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酒精与食用酒精:等了七年的奥运开幕式:乏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51:51
  编者按: 我一直在极力歌颂转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一面,但一些负面说法却充斥于耳。妹妹的孩子出生在美国,今年十岁了,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窍不通,本想借北京奥运会,让孩子了解中国的文化,当奥运会开幕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后,孩子根本看不懂,我在旁边一直耐心讲解---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的朋友在其他网站里,发了两篇文章主要针对奥运会的开幕式,颇有微词。转发过来,供大家探讨。希望360的管理员不要封查。言论自由,公开透明,人心所向。(任虹) 等了七年的奥运开幕式:乏味  作者/武宫 

       等了七年的奥运开幕式,看过之后,只有用俩字来形容:乏味。

         昨下午早早地打开电脑,生怕此时电脑出点啥故障,打不开cctv奥运直播网页,还好,信号很正常很流畅,画面挺清淅,但八点以后的开幕式,却让我没等到中国队运动员队伍出场,就睡着了,今早6点才看到主火炬的点火仪式。

         乏味之一:主火炬的点火仪式这个最具看点的却让我看到:聚光灯打的光斑里,李宁被一根又黑又粗的钢索僵硬地吊上半空,然后开始做奔跑状!整个点火过程让人说不清的味道。李宁被吊起时,双腿为什么不做踏步上的姿势,然后开始做奔跑状?而且,最煞风景的是,祥云背景上是几条横七竖八黑黑的钢索阴影,使背景祥云凌乱不堪!咳。亏了老谋子是摄影专业毕业的学生!

        乏味之二:让几个提线木偶在这样一个充满力与美的盛会开幕式上,这样一个诺大的广场中表演,真不知老谋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乏味之三;二十六个焰火太空脚印颇有创意,也颇新奇,但老谋子们可能忘了,这样的景观,不是鸟巢主会场的观众能看到的,只有鸟巢外的观众才能见到的,为什么不事先将这一信息透露给北京的市民呢?事先透露一点,让在北京未能入场开幕式的人好欣赏,不好吗?

        乏味之四:二千多人的击缶,一边敲打,一边嚎孔子的《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真有点不伦不类:试问在场的中国观众,你们能听明白击缶者口里嚎的是什么吗?甭说老外们了!看来老谋子只会敲缶打鼓,真不愧是黄土坡上走到北京来的。这里用编钟演奏,不比敲缶更能表现中国古老的文明,更有震憾力吗?

         乏味之五:刘欢唱的主题曲《我跟你》乏味之极,不仅有创意雷同汉城奥运会《手拉手》之嫌,而且较《手拉手》不知低多少档次。一点感染力都没有!

        乏味之六:。。。。      一定演奏楚国的大铜编钟;叫老谋子,就只能是敲缶了!     
     老谋子那黄土高坡上啥时见过铜编钟,你说?        此等开幕式水平,真对不起北京乃至全国为奥运开幕式保驾护航的警察

真对不起全国纳税人的钱。。。。

                      音乐是世界语言,用编钟来表现,比击缶效果要好。                                                                          作者/柳二          昨晚八点,在广州,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国一流的导演们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为世界人民准备的、展示中国特色的、象征绿色、科技、和平的奥运开幕盛典。

      说实话,看完之后,准确的说,应该是看到一小半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很失望。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机会,竟让这帮导演就这么给糟蹋了!可惜了机会,可惜了钱财,可惜了众多人的劳动,可惜了世界人民的期盼!

      导演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展示更多的中国元素。但是,没有考虑普通国人和外国人的认知能力。

       击缶方阵和竹简方阵朗诵的那些古代汉语,恐怕不仅外国人听了如云里雾里,就连武宫教授都没想明白“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与奥运何干。

      刘欢居然穿件老头衫去与穿着礼服的外国女歌手并肩合唱。

      钢琴手旁安排一打瞌睡的小女孩。

      活版印刷的表演被外国朋友看成搓麻将。

      中国戏曲竟然用木偶表现,成心让人看不见。

      最可怜的是李宁,居然被用钢丝吊着,空跑500米去点一根粗大的导火线!就这么个点火方式,还他妈保密几年!

     同样可怜的还有那5个福娃,闹腾多年,开幕式上却连它们的影子也没出现。

     其实,福娃刚设计出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它们怪怪的,象小丑。后来,人们议论说,五个福娃都没福气:圣火带来大雪,羚羊带来藏,潍坊的风筝带来山东火车出轨,四川的熊猫带来地震,鱼带来水灾。我觉得做人要厚道,所以,对此一直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今天,导演们把开幕式弄成了大丑,我就不得不说两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