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坚果发布会视频:教育改革反思——期待教育思想的大解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46:13

 

引言——中国教育改革深陷非理性教育思潮的困扰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曾经出现过“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似乎今天中国教育界又面临着这样的困局。这既反映了老百姓对教育的极大关注,又凸显出教育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一挑战,固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时代特征所造成的历史局限性有关,更与我国教育改革路径选择所折射出的教育思想困境有关。

请看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人士的言论:

一位重点大学校长在2009年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发表的下面一段话:“目前大家都体会到了应试教育的苦果,但中国现阶段是不可能取消高考的。在当前社会诚信不足的时期,如果取消高考,那会极大影响教育公平,将是另外一个灾难。”——中国教育报

  一位重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告诉我:全国人民都在搞应试教育。言外之意:怎么搞素质教育?

  一位教育局长告诉我:一家就一个孩子,负担能降下来吗?

我们需要深思——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就是要取消高考吗?

如是,我们的教育改革当然会遭遇人民群众的极大反对,因为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力剥夺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分层的机会。

政府、学校与社会之间有没有“隔离墙”?家庭、社会教育与国家主导下的学校教育行为能划等号吗?或者说,教育是不是社会的“附庸”?

教育与社会之间应该有一道“隔离墙”,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育是专业行为,教育不能人云亦云;二是教育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但教育不可能按照每个老百姓的直接利益诉求来办。

社会、家庭可以功利,政府和政府主办的学校教育可以功利吗?

社会与家庭可以有自己对教育的直接的功利化需求,但政府和政府主办的学校不能把直接满足这种功利需求当作自己的办学目标。教育在满足老百姓的功利性需求时必须以满足老百姓的长远根本利益为前提。或者说,教育必须引领老百姓、引领社会需求的功能和责任。

人人可以谈教育,人人可以评论教育,既有其可喜的一面,也有值得人们忧虑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中国教育之福。

这既反映了我国老百姓对教育的超乎任何国家的特别关注,也反映了我国老百姓期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一种迫切的心情。这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老百姓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关心教育。但也有其令人忧虑的一面,就是社会上对教育的“过度关注”会导致一种对教育的过度期待,甚至转化为一种教育浮躁,一种对教育的非常“苛刻的功利性需求”。特别是,当教育的非理性需求过于强大时,就会给教育界带来无法承担的压力,教育走向极端功利化在一些地方就会成为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非理性教育思潮,不是中国之福!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教育有一种被非理性教育思潮所绑架的危险。只有尽快从非理性教育思潮的“陷阱”中走出来,在教育认识上正本清源,解放思想,才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改革路径,进而走出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基于以上认识,我谈以下十个问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我国教育陷入了发展与改革的“悖论”

今年,是我们送别大师的一年。7月11日,季羡林、任继愚两位来自齐鲁大地的人文大师驾鹤而去;10月31日,钱学森、贝时璋两位科学大师又携手西行。特别是,随着钱学森先生的去世,“钱学森之问”一时在全国成为热门话题。这反映了中国教育意识的觉醒。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重视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为什么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那么快,而我们的科学大师、人文大师对教育却越来越忧虑?

我们如何对待钱学森先生讲的,他的一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个是在北京师大附属中学读书,一个是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钱先生对他在北师大附中那一段读书的时光非常怀念。问题在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从整体上讲,为什么离育人的本质要求越来越远?不要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上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学生负担也没有这么重?那时,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比今天还要大?我认为,当代中国教育陷入了“发展”与“改革”的悖论困境。不走出这个困境,中国教育就不可能走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二、我国教育需要走出夜郎自大的迷思

我国教育界弥漫着一种可怕的“夜郎自大”心态,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好的。甚至曾有教育界高官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现在,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都在学习中国的教育。如何看待这一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我国基础教育界存在着一种可怕的盲目乐观,没有清醒而深刻的教育危机意识,甚至对基础教育改革不思进取。

中国教育确实有自己的优势,这就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系统完整。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教育有比这个更为重要的目标,这就是培养人,让人成为人。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的今天,中国教育的传统优势日益缩小,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传统优势越来越强。这就是个性张扬和能力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更为本质的目标。

在时代发展的挑战面前,用我们越来越短的所谓优势,与去人家越来越强的优势相竞争,其竞争的前景难道不是不言自明吗?

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办人人考重点大学的教育

现在,有不少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同于办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教育,甚至说,是让更多人的进重点大学的教育。

如果我们认同这个观点,那么,我们可以说:永远不可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为我们不可能让每个老百姓的孩子都送入重点大学读书。

如何办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一个一个老百姓简单相加的结果,不等于“人民”。

人民利益是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代名词。

从这个意义上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标准有以下三个方面:

1、让每个孩子享受有条件保障的教育

一定区域内的教育,就其条件而言,必须是有标准的。这是公共服务的本质要求。

城市可以有教师开设音乐、美术、体育,农村不能开设,这是教育的不公平。

2、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保障的教育

一定区域内的教育,就其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言,必须是的质量标准的。放弃一部分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质量标准,都不可能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是教育违法行为,攀龙附凤是教育的堕落,学生学习质量达不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教育的失职!

3、让每个孩子享受各得其所的教育

每个人都是差异的,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让每个孩子享有符合其先天资源禀赋要求的教育。这里,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积极而有效的分流。包括义务教育之后的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分流和学校体制内的分流。

四、减负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真正目标

“减负”始终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围绕着减负,我们出台了一个又一个文件

可是,在十七大的新闻发布会上,小记者问教育部长:为什么我们的书包还那么重?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多睡一会儿?

世纪难题:地震中的母亲对天堂的孩子说:“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天堂里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书本,和爸爸的拳头……”。

我认为:减负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直接的根本的目标

关键是我们的孩子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如何让孩子们过有意义的学习与生活。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

改变学生学习的内容,从统一到选择

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从书本学习到实践学习

改变学生学习的时空,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从被动到主动,从无兴趣到有兴趣

五、高考改革不是中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今天,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推行,几乎成了人人脱口而去的“口头禅”。甚至有人给我提建议:推进素质教育不用那么忙活,也没有那么难,抓好一条,就是高考改革就行了。

可是,30年来,我国的高考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可为什么“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

我认为,把高考改革看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直接否定了基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否定了基础教育的国民素质教育性质,把基础教育直接当作了高考预备教育,把普通高中办成了高考训练班。

同时,我可以断言,不管高考改革推进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通过高考改革解决所有学生的能力鉴别问题,或者说,不可能通过一张试卷解决所有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鉴别问题。

高考改革不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更不可能完全靠高考改革解决引领我国教育健康和谐发展问题。

六、“课堂教学中心情结”不解除创新人才培养无法真正起步

  今天,我们教育界有多少朋友几乎天天都在喊“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到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再到今天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人们开始机械地追求所谓高效课堂,误以为把过去课堂教学中应该进行的课文感知、基本训练等教学内容放在课前,名之曰“学案导学”,然后,在课堂教学上直接进行交流互动,就是“高效课堂”了。

我认为:这不是什么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只有两个深刻的判断标准,这就是:学生最大程度的课堂教学参与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我国教育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课堂教学中心情结”。似乎教育除了上课、做作业,其他都不是教育。以至于,我们有教育局长质问:现在节假日、双休日那么多,不让孩子学习怎么行?在这些局长眼里:不上课,不做作业,就不是学习。

今天,在不少地方:

我们的教育只要课堂教学,不要实践教育

我们的教育只要学校教育,不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包办越多,离真正的现代教育越远,对教育的危害越大。

寄宿制学校越办越多,不是中国教育之福,是中国教育之祸。为什么要办寄宿制学校?无非是要解决那些交通不便地区少年儿童的就学问题。可是,今天为什么有那么多交通便利地区也在大办寄宿制学校?无非就是想把学生关在学校里、关在课堂里,可以进行集中统一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大家想没想到:这种做法,切断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剥夺了学生实践体验性教育的机会!

有一些寄宿制学校,鼓吹要提供保姆式服务,这真是彻头彻尾的对教育的无知!

如果学校教育不回到生活,不重视实践教育,我们的课程改革注定要失败,我们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期盼注定无法实现。

  我不得不大声疾呼——放弃“圈养”,让学生回归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加强实践教育。

七、创新体系建设没有基础教育支撑是无源之水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要在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无疑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问题在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如何选择?现在的战略部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二是高等院校的知识贡献与人才培养,三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我认为,这个路径选择存在着重大的缺陷,这就是抛开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无源之水,是缘木求鱼。为什么?

请看下面一张图片:

大家猜猜,这张照片反映的是什么?这是一张人们拍摄于2009年6月4日的照片。反映的是我们的高中生在即将离开他们生活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之时,将陪伴着他们三年的课本、教辅、练习册、考试卷等等,统统撕掉,然后从他们的教学楼上向下抛洒时的照片。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这张照片后有什么感想?钱学森先生为什么深切地怀念他们的高中生活时代?因为高中教育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的时期。

试想,今天的教育,从整体上讲,使多少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而没有了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何谈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们不能不说,没有基础教育支撑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无源之水!普通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

八、教育要从“体力型教育”走向“脑力型教育”

发达国家的经济越来越“轻”。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不再是以牺牲能源和资源为代价,而是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等。因此,发达国家的经济越来越轻。由此,世界上有“脑力型国家”与“体力型国家”之分,像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都已进入“脑力型国家”之列。可是,我们国家呢,我们还是所谓“世界工厂”,还是世界的“打工仔”。说到底,我们还是一个“体力型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走了一条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同的粗放型道路。这条道路有以下四个特点:

1、高消耗——师生时间投入量极大,教育成为拼体力、拼消耗的一种体力型劳动。教育本来是一个智慧型行业,本来人们的经验越丰富、智慧越成熟,在讲台上越有风采、越优秀,可是,试看今天站在高中讲台的老师们,还有多少50岁的,不要谈什么60岁的老师!这是教育的悲哀!

2、低产出——教师和学生发展不全面、不健康。畸形发展成为不少地方学校教育的一种常态。

3、粗放式——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不全面、不到位、不科学。从目标上讲,教育只管知识与技能教育;从方法上讲,教育不管过程,只管结果。

4、鄙视科学——教育的科学精神极其匮乏,教育发展缺乏辩证思维、科学思维。顽固地相信时间加汗水,不尊重规律、不相信科学。

九、要给教育改革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教育改革不需要“叶公好龙”。

中国教育改革需要时间,就是不能要求教育改革急于求成,任何教育改革都有一个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人们一方面呼唤教育改革,一方面,不允许教育改革出现反复,幻想着教育改革政策一出来,明天就能得到全面贯彻。这种思潮不但无益于推进教育改革,而且会扼杀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需要空间,就是教育改革需要一定的代价和成本的

教育改革没有“原罪”。中国的教育改革,一方面,需要公平、公正、诚信的环境,另一方面,其改革本身也是一个逐步推进公平、公正、诚信环境建设的过程。这里,不能改革刚一出现,你就去臆测其公平、公正、诚信一定会存在问题,一定会出现腐败。如此,改革不就天然戴着一顶“原罪”的帽子?谁改革,谁有罪?我认为,对待改革的正确态度:一是呼唤改革的公开化;二是监督改革的进程。

中国教育改革需要吃“中药”,而不是吃“西药”。

十、加强和改进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领导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改进和加强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始终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不断强调:不重视教育工作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对教育工作领导。

    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加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领导。

    改进和加强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其关键在于用什么人办教育、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教育。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困境就会迎刃而解。

    改进和加强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的着力点在于加强教育执法,推进教育行政问责。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中国教育就会迅速进入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结束语:教育强,则人才强,人才强,则国家强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难。

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要求。可是,17年之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严峻形势不但没有多少缓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到底是为什么?

研究后发国家追赶或超越先发国家,有两个规律:

一是教育的追赶或超越

二是产业的追赶或超越

这说明,教育对后发国家的产业追赶或超越具有的奠基和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难,难在人才支撑不够:一是为产业追赶或超越提供的准备新技术的杰出创新人才;二是为产业追赶或超越提供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由此,当我们在不断地吟诵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教育强,则人才强,人才强,则国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