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客联盟试用报告:专题15 世界地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0:45:58
【高考预测定位】
区域地理是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考查内容看,注重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河流、地形、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整治,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资源状况、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从考查形式看,主要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尤其是区域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以及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从考查能力看,多角度、较全面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以热点地区和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定位能力,获取信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考点
高考命题预测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4.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5.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1.以经纬网图、区域轮廓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形特征
2.以科学考察、探险等活动为背景,考查区域陆地和海洋特征
3.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级别地理综合体内部的状况及特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对其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获得正确的认识。
4.根据材料信息,结合自然和人文地理进行世界某一重要区域的区域特征分析
5.关心国际大事,理解、掌握世界热点地区的国家和发生重大事件国家的地理特征,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结合地图和高中地理内容,考查学生的世界地理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知识精讲】
一、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
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包括区域要素、区域特征和特征成因的分析等。在区域综合分析比较过程中,强调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因此,区域地理复习应以区域特征分析为着力点,重视分析方法的培养。
3.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4.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地形
①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④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 5.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2)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
(3)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4)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5)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6)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
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②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两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七大洲的位置、气候特征及成因
大洲
位置
气候
特征
原因
亚洲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①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
②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③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非洲
①干燥②暖热
③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①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北部;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从东北紧邻的亚洲大陆干燥区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②纬度较低,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空气透明度高;相当大的地区处于背风位置;③赤道横穿中部,地形起伏小
北美洲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
②气候类型多样
①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②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③地形起伏影响
南美洲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②热带气候为主
③40°S以南同纬度的大陆东西两侧地区气候类型截然不同
①大陆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赤道低压带与来自海洋的信风控制地区广;
②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③安第斯山南北纵列分布且紧逼海岸,使副高与西风带影响地区小
欧洲
①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②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
③海洋性显著
①纬度位置(36°N~71°N);②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以南欧为底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③西风带与北大西洋暖流,使海洋影响显著④地形上,平原为主,山脉多为东西走向
南美洲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
②热带气候为主
③40°S以南同纬度的大陆东西两侧地区气候类型截然不同
①大陆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赤道低压带与来自海洋的信风控制地区广;
②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③安第斯山南北纵列分布且紧逼海岸,使副高与西风带影响地区小
大洋洲
①干旱区面积大
②降水分布呈半环状
③普遍暖热
①山地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干燥;②地形单调,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③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
南极洲
严寒、干燥和烈风的极地气

纬度高、地势高,终年被极地高压与极地东风带控制
三、六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
特征
国家
空间定位
地形
气候
河流
资源
日本
多山,多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海洋性
短急,水力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贫乏,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
印度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北部恒河,印度半岛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孟加拉湾
德干高原东北部煤、铁、锰资源丰富
俄罗斯
大部分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叶尼塞河以西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以东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水能丰富;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结冰期长
丰富,种类多,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森林资源丰富
澳大利亚
东部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矮高原
热带沙漠和草原面积广大,呈半环状分布
较少,最大河流为墨累河
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铝土、锰储量居世界前列;草原面积广
美国
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中部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密西西比河,西部山区河流富水力
矿产、森林、草原等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铜 、铁等储量大
巴西
西部为安第斯山区,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面积广大,气候湿热
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巴西高原河流富水能
铁储量大,森林、水能丰富
四、六个国家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特征
国家
农业
工业
经济特征
日本
水稻种植业为主,注重小型机械、水利和生物技术,渔业发达
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高技术产业集中于北九州和东京附近的筑波
高度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印度
水稻种植业为主;小麦分布于德干高原西北部,水稻分布于东北部地区及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东北部的钢铁工业,孟买的棉纺织,加尔各答的麻纺织,班加罗尔的高技术产业
发展中国家,工农业发展较快
俄罗斯
受气候影响大,产量不稳定;集中于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
重工业、航天工业发达,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经济较发达,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慢
澳大利亚
农牧业发达,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工矿业发达,煤、铁等矿产出口到日本等国
经济发达,农牧业和工矿业现代化水平高,服务业成为经济支柱
美国
农业地区专门化、现代化水平高,世界最大谷物出口国。形成典型的农业带
工业部门体系完整,东北、南部和西部地区工业部门的差异
高度发达的工农业国家
巴西
热带农业发达,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
钢铁、造船、化学、飞机制造已跃居世界前列,重工业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工农业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