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教育信息网:[硬件技术] 电脑硬盘维护大全(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34:03
了解硬盘,并正确使用和保护

造成硬盘毁灭性故障的误操作


     一般地,现在的硬盘都加入了S.M.A.R.T的自动侦测技术,以便让用户能在致命的故障出现前看到先兆,备份好数据——但这都是针对正常操作情况下设计的,如果用户的使用方法如下所列,故障的出现将可能是无先兆的,也就是突然死亡。

  一、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突然强行切断电源

  现在的电源及主板的ATX设计,普遍实现了软关机的功能。这种设计让人倍感方便。但是软关机要先完成一系列的关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操作,加上各种操作系统及各主板厂家设计上的兼容性、BUG,Windows在进行关闭应用程序然后切断电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死机,大家可能在很多论坛及报刊的问答专栏里,都见过问“为什么在软关机的时候死机”的问题——此时硬盘的复位动作很可能还没完成,如果用户采用强行切断电源的做法,硬盘物理受损的可能性很大。

  正确的做法:如果在软关机时候出现死机,应该是按RESET键,让系统重新进入Windows后,再正式完成关机操作——这样可能会繁琐一点,但是能保证硬盘安全地复位,对你上千元的硬盘来说,安全第一啊。

  还有就是开机的时候进行的切断电源:在正常状态下当然没人会做这么无聊的操作,但是当出现一些诸如显示卡或是内存没插好、视频线松了的情况,导致电脑开机无显示的时候,很多人就只埋头于搞定看到的问题,频繁的开机、关机,插拔板卡,再开机......而没留意硬盘在一次次电源的开关下吱吱的呻吟——尤其是开机没显示,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硬盘的初始化动作还没完成,磁头正处于敏感位置,一下子被切断电源停机,然后在不到10秒钟的情况又受到电流冲击,发生故障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建议正确的做法:先把硬盘的电源线拔掉,你怎么玩都可以。故障排除后,再接也不迟啊。

  二、对分区进行的误操作

  这的确是新手的错误居多了——Windows的各种版本造成FAT16、FAT32、NTFS各种格式的存在,不同的任务导致各菜鸟蠢蠢欲动经常想变换分区格式、现在GHOST和PQ分区大师都能对分区进行随心所欲的操作,以调整分区的大小、格式,尤其是后者还具有格式化分区、隐藏分区的功能,对熟悉操作的人来说,这些工具是让人得心应手;但对于新手来说,对分区的操作应该特别谨慎。因为分区的错误虽然是软故障,不是物理故障,但是如果胡乱操作出错后,在没有弄懂基本概念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进行“恢复”操作的话,可能会导致分区的引导区和分区表过于混乱无法再被任何工具软件识别——如果你没有分区表和硬盘引导区数据备份的话,嘿嘿,就只好低级格式化了——低级格式化的工具使用也有个熟练和懂行与否的问题,由于对分区进行误操作导致新硬盘不能再使用的案例,我见过不少。

  建议的措施:无论您是老鸟还是新手,在对硬盘进行敏感操作的时候,备份好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出错的时候就能随时正确恢复了。新手最好请个师傅,先带一带,熟悉了软件的界面和指令后再自己操作,毕竟硬盘不同于其他配件,里面有你的宝贵数据哦。

  三、Windows的初始化及使用过程中的危险习惯操作

  Windows在初始化的时候,是较为敏感和危险的时刻,如果用户在启动组里加载了太多的东西,Windows的初始化就会耗费大量时间,也可能会造成死机——尤其是因为害怕病毒而加载了2个以上防火墙、或是在线监控病毒软件的用户,各杀毒软件之间的冲突机率很大。

  另外,Windows系列提供了用TAB+ALT键切换各应用程序的功能,尤其是能在DOS窗口下切换回Windows界面,方便了要在旧的应用程序下工作的用户。但是因为DOS是单线程的操作系统,其应用程序也是基于这种线程的设计,所以DOS的应用程序对CPU的占用率较大,因为DOS老架构的问题,程序的反应也没Windows程序快,所以在进行Windows的DOS窗口操作的时候,建议用户的动作不要那么快,以免系统响应不及造成死机;另外,使用TAB+ALT切换的时候也应该谨慎,不要在程序还没完成当前的任务就强行切换,造成死机。

  Windows中的错误,本来不会直接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但是这些是属于使用习惯的问题,一两次无所谓,天长日久,频繁的死机和重启动,对硬盘乃至电脑的各个配件的冲击积累起来是相当有害的;而且频繁死机容易造成人的心理急躁,可能会在电脑重新启动完成前就赌气关机,也就是出现第一种类型的致命故障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各种各样不退出Windows程序就随手关机、长期不整理硬盘和不运行磁盘扫描程序(在一些公用的计算机最常见)等等的不良习惯,都可能会埋下硬盘毁灭的根源。

  建议的措施: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注意改变使用习惯就是,比如在线防杀毒软件,挂一个即可,可以定期变换其他的,但同时后台运行的不适宜太多。其他标准正确的操作在很多经验文章里都有提及,此处不多说了。

  四、其他各类非常规错误

  比如数据线插反、劣质的电源导致的损坏、板卡的短路等等,在各类报刊网站有很多案例,此处不一一列举了,自己注意就是。

  总结:

  上面所说的硬盘大敌,不一定是如此操作后马上出现故障,但是存在相当高的损坏机率——你今天还玩游戏上网好好的,随手关机后,明天没有任何提示,系统找不到硬盘了。请大家对照自己的做法,注意改进,维护硬盘用临时抱佛脚、出了问题再想办法的态度是很危险的,除非你的运气永远那么好。  
                                                                 不让你硬盘提前退休的好方法

      很多玩电脑的朋友都熟悉三大件之说,就是指CPU、内存和硬盘这三个PC里最主要的配件。大概是因为CPU、内存价格一般比硬盘高,所以很多人就忽视了硬盘的保养,觉得这个沉甸甸的小铁盒非常坚硬,不容易损坏,而事实却是CPU、内存常有用7、8年的,硬盘却是极少有这个大寿的,一般3~5年就会寿终正寝。虽说现在新买硬盘一个是不贵,80G的不过600来块,可硬盘里面的数据是无价的啊,真要坏到数据都读不出了,而论文稿件啥的都还在里面,那可真是哭都来不及了啊?所以在使用硬盘的过程中,最好注意一下它的表现状况,及早进行补救措施,确保不让你的硬盘提前退休。

  那我们平时怎么进行对硬盘的保养呢?小弟总结了一些经验,不敢独享,以期与朋友们共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存真的不能太小,现在主流的XP系统的保守配置都是256MB内存,小于这个数目,肯定是让硬盘勉为其难,系统要运转,系统就要消耗内存,内存不够,系统就拿硬盘凑,硬盘的传输速率跟内存的速度当然是不能比,一个是电子结构的,一个是机械传动的,运转起来就好比一辆奔驰汽车拖着一架马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马车哪跟的上奔驰的速度!长此以往的必然结果就是马车四分五裂,反映到硬盘上,就是硬盘的磁头在不断的来回读取属于虚拟内存的那一个扇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金属也有疲劳的一天。所以,内存的大小对于硬盘的寿命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散热,还是散热,计算机里的什么配件都怕热。谁都知道,现在的主流硬盘的转速都是7200R/分,如此高的转速,对于任何物体来说,都是会发热的,而且会发很大的热,尤其是夏天,室外气温都在30度左右徘徊,人都受不了,遑论还在高速作业的硬盘,所以,如果在未安装空调的房间内使用硬盘,最好给它加装一个风扇,还别舍不得投资,拣名牌产品买,不然那种转起来直抖的劣质硬盘风扇,磁盘在飞速旋转,底下风扇却在死命晃,造成磁头与磁盘面发生碰撞,引起磁头、盘面损坏。没起到降温作用,反而成了一个你慕名请来的金牌硬盘杀手,那就是我瘦马的罪过了!谈到抖动,瘦马还要提到一样东西,就是电脑桌,站都站不稳的电脑桌,也是一个出了名的隐性硬盘杀手,大家千万别漏了这条大鱼。

  真的不要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突然强行切断电源,这也是瘦马我的逆耳忠言,,因为此时硬盘的复位动作很可能还没完成,硬盘造成物理损伤的可能性很大,你等等它,原谅它是机械的构造,动作慢。等大家以后都用上闪存式的硬盘后,就不怕你强行断电啥的了。即使出现死机的情况,也应该是先按RESET键,让系统重新进入Windows后,再正式完成关机操作,而不是猛的就把电源一关了事。罗嗦是罗嗦了一点,但唐僧也有唐僧的好处,就是它能保证硬盘安全地复位,对你的硬盘来说,安全才是第一的。

  现在电源的3C认证闹的很凶,在没闹腾之前,俺也不知道这小小电源也能玩这么多把戏,所以瘦马仍旧在用着劣质的杂牌电源(哭,没钱啊!),现在明白了,在N个人受过伤后,在大牌电源厂家的强烈宣传下,我们明白了:一个不合格的电源可以让硬盘在瞬间毁掉,合格的电源可以保证硬盘马达的匀速转动,保证硬盘的正常读写工作,也可以让硬盘免受巨大的电磁干扰等等等......好了,关于电源的好处,现在电源厂家已经讲的够多了,俺只是点到为止,不罗嗦了,不抢别人的饭碗,:)

  别有事没事就去鼓捣你的硬盘,你让它歇会,比如带点神经质性质的碎片整理,我有个朋友,就是这个毛病,一天不来个一次,心里仿佛就不舒服。我就好奇的问问他,你干吗啊,老跟你的金砖过不去啊(他用的迈拓金钻硬盘,我喜欢称为金砖)?他居然回答说,碎片多了,机器会变慢。我的天啊,我无语。等了好一会,我告诉他:频繁的碎片整理会增加硬盘的读写损耗,即使获得那么一点的所谓性能提高,也太不值得了吧?我在这不是说就不要碎片整理,我的意思就是碎片整理这东西,两、三个月来一次,就行了,天天来一次,硬盘也嫌烦呢!

  保持计算机使用环境的干净卫生,禁止在电脑前吸烟,吐不吐痰那就随便你了。你以为我在颁布什么规章制度,NO,我在说给你听呢!很多朋友的电脑如果没有出现故障,估计三年也不会打开电脑机箱一次,几个风扇在里面对流形成的灰尘暴,落在各个配件上面,那副黑漆漆的模样,谁看谁恶心。恶心也就罢了,关键是灰尘不仅影响CPU风扇的转速,影响散热,落在硬盘的电路板上,可能会因为腐蚀而造成短路,硬盘也是最怕灰尘的,没听说硬盘内部是无尘这个说法吗?内部要真进去一个灰尘,那完蛋了,等着花钱吧,坏道就会N多。因此建议用户定期打开机箱,清扫灰尘,保持干净,切勿在电脑面前吞云吐雾(瘦马不怕,过几天反正换机器了)。

  慎用低级格式化,哪怕是为了清除坏道,下面我会给大家介绍一点除坏道的方法,但真的别用低级格式化,因为失败的话硬盘基本就宣告死亡了,那些宝贵的数据也就彻底化掉了。它确实能修复坏道,但每用一次,硬盘的寿命就会缩短一些,容量也有可能缩小,原因是盘面重新磁道重新布局,磁性会减弱,而且影响磁头的灵敏度。如果真的出现了可恶的坏道,不得不去面对它时,不必求助与低格,换个思路,借助软件来修补坏道,请看下文,就是详细说明坏道修补方法的。

  一般来说当你的硬盘读盘时,经常发出刺耳的杂音;经常性的打不开某一个文件或某一个分区;计算机还经常无故当机蓝屏等等。这些状况都是在很遗憾的向你表明:硬盘出现了Badtrack(坏道),命近休矣。但也不要慌张,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一物降一物,一般都有办法作或多或少地补救。

  最简单的方法让你的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自己来补救,以XP为例,右击你所选中的盘符(如C盘),在属性菜单工具选项查错这一按钮中,有磁盘检查选项,选择自动修复系统错误和扫描恢复坏扇区这两项,这样OS就会在下一次开机的时候自动对硬盘进行扫描处理,也会自动修正可能出现的Badtrack。如果觉得烦琐,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比如优化大师,它的硬盘修复选项中也有这个功能,其实和OS自检无异,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更方便灵活的界面。当然这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没有效果的,因为OS对Badtrack的自动修复仅仅对逻辑坏道有作用,逻辑坏道就是指硬盘盘片并未损伤,却由于软件故障、病毒侵害、非法操作等形成正常的扇区也被标示为坏扇区的假象,虽然该方法适用面窄,但如果起了效果,却让人宽心,毕竟这意味着硬盘没什么大问题,就当整理一下磁盘喽!

  如果发现硬盘在FORMAT(格式化)时,进度到某一阶段就停滞不前,最后报错退出。很不幸,这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物理坏道。而处理它却不像处理逻辑坏道那样简单,因为物理坏道是硬盘磁片的确受到损伤而导致的,用整理磁盘的方式肯定是搞不定了,必须对这些坏道进行隔离审查,如同杀毒软件对待那些死皮赖脸无法清除的病毒,就采取隔离不访问的措施一样。就是在这些坏道上打上记号,以便不让磁头去扫描这个区域,不去使用,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对坏道近而远之,呵呵:)而实现隔离这个目的,有运行SANDISK后,记住坏簇点,然后分区隔离的方法,因为它对记忆力的要求较高,所以目前用的多的还是借助于软件之手。现在最好也是最常用的修复硬盘物理坏道的工具是

  PartitionMagic(简称PM,分区魔术师)(有图片)我们就以它为例。操作简单,界面也是熟悉的XP风格,具体的操作如下:先在BIOS里设置从光盘启动,用系统盘去引导机器,启动PM,选中Operations(操作)菜单下的Check(检查)命令,对硬盘进行直接扫描,算出坏簇在硬盘上的位置并标记,选中Operations菜单下的Advanced/badsectorretset命令,将坏簇分成一个独立的分区,再用Hidepartiton命令将该独立的分区隐藏,虽然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完成了修补工作,但还要添上一句,如果事先硬盘能够格式化,最好格式化一下,因为没有经过格式化而直接将有坏道的分区隐藏的话,会出现该分区的后续分区由于盘符的变化而导致其中的一些与盘符有关的程序无法正确运行。当然无法格式

  化也不要紧,继续求助于PM,利用Tools菜单下的DriveMapper选项,它会对注册表内的相关信息作正确的修改。

  关于硬盘的坏道问题,我们先介绍到这,归根结底,这都是以牺牲硬盘容量为代价的一种补救措施,并不是很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做到以上所提及的几点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完美的,如果你的机器平时也注意保养,过了3~5年后却仍旧出现问题,那就是真正硬盘老化,真的老了!就想我开头所说的,硬盘的寿命比较短,不要提前退休就好了,正常的退休也是必然的,不要强求。                                                                        教您如何鉴别正品行货与水货硬盘

      DIY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价格上的竞争,以及流通渠道发展的不规范,为水货硬盘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水货硬盘的存在,不仅搅乱了市场,而且对消费者来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那么哪些硬盘属于水货硬盘呢?水货硬盘通常是指通过非正常的渠道甚至以走私等非法手段进入市场的硬盘,由于偷逃关税使得水货硬盘的成本比行货硬盘相对较低,自然价格也更便宜一些。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货硬盘除了少量走私夹带的以外一般还有两种,一种是销往其它国家的硬盘通过走私入关而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另外一种是OEM产品流通到零售渠道中。

  除了流通渠道的不同,水货硬盘和正品行货硬盘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呢?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价格,正品行货的硬盘都是通过代理商引进到国内市场销售的,由于产品基本上属于进口的,因此就需要支持各种进口关税,同时正品行货还有一些附加费用比如包装和市场推广支出,所以成本自然比水货硬盘要高,而反映到售价上高出水货硬盘的这部分正是水货硬盘最重要的的生存空间。

  其次是附件,水货硬盘经常只有一个防静电袋的简易包装,既没有包装盒也没有说明书和保修卡,它所能提供的保证可想而知。虽然从硬盘本身的产品性能指标和配置来看没有什么区别,但水货硬盘的包装往往极为简陋,没有考虑到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颠簸和震动,极易造成磁头和盘片的损伤,开箱即损率比行货硬盘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有些水货硬盘在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内伤”往往不容易被用户察觉到,有的甚至能潜伏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

  正品行货硬盘则比较令人放心,以三星2.5英寸硬盘为例,其正品行货采用三星的原厂包装,每块硬盘都有单独的包装进行保护,而每箱硬盘也都有整体的保护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运输和装卸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损伤。

  当然水货硬盘和正品行货硬盘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保修和售后服务方面。众所周知,硬盘是电脑中比较脆弱的部件之一,尤其是应用于移动存储领域的笔记本硬盘,在使用当中故障率也是相对较高的。由于水货硬盘的包装一般比较简陋,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或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稳定性的下降,会严重影响到硬盘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有些柜台虽然对水货硬盘也声称提供保修服务,但不要忘了,硬盘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对维修的环境要求更是苛刻,通常只能在无尘的环境下开盖维修,试问哪个经销商具备这样的条件?若是出现如物理坏道等问题,更是只有硬盘厂商才能处理。所以我建议大家购买硬盘时,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质量没有保障的水货。同时要擦亮眼睛,避免买到假冒正品行货的水货硬盘,以免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提示:为了您的利益请选“正”道!

  三星2.5英寸硬盘自从今年上半年进入中国以来,凭借其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三年质保的服务承诺,在市场上树立了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并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特别是在当今鱼龙混杂的笔记本硬盘市场,三星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始终坚持正品行货和三年质保的销售路线,更显得难能可贵。

  俗话说树大招风,随着三星2.5英寸硬盘的声名鹊起,一些不法之徒也蠢蠢而动,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一些三星水货硬盘,严重影响了三星正品行货硬盘的声誉,给用户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在这里我想提醒您的是,北京博科思科技有限公司是三星2.5英寸硬盘在中国的独家总代理,请您一定要到博科思授权的经销商那里去购买三年质保的三星2.5英寸硬盘。这样您不仅能够买到质量稳定可靠的正品行货,而且还能享受到三星提供的三年质保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里您可能要问了,那么到底如何鉴别三星2.5英寸硬盘是行货还是水货呢?方法其实很简单,三星正品行货2.5英寸硬盘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盒装行货正品标志

  三星正品行货2.5英寸硬盘全部采用独立外包装盒,它的包装盒做工精美,很难仿冒,在包装盒正面右下角还印有博科思的标志。如果您见到的三星2.5英寸硬盘没有包装盒而只有一个防静电袋的话,那它很有可能是水货硬盘。在这里还要特别提醒您的是,在您购买了三星正品行货硬盘以后,请您把它的包装盒连同保修卡也带回家,不要随意丢弃在柜台上,以免留给仿冒者可乘之机。

  二、授权标贴品质保证

  当然,仅仅有包装盒还不能代表它一定是正品行货,在三星2.5英寸硬盘的防静电袋上还有一个博科思在全国各地区授权经销的小标贴,这样就可以防止包装盒里的正品硬盘被偷梁换柱了。由于博科思在全国各地区有很多授权经销商,所以标贴上的省份区域这里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标签的样式统一的,便于消费者进行识别。当然,您也可以到三星硬盘的网站上或打电话查询该经销商是否是博科思授权的经销商。

  三、硬盘展架专柜专用

  虽然现在市场上销售三星2.5英寸硬盘的柜台很多,但我还是建议您去博科思授权经销商的专柜购买,这些专柜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会摆放三星2.5英寸硬盘的展架和展示硬盘。这种展架不仅可以让您与三星正品行货硬盘来个第一次亲密接触,更代表这个柜台是博科思授权的经销专柜,你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选购。

  最后还是要再次提醒您,从非正规渠道购买的三星2.5英寸硬盘博科思均不提供三年质保。为了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正品行货硬盘,为了能享受高枕无忧的三年质保服务,请您务必到博科思授权的经销商那里去购买三星2.5英寸硬盘。

  安心选正品,轻松识行货,然后您就可以尽情享受移动存储带给你的乐趣                                                                    五大品牌硬盘编号识别大法

      迈拓(Maxtor)是韩国现代电子美国公司的一个独立子公司,2001年由于并购了昆腾而名噪一时。以前该公司的产品也覆盖了IDE与SCSI两个方面,但由于SCSI方面的产品缺乏竟争力而最终放弃了这个高端市场从而主攻IDE硬盘,所以Maxtor公司应该是如今硬盘厂商中最专一的了。因为主要精力都集中在IDE硬盘领域,拥有专一与较领先的技术经验,所以在桌面硬盘零售市场一度创造辉煌,亦因此其在零售硬盘市场的影响力比较大,产品口碑也较十分不错。

  关键招数迈拓硬盘型号识别方法

  以前Maxtor硬盘一直采用7位的编号,但从金钻系列DiamondmaxPlus9开始,其硬盘编号变成了13个了。不过,对我们识别硬盘有用的还是前面的7位编号。迈拓编号多为“系列号+此系列硬盘最大容量+首位+容量+接口类型+碟头数”。

  我们将其简单表示为“XX,XXX,X,X”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两个“X”表示产品系列和型号。

  “3”为40GB或以下,“9”为40GB以上,此系列为星钻一代

  “2R”表示为Fireball531DX美钻一代

  “2B”表示为Fireball541DX美钻二代

  “2F”表示为Fireball3

  “4W”表示为Diamondmax536DX星钻二代

  “4D”,“4K”,“4G”都表示为Diamondmax540X星钻三代

  “4R”表示为Diamondmax16星钻四代

  “5T”表示为DiamondmaxPlus60金钻六代

  “6L”表示为DiamondmaxPlusD740X金钻七代

  “6E”表示为DiamondmaxPlus8

  “6Y”表示为DiamondmaxPlus9

  第二部分的三个“X”表示容量,单位是GB。例如“080”或者“200”就分别表示为80GB或者200GB。

  第三部分的“X”表示缓存容量、接口及主轴马达类型。

  “D”表示为UtralATA/33

  “U”表示为UtralATA/66

  “H”表示为UltraATA100接口,2MB缓存

  “J”表示为UltraATA133接口,2MB缓存并使用滚珠轴承马达(BallBearingMotor)

  “L”表示为UltraATA133接口,2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FluidDynamicBearingMotor)

  “P”表示为UltraATA133接口,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

  “M”表示为SerialATA150接口,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

  第四部分的“X”表示使用的磁头数,也就是记录面数量,由此也能可以凭着“硬盘单碟容量=2×硬盘总容量/磁头数”这个公式来推算

  出单碟容量。不过,金钻系列的DiamondmaxPlus9开始,该数字变成了“0”,但是我们知道金钻系列的DiamondmaxPlus9都是单碟容量80GB的

  产品,所以这里的变化对我们辨识并不影响。

  我们以金钻系列的DiamondmaxPlus9编号“6Y200M006500A”的硬盘作例子,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编号前7位才是对我们有用,所以我们可以

  看出该硬盘容量是200GB,采用SerialATA150接口,拥有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                                                                     硬盘购买回来后如何安装?

      硬盘购买回来后并不能马上使用,要对其进行安装。这种安装分为硬安装和软安装两步,前者是固定硬盘和连线等,后者包括分区和格式化。

  一、硬件安装

  1.准备工作:准备梅花螺丝刀一把,将身上的静电放掉(用手摸一下机壳)。

  2.认识接线端面:见图一(不同的硬盘会略有区别,但图上的3个端口不会缺少),在硬盘的一个侧面有3个端口,其中有四个铜柱的接电源线,有两排共40个引脚的接数据线,剩下的那个端口一般位于中间,是设置跳线用的。

  3.跳线的设置:硬盘在出厂时一般都将其默认设置为主盘,跳线连接在“Master”的一侧。如果你的计算机上已经有了一个做主盘的硬盘,现在要连接一个做从盘的硬盘,那么,要将跳线连接在“Slave”的一侧。但这种设置方法并不通用,有的硬盘在做主盘时要连接两个跳线,做从盘时不连接跳线,这要视不同硬盘而定,可以在硬盘的某一面上找到有关跳线的具体设置方法,按照该方法去正确设置跳线。(关于主从硬盘的解释详见后附)

  4.连线:硬盘的连线分电源线和数据线两种连接,两者谁先连接并不重要。对于电源线的连接,注意图上电源端口上的小缺口,在电源接头上也有相似缺口,这样便于正确插入。仔细一点,千万别将接头的方向弄反了(有些劣质电源的接头在反向的情况下也可以插入硬盘的电源端口)。硬盘数据线是40线的,与软驱数据线有点相像,但比软驱线的34线宽一些,也分方向,有一端有红色标记,一般将红线的一端插入硬盘数据线插槽上标有“1”的一端,另一端插入主板IDE口上也标记有“1”的那端。数据线插反不要紧,如果开机硬盘不转的话(听不到硬盘自举的响声),多半插反了,将其旋转180度后插入即可。

  5.固定:连好线后就可以用螺丝将硬盘固定在机箱上,注意有接线端口的那一个侧面向里,另一头朝向机箱面板。

  二、硬盘参数设置

  安装了硬盘之后,要在CMOS中设置硬盘参数,包括容量、簇数、扇面等。你可以参照硬盘说明(一般在硬盘的背面有标示)在相应的地方填入,也可以让机器自动为你设置。目前自攒机上用得较多的BIOS只有AWARD和AMI两家公司的产品,其中又以AWARD公司的最为流行,我们就以AWARD的COMS设置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操作方法:选择IDEHDDAUTODETECTIONG项,系统将自动查找所有连上的可识别的硬盘,找到后将显示其识别的参数,并询问你是否正确,你选择了是(“Yes”)或否(“NO”)后,系统将寻找下一个硬盘。查找顺序为:第一主硬盘-第一从硬盘-二主硬盘-二从硬盘。查找完毕之后,所有你确认的信息将自动写入COMS设置中。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设置都是正确的,但如果开机无法进入系统,可考虑手动输入。

  三、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简称“低格”)是对一块盲盘划分磁道和扇区、标注地址信息、设置交叉因子等操作,这个过程进行得相对很慢。由于低格很伤硬盘,所以读者轻易不要对硬盘进行这种操作。新硬盘出厂时就已经进行过低级格式化,并且低格的过程比较简单(傻瓜化操作),这里不再赘述。

  四、分区

  在一个新硬盘安装好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对硬盘进行分区。常见的分区软件有很多,最易上手且最易找到的是DOS下自带的Fdisk.exe。下面就介绍怎么样用该程序进行分区。

  1.准备工作:准备一张能启动的3英寸盘,除了Fdisk.exe外,还要有格式化程序Format.com。

  2.分区的操作是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的:建立基本DOS分区→建立扩展DOS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逻辑DOS分区。如果在建立分区前硬盘上已经有分区,需要将原分区删除后再重新划分分区,删除分区的方法见后。为了便于描述分区操作,我们假设将一个4.3G的硬盘分为3个区:C盘1G,D盘1.8G,E盘1.5G。这里基本DOS分区指的是C盘,D和E盘都属于扩展DOS分区中的逻辑分区。

  3.从A盘启动计算机,运行Fdisk程序,出现一个如图二的画面,这是FDISK的主菜单,分区工作只要用到前面的前两个选项即可。先按1(或直接回车)进入建立分区的子菜单。

  4.建立基本DOS分区:在图三菜单上选择1后,屏幕会提示一段话,问你是否将全部的硬盘都分为一个基本分区,注意的是FAT16分区只能管理到2G大小的硬盘,如果只分一个区,则只能得到2G的容量(而不是4.3G)。键入“N”,系统提示你输入基本DOS分区大小,键入“1000”即可。这时系统自动将该分区的盘符设为C,并在屏幕上显示C区的信息,如图四。基本分区建好后,按ESC回到FDISK主菜单。

  5.将基本DOS分区激活:系统认为必须有一个分区是活动分区(即:开机后能从该分区上找到启动系统的信息),一般是将基本DOS分区(C区)设为活动分区。在图二的主菜单中按“2”进入活动分区设置,再按“1”,这时屏幕显示已经设置好的活动分区信息,与图四略有不同的是在“Status”项目下的C区栏多了一个“A”,意思是C区为活动(Active)分区。按ESC回到FDISK主菜单。                                                                      SATA硬盘安装使用必读问答集

      随着各厂家SATA(串行接口)硬盘价格的持续走低,支持SATA的主板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SATA硬盘来构建自己的电脑平台。但是由于SATA硬盘有别于PATA(并行接口)硬,安装和使用中会有很多不同,这让很多用户在购买后遇到很多麻烦。本文将以问答形式,对一些常见的问题给予说明:

  问:听说SATA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接口不同于PATA硬盘的,在购买SATA硬盘时是否需要额外购买?

  答:一般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都会附带一条专用7芯数据线和电源线,而现在的新型电源基本也都提供了SATA设备的专有供电接口。另外,有些SATA硬盘还额外搭配了一个原PATA硬盘使用的D型电源接口,可以兼容使用旧有的电源。所以通常我们并不需额外购买。如果确实需要,SATA数据线大约10元,电源接口转接线也在10元上下,电脑市场都有销售,质量尚可。

  问:SATA硬盘安装系统时,是否都要额外加载驱动才能找到硬盘?

  答:不全是,要分情况而定。

  在安装DOS/Win98/WinMe系统时,SATA硬盘不需要加载任何驱动,可与PATA硬盘一样使用。

  在安装Win2000/XP/2003系统时,一般由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R,VIA的VT8237等)提供的SATA控制器在没有内置或在BIOS设置中屏蔽了RAID功能时,也不需要加载驱动即可找到硬盘;在开启RAID时,需要加载驱动。而使用第三方芯片的SATA控制器,则必须加载驱动。

  问:必须安装SATA驱动的情况下,没有配备软驱怎么办?

  答:现阶段,Win2000/XP系统安装光盘加载额外设备驱动时,只读取软驱。

  虽然,我们可以自己打造一张集成了所需SATA控制驱动的系统安装光盘,来免去必须从软驱加载的麻烦。但是,其制作方法和设置很复杂,需要对Windows系统加载驱动的方式和SATA驱动文件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设置中稍有一点错误都会导致驱动加载不成功。所以还是推荐花50元买个软驱省得麻烦。

  问:SATA硬盘驱动有通用驱动吗?

  答:SATA驱动并不是指硬盘的驱动,而是指SATA控制器驱动,分为主板芯片组南桥内置和额外添加的第三方控制芯片两类,各厂家的驱动不能通用。

  各厂家都有不同的设计(在BIOS设置中就可看出不同),Intel、VIA、SiS主板芯片的SATA控制器部分就不同,更别说其他的第三方控制器了,所以近期也不太可能有统一的驱动。最大的希望是微软能在后续的系统安装光盘中直接集成各大厂家的SATA控制驱动,那就最方便了。一般主板都会附带驱动软盘,但也有仅提供主板驱动光盘的,需要将SATA驱动文件拷贝到软盘。还有的是需要用主板光盘的特定程序制作SATA驱动软盘,这点需要看主板说明书上的相关说明。                                                                       如何判断故障硬盘是否可保修?

      虽然说,从正当渠道购买的新硬盘都自动享有一定年限的保修服务,但这并不是说在这个年限内一定可以享有这种服务。因为,当硬盘遇到一些非厂商原因的问题故障时,厂商一般都会拒绝提供保修服务的。那么,到底有哪些问题故障不是出自厂商原因呢?

  一、购买的是水货硬盘

  水货的价格相对会便宜一些,对于中端硬盘来说,水货比同类型的行货低100~200元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它是不提供免费保修服务的,所以如果用户购买的是水货硬盘出了问题,厂商可以进行相关维护修理,但一般都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的。

  二、文件系统或引导扇区损坏

  许多朋友都遭遇过操作系统崩溃的情况,其实这是文件系统损坏最严重的表现,但并非因为硬盘问题。较为轻微的文件损坏一般都表现在文件的链接出现问题,或者文件配置表出现错误了,从而使文件的读取出现错误。其实这些都是因为软件设计得不合理,从而无法与硬件系统很好地兼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定期进行磁盘扫描和碎片整理,或者对硬盘格式化。如果是引导扇区损坏了,无法启动系统,那就相对麻烦一点了,但这也不是硬盘的罪过。有些朋友认为,在DOS状态下执行FDISK,FORMAT等指令,可以查看到引导扇区中存有内容,但却不能对它进行修改重写操作,从而无法解决问题,肯定是硬盘出现问题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使用指令FDISK/MBR,是可以强迫重写引导扇区中的内容,顺利启动系统的,所以这终究还是软件上的设计问题,和硬盘无关。

  三、中了电脑病毒,无法正常使用硬盘

  由于Internet的不断发展,电脑病毒可以说是越来越猖獗了,某些病毒一旦潜入用户的系统,甚至可以极大程度地破坏硬盘的物理结构,从而使硬盘报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及时采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或者进行格式化硬盘,是无法要求厂商进行保修的。

  四、硬盘有明显的外伤或受到自然力破坏

  在非常不小心的情况下,硬盘被摔到硬物上而造成外壳上有划痕,或者在安装硬盘的时候对硬盘两侧的刮损的痕迹。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即使硬盘内部确实出现问题,厂商也是不会保修的。一些难以预料和控制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灾、火灾,对硬盘造成的损害,厂商同样不会提供保修服务的。

  五、标签不完整

  标签的基本作用有以下两个:一是遮挡一些小孔,以防止灰尘等微小颗粒进入到硬盘内部,从而避免硬盘受到伤害;二是标明硬盘的购买时间,以此为准提供一定年限的保修服务。如果把标签撕掉了,或者有所破坏,厂商会认为用户私自拆开过硬盘,从而自动放弃保修的权利。

  六、其他情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电压突然改变、电源极性相反),电路板会被烧毁。虽然这种情况很罕见,但一旦发生了,用户也无法向厂商要求进行保修服务的。

  总之,如果硬盘出现各种可能的损坏,用户应该先确定到底是硬盘内部本身的问题,还是因为外界的原因,如果是前者,可以要求厂商进行保修,如果是后者,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为了减少硬盘出错误的机率,学会合理地使用硬盘是非常有帮助的。                                                                                                                                                                                          硬盘维护十五招

     1、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硬盘以带有超精过滤纸的呼吸孔与外界相通,它可以在普通无净化装置的室内环境中使用,若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会被吸附到PCBA的表面、主轴电机的内部以及堵塞呼吸过滤器,因此必须防尘。还有环境潮湿、电压不稳定都可能导致硬盘损坏。

  2、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硬盘在工作时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还会使磁头不能正确复位而造成硬盘的划伤。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机。

  3、正确移动硬盘,注意防震

  移动硬盘时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进行。在开机时硬盘高速转动,轻轻的震动都可能碟片与读写头相互磨擦而产生磁片坏轨或读写头毁损。所以在开机的状态下,千万不要移动硬盘或机箱,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移动主机或重新启动电源,可避免电源因瞬间突波对硬盘造成伤害。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注意:硬盘厂商所谓的“抗撞能力”或“防震系统”等,指在硬盘在未启动状态下的防震、抗撞能力,而非开机状态。

  4、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

  此外硬盘的制造和装配过程是在绝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切记: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硬盘内,高速低飞的磁头组件旋转带动的灰尘或污物都可能使磁头或盘片损坏,导致数据丢失,即使仍可继续使用,硬盘寿命也会大大缩短,甚至会使整块硬盘报废。

  5、注意防高温、防潮、防电磁干扰

  硬盘的工作状况与使用寿命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硬盘使用中温度以20~2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短路。

  也可用软件监控硬盘温度

  DTemp是一款监控硬盘温度的软件,它能够实时地向用户报告硬盘的工作温度,并允许用户定制一个温度的上限值,防止硬盘因温度过高而出现工作不稳定的状况。可以在天极下载频道下载到这个大小仅为93.5KB的软件,解压后软件后你会发现在屏幕下方的任务栏中出现了一个驱动器状的小图标,图标上方伴随有一个不断变化的温度显示,这个温度就是硬盘当前的工作温度。双击该图标会出现一个设置界面,其中,“Checktemperatureevery(1)minutes”一项为检测硬盘温度的周期,建议大家选择默认设置(一分钟一次)。“HDDcriticaltemperature(40)℃”一项为设定硬盘的温度上限值。在这里需要根据用户使用硬盘的转速而定,如果是5400转的硬盘,建议设定为40℃,7200转的则可以设为50℃。带有颜色选择的“Normaltemperaturecolor”和“Criticaltemperaturecolor”两项为硬盘在正常温度和超出上限值时的不同状态显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只要醒目即可。可选项“Warningaboutcriticaltemperature”是让用户选择当硬盘超出上限值时是否发出警告?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选择“是”。“WarningaboutSMARTfailure”一项是让用户选择当硬盘的“SMART”技术发现硬盘存在问题时是否发出警告,这一点对硬盘的安全性很重要,建议选择“是”。

  湿度过高时,电子元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这些静电会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

  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6、要定期整理硬盘

  定期整理硬盘可以提高速度,如果碎片积累过多不但访问效率下降,还可能损坏磁道。但不要经常整理硬盘,这样也会有损硬盘寿命。

  7、注意预防病毒和特洛依木马程序

  硬盘是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重点目标,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杀毒软件对病毒进行防范。要定期对硬盘进行杀毒,并注意对重要的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建议平时不要随便运行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序和打开邮件附件,运行前一定要先查病毒和木马。

  8、正确拿硬盘的方法

  在电脑维护应以手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要轻拿轻放,不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因为手上可能会有静电,静电会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件,导致无法正常运行。还有切勿带电插拔。

  9、让硬盘智能休息

  让硬盘智能地进入“关闭”状态,对硬盘的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给予很大的帮助,首先进入“我的电脑”,用鼠标左键双击“控制面板”,然后选择“电源管理”,将其中“关闭硬盘”一项的时间设置为15分钟,应用后退出即可。

  10、轻易不要低格

  不要轻易进行硬盘的低级格式化操作,避免对盘片性能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11、避免频繁的高级格式化操作

  它同样对盘片性能带来影响,在不重新分区的情况下,可采用加参数“Q”的快速格式化命令。

  12、硬盘出现坏道时

  硬盘中如出现坏道,即使是一个簇都可能具有扩散的破坏性,在保修期内应尽快找商家和厂家更换或维修,已过保修期则尽可能减少格式化硬盘,减少坏簇的扩散。

  13、善用磁盘工具

  善用各类磁碟工具,如NortonUtilities、NortonCleanSweep等,定时清理自己的硬盘,可提高系统整体效能。

  14.建立RESCUEDISK

  使用NortonUtilities工具软件将硬盘分区表、引导记录以及CMOS信息保存到软盘上,以防万一。

  15、尽量不要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当压缩卷文件逐渐增大时,硬盘的读写数据大大地减慢了。如果磁盘的容量够用,没有必要在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硬盘的使用技巧与维护

      硬盘是一个电脑存储设备。在一台电脑当中,它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它存储着电脑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对于一个名牌的硬盘来说它

  可以无故障的工作超过两万小时,但是如果你错误的使用它,也是很容易出现故障的。今天笔者就先说一下如何正确的使用硬盘。

  1.硬盘的使用

  当硬盘在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钱姓关掉电源。在硬盘工作的时候关掉电源,会导致硬盘的物理损坏,而且也会丢失数据。还有,在硬

  盘中有高速运转的部件,如果一旦强行关机的话高速运转的碟片就会突然停止,而在关机后又马上开机的话,就更有可能噪声硬盘的损坏。

  所以笔者认为,在关机后不要马上再次打开电脑。至少在半分钟以后再打开。

  在硬盘工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它的震荡,因为,磁头与磁片的距离非常近,如果遭到聚类的震荡会导致磁头敲打磁片,有可能磁头会划

  伤磁片,也可能会导致磁头的彻底算坏,使整个硬盘无法使用。

  在使用硬盘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与很多用户会在“磁盘空间管理当中进行压缩。把硬盘用此程序进行压缩。这样会导致压缩卷文件不断

  增大。所队也随之减慢,读写次数增多,就会引起硬盘的发热量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就会倒是使用寿命的减少。所以,如果硬派够用的

  话就没有必要使用这个程序了。

  2.硬盘的维护

  硬盘时非常害怕灰尘的了。如果灰尘吸到了电路板上的话,就会导致硬盘工作不稳定,或者到这内部零件损坏。

  硬盘的功能工作状态与寿命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导致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会造成电路元件失灵,

  而如果温度过低时会导致,工期中水分凝结在元件上,导致短路的现象。

  其次,我们要定期整理你的硬盘。这样会提高你的硬盘速度。如果,硬盘上的垃圾文件过多的话,所多会减慢,还有可能损坏磁道。但

  是,不要三天两头的清理,这样也会减少硬盘寿命的。

  最后,就是防毒。病毒在硬盘的存储的文件是一个最大的威胁。所也我们发现病毒应该及时采取办法清除,金浪不要格式化硬盘。

  以上就是一些使用和维护硬盘的小窍门,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的话,自己的宝贝硬盘就会更加持久的!                                                                 硬盘缺陷的分类

      如果经检测发现某个硬盘不能完全正常工作,则称这个硬盘是“有缺陷的硬盘”(DefectHardDisk)。

  根据维修经验,笔者将硬盘的缺陷分为六大类

  ①坏扇区(Badsector),也称缺陷扇区(Defectsector)

  ②磁道伺服缺陷(TrackServodefect)?

  ③磁头组件缺陷(Headsassemblydefect)

  ④系统信息错乱(Serviceinformationdestruction)

  ⑤电子线路缺陷(Theboardofelectronicsdefect)

  ⑥综合性能缺陷(Complexreliabilitydefect)

  1.坏扇区(也称缺陷扇区)

  指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一般表现为:高级格式化后发现有“坏簇(BadClusters);用SCANDISK等工具检查发现有“B”标记;或用某些检测工具发现有“扇区错误提示”等。

  一般每个扇区可以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字节不正常,该扇区就属于缺陷扇区。每个扇区除了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外,另外还记录有一些信息:标志信息、校验码、地址信息等,其中任何一部分信息不正常都导致该扇区出现缺陷。

  多数专业检测软件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都有类似的错误信息提示,常见的扇区缺陷主要有几种情况:①校验错误(ECCuncorrectableerrors,又称ECC错误)。系统每次在往扇区中写数据的同时,都根据这些数据经过一定的算法运算生成一个校验码(ECC=ErrorCorrectionCode),并将这个校验码记录在该扇区的信息区内。以后从这个扇区读取数据时,都会同时读取其校检码,并对数据重新运算以检查结果是否与校检码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这个扇区正常,存放的数据正确有效;如果不一致,则认为该扇区出错,这就是校验错误。这是硬盘最主要的缺陷类型。导致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有:磁盘表面磁介质损伤、硬盘写功能不正常、校验码的算法差异。

  ②IDNF错误(sectorIDnotfound),即扇区标志出错,造成系统在需要读写时找不到相应的扇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系统参数错乱,导致内部地址转换错乱,系统找不到指定扇区;也有可能是某个扇区记录的标志信息出错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辨别扇区。

  ③AMNF错误(AddressMarkNotFound),即地址信息出错。一般是由于某个扇区记录的地址信息出错,系统在对它访问时发现其地址信息与系统编排的信息不一致。

  ④坏块标记错误(Badblockmark)。某些软件或病毒程序可以在部分扇区强行写上坏块标记,让系统不使用这些扇区。这种情况严格来说不一定是硬盘本身的缺陷,但想清除这些坏块标记却不容易。

  2.磁道伺服缺陷

  现在的硬盘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硬盘中每个正常的物理磁道都嵌入有一段或几段信息作为伺服信息,以便磁头在寻道时能准确定位及辨别正确编号的物理磁道。如果某个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损,该物理磁道就可能无法被访问。这就是“磁道伺服缺陷”。一般表现为,分区过程非正常中断;格式化过程无法完成;用检测工具检测时,中途退出或死机,等等。

  3.磁头组件缺陷

  指硬盘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物理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包括磁头磨损、磁头接触面脏、磁头摆臂变形、音圈受损、磁铁移位等。一般表现为通电后,磁头动作发出的声音明显不正常,硬盘无法被系统BIOS检测到;无法分区格式化;格式化后发现从前到后都分布有大量的坏簇,等等。

  4.系统信息错乱

  每个硬盘内部都有一个系统保留区(servicearea),里面分成若干模块保存有许多参数和程序。硬盘在通电自检时,要调用其中大部分程序和参数。如果能读出那些程序和参数模块,而且校验正常的话,硬盘就进入准备状态。如果某些模块读不出或校验不正常,则该硬盘就无法进入准备状态。一般表现为,PC系统的BIOS无法检测到该硬盘或检测到该硬盘却无法对它进行读写操作。如某些系列硬盘的常见问题:美钻二代系列硬盘通电后,磁头响一声,马达停转;FujitsuMPG系列在通电后,磁头正常寻道,但BIOS却检测不到;火球系列,系统能正常认出型号,却不能分区格式化;WesternDigital的EB、BB系列,能被系统检测到,却不能分区格式化,等等。

  5.电子线路缺陷

  指硬盘的电子线路板中部分线路断路或短路,某些电气元件或IC芯片损坏等。有部分可以通过观察线路板发现缺陷所在,有些则要通过仪器测量后才能确认缺陷部位。一般表现为硬盘在通电后不能正常起转,或者起转后磁头寻道不正常,等等。

  6.综合性能缺陷

  有些硬盘在使用过程中部分芯片特性改变;或者有些硬盘受震动后物理结构产生微小变化(如马达主轴受损);或者有些硬盘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最终导致硬盘稳定性差,或部分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一般表现为,工作时噪音明显增大;读写速度明显太慢;同一系列的硬盘大量出现类似故障;某种故障时有时无等等。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前言:
此文章从google搜索经鄙人整理而来,并非本人的造诣至此,请勿联系笔者。
硬盘数据恢复很大程度依靠运气,无必胜把握,并且不与投入时间成正比,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
请勿轻易拿自己硬盘做实验。
建议数据恢复前先用硬盘保护卡对拷到其他硬盘上做一个备份,然后修理备份。(用ghost不行)


●硬盘数据恢复,一概论
初买来一块硬盘,我们是没有办法使用的,你需要将它分区、格式化,然后再安装上操作系统才可以使用。一个完整硬盘的数据应该包括五部分:MBR,DBR,FAT,DIR区和DATA区。其中只有主引导扇区是唯一的,其它的随你的分区数的增加而增加。

主引导扇区
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包括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作用就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确定哪个分区为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加以执行。至于分区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H为结束标志,共64字节,位于本扇区的最末端。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区程序(例如DOS 的Fdisk.exe)产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这个扇区是不尽相同。如果你有这个意向也可以自己去编写一个,只要它能完成前述的任务即可,这也是为什么能实现多系统启动的原因(说句题外话:正因为这个主引导记录容易编写,所以才出现了很多的引导区病毒)。

操作系统引导扇区
OBR(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扇区,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这是对于DOS来说的,对于那些以多重引导方式启动的系统则位于相应的主分区/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是操作系统可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它也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其实每个逻辑分区都有一个OBR,其参数视分区的大小、操作系统的类别而有所不同。引导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判断本分区根目录前两个文件是否为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例如MSDOS或者起源于MSDOS的Win9x/Me的IO.SYS和MSDOS.SYS)。如是,就把第一个文件读入内存,并把控制权交予该文件。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Allocation Unit,以前也称之为簇)的大小等重要参数。OBR由高级格式化程序产生(例如DOS 的Format.com)。

文件分配表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9x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为了数据安全起见,FAT一般做两个,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 FAT区紧接在OBR之后,其大小由本分区的大小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决定。关于FAT的格式历来有很多选择,Microsoft 的DOS及Windows采用我们所熟悉的FAT12、FAT16和FAT32格式,但除此以外并非没有其它格式的FAT,像Windows NT、OS/2、UNIX/Linux、Novell等都有自己的文件管理方式。
目录区
DIR是Directory即根目录区的简写,DIR紧接在第二FAT表之后,只有FAT还不能定位文件在磁盘中的位置,FAT还必须和DIR配合才能准确定位文件的位置。DIR记录着每个文件(目录)的起始单元(这是最重要的)、文件的属性等。定位文件位置时,操作系统根据DIR中的起始单元,结合FAT表就可以知道文件在磁盘的具体位置及大小了。在DIR区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区,即DATA区。
数据区
DATA虽然占据了硬盘的绝大部分空间,但没有了前面的各部分,它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是一些枯燥的二进制代码,没有任何意义。在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格式化程序(指高级格式化,例如DOS下的Format程序),并没有把DATA区的数据清除,只是重写了FAT表而已,至于分区硬盘,也只是修改了MBR和OBR,绝大部分的DATA区的数据并没有被改变,这也是许多硬盘数据能够得以修复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如MBR/OBR/FAT/DIR之一被破坏的话,也足够咱们那些所谓的DIY老鸟们忙乎半天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经常整理磁盘,那么你的数据区的数据可能是连续的,这样即使MBR/FAT/DIR全部坏了,我们也可以使用磁盘编辑软件(比如DOS下的DiskEdit),只要找到一个文件的起始保存位置,那么这个文件就有可能被恢复(当然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没有覆盖这个文件……)。

硬盘分区方式
我们平时说到的分区概念,不外乎三种: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在主分区中,不允许再建立其它逻辑磁盘。
扩展分区的概念则比较复杂,也是造成分区和逻辑磁盘混淆的主要原因。由于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可以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操作系统只允许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如果说逻辑磁盘就是分区,则系统最多只允许4个逻辑磁盘。对于具体的应用,4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建立更多的逻辑磁盘供操作系统使用,系统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它仅仅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一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分区(实际上也就是下一个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区之后的各个分区是通过一种单向链表的结构来实现链接的,因此,若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
数据存储原理
既然要进行数据的恢复,当然数据的存储原理我们不能不提,在这之中,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数据的删除和硬盘的格式化相关问题……
文件的读取
操作系统从目录区中读取文件信息(包括文件名、后缀名、文件大小、修改日期和文件在数据区保存的第一个簇的簇号),我们这里假设第一个簇号是0023。
操作系统从0023簇读取相应的数据,然后再找到FAT的0023单元,如果内容是文件结束标志(FF),则表示文件结束,否则内容保存数据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重复下去直到遇到文件结束标志。
文件的写入
当我们要保存文件时,操作系统首先在DIR区中找到空区写入文件名、大小和创建时间等相应信息,然后在Data区找到闲置空间将文件保存,并将Data区的第一个簇写入DIR区,其余的动作和上边的读取动作差不多。
文件的删除
Win9x的文件删除工作却是很简单的,简单到只在目录区做了一点小改动——将目录区的文件的第一个字符改成了E5就表示将改文件删除了。
附录:
--------------------------------------------------------------------------------
Fdisk和Format的一点小说明
和文件的删除类似,利用Fdisk删除再建立分区和利用Format格式化逻辑磁盘(假设你格式化的时候并没有使用/U这个无条件格式化参数)都没有将数据从DATA区直接删除,前者只是改变了分区表,后者只是修改了FAT表,因此被误删除的分区和误格式化的硬盘完全有可能恢复……
系统启动流程

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启动流程不尽相同,我们这里以Win9x/DOS的启动流程为例。
第一阶段:系统加电自检POST过程。POST是Power On Self Test的缩写,也就是加电自检的意思,微机执行内存FFFF0H处的程序(这里是一段固化的ROM程序),对系统的硬件(包括内存)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读取分区记录和引导记录。当微机检查到硬件正常并与CMOS设置相符后,按照CMOS设置从相应设备启动(我们这里假设从硬盘启动),读取硬盘的分区记录(DPT)和主引导记录(MBR)。
第三阶段:读取DOS引导记录。微机正确读取分区记录和主引导记录后,如果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校验正确,则执行主引导记录并进一步读取DOS引导记录(位于每一个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然后执行该DOS引导记录。
第四阶段:装载系统隐含文件。将DOS系统的隐含文件IO.SYS入内存,加载基本的文件系统FAT,这时候一般会出现Starting Windows 9x...的标志,IO.SYS将MS.SYS读入内存,并处理System.dat和User.dat文件,加载磁盘压缩程序。
第五阶段:实DOS模式配置。系统隐含文件装载完成,微机将执行系统隐含文件,并执行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加载Config.sys中定义的各种驱动程序。
第六阶段:调入命令解释程序(Command.com)。系统装载命令管理程序,以便对系统的各种操作命令进行协调管理(我们所使用的Dir、Copy等内部命令就是由Command.com提供的)。
第七阶段:执行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微机将一步一步地执行批处理文件中的各条命令。
第八阶段:加载Win.com。Win.com负责将Windows下的各种驱动程序和启动执行文件加以执行,至此启动完毕。

●硬盘数据恢复,三文件分配表
FAT是DOS、Windows9X系统的文件寻址格式,位于DBR之后。
在解释文件分配表的概念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谈谈簇(Cluster)的概念。文件占用磁盘空间,基本单位不是字节而是簇。一般情况下,软盘每簇是1个扇区,硬盘每簇的扇区数与硬盘的总容量大小有关,可能是4、8、16、32、64……同一个文件的数据并不一定完整地存放在磁盘的一个连续的区域内,而往往会分成若干段,像一条链子一样存放。这种存储方式称为文件的链式存储。由于硬盘上保存着段与段之间的连接信息(即FAT),操作系统在读取文件时,总是能够准确地找到各段的位置并正确读出。
为了实现文件的链式存储,硬盘上必须准确地记录哪些簇已经被文件占用,还必须为每个已经占用的簇指明存储后继内容的下一个簇的簇号。对一个文件的最后一簇,则要指明本簇无后继簇。这些都是由FAT表来保存的,表中有很多表项,每项记录一个簇的信息。由于FAT对于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FAT有一个备份,即在原FAT的后面再建一个同样的FAT。初形成的FAT中所有项都标明为“未占用”,但如果磁盘有局部损坏,那么格式化程序会检测出损坏的簇,在相应的项中标为“坏簇”,以后存文件时就不会再使用这个簇了。FAT的项数与硬盘上的总簇数相当,每一项占用的字节数也要与总簇数相适应,因为其中需要存放簇号。FAT的格式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是FAT16和FAT32。
当一个磁盘Format后,在其逻辑0扇区(即BOOT扇区)后面的几个扇区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数据表—文件分配(FAT),文件分配表一式两份,占据扇区的多小凭磁盘类型大小而定。顾名思义,文件分配表是用来表示磁盘问件的空分配信息的。它不对引导区,文件目录的信息进行表示,也不真正存储文件内容。
我们知道磁盘是由一个一个扇区组成的,若干个扇区合为一个簇,文件存取是以簇为单位的,哪怕这个文件只有1个字节。每个簇在文件分配表中都有对应的表项,簇号即为表项号,每个表项占1.5个字节(磁盘空间在10MB以下)或2个字节(磁盘空间在10MB以上)。为了方便起见,以后所说的表项都是指2个字节的。
文件分配表结构如1(H表示16进制)
表1
第0字节 表头,表磁盘类型。FFH双面软盘,每次道8扇区FEH单面软盘,每磁道8扇区FDH双面软盘,每磁道9扇区FCCH单面软盘,每磁道9扇区FC8H硬盘
第1~2字节 (表项号1)表示第一簇状态,因第一簇被系统占据,故此两字节为FFFFH
第3~4字节 (表项号2)表示第二簇状态,若为FFFH表此簇为坏的,DOS已标记为不能用;0000H表示此簇为空,可以用;FFF8H表不能示该簇为文件的最后一簇;其余数字表示文件的下一个簇号,注意高字节在后,低字节在前。
第5~6字节 (表项号3)表示第三簇状态,同上。
注意:
不要把表项内的数字误认为表示当前簇号,而应是该文件的下一个簇的簇号。.高字节在后,低字节在前是一种存储数字方式,读出时应对其进行调整。是如两字节12H,34H,应调整为3412H。
文件分配表与文件目录(FDT)相配合,可以统一管理整个磁盘的文件。它告诉系统磁盘上哪些簇是坏的或已被使用,哪些簇可以用,并存储每个文件所使用的簇号。它是文件的“总调度师”。
当DOS写文件时,首先在文件目录中检查是否有相同文件名,若无则使用一个文件目录表项,然后依次检测FAT中的每个表项对应的簇中,同时将该簇号写入文件目录表项相的26-27字节,如文件长度不止一簇,则继续向后寻找可用簇,找到后将其簇号写入上一次找到的表项中,如此直到文件结束,在最后一簇的表项里填上FFF8H,形成单向链表。
DOS删除文件时只是把文件目录表中的该文件的表项第0个字节改为E5H,表此项已被删除,并在文件分配表中把该文件占用的各簇的表项清0,并释放空间。其文件的内容仍然在盘上,并没有被真正删除,这就是undelete.exe,unerase.exe等一类恢复删除工具能起作用的原因。
文件分配表在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用户最好不要去修改它,以免误操作带来严重的后果。
FAT表的定位
 硬盘分区的主要结构说明:
(Cylinder柱面/磁道-Side磁头-Sector扇区地址以下简称为?-?-?)
《主分区》
名称 地址 长度(扇区)
主引导记录(Main Boot Record) 0-0-1 1
系统扇区(System Secotrs) 0-0-2,0-0-63 62
引导扇区(Boot) 0-1-1 1
FAT16系统中,此扇区包含BPB(BIOS Parameter Block)表,描述逻辑盘结构组成,包含隐藏扇区数目(从0-1-1开始计算)、FAT扇区数、FAT拷贝数、硬盘磁头总数、根目录表项最大值等。
FAT32系统中,BPB表的偏移与FAT16不同,但表项基本相同。整个隐藏扇区部分都作为逻辑盘的描述区域。
隐藏扇区(Hidden Secotrs):
FAT16 0-1-1 1
FAT32 0-1-1 32
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16 0-1-2 根据逻辑盘容量变化
FAT32 0-1-33 根据逻辑盘容量变化
说明:
FAT16的每个表项由2字节(16位)组成,通常每个表项指向的簇包含64个扇区,即32K字节。
逻辑盘容量最大为2047MB。
FAT32的每个表项由4字节(32位)组成,通常每个表项指向的簇包含8个扇区,即4K字节。
逻辑盘容量最小为512MB。
对于C分区,在MBR的偏移01c2H处,FAT16为06H,FAT32为0CH。
有关计算公式为:
每个扇区长度=512字节
总簇数=逻辑盘容量/簇容量
总簇数=FAT表长度(字节)/每个表项长度(字节)-2
FAT表长度=逻辑盘容量/簇容量*每个表项长度
FAT表的开始由介质描述符+一串“已占用”标志组成:
FAT16硬盘----F8 FF FF 7F
FAT32硬盘----F8 FF FF 0F FF FF FF 0F
每个有效的FAT结构区包含两个完全相同的拷贝:FAT1、FAT2
文件目录表(File Directory Table),即根目录区,又称为ROOT区:
紧跟在FAT2的下一个扇区,长度为32个扇区(256个表项)。如果支持长文件名,则每个表项
为64个字节,其中,前32个字节为长文件链接说明;后32个字节为文件属性说明,包括文件长
度、起始地址、日期、时间等。如不支持长文件名,则每个表项为32个字节的属性说明。
数据区(Data Area):
紧跟在FDT的下一个扇区,直到逻辑盘的结束地址。
《扩展分区》
名称 地址 长度(扇区)
扩展分区(Extend Partition) ?-y-1 1
系统扇区(System Secotrs) ?-y-2,?-y-63 62
引导扇区(Boot) ?-(y+1)-1 1
其后各项与主分区相同……
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硬盘文件分配表庞大无法手工修复,只能依靠工具。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不建议这样做)。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软盘文件分配FAT表修复
在运行某个程序时,有时会在屏幕上看到:File allocation table bad,drive A(文件分配表坏)的错误信息,导致程序不能正常运行。
我们知道,在磁盘中有两个文件分配表:FAT1和FAT2。FAT1用于日常工作,FAT2备用。因此,在FAT1损坏时,可用FAT2表修补。
具体方法是:运行DEBUG,将FAT2读入缓冲区,用缓冲区的FAT2数据覆盖磁盘中的FAT1。
例:修复3寸1.44M软盘,在A驱
在DOS环境下进入debug环境
在“-”提示符下进行如下操作:
-L 100 0 0A 9
-W 100 0 1 9
-q
其它类型的软盘的修复方法参照下表进行。
起止逻辑扇区 5.25"低密 5.25"高密 3.5"低密 3.5"高密
BOOT区 0 0 0 0
FAT1 1-2 1-7 1-3 1-9
FAT2 3-4 8-0EH 4-6 0A-12H
例如我们要修复5.25"高密软盘的FAT,则需将上述参数改为:
-L 100 0 8 7
-W 100 0 1 7
-q

●硬盘数据恢复,二分区表的推算
Master Boot Record
The Master Boot Record is located at the physical beginning of a hard disk, editable using the Disk Editor. It consists of a master bootstrap loader code (446 bytes) and four subsequent, identically structured partition records. Finally, the hexadecimal signature 55AA completes a valid Master Boot Record.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在硬盘的0磁头0柱面1扇区。
主引导记录由三部分组成:
(1)主引导程序;
(2)四个分区表;
(3)主引导记录有效标志字。
详见表1。
[表1主引导记录结构]
位   置 内   容
0000H -00D9H 主引导记录代码区
00DAH -01BDH 空闲区
01BEH -01CDH 分区1结构信息
01CEH -01DDH 分区2结构信息
01DEH -01EDH 分区3结构信息
01EEH -01FDH 分区4结构信息
01FEH -01FFH 55 AAH 主 引 导 记 录 有 效 标 志
说明:
A,分区表自偏移1BEH处开始,分区表共64个字节,表中可填入四个分区信息,每十六个字节为一个分区说明项,这16个字节含义详见表2。
B,必须注意:扇区号的高二位占用柱面号所在字节的最高二位,即柱面号为10位,扇区号6位。
The format of a partition record is as follows:
Offset Size Description
0 8 bit A value of 80 designates an active partition.
1 8 bit Partition start head
2 8 bit Partition start sector (bits 0-5)
3 8 bit Partition start track (bits 8,9 in bits 6,7 of sector)
4 8 bit Operating system indicator
5 8 bit Partition end head
6 8 bit Partition end sector (bits 0-5)
7 8 bit Partition end track (bits 8,9 in bits 6,7 of sector)
8 32 bit Sectors preceding partition
C 32 bit Length of partition in sectors
Operating system indicators: (hexadecimal, incomplete list)
00 Empty partition-table entry
01 DOS FAT12
04 DOS FAT16 (up to 32 MB)
05 DOS 3.3+ extended partition
06 DOS 3.31+ FAT16 (over 32 MB)
07 OS/2 HPFS, Windows NT NTFS, Advanced Unix
08 OS/2 v1.0-1.3, AIX bootable partition, SplitDrive
09 AIX data partition
0A OS/2 Boot Manager
0B Windows 95+ FAT32
0C Windows 95+ FAT32 (using LBA-mode INT 13 extensions)
0E DOS FAT16 (over 32 MB, using INT 13 extensions)
0F Extended partition (using INT 13 extensions)
17 Hidden NTFS partition
1B Hidden Windows 95 FAT32 partition
1C Hidden Windows 95 FAT32 partition (using LBA-mode INT 13 extensions)
1E Hidden LBA VFAT partition
42 Dynamic disk volume
50 OnTrack Disk Manager, read-only partition
51 OnTrack Disk Manager, read/write partition
81 Linux
82 Linux Swap partition, Solaris (Unix)
83 Linux native file system (ext2fs/xiafs)
85 Linux EXT
86 FAT16 volume/stripe set (Windows NT)
87 HPFS fault-tolerant mirrored partition, NTFS volume/stripe set
BE Solaris boot partition
C0 DR-DOS/Novell DOS secured partition
C6 Corrupted FAT16 volume/stripe set (Windows NT)
C7 Corrupted NTFS volume/stripe set
F2 DOS 3.3+ secondary partition
[表2分区结构信息]
偏移 长度   含义
00H  1   活动分区指示符,该值为80H表示为可自举分区(仅有一个),该值为00H表示其余分区。
01H  1   分区起始磁头号。
02H  1   低6位是分区开始的扇区,高2位是分区开始的柱面的头两位。
03H  1   分区开始的起始柱面号的低8位。
04H  1   系统标志,该值为01H表示采用12位FAT格式的DOS 分区,该值04H表示采用16位FAT格式的DOS分区,该值为05H表示为扩展DOS分区,为06H表示为DOS系统。
05H  1   分区终止头号
06H  1   低6位为分区结束的扇区号,头2位为结束柱面号的前2位。
07H  1  分区结束柱面号的低8位。
08H  4   本分区前的扇区数,低位字节在 前。
0CH  4   本分区总的扇区数,低位字节在前。
重要公式:
02H为X,03H为Y。柱面=(X>>6)*16^2+Y;
以我的硬盘为例:
有九个可用分区,二个不可用分区;
两个Primary NTFS分区,第二个为active;
七个Extened 分区,第五个为NTFS其他为FAT32.
.
主分区表数据:位置cylinder0, head 0,sector1
偏移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0 33 C0 8E D0 BC 00 7C FB 50 07 50 1F FC BE 1B 7C
1 BF 1B 06 50 57 B9 E5 01 F3 A4 CB BE BE 07 B1 04
2 38 2C 7C 09 75 15 83 C6 10 E2 F5 CD 18 8B 14 8B
3 EE 83 C6 10 49 74 16 38 2C 74 F6 BE 10 07 4E AC
4 3C 00 74 FA BB 07 00 B4 0E CD 10 EB F2 89 46 25
5 96 8A 46 04 B4 06 3C 0E 74 11 B4 0B 3C 0C 74 05
6 3A C4 75 2B 40 C6 46 25 06 75 24 BB AA 55 50 B4
7 41 CD 13 58 72 16 81 FB 55 AA 75 10 F6 C1 01 74
8 0B 8A E0 88 56 24 C7 06 A1 06 EB 1E 88 66 04 BF
8 0A 00 B8 01 02 8B DC 33 C9 83 FF 05 7F 03 8B 4E
9 25 03 4E 02 CD 13 72 29 BE 59 07 81 3E FE 7D 55
A AA 74 5A 83 EF 05 7F DA 85 F6 75 83 BE 2E 07 EB
B 8A 98 91 52 99 03 46 08 13 56 0A E8 12 00 5A EB
C D5 4F 74 E4 33 C0 CD 13 EB B8 00 00 80 24 45 00
D 56 33 F6 56 56 52 50 06 53
1B 00 00
1C 01 46 07 FE 7F 1E C6 28 11 00 99 31 35 00 80 00
1D 41 30 07 FE 7F B2 30 85 4A 00 C3 1C 20 00 00 00
1E 41 B3 0F FE FF FF F3 A1 6A 00 08 FE F7 01 00 00
1F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55 AA
主分区表分析:
Master bootstrap loader code0000H -00D9H 33 C0 8E D0 BC 00 7C FB 50 。。。主引导记录代码,表示住分区表
01BEH -01CDH 分区1结构信息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0)知该分区Boot Sector位于:起始磁头为0头,起始柱面为70D,起始扇区为1扇区。
01CEH -01DDH 分区2结构信息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活动分区指示符为80H,表示该分区为可自举分区。系统标志为07表示OS/2 HPFS, Windows NT NTFS, Advanced Unix系统。知该分区Boot Sector位于:起始磁头为0头,起始柱面为304D,起始扇区为1扇区。
01DEH -01EDH 分区3结构信息Extended partition系统标志字节为0F,说明是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 (using INT 13 extensions)。从扩展分区说明项知下一个分区表位于:起始磁头为0头,起始柱面为435D,起始扇区为1扇区。
01EEH -01FDH 分区4结构信息分区说明项数据均为00H没有定义。
01FEH -01FFH 55 AAH 主引导记录有效标志
扩展分区一分区表数据:位置cylinder435D, head 0,sector1
偏移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B 00 00
1C 41 B3 0B FE FF 08 3F 00 00 00 97 D5 53 00 00 00
1D C1 09 05 FE FF FF D6 D5 53 00 D6 D5 53 00 00 00
1E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F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55 AA
扩展分区表分析:
01BEH -01CDH 分区1结构信息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3)知该分区位于:起始磁头为1头,起始柱面为435D,起始扇区为1扇区(分区表占用磁头0)。系统标志字0BH表示 Windows 95+ FAT32
01BEH -01CDH 分区1结构信息系统标志字节为05H,说明是扩展DOS分区。于是知下一个分区表位于:起始磁头为0头,起始柱面为777D,起始扇区为1扇区。
Partition Table Entry #3 数据均为00H没有定义。
Partition Table Entry #4 数据均为00H没有定义。
其他扩展分区同理。
---------------------------------------------------------------------------------------------------------------------
附录:
Fdisk的MBR参数
MBR 系 FDISK.COM(EXE) 一项未公布的开关,隐含于 MS DOS 3.30,延至 MS DOS 8.0(Windows ME)。实践中,有籍以修复主引导信息,重点在主引导程序。
FDISK /MBR 命令流程的分支有二:
读得主引导扇区检验标志(字) AA55h,操作单一,仅向主引导扇区位移 0-1BDH 写入当前系统固有的主引导程序,安全可靠。
难能可贵的是它不触动主引导信息其余模块(分区表、检验标志),以及随后的 DOS 引导信息、文件分配表、根目录,省事许多。检出检验标志非 AA55h,写主引导程序、初始化分区表及登录检验标志,在 MS DOS 7.0 - 8.0 环境中,常规以系统支持的最大容量分配给基本 DOS 分区的方式登录分区表。分区表初始化(可能幸存的分区表被清除)的后果不难想象; 目前硬盘大都设置有其它分区,即使在高版本 DOS 环境中运作,常规建立的分区表每难能符合实际需求,后续工作量也相当可观。
不过,它也不触动位于其后的 DOS 引导信息、文件分配表及根目录,高版本 FDISK /MBR 命令适用于修复仅设基本 DOS 分区的硬盘分区表及检验标志受损,或主引导信息全毁。
可见,在运行 FDISK /MBR 命令之前,需查明检验标志是否 AA55h,酌情处理,切忌盲动。
经由 DOS 软盘引导,认硬盘,检验标志必健在。
另外,在 FDSIK 主菜单中选 4.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列出分区信息,进一步证实检验标志正常; 若现 No partitition defined,检验标志每变异,而分区表或许尚健在。

●硬盘数据恢复,深入逻辑分区
现在深入每一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结构如下:
FAT12/16
Logical sector =0 Logical sector=1(Floppy disk=1~9) Logical sector=1+sectors_per_FAT(Floppydisk=10~18) Logical sector=1+sectors_per_FAT*2(Floppy disk=19~32) Logical sector=1+sectors_per_FAT*2+sectors_of_rootdirectories(Floppy disk=33~)
DOS Boot Sector FAT1 FAT2 ROOT Directory Data area(where files and subdirectories are stored)
FAT32
Usually 32 sectors Logical sector =0032h Logical sector =0032h+ 2*sectors_per_FAT
DOS Boot Recore 3 Sectors Reserved sectors Copy of record Reserve sectors FAT1 FAT2 Data area(where files and all bdirectories are stored)
在逻辑分区当中用逻辑的cluster和sector。换算关系为:
cluster=logical_sector/sectors_per_cluster;
这里sectors_per_cluster是在BIOS Parameter Block里得到的。
Sector=( logical_sector mod sectors_per_track)+1;
Head=( logical_sector / sectors_per_track)mod total_heads;
Cylinder= logical_sector(sectors_per_track* total_heads);
logical_sector=( cluster-2)*sectors_per_cluster+sector_of_file_area_offset;
logical_sector=(sector-1)+head*sector_per_track+sector*sector_per_track*heads;
每个扇区长度=512字节
总簇数=逻辑盘容量/簇容量
总簇数=FAT表长度(字节)/每个表项长度(字节)-2
FAT表长度=逻辑盘容量/簇容量*每个表项长度
Dos引导记录块位于逻辑0 sector中包含三部分:
(1) 磁盘IO参数表BPB;
(2) 磁盘基数表;
(3) 引导区代码。
FAT16的BPB(BIOS Parameter Block)表,描述逻辑盘结构组成,包含隐藏扇区数目(从0-1-1开始计算)、FAT扇区数、FAT拷贝数、硬盘磁头总数、根目录表项最大值等。FAT32系统中,BPB表的偏移与FAT16不同,但表项基本相同。整个隐藏扇区部分都作为逻辑盘的描述区域。
典型的primary partion 的磁盘IO参数表BPB:
典型的 logical partion 磁盘参数表:
硬盘BPB主要结构说明:
(Cylinder柱面/磁道-Side/Head磁头-Sector扇区地址以下简称为?-?-?)
主分区
名称 地址 长度(扇区)
主引导记录(Main Boot Record) 0-0-1 1
系统扇区(System Secotrs) 0-0-2,0-0-63 62
引导扇区(Boot) 0-1-1 1
扩展分区
名称 地址 长度(扇区)
扩展分区(Extend Partition) ?-y-1 1
系统扇区(System Secotrs) ?-y-2,?-y-63 62
引导扇区(Boot) ?-(y+1)-1 1
其后各项与主分区相同……
隐藏扇区(Hidden Secotrs):
FAT16 0-1-1 1
FAT32 0-1-1 32
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16 0-1-2 根据逻辑盘容量变化
FAT32 0-1-33 根据逻辑盘容量变化
说明:
FAT16的每个表项由2字节(16位)组成,通常每个表项指向的簇包含64个扇区,即32K字节。 逻辑盘容量最大为2047MB。
FAT32的每个表项由4字节(32位)组成,通常每个表项指向的簇包含8个扇区,即4K字节。逻辑盘容量最小为512MB。
对于C分区,在MBR的偏移01c2H处,FAT16为06H,FAT32为0CH。
FAT是DOS、Windows9X系统的文件寻址格式,位于DBR之后。
在解释文件分配表的概念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谈谈簇(Cluster)的概念。文件占用磁盘空间,基本单位不是字节而是簇。一般情况下,软盘每簇是1个扇区,硬盘每簇的扇区数与硬盘的总容量大小有关,可能是4、8、16、32、64……同一个文件的数据并不一定完整地存放在磁盘的一个连续的区域内,而往往会分成若干段,像一条链子一样存放。这种存储方式称为文件的链式存储。由于硬盘上保存着段与段之间的连接信息(即FAT),操作系统在读取文件时,总是能够准确地找到各段的位置并正确读出。
为了实现文件的链式存储,硬盘上必须准确地记录哪些簇已经被文件占用,还必须为每个已经占用的簇指明存储后继内容的下一个簇的簇号。对一个文件的最后一簇,则要指明本簇无后继簇。这些都是由FAT表来保存的,表中有很多表项,每项记录一个簇的信息。由于FAT对于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FAT有一个备份,即在原FAT的后面再建一个同样的FAT。初形成的FAT中所有项都标明为“未占用”,但如果磁盘有局部损坏,那么格式化程序会检测出损坏的簇,在相应的项中标为“坏簇”,以后存文件时就不会再使用这个簇了。FAT的项数与硬盘上的总簇数相当,每一项占用的字节数也要与总簇数相适应,因为其中需要存放簇号。FAT的格式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是FAT16和FAT32。
当一个磁盘Format后,在其逻辑0扇区(即BOOT扇区)后面的几个扇区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数据表—文件分配(FAT),文件分配表一式两份,占据扇区的多小凭磁盘类型大小而定。顾名思义,文件分配表是用来表示磁盘问件的空分配信息的。它不对引导区,文件目录的信息进行表示,也不真正存储文件内容。
我们知道磁盘是由一个一个扇区组成的,若干个扇区合为一个簇,文件存取是以簇为单位的,哪怕这个文件只有1个字节。每个簇在文件分配表中都有对应的表项,簇号即为表项号,每个表项占1.5个字节(磁盘空间在10MB以下)或2个字节(磁盘空间在10MB以上)。为了方便起见,以后所说的表项都是指2个字节的。
FAT表的开始由介质描述符+一串“已占用”标志组成:
FAT16硬盘----F8 FF FF 7F
FAT32硬盘----F8 FF FF 0F FF FF FF 0F
每个有效的FAT结构区包含两个完全相同的拷贝:FAT1、FAT2
文件分配表结构如1(H表示16进制)
表1
第0字节 表头,表磁盘类型。FFH双面软盘,每次道8扇区FEH单面软盘,每磁道8扇区FDH双面软盘,每磁道9扇区FCCH单面软盘,每磁道9扇区FC8H硬盘
第1~2字节 (表项号1)表示第一簇状态,因第一簇被系统占据,故此两字节为FFFFH
第3~4字节 (表项号2)表示第二簇状态,若为FFFH表此簇为坏的,DOS已标记为不能用;0000H表示此簇为空,可以用;FFF8H表不能示该簇为文件的最后一簇;其余数字表示文件的下一个簇号,注意高字节在后,低字节在前。
第5~6字节 (表项号3)表示第三簇状态,同上。
注意:
不要把表项内的数字误认为表示当前簇号,而应是该文件的下一个簇的簇号。.高字节在后,低字节在前是一种存储数字方式,读出时应对其进行调整。是如两字节12H,34H,应调整为3412H。
文件分配表与文件目录(FDT)相配合,可以统一管理整个磁盘的文件。它告诉系统磁盘上哪些簇是坏的或已被使用,哪些簇可以用,并存储每个文件所使用的簇号。它是文件的“总调度师”。
当DOS写文件时,首先在文件目录中检查是否有相同文件名,若无则使用一个文件目录表项,然后依次检测FAT中的每个表项对应的簇中,同时将该簇号写入文件目录表项相的26-27字节,如文件长度不止一簇,则继续向后寻找可用簇,找到后将其簇号写入上一次找到的表项中,如此直到文件结束,在最后一簇的表项里填上FFF8H,形成单向链表。
DOS删除文件时只是把文件目录表中的该文件的表项第0个字节改为E5H,表此项已被删除,并在文件分配表中把该文件占用的各簇的表项清0,并释放空间。其文件的内容仍然在盘上,并没有被真正删除,这就是undelete.exe,unerase.exe等一类恢复删除工具能起作用的原因。
文件分配表在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用户最好不要去修改它,以免误操作带来严重的后果。
典型的FAT32表:
F8 FF FF FF FF FF FF FF 96 C4 00 00 FF FF FF 0F
FF FF FF 0F 06 00 00 00 FF FF FF 0F 08 00 00 00
09 00 00 00 0A 00 00 00 0B 00 00 00 0C 00 00 00
0D 00 00 00 0E 00 00 00 0F 00 00 00 10 00 00 00
FF FF FF 0F 00 00 00 00 FF FF FF 0F 14 00 00 00
15 00 00 00 FF FF FF 0F FF FF FF 0F FF FF FF 0F
19 00 00 00 1A 00 00 00 1B 00 00 00 FF FF FF 0F
00 00 00 00 1E 00 00 00 FF FF FF 0F 20 00 00 00
FF FF FF 0F 22 00 00 00 23 00 00 00 24 00 00 00
25 00 00 00 26 00 00 00 27 00 00 00 28 00 00 00
文件目录表(File Directory Table),即根目录区,又称为ROOT区:
紧跟在FAT2的下一个扇区,长度为32个扇区(256个表项)。如果支持长文件名,则每个表项为64个字节,其中,前32个字节为长文件链接说明;后32个字节为文件属性说明,包括文件长度、起始地址、日期、时间等。如不支持长文件名,则每个表项为32个字节的属性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
1,FAT32没有储存目录的目录区,而 FAT16储存根目录并把子目录放到数据区。
2,表示目录的目录项指出根目录地址同时长度字节为0,表示文件的目录项指出数据地址。
典型的FAT32根目录:
30 30 30 30 30 30 20 20 20 20 20 10 00 12 3C 7C
39 2B 39 2B 05 00 3D 7C 39 2B 3A 34 00 00 00 00
44 4D 32 4B 44 49 53 4B 49 4D 47 20 00 96 DB 40
39 2B 39 2B 0A 00 DC 40 39 2B 88 02 5B 72 13 00
42 49 4E 42 49 4E 20 20 20 20 20 0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47 65 09 2B 00 00 00 00 00 00
000000子目录
注意OS7前的怪字符为E5H,表示被删除,被删除文件仍旧能够找到开始簇,数据恢复就依靠这一特点。
数据区(Data Area): 紧跟在FDT的下一个扇区,直到逻辑盘的结束地址。
由上图可以想到,即使目录被破坏仍旧可能从磁盘里把信息读出。
到现在为止,硬盘数据结构的理论部分已经讲完。
数据恢复主要是手动找出FAT、目录、数据的对应关系或直接找到数据,现在已经有完善的磁盘编辑器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使工作大大简化了。
有只能化的恢复工具能不依靠FAT而恢复被删除文件,比如RECOVERNT,估计是依靠Win2000的文件使用记录。这种方法在冲启动之前恢复文件的。                                                               硬盘数据恢复知识

1、 硬件或介质问题的情况

①、 硬盘坏:硬盘自检不到的情况一般是硬件故障,又可分为主版的 硬盘控制器(包括IDE口)故障和硬盘本身的故障。如果问题在主板上 ,那么数据应当没有影响。如果出在硬盘上,也不是一定不能修复。 硬盘可能的故障又可能在控制电路、电机和磁头以及盘片。如果是控 制电路的问题,一般修好它,就可以读出数据。但如果电机、磁头和盘片故障,即使修理也要返回原厂,数据恢复基本没有可操作性。
②、 软盘坏:当软盘数据损坏时,可以有几种处理,一种是用NDD修 复,他会强制读出你坏区中的东西,MOVE到空白扇区中,这就意味着 如果你的磁盘很满操作是没法进行的。你也可以用HDCOPY2.0以上版本 READ软盘,他也会进行强读,使读入缓冲区的数据是完好的,你再写 入一张好磁盘就可以了。当然这些方式,要看盘坏的程度。如果0磁道坏,数据也并非无法抢救,早先可以通过扇区读的方式,把后面的数 据读出,不过一般来说,你依然可以HDCOPY来实验。
2、系统问题的情况
①、 在硬盘崩溃的情况下,我们经常要和一些提示信息打交道。我们 要了解他典型提示信息的含义,注意这些原因仅仅分析逻辑损坏而不是 硬盘物理坏道的情况。

提示信息
可能原因
参考处理
Invalid Partition Table
分区信息中1BE、1CE、1DE处不符合只有一个80而其他两处为0 用工具设定,操作在前面已经讲了。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
主引导程序读BOOT区5次没成功。
重建BOOT区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DOS
引导区的55AA标记丢失
用工具设定,把前面读写主引导区程序的DX=80改为180即可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BOOT区中的系统文件名与根目录中的前两个文件不同
SYS命令重新传递系统,
Disk Boot Failure
读系统文件错误 SYS命令重新传递系统,
Invalid Driver Specifcationg
如果试图切换到一个确实存在的逻辑分区出现以下信 息,说明主分区表的分区记录被破坏了。
根据各分区情况重建分区表,或者用自动修复工具修 复。注意分区丢失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此时不要紧 张,一般的说此时数据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不了解处理 的方法。你
可以选择我前面介绍的自动修复分区工具进 行处理,他们大多只改写主分区表的数据区,不会影响 你的其他数据。特别提醒大家,这些工具有的不支持 8.4G硬盘,有的与
BIOS对硬盘的识别有关系。如果你 在一台机器上不行,可以换台BIOS不同的机器实验一下。
Bad or missing command interpreter
这是说找不到COMMAND.com,或者COMMAND文件坏了。
如果你COPY过去COMMAND文件还是如此,一般来说是 感染了某种病毒。
Invalid media type reading drive X ,Abort,Retry,Fail?
该盘没有高级格式化,或BOOT区中I/O参数表被破坏。
这里情况较多,手工处理比较复杂,特别指出,此时 DISKEDIT可能无法运行,建议用工具修复。
Incorrect DOS Version
可能是文件版本不统一,对9X来说,有95 95osr/2,98,98 oem/2等版本,重新SYS 时,不要弄错 了。
用正确版本的启动盘重新SYS系统
另外说明一下,对于比较老的机器还有1071和not found rom basic、ROM BASIC OK等提示,在目前机器中以消失。另外,当 代码区完全被破坏的情况下,系统关于无系统
的提示是来自BIOS 的,这条提示与BIOS的种类有关。另外,FDISK/MBR对代码区的 重建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再介绍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就是硬盘 自检正常,而用软盘和硬
盘都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这可能是, 病毒或恶意程序利用,DOS3以上版本启动中都要检索分区表这一 特点,把分区表置为死循环。造成启动中死机。网上曾经流传过 
DOS6.22k修改方案,其实是修改西文MS-DOS6.22的 IO.SYS,把 C2 03 06 E8 0A 00 07 72 03替换为:C2 03 90 E8 0A 00 72 80 90就可以启动被类似情况锁
住的硬盘。
②、 9X无法正常进入或工作:以下仅仅是对可能的软故障分析 ,没有考虑硬件故障.进入图形界面前死机情况比较复杂,可能与加载的某些驱动有关 可以在START MS 
WINDOWS时,用F8激活菜单,设置为step by step ,看是哪项使系统死机。而后从CONFIG或者SYSTEM。INI中删除进入图形界面后死机一般这与开机加载的程序有关进入安全模
式(此时自动 运行的程序将不能加载),对注册表中的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中的键值和启动组中加载的程序进行分析
。必要的予以删除。显示IEXPLORE.EXE错误,不能进行任何操作
可能有某个系统的动态连接库损坏覆盖安装WIN9X,或从 其他机器上COPY损坏的连接库。(确定哪个库损坏一般 比较困难)
频繁出现出错各种信息
一般是虚拟内存不足造成的看C盘是否剩余空间过少, 或者打开的应用程序和窗口太多。
2、 全盘崩溃和分区丢失
首先重建MBR代码区,再根据情况修正分区表。修正分区 表的基本思路是查找以55AA为结束的扇区,再根据扇区结构 和后面是否有FAT等情况判定是否为分区表,最后计算填回
, 主分区表,由于需要计算,过程比较烦琐,就不仔细介绍了 ,希望大家用前面介绍的工具,比如NDD处理。如果文件仍然 无法读取,要考虑用TIRAMINT等工具进行修复。
如果在FAT 表彻底崩溃的情况下,恢复某个指定文件,可以用DISKEDIT 或DEBUG查找已知信息。比如文件为文本,文件中包含“软件 狗”,那么我我们就要把他们转换为内码
C8 ED BC FE B9 B7 进行查找。
3、 文件丢失、误格式化的情况
一般的来说,文件删除仅仅是把文件的首字节,改为E5H,而并 不破坏本身,因此可以恢复。但由于对不连续文件要恢复文件 链,由于手工交叉恢复对一般计算机用户来说并
不容易,在这 篇缩略版中就不讲了,建议用工具处理,如果已经安装了Norton Utilities,可以用他来查找。另外,RECOVERNT 等工具,都是 恢复的利器。特别注意的是,
千万不要在发现文件丢失后,在 本机安装什么恢复工具,你可能恰恰把文件覆盖掉了。特别是 你的文件在C盘的情况下,如果你发现主要文件被你失手清掉了 ,(比如你按
SHIFT删除),你应该马上直接关闭电源,用软盘 启动进行恢复或把硬盘串接到其他有恢复工具的机器处理。误格 式化的情况可以用等工具处理。
4、 文件损坏的情况
一般的说,恢复文件损坏需要清楚的了解文件的结构,并不是很 容易的事情,而这方面的工具也不多。不过一般的说,文件如果 字节正常,不能正常打开往往是文件头损坏。
就文件恢复举几个 简单例子。
类型 特征 处理
ZIP、TGZ等压缩包无法解压
ZIP文件损坏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个名为ZIPFIX的工具 处理。不过如果你的文件是从FTP站点上下载的,那么 有可能是你没有定义下载模式为BIN。
自解压文件无法解压
可能是可执行文件头损坏,可以用对应压缩工具按一般 压缩文件解压。
DBF文件死机后无法打开
典型的文件头中的记录数与实际不匹配了,把文件头中 的记录数向下调整,遗憾的是公式我找不到了。
5、 硬盘被加密或变换:
此时千万不要FDISK/MBR,SYS等处理,否则可 能数据再也无法找回,一定要反解加密算法,或找到被移走的重要扇区。 对于那些加密硬盘数据的病毒,清除时一定要选择能恢
复加密数据的可 靠杀毒软件。
6、 文件加密后密码遗忘:
对于很多字处理软件的文件加密和ZIP等压 缩包的加密,你是不能靠加密逆过程来完成的,因为那从理论上是异常 困难的。目前有一些相关的软件,他们的思想一般都是用一
个大字典集 中的数据循环用相同算法加密后与密码的密文匹配,直到一致时则说明 找到了密码。你可以去寻找这些软件,当然,有些软件是有后门的,比 如DOS 下的WPS,
Ctrl+qiubojun就是通用密码。Undiskp的作者冯志宏 是解文件密码的个中高手,大家不妨去他的主页看看。
7、 系统用户密码遗忘的处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软盘启动(NT的你也 可以把盘挂接在其他NT上),找到支持该文件系统结构的软件(比如针对 NT的NTFSDOS),利用他把密码文件清掉、或者是COPY出密
码档案,用破解 软件套字典来处理。前者时间短但所有用户信息丢失,后者时间长,但保 全了所有用户信息。对UNIX系统,我建议你一定先做一张应急盘。                                                                    系统工作机理的简单介绍

1、 系统工作机理的简单介绍(本节由lowpower缩写)

这一部分在原作中是最重要的一章,考虑到篇幅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删节。
①、 DOS(DOS兼容系统)硬盘数据的构成
DOS磁盘系统,可以按照逻辑分区的概念管理物理空间,不同分区可以装载不同的OS系统。
示意如下:
                 硬盘空间
第一扇区|分区1     |分区2   |分区3   |分区4
主引导扇区|引导扇区|引导扇区|引导扇区|引导扇区|
各分区公用|各个分区相对独立,可安装不同操作系统。
对FAT结构的分区每一分区都有独立的引导记录,FDT表,FAT表等。同时,系统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主引导记录。在0柱0面1扇区,今后我们用CYL代表柱、SIDE代表面,SEC代表扇
区。以下一个FAT结构分区的简图。
保留区- 磁盘参数表、DOS引导记录
控制区-FAT表1、FAT表2根目录区
数据区-数据区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重要的部分:
主引导记录又称主分区表、MBR等等:MBR占一个扇区,在CYL 0、SIDE 0、SEC 1,由代码区和数据区构成。其中代码区是一端标准的程序,完成BIOS自举到OS BOOT之间的工作,为OS启动做最后的准备。标准代码区可以由FDISK/MBR重建,但对于多系统引导的不标准MBR,将被这一操作破坏。MBR的数据区记录了分区情况。
系统扇区:CYL 0、SIDE 0 、SEC 1-CYL 0、SIDE 0 、SEC 63,共62个扇区引导区又称BOOT区:CYL 0、SIDE 1 、SEC 1 这是我们过去称的DOS引导区。也占一个扇区。
文件分配表又称FAT:是记录文件占用簇的情况和连接关系的地方。一般有两个FAT表,起到备份的作用。FAT12、FAT16的第一FAT表一般均在0-1-2,FAT32的第一FAT表在0-1-33。
由于FAT表记录文件占用扇区连接的地方,如果两个FAT表都坏了,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FAT表的长度与当前分区的大小有关所以FAT2的地址是需要计算的。根目录区(ROOT、FDT):这里记录了根目录里的目录文件项等,ROOT区跟在FAT2后面。
数据区:跟在ROOT区后面,这才是数据内容。其实, MBR、隐含扇区、BOOT区,重建都比较容易。数据恢复的关键在于恢复数据文件。由于FAT表记录了文件在硬盘上占用扇区的
链表,如果2个FAT表都完全损坏了。那么恢复文件,特别是占用多个不连续扇区文件就相当困难了。
②、 主引导记录简单说明:
主引导记录是硬盘引导的起点,关于代码区不多说了,其数据区,比较重要的是2个标志,80H和55AA,80H一般在偏移1BE处,80是分区激活的标志的标记表示系统可引导,且整个分区表只能有一个80标记。另一个就是结尾的55 AA标记,用来表示主引导记录是一个有效的记录。另外,各个分区自身的引导记录,也是以55AA结束,这是我们查找分区的标志。我们后面在介绍如何主引导记录中,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分区表的例子,大家可对照查看。数据区中,用10H字节表示一个分区,最多可表示4个分区,分别从1BE、1CE、1DE、1EE
开始,我们后面给出了分区表项对应地址的含义。大家可以对应分析一下以下分区的情况。
80  01  01  00  0B  FE  BF  FC  3F  00-00 00 7E 86 BB 00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①:激活标记,80表示可引导分区
②:分区开始的磁头号为01、开始的扇区号为01、开始的柱面号为00,由于开始的扇区号为2进制6位,而开始的柱面号为2进制10位,因此扇区号所用字节的高两位要加在柱面号
高两位。
③:分区的系统类型FAT32(0B),01是FAT12,04为FAT16,06为BIGDOS,07为NTFS,
其他参见分区类型表。
④:分区结束磁头号254、分区结束扇区号63、分区结束柱面号764
⑤:首扇区的相对扇区号63
⑥:总扇区数12289622

2、常见手工处理工具与DOS外部命令介绍
DEBUG:古老和最为常见的调试跟踪软件,始终捆绑在微软的DOS/WIN9X操作系统中。有19个子命令。有编写执行汇编指令,直接读写绝对扇区和内存单元等功能,可以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工作。DOS6.22以下的系统,DEBUG.EXE在DOS目录下,WIN9X系统中它在WINDOWS\COMMAND目录下,它
也出现在WIN9X所生成的应急盘中。DISKEDIT:常见16进制编辑软件,字符界面,可以以文件方式和扇区方式读写逻辑内容,可以读写绝对扇区,可以方便的查找编辑分区表、FAT表、ROOT区等重要扇区。这一点要比DEBUG更方便。但在一些重要扇区损坏的情况下,DISKEDIT可能无法启动。DISKEDIT软件可以在著名的Norton Utilities软件包中找到。最新的DISKEDIT出现在NU4中。
NDD:常见的FAT文件结构磁盘修复工具,就是著名的NORTON磁盘医生,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可以抢救软盘坏区中的数据,强制读出后搬移到其他空白扇区。希望大家不要再使用NORTON FOR DOS7或8的NDD,这个版本由于不支持大分区、FAT32、长文件名等技术,会给你带来大量的麻烦。建议大家使用Norton Utilities4或更高版本中的NDD.EXE,这是纯DOS下的工具。在硬盘崩溃或异常的情况下,他可能可以带给用户以希望。WIN9X下的磁盘医生调用的并不是这个程序,而是NDD32.EXE.
FDISK:FDISK当然是个危险的命令,很多人非常恐惧,事实上,FDISK命令的运行并不影响任何分区内的硬盘数据,他对分区的设置操作,只改变主分区表的数据区。而特别是FDISK异常重要的隐含参数/MBR,可以重建主分区表的代码区,清除主引导型病毒等。这是非常有用的操作。DOS6.22以下的系统,FDISK.EXE在DOS目录下,WIN9X系统中它在WINDOWS\COMMAND目录下,它也出现在WIN9X所生成的应急盘中。
FORMAT:在一些人眼中,FORMAT是最可怕的命令,但他并不是对硬盘清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文件恢复工具都建议你恢复前先FORMAT该分区起到保护的饿作用。DOS6.22以下的系统,FORMAT.COM在DOS目录下,WIN9X系统中它在WINDOWS\COMMAND目录下,它也出现在WIN9X所生成的应急盘中。
HD-COPY:传统的软盘COPY工具,2.0版本以后加入了强制读的功能,可以读出一些损坏扇区的内容。
SYS:SYS命令是重建BOOT区的最简洁的手段,也可以杀除BOOT区病毒。DOS6.22以下的系统,sys.COM在DOS目录下,WIN9X系统中它在WINDOWS\COMMAND目录下,它也出现在WIN9X所生成的应急盘中。
令我非常遗憾的是,至今我没有发现比较出色的扇区级备份镜象工具,我曾写过一个HD-MIRROR,但由于错误较多,我提供下载的第二天就停止了发布,另外fixc的作者noz写过一个clone.exe,但可惜只适合相同的硬盘。我也曾以为GHOST可以做到这点,事实上,你目前还不能指望他为你备份一块深度破损的硬盘。。如果有一个有效的能以按扇区机制(而不是文件机制)压缩备份一块硬盘将之做成一个镜象文件的话,那么我们的恢复工作就拥有了更多的保证和余地。我们可以更大胆的做恢复的尝试。

3、 一些自动处理工具或软件包
首先介绍国内的一些免费修复工具
FIXMBR:何公道先生写的一个修复MBR的工具,适合处理逻辑分区丢失的情况, 有一些可选参数,支持 FAT32、FAT16,不支持NTFS、LINUX等分区,支持8.4G以上硬盘。可修复CIH发作后的扩展逻辑分区。
VRVFIX:北信源公司的推出的修复硬盘共享工具,适合处理逻辑分区丢失的情况,处理的基本比较准确。支持FAT32、FAT16,不支持NTFS、LINUX等分区。也不支持8。4G以上硬盘。
FIXC:国内最早出现的可以修复部分被CIH破坏的C盘的工具,作者是NOZ,新版本也加入了修复分区信息的功能,支持FAT32、FAT16,有限支持NTFS,不支持8。4G以上硬盘。目前的版本已经比较完善。
FIXHDPT:TBSOFT工作室的分区信息修复工具。支持FAT32、FAT16,不支持NTFS和LINUX,不支持8。4G以上硬盘,是历史比较长的工具之一。
RE(ReapirEasy):本人早期写的分区表修复工具,支持FAT32、FAT16,有限支持NTFS,不支持8.4G
以上硬盘,和某些BIOS不兼容。其整体水准低于前面列举的工具。
国外一些系统维护的工具目前已经达到了非常强大的程度。
Norton Utilities:历史最悠久的系统维护工具。不仅可以数据恢复,还可以系统加速和修补内存错误。目前最新的版本是NU 4.5FOR 9X、NU2 FOR NT等。
Tiramint:最为出色的灾难恢复工具之一,有NTFS、FAT32、FAT16、NOVELL4种版本。生成急救软盘,可以对深度破坏的磁盘进行交叉恢复。

4、常用的基本操作
① 读出主引导记录:这是系统级数据恢复可能涉及最多的程序之一。
例:
DEBUG
-a100 ;从此处开始汇编
126C:0100 mov ax,201; 读操作一个扇区
126C:0103 mov bx,300; 送入地址300
126C:0106 mov cx,1 ;0面1扇
126C:0109 mov dx,80 ;80H为硬盘,头为0
126C:010C int 13
126C:010E int 3
126C:010F
-g=100 ;执行
AX=0050  BX=0300  CX=0001  DX=0080  SP=FFEE  BP=0000  SI=0000  DI=0000
DS=126C  ES=126C  SS=126C  CS=126C  IP=010E   NV UP EI PL NZ NA PO NC
这里用了I/O中断13,涉及的寄存器含义为
ah,操作方式,02H为读,03H为写
al,送扇区数
bx,送准备装入扇区的内存偏移地址
cx送从哪一道哪一扇区开始,我们一般依靠改换CX来读写不同逻辑盘某个逻辑扇区。dx,送盘符和头数
INT 3是断点中断,使程序运行到此停止。
② 显示引导区内容:我们把扇区读到某个内存地址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看到他的内容,在DEBUG中D命令可以方便的查看内存单元的内容。续前例,如果我们要看到主引导区的内容的话,既然装载到300。
-d300 l200就可以查看了,一个引导区的映象类似如下,可以直观的看到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代码区和数据区。是否正常请大家自行分析一下
126C:0300  33 C0 8E D0 BC 00 7C FB-50 07 50 1F FC BE 1B 7C   3.....|.P.P....|
126C:0310  BF 1B 06 50 57 B9 E5 01-F3 A4 CB BE BE 07 B1 04   ...PW...........
126C:0320  38 2C 7C 09 75 15 83 C6-10 E2 F5 CD 18 8B 14 8B   8,|.u...........
126C:0330  EE 83 C6 10 49 74 16 38-2C 74 F6 BE 10 07 4E AC   ....It.8,t....N.
126C:0340  3C 00 74 FA BB 07 00 B4-0E CD 10 EB F2 89 46 25   .}U
126C:03B0  AA 74 5A 83 EF 05 7F DA-85 F6 75 83 BE 27 07 EB   .tZ.......u..''..
126C:03C0  8A 98 91 52 99 03 46 08-13 56 0A E8 12 00 5A EB   ...R..F..V....Z.
126C:03D0  D5 4F 74 E4 33 C0 CD 13-EB B8 00 00 00 00 00 00   .Ot.3...........
126C:03E0  56 33 F6 56 56 52 50 06-53 51 BE 10 00 56 8B F4   V3.VVRP.SQ...V..
126C:03F0  50 52 B8 00 42 8A 56 24-CD 13 5A 58 8D 64 10 72   PR..B.V$..ZX.d.r
126C:0400  0A 40 75 01 42 80 C7 02-E2 F7 F8 5E C3 EB 74 49   .@u.B......^..tI
126C:0410  6E 76 61 6C 69 64 20 70-61 72 74 69 74 69 6F 6E   nvalid partition
126C:0420  20 74 61 62 6C 65 00 45-72 72 6F 72 20 6C 6F 61    table.Error loa
126C:0430  64 69 6E 67 20 6F 70 65-72 61 74 69 6E 67 20 73   ding operating s
126C:0440  79 73 74 65 6D 00 4D 69-73 73 69 6E 67 20 6F 70   ystem.Missing op
126C:0450  65 72 61 74 69 6E 67 20-73 79 73 74 65 6D 00 00   erating system..
126C:046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126C:047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126C:0480  00 00 00 8B FC 1E 57 8B-F5 CB 00 00 00 00 00 00   ......W.........
126C:049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126C:04A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126C:04B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80 01   ................
126C:04C0  01 00 0B FE BF FC 3F 00-00 00 7E 86 BB 00 00 00   ......?...~.....
126C:04D0  81 FD 0F FE FF FF BD 86-BB 00 E0 A9 75 00 00 00   ............u...
126C:04E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126C:04F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55 AA   ..............U.
③ 反汇编主引导区内容:判定MBR的代码区是否正常,对于数据区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直观观察得出,但对于存在引导型病毒,或者引导区出现异常代码的情况,我们可
能需要分析MBR中代码区的指令。这一般要对已经读入内存的引导区进行反汇编。
反汇编用指令U
续前例:
-u300 l15D ;反汇编主引导扇区代码区内容
126C:0300 33C0          XOR AX,AX
126C:0302 8ED0          MOV SS,AX
…………
126C:045C 65            DB 65
126C:045D 6D            DB 6D
④ 写内存单元,在我们的前例中,主分区类型是0B是FAT32的,假定这个类型实际是NTFS的,我们该如何修改呢?由于主分区类型的偏移是4C3H,我们可以用E命令写到内存单元
中,从附表中查得NTFS的类型为07。因此 -e4c3 7再比如说,假定我们想把无效的分区表清零,那么,我们应当用另一个命令F,这个命令可以用填充一个内存地址范围。清零
分区表的操作就是 -f4be 4ff 00,以下两个操作也比较常见。
重置80标记,-e4be 80
重置55AA标记,-f4ff 4fe 55 aa
不要忘记了,此时仅仅是改动了内存中的数据,并未写到硬盘上。因此需要用int 13中断把改写的结果,写回硬盘。
  续前例,
-a100
126C:0100 mov ax,301 ; 写操作一个扇区
-g=100 ;执行
  其实,我们相当于修改了刚才输入的读主引导扇区程序,使程序变为。
126C:0100 mov ax,301 ; 写操作一个扇区
126C:0103 mov bx,300 ;从内存地址300
126C:0106 mov cx,1   ;0面1扇
126C:0109 mov dx,80  ;80H为硬盘,头为0
126C:010C int 13
126C:010E int 3      ;断点
⑤ 绝对磁盘内容的读出与写入
类似操作在FAT32结构硬盘被CIH破坏的修复中比较常见,我们后面将讲到恢复的基本思路就是用第二FAT表覆盖第一FAT表。那么无疑要读出第二FAT表的内容,再回写到第一FAT表的位置上。一般的来说,大量连续扇区的读出写入DISKEDIT进行非常方便,如果用DEBUG做则要写一段子程序,不过程序的主要技巧就是利用int 25绝对磁盘读中断读出的内容,
而用int 26绝对磁盘写做内容写入。

5、数据可恢复的前提
  有人觉得这个题目说法比较奇特,但数据恢复,作为一个数据再现的过程,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从哪里恢复的问题,第二是怎么恢复的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事实上就把握了数据恢复的全部思想脉络。而这一部分就是从哪里恢复的问题。
①、 有效而及时的备份中是数据恢复最可靠的来源,在许多人倡导备份到秒的今天,恐怕不会有人怀疑这点。而有些备份机制则是系统内建的,比如两份FAT表。
②、 数据的实际有效性的判定是关键,对我们来说,硬盘无法自举、文件找不到、文件打不开等现象,其实并不与数据丢失画等号。因为此时往往数据只是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是一种逻辑丢失,而从物理扇区意义上,它仍然存在或部分存在。最明显的就是文件删除的例子,事实上,这只是把文件首字节,改为0E而已。而此时文件体依然存在。
③、 数据损坏过程的可逆性分析:对数据的改变无非两种,取代和变换,前者是不可逆的,而后者则是可逆的。我们以杀毒为例,对于大多文件性病毒来说,那些以附加而非代换方式感染的文件型病毒,理想的杀毒过程就是感染的逆过程。这种分析也常见与重要信息被隐藏搬移或者被加密的情况,但分析将比较复杂。
④、 数据本身是否是标准信息:有些信息实际是通用或局部通用的,你无须考虑如何从本机抢救。只要相同或相近的系统版本就可以了,比如BOOT区、隐含扇区、WINDOWS的DLL文件等等。典型的例子如分区表的代码区,这是一段标准代码,事实上,它就放在你的FDISK程序里面,你可以用DEBUG把他提取出来。
⑤、 数据本身是否可以由其他信息统计再生:有些信息尽管丢失了,也没有备份。但它实际可以从其他数据中间接求得。最典型的就是主分区表中的分区信息,即使你把他清零也不必害怕,因为你可以从你几个分区中计算再生。
⑥、 破坏的完成程度:事实上,FDISK、FORMAT都不会彻底破坏数据,一般只有低格和扇区覆盖操作才会彻底破坏数据。但有时,破坏过程或者误操作过程会因人工终止、死机等原因不能完成。最明显的就是CIH病毒的例子,由于CIH是以1024字节为单位覆盖扇区,这当然是不可逆过程,于是我们最初都认为,破坏是很难恢复的,除非人工终止。事实上,当病毒覆盖某些扇区时会与9X系统发生冲突,从而造成死机,使数据得到了保护。                                                                     硬盘维修原理

     有人都说硬盘怎么能修的好,那修好了也不是很容易坏吗?!

  其实硬盘是可以修好的。如果你的水平高的话,修好的硬盘也不会那么容易坏的。

  修理的原理有2种:

  1 用lformat,hp,adm,dm,wipinfo,ndd这些软件是把坏道修成G-list增长坏道列表中的。

  这个其实是一般的修理方法,这种方法那,比较容易掌握,也是普通人都是可以搞定的。但是G-list列表的空间不是很大的,也就是500-700个之间的空间吧,如果硬盘坏道超过这个数字后,坏道就不能加入G-list列表了,也就是修不好了。这种方法修好的坏道,也是对文件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它是修复成增长行坏道表中去了,系统是不可能访问他们的。

  2 用专业的软件和设备来修理。本网站上有相关的设备。

  这个修理的原理是把硬盘的物理坏道屏蔽成工厂坏道P-list列表中去的。其实每个新的硬盘的盘片上都是有坏道的,只是厂家经过的特殊的手段,把它屏蔽掉了。这样你们用普通的软件是查看不到的。因为那些不是专业的软件(用hp的软件就可以查看到昆腾硬盘的P坏道列表,你们有兴趣的可以下载一个去看看)。问什么一定要把坏道屏蔽到p-lis中呢,把它屏蔽到G列表中不就是行了吗!但是一个硬盘的坏道是很多的,一般都是1000个左右和以上,G列表的大小有限制的,不大。p列表就大的多了,一般都是4000个左右和以上,空间的大小和硬盘牌子和硬盘的容量有直接的关系,硬盘容量越大p列表就越大。屏蔽到p列表中才可以修好更多的硬盘吗!

  以上就是修好一个硬盘的原理,知道这个原理呢,就知道修硬盘是怎么回事了。关于专业的具体修理,请浏览专业的维修设备相关的资料                                                                           昆腾la lb lc硬盘的通病

      昆腾公司这三款硬盘比较容易损坏,主要是电路板上的芯片发热严重,导致不稳定和烧毁,tda5247这个芯片,现象表现为在工作的途中,突然嗒的一声响和连续哒哒的响声,有时转但不认盘,有时干脆就不转。如果用an8428ngak代换上它的话,性能会稳定很多.在用个几年是没有问题的!

  IBM硬盘维修

  关于IBM硬盘损坏案例,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下面这篇文章,就针对IBM60GXP和75GXP型号的硬盘的普遍故障;

  IBM硬盘损坏的一个普遍故障,大多是出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硬盘突然有怪声出现,然后磁盘开始出现坏道。最后经过IBMdrivefitnesstester工具等一些手段的修复,或是坏道消失(从技术层面上讲,我们怀疑它是真的“消失”抑或是一种屏蔽手段)但数据全无,或是进入一个使用不稳定阶段,或是完全报废无法再使用,而“怪声”的出现几乎在是所有损坏案例中共有的一个情况。

  IBM公司官方技术员的解释:

  故障是由于用户使用“不合理”造成,并非硬盘品质问题:奇怪的哒哒声(特别是启动中),是由于用户在安装硬盘时插电源线时太用力,使电路板错位导致电路板与盘体数据接触点(电源口附近)移位,从而造成磁头不能正常“走位”,这是IBM硬盘电路板做工最精细带来的“附作用”。手动校正电路板位置可处理此问题。

  今天没事,按照官方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拿起电烙铁折腾了俩小时,我的两个IBM硬盘暂时好用了。不敢藏私,就又找来一个IBM同样故障的硬盘,把我解决这个故障的全过程拍照记录下来,请大家参考。

  首先,是准备过程。好的策划准备和一套好的维修工具可以使维修过程顺利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IBMDFT软件

  IBMDFT软件,可以从IBM官方主页下载,或者在google中以"IBMDriveFitnessTest"为关键词搜索。当前最新版本为3.40.

  IBM在对其功能的描述中叙述到:

  [iduba_page]

  支持SCSI和IDE硬盘;

  对IBM的硬盘做即时分析,并能快速判定硬盘是否有问题;

  判断是否存在系统故障,诸如是否温度过高,是否有接线错误等;

  自动记录重要的硬盘参数,以便跟踪在操作中对硬盘的潜在冲击;

  拯救硬盘,包括擦除启动扇区和低级格式化;

  对IDE硬盘作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自我监控,分析和记录技术)操作。

  下载后运行,按操作指示建立了一张含DFTutilities的开机盘磁盘阵列(DiskArray)原理

  1.为什么需要磁盘阵列?

  如何增加磁盘的存取(access)速度,如何防止数据因磁盘的故障而失落及如何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一直是电脑专业人员和用户的困扰;而大容量磁盘的价格非常昂贵,对用户形成很大的负担。磁盘阵列技术的产生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

  过去十几年来,CPU的处理速度增加了五十倍有多,内存(memory)的存取速度亦大幅增加,而数据储存装置--主要是磁盘(harddisk)--的存取速度只增加了三、四倍,形成电脑系统的瓶颈,拉低了电脑系统的整体性能(throughput),若不能有效的提升磁盘的存取速度,CPU、内存及磁盘间的不平衡将使CPU及内存的改进形成浪费。

  目前改进磁盘存取速度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磁盘快取控制(diskcachecontroller),它将从磁盘读取的数据存在快取内存(cachememory)中以减少磁盘存取的次数,数据的读写都在快取内存中进行,大幅增加存取的速度,如要读取的数据不在快取内存中,或要写数据到磁盘时,才做磁盘的存取动作。这种方式在单工环境(single-taskingenvioronment)如DOS之下,对大量数据的存取有很好的性能(量小且频繁的存取则不然),但在多工(multi-tasking)环境之下(因为要不停的作数据交换(swapping)的动作)或数据库(database)的存取(因为每一记录都很小)就不能显示其性能。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其二是使用磁盘阵列的技术。磁盘阵列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当作单一磁盘使用,它将数据以分段(striping)的方式储存在不同的磁盘中,存取数据时,阵列中的相关磁盘一起动作,大幅减低数据的存取时间,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磁盘阵列所利用的不同的技术,称为RAIDlevel,不同的level针对不同的系统及应用,以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一般高性能的磁盘阵列都是以硬件的形式来达成,进一步的把磁盘快取控制及磁盘阵列结合在一个控制器(RAIDcontroler或控制卡上,针对不

  同的用户解决人们对磁盘输出入系统的四大要求:

  (1)增加存取速度,

  (2)容错(faulttolerance),即安全性

  (3)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

  (4)尽量的平衡CPU,内存及磁盘的性能差异,提高电脑的整体工作性能。

  2.磁盘阵列原理

  磁盘阵列中针对不同的应用使用的不同技术,称为RAIDlevel,RAID是Redunde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的缩写,而每一level代表一种技术,目前业界公认的标准是RAID0~RAID5。这个level并不代表技术的高低,level5并不高于level3,level1也不低过level4,至于要选择那一种RAIDlevel的产品,纯视用户的操作环境(operatingenvironment)及应用(application)而定,与level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

  RAID0及RAID1适用于PC及PC相关的系统如小型的网络服务器(networkserver)及需要高磁盘容量与快速磁盘存取的工作站等,比较便宜;RAID3及RAID4适用于大型电脑及影像、CAD/CAM等处理;RAID5多用于OLTP(在线事务处理),因有金融机构及大型数据处理中心的迫切需要,故使用较多而较有名气,RAID2较少使用,其他如RAID6,RAID7,乃至RAID10等,都是厂商各做各的,并无一致的标准,在此不作说明。

  介绍各个RAIDlevel之前,先看看形成磁盘阵列的两个基本技术:

  磁盘延伸(DiskSpanning):

  译为磁盘延伸,能确切的表示diskspanning这种技术的含义。如图磁盘阵列控制器,联接了四个磁盘,这四个磁盘形成一个阵列(array),而磁盘阵列的控制器(RAIDcontroller)是将此四个磁盘视为单一的磁盘,如DOS环境下的C:盘。这是diskspanning的意义,因为把小容量的磁盘延伸为大容量的单一磁盘,用户不必规划数据在各磁盘的分布,而且提高了磁盘空间的使用率。并使磁盘容量几乎可作无限的延伸;而各个磁盘一起作取存的动作,比单一磁盘更为快捷。很明显的,有此阵列的形成而产生RAID的各种技术。

  磁盘或数据分段(DiskStripingorDataStriping):

  因为磁盘阵列是将同一阵列的多个磁盘视为单一的虚拟磁盘(virtualdisk),所以其数据是以分段(blockorsegment)的方式顺序存放在磁盘阵列中,数据按需要分段,从第一个磁盘开始放,放到最後一个磁盘再回到第一个磁盘放起,直到数据分布完毕。至于分段的大小视系统而定,有的系统或以1KB最有效率,或以4KB,或以6KB,甚至是4MB或8MB的,但除非数据小于一个扇区(sector,即521bytes),否则其分段应是512byte的倍数。因为磁盘的读写是以一个扇区为单位,若数据小于512bytes,系统读取该扇区后,还要做组合或分组(视读或写而定)的动作,浪费时间。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数据以分段于在不同的磁盘,整个阵列的各个磁盘可同时作读写,故数据分段使数据的存取有最好的效率,理论上本来读一

  个包含四个分段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约=(磁盘的accesstime+数据的tranfertime)X4次,现在只要一次就可以完成。

  若以N表示磁盘的数目,R表示读取,W表示写入,S表示可使用空间,则数据分段的性能为:

  R:N(可同时读取所有磁盘)

  W:N(可同时写入所有磁盘)

  S:N(可利用所有的磁盘,并有最佳的使用率)

  Diskstriping也称为RAID0,很多人以为RAID0没有甚么,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RAID0使磁盘的输出入有最高的效率。而磁盘阵列有更好效率的原因除数据分段外,它可以同时执行多个输出入的要求,因为阵列中的每一个磁盘都能独立动作,分段放在不同的磁盘,不同的磁盘可同时作读写,而且能在快取内存及磁盘作并行存取(parallelaccess)的动作,但只有硬件的磁盘阵列才有此性能表现。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出,diskspanning定义了RAID的基本形式,提供了一个便宜、灵活、高性能的系统结构,而diskstriping解决了数据的存取效率和磁盘的利用率问题,RAID1至RAID5是在此基础上提供磁盘安全的方案。

  RAID1

  RAID1是使用磁盘镜像(diskmirroring)的技术。磁盘镜像应用在RAID1之前就在很多系统中使用,它的方式是在工作磁盘(workingdisk)之外再加一额外的备份磁盘(backupdisk),两个磁盘所储存的数据完全一样,数据写入工作磁盘的同时亦写入备份磁盘。磁盘镜像不见得就是RAID1,如NovellNetware亦有提供磁盘镜像的功能,但并不表示Netware有了RAID1的功能。一般磁盘镜像和RAID1有二点最大的不同:

  RAID1无工作磁盘和备份磁盘之分,多个磁盘可同时动作而有重叠(overlaping)读取的功能,甚至不同的镜像磁盘可同时作写入的动作,这是一种最佳化的方式,称为负载平衡(load-balance)。例如有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要读取数据,系统能同时驱动互相镜像的磁盘,同时读取数据,以减轻系统的负载,增加I/O的性能。RAID1的磁盘是以磁盘延伸的方式形成阵列,而数据是以数据分段的方式作储存,因而在读取时,它几乎和RAID0有同样的性能。从RAID的结构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RAID1和一般磁盘镜像的不同。

  下图为RAID1,每一笔数据都储存两份:

  从图可以看出:

  R:N(可同时读取所有磁盘)

  W:N/2(同时写入磁盘数)

  S:N/2(利用率)

  读取数据时可用到所有的磁盘,充分发挥数据分段的优点;写入数据时,因为有备份,所以要写入两个磁盘,其效率是N/2,磁盘空间的使用率也只有全部磁盘的一半。

  很多人以为RAID1要加一个额外的磁盘,形成浪费而不看好RAID1,事实上磁盘越来越便宜,并不见得造成负担,况且RAID1有最好的容错(faulttolerence)能力,其效率也是除RAID0之外最好的。

  在磁盘阵列的技术上,从RAID1到RAID5,不停机的意思表示在工作时如发生磁盘故障,系统能持续工作而不停顿,仍然可作磁盘的存取,正常的读写数据;而容错则表示即使磁盘故障,数据仍能保持完整,可让系统存取到正确的数据,而SCSI的磁盘阵列更可在工作中抽换磁盘,并可自动重建故障磁盘的数据。磁盘阵列之所以能做到容错及不停机,是因为它有冗余的磁盘空间可资利用,这也就是Redundant的意义。

  RAID2

  RAID2是把数据分散为位(bit)或块(block),加入海明码HammingCode,在磁盘阵列中作间隔写入(interleaving)到每个磁盘中,而且地址(address)都一样,也就是在各个磁盘中,其数据都在相同的磁道(cylinderortrack)及扇区中。RAID2的设计是使用共轴同步(spindlesynchronize)的技术,存取数据时,整个磁盘阵列一起动作,在各作磁盘的相同位置作平行存取,所以有最好的存取时间(accesstime),其总线(bus)是特别的设计,以大带宽(bandwide)并行传输所存取的数据,所以有最好的传输时间(transfertime)。在大型档案的存取应用,RAID2有最好的性能,但如果档案太小,会将其性能拉下来,因为磁盘的存取是以扇区为单位,而RAID2的存取是所有磁盘平行动作,而且是作

  单位元的存取,故小于一个扇区的数据量会使其性能大打折扣。RAID2是设计给需要连续且大量数据的电脑使用的,如大型电脑(mainframetosupercomputer)、作影像处理或CAD/CAM的工作站(workstation)等,并不适用于一般的多用户环境、网络服务器(networkserver),小型机或PC。

  RAID2的安全采用内存阵列(memoryarray)的技术,使用多个额外的磁盘作单位错误校正(single-bitcorrection)及双位错误检测(double-bitdetection);至于需要多少个额外的磁盘,则视其所采用的方法及结构而定,例如八个数据磁盘的阵列可能需要三个额外的磁盘,有三十二个数据磁盘的高档阵列可能需要七个额外的磁盘。

  RAID3

  RAID3的数据储存及存取方式都和RAID2一样,但在安全方面以奇偶校验(paritycheck)取代海明码做错误校正及检测,所以只需要一个额外的校检磁盘(paritydisk)。奇偶校验值的计算是以各个磁盘的相对应位作XOR的逻辑运算,然后将结果写入奇偶校验磁盘,任何数据的修改都要做奇偶校验计算,如某一磁盘故障,换上新的磁盘后,整个磁盘阵列(包括奇偶校验磁盘)需重新计算一次,将故障磁盘的数据恢复并写入新磁盘中;如奇偶校验磁盘故障,则重新计算奇偶校验值,以达容错的要求.较之RAID1及RAID2,RAID3有8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其性能比RAID2稍差,因为要做奇偶校验计算;共轴同步的平行存取在读档案时有很好的性能,但在写入时较慢,需要重新计算及修改奇偶校验磁盘的内容。RAID3和RAID2有同样的应用方式,适用大档案及大量数据输出入的应用,并不适用于PC及网络服务器。

  RAID4

  RAID4也使用一个校验磁盘,但和RAID3不一样RAID4是以扇区作数据分段,各磁盘相同位置的分段形成一个校验磁盘分段(parityblock),放在校验磁盘。这种方式可在不同的磁盘平行执行不同的读取命今,大幅提高磁盘阵列的读取性能;但写入数据时,因受限于校验磁盘,同一时间只能作一次,启动所有磁盘读取数据形成同一校验分段的所有数据分段,与要写入的数据做好校验计算再写入。即使如此,小型档案的写入仍然比RAID3要快,因其校验计算较简单而非作位(bitlevel)的计算;但校验磁盘形成RAID4的瓶颈,降低了性能,因有RAID5而使得RAID4较少使用。

  RAID5

  RAID5避免了RAID4的瓶颈,方法是不用校验磁盘而将校验数据以循环的方式放在每一个磁盘中,磁盘阵列的第一个磁盘分段是校验值,第二个磁盘至后一个磁盘再折回第一个磁盘的分段是数据,然后第二个磁盘的分段是校验值,从第三个磁盘再折回第二个磁盘的分段是数据,以此类推,直到放完为止。图中的第一个parityblock是由A0,A1...,B1,B2计算出来,第二个parityblock是由B3,B4,...,C4,D0计算出来,也就是校验值是由各磁盘同一位置的分段的数据所计算出来。这种方式能大幅增加小档案的存取性能,不但可同时读取,甚至有可能同时执行多个写入的动作,如可写入数据到磁盘1而其parityblock在磁盘2,同时写入数据到磁盘4而其parityblock在磁盘1,这对联机交易处理(OLTP,On-LineTransactionProcessing)如银行系统、金融、股市等或大型数据库的处理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solution),因为这些应用的每一笔数据量小,磁盘输出入频繁而且必须容错。事实上RAID5的性能并无如此理想,因为任何数据的修改,都要把同一parityblock的所有数据读出来修改后,做完校验计算再写回去,也就是RMWcycle(Read-Modify-Writecycle,这个cycle没有包括校验计算);正因为牵一而动全身,所以:

  R:N(可同时读取所有磁盘)

  W:1(可同时写入磁盘数)

  S:N-1(利用率)

  RAID5的控制比较复杂,尤其是利用硬件对磁盘阵列的控制,因为这种方式的应用比其他的RAIDlevel要掌握更多的事情,有更多的输出入需求,既要速度快,又要处理数据,计算校验值,做错误校正等,所以价格较高;其应用最好是OLTP,至于用于图像处理等,不见得有最佳的性能。

  2.磁盘阵列的额外容错功能:SpareorStandbydriver

  事实上容错功能已成为磁盘阵列最受青睐的特性,为了加强容错的功能以及使系统在磁盘故障的情况下能迅速的重建数据,以维持系统的性能,一般的磁盘阵列系统都可使用热备份(hotspareorhotstandbydriver)的功能,所谓热备份是在建立(configure)磁盘阵列系统的时候,将其中一磁盘指定为后备磁盘,此一磁盘在平常并不操作,但若阵列中某一磁盘发生故障时,磁盘阵列即以后备磁盘取代故障磁盘,并自动将故障磁盘的数据重建(rebuild)在后备磁盘之上,因为反应快速,加上快取内存减少了磁盘的存取,所以数据重建很快即可完成,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小。对于要求不停机的大型数据处理中心或控制中心而言,热备份更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因为可避免晚间或无人值守时发生磁盘故障所引起的种种不便。

  另一个额外的容错功能是坏扇区转移(badsectorreassignment)。坏扇区是磁盘故障的主要原因,通常磁盘在读写时发生坏扇区的情况即表示此磁盘故障,不能再作读写,甚至有很多系统会因为不能完成读写的动作而死机,但若因为某一扇区的损坏而使工作不能完成或要更换磁盘,则使得系统性能大打折扣,而系统的维护成本也未免太高了。坏扇区转移是当磁盘阵列系统发现磁盘有坏扇区时,以另一空白且无故障的扇区取代该扇区,以延长磁盘的使用寿命,减少坏磁盘的发生率以及系统的维护成本。所以坏扇区转移功能使磁盘阵列具有更好的容错性,同时使整个系统有最好的成本效益比。其他如可外接电池备援磁盘阵列的快取内存,以避免突然断电时数据尚未写回磁盘而损失;或在RAID1时作写入一致性的检查等,虽是小技术,但亦不可忽视。

  3.硬件磁盘阵列还是软件磁盘阵列

  市面上有所谓硬件磁盘阵列与软件磁盘阵列之分,因为软件磁盘阵列是使用一块SCSI卡与磁盘连接,一般用户误以为是硬件磁盘阵列。以上所述主要是针对硬件磁盘阵列,其与软件磁盘阵列有几个最大的区别:

  l一个完整的磁盘阵列硬件与系统相接。

  l内置CPU,与主机并行运作,所有的I/O都在磁盘阵列中完成,减轻主机的工作负载,增加系统整体性能。

  l有卓越的总线主控(busmastering)及DMA(DirectMemoryAccess)能力,加速数据的存取及传输性能。

  l与快取内存结合在一起,不但增加数据的存取及传输性能,更因减少对磁盘的存取而增加磁盘的寿命。

  l能充份利用硬件的特性,反应快速。

  软件磁盘阵列是一个程序,在主机执行,透过一块SCSI卡与磁盘相接形成阵列,它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因为没有硬件成本(包括研发、生产、维护等),而SCSI卡很便宜(亦有的软件磁盘阵列使用指定的很贵的SCSI卡);它最大的缺点是使主机多了很多进程(process),增加了主机的负担,尤其是输出入需求量大的系统。目前市面上的磁盘阵列系统大部份是硬件磁盘阵列,软件磁盘阵列较少。

  4.磁盘阵列卡还是磁盘阵列控制器

  磁盘阵列控制卡一般用于小系统,供单机使用。与主机共用电源,在关闭主机电源时存在丢失Cache中的数据的的危险。磁盘阵列控制卡只有常用总线方式的接口,其驱动程序与主机、主机所用的操作系统都有关系,有软、硬件兼容性问题并潜在地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定因素。在更换磁盘阵列卡时要冒磁盘损坏,资料失落,随时停机的风险。

  独立式磁盘阵列控制一般用于较大型系统,可分为两种:单通道磁盘阵列和多通道式磁盘阵列,单通道磁盘阵列只能接一台主机,有很大的扩充限制。多通道磁盘阵列可接多个系统同时使用,以群集(cluster)的方式共用磁盘阵列,这使内接式阵列控制及单接式磁盘阵列无用武之地。目前多数独立形式的磁盘阵列子系统,其本身与主机系统的硬件及操作环境?

  --

  首先,IDE的性能不会比SCSI更高的。特别是在多任务的情况下。一般广告给出的是最大传送速度,并不是工作速度。同一时期的IDE与SCSI盘相比,主要是产量比较大,

  电路比较简单,所以价格比SCSI低很多,但要比性能,则差远了。

  RAID并没有限制使用多少个盘,应时盘越多越好。

  对于SCSI结构的RAID来说,盘的最大数量与SCSI通道(SCSI总线)的数量有关一般是每个通道最多装15个盘(SCSI/3)对于FC-AL(光纤)则是每个通道200个盘当然,要有这样大的磁盘箱才行!

  美钻的硬盘推出后就问题多多,问题的表现也是千奇百怪的,主要表现为:

  有正常自检的声音,不认盘,这找到一排硬盘的型号,没有容量。

  有正常自检的声音,转一下就停转了。

  这种美钻的故障也是出现的很多的,主要也是硬盘你的参数不正常或者丢失所至,修复方法也都是用专业的维修设备,把硬盘内部的资料恢复成为出厂的状态下就ok了。一般的软件维修方法,现在还在研究当中,期待中....                                                                         产生故障的原因?

     移动硬盘故障的5种可能

     为了能够便捷地存储大容量文件,很多朋友都购买了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可是在使用的时候却发现系统无法识别移动硬盘。这是为什么呢?各位先不要着急,就让我们动手让移动硬盘为我所用吧。

  一、设置CMOS参数

  对于从来没有使用过USB外接设备的朋友来说,即使正确安装了驱动程序也有可能出现系统无法检测USB硬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主板默认的CMOS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将其设置为开启状态,那么Windows自然无法检测到移动硬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重新开机,进入CMOS设置窗口,并且在“PNP/PCICONFIGURATION”栏目中将“AssignIRQForUSB”一项设置为“Enable”,这样系统就可以给USB端口分配可用的中断地址了。

  二、电源不足

  由于USB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如果直接通过USB接口来取电,很有可能出现供电不足。因此,几乎所有的移动硬盘都附带了单独的外接电源或者是通过键盘取电的PS2转接口,这时只要事先连接好外接电源或者通过PS2转接线与键盘连接好,确保给移动硬盘提供足够的电能之后再试试,这时应该可以正常使用了吧。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建议使用移动硬盘之前都确保有足够的供电,否则很可能由于供电不足导致硬盘损坏。

  三、USB延长线故障

  除去上述两方面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USB接口类型不符导致移动硬盘无法使用。比如计算机配置的USB接口是1.1标准的,而购买的移动硬盘是USB2.0标准的接口,这就要求连接计算机和移动硬盘的连接线必须支持USB2.0标准。因为高速移动设备插入低速集线器,该设备可能不被正常安装,而有些朋友在使用移动硬盘的同时还使用优盘,为了方便就直接使用优盘附送的USB1.1标准连接线,这样就导致USB2.0标准的移动硬盘无法正确识别。只要将连接线更换为USB2.0标准的即可解决此故障。

  四、Windows版本太低

  对于一些还在使用Windows95或者Windows97系统的朋友来说,即使计算机配备了USB接口,但是由于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不支持USB外设,因此无论如何安装驱动程序、设定CMOS参数都无法让移动硬盘正常使用。对于这种情况,一种解决方法是将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98以上,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到微软官方站点下载相应的补丁程序让Windows95/97能够识别移动硬盘。

  五、系统设置不当

  对于一些Windows98用户来说,在安装好驱动程序之后,可以从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动硬盘图标,但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却没有相应的盘符标识,这就是系统设置不当所致。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移动硬盘图标,并且点击弹出窗口中的“属性”按钮,此时可以看见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13单元四个选项,其中“可删除”一项前面系统默认是没有打勾的,只要勾选这个选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增的移动硬盘盘符了。

  一言以蔽之,移动硬盘无法识别的故障原因比较多,但一般都不是USB接口或者移动硬盘本身的故障,因此需要大家在排除的时候多从周围关联部分考虑,相信你也可以顺利使用移动硬盘的。                                                                         固定不当引起硬盘故障

新买一台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某日开机主板自检通过,硬盘发出规律的“格格”声(工作噪音),但是报告未找到操作系统。怎么会这样?插入启动盘,在BIOS中设为软盘启动并重启电脑,可进入DOS状态,进C盘dir列出目录,隔了很长时间后报错,而其他分区内的数据完好无损。格式化重装Windows 98,在DOS下打入Format C:,格式化不到10%就报告有坏道而死机。这倒是麻烦,手头没有任何工具软件,只能等明天再说。
  第二天在别的电脑上下载了DM(硬盘管理)程序,开机后找不到硬盘,可硬盘一直有规律的工作噪音。难道是接触问题?于是将硬盘数据线拔插一遍开机,终于检测到硬盘,可是分区信息完全丢失了,只有忍痛用DM格式化后安装了Windows 98,一切正常,终于解决了问题。
  然而第三天又出现了相似的症状,从此硬盘跟我捉起了迷藏,经常在BIOS中检测硬盘容量不正确,不是57GB就是80GB,一退出硬盘检测程序就死机,拔插后有可能正确识别,但下次开机多半又没有了,把我搞得焦头烂额。N天后无意经过五金商店,忽然想起装硬盘时用的是组合螺丝刀,因为质量不好,固定螺丝没拧紧,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想法买了一把十字花螺丝刀,一试之下发现固定硬盘的四个螺丝中竟有三个未拧紧。确认硬盘固定好之后开机,硬盘检测正确,DM格式化后一切正常,到现在也没有再出现故障。

硬盘接口断针导致故障

故障现象:前几天笔者的系统(WinXP)突然启动不起来了(笔者的电脑配置:MSIKT333+8233A、西捷酷鱼IV60G),现象是一直停留在启动画面而无法进入操作系统。开始笔者也没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启动文件有问题,修复一下就成了。可是试了几次都不成。

  分析解决:笔者想想可能是病毒在作怪,杀毒后故障依旧。重装系统后启动速度非常慢,并且硬盘灯狂闪。进系统后笔者测了一下硬盘的传输率,发现每秒仅4MB!笔者想到了传输模式的问题,打开设备管理器,果然硬盘工作在PIO模式下,奇怪的是我手动调整了硬盘工作模式后,重启系统后发现硬盘工作模式居然还是PIO模式!

  到这里基本的问题已经找到,硬盘失去对DMA工作模式的支持了。笔者去西捷的官方网站下载专用的更改硬盘工作模式的工具,可是检测出硬盘此时的默认模式就是DMA,又使用西捷硬盘的专用查错工具进行全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笔者开始感觉故障可能是硬件引起的。仔细检察硬盘后终于发现问题了,硬盘的IDE接口居然断了一根针。笔者赶紧用梅花口的改锥拧下螺丝,将西捷硬盘外的金属防护板及海绵取下,露出电路板,从其他地方找到一根跳线针,补到原来少针的地方并焊好。然后将硬盘复原,重装系统后故障解决。                                                                          笔记本硬盘常见故障分析

启动故障


  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电脑无法启动的问题。引起系统启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很多都与硬盘有关。一般情况下,当硬盘出现故障的时候,BIOS会给出一些英文提示信息。由于不同厂家主板或不同版本的BIOS,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下面我们就以使用较为常见的AwardBIOS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判断并处理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方法。

  1.Harddiskcontroller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效)。这是最为常见的错误提示之一,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仔细检查数据线的连接插头是否存在着松动、连线是否正确或者是硬盘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Dateerror(数据错误)。发生这种情况时,系统从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存在有不可修复性错误或者磁盘上存在有坏扇区。此时可以尝试启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并纠正扇区的逻辑性错误,假如坏扇区出现的是物理坏道,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尝试修复。

  3.Nobootsectoronharddiskdrive(硬盘上无引导扇区)。这种情况可能是硬盘上的引导扇区被破坏,一般是因为硬盘系统引导区已感染了病毒。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先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彻底查杀系统中存在的病毒,然后,用诸如KV3000等带有引导扇区恢复功能的软件,尝试恢复引导记录。如果使用WinXP系统,可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并调用FIXMBR命令来恢复主引导扇区。

  4.ResetFailed(硬盘复位失败)、FatalErrorBadHardDisk(硬盘致命性错误)、DDNotDetected(没有检测到硬盘)和HDDControlError(硬盘控制错误)。当出现以上任意一个提示时,一般都是硬盘控制电路板、主板上硬盘接口电路或者是盘体内部的机械部位出现了故障,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请专业人员检修相应的控制电路或直接更换硬盘。

  坏道故障

  通过上面的学习,阿King对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解决有所了解了,接下来阿King想知道的当然是如何对付自己那已经有坏道的硬盘了。老师这期就为阿King介绍一下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的故障和相应的维修。但在开讲之前,老师就提醒阿King,做这项工作一定要慎重仔细。

  逻辑坏道

  出现逻辑坏道是在电脑的日常使用中容易出现的一种硬盘故障,逻辑坏道实际上就是磁盘磁道上面的校验信息(ECC)与磁道的数据和伺服信息不匹配。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为一些程序的错误操作,或者是该处扇区的磁性介质开始出现不稳定现象的先兆。逻辑坏道在一般电脑使用中的表现,就是文件存取时出错或做硬盘克隆时,当到达出错部位后,因弹出出错信息窗口而不能继续下去。消除这种逻辑坏道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多专用软件如:DM、NORTON的DISKDOCTOR等都能做到,但最常用的还是Windows自带的“磁盘扫描”功能。对于FATl6或FAT32分区来说,可以在DOS实模式下用Scandisk扫描磁盘,此时系统可将逻辑出错的扇区标注出来,以后在进行存取操作时就会避开这些扇区。由于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且也多有介绍,在这里也就不过多地讲解了。

  但是,假如采用的是NTFS分区且安装WindowsXP系统,由于它没有Scandisk这个工具,故只能使用Chkdsk这个工具了。Chkdsk工具会基于所用的文件系统,创建和显示磁盘的状态报告。另外Chkdsk还能够列出并纠正磁盘上的错误。不过如果不带任何参数的话,chkdsk将只显示当前驱动器中磁盘的状态,而不会修正任何的错误,要修正错误则必须包括/f参数。

  物理坏道

  硬盘物理坏道是比较常见的硬盘故障。实际上它是因为震荡、划伤等“硬”原因,导致—些扇区的磁介质失去了磁记忆能力而造成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损坏修复起来都比较麻烦。因为,在硬盘内部的磁道列表中,这个扇区是被标记为正常的,而坏道也是物理性存在的。所以,它无法通过扫描、格式化、低格或者激活扇区的方法来加以消除,必须将这个扇区加入到设置在硬盘内部的系统保留区,告诉磁盘这些磁道已经不能使用了,才能在硬盘控制系统的可见范围内消除这个坏道。当然,这样做需要使用一些专用软件,对普通用户来讲维修有些困难。

  不过有些硬盘厂商会提供原厂的工具软件,如IBM/日立的DFT和西部数据的DataLifeGuardDiagnostics。这些原厂的工具软件不但扫描速度快,而且辨别准确率也很高,能够对付较为普遍的硬盘物理坏道故障。因此对硬盘内部进行操作还是原厂的软件较为可靠,除非原厂工具不能解决问题,否则不推荐使用第三方的工具软件。

  相对于上面这种比较高级的隐藏方式,对于那些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则可以通过“坏盘分区器”FBDISK(http://www.mydown.com/soft/78/78897.html)和DiskGenius(http://www.mydown.com/soft/53/53403.html)这一对软件的组合,完成将坏道所在位置做成分区隐藏起来的任务。其具体的操作简要介绍如下:

  首先,将下载来的软件复制到一台正常使用的电脑的C盘根目录下,再把出现物理坏道的硬盘作为第2硬盘挂接在该电脑上。接着启动到DOS的实模式下,并运行DiskGenius的可执行程序Diskgen,然后按“Ctrl+Alt”组合键,选择“硬盘”菜单下的“第2硬盘”。这时就可以看到第2硬盘的具体分区情况了。假如要重新规划这块硬盘,就可以把所有分区都删除掉,随后存盘退出。

  接着运行FBDisk,选择要检测的硬盘后按“Y”开始扫描。如果硬盘存在坏道,则FBDisk会自动显示出它在哪个扇区和磁道。扫描完成后它可以把所有的坏道都罗列出来,并询问是否要写入硬盘。如果按“Y”将会自动将坏道隐藏起来,最后按Esc键退出。

  随后再次运行Diskgen,这时就可以看出经过FBDisk处理后的磁盘情况,此时坏道处会呈现—种灰白色。通过Diskgen再稍微将隐藏物理坏道的分区扩大一些。最后,将这些坏道全部隐藏在一个分区里,修复工作即告结束。

  两款软件配合使用是因为,经过FBDisk处理后的硬盘可能会有很多分区,而受软件自身最多4个主分区的限制,会导致硬盘利用率不高的后果。而通过Diskgen的配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