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售后营销方案ppt:“倭”的含义与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44:55
“倭”的含义与变迁

看了泰明殿的《论”倭“国》就在网上查了下,这是在百度上找到的,还是比较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觉得当我们学习外国历史的时候还是要抱着尊重历史,尊重他国,面向未来的态度,用”日本“代替”倭“。以下正文:

      所谓新编历史教科书协会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里第32页有这么一段:公元前100年左右,《汉书》里记载“倭人”建立了100个左右的小国。《后汉书》的“东夷传”中说,100年左右“倭的奴国”向汉朝派遣使臣,汉朝皇帝向他们授了印记。在这里,“倭”“奴”都不含好意,为了显示中国皇帝的权威,中国的历史记载者们对周围国家使用蔑视性的称呼。“东夷”也是指“东面的野蛮人”。
      我读了这段后,产生了几个疑问:1,“倭人”是不是真的“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称呼”?2,“倭”是否真的是“绝无好意的文字”?3,“倭”和“东夷”是否是同义?4,“东夷”是否就是“东面的野蛮人”?最近对所谓《新历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各方面指出了不少,但并没有有关我上述疑问的。细细想来,与其说这是《新历史教科书》的独创,还不如说是日本社会已经从误解到偏见,认为“倭”就是对日本的恶意称呼,成为社会的一般常识了。
      我斗胆提出这样的疑问,可能会被认为缺乏常识,但对于弄清问题,决不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对“倭”的本身的含义及以后的变迁进行考证。
一,“倭”的本义
      首先从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找到“倭”字。最早是从《诗经》(公元前11世纪到前476年)的“小雅”“四牡”的“周道倭迟”的诗句中出现。这个“倭迟”是作为无单独意义的连绵词,远远的回绕。并没有贬义。
      其次,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倭”也作为人名被使用。鲁宣公的名字就是“倭”。魏晋南北朝时还有“倭坠髻”的发型。“乐府诗集”的 “陌上桑”中就有“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的诗句。还有用“倭妥”形容美的词语。明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就有“娉婷倭妥”。
      中国历史上汉语圈以外的地名和物产名也常用“倭”来注音。比如,倭肯河(吉林省宝清县发源),倭西们河(经黑龙江省呼玛县流入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倭赤县,还有倭瓜。
      由上可见,“倭”这个字并没有蔑视的含义在内。其实就这点而言,以前的中日双方的辞典(比如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白川静的『字统』等)都明确记载了。当然,辞典里有称呼传说中的丑女“倭傀”的用法,但这是借用了亻旁加“此”,亻旁加隹的用法,还有“倭迟”这个无单独意义的连绵词。
      有人会问:“倭”没有恶意,那么“倭奴”呢?的确,《大汉和辞典》里“倭奴”项目注明了“古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贱称”。但我认为这也是误解。称日本和日本人为 “倭”和“倭奴”可能是当时从到中国来的日本人自我介绍时,中国人从他们的发音里得出的文字。即使不单是记录发音,还有某种意味在内,如前所述,“倭”也没有恶意。另一方面,“奴”虽然会让人联想到奴隶,但汉魏时代,“阿奴”也作为昵称常被使用。比如,《魏书》卷2的“道武帝本记”中记载后燕的鲁阳王的名字就是“倭奴”。同样的内容在《资治通鉴》108卷《晋纪》中也有。所以“倭”未必就是恶意的词。而且当时的日本人也接受了这样的称呼,并且开始使用。朝鲜半岛也同样以此称呼日本或日本人。小学馆出版的《国语大辞典》中明确记载:倭,从前中国和朝鲜对日本的称呼,或者是日本的自称。
      但是,中国的史书也的确记载了日本人不喜欢“倭”而改成“日本”的事情。《新唐书》220卷《日本国传》中记载:咸亨元年,日本派遣使者,祝贺平定高丽。使者说,学习中国文字后,不喜欢倭的名字,改名为日本,因为国家靠近日出的地方。这应该如何理解呢?以下考证日本改名的经过和国号的成立。
     使用“倭”为国名的例子,在据说是战国秦汉期间的《山海经》里就有。卷12的《海内北经》里,盖国在钜燕之南,倭国之北。倭国,属于燕国。当然,这个“倭国”是不是现在日本的位置,尚有疑问。在后汉王允的《论衡》的“异虚”“儒增”“恢国”里,还有西周成王时期,倭人进贡畅草的记载。将这些和史书中的记载联系起来,可以说用“倭”来表现日本及其住民的做法,最迟也是在秦汉时期吧。
      不过,虽然“倭”只是从发音而来,并无特殊含义,隋唐之后,日本接受了汉文化,而且本身是崇拜太阳的传统,开始渐渐喜欢起“日本”这个国号了。这大概是主要原因吧。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说法。同样的《新唐书》《日本国传》中记载:日本是一个小国,被倭国合并,且沿用了国名。由此看来,是日本列岛的内部争斗导致日本的改名。这个时期应该是前述《新唐书》《日本国传》中记载的咸亨元年(670年)。也和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倭国在武则天皇后时改名日本”相符合。自然,这只是证明了倭国的改名得到了大唐的承认。真正改名的时期应该最迟是隋炀帝时期吧,因为那时给隋炀帝的日本国书里有“日出之国的天子”的句子。
      但是,从日本国号成立的过程中再进行考证,可能可以得出如下的推论:即最初给出日本国号的并不是日本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地球上无论哪里看太阳都是从东面升起,在日本也是如此。但是,从中国方面看,日本是在日出的东方。那么,中国人问当时来华的日本人哪里来,日本人会指向东方。听到这个回答,中国人会想到日出的地方,而日本人因此也领悟到自己就是来自太阳之本。看上去好像是笔者的极端论,但并不是简单的推测而已。“日出之地”是中国方面的观察,而从西方看来,中国也是“日出之地”。《北史》卷97《西域传》里有“祈愿日出之地的汉中的天子”的文字,是西方波斯人说的中国。再举旁证:古代美索不达尼亚文明中的Orient地名在拉丁语中就是“日出之地”,这是从意大利半岛看到的景象。欧洲(Europe)由来于希腊语黑暗(Erebus)的称呼。因为这是在希腊的西方,即日落处。这样的看法,唐诗中也有。刘长卿的“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中有:遥指来从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东。(全唐诗卷150)齐己的“送僧归日本”中有: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全唐诗卷847)另一方面,日本的《万叶集》卷19也有古代日本的歌人称西方的中国为“日落之地”的描写。就此问题,日本史学者所功写道:有关日本国号的成立,与其说是日本列岛内部产生的想法,不如说是基于日本西面朝鲜或者中国的想法来得自然。这和笔者的想法并不是偶然的一致吧。
      如前述《新唐书》中记载,将“倭”改名为“日本”,是因为不喜欢这个“倭”字。但是,即使改称日本后,日本人也并不是讨厌“倭”的旧称。唐宋之后直至近代,日本的大量书籍和物名还是在使用“倭”字,就是对此的证明。比如,织物和文字的倭字,作为书名的《倭玉篇》《倭名类聚抄》。《本朝文萃》中的“倭唐”“倭皇”“倭才”等,屡见不鲜。就这点而言,东亚古代史学者李成市说:8世纪之后,即使开始对外使用“日本”的国号,国书上冠名“日本”,奈良的平安时代的贵族们也并没有很关心这点。圣武天皇在他的宣命书里也没有写“日本国”,而是“大倭国”。
      但是,进入近代后,日本和中国都开始将“倭”作为 “矮”来解释。这个在字典上都找不到的解释,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可能是当时对文学知识的缺乏而产生的误解,也可能是故意无视本意而进行曲解。如果真的是嘲笑矮个子是“倭”,那么封魏为“亲魏倭王”,难道就是变成形容又矮又像鬼一样的意思吗?三曹作为大文学家,也不会如此无知吧。在现代日语里,“倭”的发音是WA,而“矮”的发音是“WAI”,好像很接近。但就反映了唐宋时代的音韵的《广韵》而言,“倭”是鸟禾切,平声,属于戈韵;“矮”是鸟蟹切,上声,属于蟹韵。两者的声调和韵都完全不相同。现代中文里两者的发音也不相同。
      由上述的考证可见,最初用“倭”字称呼日本列岛的国家和人民,决无恶意。但如前引用的《新编历史教科书》以及《周刊新潮》中所说的那样:倭国和倭仁,从其蔑视的称呼矮小的意味看,现在已经是国际问题了。我们以前不也是怀着仇恨称呼“鬼畜美英”的吗?像这样对“倭”字长期的误解和缺乏常识,只能看作是挑拨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相互仇恨。如果真的是引起所谓“国际问题”的导火线,那实在是可悲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追究“倭”的本义。
二,有关“倭”的意味的变迁
      中国把“支那”当作对中国的蔑称,其实这原来也没有蔑视的意味。一般认为这是从“秦”-〉“China”-〉“支那”的转译,也是学术界的常识。但为什么对日本人称呼“支那”,中国人会如此的反感呢?这有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因此,原来是很普通没有恶意的用法,却被带上了嫌恶的印象。“支那”和 “倭”都是如此。
      从元朝后期到明,中国东南沿海发生倭寇入侵的骚乱。这是中国人给“倭”带来了贬义的意味的根本原因。倭寇作为武装的海盗集团,最初是从贸易上的纠纷发展起来的。在南宋时代已经开始了。《宋史》卷491《日本传》中有“倭船的火儿滕太明打死郑作”的记载。此后这个杀人犯滕太明被遣送回日本。可能是这类事件发生的太多了吧,宋朝曾有禁止进入倭船领域的命令。到了元朝后期,《元史》中记载“至正18年以来,倭人屡犯临海的郡县”。
      但是,正史中将“倭”和“寇”一起使用,是从《明史》开始的。《明史》的“倭寇”中的“寇”字,其实是动词,表示“侵犯”。《明史》中大约有60处用到这个词。大半是像如下的记载:“倭,寇山东临海郡县”(洪武纪卷2),“倭,寇雷州”(洪武纪卷3),“倭,寇福州”(成祖纪卷 6),“倭,寇浙江”(世宗纪卷18),“倭,寇上海”(汤和传卷126),“倭,寇嘉兴”(胡宗宪传205)。照现代的翻译法,倭寇就是“日本侵略”的意思。这里“日本”本身并无恶意,而“侵略”则是指责不正当的行为的意思。但长此以往,进行这类行为的人自然染上了坏人的形象。“倭寇”也终于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意思。《明史》中“倭寇”终于作为名词而被使用,这样从“倭寇”到“倭”,形象渐渐的成为蔑称。又反过来影响了日本人对“倭”的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可以说“倭”甚至“倭奴”原来并没有恶意。元明时代由倭寇侵略开始印象变得恶化。近代的中国人,更以历史上已有的名词来表达战争引起的民族仇恨。这也是很自然的。但像这样“倭”因为纯语言以外的原因引起的意味变迁,我们有必要多加考虑。战争对战胜国也好,战败国也好,都是不幸的事件。不仅破坏了经济和文化,也产生了民族间的仇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超越以本国为中心的历史观,全面客观冷静的看待历史事实,不让“倭”和“支那”那样不愉快的意味变迁再次发生,将此作为过去的负面遗产,进行反省,将中日文化互惠的传统传给后代,不正是历史学家应该肩负的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