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渠道速建怎么样:学海拾贝·《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39:50

学海拾贝·《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

 

一千多年前,王真写了一篇《道德经用兵要义术》,说《老子》“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篇不属意于兵也”。到明清之际,王夫之评议《老子》,“以为用兵者师之”,晚清章炳麟也有同样的论述。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对兵法韬略研究甚深他也曾说过:“《老子》是一部兵书”。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没有带过兵,更没有打过仗,甚至连服过兵役的记载都没有,其著作《老子》中与用兵有关的论述也是寥寥数语。那么,毛泽东为何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呢?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

    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丧失是为了取得,退却是为了前进,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的运用已臻于化境。《老子》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老子对战争辩证法阐述得确实非常深刻。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说:“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的”。老子欣赏水的品性,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如同水的性格一样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避其锋芒、迂回曲折、后发制人。老子又云“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这种心静意专、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观点,亦是毛泽东这样的兵家所看重的。如毛泽东推崇的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军队即是以静逸待疲惫之敌,“齐人三鼓”后已是“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鲁国军队一鼓作气大胜齐国军队。

    1945年,毛泽东在为“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付的方针,说:“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 这里的意思也就是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决策是非常富有远见的。

《老子》一书中有几篇谈到了用兵打仗,在第六十八章中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意思是,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这一章是专从用兵的意义上讲战略战术的原则。其中心意思在于阐明上一章所讲“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的道理。他要求人们不逞勇武,不轻易激怒,避免与人正面冲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能力,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老子认为,这是符合于天道的,是古老的准则。《孙子兵法火攻》写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是说,国君不能因一时之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一时之气愤而出阵开仗。这一军事思想与老子在本章里所讲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战争是国力、人力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武”、“怒”是军事指挥者暴烈、失去理智的表现。一旦“怒”上心头,就会失去冷静,也就不能客观地分析、研究敌我双方的优与劣,而以主观臆断和愤怒的情绪代替客观实际,这种状况将给国家和军队,带来极大危害和灾难。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比比皆是。军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细心分辨客观现象,就可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老子》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意思是,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老子》第六十九章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⑧者胜矣。”意思是,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哀兵必胜”这条成语,就是本此而来。对敌人一味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并不完全符合用兵之道,但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以守为攻,等待时机,以逸待劳,以卑待骄,以静待躁,正是弱兵常用的战法。毛泽东的游击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就和老子的论述很相似。老子提出的不可轻敌和双方兵力差不多相等的条件下,悲愤的一方将获胜等见解,自有它合理的地方。

以上几篇,老子比较集中地谈到了用兵的问题,可唐朝王真注老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说,“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老子》一书谈到战争的不到十分之一,不能据此就断定《老子》是一部兵书。因为,军事著作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用来指导战争的,对战争的规律,用兵的具体策略,在各种条件下消灭敌人的战术等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像《孙子兵法》《论持久战》这样的著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兵书。第二,著书的本人应该是亲自参加战争的实践者,他的著作首先是指导自己参与的战争。老子本人并不符合以上两个条件。

我们知道,老子在政治理想中追求的“道”是走向无为而治的自然主义,他所追求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王国。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斗争,人人甘食美服,无欲以静。他处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末期,老子反对战争,主张彻底解除加在人民身上的枷锁,在放任“自然”的前提下,重新安排好社会生产秩序,建立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从而实现“无为而治”的最高理想。他的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表述出来。他从军事学的角度,谈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以守而取胜,表现了老子反对战争的思想,同时也表明老子处世哲学中的退守、居下原则。他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他以战争为例他的哲学思想,而老子并不是兵家,并不是就军事论军事。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他以水为例,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综上所述,《老子》其实并不是一部兵书。书中谈到用兵之道,不过是借以阐释他的反战的政治理想和相反相成的哲学思想而已。我们知道,哲学是无所不包的学科,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结与抽象。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实际上是把这部著作的哲学思想狭义化了。在《老子》一书中,有关辨证关系的言论比比皆是,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因此,《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那么,为什么从王真到毛泽东都说它是兵书呢?笔者认为,正是老子的某些哲学思想符合战争规律,可以用到战争上克敌制胜。毛泽东行军打仗都带着《老子》,爱不释手。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说《老子》是一部兵书,自有他的道理,不过,毛泽东的说法也只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是肯定《老子》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科学著作。

                   20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