍兴城外凰狮子山,“落叶归根”。+ -

  1965年春节前一天,即农历除夕,在周的一再要求下,当地将周祖茔地上的7座坟全部平掉。现在已看不到一座坟头,就是一块平整过的与农田无二的土地。在政府进行保护之前,一直是蔬菜地。+ -

  当年参加平坟、现已74岁的村民夏殿坤说,当时还是生产队编制,队员接到大队干部的平坟通知觉得很突然。因为要过年了,生产队已不再上工。听说要平掉周总理的祖坟,当地人都不敢干,也不愿干。特别是听说要将周已逝先人的棺木降下深埋,不少社员都想不通。当地人迷信,“降棺”就是“降官”。+ -

  因为天寒地冻,土地十分坚硬,参加平坟的社员只得用铁锛掘开硬土,挖到上午10时,终于挖开了7座坟,7座坟内共有13口棺材。由于棺材太重,在无法起抬的情况下,有人向当地的供电所借来了铁葫芦(注:一种能吊重物的铁滑轮),才将一口口棺木吊离原位。当时挖起的棺木顶头均有红漆写的死者的姓名、出生和逝世的年月日,但因为当时大家忙于深埋,无人留意记录死者姓名。+ -

  夏殿坤称,当时的平坟实行承包制,四五个人一组,各负责一座坟,哪组先处置好哪组先回家过年。夏所在的那个组最辛苦,是周祖父的坟墓,周祖父生前娶有一妻一妾,所以是一坟三棺。周祖父棺材又沉又大,两次抬断了耙杆和木棍。+ -

  夏称,这次平坟并不是义务劳动,参加平坟的社员事后每人领到了一元人民币的辛苦费。这笔钱是周委托办公室寄到淮安的,还有青苗损失赔偿费,共计70元人民币。给这笔钱,当地人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周的人品,不愿意白用集体的劳动力;二是当地迷信认为,挖祖坟是犯忌,一般人是不会干的,周家得花钱请人才能消灾。+ -

  周当时不只要平淮安的祖坟,还要平掉绍兴曾祖父周光勋的坟。当时,绍兴方面与淮安一样,不肯平周家祖坟,看到周光勋的坟已破烂不堪了,还准备重修。周对家人说:“我告诉他们不准修坟,要平坟,起码不准修。如果他们修,我一定要付钱,二是仍要平掉。当然对平坟的问题,也不能由我一个人决定,以后如有机会到绍兴,我要找本家开个会,共同研究把坟平了。”此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平坟还田”运动。 -

-

-   周恩来人格魅力探析

-

         一双神炯而睿智的浓眉,有华夏第一美男之称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不仅以他外柔内刚的俊秀让他的敌人和人民诚服,更以他完美的人格魅力使山河动容。 -

-

          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伟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杰出人物。他具有超凡的气度、才华和人格魅力,融集中华民族种种智慧美德与共产党人的气质品格于一身,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宏博精深,吞吐日月。他曾以超凡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他的去世使中华大地有了亿万人侍立寒风哭英灵的旷古悲恸。当时已80高龄的胡厥文老人写的一首五言诗《悼念周恩来总理》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庸才我不死,俊杰尔先亡。恨不以身代,凄然为国伤。”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许多人从心底发出以已之“灭”换周之“存”的愿望。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由此可见一斑。稍后,丙辰清明节期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不怕高压,不惧邪恶,甚至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周恩来总理的怀念哀悼之情,谱写出一幕幕悲壮的史诗剧。   -

-

          浪人曾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时写过一篇纪念文章。全文将近2万字。第一部分:简述周恩来逝世后国内外的反响;第二部分归纳了周恩来人格魅力的六个方面;第三部分分析了周恩来人格魅力形成的原因。值此周恩来忌日(1月8日)到来之际,贴出文章第三部分,以示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怀念之情。   -

-

        为 了便于朋友阅读,先列出原文第二部分归纳的周恩来人格魅力的六个方面的标题:   -

    一  自强不息,正道直行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

    二  敦厚宽仁、贵和持中与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宽阔胸怀   -

    三  廉洁自律,心中无我与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高尚情操   -

    四  重民亲民,体恤下情与密切联系群众、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五  求真务实,不图虚名与勤政高效的工作作风   -

    六  博闻强记、睿智豁达与灵活高超的斗争艺术   -

-

      下面是文章的第三部分:   -

      周恩来人格魅力形成的原因   -

-

          一般认为,理想人格的形成,一方面受到社会的、历史的、家庭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赖于自身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周恩来人格的形成,主要也是由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

-

          从客观上看,中国是一个有5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理想人格影响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贤人名士。塑造理想完美的人格是历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出身于人文荟萃之地封建仕宦家庭的周恩来自幼不能不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

-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绍兴周家是一个世代聚居的大家族。说来有趣,鲁迅(周树人)也是出身在这个家族的。1938年10月,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的纪念会上,周恩来曾提到过这件事,他说:“在血统上,我也许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是出身浙江绍兴城的周家。”到了周恩来祖父周殿奎(字攀龙)一辈时,他这一家就离开绍兴,迁到江苏淮安。   -

-

          周恩来出生地淮安,历史上商贾云集,书院林立,人文荟萃,与苏州、杭州、杨州齐名,为京杭运河沿岸四大都市之一。从楚汉相争到明清盛世,淮安出过许多有名的文臣武将。这里是辅佐刘邦开“四百年帝业”的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的故乡,出过击鼓抗金兵的巾帼女杰梁红玉,御敌抗英捐躯虎门的关天培以及一代文学巨匠吴承恩。城内现有汉韩侯祠、梁红玉祠、关忠节公祠、吴承恩祠等。淮安的人文历史对少年周恩来影响是很深刻的。   -

-

          周恩来祖父周殿奎早年当过师爷,晚年做过一段时间山阳县(1914年改名为淮安县)的知县。到了周恩来父辈时,家庭经济情况已相当衰败,算是一个没落的封建仕宦家庭。   -

-

          周恩来生母姓万,人称万十二姑。她性格开朗,精明果断,很有办事能力,婚后生了周恩来和她的两个弟弟。周恩来不满周岁时,为了替病重的叔叔“冲喜”而过继给叔叔为子。不久叔叔病逝,周恩来便跟着嗣母(婶母)陈氏生活。陈氏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读书人家,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在诗文书画上都有较好的修养.那时陈氏才22岁,因年轻守寡,从不外出,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周恩来4岁时,嗣母就教他识字,5岁时送他进私塾读书。嗣母对周恩来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就把他叫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空暇时就教他背诵唐诗宋词,给他讲,《天雨花》、《再生缘》等故事。直到陈氏去世前,周恩来几乎一天也没离开过她。嗣母的教育以及她身上体现出的中国知识妇女贤淑文静的品格对幼年到少年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影响是异常深刻的。40年后,他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他又说:“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他还讲过:母教的过分仁慈和礼让,对他的性格也是有影响的。 -

-

           1904年,6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母亲、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外祖父家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私塾里读书。外祖父万青选当时任清河县知县,家里藏书很多,周恩来能够大量自由地阅读。外祖父家人口很多,家族间发生了矛盾,常要请周恩来的母亲万十二姑去调解,周恩来常跟着母亲去,学到许多办事的方法。   -

-

          此外,周恩来幼时,嗣母陈氏还给他请过一位出身贫寒的乳母蒋氏。在这位勤劳、耿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哺育教养下,幼年周恩来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   -

-

         新中国成立后,当了国家总理的周恩来时常回忆当年乳母领着他在两个宅院之间那小小的水井旁栽种腊梅、雪松、翠竹的情景。   -

-

          后来,生母和嗣母相继去世,9岁的周恩来就肩负起支撑门户、照顾两个弟弟的重担,从而磨炼了同他的年龄似乎很不相称的那种精明果断、富有条理的办事能力。直到他12岁时应四伯父之召到东北铁岭、沈阳上学才离开故乡。这次离家远行是周恩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后来说:“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

-

          毫无疑问,一个人的早期(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对日后的人格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从周恩来的出身及家庭文化对他的影响不难看出他人格形成的痕迹。后来他参加了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他那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人格融入共产党人的品格修养之中,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周恩来逝世后,日本一位叫林慧儿的学者撰文这样评价周恩来的品格形成:“可以说,生在江苏省淮安,长在东北沈阳和河北天津,这也许给周总理幸运地提供了北方人有南方人的性格,南方人有北方人性格这样一种兼而有之的坚韧与灵活的机会,而且有过日本和法国留学的经历……更加关系到周总理的成长。再加上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动荡时期以及在成立之后必须着手从事建立国家机构和充实核心部门的工作,结果这些都使周总理的品格更为炉火纯青了。”   -

-

          世间事物,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周恩来光辉人格的形成,主要有赖于他个人长期不懈地刻苦修养、虚心学习和进行严格的自我解剖,从而使得他的人格日臻完美。   -

-

          周恩来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他一生刻苦进行党性修养和人格修养的生动写照。   -

-

          周恩来早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在该校《敬业》第五期发表《我之人格观》,文中认为“人格之造就,端端良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道所在,正理趋之。处世接物,苟不背乎正理,则良心斯安,良心安,人格立矣。”这可以说是周恩来早期朴素的人格观,也是他日后人格形成的基础。此后,他又围绕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拯救国家等问题,先后写了《论各誉》、《国民宜有高尚思想说》等作文,认为一个人应当珍惜自己的名誉,把它看作“人生第二生命”,但又不能“存遨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否则“汲汲于名,犹汲汲于利之徒”。同时一个人应有远大志向,不为金钱高官所惑,而要以“拯救神州陆沉为己任。”[31]这些观点后来成为他人格修养的准则。   -

-

          参加革命后,成为共产党人的周恩来,把个人的人格修养纳入党员党性修养这个大题目,当作自己终生的必修课。他把党性修养看成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过程。他说,共产党员“要把思想改造看成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他还说:“改造没个完,一直到死,那时也不能说改造够了,只是比现在好一点。”他与邓颖超同志经常相互勉励,说要注意搞好思想改造,不然便有落伍的危险。身居高位的周恩来特别重视带头进行党性修养。他说,自我改造的程度如何,主要决定于自觉性,而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改造.因为“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他说:“我的确常说我也要改造这句话,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