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老人生日祝福语:“星期一舞会”和“宜家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06:35

“星期一舞会”和“宜家现象”


日期:2011-11-02 作者:沈建华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沈建华
    
    社会在快速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在不断变化,人群在分分合合地不断重组,由此引领商业服务的形态不断更新,对社会公共服务的形式、内容等也不时提出新要求,包括为老年人服务。我们不能忽视各种群体的合理需求
    
    近日报载,杨浦区大桥街道组织举办免费的“星期一舞会”,深受老年居民欢迎。一年前开始办舞会时,不需控制人数,半年后场子里的人已多到转不开身,于是改为在社区里发票,限制人数,不过依旧免费。舞会供应开水,老人们自带杯子泡茶、泡速溶咖啡……
    
    这让我想起前一阵引起议论纷纷的“宜家现象”。在宜家漕溪路店的附设餐厅里,成群老年人“蹭”免费咖啡,影响了人家的正常营业……对此的种种议论中,有人批评这些老人“为老不尊”;有人认为宜家把免费咖啡带来中国的举动过于超前,以致“水土不服”;也有人指出:这种情况提醒我们,社会应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还告诫“不要忘记自己也会有变老的那一天”。
    
    我赞同这样的提醒。人群组合在动态变化、人群的社会行为在不时调整,社会服务应当及时响应。
    
“错位”、“生态位”和“缺位”
    
    “宜家现象”涉及的老人,据说每次有五六百人,他们“有规律的活动”已经持续数月,似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
    
    但这个群体以不免令人尴尬的形态出现——每周有几天,数百名老年人(也有些中年人)从全市四面八方赶来,凭会员卡享用免费咖啡,聊天交友,一坐就是五六个钟头,据说有的人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更有人顺手牵羊带走咖啡杯、餐巾纸和刀叉……且不说那些不文明行为,即使人人彬彬有礼,长时间地占据主要为本店顾客提供服务的大卖场附设餐厅,实在是一种“错位”。
    
    由“错位”,我想到了一个重要的生态学概念“生态位”。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也译为  “生态栖位”或  “生态龛位”),指一个生物物种或群体所处的环境及其本身的生活习性,包括觅食地点、食物种类,每天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等等。人也是分群的,或者说分层的,老年人群并不例外。定期来宜家的老人,同每日相聚于小区活动室的老人群体有所不同,他们说不喜欢太嘈杂的环境,喜欢在有情调的地方交友谈心,但他们眼下的消费能力与习惯,又和遍布城市各处的咖啡馆不匹配——这么一个群体的尴尬在于:在目前的休闲商业服务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都找不到适合他们的“栖息地”;而宜家的附设餐厅“意外”地合乎需求,结果“错位”成了这个群体之社会“生态位”的一部分。显然,“错位”是因社会服务的“缺位”而起。
    
既然“缺位”,如何“补位”
    
    社会服务的“缺位”往往意味着新的商机,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应声而动”,迅速调动资源来补缺。不过,“无形的手”的动作是受逐利驱动的,如果没有足够强度的利益或者利益前景,它就动不起来。宜家意外地做了“补位”者,但很尴尬,这说明要想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向这个人群提供他们所需的社会“生态位”,没有商业合理性,至少近期没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那么,是不是应该由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做动作,进行新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政府所能掌控和调动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小心谨慎地选择有限的服务目标。这么一个特定老年群体的诉求——有个合适的地方谈天交友,可能暂时还缺乏“紧迫性”,排不上议事日程。
    
    但我们不能忽视各种群体的合理需求。在发达国家,许多小群体的特殊需求大多由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和居民社区来“补缺”。在我国,社会组织正在发展起来,在居民自治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政府部门理应更积极地扶持。同时,如果具备条件,政府也可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内容,比如杨浦区大桥街道组织举办免费的“星期一舞会”,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社会在快速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在不断变化,人群在分分合合地不断重组,由此引领商业服务的形态不断更新,对社会公共服务的形式、内容等也不时提出新要求,包括为老年人服务。“宜家现象”涉及的老人群体,希望丰富晚年生活、满足精神需求,不脱离社会——这是他们寻找的“生态位”,而不是某些人士说的,定期汇聚“只是为了‘蹭’杯免费咖啡”。
    
    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也要求我们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把眼睛盯住社会人群,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态势,以提醒“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适时动作、正确动作,改进、丰富社会服务。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