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杂货铺是什么app:六祖坛经讲记(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7:50:15

参请机缘第六

本章内容是六祖会下得法的十三位善知识;得道、证得明心见性的,共有四十三位,这十三位是代表。我们一位一位为诸位介绍。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僧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第一位是无尽藏比丘尼。这位比丘尼的事迹,是在六祖二十四岁至黄梅东山得法之后,返回韶州避难的时候;换句话说,这是在六祖会下开悟的第一个人。时间是在六祖示现剃度之前,处所是在韶州曹侯村。事情概略是:在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姓刘名志略。六祖得法之后年岁很轻,只有二十四岁,可是这位刘先生对待六祖很优厚。刘先生有一位姑母出家,名字叫无尽藏比丘尼。无尽藏尼师常诵《大涅槃经》,六祖不识字,但他一听就懂得经中的意旨,于是就为无尽藏尼解释。无尽藏尼就拿著经本来请教他。六祖说:我不认识字,若要问经中的道理,我可以为你说。这位尼师觉得很奇怪,她说:你字尚且不认识,怎能懂得经中的道理?大师告诉她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不但当时无尽藏比丘尼被这两句话惊醒了她的迷梦,就是对于后世,无论宗门或者教下,皆是当头棒喝。因为确实有不少人执著在名相、文字之中,以至于勤苦终身而不能开悟。六祖这两句话正是当头棒喝。文字是诠述道理的,正是禅家所谓因指见月。文字是指也,道理是月也,我们必须要因指见月;换言之,月无关于指。但是,佛教导我们假借指之因缘便能见月;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借重文字、言说,以明佛理,佛理就是自性清净心之理。

无尽藏比丘尼听了六祖这两句话,非常惊异。她遍告村中的大德们,尤其是长者们,对他们说:这是一位真正有道之士,我们应该要礼请来供养。由这句话我们就晓得,无尽藏比丘尼必定有悟处。若无悟处,则不能如是虔诚恭敬。六祖就在这里住了九个多月。以后,又被黄梅那些恶人找到这里来。他们找来,其目的就是来夺回衣钵。于是,六祖想起老师当年送他的时候,告诉他要隐居到怀集、四会这一带;这是五祖对他的嘱咐,当然这两个地方是比较安全。大师到怀集、四会之后,就隐居在猎人队里十五年。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第二位是法海禅师。这部《坛经》能流传到今天,就是法海禅师记录编辑的。法海禅师初参六祖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这也是佛法中最常见到的问题,就是即心即佛这句话。即心即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几千年来,每一个学佛的人心里都在惦记、思惟:这个境界如何能证得?法海禅师对于这个问题也不例外,特地提出来请教六祖。愿垂指谕,就是请大师指示、开导。

法海禅师提出即心即佛的问题,六祖答覆的言语非常简单: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这两句看起来容易,意思有相当的深度。真心是清净圆明,是离一切相;这是一切万法之理体,正是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前念不生即心,这个是从本体讲的,它没有念,无念。后念不灭即佛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后念不灭要著重在后念,体虽然是无念,用是无不念,这是说明觉知本体实实在在是清净湛然,可是应用自在,它是活活泼泼,不是一个死东西;这一句是讲用。我们合起来讲,就是常说的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此地对这四字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注解。什么不生?前念不生,这是我们真心本体;什么不灭?后念不灭,这是我们真心的大用。这是解释什么叫心、什么叫佛,即心即佛。

后面还有两句,重覆解释这句话。六祖说: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这两句比前面两句的意思稍浅一点。虽然是浅,依旧有很深的深度。经论上常讲一切唯心造心生则法生,这是讲成一切相。一切相就是一切万象,我们所讲的宇宙人生。这一切现象从什么地方来的?是心变现的,是心所造的,是心所生的。在性宗的经典、相宗的经典,都说得非常详细。这句话是说心体上的作用;我们通常讲,也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说明,这句话是体之用。所以,成一切相,是真心的作用。离一切相即佛,换句话说,离一切相是佛之用。佛就是觉,是觉之用。顿息诸缘,于一切法中无分别、无妄想,这就是觉之用。六祖答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这四句。这四句是略说,若要具体说明即心即佛,说之不尽!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论,统统是即心即佛;历代祖师、一切大善知识,所作所说的也是即心即佛。可见,具说无尽这是一句真实话。

六祖在此地有两首偈颂,这两首偈颂就是大师对他的开示,也就是进一步教导他修学即心即佛。第一首颂: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净即心名慧,即佛乃定,这两句是说定慧一体、心佛不二,我们要从此处去体会。即心也可以叫定,即佛也可以叫慧。此地所讲的体与用,是可以交互,定为慧之体,慧为定之用;反过来,慧为定之体,定为慧之用。所以,定慧本来是一体,才可以互为体用,才真正了解心佛不二。如果是二,就不能互为体用;凡是能互为体用,一定是一体,不是二体。定慧等等,意中清净等等,有的本子是等持等持这个意思也很好,等等也能讲得通,定等于慧,慧等于定。意中清净,这句是说受用。这两句是说明本无一物了了见性。到自己定慧等持、意中清净,这时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换句话说,也就是即心即佛的境界。这首偈十六字,把即心即佛说得一清二楚,实在是难得。

第二首偈: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这是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悟此法门,由汝习性,这两句是指示我们入处。我们从什么地方入?究竟如何修法才能明心见性?六祖在此指导我们一个活活泼泼的门路:由我们自己的习性。假如不从我们的习性、不由我们的习性,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何必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因为众生习性不一样,所以随众生习性不同开种种方便法门,这才可以入道。这句话是活语,不是死句。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前面这句是体用一如,后面这句是教我们定慧双修。定,是心无乱;慧,是无痴。无乱就是定,无痴就是慧。我们学佛,首先要断三毒烦恼,三毒烦恼是贪嗔痴。我们心中有贪、有嗔,定就没有了;有痴,慧就没有了。双修是正就是要离贪嗔痴。法海禅师听了这话,非常欢喜,立刻就悟入。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法达禅师,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有一天,他到曹溪来参礼六祖,态度显得很傲慢,六祖说:既然你到这里来礼拜,礼拜应当要合乎规矩。礼拜头不著地,这样的礼拜存有傲慢之心,与不礼拜没有什么两样。想必你心中一定有一样东西,值得你骄傲的。你一向学的是什么?法达禅师说:我念《法华经》已经有三千部。在佛经里,《法华经》可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在中国,天台智顗大师就是依据这部经建立法华宗,即天台宗。这部经的经文相当长,将近七万字。照一般来读诵,若是一天念一部,三千部《法华经》大概要十年才能念完。由此可知,法达禅师对于《法华经》已经是非常的精熟,可以说是熟透了,这是他值得骄傲之处。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说:别说你念三千部,你就是念到一万部,要是真正通达经义,自己一点傲慢心都没有,你就可以与我同行。’‘同行,就是境界达到相同的层次。说:你今天实在是辜负自己修学佛法的大事,你还不晓得过失。于是祖师为他说一首偈: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礼本折幔幢,礼是礼敬,在佛门里礼拜是五体投地,它的用意就是折服我们贡高我慢的习气,因为骄慢是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烦恼。头奚不至地,你礼拜为何头不著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相通。一切罪都是有而起的,就是我贪、我见、我慢。所以,只要有,就有种种的分别、执著、妄想。在佛法里讲,我执是一切罪业的根源。亡功的,就是无我。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无我,这个功德、福报就无与伦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六祖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法达。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这个名字不错,很好!可是你何曾通达佛法?于是,又为他说一首偈。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这是指法达这么多年来,每天勤奋的读诵《法华经》。空诵但循声,虽然念《法华经》念了这么多年,念了三千部,很可惜你并没有能解义,《法华经》的义趣没有懂。明心号菩萨,这句话很重要,提醒他,念经的目的是在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才叫做菩萨。可惜!你念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明心见性。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我们两个很有缘分,如果没有缘分,那什么都不能谈了。既然有缘,当然我要给你说明。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只要真正相信佛无言;这句话是讲至理绝言,道本无言,言说是妄。世尊在《金刚经》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说佛说法,就是谤佛。这是说明,佛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因此,我们修学佛法、读诵经典,千万不可以执著言语、文字、名相等等;这就是但信佛无言,说无言之言;如此才能莲华从口发,莲华就是指《妙法莲华经》。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方便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法达禅师听了这两首偈之后,深为感动,于是向六祖忏悔、礼谢。他说:我从今以后,一定学习谦虚恭敬一切。说了这些话之后,他又向大师请教:弟子念《法华经》,对于经的意思并不了解,心中时常有疑问,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的义理。六祖说:法达,法是非常的通达,可惜你的心没有通达;经本来没有疑惑,而是你心里自己疑惑。于是问他:你念这部经,以什么为宗旨?法达禅师说:我的根性非常暗钝,只晓得依文字来念,并不懂得这部经的宗趣。六祖说:我不认识字,你把这部经念一遍给我听,我来为你解释。法达就高声念经,念到方便品,六祖说:好了!可以止住了。这部经原来是以因缘出世为宗旨。无论它说多少譬喻,也不能超过这一个原则。什么因缘?经上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就是说佛之知见。世间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如果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就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就是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

字是梵语,意思是觉者。六祖说:经的旨趣可以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这个讲解是既简单又透彻。《法华经》本文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六祖完全是从义理来说明。特别教导法达:若闻开示,便能悟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说明觉知见,觉是迷的反面,不迷就是觉。迷与觉的定义,可以分为许多层次来说,在小乘有四果四向,在大乘法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由此可知,它的标准层次是各个不同。本经,六祖是对上上乘根性之人而说,换句话说,六祖的标准是最高的标准:一乘佛法的标准,这个标准还在大乘之上。觉,什么是一乘之觉?一乘之觉一定要明心见性;换句话说,迷失了本性,都叫做不觉。不但凡夫不觉,二乘人、权教菩萨,都说之为不觉。这个道理,《大乘起信论》说得很透彻。六祖说: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这就是明心见性。又说:你不可以错解经义。佛说开示悟入,若你误会这个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诸佛的知见,我们自己没有分,若要这样解释,这就叫谤经毁佛。

佛教,诸位从一切经论中仔细去观察,它不是宗教。我们承认佛教是宗教,这也是谤佛谤法。为什么?它不是宗教,你说它是宗教,那不是毁谤它吗?大凡宗教,一定有个主宰的神,教徒与神是不能平等的。譬如,外道的宗教讲上帝,人与上帝不能平等,不能说人人都去作上帝,那还得了!佛教里没有这个,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我们真正做到续佛慧命,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首先自己不可以谤佛谤法。佛是讲平等的,佛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得作佛。是什么?佛是大智大觉之人。佛说,这种大智大觉我们每个人都有分,并不是他独有的。所以,六祖在此处提醒法达:佛之知见是我们自己的知见。佛就是觉,觉悟的知见是人人皆有。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

六祖说:彼既是佛;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他已经成佛,已经成就圆满的智慧觉悟。他已经具足觉悟的知见,何必还要开什么?应当要相信,佛之知见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地,是我们自己的真心。除了自己真心之外,更无别佛。很可惜一切众生自己把自己的真心蒙蔽,使我们无尽的智慧光明不能现前。这个毛病出在哪里?毛病就是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里将它归纳,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何谓烦恼障?我们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生起贪嗔痴慢,贪爱尘境,外缘内扰,于是将我们自己本性里的智慧光明、觉之知见障碍住。佛的教学,无非教我们恢复自己真性的本能而已。这桩事情,佛对于我们只是做为一个增上缘,从旁边给我们一点帮助,只要我们肯接受,自己肯努力。这桩事要自修、自悟、自度,没有法子依赖任何一个人。

六祖说:我们现在是麻烦释迦牟尼佛,从定中发起种种苦口婆心,无非劝我们止息妄念。我们要想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我们要想成佛,就是成就大智大觉。从哪里做起?得从放下万缘做起;换言之,要从心地清净做起。心里不清净,这就是障碍,这就是烦恼。所以,学佛的人心一定要清净。要想心清净,必须要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修平等心,修清净心。由平等清净中,一定会生起无量的慈悲,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这桩事情一定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向内求,则与十方诸佛没有两样,所以叫开佛知见。这一条懂得,示、悟、入的意思就可想而知。

六祖说:我时常劝一切人,要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在自己心里要常常觉悟,不可以迷在境界里,也不可以迷在自己知见里。迷在自己知见里面,这叫所知障,还是障碍自己大觉之知见。世间人心地邪念、妄念很多,于是他才造作种种的罪业,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这些都是自开众生知见,不是佛知见。这几句话说得非常好,让我们了解邪知邪见的意思,知道了,就应当改过自新。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见。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以下这段六祖大师的开示,实在是非常的重要,也是教导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首先,大师教导我们要正心,这个意思与中国儒家讲的实在是不谋而合。《大学》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此处的正心与《大学》讲的正心,是一样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们拿儒家的话来解释,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为物欲,即烦恼障障碍;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碍。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讲正心,也是破除这两种障。格物是格杀,就是物欲,格杀物欲就是断烦恼障。致知是正知正见,这是破所知障。这样,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里就常生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观照自心,止恶行善。心里生智慧,表现在行为必定是念念光明,一般讲心地光明磊落,行为必然是止恶行善,这就是开自己佛知见。

六祖说:你必须要念念开佛知见,千万不可以开众生知见。心里邪知邪见,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这些就叫做众生知见,千万不可以有这些知见。开佛知见,这就叫做出世;如果开众生知见,就是世间。你要懂得这个意思,照这样去修学。如果只是勤劳执著,以为念经就是功课,这是错的。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禅师听了这番开示之后,接著请教:要是这样的话,经中的意思我理解了,我就可以不必念了?六祖说:经有什么过失,经岂障你的正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都是由于自己。你口里念,心里依照经的意思来行,就叫做转经。如果口念心不行,就是被经所转。被经所转,这人很可怜;换句话说,迷执在文字之间,所谓是死在字里行间,世俗人叫书呆子。六祖说了一首偈:心迷,就被《法华经》所转;心要是觉悟,你就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就是义理。念经念了这么多年,经的道理还不懂。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这两句非常要紧,也是精义之所在。此处的无念,是专门对他念经说的,无念无作而念经,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叫正心念经。有念念就是存著成见,于经文中起分别、执著、妄想,这就叫有念;有念,念都是邪。有无俱不计,计就是计较,有、无都不必去想它,你就一直念下去。这种方式,在我们佛门,甚至于在儒家,都是常用的方法。念经,真正的意思是教我们修定。我们展开经文,从如是我闻信受奉行,这部经一直念下去,意思懂不懂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篇经文念下去,心里不起一个妄念,于经文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一切妄念,而字字分明,这就是修定的方法。能够长期这样的念经,没有不成禅定。禅定成就了,智慧就现前。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法达禅师闻偈之后,不知不觉的悲泣,言下大悟,告诉六祖:法达从往昔已来,确实未曾转《法华》,实在是被《法华》所转。法达禅师又请教六祖:经中说,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现在大师教导我们,凡夫只要能悟自心,就叫做佛之知见。这个说法,若不是上根,不免有疑谤。这是一个问题。又说:经中讲的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到底如何区别?希望和尚再为我们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

六祖说:经的意思实在说得很清楚,而是你自己迷惑违背了经义。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人之所以不能测度佛智慧者,毛病就发生在度量上,就是计度分别。纵然是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们,共同来思惟推究,对于佛的智慧只是加重误会,误会愈来愈深,去佛知见就愈来愈远。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想想。真正的智慧,是要离开思惟、分别、执著。我们若用分别心、执著心,这是障碍,怎能见到佛知见?佛本来是为凡夫而说,并不是为佛说。这个道理要是不能相信,他退他的席,无关于老师的事情。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白牛车在此是比喻一乘佛法。哪个人不是自己坐在一乘佛法?为什么还要在门外去觅三车?三车是方便。经文也分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的方便,如经文里种种因缘譬喻言说,都是说一乘法。你为何不反省?佛讲三车是方便说,三车是假设,是为了以前程度还不够的学生而方便说。佛讲一乘佛法,这是《法华经》所讲的,这是真实的。为何这个时候讲真实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四十九年,《法华》是最后八年所说的。由此可知,这一批学生已经学佛四十一年,有如此深厚的基础,才能达到一乘真实的学问。《法华经》所教导我们的是开权显实,教人去假归真。归到真实之后,真实也没有名;换句话说,归到一佛乘实相,也没有一佛乘实相之名。正是所谓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如是受持经教才是真实的佛弟子。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大师以《法华经》的比喻说:你应该晓得,所有的家珍全都属于你自己,由你去受用。这句话是真实的,决定不是假的。可是得要清净心现前才能体会得到,平等心现前才能真正觉察得到。所以,一乘佛法中重要的就是说,一才是真的,正是六祖所说的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就是一,这是佛法教学的原始依据。正如中国文化道统的孝道,字与佛法的宗旨是一样的。字,上面是,下面是,老是前一辈,子是后一辈,两者是一不是二,这个字就显示不二法门,一真法界。中国的道统教的是什么?教孝。孔孟的学问,自文武周公到孔孟这个道统,无非就是发扬孝道。佛法的一乘佛法、三乘佛法也是讲孝道。孝道就是一真法界,在净土讲就是一心不乱。所以,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儒家与佛家,我们深深的去观察,相同的地方太多了。所以,佛法到中国来,能为中国人所接受,与我们自己的道统合而为一、发扬光大是有道理的,决不是没道理的。六祖说:你也不必作父想,也不必作子想在佛经里是比喻诸佛如来;是比喻一切众生。也不必有有用想,也不必有无用想,这才叫真正持《法华经》。从此之后,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法达禅师承蒙六祖的启发,踊跃欢喜。他自己说了两首偈,这是他的心得报告。经诵三千部,念经一遍叫一部。曹溪一句亡,过去念了三千部,以为是大功德,今天到曹溪来被六祖一顿呵斥,就亡失所持了。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若不懂得经义,无始劫来的狂妄是无法止住的,这是指贡高我慢这些习气。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这是比喻三乘,在以往,佛不得已用三乘方法来诱导大众。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火宅是比喻六尘,法中王是比喻如来的果位。佛就在一切众生烦恼之中,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六祖说:从今之后,你可以叫做念经僧。法达禅师从此真正通达经义,也不辍诵经。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智通禅师,曾经读《楞伽经》千余遍,虽然经念得这么熟,可是经中要义他并不能悟得,他不能体会经里所讲的三身四智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是唯识讲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于是,他到曹溪参礼六祖,请求六祖为他解释经意。六祖说:三身,清净法身就是你的自性,圆满报身就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你的行持。这个解释方法,可以说是直截了当,这是禅宗的特色;就在我们自己分上说明三身是一不是二。所谓性,就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法身。圆满报身是智慧。智慧一词比较难懂,因为智慧与世间的聪明并不相同。智慧是清净的,智慧是无分别的;世间的聪明是有分别的。有分别则落在意识之中,所谓是意地中才有分别、执著、妄想,而智慧中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妄想。佛在《楞严经》中,就从六根的作用当中指出我们的真性与智慧。经中佛说,我们六根的根性是不分别的。譬如,我们眼见色,见性见色没有分别,而眼识见色则有分别。不分别的是智慧,就是圆满报身;分别的是意识,非报身。千百亿化身就是我们的行为,行为有身体的造作、有口的言语、有心意的念头,一切行为总不出这三类,佛法称为三业。三业的造作何止千百亿?所以,千百亿在此处是形容词,形容其多。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教导他:离开本性,我们另外说三身,就是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自性,就叫做四智菩提。三身从一个自性而生,并不是三身各有一个自性。经中常说:转八识成四智,会四智成三身。悟三身无有自性,当然就明了三身是由四智而成,换句话说,三身与四智的关系非常密切。四智菩提,是悟后自性的起用;八识,是自性迷所起的作用。偈颂说:自性本来具足三身;换句话说,我们一切众生各个都有自性,人人都具足三身。因为我们迷了自性,所以见不到三身,要是悟了自性,不但三身你见到,而且四智也发明了。到这个时候,在佛法修学上真可以说是圆超、顿超。六祖说:不离见闻缘,并不离开我们日常生活见色闻声种种的境缘;超然登佛地,就能直接高证佛果。又说:我今为你说,你要谛实的相信,再不要有疑惑,同时决定不可以向外驰求。佛法称为内学,内,就是要从心性中去求,不能从外面境缘中去求。从境缘中去求,那就错了,永远不能开悟。这才可以说是菩提,才可以称为大道。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智通禅师说:四智的义理,可不可以请和尚开示?六祖说:你既然会得三身,四智就应该明了,何必还要再问?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然会了,哪有不明四智的道理!这是责备他,何必再问?如果离开三身,别谈四智,这叫有智无身。这个智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大彻大悟。大师虽然这么说,还是为他解释四智的义趣。

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此两首偈颂,可以说是道尽法相,学佛之人应当把它背熟,实在是妙极了。由此可知,大师虽然示现为禅宗的祖师,对于法相宗,他确实是甚深通达,由这首偈颂就能看得出来。唯识是非常繁杂的学问,可是在大师口里是既简单又明了,真正是难得!第一首偈:大圆镜智性清净,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时,这个时候是自性清净;相宗讲的大圆镜智,就是性宗说的自性清净。我们在性宗经典,对于自性清净心,我们见到的太多。何谓自性清净?慧海禅师解释:心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湛然是形容词,就好像水,水到非常清洁的时候,一尘不染、清净,从水面能清清楚楚看到水底,这叫做湛而寂。是圆满没有欠缺,是光明,就是一切明了而如如不动。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八字,是佛法修心重要的原则,这是修自性清净心,亦是修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心无病,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末那识的性质是执著,所谓人我执与法我执。只要有这两种执著,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有病,因为确实是了不可得。我相,是第七末那识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一分,所现的一个假相。在唯识讲中间相分两头生,这是真带质境,所以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可是众生迷执之后,这个迷执很不容易打破,于是他有四大烦恼常相随,就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这些确实是心里的大病。只要把我执打破,能破人我执、破法我执,第七识就转成平等性,也就是转成无漏。这个时候,他能与一切众生平等,以大慈悲心随顺一切众生。

在佛法修学中,前五识与第八识是果地上转,第六识与第七识是因地上转。因此,我们对于六、七识的境界相要特别深刻去研究了解。在做功夫的时候,最好是能把,我相要扩大,这在修学方面来讲是一种方便法门,而且非常的巧妙。因为一般人的实在太小,只顾自己,起心动念都会想到这桩事与我自己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利益?这个就太小了。对修行人来讲,首先要把放大一层,放大到我一家,这个我相就比执著个人要大得多。我们起心动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到与我整个一家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这就是把小我化成一个家,这个就比较大了。从这里更能推广,推广到家族、邻里,推广到社会、国家,这个我相比小我就大得多。这样还不平等,为什么?我们以一个国家为,对于其他的国家还是不平等。譬如,我起心动念要想做事情,与我们自己国家有没有利益?有利益;对别的国家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只要是与自己国家有利益,对别的国家没有利益,这桩事情我们也可以做,这个虽然说大,还是不平等。佛法讲到平等,必须把我相放大到尽虚空遍法界。以现代话说,不但对我们整个地球的一切众生,要以平等心去对待,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一体,同时更要看到外太空、他方世界也是我们自己平等心中所现之物。这样逐渐放大,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我执不必破,自然就化掉、就化解。比起小乘人破我执、破法执,方法实在是巧妙得太多。第六识清净了,所有一切心所统统都清净;第六识若是不清净、不平等,连带所有心理行为全都是染污,全都是不清净。所以这个关系非常之大。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是讲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如果它分别一切法而不执著,没有妄念,能在分别中得到自在,这就是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同圆镜,这是讲前五识。是成就,就是成办一切的事用,前五识转成智之后,都叫做成所作。成所作为何同大圆镜智?因为它是果地上转。成所作智正是根本智之后的后得智;大圆镜智是根本智,成所作智是后得智。

第二首:五八六七果因转,这是讲转识的次第,前五识、第八识是果地上转,我们最著重的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因为它是在因地上转。简单的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转识成智的最初方便。但用名言无实性,我们不要被经的言语文字所转,你懂得这个名词,要离开这个名字相。若于转处不留情,一悟悟至极处,不再退转,这就是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虽然繁兴,可是并没有动念。是讲染境虽然多、境缘非常复杂,可是我们的心永远是在大定当中,不为外境所惑。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智通禅师听了大师开示之后,恍然大悟,于是他说了一首偈,道出心得。智通禅师的开悟,是得力于千余遍的读诵,这一点希望大家特别留意。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智常禅师,少年出家却很有志气,从小就以明心见性为志愿。有一天他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到我这里来想求些什么?他说:学人最近曾经到过洪州白峰山见过大通和尚,承蒙大通和尚指示见性成佛的义趣。虽然和尚这样指示,心里总不免还有一些疑惑,所以我老远来到曹溪,求和尚慈悲指示。六祖问他:大通和尚为你说些什么?你讲给我听。智常说:我到那个地方,大概有三个多月都没有承蒙大通和尚的开导。因为我求法心切,有一天晚上,就独自一人到方丈室见和尚,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和尚说:你见到虚空吗?智常说:我见到。大通和尚说:你见虚空,有没有相貌?智常说:虚空无形,哪有相貌?大通和尚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只要你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这就叫正见;了无一物可知,这就叫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智常说:大通和尚这番话,我听了以后,依然是不明了,求祖师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知见。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六祖说:大通和尚对你所讲的这些话,里面还存著有知见,所以你不能开悟。我现在再指一条路给你。于是,大师说了一首偈:不见一法存无见,诸位要特别留意字,不见一法是对的,你存一个无见就是毛病。为什么?无见还是一法。大似浮云遮日面,心里有个无见,就是一片浮云,把自己的真如本性遮盖住,所以你不能悟入。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这是承上文无一物可知而说。但是,不可以执守空知,若执守这个空知,岂不像木石一样吗?你为空知所障,像太虚空生闪电一样。太虚空比作真如本性,闪电便是障碍,若你不守空知,太虚空就不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这个知见忽然生了。错认何曾解方便,以无知无见为是,而失去见性的捷径,这就是错认,这就是不曾解得方便法门。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这桩事是要自知其非,自知见与知统统都要离开。《般若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必须要把无知两头坐断,这个时候心性才真正的清净光明,灵光独耀。禅家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所以,只要我们摆脱一切妄缘,就是如如佛。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听六祖这段开示后,豁然大悟!于是,说了一首偈: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这四句偈的大意,是说他自己以前的过失,确实是无端生起的知见。学佛之人最怕的就是著相,菩提是觉,著相是迷,哪有著相求觉的道理?你要想开悟,你有这一念就是开悟的障碍。所以,真正要求开悟,是心里一念不生,而一切境界了了分明,这才有入处。智常又说: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自性就是大觉的根源,称作佛性,亦称心地。随照,随著见知照了万物;是冤枉,冤枉是说念念迁流。这是讲凡夫地的境界。后两句是歌颂六祖开示之德,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若没有到祖师这里接受指导,必定依然是趣向于两头。两头,一个是存无见,一个是守空知,这两头都是障碍,两头都不能悟入。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智常禅师问六祖:佛法常讲三乘法,又说最上乘,弟子不了解这个道理,希望祖师开示。六祖说:你学道,要懂得观自本心。观自本心,就是观照般若。在一般经论中,是以观世音菩萨做代表,观世音菩萨的方法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闻是用的耳根,所以叫反闻。观是讲见性,叫返观;《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者即是。所以,要著重在观自本心。这一句,大乘佛法虽然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论讲多少法门都不离这个原则。我们能掌握这个原则,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很容易成就。莫著外法相,只要你执著心外的法相,事情就麻烦,所有的障碍都起来了,我们俗话说放不下。因此,不但世缘我们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譬如,我们念佛,念佛也得要三轮体空。佛号二六时中绝无间断,不执著能念的我相,不执著所念的佛相,不执著所执持的名号,这就叫念佛三轮体空。所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种念佛法就是观自本心,不著法相,如此才能得到一心不乱,上品上生。

六祖说:法,哪有四乘?四乘法是从人心有差别而说见闻转诵是小乘,小乘根性小,仅依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而勤诵经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像这样的人确实是有,不但有而且还不少。他虽然是念《华严经》、念方等经、念《法华经》,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还是修小乘法。悟法解义是中乘,悟是觉悟,你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法义能够了解;换言之,你比前面一种要进步一等,前面是但诵不解义,现在你能解义而诵。可是虽解义,你没有实行,所以法的真正境界你无法证得。你所解的义,依然是别人所证的境界,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并非你自己亲证的境界,所以称为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他能依法修行,必定是义理明白通达,所以才能依教奉行。行帮助解,解也帮助行,行解相应,相辅相成,这样才是一个大乘菩萨。三乘是这么来的。最上乘,万法尽通,对于一切万法无不通达,万法俱备。这两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必得真正明心见性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要到这个境界,必须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这是最上乘人,也是圆满见性的人。

学佛,当然最好是要出家。出家的意思,是指枷锁之家。佛说,离开妻子、眷属、田宅形式之家,并不重要,要紧的是要心出家,要出烦恼家、要出生死家、要出无明家,这个问题才能解决。莲池大师说,身出心不出,这没有用处;心出身不出,譬如一些在家居士,他心里向道,身虽然没有出家,他的修行果证与真正出家人并没有两样。真正出家人是身心俱出,他才能有大成就,就是此地讲的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他无论修哪个行门,都会有卓越的成绩。

这次在南部讲经,有一位同修告诉我:高雄妙藏寺养著有一条狗,这条狗吃素,而且每天早晚课它都参加,到打三皈依它就退去。这件事情很久了,有一天,有一位外面的出家人到这地方来,大家就把这只狗的传奇故事讲给他听。这位出家人一听之后,心里就明白,这只狗是有来历的,必定是这个庙里过去的住持,转生投到狗胎了。它还带有前生的习气,还知道吃素,知道做早晚课,还像住持和尚一样,到打三皈它就退出去了。这位和尚把狗叫过来,给它一番开示,告诉它:你现在的身分不一样,你已经不是住持,必须早晚课做完才可以离去。这只小狗很乖,听了之后,果然以后每天早晚课做完它才离开。由此可知,修道之人,若不能了道,后果是不堪设想。这只狗,它的业障还并不太重,虽然堕到畜生道,它还能带著前生浓厚的习气。如果罪业深重,堕地狱、堕饿鬼,就不堪设想。

由此可知,修道之人,唯有了道(证道),在念佛法门来讲就是确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古德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我们若是为报恩、为偿还无量劫来与一切众生的债务恩怨,我们要想报答他、要想了结它,最好的办法就是修道要证道。换言之,你能真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问题就解决了,你的恩也报了,债也偿了。如期不然,恩不但不能报,债务只有增加不会减少。你要想了道、要想往生,此处几句话要特别记住,就是一切不染,离诸法相。念佛、修道,最重要的是清净心、平等心。心不清净就不能见道,心不清净就得不到一心;换句话说,你在果地上就不自在。

六祖大师在此特别告诫我们,最上乘的法,不是我们不能修,人人都可以修。就是行,就是讲的修行,不在口争。你必须要自修,不要问我。一切时中,自性自如,认识心性之后,湛然不动,本自如如。智常禅师听了六祖开导之后,礼谢,侍从大师,一生追随都没有离开。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志道禅师到曹溪请益,说明自己出家以来都是读诵《涅槃经》。《涅槃经》有两种译本:北凉时代昙无谶译,四十卷,称为北本《涅槃经》;另一种是刘宋时代译的,三十六卷,称为南本。此处是指北本四十卷经,在大乘佛法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志道禅师在这部经用了十年多的时间,虽然功夫用得这么深、这么勤,对于《涅槃经》的大意还是不能明达,于是到曹溪请六祖指导。

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六祖问:你对这部经哪些地方有疑惑、不明了?志道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首偈有疑惑。在大乘佛法里,这四句非常著名,古大德注疏常引用,这是出在《涅槃经》第十三卷。经中有一则公案,世尊在过去生中修道时,为半偈而舍身就是为这首偈。因为他出生在一个没有佛法的时代,那时他住在雪山,帝释天主见到这个修行人,心里感到非常惊奇,就故意变成一个罗刹的模样;罗刹是恶鬼,样子看起来非常恐怖。来到雪山离他不远的地方,说了两句话: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个修行人听到这声音就到处找,找不到人,后来发现一个罗刹在不远的地方,就问罗刹:这两句话是不是你说的?罗刹说:是我说的。他说:一首偈应当是四句,你只有上半偈,下半偈是什么?罗刹说:我已经饿了好多天,你要我说出来,要等我吃饱。他说:你吃什么?罗刹说:我吃活人的肉。这位修行人告诉他:你把下面两句说出来,我愿意舍身把身体供养你。罗刹说:我怎能相信你为八个字就肯牺牲生命来供养我?修行人说:我是一个修道的人,决定没有妄语,十方诸佛都可以为我作证。于是,罗刹就为他说出后面这两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首偈确实是《涅槃经》最重要的思想。志道禅师对这四句有疑,确实是将《涅槃经》的中心大意掌握到。

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六祖问:你对这四句话为何生疑?诸位细看志道这几句话,就知道他有许多地方曲解意思。第一个错误,志道说:一切众生皆有二身,一个是色身,一个是法身。这是大乘经常讲的,可是在这里他就发生误会,殊不知佛所讲的色身与法身是一不是二,他把它看作二不是一,对这四句偈当然就解不开。第二点,他说:色身无常,色身就是我们现前这个身体;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法身是常住的,但是法身无知无觉。《涅槃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到底哪一个身寂灭?是色身寂灭,还是法身寂灭?哪一个身来享受乐?是色身享乐,还是法身享乐?若是色身的话,色身是有生有灭的,即有生有死,色身死的时候,四大分散,这是苦,苦怎么可以说乐?若要说是法身,法身寂灭,同无情的草木砖石一样,它也不会享乐!志道又说:法性(法性就是法身)是生灭之体,五蕴(指我们的色身)是生灭之用。体是一个,就是法性;用是五个,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一体五用,生灭是常,这是假定的,如果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这个讲法,我们听起来似乎很合乎道理,实际上这是歪理,都是曲解意思,误会了。但是这种误会在我们凡夫常情看起来,似乎是这样的。若听更生,更生就是再生、复生。如果生灭还能再生的话,有情的众生就不断不灭。不准许他更生的话,那就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一切诸法都被涅槃所禁止、所制伏,这样,连五蕴的色身尚且不得生,又何乐之有?这一段就是志道禅师对于这四句偈的误会。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六祖说:你是佛弟子,你怎么学外道?外道才有断见,才有常见。志道说的若听更生是常见,不听更生是断见,这两种见解都是错误,这是见思烦恼中的边见。六祖说:你怎么可以拿边见来议论最上乘法?这是首先指明他错误的根源,然后再为他开示,破除他的邪见,启发他的正见。据你所说,色身以外还有个法身?离了生灭再求寂灭?这就是志道不能体会最上乘的原因,他不晓得色身与法身是一不是二,生灭与寂灭也是一不是二。最上乘人要在色身中见法身,要在生灭中见寂灭,这才能体会这四句偈的大意。六祖说:你又推测涅槃常乐,而说有一个身去受用它,这是执著、吝惜生死而不能舍弃,依然是耽著世间五欲之乐,病就在此。你应当要知道,佛陀是为一切迷惑的众生,这些迷人都是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虚妄分别一切法为外面的境界相,贪生怕死,念念迁流,不晓得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为不能了解事实真相,于是才造业受报,枉受轮回。常乐我净的大涅槃是每个人清净心中本来具足的,不但本来具足,从来也没有失掉;可是,迷了之后,真相就不能现前。所以,把常乐涅槃翻为苦相,三界六道所谓八苦、三苦,这是迷、是颠倒。于是,终日心外求法。佛陀对于这些人非常慈悯,不忍心看到这些众生迷惑颠倒,于是示现在世间,指示、说明涅槃的真乐。

六祖说: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这几句话就是解释《涅槃经》这四句偈。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佛经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弹指时间很短,弹得快的话,一秒钟至少可以弹四次,这是讲极短暂的时间。刹那无有生相,生是生起,刹那之间没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灭是消灭,刹那之间也没有灭相。这两句话如果明白,真正悟入,就见一切法不生不灭。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在佛法讲,这个境界就是属于无生法忍的境界。所谓无生法,是指一切法,无生是指一切法无生;无生当然无灭。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真实相。可见,我们见一切法的生灭相,这是虚妄的,这是没有见到真相,真相是不生不灭。一般在佛法讲,见到不生不灭,在菩萨地位上来说应该是七地菩萨,这个地位相当高。《仁王经》中将菩萨分为五类,这五类是根据见到事与理的实相浅深而分。无生忍是第四类,也就是七、八、九地这三地的菩萨。七地菩萨是下品无生忍,八地是中品无生忍,九地是上品无生忍。

更无生灭可灭,没有生灭可灭,功夫又进了一层,是则寂灭现前,这是五忍中最高的地位,寂灭忍的菩萨。下品寂灭忍是第十地的菩萨,中品是等觉菩萨,上品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是寂灭忍菩萨的境界。《传心法要》云:声闻人见无明生,见无明灭。缘觉人但见无明灭,不见无明生。诸佛菩萨是终日生而无生,灭而无灭;无生无灭,这是大乘菩萨境界。

六祖说: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亦无现前之量,这叫做常乐。这个乐,没有受者,也没有不受者,受与不受都说不上,哪有什么一体五用?更何况说涅槃还禁伏诸法,叫一切诸法永远不生,这乃是谤佛、谤法。这是很大的误会、很大的错误,这一个错误当前,不但障碍自己正知正见,恐怕还造种种的恶业。造作恶业,正是大师此地讲的谤佛毁法;自己不信,还要叫别人生疑,这个过失就太大了。六祖这一番开示,实际上就是开导我们的。

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第一首偈: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前面两句是说明涅槃的本意。无上是指至高无上。何谓涅槃?《楞伽经》云: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古德说:法身、般若、解脱,具足这三法,就叫做大涅槃。《顿悟入道要门论》云:如何得大涅槃?禅师说:不造生死业,就能证得。如何是生死业?禅师说: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能摆脱对治的法门,这就是生死业。由此可知,佛法是对治我们惑业病根而建立,惑业离了之后,对治法门的药也要把它摆脱掉,这样才能纤毫不立,这就叫做大涅槃。大涅槃之用,圆明常寂照是圆满,指妙净明心,是光明;光明的清净心无始无终,这是;从来也不散乱,这是;灵鉴不昧,这是,这是凡圣同具的理体。凡夫、二乘(愚是指二乘)迷了寂照的大涅槃,误以为是生死。外道也没有见到事实的真相,将涅槃执著为断灭。

第二首偈: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二乘是指声闻与缘觉,这两类小乘圣者的见解也并不完全正确。《大智度论》云:无作见解是属于邪见,虽然六十二种都是邪见,而以无作这个邪见为最重。无作的意思是说,连一切功德求涅槃都不作;要是稍稍偏差一些,就会堕在恶取空,这个病比执著「有还要大。古德常讲: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无作就是偏在空的邪见上。大师说,这些尽属情所计,是凡情计度分别,是六十二种邪见的根本;死、断、无作,这是一切邪见的根本。

第三首偈: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前面两句是说明六十二种邪见所建立的种种名目,无非都是虚而不实的假名。断见、常见、无作之见,这里面决定没有真实的义理。这是总指凡夫、外道、二乘所执著的,总而言之,都不是真实义。真实义谁见到?唯有诸佛菩萨、唯有过量人,过量人是指非常人,不是平常人所能度量的。这样的人才能通达而无取舍,通达是指通达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他通达涅槃的真实义。通达之后他又如何?他于涅槃决定没有取舍,他不取涅槃,也不舍涅槃。因此他与小乘人不一样,小乘人是取涅槃,佛常说堕无为坑,堕在偏真涅槃,这是小乘圣者的执著;《楞严经》云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小乘的境界。六祖说目以为无作,与佛所讲的没有两样。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这两句是六祖说二乘圣者的境界。大乘菩萨对于大涅槃的义理既然通达,他不取不舍。为什么?我们看下文这两首偈颂所说。

第四首偈: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这四句是说明法相。这些过量人、这些大菩萨们,对于五蕴法真正通达明了。五蕴一展开就是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的归纳,我们讲五蕴法,也就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五蕴当中,一般人所执著的主宰|我执。以外,这是一切境界相,境界相有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这些在此地也以两句话代表: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这是说色与声,香味触法都省略。虽然是说两句,当然统统都包括了,因为前面有一句五蕴法,后面只说两句作代表。

第五首偈: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这是说明圣哲的见解,晓得五蕴与我以及色像音声,这是包括一切万法,都是平等一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就是五蕴法,也就是百法。你作如是观,才能见一切法的真实相,也就是平等相,也就是万法皆如之相,这样当然就不会再生起凡情圣智的见解。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这个时候,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就是圆明常寂照的境界现前。不作涅槃解,对于大涅槃无取无舍。佛说涅槃是为对治众生生死病根,生死既离,如果还存一个涅槃的见解,又错了。二边三际断,两边不立,三际是说过去、现在、未来。到这个境界,时间与空间是一,正是所谓一真法界,在净土是常寂光净土。

第六首偈: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首偈是讲证得大涅槃之后的德用自在。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见闻觉知的作用一切明了,而不起用想,这就与我们凡夫不一样。觉悟的人,他不起用想,天天用它;我们迷的人,虽然天天用它,就起了用想。用想就是无明,《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悟的人,心于一切境界不起一念;不起一念,他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万法还有没有分别?若无分别即是白痴,他有分别,虽有分别不起分别想,这就是与凡夫不同之处。凡夫分别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起作用,他有分别想。所以,佛在大经教导我们,尤其是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教导我们舍识用根,用见性见一切色法,用闻性闻一切音声。见性见一切色法,就是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就是见性起作用。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我们耳根闻音声,这是闻性起作用。诸位懂得这两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能这样用,这就是《楞严经》的宗旨,也就是交光大师特别提出来的舍识用根;凡夫与佛的差别就在此地。

第七首偈: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这首偈是说明,这个世间纵然遭遇到大劫难,与证得寂灭之人不相干。佛在《仁王经.护国品》说明,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有大三灾的劫难,经云:劫烧终讫,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扬。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这就是讲成住坏空的大劫。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科学家都为我们证实。我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的星球,星球就是世界,每天会发现有新星出现,每天也有许多星球毁灭,这就是世界的成住坏空。风鼓山相击,说明这个世界坏的形状。是毗岚大风,是指须弥大山;灾风鼓动,须弥崩倒。我们以天文望远镜的观察,一个星球的爆炸必然有大风、大火,佛法讲的大三灾,水灾、风灾、火灾都达到了极处。这个现象从科学里得到证实,我们确实相信这些事情会发生。佛经讲的小三灾:刀兵劫、瘟疫、饥馑,使我们想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子战争)。如果核子战争爆发,辐射尘所落的地方就造成原子病,这就是佛法讲的瘟疫。同时,这个地区草木不生,这些动物必然要受饥饿之苦。佛经讲的大三灾、小三灾,现代科学都已经证明,而且这个劫难距离我们愈来愈近,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的。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最要紧的就是要真正证得真常寂灭乐;这是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所以叫真常。《楞严经》云:独妙真常。《起信捷要》云:究竟乐有二义,一者、无上菩提觉法乐,二者、无上涅槃寂灭乐。《涅槃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说,纵然是大三灾,何况是小三灾,在这大劫难中,唯有证得真常,唯有生灭灭已的人,他才不受影响。

第八首偈: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这首偈是说明说听的方便以及态度。

行思禅师。姓刘氏。吉州安城人也。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师曰。汝曾作甚么来。曰。圣谛亦不为。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号弘济禅师。

行思禅师,听说曹溪法席非常殊胜,于是就到曹溪来参礼六祖。他向六祖请教:应当怎样去做,才不至于落在阶级里面?阶级是指菩萨位次,十信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不落阶级,当然就是顿超。所以,他请教的目的就是要学顿超法门,不要渐次修学。六祖问他:你曾经用过什么功夫?过去是如何修学?行思禅师说:圣谛亦不为。圣是指诸佛。圣谛就是无漏的圣解,行思说:我连这个也离开了,我也不著。这个境界相当高。六祖说:你落什么阶级?行思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这话说得非常透彻。有凡、有圣才会有阶级;有修、有证,也有阶级;行思禅师的境界是无修无证,凡圣一如,这当中没有分别执著,哪里还会有什么阶级?如《心经》讲的无苦集灭道,乃至无智亦无得。六祖大师对他非常的赏识,很器重他,叫他作一名班首,就像大众当中的班长一样。有一天,六祖对他说:你与众生有缘,应当去一方弘化利生,不要让佛祖的道脉中断。意思就是叫他去教化众生。行思禅师在六祖座下得法之后,回到吉州青原山,在那里弘法利生。谥号弘济禅师,其事迹《传灯录》有记载。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甚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益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

怀让禅师参访嵩山安国师,安国师就打发他到曹溪参扣六祖。六祖问:你是从哪里来的?让师说:我是从嵩山来的。六祖再问:甚么物恁么来?这个意思就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这句话,我们乍听起来是呵斥的话,很不客气,但是要晓得,这是禅宗的机锋语,也就等于口试一样。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这句话对得非常恰当。因为祖师问的意思,是直指人心,说的是虚灵不昧的真心,怀让禅师一听就明白,随即答覆: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虚灵不昧的真如本性,是没有任何物相可以比拟的,一般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什么都说不上来。

这么一答,六祖就了解他的境界。于是再问他:还可修证否?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这两句话很重要,在禅宗非常著名,其他各宗也时常引用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变成以后宗门教下修学的最高指导原则。修证即不无,是说有修有证,虽然有修,心地是清净的、是光明的,决定没有丝毫的染著。这是真实的功夫。不善修学的人,譬如修布施,免不了心里落一个能布施的我相、所布施的物相,以及接受布施的对方;换句话说,三轮不空。这就是有染污,虽然有修,有修有染污;若能到有修而无染污,这才叫做真修。不但布施,就是诵经、拜佛,或者禅定,乃至于般若,都时常被染污。如果到染污即不得,必须要离开分别心、离开执著心,正是禅宗所谓离心意识参!才能得到这个境界。六祖说:只此不污染,是诸佛之所护念。你既然到了这个境界,我也是这个境界

以往,西天般若多罗大师有一个预言,般若多罗是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即达摩祖师的老师,他说:将来你的门徒中,要出一个马祖。这是指道一禅师,俗家姓马。中国丛林制度就是道一禅师兴起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这两个人的教化,影响中国一千多年。这桩事,在很久之前,般若多罗就有预言。六祖说:应在你的身上,但是现在不须要说。怀让大师豁然体会,留意在心。于是执侍,作祖师的侍者,朝夕奉侍十五年。在这十五年当中,当然他的学问、道行一天比一天成熟。以后,他到南岳衡山弘扬禅宗。

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永嘉玄觉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负有盛名的,俗姓戴,永嘉(浙江温州)人。年轻时曾经修学三藏经论,于天台止观法门特别有研究,也有心得,以后因看《维摩经》开悟。一日,偶遇六祖的学生玄策。玄策常到处游玩,各地方修行有成就之人他都去拜访。玄策禅师听说永嘉有这么一位善知识,于是也到此地来拜访。拜访畅谈之后,觉得玄觉禅师的境界很正确,不但正确且还相当高,于是问他:你得法的老师是谁?玄觉禅师说:我听方等经论听得很多,听过很多法师讲解。以后,我在《维摩经》中开悟佛法的心宗,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人来为我做证明。就是没有人来印证他的开悟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玄策说:经论中讲,威音王佛以前,你说自己开悟的,能讲得通。威音王佛以后,说无师自悟的,都是天然外道。威音王后,必须大彻大悟之人来为你做证明,证明你所悟的是真实不虚的,如此方可。永嘉大师非常谦虚,他说:请你为我印证,可否?玄策说:我人微言轻,你何不到曹溪去礼拜六祖?曹溪,四方缁素云集,大众都在此处承受六祖的教学。你若想去,我可以陪你一道去。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

于是,玄觉就同玄策到曹溪参礼六祖。见面的时候,他表现的态度似乎有一点傲慢,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六祖说:一个修行人,必须具足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切都得循规蹈矩。你从哪里来的,怎么这么傲慢?玄觉禅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两句是很具有警觉性的话,几个人能懂这个道理?如果大家能把这桩事情看重,修行一定会很踏实。六祖说:你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大师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是讲体认自性,自性无生无死;是讲一了百了。这个意思就是说,生死已经都没有了,哪里还有迟与速?所以说了本无速。六祖为他印证,说:如是!如是!一点都没错。由此可知,修行人要紧的是要明心见性,若不能明心见性,生死大事就没有法子。说到明心见性,又谈何容易?所以,佛祖常说,若无净土法门,末法时期众生就谈不上成就。我们若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与此处讲的了生死,境界就可以接近了。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

这个时候,玄觉才礼拜六祖。拜完之后,他就要告辞。六祖说:你回去得太快了,才说几句话就要走?永嘉说: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本就是本来,本来没有动,哪有迟与速?六祖说:谁知非动?这是一层一层在逼他。永嘉说:仁者自生分别。这话问得好,答得也好。六祖说:你确实是得到无生之意。无生之意就是无生法忍,他确实是证得无生法忍。永嘉回答说:无生岂有意耶?六祖说:无意,谁当分别?永嘉说:分别亦非意。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妙极了!如果用意识分别,这是凡夫,没有证道。分别不是意;不是意,是什么?是真如本性。见性之后,分别即是无分别,分别与无分别是一不是二,这是真正证入佛祖的境界。我们学佛,要紧的也是要趋向这个方向、这个目标。

六祖大师听了非常开心,因为永嘉的境界与他一样高。大师说:善哉,好极了;少留一宿,六祖特别留他在曹溪住一晚,不要急著回去。永嘉禅师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去,在曹溪成为很有名的一宿觉,他在曹溪住了一天就大彻大悟。以后回到永嘉弘法利生,著有《禅宗集》及《证道歌》。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智隍禅师最初也是在黄梅五祖处参学,他非常用功,自己以为已经得到禅定,正受就是禅定。于是,他就在一个处所结小茅篷静修,修定。不知不觉就修了二十年。六祖大师弟子玄策,游方访道到黄河北岸河朔一带,听到智隍禅师的大名,就到他的茅篷拜访,问他:禅师,你在此地做什么?智隍禅师说:我在这里入定。玄策说:你说入定,是有心入?还是无心入?要是无心能入定,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都应得定;要是说有心入定,一切有情含识众生,包括一切动物,也应该得定。你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智隍禅师说: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说明他定中的境界。他在入定的时候,既非有心,亦非无心。玄策说: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常定、是大定,哪里还有什么出入?如果这个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大定。入的时候有定的境界,出了定,心又散乱了,所以这个定不是大定。大定,是我们通常讲的楞严大定

这一段话我们应当要留意。为什么?在现今,许多大专同学们都喜欢禅宗的修学,如果对于禅宗根本的理论与方法不能透彻了解,免不了要误入歧途。智隍禅师在五祖会下住过那么多年,都发生了误会,何况我们现在没有明师指点,修学禅定当然是非常困难,障碍也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玄策这么一问,智隍禅师无词可对。隔了很久,他说:禅师,你的老师是谁?玄策说:我的老师是曹溪六祖。智隍说:六祖以何为禅定?玄策说:我的老师所讲,妙湛圆寂,体用如如。妙湛,如《楞严经》说的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二字是形容法身。法身无相,湛然常寂,无作无为,遍一切处,不生不灭,所以才能体用如如,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就相上来说,五阴本空,六尘非有。这是教我们了解,体是真实的,相是虚妄的,真如理体不碍虚妄的相用。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到五阴本空,人我执自然打破,烦恼障可以断除;了解六尘非有,法我执可破,所知障可以除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真心理体本来没有出,哪有什么入?入出是相对而说,有出才有入,有入才有出;有定才有乱,乱了才有定。如果是真如本性,出入、定乱都加不上,这叫常定,这叫大定。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的性,本来就没有所谓止住,因此,不可以有住于禅寂这个念头,有住于禅寂这个念头就错了。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真正的禅,禅就是我们的真心理体,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若有一个禅的寂静,有这么一个享受、感受,你心里有一物,有禅寂;若你心里有我现在已经得禅定,我已经在定中境界,这也是错误的。为什么?真心不生不灭。因此,你生了一个的念头,这个念头是妄念;你享受到禅的清净寂灭,这个清净寂灭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都是真如本性里面的染污。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心要空,要寂静,这一点非常重要。亦无虚空之量,虚空之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中不可以有虚空这样的度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形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智隍禅师听这么一说,就赶紧到曹溪来参访六祖。六祖问:你从哪里来的?智隍禅师把前面的因缘说了一遍。祖师说:诚如你所说。你只要心像虚空一样,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也不可以执著有虚空的见解,不可以有静的念头,自然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定?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几句话是中国南传顿教的禅定,这个定叫性定,即自性本定,不是修证得来的。于是,智隍禅师于六祖言下大悟,二十年来所得的,都没有影响;换句话说,从前二十年所修都是走的错路,遇到六祖这一番开示,这才改邪归正,入了正道。这一天,也有感应事迹出现:在河北他从前的居住地,地方人士当夜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隍禅师今天得道。智隍禅师悟了之后,礼谢六祖,回到河北教化众生。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

这一问一答,全是禅机。诸位一定要记住,佛法是破执著的。这位出家人有执著,而六祖答覆他的话全是破除他的执著。正如大夫对待病人一样,他看病人有什么样的病,就给他用什么样的药,所以药到病除。目的是指点他开悟,而不是答覆他的问题。我们在此地看,好像六祖是所问非所答,懂得禅宗的义趣才知道祖师真正是大慈大悲。

大家都知道,六祖惠能大师是黄梅的传人,为何他还说不得、还说不会佛法?这正是去我们的执著,有执著就错了。六祖在黄梅得的什么?得的就是没有执著。这也正能看出,黄梅弟子三千多人,人人都没有把执著打破。所以,祖师传衣钵只传惠能一个人,正因为他没有执著。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有一天,六祖大师想洗一件衣服。这是什么衣?就是佛的袈裟,祖祖相传,传在他手上保管的如来衣钵。放久了免不了染有灰尘,于是想将它洗一洗。可惜没有好的泉水,于是他就到寺后约五里远的地方,那里的风景很美,六祖以锡杖卓地,地面涌出一股泉水,渐渐积成一个小池,这个池是曹溪的古迹,直到今日还存在,六祖就在这里洗濯佛的袈裟。当他洗衣服时,忽然来了一位出家人,在旁向他礼拜,自称名叫方辩,是四川人。方辩说:我昨天在南天竺国(南印度)遇见达摩大师。达摩是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嘱咐方辩:你赶快到大唐国,我传的大迦叶正法眼藏,这是指禅宗法门;及僧伽梨,僧伽梨是印度话,中文是大衣,就是佛教的大礼服。大礼服条数共有二十五条,每一条由四长一短拼凑而成。如来的袈裟,一代一代相传,传在六祖手上。现在中国已经传到第六代,你到韶州曹溪去瞻礼,到那里看看佛的袈裟。方辩远道而来,目的就是希望见佛的袈裟,即佛的衣钵。在此我们可以想到,方辩是个非常人,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昨天在南印度,今天就到中国广东北部的曹溪这个道场,如果没有神通,是办不到的事情。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方辩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方辩罔措。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呈似师。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六祖听了这话之后,就将衣钵展示给他看,然后问他:上人,你平常从事什么事业?方辩说:我很会塑造佛像。六祖正色对他说:我这个样子你试塑一个看一看。方辩听了之后,手足无所措。隔了几天,他真的替六祖塑一尊七寸高的像,曲尽其妙,塑得非常像。他将这尊像送给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看了之后就笑起来,说:你只了解塑性,不了解佛性。六祖当时正色说汝试塑看,是讲的法身真性,没有形相怎么塑得出来?方辩错会是色相,所以真的塑个像来。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六祖见到这个情形,也很欢喜,就摸著方辩师的头顶,告诉他说:你可以永为人天福田。这句也是奖励他的话,因为造像是为一切众生做无上福田。见到佛像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浅的意思,是教我们见贤思齐,见到佛,我们要想取得与佛一样,佛是我们的老师,也有报本反始的意思。更重要的,佛者觉也,见到佛要提起我们的觉心,也就是真如本性;见到经典,经典所讲的是正法,我们的心地要正大光明;见到出家人,我们就要发心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佛门的塑像具足无量的功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有一位出家人,举卧轮禅师的偈颂: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说:这首偈没有明心见性,如果依照这首偈去修,不但不能见性,可能还有麻烦,会增长无明。于是他将偈颂修改一下,又作一首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偈颂是专门对治卧轮偈颂毛病而作,如果没有卧轮禅师这首偈,能大师这首偈就不必要了。有卧轮的偈颂,再看能大师的偈颂,这两首偈一合,这是教你即相离相,这就入了正法,具足无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