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投资预算表:大国复兴与资本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0:26:43

大国复兴与资本动力

周斌    2009-9-26 5:16:42
专栏作者
周斌的专栏周斌,曾用笔名邹愚,财经媒体人,现任《21世纪经济报道》赢基金版块主任。
  • 大国复兴与资本动力  -2009-9-26
  • 创业板会不会变成散户板  -2009-9-19
  • 春风不度玉门关?  -2009-9-12
  • 倾听经济复苏的脚步声  -2009-9-5
  • 下一个底部在哪里  -2009-9-3

60年前,资本是罪恶的代名词。

30年前,资本开始随风潜入夜。

直到19年前,资本才与市场走到了一起,从此生根发芽。

今天,资本市场开始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穿越历史的迷雾,寻找中国资本市场的原点。

中国资本市场的商业基因,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1907年,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四年后的“国有化”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成为导致清政府覆灭的“最后一根稻草”。资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竟然能够起到如此微妙而巨大的作用,百年之后回头审视,不禁令人唏嘘感慨。

以六十年的维度看,现代中国的历史,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对资本的拒绝和否定,到重新接纳,再到寄予国家复兴的厚望。

六十年前,我们认为通过国家集中掌握资本的方式可以实现一个财富的积累和平均分配的美好愿望,然而,最后这种方式被证明脱离了实际,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完成它的使命。

三十年前,当国家决定将推动经济发展和创造财富的权利还给民间,一场依靠民众智慧的经济变革开始轰轰烈烈上演,由此主导了一个国家的崛起。也就是由此开始,中国经历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而十九年前,当股份制与市场这两个改革开放之初的推动力被真正连接到一起时,它的实质是产权制度和自由市场两大精髓的结合,因此它也就注定成为接下来这个时代的主音符。

资本市场的十九年,从四个方面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首先是对于价值观的改造。

资本市场的十九年,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变革的十九年。从“姓社姓资”这种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争论,到“赌场论”,再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最后回归资源配置本义的反思,伴随着每一次答案的抛出,是每一次的牛熊转换,更是资本市场在这个国家经济视野中重要性逐步壮大的回音。

股份制与财产性收入由此成为后三十年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主音调。在一个有着数千年“重仕轻商”传统的国度里,拥有财富的人从来没有这样受到过关注和尊敬,资本英雄这样概念的出现,根本上扭转了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

其次,资本市场作为财富制造机,它担负起创造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的重任。

资本市场的出现,创造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富裕阶层,持有股票的许许多多个人成为财富排行榜上的常客,他们通过实体经济创造和积累财富,同时通过资本市场放大和聚集财富。新的富翁和新的中产阶级(券商、基金等投资业从业人员)被源源不断制造出来,这些无疑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坚实的社会基础。正是资本市场提供的博弈机制,为现代化的中国提供了一块遵守规则进行利益分配的试验田。财富的分配不再是推倒重来,人们慢慢学会在同一个规则下,用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来争取各自的利益和解决彼此的分歧。

第三,资本市场的演变,挑战并且推进了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

资本市场的十九年,屡屡挑战传统的农业社会管理体制,对于社会制度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制度共识,而这样的共识,也逐步影响着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

另一方面,财富的积累也从黑箱操作逐步转入阳光下的创造。“3·27”国债、中科系覆灭、南方证券破产、德隆崩塌、仰融事件、基金黑幕、股改、黄光裕事情,每一个资本市场上的重大案例,都在震动社会的神经,激发人们探讨和思考,这些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和谐或者不和谐的音符,在引发人们对于资本市场存在必要性怀疑的同时,也在让所有的参与者重新反思这个市场所必须具备的伦理和监管体系,进而反思整个社会需要具备的商业伦理和道德。而且,政府和社会都开始学习在财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治理机制,这样的机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持久性。

第四,资本市场将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引擎。

截至2009年7月底,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家数达1628家,总市值23.57万亿元,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市值全球排名第三位。其中,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近1.33亿户,基金投资账户超过1.78亿户。

资本市场的壮大,其基础是中国制造的全球崛起。而在全球化的高歌猛进中,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如何突围,如何打破没有定价权、作为产业链最低端的利益分配者的弱势地位,这样的问题再一次被抛给了资本市场。

依托一个雄厚的本土证券市场,中国的公司得以强大,得以筹集资金进行产业收购整合,获得在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定价权。然而,全球化并不是温情脉脉的。

从2004年时候开始的全球化征程,到现在,中国企业38例大型的海外并购,大多数是以失败告终,这是一个悲情的旅程,我们还在学习阶段,这个学费由任何一个企业来单独支付,恐怕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只有依托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中国的企业才有资格与世界同行的巨头平等对话。寻求全球商业和资产的定价权,这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肩负的历史使命。

上一个六十年,这个国家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去探索道路,用了另外三十年的时间来重返全球的竞技场,我们相信,下一个三十年,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将是世界前沿,名列前茅,因为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很可能逼近甚至超过美国,届时人民币资本项下已开放,人民币市场必然是国际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中国将在全球的资产和商业定价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