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龙摄影好不好:重点文言句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0:39:41

重点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只用“也”表判断。

  如: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3......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4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5,用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表示判断。

  如:“此皆良实。”(《出师表》)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6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用“是”表判断。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但是可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游于濠梁》)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 有标志的被动句,初中主要是以下的形式:

  用“为”,“为...........。”表被动。

  如: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茅屋为秋风所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这里的“佣”是“被雇佣”的意思。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这里的“感”是“被感动”的意思。

  其它几种,可作了解:

  3.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4.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5.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动词”或者“被()+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以战?(《曹刿论战》)

  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宋何罪之有?(《公输》)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于藏书之家”在翻译时,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尉首祭(之)。”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 省略主语

  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 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3 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令”的宾语“其”.

  又如: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 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如:柔梢披()风.(《满井游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句中省略了介词“于”。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注意:在文言文语句中,成分省略是常有的事,如果不能确定省略的成分,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句意,乃至全文的思想内容。做此类试题也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境去推断,看究竟省略了什么成分,是哪个词语。

  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练习:

  一说出下列句子是哪类判断句。

  1 陈胜者,阳城人也。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3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4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9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10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1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二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倒装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