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宣洗发水防伪:浅谈古代人口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00:16

浅谈古代人口问题

当今的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抚育成本提高等因素,使得人口的增速下降。在取得的成就高兴时,人口老龄化(年龄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以云南为例107.84:100,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等问题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面对以上问题,有关人员出来解释,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归结于计划生育,而男女比例的失调则源于人们的重男轻女思想。

看到这,笔者不禁心生狐疑,重男轻女情结不是源于古代封建社会吗?为什么没有听说古代出现人口老龄化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呢?通过查找资料和翻阅相关典籍,笔者发现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

1、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文化的影响。《孝经》上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由宗族血统维系的社会里,婚姻生育关系到家族的兴衰和家业的传承。因而古代人特别重视结婚生育,使得早婚早育的习惯盛行,很多女子十三四岁就出阁嫁入夫家,几乎一辈子都成为生育的工具。在“多子多福”思想的怂恿下更是使新一代源源不断的产生,使得人口老龄化现象不会成为可能。

2、劳动力的需求和抚养成本的低廉,促使人口的激增。受生产力的影响,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需要大量的开垦土地,进行耕种。大规模的生产迫切需要劳动力,加上当时抚养成本的低廉(平民百姓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当充当劳动力,不用供给读书,生存成本仅限于一日三餐)使得社会人口大量增殖。

3、医疗水平、避孕技术和观念的低下。避孕技术的落后使得孩子出生的概率增加。而医疗水平的低下又使得多出现产后事故,如夭折、疾病感染,人口的存活率低。这样一来,既避免了由于技术进步而进行的性别歧视和选择,又中和了出生率和死亡率,避免了由于大量繁衍而带来的人口膨胀。

4、婚姻观念的落后,近亲结婚,造就了一部分“无用人口”。古代,为了维护和巩固家族地位和正统性,家族和家族之间通常加强联合,缔结姻亲关系。而受到“亲上加亲”思想的影响,常采取的是近亲联姻。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近亲结婚的育儿多出现各类先天性疾病(出现的概率大大高于普通人联姻)。先天性疾病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沦为了被淘汰的“无用人口”,限制了人口的增长。

5、频繁的战争和饥荒、瘟疫的盛行,导致大量人口的丧生,影响到了人口的增殖。著名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写道:“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以及各类饥荒)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他热为受到生产资料的影响,人口的增殖是受到限制的,急剧的人口增长,必然会引起对于生产资料的某种程度上的争夺。这也就是饥荒、战争、瘟疫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往往是盛世乱世相继。盛世带来的往往是人口的大量增殖,而乱世的缘由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源于饥荒等天灾。如,大唐盛世,  根据《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第182),冻国栋的观点: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大约1430-1540万户,7475-8050万人。之后是乱世五代十国,源于黄巢起义动摇了唐朝的政治根基,黄巢起义的缘由也是天灾人祸。

6、受当政者人口政策措施的影响。《人口论》指出:人的性本能几乎无法限制,除非采取强制措施,如道德限制(禁欲、晚婚)。面对着人口的增长,历代的当政者非但不加以限制,反而将其看作势盛世的表现,大家夸奖,以大家熟知的康熙皇帝最为突出(“盛世添丁, 永不加赋”)。就连新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在人口问题上也存在偏激和错误,他没有采纳人口学家马寅初限制人口的建议,认为“人多好办事”。直到1983年才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总之,人口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虽受到相关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观因素在其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因而,人口问题应谨慎对待,寻求合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