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酒店入住时间: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35:00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读兵法奇书,度盛夏酷暑(九)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政策研究部门是领导身边的工作部门,主要是对上负责,心思要放在首长身上,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如何与“诸侯们”搞好关系还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大学问。与“诸侯们”搞好关系有三大好处:一是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当领导者需要问及时好对号入座;二是理解他们的工作处境,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他们一些;三是“诸侯”日后的发展可能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临时抱佛脚来不及。当然,也没有必要与“诸侯”打得火热,这有三大坏处:一是“诸侯”是领导者的另一个支柱,幕僚亲近这个支柱就等于挖墙脚;二是“诸侯”通过幕僚了解领导者的动向,领导者知道后会不高兴;三是“诸侯”有着丰富的资源,往往自视很高,瞧不起幕僚。不过,与“诸侯”打交道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诸侯”的业绩之和就是一个组织的业绩,“诸侯”的经验之和就是一个组织的经验。所以,幕僚是通过研究“诸侯”、交往“诸侯”来为首长服务的。

 

一个组织的发展,与组织内的各级领导的所作所为密不可分,也于广大群众的所作所为密不可分,但各级领导者的责任要大一些,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孙子兵法·地形篇》首先集中论述了利用地形的重要性以及军队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进行作战的基本指导原则。孙子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这六种地形各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凡是可以前往,却难以返回的地域,就叫做挂形。又如,在通形地域上,就要先抢占居高向阳的地方,保持粮道畅通,争取对敌作战的先机之利。军事指挥员应该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实施适宜的作战指导。总之应认识到,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掌握主动,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都是高明的将帅所必须掌握的方法。“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不过,在这篇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孙子对为将者的要求,对为将者可能出错的几个类型进行的分析。军事上有“走”、“驰”、“陷”、“崩”、“乱”、“北”等中必败的情况,它们都不是天然的灾害,而是由将帅的过错所造成的。将帅对此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努力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孙子兵法》的高明之处,是从将卒之间关系作为分析基础的。“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兵比将还强,必然不在乎为将者;将比兵过强,将就会孤身一人陷入敌阵。孙子还告诉我们要有秩序:“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为将者无威严,为卒者无纪律,官不像官,兵不像兵,长此以往,军将不军,国将不国。 还有:“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北者,败北也,明明不可为,非要为之,料敌无算,以卵击石者,蠢!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大敌当前,到底听谁的,是服从为战的规律,还是服从上司的意志。孙子认为,为将者应该知道在战场上如何利用地形,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因此,“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为将者把情况搞清楚了,上级认为不可打也可以打,上级认为可以打却一定不能打。所以,在战场上听身在战场的为将者,而不是听远离战场的人瞎指挥。当年蒋委员长800万大军被共产党小米加步枪的队伍搞败了,就是因为蒋校长的弟子没有搞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搞明白了也不敢坚持,在服从“战道”和听从“上命”中选择了后者。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思想品德问题。孙子认为为将者的道德准则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要有利于主,不要敷衍于主。这样的为将者,才是国家的瑰宝。

孙子也告诉我们:“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也就是说,将帅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那样,士卒就会跟他们赴汤蹈火;帅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偏爱的孩子那样,士卒就会与他们同生共死。人心齐,泰山移。感情是亲和力的基础,感情也是领导力。感情是长期培养的,就如“孩子不是亲生的,但是养亲的”一样。农妇言:是个肉蛋捧久了也亲,是个石头捂久了也热。凡事要讲究个恒,恒者生情。的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将者要善于想下属之所想,急下属之所急,帮下属之所困。何时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关系从工作联系变为血肉联系,何时领导者就有了汲取智慧和力量最深厚的源泉,其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就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这就叫以人为本。孙子还告诉我们什么人不可以用,厚待士卒却不能使用,喜爱却不严令教化,乱七八糟不能治理,那就像娇生惯养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用于做战的。有亲有疏,有经有权,是为政之道。

孙子还告诉我们凡事要考虑周全,要有全胜的意识,要有全胜的本领。知道我们的士兵可以打,但敌人不可以打,这样只有一半取胜的把握;知道敌人可以打,但我们的士兵不可以打,这样只有一半取胜的把握;知道敌人可以打,我们的士兵也可以打,但地形不允许我们打,这也只有一半取胜的把握。因此,“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这样做了,就会达到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即行动起来便不会有所迷惑,战术变化也就不会有穷尽。也就是说,为将者不但要知敌我,还要知天地。知晓自己及对手的实力,取胜就没有危险;知晓天时地利,取胜就有十足的把握。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凡事要有章法,要有规则,不能乱。昨日,我到我校附属医院参加了一场辩论赛,并应邀做主评。我们学校两所附属医院的实力在武汉地区可是了得。“有口气,到同济;要想活,到协和。”正方是同济医院妇产科儿科代表队,主辩“医院规模发展重于内涵建设”,主要观点是社会需求对医院的规模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医院的条件不足对医院的规模发展提出了内在需求,规模发展是基于人财物质量提高上的。反方是外科党支部对表队,主辩“医院内涵发展重于规模建设”,主要观点是医院的当务之急是要提高从业者的道德素质,要调整内部结构和管理制度,要在内部建设上挖潜力。辩论赛从来就是给双方对等的空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婆合起来才是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医院管理的规范性,这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组织,他们每周都要召开一次全院主要负责人的会议,而会议的精神会在周一的各科室交班会上传达到每一个医护人员。而且,医院的等级体系非常严格,在查房中走在前面的一定是头头。在这个人命关天的地方没有次序是不行的,不像有的地方:“东风吹,战鼓擂,如今谁也管不了谁。”

好了,说一个我身边“诸侯”的故事。2003年的夏天,我在北京借调,一日与部里某年轻干部小酌。他对我说,教授,我很忙。我问忙何事。答曰:筹备一个大型会议。何会?答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共同召开的全国党建工作会议。这个会议我是知道的,这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会议,从那场政治风波之后,几乎每年都要开一次,借以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再问:何议题?答曰: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大喜,这是我们学校的强项,也是与我私交颇好的两位年轻“诸侯”工作的领地。我问,能否让我们学校的情况成为大会经验交流材料?答曰:颇难。我说,我能否先写个稿子,你看后再说?答曰:可以。于是,我返回武汉,在风景如画的东湖一个船舫里约了两位同志出来喝茶,详细询问了他们工作的情况,并请他们将自己领地工作总结材料的电子版给我。在此基础上我下了功夫,一个月后,稿子写好了,上报给部里的这位同志。他看过后说,稿子不错,只是标题要改。我笑道,这个标题是我校老首长,贵部新首长提出的,还要改吗?无语!两周后,他通知我来到其办公室,告诉我:“教授,贵校成为本次会议大会交流并发言的单位,全国仅有8个单位。”一阵感激之语后告辞,回去就告诉了两位“诸侯”。我常说:“低档次的人做事情,高档次的人做标准。要学会将自己的事情做成同行认可的标准,要善于对既往的工作回顾与评价,要善于总结经验。”历史证明,这两位年轻“诸侯”的工作在同龄人中是出类拔萃的,一位现在已经成为部管干部,一位级别虽然没有动,但是管辖的面要大得多了,正所谓:“背心改胸罩,位置很重要,虽然是平调!”

 

【附录1

这篇稿子是我校在2003年12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并在大会上做典型发言。

 

支部建在班上: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

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

 

当年毛泽东主席在总结红军建设的经验时认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主席的这段话表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工作的基础,是党保持活力和战斗力的根本所在。这个原则至今还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认为,虽然目前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规则、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班级组织还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因此,这块阵地绝对不能丢掉,“支部建在班上”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针对目前本科低年级尤其是新生中党员较少,政治上不太成熟,需要加强引导;而高年级和研究生中正式党员较多,党员干部能独立处理问题和进行自我教育的情况,我们及时提出了本科低年级党支部建在年级,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高年级和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党支部成员全部是党员大学生的工作思路和基本模式。

由于我们狠抓基础性工作,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力求将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些传统内容做出新意,着力解决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1年7月,我校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一、提高认识,从战略的高度把握“支部建在班上”原则

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就是要对那些涉及全局性、长远性、重大性的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我们认为,扎实做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在高年级阶段“支部建在班上”,这件工作意义重大。我们重点从两个层面上把握这个问题:一是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出发,把高校党建工作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方面;二是从青年学生成人成才的实际出发,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

1.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出发,把高校党建工作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方面

我们认为,在高校抓党建工作,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党的先进性如何在高校体现的问题;解决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意识及执政能力如何在高校体现的问题。我校党委重点研究和部署了如何使广大学生认同“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工作,并在全校大学生中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学习‘七一’讲话,实践‘三个代表’”的活动。学校党委提出,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站在执政党的高度充分重视党建工作,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认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高等学校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正确成长道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紧密结合起来。为此,高等学校的基层党组织要努力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而大学生党员要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将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

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是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最根本的指导方针。我们认为,要抓好高校党建工作,既不能脱离党和国家的要求,也不能脱离广大学生的实际要求,要寻找最有效的切入点。在大学里抓党建就离不开学生的学业,离不开学生在校的现实表现,离不开学生成人成才的追求。而只有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发展,才能提高这项工作的有效性。

大学里有一批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群体,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一项战略任务。而这批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如何发挥核心作用,如何起到表率作用,如何以人格的魅力影响其他同学,将对大学的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今天在校的大学生,在若干年后,一部分将会陆续走上领导岗位,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一定程度依赖于在大学里所受的教化,特别受大学时代树立的信念的影响。作为国内一流大学,我们对学生发展目标的定位是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者。而这样的人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立场坚定;必须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有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善于凡事都能从更加广阔的范围和背景考虑问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不渝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必须善于在复杂的事物中辨析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始终着眼于事业的发展,事业的成功。

二、充实内涵,让“支部建在班上”原则富有生命力

注重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的建党原则。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并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支部建在班上的过程,既是一批优秀学生不断从组织上加入党组织的过程,也是一批优秀学生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每个青年学生都有自己得理想和抱负,这是青年人的特点,而拿什么东西去占领青年人的头脑却是我们的任务。我们认为,“支部建在班上”是最为有效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最为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

1.加强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政治上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高等学校里,总有一批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学生,总有一批在各方面有所追求的学生,总有一批担任各种职务的学生干部,这些学生往往就是最早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一批人。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一方面重视保护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重视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加强他们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在党校教学和组织活动中,始终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重要内容。我们时常告诫这些学生中的骨干,我们的事业源源不断地需要有人做干部,当干部总得有一定的岗位和权力,但自己不能整天想着当大官,而应该多想想怎么为党和人民干一番事业,要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一个人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胸有大志,脚踏实地,才可能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才可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才可能在未来做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我校材料学院以创新的精神,探讨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学生党建工作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党建工作与成才环境建设相结合,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思路,通过以党员政治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以行为规范教育为着力点,以党员公众形象的塑造为结合点,以党支部自身建设为立足点,来切实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例如,他们的党员“政治责任田”制度就很有特色。党员的“政治责任田”制度分“集体责任田”和“个人责任田”。“集体责任田”是由一个党支部集体“承包”一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群体,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个人责任田”是把每个党员的职责落实到各个班级和相应的寝室。党员的“政治责任田”目的就是全体党员身体力行,本着“服务同学”的宗旨活跃在各个场合,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每一位党员通过教育和服务同学来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自己、反省自己、激励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党员。该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一直是我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一个典型,从1992年至今,历年获得校“先进党支部”,2001年获得了“湖北省先进党组织”称号,2003年,该支部所在博士班获“湖北省先进班集体”。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青年大学生事业上的精神支柱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根据这个原理,我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新世纪辉煌工程”,其重点在于使我们的学生“学在华中大,志创辉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培养革命的激情与坚强的毅力,立志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创造辉煌。在这项工程中我们明确提出,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培养大批合格的共产党员。

今年,我校经济学院胡吉伟班2000级本科班获得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表彰的第七届“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称号。胡吉伟为我校经济学院2000级学生,在2001年暑期返家度假时,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年仅20岁。胡吉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被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及我校先后授予胡吉伟“舍己救人的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我校党委号召全校广大同学深入学习胡吉伟同学的英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树立崇高理想,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个活动在胡吉伟同学所在班开展得更为深入扎实,几年来,这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成绩始终在年级前列,不少学生切实体验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感到大学不仅是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和思考。

三、从严要求,将“支部建在班上”原则落在实处

我校党委明确提出,抓好大学生党建工作,落实“支部建在班上”原则,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严格办事程序,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重视早期培养、重视组织发展、重视入党后教育。

1.重视早期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党建氛围

大学新生入校时往往政治观念模糊,不成熟,容易产生偏移,必须适时加以教育和引导。同时,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入党教育的最好时机,我校把党的基本知识列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稳定专业思想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我校在新生军训过程中贯彻军政并举的方针,将校园文化与部队文化结合起来,在军训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化人格为力量,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的崇高理想。新生班班成立党章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党员牵头,建立联系人制度,在学生中进行党的宣传普及教育,使“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成为同学们大学生活的目标之一。

每年新生入党教育后,新生中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的学生达到70%以上,有的班级人人写了入党申请书。此后,各个新生班级成立党章学习小组,把要求进步的同学编入小组开展自我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进而根据学生的思想汇报、学习成绩和平时思想表现,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选,安排他们参加每学期一期的培训班,进行党的知识系统培训。近两年,学生都把参加培训作为一种荣誉和肯定,积极要求接受党组织的教育。根据学生人数年年增长的情况,党委组织部下设立几个分党校,同时开课,及时吸纳更广泛的积极分子参与学习。通过实践,我们感到要将大学生朴素的政治要求和感情变为政治自觉性,完成大学生从组织入党向思想上入党的过程,就要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2.重视发展工作,增强大学生加入党组织过程的严肃性

为了使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我们制定了华中科技大学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提出了“发展党员工作要在校党委领导下进行。各级党组织要把吸收师生员工中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发展党员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入党自愿,个别吸收的原则。”为了把这些原则落到实处,我们聘请了一批党性原则强,政治经验丰富,曾担任过各级党组织负责工作的老同志作为组织员监督检查这项工作。

根据学校党委的“一年级广引导,二年级抓发展,三年级建支部,四年级重教育”的工作思路,各院系基层党支部十分重视组织发展工作,以学风、班风建设为中心,结合青年人的成长规律和大学生的特点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校80%以上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生党员中近80%担任过学生干部,90%以上的人获得过校、院、系三级的各种荣誉和奖励,大部分学生党员的学习在班级、年级中名列前茅。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组织发展工作中提出“三度”,即坚持原则、坚持标准,把握组织发展的尺度;民主评议、群众监督、增强组织发展的透明度;针对研究生思想成熟、自律性强的情况,适当放快组织发展的速度。

3.重视入党后教育,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

过去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早期培养、注意把好发展关,后来实践中发觉少数学生党员入党后产生“自我边缘化”现象,没有用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而将自己视作普通同学。由此,我校党委指出:学生党建工作要把好的传统、做法保持下去,并进一步改进、完善,着眼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实效性。不但要重培养、抓发展,更要重视党员的后期教育。要使已经入党的大学生积极致力于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党员大学生务必保持先进性,要意识到,共产党员这一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身份标志,更是对自身发展的特殊约束。要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自觉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对已经入党的党员大学生,我们一方面看到,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工作上有热力、有能力,思想上比较敏锐,接受能力强,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并有一定的抱负水平和成就感,这是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经历过于单一,所处环境过于平和,自身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在社会一线和艰苦环境的锻炼,他们的信念和知识仅仅来自于书本,也没有经过长时期、严格的党内生活,这些弱点和不足十分需要通过党性修养的加强来弥补。党委学生工作部推出了“党员风采主题系列活动”,并努力推动这一活动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使广大学生党员从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坚持为同学、为学校、为社会办实事,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的精神风采。各院系也纷纷行动起来,电气学院、能源学院的“我是共产党员”的活动;水电学院“党旗飘扬”系列活动;电信系的“党员道德建设月”活动等,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增强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地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增强规则意识,旗帜鲜明地将思想理论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附录2

《地形篇》第十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