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别人文采好的诗句:林美儀醫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24:09


現今社會生活壓力的大增,造成憂鬱症人口逐漸增加,據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鬱症。若長期有一、憂鬱的情緒。二、罪惡感。三、自殺念頭。四、睡眠障礙。五、活動量減少。六、不明疾病症狀如頭痛、頭昏、頸部酸痛、胸悶、自覺呼吸不暢、胸口痛等。七、胃口食慾減退。八、妄想。九、性慾減退。若出現五項以上的症狀,就可能得了憂鬱症。
在中醫上認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郁”;“思者,脾與心病, … 或有勞心思慮,損傷精神,致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者;有思慮傷心,至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有因思慮勞傷心脾,致健忘失事…。”故在辨証論治上可分幾型:
肝氣鬱結;如多愁善慮,喜嘆息,兩脅脹滿,胸悶痛,月經不調等,可選用柴胡疏肝湯。
氣鬱化火:如性急易怒,頭痛目赤,則可選用   丹栀逍遙散加減。
2. 心神失養:如心神不寧,精神慌忽,悲傷欲哭,   數欠伸等,可選用甘麥大棗湯。
3. 心脾兩虛:如失眠健忘,食慾不振,疲倦無力感,大便溏等,可選用歸脾湯加減。
4. 脾腎陽虛:如精神萎靡,嗜臥少動,心煩驚恐,面色恍白等,可選用附子理中湯加減。
5. 陰虛火旺:如心煩易怒,眩暈心悸,少寐,遺精腰酸等,可選用滋水清肝飲。
通常憂鬱症多由輕度演變為重度,若在輕度憂鬱的時候,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後通常會比較好,所以關心周圍的親朋好友,給予適度關心,而有憂鬱症的病人,配合適當的醫療,願意重整自己再出發,人生還是可以選擇的。

便秘之中西醫觀 - - 林美儀醫師
對大多數人來說,便秘並無大害,只是會讓人不愉快!但是有時候便秘卻是一些疾病的訊號。便秘可能引致腹痛、痔瘡、肛裂、頭痛、口臭、頭昏眼花、失眠、急躁、口乾舌燥、疲勞等症狀。而患有高血壓者排便時過份用力,會令血壓上升,甚或誘發中風,所以當有便秘發生時是還是不要輕忽它。
便秘的定義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都不同,以排便次數來定義便秘,「在不使用瀉劑的情況下,7天內自發性排便不超過2次」就算是便秘。但是有些人三、四天才排便一次,可是排便時不困難,排便量足夠,糞便也不太硬,這就不算是便秘。
便秘的徵狀
排便次數少,解出一些顆粒狀,或較硬的大便,必須用力解便,排便時痛或有便血,或只能解出少量稀水便或滲便,或排便後仍有便意,有解不乾淨的感覺,下腹部腫脹或疼痛。
西醫觀點
便秘可分慢性變成習慣的「習慣性便秘」和某種疾病引起的「器質性便秘」。
一.習慣性便秘--大部分的便秘族屬於此類型,其發生原因大都與生活環境和個人行為有關,如飲水不足,纖維食物攝取不足,排便動力缺乏如老年人、多次妊娠女性、過胖者,情緒因素--緊張、壓力或憂愁,疲勞,藥物作用,運動不足,習慣不良等相關。
二.器質性便秘--因為下列疾病而引起便秘的發生,如腸疾患,腸道外的疾患,肛門疾患,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如脊椎受傷等有關。
中醫觀點
便秘可分為實症及虛症
一.實秘
1. 實熱--大便乾結,小便黃,面紅身熱,唇燥,口乾口臭,腹滿不喜按,怕熱。
2. 氣滯--排便困難,但大便不一定乾結,噯氣,胸脅悶脹痛感。
二.虛症
1. 氣虛--大便不一定乾硬,大便無力排出,便後疲乏,面色白,精神疲憊,不喜歡說話。
2.血虛--大便乾結,面色淡白,口唇指甲淡白,心悸,健忘,頭暈目眩。
3.陰虛--大便乾結,形體消瘦,或見顴紅,夜半口乾,眩暈,耳鳴,心悸怔仲。
4.冷秘--大便乾結或不乾,排出困難,小 便清長,面色青白,四肢冰冷,喜熱怕 冷,腹中冷痛。
便秘的預防之道
適度的運動,充足的流質,多吃高纖維質的食物,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不要胡亂使用便秘的藥物,避免精神緊張、壓力過重。在必要時最好與醫師討論並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如此才能解除便秘的苦惱,把如廁當作是輕鬆愉快的事。

天氣熱,小心中暑-- 中醫部林美儀醫師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也就是說過「小暑」這個節氣之後,天氣會更加炎熱,高溫高濕 環境下身體無法適應時,易引起”熱疾病”的產生,所以有口渴、頭昏、胸悶、心悸、煩熱、汗多、及腸胃道症狀等先兆出現時,就應該要注意了。一般常見”熱疾病”如熱暈厥會有暈眩、皮膚濕冷、脈搏減弱等現象;熱痙攣會出現抽筋,腹痛,汗流不止等;熱衰竭會口渴、 噁 心、嘔吐,頭痛、 暈眩 或短暫神智不清、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全身虛弱,脈搏會變快且弱;中暑高熱,則 體溫會快速上升 、皮膚變得乾熱、出汗減少甚至停止、神智混亂甚至不醒人事、出現抽筋狀況,若不緊急作適當的處置,將可能導致死亡。
中醫上認為正氣虧虛、外感暑熱之邪是主要的關鍵,因暑為火邪,易傷元氣、耗陰液,以致氣陰兩虛,若平素體質多痰濕,外感暑熱則易忽然昏倒、流涎,而暑邪又易夾濕,以致滋生痰液,阻閉陽氣而竅閉神蒙,所以在臨床上分;
1.中暑陽證;出現身熱,汗出,煩躁,口渴,多飲,疲倦,小便顏色變深,或有畏寒現象,可選用白虎湯系列,或合生脈散、竹葉石膏湯、清暑益氣湯等。
中暑陰症;因汗出過多,或兼有嘔吐,腹瀉,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流汗,煩躁不安,脈微細欲絕,可選用生脈散合參附湯
2.暑熱蒙心;出現高熱煩躁,汗出胸悶,猝然悶倒,脈象洪數,舌質洪降,選用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
3.肝風內動;出現抽搐、痙攣,角弓反張可選用羚羊鉤藤湯、三甲復脈湯、大定風珠。
針灸處理中暑陽證可針百會、中風、風池、風府、大椎、少商、商陽、神門、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中暑陰症以灸為主如氣海、關元、腎俞等。也可選用刮痧處理,方向由上而下,順一個方向刮,力量要均勻,切忌忽輕忽重。
可用鮮荷葉、鮮荷花或鮮荷葉一張加鮮竹茹60克,或綠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水煎服,也可用鮮荷葉,鮮藿香,鮮佩蘭,各10克,泡茶飲,皆可用於中暑身熱多汗,口渴等症狀。
中暑是比較危急的病證,輕證容易痊癒;重證則須緊急處理,因此早期治療,是預防發病的重要措施。另需注意室內通風狀況,避免在高溫下長時間工作,飲食宜以輕淡為宜,並隨時補充水分及適當的鹽類。若有發現重證病患時、需迅速將病人移到較陰涼處休息或平臥,脫去衣物及束縛物後,搧涼以降低體溫,在清醒下始可補充飲料,若病患昏迷不醒則切勿給予任何飲料,並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急救。

我為什麼會咳嗽 -- 中醫部林美儀醫師
又是時令交替,氣候善變的季節,咳嗽的人又開始多起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咳嗽的經驗。可是只有感冒才會引起咳嗽嗎?其實有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咳嗽。因此,有時並不能將咳嗽等閒視之,而輕忽其背後隱藏之危機。整體而言,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時常見的一種反應,它可以幫我們清除呼吸道的痰與異物,所以是身體的保護機轉。
在西方醫學中,咳嗽可分為:
一、急性咳嗽:通常是因感染所引起,例如:感冒,但也可能由一些緊急狀況所引起。例如:支氣管痙攣、肺栓塞、吸入性問題或無法代償的鬱血性心臟病等原因。
二、慢性咳嗽:常見如胃酸逆流、鼻涕倒流、過敏性疾病 -- 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或其他慢性肺部感染、肺腫瘤、心臟血管疾病或服用某些藥物,而最常見就是吸入香煙之類或太冷的空氣等之刺激物。
在中醫,則認為咳嗽為肺系疾患之主要證候之一,成因可分為外感、內傷二種。
當外感咳嗽因遷延失治時,則易反覆感受病邪,導致咳嗽屢次發作,使肺氣更傷,便逐漸轉為內傷咳嗽。而內傷咳嗽,容易因外邪誘發或加重,特別在天氣轉冷時,症狀更為明顯。
一、外感咳嗽:多為新病,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可伴有寒熱等表症。大致有以下之證型:
1 、風寒咳嗽 ─ 咳嗽、痰稀薄色白、喉嚨癢、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噴嚏、無汗、頭痛、骨頭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常見方如三柪湯加減。
2 、風熱咳嗽 ─ 咳嗽、痰稠或黃稠、痰不易咳出、口乾、喉嚨痛、鼻流清涕、發熱、汗出、頭痛。舌苔薄黃,脈浮數。常見方如桑菊飲加減。
3 、風燥咳嗽 ─ 咳嗽、少痰或略有粘痰不易咳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喉嚨痛、唇鼻乾燥、有時過度咳嗽可能有胸痛的感覺。舌苔紅、少津,脈浮數。常見方如桑杏湯或杏蘇散加減。
二、內傷咳嗽:多為久病,常反覆發作,病程較長。大致可分以下之證型:
1 、痰濕咳嗽 ─ 咳嗽反覆發作、多痰、痰白而粘、早晨或飯後症狀更明顯、胸悶、食慾不佳、四肢無力,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濡滑。常見方如三子養親湯、二陳湯加減。
2 、痰熱咳嗽 ─ 咳嗽、痰色黃稠而難排出、甚至痰中帶血,或有腥味、胸悶、咳嗽時覺胸脅疼痛。舌苔薄黃膩,質紅,脈滑數。常見方如清金化痰湯加減。
3 、肝火犯肺 ─ 咳嗽、氣上逆、咳則連聲、甚則咳吐鮮血或痰中帶血絲、胸脅竄痛、性急易怒、煩熱、口苦,咽喉乾燥、面紅目赤。舌邊尖紅,苔薄黃而干,脈弦數。常見方如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減。
4 、陰虛咳嗽 ─ 乾咳、久咳不止、無痰或痰少粘白、口干舌燥、或見咳血、兩顴紅、午後潮熱、手足心熱、盜汗。舌質紅,少苔,脈細數。常見方如沙參麥門冬湯或百合固金湯加減。
5 、氣虛咳嗽 ─ 咳嗽、聲低無力、氣短、痰多清稀、倦怠、易因感冒而症狀加重、畏風、動則汗出。舌苔淡白,脈細弱。常見方如溫肺湯加減。
6 、陽虛咳嗽 ─多因年老體弱或陽虛體質,久咳不止、反覆發作、痰涎清稀、頭眩、心悸、肢體沉重、或兼小便不利。舌質淡苔白,脈沉細。常見方如金水六君煎加減。
以上是中醫、西醫兩者對咳嗽的看法,不同原因造成的咳嗽就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不論選擇何種方式就醫,最好還是由專業醫師來診斷、治療,在咳嗽期間,建議最好飲食清淡些,不宜食用太過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如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及燒烤食物。也盡量不吃冰冷及甜食。若能配合適當的運動,改善體質,則可早日免於咳嗽之苦。

眩暈發作時-- 中醫部林美儀醫師
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的頭暈經驗,有的頭暈發作時來的快,去的快,有些頭暈卻持續存在,揮之不去的感覺。有的人覺得起床後頭昏昏的,有的人是在感冒過後體力覺得體力恢復很慢,頭昏目眩的感覺,一般而言,頭暈大致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末梢性眩暈』,此類多為內耳引起,像前庭神經炎、美尼爾氏症、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等,頭暈發作時伴有耳鳴或聽力障礙;另一類為『中樞性眩暈』,如大腦或小腦的病變所造成的,像腦中風、暫時性缺血、動脈硬化、或腦腫瘤等,也有些藥物如阿司匹靈、鏈黴素也會造成眩暈。其他如過度換氣症候群所誘發的心因性眩暈、還有貧血也可能造成眩暈。
在傳統的中醫理論認為眩是眼花、眼黑;暈是頭暈、頭旋。眩暈多以肝、脾、腎等臟腑失常最為常見。有些著名醫家認為“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主要可以分虛實兩大類,實者可由風、痰、火引起,若是新病,有時會伴隨噁心嘔吐、面紅目赤、頭痛,頭脹等症狀者多為實證;虛者多為陰陽氣血不足所引起,多為久病,有時伴有體倦乏力、耳鳴等症狀者則為虛證。治療原則多為實證者用瀉法,虛證的用補法。
臨床上,若是頭暈耳鳴,頭重好像有物包裹頭部的感覺, 頭暈有時發作有時則無症狀,又伴隨胸悶,噁心感,舌苔白膩,脈濡滑;辨證上屬於痰濁眩暈的證型,可選用半夏天麻白朮湯加減。若頭暈,頭脹,頭痛, 面紅目赤, 常因情緒起伏而頭暈加重,舌紅, 脈弦大;證屬肝陽上亢, 肝火上炎,就可以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若眩暈,又兼面色萎黃, 指甲蒼白, 形體瘦弱, 食慾不振, 唇舌色皆淡白無血色, 脈細弱;證屬氣血虛弱, 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加減。若陽氣不足,症見頭目眩暈,失眠, 四肢不溫,畏寒, 遺精,舌質淡紅, 脈虛;可用桂附八味丸加減。若是外傷導致後遺症的眩暈,有瘀血滯留, 舌有瘀斑, 伴心悸、健忘,苔白膩而潤, 脈沉遲;證為瘀血滯留,可選下瘀血湯合苓桂朮甘湯加味。若是更年期沖任不調,頭目眩暈, 或兼頭痛,情緒急躁, 多汗,舌質紅,脈弦,可用加味逍遙散加減。
不管從西醫或是傳統中醫治療,唯有透過詳細的問診,甚至進一步做相關檢查,找出導致眩暈的原因,給予適切地治療才為上策。

飲食慎防腸胃炎 -- 中醫部林美儀醫師
炎熱的天氣,大家的最愛就是喜歡喝清涼的飲料或生冷食物,但是常常因貪涼後或因食物不潔而造成胃腸功能紊亂,輕則引起腸胃的不適,嚴重的的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常見大都是因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導致的,病毒型腸胃炎如腸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細菌型腸胃炎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及沙門氏菌等。輕微的急性腸胃炎,有的人可能幾小時就症狀緩解,也有的人可能好幾天。可能會有像噁心、嘔吐、肚子劇痛、絞痛、腹脹、腹瀉症狀出現等。或者發燒,大便水樣狀而且惡臭味,大便可能含有血絲、黏液,嚴重的有的會有脫水、休克等。
在中醫的理論,若因飲食不慎像是生冷瓜果以或油膩肥甘之品或食入不潔的食物,久而成食積。而且認為寒涼之品,輕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久服則脾胃陽氣受到遏阻之後,則會導致陽氣虛損。腸胃疾病首先要分辨虛實寒熱,臨床上急性腸胃炎,大致上可以分為寒濕、溼熱、食滯等證型。寒濕證的症狀,像突然嘔吐,胸悶,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舌苔白膩,脈濡緩者,可以用藿香正氣散,平時可用藿香,紫蘇等來搭配海鮮等較生冷的食物吃,可多食用一些屬於較辛溫的食材,如生薑,但是有皮膚潰爛,皮膚炎,胃潰瘍,膽囊炎,痔瘡者則不宜長期食用生薑。溼熱證型者像發燒、口乾、口臭,食慾不脹,大便後肛門灼熱,裏急後重感,或含有白色膿樣物,小便發黃,舌苔厚苔黃,脈數等,可以選用葛根芩連湯酌加銀花,白頭翁,木香以清熱解毒,理氣治痢。如食滯證的像胃脘脹滿疼痛,口中腐臭,嘔吐不消化之物,嘔後痛減,舌苔厚膩食慾不脹,大便不爽,脈滑,可以選用保和丸。慢性腸胃炎多屬虛證或寒證,若是腸胃虛寒證的如胃脘隱隱作痛,喜按喜暖,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呆,乏力神疲,四肢欠溫,大便溏薄,舌淡,脈軟弱黃耆建中湯或參苓白朮散。治療過程中,還須注意飲食、情緒穩定、保暖及休息。
一般情況下,發病後需要休息,多飲用溫開水,隨著症狀的減輕,可逐漸補充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稀飯、白吐司等,不適合吃油膩或生冷食物。預防治胃腸炎要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是最重要的。
資料來源:知音出版社 中醫內科學。

人 參何時用-- 中醫部林美儀醫師
人參向來一直都被視為補益的上等藥,也有很多人都認為“中藥是天然藥物 ,中藥沒有副作用或者毒性, 用多用少沒關係,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所以認為要保養身體,就煎煮人參或和其他中藥一起當茶飲來養生,順便提提神,助元氣。,但是,人參畢竟是藥品,服用不當也會產生副作用,對于健康人來說,只要飲食上注意營養,一般沒有必要服用人參及相關的製品。
中醫認為, 服用人參等補藥的目的是為了協調人體氣血陰陽的偏衰, 使身體逐漸趨於平衡。補藥雖然具有補益的性質, 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偏性, 使用不當時易導致身體的陰陽失調, 臟腑功能紊亂。人參和其他中藥一樣, 有嚴格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氣虛者服之可愈, 氣不虛者服之則易氣鬱化火。人參對氣虛者尤為合適,如全身乏力、少氣懶言、動則氣虛、易出虛汗等,對於兼有血虛的面色少華、慢性失血、貧血等氣血兩虛者須用熟地、當歸等補血藥同服。對伴有怕冷、長期浮腫、便溏、夜間多尿的陽虛者須同服肉桂、附子等溫藥。
在中藥的典籍記載上,人參“不利於肺家有熱、咳嗽、吐痰吐血、衄血、齒衄、內熱骨蒸, 勞瘵陰虛火動之候, 又有痧疹初發, 雖熱而斑點未形, 傷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熱方熾, 若誤投之, 鮮克免者, 斯皆實實之害”。實證病人一般忌用人參,如膽囊炎、膽結石病人正在發作時就不宜服用人參,肝陽上亢的高血壓病人、腎功能不全伴少尿者、失眠煩躁屬實證者、素來陰虛火旺者、感冒發熱咳嗽者以及一切實熱證和濕熱證等均應忌服人參。
如果長期不恰當地服用人參及人參製品, 可能會引起人參中毒, 像是出現引起精神高度亢奮、失眠、煩躁不安、血壓升高、鼻血等,有些人則表現為抑鬱、食欲減退、低血壓、神經衰弱、頭暈頭痛、胸悶,還有些人則出現皮疹、瘙癢、水腫和清晨腹瀉等。或許出現抽搐、驚悸及小兒性早熟等症狀, 稱之為“人參中毒綜合征”, 也叫“人參濫用綜合征”。
所謂人參“有病治病, 無病強身, 人人適用, 長生不老”的說法是有所偏頗的。一般而言遵循中醫藥學用藥理論,規則用藥,是可以治病的;但是濫用誤用補藥;則造成身體的中藥中毒則是不智之舉。

肺系及病的中醫保健 -- 中醫部林美儀醫師
從中醫的生理理論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所以肺系疾病不但包括了現代醫學中的呼吸系統疾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癌、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氣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鼻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等,又認為“肺主一身之表,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裏”,所以肺系疾病涵蓋了皮膚疾病,風疹、急性腸炎等諸多疾病。
一般而言可分為虛實兩大類。屬於實證的多常見如咳嗽、怕風怕寒、發熱、氣喘、汗出或無汗等症; 屬於虛證常見症狀如久咳聲音嘶啞,覺氣不足,不想說話、疲乏無力,皮毛枯槁,常自汗,易感冒等現象。再來中醫認為人體是五臟六腑之間都會互相影響的。例如肺氣虛影響到心的臟腑,就會有心悸怔忡、心胸疼痛等症狀出現; 如果影響水分的調節,就會使身體的水分的代謝,形成濕停聚於體內而造成水腫; 如果影響到大腸傳化失調,則可見便秘或泄瀉、便溏等排便異常。所以肺系疾病不單只影響呼吸道、肺,還會牽連到身體的其他臟腑。中醫治療疾病時,因著病人體質及其所表現的證型不同而選則適當的用藥,同時不同的證型也有不同的保健方式,舉例來說,生薑辛溫入肺、胃、脾經,能發散表寒、溫胃止吐、化痰止咳,屬於辛溫發散之品,也就是在登上高山後身體覺冷,喝一杯薑茶後身體變舒服了,但是若因風熱導致感冒時,喝薑茶後喉嚨更痛。
《內經》記載:「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所以平時加強身體鍛煉,便可增強肺的禦邪能力,且“肺為貯痰之器”,飲食宜以清淡為主,過甜食品如糖類、酒釀、甜飲料,蜂蜜等會使痰飲積聚。還有如辣椒、辣醬、韭菜、蔥、大蒜等辛辣之物可助火生痰,同時「形寒飲冷則傷肺」,也就是說不管身體的受寒或是飲食選擇都會影響肺的“正氣”。所以平時盡量減少冷飲、冰品的攝取,避免冷空氣直接吹襲身體及刺激味道的刺激,不要貪涼,要注意保暖,還有注意氣候變化。同時情治因素也會影響肺的生理功能,如內經所言“肺在志為憂和悲”,也就是說悲傷憂慮、過度勞倦等都是肺系發病的刺激或加重因素。所以不僅是飲食或是日常生活的保健、在情緒上的養性也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
證型
症狀
保健方法
風寒證:
咽喉癢感、咳嗽聲重、鼻塞流涕、惡寒發熱、頭痛、骨頭酸痛、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
*多飲熱茶,以助汗出。
*可用如荆芥、桂枝、豆豉、紫蘇或蔥白連根鬚及用鮮生薑煮汁,有利於發汗退熱及祛邪 。
邪热乘肺
咽喉腫痛,咳嗽痰黃,鼻流濁涕、頭脹痛、身熱口渴、舌苔微黃或黃,脈浮數
*可用竹叶、金银花、桑叶煮汁當茶飲,選擇白菜、蘿蔔、桔柑、梨、荸薺、甘蔗、西瓜等以清熱化痰生津;
*病後陰傷而口乾無苔者, 可飲酸梅湯以養陰生津。室溫宜低,

咽乾痛、咳痰不爽或無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帶血絲,舌質紅乾而少津,苔薄白而乾
痰濁阻肺型:
咳嗽痰稠,咯痰不爽,喘促氣粗,痰聲漉漉,伴有胸中窒閟,或見惡心納呆,舌苔白膩,脈滑。
*可選擇蘋果、蘿蔔子、薏苡仁、貝母、魚腥草、桔梗、紫蘇子、冬瓜子等外, 可用陳皮或麥冬泡水代茶飲。
*對咳痰不暢者,可少飲溫開水潤喉以助痰液排出、應用超音波霧化吸入給祛痰中藥,加強體位引流。
(四)肺氣虛:
咳嗽牽延日久、容易感冒、呼吸氣短、遇冷則鼻塞、流鼻水、氣喘、聲音低微
*常食紅棗、糯米、粥、瘦肉雞汁、禽蛋、豬肺等以補肺氣,
* 可選食蓮子、芡實、山藥、黃耆、鮮河魚等以健脾益胃。
*濕不盛者, 可少用石榴、白果等收斂肺氣。
(五)肺陰虛:
咳少痰 ,潮熱盜汗,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燥音啞,舌質紅乾,脈細數
*可進食百合、銀耳、甲魚等以滋陰補肺。
*乾咳無痰、咽燥音啞者可用麥冬、玄參、蜂蜜等泡水代茶飲, 也可調服梨膏。
*盜汗者, 夜晚蓋被不宜太暖, 睡前可食百合蓮子湯以養肺清心。
參考文獻
1.徐征,吳承玉中醫肺系證的規範化研究探討吉林中醫藥 2004,24(7).P1-2
2.柯智群肺系疾病辨證施護 時珍國醫國藥1999,10(7).P508
3.宮豔華,孫巧雲肺系病證治法探析中醫藥學刊 2005,23(4) P.743-744

前 列腺肥大的中醫治療 -- 林美儀醫師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s),又稱為「前列腺肥大」,是男性特有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加,前列腺會逐漸變大,在35歲以後開始增生,多數人約在50歲以後出現便出現症狀。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夜間和白天的頻尿,小便無法立刻排出,有時會慢慢滴出來,尿量不多,排尿不暢、小便細而無力、排尿時間延長,尿解不乾淨的感覺,甚至需要用手壓下腹以幫助排尿。也可能因為排尿常排的不乾淨,所以常併發細菌性膀胱炎、膀胱結石、前列腺炎,尿路炎等,甚至嚴重的如腎功能不全。
在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提及年齡的增長,腎氣便會逐漸的衰退,「丈夫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傳統醫學認為,前列腺炎屬於“精濁” “癃閉”的範疇,與外感濕熱毒邪、內傷酒食、縱欲無度有關。人體正常的排尿過程是通過腎、脾、心、膀胱、三焦的協調來完成,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便會造成水分無法順利排出體外,一般而言虛證,多是由於老年人腎氣漸衰,腎的陽氣不足,膀胱的氣化無力,與腎氣衰退、中氣不足有很大的關係;實證多是局部的瘀阻及溼熱下注形成造成排尿不暢,排尿困難,尿急,尿痛。
臨床上大致可以分下列幾種狀況:
1. 腎氣虛:性功能減退,小便不通或點滴不,排尿無力,夜頻尿,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畏寒肢冷陽萎或滑精。可選擇用八位地黃丸或濟生腎氣丸加減或右歸飲等處方。
2. 脾虛氣陷:小便頻數,小便不利,小便解不淨感,少腹墜脹,少氣懶言,脫肛,食少便溏,形瘦,神疲乏力,面色洸白。可選用 五苓散合補中益氣湯加減。
3.瘀濕化熱:小便頻數但點滴而出或尿閉不通.小便短澀灼熱,小便渾濁.莖中疼痛,小腹脹滿.,大便秘結,口苦口黏。可選用八正散加減或龍膽瀉肝湯加減。
整體而言本病與腎虛;脾虛有關;平素不要憋尿不上,要有正常的性生活,忌食辛辣食物及高膽固醇的食物,睡前少飲用如酒、咖啡或茶等刺激性飲料,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運動,每日多喝開水,保持尿液暢,多吃蔬菜、水果及堅果類食物,例如南瓜子、蔓越莓、杏仁果、開心果、腰果、胡桃仁、核果、綠茶、茄紅素等。
參考文獻:
崔學教 王璽坤 丘振文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得辯證論治新中醫 2002S年34(4)
馬樹發 中醫藥治療前列腺增生症之管見  新疆中醫藥 2000.18(1)P.7
莫飛智 李建強 趙燕平 劉頌豪近十年中醫藥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回顧分析
江蘇中醫藥2005年第26卷第2期p56

三千煩惱絲 -- 林美儀醫師
三千煩惱絲,當它一直掉落,形成頭髮稀稀疏疏 ,甚至禿頭時,便覺煩惱煩惱,其實掉髮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年紀輕輕的小女孩也可能會有這樣的憂慮。中醫認為頭髮的潤澤或枯槁,生長或脫落與氣血是否充足,腎氣是否強盛有關。
食療方
1. 地黃粥 : 熟地黃15克加水適量,煎煮取汁,藥汁與粳米50克,共同煮粥食用。
2. 枸杞黑芝麻粥 : 枸杞10克,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共同煮粥食用。
3. 黨參烏紅棗茶 : 黨參15克,烏棗,紅棗各5枚去核,加水共煎,當茶飲用。
飲食宜均衡,最好避免菸、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盡量避免油膩及燥熱食物,睡眠宜充足,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頭皮的清潔與照顧,如此想擁有健康的頭髮便不是難事了。

天 冷了,皮在癢,怎麼辦? -- 林美儀醫師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王爺爺皮膚癢的狀況越來越加重,脾氣越來越煩燥,還出現失眠的現象、但是經過檢查之後發現並無其他的毛病,只是因為冬天到了。皮膚搔癢症為何多在冬季發生呢?因為秋冬季節氣溫較低,氣候也較為乾燥,皮膚上的油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尤其是年紀較大的人,因為皮膚的老化和萎縮,造成皮膚乾燥,而且往往因為經常搔抓,皮膚出現抓痕和血痂,日久還會導致皮膚增厚,色素加深。有的甚至引發皮膚發炎、細菌感染等問題,
在中醫上認為老年搔痒的現像在臨床上,大致可分血虛風燥型和風濕蘊阻型。血虛風燥型的病人常出現的症狀如就寢時有皮膚搔癢感,搔抓之後搔癢更加劇,影響睡眠,皮膚呈現乾燥,部位多在大腿,腰、背、腹部,有抓痕、血痂、無滲出液。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多弦細為主。臨床可選用當歸飲子加減或四物湯加味。可多食用如龍眼肉、枸杞子、百合、黑芝麻、柏子仁、黑豆、大棗、蓮子、蜂蜜、核桃仁之類食物。並用當歸2錢、何首烏3錢、赤芍3錢、川芎1.5錢、生地黃3錢、白蒺藜2錢、蟬衣1錢、 防風2錢、荊芥2錢、甘草1錢等用沙鍋加水,將其煎煮200毫升,早晚飲用。若皮膚有繼發性的感染出現水泡、膿泡、糜爛大多屬風濕蘊阻型,可選用萆薢滲濕湯加減。可多食用如薏苡仁、菱角、冬瓜、絲瓜、苦瓜、蓮藕、空心菜等食物。或用白蘚皮3錢、連翹1錢、金銀花2錢、蒼朮1錢、防風2錢、 何首烏 3錢等用沙鍋加水,煎煮成200毫升,早晚飲用。在外治法上可選用苦參、地膚子、蛇床子、百部、防風、荊芥各6錢,加水至2000毫升煎湯薰洗。
要減少皮膚搔癢的發作,預防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要避免可能的刺激因子像是清潔過度、洗澡次數過多、水溫太高、泡溫泉、使用鹼性的肥皂等,盡量不要接觸引起過敏的物質,穿著舒適衣物如棉製品,避免衣物摩擦身體,可選用乳液或凡士林來補充角質層的油脂、其次要注意飲食,盡量少用刺激性食物,同時保持心情的愉快也是很重要的,這樣冬天來臨時便可保有不錯的皮膚。
藥膳血虛風燥型
菊花枸杞粥---先將白米50 煮成稀粥,再加入菊花10克、枸杞15克、黑芝麻15克,煮2-3分鐘即可
龍眼核桃粥---先將白米50 煮成稀粥,再加入龍眼肉15克、核桃仁20克,煮2-3分鐘即可
黑芝麻飲---煮飯時加入適量黑芝麻一起蒸熟食用
風濕蘊阻型
薏苡粥---將薏苡50克和白米30克煮粥或蒸熟吃
蓮子粥---將蓮子50克和白米30克煮粥,或加入菱角肉共煮成粥
絲瓜銀花湯---將絲瓜300 克切片,炒熟後加入金銀花15克煮沸即可

中醫觀點論壓力 -- 林美儀醫師
在現今社會中,幾乎常常需要面對壓力的存在,適度的壓力是進步的來源,但當身心承受過度的壓力時,所造成身體及情緒的反應,最後還是會反擊身體的。人有七情像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造成生病。但當情緒影響過度時,便會造成身體相對應的反映,身體自然會有不適的現象,這也就是所說的「七情內傷」所致病甚而「七情能殺人」。
中醫認為生命的真諦在隨時保持生理或心理上的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絕」,適度的心情愉快,會使人氣血調和,全身通暢,但過度的情志會影響臟腑,導致臟腑氣機的混亂,由此而生疾病。當過度喜樂會使心氣渙散,甚則心神失常,輕則會出現身體心悸、失眠、精神不能集中,嚴重則會有喜笑不休,妄言、妄動等症狀出現,也就是「喜則氣緩」、「喜傷心」。當受到突然驚嚇,會使心氣紊亂,甚則神無所歸,所表現出來驚慌失措、心悸、失眠,重則驚恐不安、語無倫次、精神錯亂,也就是所謂的「驚則氣亂」。生氣時會使人性情變得急躁,有頭痛頭脹,面紅耳赤,甚至昏厥的現象出現,甚至還會影響脾胃的症狀,像是暖氣、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就是所謂的「怒則氣上」、「怒傷肝」。而當過度的思慮則會傷脾,影響脾胃的功能,造成腹脹、腹瀉、不欲飲食等,甚至有長期的思慮過度時,亦會影響到心,出現心神不安的現象,甚至月經的不調、白帶、陽萎、遺精等症,就是所謂的「思則氣結」、「思傷脾」。情緒過度悲傷會使人聲音變得低微,說話有氣無力,意志消沉等,而憂愁不解時,則會胸悶、氣短、悶悶不樂等,也就是「悲則氣消,憂則氣鬱」、「憂傷肺」。恐懼過度則會使人面色蒼白、頭昏,甚至昏倒,有的出現小便失禁、骨萎等症,就是所謂的「恐則氣下」、「恐傷腎」。
所以當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現象時,適當的醫療檢查是必要的,但別忘了回歸自己內心的本質,聖經上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所以養生調精神,怡心為最先。平常可使用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蓮子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可使用黨參、太子參、黃耆、白朮、山藥、大棗等;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可使用阿膠、桂圓肉、當歸;生氣欲怒時可用合歡皮、玫瑰花,酸棗仁、熟地、白芍等來作為調養。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飲食,再加上平穩的情緒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唉!嘴巴又破了--口腔潰瘍 -- 林美儀醫師
嘴巴破幾乎每個人都曾有的經驗,有的人幾天就好了,可是有人卻反反覆覆甚至二、三十年終為其所苦,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嘴巴破不僅僅只是一個症狀,有時其背後也隱藏某些疾病,造成口腔潰瘍的原因,例如復發性口瘡炎、病毒感染、貝氏症候群、天庖瘡、扁平苔癬、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紅斑等,也或許因服用藥物,或放射線治療之後所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口腔癌。所以不得不慎。
門診中最常見的是復發性口瘡炎,臨床上的表現口腔粘膜內有單個到多個如豆樣大小的表淺性潰瘍,傷口疼痛感,因睡眠不足、過度勞累、情緒壓力大、內分泌障礙、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月經來臨前,腸胃功能不良及牙齒時不慎咬傷嘴巴引起等因素,誘使復發性口瘡炎再度發作。
在中醫學上 嘴巴破可稱為 “ 口瘡 ” 、 “ 口舌生瘡 ” 。由經絡的循行上,有 十一經絡直接循行或交會于此,除了足太陽膀胱經間接通達咽喉、口腔,所以與十二條經絡都有相關性。在《靈樞》提及:“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口舌為心脾之外候脾開竅於口;胃脈挾口環唇等。在臟腑上多與心、脾、胃、腎等有相關聯。依其臨床上症狀之表現,可分實證及虛證。
實熱證---傷口周圍紅腫而痛劇,口渴喜冷飲、口臭,心煩,便秘,小便顏色較深,或伴隨發燒、舌紅苔黃,脈數。口瘡的傷口多以舌尖及舌下為主的多以瀉心導赤散合黃連解毒湯化裁。若傷口多在牙齦部及咽部多以涼膈散加減。
虛證---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口腔潰瘍的數目較少,疼痛不那麼劇烈,潰瘍周圍的黏膜較淡紅,心煩、心悸、睡不著覺,或是食慾減退的,可選用歸脾湯;若是面色較蒼白、唇色較淡、說話較無力,可選用八珍湯;若是口舌乾燥、咽痛、腰膝酸軟,舌紅津少,可選知柏地黃湯。若怕冷,四肢也是冰冰涼涼的,說話較沒力氣的,可選用桂附八味丸。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常與身體狀況有很大的相關性,若是因為長期熬夜所致,則改善作息時間便可減少發作,若是飲食所傷,則需改變飲食,但若是體質因素,便需要調整身體狀況,才是治本之道。相同的症狀---口腔潰瘍,實證的病人和虛證的病人,所使用的治療方針及給予寒熱性藥物的比重是不同的。平素多注重保養之道,便可多一分健康。

骨 質疏鬆的保建 -- 林美儀醫師
隨著醫學進步,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骨質疏鬆症是影響許多老年人骨折的潛在因素,也容易出現腰背酸痛、身高變矮、駝背等現象。年齡會影響骨質含量。第一個階段大約發生在九歲到二十歲是骨骼發育的成長期。第二個階段大約是在二十歲到四十歲是骨骼鞏固期。第三個階段大約從四十五歲起是骨骼衰退期,特別是更年期的婦女。所以要有老而勇健的骨質便需要從年幼開始進行骨頭保健。
中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居於骨腔中,以滋養骨骼。 “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合也,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則骨強”,《素問· 上古天真論》“ 女子七歲腎氣盛, 齒更發長。? ? 四七筋骨堅, 發長極, 身體盛壯。?七七任脈虛, 天癸絕。” “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四八筋骨隆盛, 肌肉壯滿。八八天癸絕, ‘腎臟衰, 形體皆極。”。
骨質疏鬆症由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養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變,用藥失當引發,主要是腎失所養、腎精不足、髓減骨痿,腎虛、脾虧、血瘀、肝鬱等。腎虛髓虧則容易出現駝背、骨折、骨痛、身高變矮、腰膝酸軟、視物模糊、發脫等症狀。腎虛又因虛寒、虛熱等不同,分為腎陽虛、腎陰虛等。治療偏重補腎填精、強筋壯骨,強調以補腎為主,佐以健脾、活血、疏肝等法;或以補脾為主,佐以補腎,脾腎同補。
常用中藥如龜板膠、桑椹、女貞子 菟絲子、五味子、枸杞子、制首烏等益腎填精。杜仲鹿茸、鹿角片、淫羊藿、仙茅、狗脊、續斷、阿膠、肉蓯蓉、紫河車、補骨脂、懷牛膝、菟絲子、巴戟肉等具有溫補腎陽、益腎補精、強壯筋骨的功效,常見的分型辨治如下1.補骨填精,調補脾胃可用強痿壯骨方:熟地黃、補骨脂、黑芝麻、胡桃肉、紫河車、茯苓、砂仁、枸杞子、山藥、牛膝等。2.肝腎陰虛滋補肝腎,生髓壯骨--六味地黃丸合補髓丹加減、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虎潛丸、補腎地黃丸等加減。3.脾腎陽虛型治以溫補脾腎,強腰止痛,腎氣丸或右歸丸加減,十補丸加減。4.風寒濕凝滯筋骨型治以獨活寄生湯、三痹湯加減。
適量的運動、均衡的營養、足夠的日照、避免不良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如偏食肉類,過量的飲酒與吸煙等便可做好骨骼的保健來預防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