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儿童写真团购:2011岁末感言之一:微博原来不简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35:50
 

2011岁末感言之一:微博原来不简单

 

    虽然微博已时兴了一段时间,但原来我曾对她存有偏见。我以为,字数不超140字的微博,很难容纳和进行有深度的内容交流,大抵是一种网络的文化快餐和消遣而已。但最近一段时间的微博体验,令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首先,微博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最大众化的信息交流和分享平台。此前博客的出现,已将互联网上的社会化媒体推进了一大步。然而,从博文内容的创作看,毕竟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其内容的充实、逻辑的完整以及文字的修饰。这样的内在要求及工作量对于不少人、尤其是繁忙的上班族,往往成为一种障碍或负担。而短小精悍的微博,与相对以“郑重其事”面目出场的博客相比,草根性更强,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人说: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微博写作及阅读方式的简便易行,也极大地增加了她的普及性。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中,你随处可见那些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利用短暂的行程或等候间隙,拿出手机上网。有句已经有些陈旧的流行语,叫“重在参与”。正是微博写与读的这种便捷性,给了广大网友更多的平等交流及参与机会,极大地增加了她的代表性与影响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自2009年8月“新浪”成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开始正式进入中文上网的主流人群视野开始,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仅新浪的微博用户数就超过1亿。该统计指出,微博在中国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微博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与博客等网络平台互为补充,成为最流行的交流工具。李松博士认为: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各路名人以微博为平台,在网络世界里聚集人气,以往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也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新的传播工具,造就了无数的草根英雄,往往只在一夜之间、寥寥数语。从个人的生活琐事乃至社会事件,微博已成为网民们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民众的关注焦点。

    其次,微博已成为一种最快捷和直接的信息传播渠道。微博网站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便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微博,浏览你感兴趣的内容。即便是一些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只要有微博客在场,便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如今,“现场直播”不一定只能在电视上才可以看到,突发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是发布信息的业余“记者”,可以面对着突发事件“边做边说”。尽管这些消息有时会有鱼龙混杂的情况,但微博的直接与快捷,她的最新报道,往往成为网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在这种全新的情势下,人为、简单的删、禁、管等等围堵手段,作用其实都很有限。在主流媒体受限、失真的情况下,网民们充满了发布和获取真实信息的智慧和手段。最近发生在南方那个村庄中的一幕幕景象,尽管在昨晚之前一直在官媒中不见音信,但在网上,尤其是微博当中,可说是信息铺天盖地,分秒都在更新。我想,这种高度、广泛的网络关注及影响,对如今解决事件的转机作用不可低估。

    这段时间,我经常在伏案工作的间隙,随手打开自己的微博,查看最新的信息。通过自己“关注”的那些微博,以及通过微博设置的功能而链接起来的共同感兴趣的种种人和事,使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种种最新的信息,看到各方面的知识精英们谈天说地、评时论政。在这样广阔自由的天地里,你既可以默默地围观、分享,亦可以参与交流和探讨,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社会和时代脉搏的律动。大概,只有在当今互联网及微博的时代,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古人所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有道是:势比人强。微博的广泛兴起并以不可阻挡的势头作用、影响于社会,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和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已不可能重回“闭关锁国”的老路。执政者唯有顺应社会发展及变革的大趋势,才能“因势利导”,与网络民意良性互动。有网友“丁咚”曾撰文道:互联网“成为公民表达个人观点、参与社会事务、讨论国家政治的重要平台,并在疏导社会矛盾、推动社会问题解决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速了社会透明化,推动了民主政治,引导了社会进步潮流,为中国走向成熟、文明的现代国家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为此,应“以包容的姿态,对待网络言论,并鼓励其通过广泛的自由的讨论,凝聚社会共识,对现实社会进行监督,影响现实社会。”

    作为一介普通的网民,面对即将来临的2012,我对此寄予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