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泽科技有限公司:数九寒天养生有讲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4:29:16
数九寒天养生有讲究2011-12-27 8:00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健康生活 从这里开始

  主编:张文俊 副主编:高文婷 创意:陈明黎 质检:周 普

  12月22日是冬至,从这一天开始,今年就进入了最寒冷的“三九”天。中医专家指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要通过饮食、起居、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饮食调养养肾为先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中医硕士、副主任医师瓮恒表示,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要以养肾为先。饮食上要注意热量的补充,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

  另外,冬季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健康。   

  起居调摄冬保三暖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瓮恒说,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时间一长,空气变得混浊不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冬季应保“三暖”: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病毒和细菌会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引发感冒。

  有氧运动强身健体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民谚,都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瓮恒指出,通过体育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建议大家进行有氧呼吸及柔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但活动前不要忘记做准备活动,因为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的肌肉僵硬,关节的灵活性差,易发生肌肉拉伤或关节挫伤。寒冬时节,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同时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

  冬令进补三春打虎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瓮恒说,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

  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一般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如小儿冬令进补,当以健脾胃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枣、薏仁等。而青年学生日夜读书,往往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肾虚,冬令进补可选用莲子、首乌等。不少中年人身负重任,不注意休息,而导致气血耗伤,故冬令进补以养气血为主,可食龙眼肉、黄芪、当归等。老年人身体虚弱,再加上身患多种疾病,故老年人冬令必须进补。老年人无病时,可选用杜仲、首乌等。  

  精神调养注重藏神

  严寒的冬季,朔风凛冽,草木凋零,阳气潜藏,阴气旺盛,所以,冬季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静。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主任贺国丽指出,一些人在冬季容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这就是所谓的“季节性情感失调症”,主要是寒冷的气候所致。这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预防:一是延长光照时间,多晒太阳;二是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三是加强体育锻炼,使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得以抑制,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状态。⑨3

  □本报记者 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