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科技发布会2017:教育,不该造就“失去灵魂的卓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1:07:35
昨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记者特请我省教育界有关人士进行解读。
  关注点一:教育应回归“育人本位”
  “育人为本、以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是一切教育战略、政策和举措的最终目标,也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南京大学高教所所长龚放教授、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认为,当前社会和学校,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做法上,都出现了一些与“育人为本”相悖的现象。
  “如今大学的育人功能被研究和服务功能严重挤压,成了‘失去灵魂的卓越’。”龚放表示,不少高校过于专注学术研究的卓越,将人才培养这一本质特性和最重要的职能边缘化,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个性发展。“教育要回归‘育人本位’,重树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理念。”龚放认为,建设和谐的高等教育与和谐的大学,必须将育人放在中心位置。对学生而言,应当自主选择,投身学习并体验探索的乐趣和登顶的喜悦;对教师而言,需要对自身的工作进行重新定位。
  宋红斌表示,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是考试机器,而应德才兼备。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品格培育、德性养成以及终身发展,要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好奇,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他们认为,要真正把办学的指导思想统一到“育人为本”上来,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痛下决心,深入思考自身的办学行为,改变那些与“育人为本”相悖的想法和做法。社会各界,尤其是舆论传媒,也要认真地担负起将“育人为本、德育优先”观念广为传播的责任。
  关注点二:提高质量是“重中之重”
  “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质量。”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永和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条件的改善已经不再是重点,教育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内涵发展,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学有优教”。
  “教育质量高低决定了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国家提高未来人才质量的关键,决定了国家未来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留美归来的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和教授认为,《规划纲要》将提高质量列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太有必要了。他分析说,现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很需要引起关注,如优质师资短缺、教育者对教育质量重视力度不够、未能将足够的优秀人才吸引到教育工作中来等。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对相对落后和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
  刘永和指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切入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科建设和创新实践,产、学、研进一步结合。“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加强教师队伍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当前应该对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研修进行统筹安排,进行一体化设计。”
  关注点三: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核心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教育是一门专业,专业发展需要有专业判断。”我省有关人士对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倡导教育家办教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感触尤深。
  刘永和说,当前,对于教育的认识存在肤浅、模糊、混乱等现象,办学行政化,管理形式化,评价单一化,甚至外行领导内行,如让粮食局长担任教育局长等等,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所以,教育家办学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要求。”他认为,教育家办学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对教育的过分干预;二是努力培养教育家,鼓励基层学校的校长争当教育家;三是选择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并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教;四是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度,让教育专家共同指导和监控学校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蒋廷玉 陈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