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手表报价及图片:捏筋拍打疗法(五) 第九节 常见病症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4:32


捏筋拍打疗法(五) 第九节 常见病症治疗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一、颈椎病

  【治则】放松肌肉,缓解痉挛,疏通经脉,活血止痛。

  【取穴及部位】颈间脉,颈后上、中、下脉,膀肾脉,肩胛脉,肩井脉,血海根脉,尺中脉,肩部及上肢。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身后偏一侧,首先用拇指腹按揉颈间脉、颈后三脉各5分钟,点揉抬举脉、前膀肾脉、后膀肾脉及肩胛暗脉各1分钟,继之拿揉搓肩井脉1分钟,再抠揉血海根脉5次,拔揉肘尺中脉1分钟,抓捏上肢肌群,自上而下5~7遍,搓抖、拔伸上肢及五指1分钟。最后拍打颈肩部及上肢,自上而下5—7遍。

  【注意事项】颈项部保暖。加强颈项部肌功能锻炼。禁用粗暴的强力扳扭颈部,以免发生意外。

  二、落枕

  【治则】温经通络,舒筋活血,解痉止痛。

  【取穴及部位】颈后上、中、下脉,欢跳脉,前、后膀肾脉,肩胛暗脉,肩中脉,背部左右侧线上段。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身后,用拇指按揉颈后上、中、下三脉10分钟,改用四指揉欢跳脉、前膀肾脉各2分钟,再用拇指揉后膀肾脉、肩胛暗脉各3分钟,同时嘱患者头颈左右转动,继用双手五指拿揉肩井脉1分钟,最后拍打颈背左右侧线上段5~7下,或用虚拳拍打1分钟。

  【注意事项】手法一定要轻快柔和,禁用暴力强扳颈项。局部保暖。

  三、胸壁挫伤

  【治则】行气活血,疏通脉络,消肿止痛。

  【取穴及部位】肩胛暗脉,前后肾脉,胸胁部,剑突脉,欢跳脉。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身后偏一侧。先用拇指按揉肩胛暗脉5分钟,继用四指指腹揉欢跳脉、剑突脉各3分钟,然后医者一手托患侧上肢;使其上举,另一手掌揉乳侧脉和前、后肾脉5分钟,最后用掌沿肋间隙顺推胸胁部5分钟。

  【注意事项】顺推胸胁部时,在局部涂上少量的正红花油或按摩膏,以加强手法作用,同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可混合服三七伤药片或逍遥丸。

  四、背肌筋膜炎

  【治则】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取穴及部位】后膀肾脉,肩胛暗脉,脊柱暗脉,肩胛角脉,腰背部三线上段。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先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后膀肾脉、肩胛暗脉、脊柱暗脉、肩胛角脉各3分钟,再滚背部两侧肌群,自上而下约3分钟,继之跪指揉脊柱背部肌肉约1分钟,扳左右肩各一次,再拍打背部三条线,由上而下,由轻而重,约5~7遍,最后用双掌搓揉背部1分钟。

  【注意事项】拍打时力量宜轻。局部保暖,加强背肌锻炼。

  五、急性腰扭伤

  【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取穴及部位】腰眼脉,后肾脉,尾肾脉,尾中脉,骶侧上、下脉,臀侧脉,帼脉,风门脉,腰部三条线。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侧,先用双手掌按揉腰部两侧肌肉约2分钟,继用双手拇指按揉腰眼脉、尾肾脉、尾中脉、骶侧上、下脉各2分钟,再用双拳滚揉脊柱两侧肌肉,自上而下约2分钟,改用肘尖点揉腰眼脉、骶侧上、下脉、臀侧脉约1分钟,用拇指点揉帼脉、风门脉1分钟,继用手掌推、搓腰背部肌肉至发热为止。最后拍打腰背三条线5—7遍。若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者,加跪指揉棘上和棘间韧带3分钟,摆揉棘间、棘间韧带处2分钟,若髂腰韧带损伤者,加用双手拇指揉骶侧上脉5分钟,斜扳腰骶关节1次。若腰部小关节损伤者,加用斜扳、推扳腰部关节各1次,折腰2次,腰骶部滚摇5次。

  【注意事项】手法宜柔和,受伤的局部禁强刺激。卧床休息。可内服三七伤药片、跌打丸,外敷镇痛膏。

  六、慢性腰肌劳损

  【治则】温经通络,活血散瘀,解肌止痛。

  【取穴及部位】腰眼脉,尾肾脉,尾中脉,骶侧上下脉,臀脉,臀下脉,腰背三条线下段。

  【治疗方法】先用单拳滚按腰背脊柱两侧肌肉2分钟,继用双手拿揉腰眼脉5分钟,点揉骶侧上、下脉2分钟,肘点臀脉、臀下脉1分钟,改用双掌按揉腰脊柱两侧肌肉2分钟,斜扳、后伸扳腰脊柱各1次。再用手掌推脊柱两侧肌肉至发热为止。最后拍打腰背三条线下段及下肢后面5-7遍。

  【注意事项】局部保暖,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则】舒肌通络,活血散结,松解粘连,整复错缝。

  【取穴及部位】腰眼脉,骶侧上、下脉,臀侧脉,髂侧上、下脉,臀下脉,股后脉,胭脉,风门脉,胫外侧脉,跟腱脉,腰背后三条线,下肢。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先用掌根揉脊柱两侧及臀部肌肉2分钟,再拿揉腰部肌肉、下肢部肌肉2分钟,继用肘点揉腰眼脉、骶侧上、下脉各2分钟,点揉髂侧上下脉、臀下脉、股后脉各1分钟,改用双拇指按揉胭脉、风门脉、跟腱脉各1分钟,再左右斜扳腰部各1次,牵抖下肢及腰部3-5次。再用掌顺推腰及臀部肌群1分钟。最后打腰背后三条线和下肢5-7遍,重拍脉位数下。

  【注意事项】卧板床休息,用腰围护腰,局部保暖。适当加强腰肌锻炼。

  八、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温经通络,松解粘连,消瘀止痛。

  【取穴及部位】肩井脉,肩胛暗脉,抬举脉,肩头脉,肩贞脉,上肢。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身后偏患侧。先拿揉肩部肌肉及肩井脉10分钟,继用拇指点揉肩胛暗脉2分钟,再拿揉肩部及上肢肌群,自上而下约1分钟,并混合摇肩关节5~7次。继之前屈引伸、颈后引伸、后背引伸肩关节各3—5次,再拍打肩部及上肢5—7遍,最后搓抖上肢及肩关节1分钟。

  【注意事项】局部保暖,加强肩部功能锻炼。

  九、肱二头肌肌腱炎

  【治则】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解痉止痛。

  【取穴及部位】肩头脉,抬举脉,上肢。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先用五指拿揉肩部肌群及上臂肌群1分钟,再用拇指刮肩头脉、抬举脉5分钟,继用双手捏上肢肌群1分钟,抓抖肩部及上肢肌群1分钟,再用双手虎口搓揉上肢肌群1分钟。最后拍打肩部及上肢5—7遍。

  【注意事项】避免肩部外展活动,局部保暖。

  十、网球肘(肘痛)

  【治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取穴及部位】肘桡三脉,上肢。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先用拇指按揉肘桡三脉10分钟,再反复拿捏上肢肌群2分钟,并做肘关节屈伸活动7-10次。继之用掌推肘关节外侧至发热为止。最后拍打上肢肌群5-7遍。

  【注意事项】肘关节处禁止拍打。局部防止寒冷刺激。

  十一、腕关节劳损(腕痛)

  【治则】理筋通络、消肿止痛。

  【取穴及部位】内、外四指脉,腕桡侧面,腕尺侧脉。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先用拇指指腹揉内外四指脉10分钟,再用拇指刮腕尺、桡侧脉2分钟,继之拔伸腕关节,并做腕关节掌屈、背伸。向内、向外旋转活动5—7次。再摇腕关节5—7次,最后推腕关节至发热为止。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腕关节应避免过度用力和寒冷刺激。

  十二、梨状肌综合征

  【治则】理筋活血,通络止痛。

  【取穴及部位】骶侧上、下脉,臀侧脉,臀下脉,股后脉,胭脉,风门脉,腰后三条线及下肢。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先用双拳滚臀部及下肢肌群2分钟,改用肘点揉骶侧上、下脉,臀侧脉,股后脉各1分钟,继之用双手拇指按揉帼脉、风门脉各1分钟,再弹拨臀部肌肉2分钟,以梨状肌投影处为主。再用掌握揉臀及下肢后侧肌群,自上而下,反复7—10遍。最后拍打腰部后三条线下段及下肢5~7遍。

  【注意事项】手法用力宜由轻而重。局部保暖。

  十三、膝关节疼痛

  【治则】活血散瘀,温通经脉,滑利关节。

  【取穴及部位】股内、外下脉,膑周八点脉,胭脉,胭侧双脉,下肢四面。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先用拇指和中指对称性掐揉股内、外下脉2分钟,改用拇指刮膑周八点脉2分钟,再用实拳捶击膝关节膑骨上、下、左、右约1分钟。然后嘱患者俯卧位,用大鱼际滚揉帼脉、帼两侧脉及上、下肌群5分钟,再拿揉下肢肌群1分钟,最后拍打下肢四面5—7遍。

  【注意事项】膝关节禁止拍打。加强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十四、小腿抽筋(腓肠肌痉挛)

  【治则】理筋通络,解痉止痛。

  【取穴及部位】腓内脉,帼脉,风门脉及下肢后面。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其患侧。先用掌按揉小腿肌群5分钟,继之用拇指按揉腓内脉、风门脉、胭脉各3分钟,再抓抖下肢肌肉1分钟,再用掌平推小腿肌肉,自胭推至足跟7—10遍。最后拍打下肢后面5—7遍。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局部防止寒冷、潮湿侵袭。

   十五、踝关节扭伤

  【治则】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取穴及部位】踝前脉,踝侧双脉,踝腱双脉。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足前方。先用拇指按揉踝侧双脉,踝前脉各5分钟,再拿捏跟腱双脉1分钟,继之拔伸踝关节并作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5~7次,摇踝关节7—10次。最后推踝关节,自踝向膝推7~10遍。

  【注意事项】避免站立和行走,卧床休息时应抬高患肢。局部可外敷镇痛膏药。

  十六、足跟痛

  【治则】理筋通络,活血散结,通经止痛。

  【取穴及部位】跟腱双脉,腓内脉。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先用拇指按揉跟腱双脉10分钟,再捏揉跟腱及小腿后侧肌群及腓内脉2分钟,改用拇指刮跟骨皮下滑囊处5分钟,拇指推足跟底部1分钟,最后再揉跟腱和小腿后侧肌群2分钟。

  【注意事项】急性期应少站立和步行,多休息。局部用热水或醋熏蒸15分钟。

  十七、头痛

  【治则】开窍醒脑,清利头目,通经止痛。

  【取穴及部位】颈后上、中、下脉,太阳脉,眉上脉,眉头脉,天庭脉,颅顶脉。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其头顶前方,先用中指按揉双侧颈后上、中、下三脉各2分钟,继之揉太阳脉3分钟。再用双拇指指腹分搓头顶部、前额部及双眼眶各1分钟,继之用双手中指分别掐点两侧眉上脉、眉头脉各1分钟,再用双手拇指点揉天庭脉、颅顶脉各2分钟。最后再用拇指指腹揉搓太阳脉、眉头脉、天庭脉各1分钟。

  【注意事项】此法仅适用于非器质性头痛,故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

  十八、面瘫

  【治则】疏风散寒,通络解痉。

  【取穴及部位】耳后脉,太阳脉,耳前脉,耳下脉,鼻侧脉,下颌脉,颧下脉。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其头前方,先用中指点揉耳后脉5分钟,再用双手中指点揉太阳脉、耳前脉、耳下脉各3分钟,继之点揉鼻侧脉和下颌脉、颧下脉各2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搓揉侧面部肌群1分钟。

  【注意事项】用温热水洗脸,热毛巾敷患侧颜面,避免风寒侵袭。

  十九、失眠

  【治则】养血宁心,镇静安神。

  【取穴及部位】颈后上脉,颈后中脉,颈下脉,眉上脉,眉头脉,手心脉,脊柱暗脉,背后三条线。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先用双手滚按背后三条线,自上而下约1分钟,继之用拇指指腹点揉手心脉、脊柱暗脉、后膀肾脉、尾肾脉等各2分钟。再拍打背后三条线5~7遍。嘱患者仰卧位,然后用双手拇指指腹搓揉额部1分钟,继之用中指点揉眉上脉、眉头脉各1分钟,最后再用双手拇指揉搓额部、颅顶脉各1分钟。

  二十、心悸、心痛

  【治则】宽胸行气,活血通络,宁心安神。

  【取穴及部位】平心脉,后膀肾脉,肩胛暗脉,胭脉,胭侧双脉,股根脉,内、外四指脉,腰背后三条线及四肢。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先用大鱼际滚揉背部、脊柱两侧肌群1分钟,继之用拇指点揉平心脉、后膀肾脉及肩胛下侧各2分钟。再用掌根揉背部脊柱两侧肌肉1分钟,继之按揉下肢后侧肌群1分钟,并点揉胭脉和帼侧双脉2分钟。再嘱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揉股根脉1分钟,拿揉下肢前侧肌群1分钟,继之抓揉上肢肌群并捏拿内、外四脉1分钟,再合掌揉搓上肢肌群。最后拍打腰部和四肢5—7遍。

  【注意事项】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

  二十一、胃脘痛

  【治则】理气导滞,和胃止痛。

  【取穴及部位】剑突脉,止胃痛四点脉和背部三条线。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先用中指点揉剑突脉5分钟,再用手掌轻揉脘腹1分钟。嘱患者俯卧位,用掌根揉搓背部两侧肌群1分钟,继之用拇指点揉止胃痛四点脉5分钟,再用掌揉搓背部三条线,自上而下,往返5—7遍,最后拍打背部三条线3~5遍。

  二十二、瘫痪

  【治则】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取穴及部位】背部三条线,四肢四侧面,跟腱脉,股根脉,前、后膀肾脉,抬举脉,肩贞脉,肘尺三脉、腕侧双脉。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先抓拿上侧肌群,自上而下往返3~5遍,再用拇指按揉抬举脉2分钟,中指抠血海根脉1分钟,点揉肩贞脉1分钟,再抠肘尺三脉1分钟,继用双指点揉腕侧双脉1分钟,搓手背1分钟,拔伸十指各2次,继之引伸肩关节、折屈肘关节数次。嘱患者仰卧位,用掌根揉下肢前侧肌群,并压股根脉1分钟。再双手拿捏下肘前侧肌群2分钟。嘱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掌搓揉背部三条线和下肢后侧肌群约2分钟,继之用拇指按揉平心三脉、腰眼脉、尾中脉、尾肾脉、骶侧上下脉等各1分钟,用中指把跟腱双脉1分钟,最后拍打背后三条线及下肢3~5遍。

  【注意事项】手法宜由轻渐重,切勿用暴力。患者应坚持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十三、痛经

  【治则】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取穴及部位】腰眼脉,骶侧上、下脉,臀侧脉,股根脉,小腹部,尾肾脉,尾中脉。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先用跪指揉腰骶部,自尾肾脉揉尾中脉反复揉lO分钟。改用双手双拇指指腹点揉腰眼脉、骶侧上、下脉各2分钟,揉臀侧脉2分钟,再用掌根揉腰骶及臀部1分钟。最后拍打背后三条线腰骶段5~7下。继之嘱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双掌压股根脉和小腹部3~5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禁止食生冷食品和禁止性生活。

  二十四、鼻炎

  【治则】通络开窍。

  【取穴及部位】眉头脉,鼻侧脉,天庭脉,额部。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头前,先用拇指指腹搓额部,由天庭脉搓向两阳10分钟。再用中指揉眉头脉、鼻侧脉5分钟,继用双手拇指指腹搓鼻侧脉5分钟。最后用双手中指分别同时按揉眉头脉、鼻侧脉各1分钟。

  【注意事项】混合鼻部保健推拿治疗。

  二十五、耳聋、耳鸣

  【治则】聪耳开窍。  

  【取穴及部位】耳后脉,耳前脉,耳部。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医者坐于其前侧,先用双手中指按揉耳后脉、耳前脉各5分钟,继之用双掌从耳后向前使双耳向前卷,盖住耳道,以掌压紧,状如抱头,用食、中指弹打耳后脑部30~40次,然后双手继续向前拉,用中指弹打双耳背侧2次后,双手放开。最后用双掌挤压双耳道几次。

  【注意事项】配合耳部保健按摩。治疗前应排除耳内器质性病变。

  二十六、失音

  【治则】清咽利喉。

  【取穴及部位】人迎脉,喉部,地阁脉。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一侧,用拇指与食、中四指相对,捏揉两侧人迎脉10分钟。用拇指揉地阁脉5分钟,最后顺推喉部两侧1分钟。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患者口腔内分泌的唾液应慢慢咽下,以润喉利嗓。禁烟、酒等辛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