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部与运营部的区别:中朝边境地区 - 菜青虫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3:12:39

中朝边境地区

2008-07-26 11:14:20 阅读8 评论0   字号: 订阅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的关系源远流长。很多资料记载,现中朝边境地区在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中是开发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战事比较多,影响比较大的,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朝边境地区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和民族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中朝两国和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结果。

从很多考古发现证明,在现中朝边境地区很早就有人类祖先生活的足迹,比如鸭绿江一带发现的"前阳洞人"和"庙后山人"遗址,朝鲜半岛发现的"大岘洞古人"洞穴遗址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各民族,在这山川秀丽,林茂水绿的自然环境中,都在共同地进化和演变,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器时代,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在箕子东迁、秦开东征以后,更加快了中朝边境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在中朝边境地区,自古以来除汉族人外,还先后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部族。从箕子到卫满,从高句丽人到渤海人先后建立了政权,但与中原王朝基本保持从属关系,因此各民族和几个地方政权之间,只有大致的管辖范围和区域,而且在不同的年代,随着互相间争斗的胜负,在不断地变化。中国中原有些王朝虽在中朝边境地区设立过行政机构,进行管辖,但各个朝代管辖的范围和区域也不断地调整变动。所以中朝边境地区是在国家、民族关系的调整变化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

中朝边境地区地理概况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中方一侧的地理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中方一侧,贯穿一条绵延起伏的长白山脉,其主峰白头山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而松花江之二道白河则直接发源于白头山上的天池。以吉林省境内的白云峰为最高峰,分别向东北、西南倾斜。由此向东北的安图、和龙地区为1000至1500米的中山区,由此向西南的长白、浑江(今白山)地区为高山区,而集安、宽甸地区则为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

(一)地形

中部之通化、白山地区地形,以长白山脉主峰白头山为高峰,呈放射形向东北、西、西南倾斜,白头山海拔2500米以上,为中朝边界地区之屋脊。其主要山脉有长白山脉--东起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达抚松县的东半部和浑江市(今白山市)的东南部,为长白山高原地区(其中天池以南至二十三道沟约90公里的边境为无人区)。东北到西南,山顶连绵,海拔约2000米。山地大部分为原始森林,其底层覆盖着很厚的玄武岩。山顶较缓,但近于河谷处多为悬崖峭壁,交通不便,且受森林阻塞,判断方位困难,只适于步兵小分队活动。老岭山脉--位于浑江(白山)、通化南部,集安中部,山势起伏,坡度均在20度以上,尤其临江一侧部分地段悬崖峭壁,形成一道750至900米的天然防线。集安、临江均有铁路、公路通往内地。

东部之延边地区,为平均海拔800至1200米的中山区。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位于该区西南边缘,长白山南部与朝鲜的摩天岭、咸镜山脉北段相接,其支脉主要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脉所构成。山势险峻,森林茂密,形成了天然屏障。其东部是沿图们江左岸的南岗山脉,中部是英额岭、哈尔巴岭和牡丹岭。长白山脉延至哈尔巴岭以东地区,被扇形的图们江水系所切割,基本上呈现四周山地为600至1000米以上,中部盆地和谷地则降为200米左右的地势。位于二道白河以南、天池以北、广坪以西的长白山高原,平均海拔800至1800米,为茂密的原始森林区(约有50公里的边境为无人区),通视、通行有一定困难,不便军队行动,但适于开展游击战争。位于延吉县白金东北、紧靠图们江的平顶山台地,顶部平坦开阔,适于空降,但水源缺乏。而图们江、海兰河、延吉盆地、纵谷地等的共同特点,则是随河流流向成狭长形,平缓开阔,居民点亦比较密集,交通方便,给养条件较好,但夏季道路以外运输不便,隐蔽条件较差。

西南部之丹东地区为长白山脉熔岩台地,是辽宁东部丘陵区。树木繁茂,杂草丛生。拉古哨--水丰大坝以上,鸭绿江沿岸多为悬崖峭壁,交通不便;坝下,特别是九连城以下,沿岸地势较为平坦,交通方便。鸭绿江流域各支流谷地比较宽广,其中宽甸至凤城一带最高为锅头山,海拔1041米,东西两侧丘陵盆地间错,平均海拔450米左右,便于战役空降。且有沈丹、凤上铁路和通化至丹东公路通过其间,交通方便,空降后也便于展开和机动。

总之,中朝边境地区山峦重叠,悬崖峭壁,森林密布,河谷交错,地势险要,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河流

中朝边境地区的河流,以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图们江闻名于世,其支流多为流短水浅,价值不大。鸭绿江、图们江不仅有航运、捕鱼、发电、流筏、灌溉等经济上的价值,而且在军事上亦有重大意义。中朝边境地区中方一侧的河流,除鸭绿江、图们江以外的有:

浑江:发源于吉林省浑江市(今白山市)三岔子镇,枫叶岭至通化为上游,河道长150公里;通化至桓仁为中游,河道长124公里;桓仁至浑江口为下游,河道长150公里。

瑷河:发源于辽宁省宽甸县双山子镇高力盘道岭,河道全长为190公里,流域面积7798平方公里。

蒲石河:发源于宽甸县白石砬子林场四方顶子西坡龙爪沟,河道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1207平方公里。

珲春河:发源于吉林省汪清县复兴镇杜荒子村盘岭山脉北侧,河道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3963平方公里。

嘎呀河:发源于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北部老松岭山脉三长山峰东南,河道全长205.2公里,流域面积13565平方公里。

布尔哈通河:发源于吉林省安图县亮兵镇哈尔巴岭东侧,河道全长172公里,流域面积7065平方公里。

海兰河:为布尔哈通河支流,发源于和龙市龙城镇甑峰山北麓老里屯湖,河道全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934平方公里。

(三)交通

总的情况看,中朝边境地区中方一侧除长白山原始森林区交通闭塞外,大部地区的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多数边境市、县(镇)有铁路通往纵深地区。主要铁路有:沈丹线(沈阳至丹东)全长为254.5公里;凤上线(凤凰城至上河口)全长为115.4公里;梅集线(梅河口至集安)全长为245公里;鸭大线(鸭园至大栗子)全长为113公里;长图线(威虎岭至图们)长度为250.7公里;牡图线(图们至鹿道)长度为146.1公里;朝开线(朝阳川至开山屯)全长为58.3公里;和龙线(龙井至和龙)全长为51.1公里。

与朝方接界的一线乡(镇)和边境口岸,都有公路与边境县、镇相连。主要公路有:丹东至岗山岭,经由宽甸、桓仁,全长271.9公里;宽甸至沙尖子,经由台子沟、砍川沟、平安、步达远,全长124.4公里;桓仁至挂牌岭,经由二棚甸子、沙尖子、桦树甸子,全长94公里;宽甸至长甸河口,经由长甸、永甸、坦甸,全长49公里;龙井至图们,经由东盛、开山屯、月晴,全长78.2公里;新开岭至三合镇,经由德化、明月、延吉、龙井,全长262.9公里;二道白河至天池,经由和平营子,全长47公里;和平营子至古城里,经由赤峰、广坪,全长99.6公里;和龙至古城里,经由新兴、芦果,全长82.2公里;临江至长白,经由四道沟、六道沟、十三道沟、十四道沟、半截沟,全长235.5公里;集安至大路,经由麻线、太平、榆林、凉水、石青,全长77公里;集安至青石,经由黄柏,全长46.5公里;图们至汪清,经由石岘、新兴,全长52.5公里;长白至二十一道沟,经由马鹿沟,全长19公里。

主要口岸如丹东、集安、三合、开山屯、图们、临江、圈河、沙坨子等地有铁路、公路同朝鲜连接,且有水丰、云峰和太平湾电厂大坝横跨界江;鸭绿江、图们江的中、下游,也为中朝两国水路交通提供了方便条件。

沿鸭绿江、图们江一线各乡(镇)之间,多为崇山峻岭,陆路交通比较困难。丹东地区的水丰水库以下地段,通化地区除青石镇至三道沟段外,延边地区之开山屯至珲春地段,交通情况尚好。

(四)气象

中朝边境各地段,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故气象也各有差异。辽宁省丹东地区地处温带,为湿润季风气候,而吉林省通化、延边地区则处于亚寒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因而,各段之气温、降雨、降雪,以及四季的划分亦不相同;即使一个地区由于受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各地情况也不尽一致。

延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35.6°C,七月平均气温为32.4°C;最大日降水量达126.4毫米,年总降水量676.2毫米;每年10月20日前后为初雪期,翌年4月20日前后为终雪期;9月30日前后为初冻期,最大冻厚为1.5米。

通化、白山地区:一月平约气温为-24.1°C,七月平约气温为27.8°C;最大日降水量达86.2毫米,年总降水量721.5毫米;每年9月28日前后为初雪期,翌年4月11日前后为终雪期;9月21日前后为初冻期,最大冻厚为1.52米。

丹东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6.8°C,七月平均气温为23.3°C;最大日降水量达50毫米,年总降水量1275.5毫米;每年11月11日前后为初雪期,翌年4月1日前后为终雪期;10月26日前后为初冻期,最大冻厚为1米。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朝方一侧的地理概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的地区有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咸镜北道。该地区主要是山地,东北高,西南低,朔州地区以西则为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该地区与中国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互为犄角,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历来是帝国主义进犯中国的主要方向。

(一) 地形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5%,主要山区、高原多位于北部和东北部。其北部地势总的看是东北高亢,西南低平。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多为高原、山地,主要有:

摩天岭山脉:朝鲜北部的纵向山脉。起源于白头山(将军峰2744米)附近,向南偏东延伸,止于龙台海岸,全长约130公里。头流山以北,由南、北胞胎山、白沙峰、将军峰、冠头峰等2000米以上高峰为主体,构成连绵不断的高山地带,头流山向南,山势缓降到千米左右。该山脉遍布深峡河谷,山坡险陡,大部被茂密的森林覆盖,越野运动困难。

盖马、白茂高原:狼林、赴战岭和摩天岭三山脉之间称盖马高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达1500米,是朝鲜第一高原。除少数耕地外,大部为森林覆盖,越野通行仍困难;摩天岭山脉和咸镜山脉之间称白茂高原,平均海拔1000-1500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起伏较小,山顶浑圆而平坦。盖马高原和中国天池以西的长白山高原相对;白茂高原与中国天池以东的长白山高原相接壤。

江南山脉:起源于狼林山脉(朝鲜第二条纵向山脉)的加陵岭(1420米),沿鸭绿江左岸向西南伸展,直达义州东侧,全长230公里,同中国边境低山、丘陵区相接。除中国辽宁省宽甸县对面飞来峰(1470米)外,无千米以上高峰。该山脉受秃鲁江、忠满江等江河切割、冲刷,脉状走向不甚明显,特别是西部,多锥形独立山峰,地形互不连接,峡谷较多,对军队的行动有较大影响。

义州至鸭绿江口平原地区:主要有龙川平原,人口稠密,交通发达。鸭绿江下游,地面大部低于高潮海水面,因此筑有一些防潮、防水堤坝,对军队行动有一定影响。

(二) 河流

朝鲜北部河流,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24条,其中边境地区河流,除鸭绿江、图们江外,主要有:

虚川江:发源于两江道丰山郡的金牌岭,河道全长210.7公里,于惠山市江口洞注入鸭绿江。

长津江:发源于咸镜南道长津郡的黄草岭,河道全长261公里,于两江道新坡郡的新坡邑注入鸭绿江。

秃鲁江:发源于慈江道龙林郡的狼林山,河道全长238.5公里,于渭源郡松榛里注入鸭绿江。

忠满江:发源于慈江道松源郡的东林山,河道全长137.85公里,于雩时郡内洞注入鸭绿江。

三桥川:发源于平安北道天摩郡的佳仁峰,河道全长129公里,于龙川郡西北里附近注入鸭绿江。

西头水:发源于两江道白岩郡的挂上峰,河道全长164.1公里,于咸镜北道延社郡三长里注入图们江。

大宁江:发源于江南山脉的巨门山南侧,向南流,在博川西南汇入清川江,河道全长150.1公里,流域面积3635平方公里。

清川江:发源于狼林山脉的甲岘岭南坡,西南流,在安州西注入黄海,河道全长198.75公里,流域面积5831平方公里。

大同江:发源于狼林山脉的狼林山南坡,西南流,在南浦注入黄海,河道全长438.95公里,流域面积16673平方公里。

(三)交通

朝方边境地区的铁路、公路比较发达。主要边境口岸,都有铁路与内地相通;边境郡之间、前沿一线里之间均有公路互相连接。但交通受天候季节影响较大,有的地区冬季大雪之后,夏季山洪爆发时往往造成交通中断。

1.铁路

有4条纵干线与中国丹东、长甸河口、集安、开山屯、图们之铁路相连接。

京义线(开城至新义州):该线为朝鲜西部的一条主要干线,北经新义州与中国沈丹线相连,南经开城可达汉城,全长424.1公里。

平北线(定州至清水):该线经清水与中国上河口至凤城线相连,全长121.1公里。

满浦线(顺川至满浦):该线为北部山区通往中国的一条主要干线,朝鲜战争期间为主要的运输线之一,经满浦与中国集安至通化线相连,全长299.9公里。

元罗线(元山至罗津):该线为中部通往东北地区的唯一干线,经三峰、南阳与中国朝开、长图两线相连,全长862.1公里。

2.公路

主要纵向公路的北端均伸展到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至新义州、满浦、中江、惠山、会宁、南阳等地与通往中国东北内地的公路隔江相接。

公路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和东北部沿海等地区。西部有新义州至平壤、义州至平壤两条主要纵干线,北通中国丹东地区;中央有满浦至平壤、慈城至咸兴两条主要干线,北通中国通化地区;东北的清津、雄基、稳城、会宁地区内,有稳城至西水罗、会宁至雄基、会宁至清津3条主要干线,沟通中国延边地区与朝鲜东北海岸的联系。

沿中朝两国界江有一条横向公路,从新义州至稳城,全长1091公里。

(四)气象

朝鲜地处温带,北半部是朝鲜的低温地区,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方相比温度也较低,寒署变化较大,属亚洲大陆东海季节风带。由于地势影响,边境地区各段的气温、降雨、降雪,以及四季的划分等,亦有较大差异。从总体上看,咸镜北道与吉林省的延边地区、两江道与吉林省的白山地区、慈江道与吉林省的通化地区、平安北道与辽宁省的丹东地区相近似。

三、长白山

长白山横亘于中朝边境,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皆发源于长白山。中朝边境地区,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江河纵横,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居民地多,经济发达。

(一)长白山之区域范围和位置

长白山的区域范围在地理上有不同之含义。

广义上说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脉,或称之为长白山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东部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部山地、高原的总称,实质上是具有山系或亚山系的性质。其范围北至松花江和三江平原南缘,西至中长铁路,东至乌苏里江、兴凯湖、双城子、绥芬河口及今朝鲜北部沿海,南至中国的辽东半岛南端和朝鲜的平壤、元山一带。山系主体是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东北--西南向的数条平行山脉组成,还有一些北西、东西等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完达山、西大岭、大青山、大黑山、张广才岭(小白山)、老爷岭、方平岭(穆棱窝集岭)、龙岗山、老岭、哈尔巴岭、牡丹岭、南岗山、老松岭、长白山、千山和朝鲜境内的咸镜山(图们山)、摩天岭、狼林山、妙香山、赴战岭和盖马高原等,以主脉--长白山脉为中心,组成一个庞大的山文系列。

一般意义说的长白山,主要指长白山系的主脉--长白山脉,包括长白山火山中山、低山、丘陵、熔岩高原、台地和侵蚀剥蚀低山、残丘。其范围大致北至中国吉林省安图县的松江镇,西至抚松县,东至朝鲜境内的西头(豆)水,南达盖马高原的甲山、白岩一带。南北长约310公里,东西宽约200公里,总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

狭义上说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主峰,即海拔18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锥体。

本书所述的长白山,即一般意义说的长白山。长白山地区的北界位于北纬42°35',南界位于北纬41°15',处于中纬度位置,横跨约1.3个纬度。长白山地区的西界位于东经127°15',东界位于东经129°00',跨越近2个经度。

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位于北纬42°05'--41°55',东经128°14'--127°55'。

(二)长白山自然地理位置特征

长白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中、朝准地台的东北边缘,次一级构造单元属于辽东隆起区的太子河--浑江坳陷和铁岭--靖宇隆起。在构造体系上属于新华夏系,区内构造主要受北东向构造线控制。结晶基底由前震旦纪古老片麻岩和片岩组成,为一隆升的剥蚀面,其上复盖着厚层玄武岩。白垩纪以前的褶皱构造在地貌上已无反映,以后主要受断裂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玄武岩火山喷发作用。断裂的方向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主要为东北--西南向。本区位于新构造运动隆起区,断裂活动和火山活动也比较活跃。第三世纪末到第四世纪初,剧烈的火山活动构成本区地貌发育的地质基础。长白山位于中纬度地区,在气候带上居中温带湿润区,属季风气候。该山处于含针叶树成分的阔叶落叶林地带,还有杂木和蒙古栎林。该山位于灰棕壤地带,主要土类为暗棕色森林土、棕色泰加林土等。长白山动物区划属古北界东北亚界之东北区,森林环境为许多动物的栖息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长白山由于所处的特殊地质构造单元位置,形成丰富的矿产和火山地貌景观特征。自然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以森林资源最为突出。长白山山体高大,是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江的源头,河流水量丰沛,坡陡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火山地貌景观奇丽,天池、瀑布、温泉、流水,景色秀丽,江山如画,构成优美的旅游胜地。

(三)长白山之山名

长白山早在两千多年前即已载入史册。但长白山的名称,在几经沧桑的历史长河中,有多次演变。据历史文献记载,曾有不咸山、盖马大山、徙太山、太白山、长白山等名称。

不咸山:为长白山最早见于史载的第一个名称。战国时代称不咸山。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的名称,应与肃慎族的语言或东夷语有关。"不咸"可能为满语"伯罗聂·显乾"的音译省略,意为"长白"。

盖马大山:自汉、魏起对长白山称之为"盖马大山"。《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条下曰"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三国志》"东夷传"载:"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据考,盖马大山的"盖马"是满洲(族)语"果乐敏"的对音,女真语为"戈迷"、"戈罗",其意为"长"。盖马大山的全称应是"盖马訾大山"。訾音"斯",其意为"白",语意为"长白"。

徙太山:南北朝时,长白山称之为"徙太山"

太白山:至唐,长白山称之为"太白山"。

长白山:自辽、金起,长白山之名称开始普遍使用。清代,亦沿用长白山之名。

(四)长白山天池及十六峰

长白山是一座巨型复式火山。这座复式巨型火山锥体是自新第三纪以来的地壳间歇性抬升和多次火山喷发物堆积而形成的。长白山的地势总的特征是以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可分为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山麓倾斜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单元,大致围绕火山中心呈同心环状分布。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白头山是一座海拔2500多米的高大火山体,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之一。白头山由熔岩台地、熔岩高原和火山锥体组成。火山锥体位于雪线以上。山上终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白头山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其范围大致北起吉林省安图县的松江镇,西始吉林省抚松县,东止于吉林省和龙县境的南冈岭,南部直伸到今朝鲜境内。

白头山的中心为火山口湖。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天池水面海拔高程为2189.1米。天池略椭圆形,其中心位于北纬42°00',东经128°03'。南北径长4.4公里,东西径长3.37公里。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水面周长13.1公里。湖水最深为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湖面距周围山顶高564米,破火山口总深度为937米。天池水温为0.7°至11°C,年平均气温7.3°C,年平均水面蒸发量45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333毫米。天池的气候多变,风狂雨暴,多云雾,多雨雪。天池自11月开始结冰,翌年6月中旬解冻。湖中心附近积雪最厚,约1米,冰厚1.28米。天池水质,无色无臭,矿化变不高。水质清澈,湖水碧透,犹如碧玉,又似明镜。

白头山巅,海拔高达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即:白云峰、玉柱峰、梯云峰、卧虎峰、冠冕峰、白头峰、三奇峰、孤隼峰、紫霞峰、华盖峰、铁壁峰、天豁峰、龙门峰、观日峰、锦屏峰、芝盘峰(鹿鸣峰)。

长白山山峰无数,除环绕天池十六峰外,尚有鹰嘴峰(今名天文峰)、织女峰、落笔峰、不老峰、赤峰、双目峰、望天鹅峰、虎牙峰等。

(五)长白山三江源区

由于环境和地势的影响,长白山降水丰富,天池周围是降水中心,再加上火山地形条件,因此,在长白山火山锥体和熔岩高原上发育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河流、瀑布、泉水和湖泊。

长白山是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江三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头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有5条。在北坡是松花江正源二道松花江的二道白河。在西坡是松花江西源头道松花江的漫江和锦江。在东南坡是图们江的正源红丹水。在南坡是鸭绿江的正源暖江。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图们江的南源西头(豆)水,鸭绿江的南源虚川江。

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河流还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头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230余条,分别流入三江。又有来自南、北两个方向,计约180多条小河分别归流于三江。三江源流区的总面积约计为3.0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源为1.85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的60.4%,鸭绿江源约计0.76万平方公里,占24.5%,图们江源约计0.46万平方公里,占15.1%。天池周围内五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89万平方公里,外三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17万平方公里。

 

 

四、鸭绿江、图们江

(一)鸭绿江

江名:鸭绿江干流,汉时称马訾水,唐中叶以后始称鸭绿江。

源头:鸭绿江源,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源出长白县北长白山南麓,与图们江仅隔一岭。"意指暖江为源。

虚川江流域面积大,河流长,但流势不如暖江顺直,历史习惯一向以暖江为源,且为中朝两国界河,故仍以暖江为正源,虚川江可称为鸭绿江之南源。并以虚川江会流口以上为鸭绿江河源区。

源流:鸭绿江有两源:主源为暖江,自长白山主峰东南的白头峰东麓,东南流59公里,左会葡萄河(朝鲜称胞胎水),转而西南流,右会二十三道沟、十九道沟、梨树沟,左会佳林江、吾是川,于朝鲜惠山市的西南左会南源虚川江。从源头至虚川江口河长103公里,流域面积2392平方公里,其中中国侧828平方公里。南源虚川江发源于狼林山脉黄草岭的西南麓,河长187.5公里,流域面积5196平方公里。中国侧的河源区,均在吉林省长白县。源流切割于陡峭的喷发岩中,有的地方,河底宽不到10米,谷深达70米至100米,河道两岸森林茂密,多高山峡谷,河道坡度大,平均9.1‰,河床为大块石、砾石。

干流:鸭绿江干流以其水绿鸭头而得名。鸭绿江南流,左纳葡萄河,转西南流,右纳十九道沟,过吉林省长白县城(对岸为朝鲜惠山市),左会虚川江后,以110°角转向西偏北,左纳长津江,右纳八道沟、五道沟、三道沟,过临江镇又以80°角直奔西南,左纳慈城江,过集安县城,左纳秃鲁江,在水丰库区浑江挟众水自右岸来会,忠满江自左岸来会。鸭绿江自浑江会流后进入辽宁省,在丹东市(对岸为朝鲜新义州市)以南,复流20余里,至大东沟,注入黄海。有獐子岛(今薪岛,属朝鲜)横于江口,此处尚有小岛及五、六石礁,因分江流为两派。鸭绿江河道干流总长为790公里。河道平均坡度2.9‰,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3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61889平方公里,其中中国侧32466平方公里。

鸭绿江流长803.2公里,流域面积62703.2平方公里,为中朝两国的天然国界。该江上游(发源地至临江)穿流于高山地区,比降为万分之61,岸高20至50米,岸坡急陡,达40至45度,部分为断崖。河宽50至250米,砾石底。长白以北河窄水浅,可以徒涉;长白以西至临江,水深0.5至2米,深处达3米以上,流速0.64至1.3米/秒,7、8月水位上升1米左右。该段有临江连接中江的公路桥(混凝土结构),中朝双方交通便利。从朝方汇入的主要支流有虚川江、长津江(含赴战江)等。该江中游(临江至浑江口)穿流于山区,比降为万分之17,临江至小栗子,河宽150至300米,水深2至3米,流速0.9至1.5米/秒,除陡崖外,岸高5至20米,岸坡7至15度,岩石底,多卵石,秋皮沟附近多高3米左右锯齿石。1966年云峰电厂建成后,使水位发生很大变化:坝上至小栗子河宽500至3000米,水深6至300米,流速0.5米/秒;坝下至浑江口河宽150至300米,水深1至3米,流速0.8至1.5米/秒。便于徒涉地点有:黄柏、集安、麻线。该段有集安(满浦)铁路桥与朝方相通。该段汇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浑江,朝方有秃鲁江。该江下游(浑江口至入海口)穿流于低山和平原地区,比降为万分之7。海关村(新岛场)至拉古哨(水丰洞)间为水丰水库,宽1000至3000米,水深3至100米,流速0.5米/秒;拉古哨(水丰洞)至入海口,河宽500至1000米,入海口宽达5000米,多沙洲浅滩。岸高除陡崖外,大部为1至2米,岸坡15至45度,水深通常3米,7、8月雨季达6至9米,流速0.6至1.2米/秒。主要徒涉点有长甸河口、古楼子村等处;且有拉古哨(水丰)和太平湾大坝、上河口铁路桥、丹东鸭绿江铁路桥沟通中朝的联系。该段汇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瑷河、蒲石河等,朝方有忠满江、三桥川等。

水丰水库以西受潮汐影响,入海口附近潮差达5米。涨潮时吃水4.3米,平潮时吃水2.7米的船只可上航至浪头(浪头至丹东段河道有些淤积,尚待疏浚);丹东至太平湾水电站间可航行吃水0.8米(10至150吨)的帆船;拉古哨至集安和青石至小栗子可通行轮船。小木船可上航至十三道沟。

12月至翌年3月为结冰期,封冻日数达80至110天;上游冰厚1米左右,中游(云峰电厂至碱窖段不结冰)及下游的水丰水库冰厚0.6至0.8米;拉古哨至入海口段的江心,一般不封冻。

(二)图们江

江名:图们江名颇多。计有:驼门、统门、爱也窟、啊也苦、土门、图们、徒门、土门色禽、豆满。

驼门:《辽史》载,辽天祚五年,命驸马肖特默等将骑兵5万、步卒40万,亲军70万伐之,师至驼门,败绩。

统门:《金史》"世纪"载,景祖兵势稍振,统门水温时赫部来附。又载,天会九年,以统门水以西,和屯、锡馨、珊沁三水中以北闲田给海兰路诸穆昆。同书"埒克传"载,埒克统门,珲春水合流之地乌库里部人所居。

爱也窟:金时亦称爱也窟河。元时亦称爱也窟河,其下游段则称统门河。

啊也苦:明时称啊也苦河,其下游段则称徒们河。

土门:清初作土门。康熙年间多称土门。

图们:《圣武记》载,绥芬河在宁古塔之南,图们江之东。

徒门:《朔方备乘》作徒门。

土门色禽:《水道提纲》作土门色禽。

豆满:朝鲜则称之豆满江。

以上诸多名称,皆指图们江一江而言。"图们"为满洲语,"万"字之意。"色禽"意为河源。"豆满"为图们之音转。"驼、统皆图之双声。而土、徒又同音之轻重读也。若以土门非图们,则驼门、统门、图们、徒门亦皆各为一水矣。史籍所载之名虽殊,而其形势与中国今日所称之图们,韩人(指朝鲜人)所称之豆满,无不吻合。"

源头:《东三省纪略》记载:图们江本两源,出岭之东麓者为正源红丹水,水出岭东之三汲泡。泡水东北伏流八里有泉涌出,是为红丹水之源。东北流十七里,右岸纳小水四(皆西北流注入)。又曲折东北流四十七里,有柳洞河自右岸来注之。红丹水又东北流六十四里,与北源石乙水会焉,(自发源至此凡一百二十八里)是为图们江正源。石乙水(朝鲜称岛浪水),该水发源于长白山东麓,(西南距小白山峰三十八里,西北距长白山峰六十里)自发源处东北流二十一里,红土山水自左岸来会。红土山水源出红土山南,合圆池水(源出红土山北之圆池)东流六里注入石乙水。石乙水既会红土山水歧为二派东流九里而合,迤东曲折流六十四里,左岸纳外七道沟水。又东二十二里与红丹水会焉(自发源处至此共一百一十六里)是为图们江之分源。

图们江正源,在《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认定为红丹水。该书载:"江有两源,俱出长白县东北长白山支阜分水岭。正源曰红丹水,出岭东之三汲泡。……又东北64里与北源石乙水会。……石乙、红丹二水既会,以下始为图们江正流。迤东屈折30公里,红旗河狭众流自北岸来会。江流至此,水势乃盛。故亦称红旗河为北源,西豆水为南源也。"《吉林新志》更进一步肯定为红丹水。该书载:"夫北派红旗河自北岸来会,是为图们江上源之北派,又东流二里许至三江口,西豆水自南岸来会,是又为图们江上源之南派,自此以下,统名图们江。……夫北派、南派固不足以当上源,即源三眼泉之大浪河仅石乙水之支流,且石乙水不敌红丹水之大,亦不足以称正源。若红丹水自立穆碑以后,久已确定为正源,质之实际及载籍,无不皆然。"

红旗河发源于长白山东北之老岭,下流九十余里至三江口,为图们江上源之北派。西豆水(朝鲜称西头水),发源于朝鲜境内的鹤顶岭,河流长于红丹水。西豆(头)水在吉林省和龙市崇善(古城里)附近与红旗河注入红丹水。查西豆(头)水虽然河流较长,但流域面积小于红丹水。红丹水的河长和发源地高程又比石乙水为优,且历史早有定论,故以红丹水为正源。并以西豆(头)水河口以上为图们江的河源区。

源流:正源红丹水,发源于黄沙岭(朝鲜称虚项岭)三汲泡,河长83公里,流域面积2398平方公里。南源西豆(头)水,发源于鹤顶岭,河长117公里,流域面积2228平方公里。石乙水的左支红土水自红土山下东流3公里,左会母树林河后,东行2.6公里,左会弱水,又东南流7.8公里,右会石乙水,东行35.5公里,左会广坪沟河,再东行10公里,右会红丹水。自红丹水东北流15.7公里,左会红旗河,再东流1.5公里,右会西豆(头)水。

干流:图们江河道干流总长500.4公里,河道总高差1200米,河道平均坡度2.4‰。图们江流经中国一侧吉林省的和龙、龙井、汪清、珲春四县,延吉、图们两市。图们江东流,左会红旗河,右会西豆(头)水,然后蜿蜒曲折东北流,右会延面水、城川水,于和龙县三合镇(对岸朝鲜会宁)转而北上至图们市,左会嘎呀河,自此东流左会密江河,转向东南流,左会珲春河,右会五龙川,更继续向东南宛转回荡,过防川后,入日本海。

图们江为中、朝、俄三国的界河,流长520.5公里(其中从红土水和弱流河汇合处到中朝边界东端终点流长485.8公里为中朝边界;该江原为中朝界河,1860年中俄《续增条约》又名《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俄国界拓至图们江口东岸,故而从"土"字牌至入海口为朝鲜与俄罗斯的疆界),流域面积为41243平方公里,江左岸中方一侧的流域面积为22168平方公里。图们江在吉林省和龙县崇善(古城里)以上为河源区,发源地至三合为上游。上游段两岸山势陡峻,多峭壁,山地多次生林,河道异常弯曲,河槽宽窄不一,狭窄地段,洪水水面仅宽190米,开阔地段可达1000米。该江上游穿流于高山地区,比降为万分之74,岸坡急陡。古城里以西,河宽10至50米,砾石底,水深0.5至1米,洪水期深达2米。古城里至白金间,两岸多断崖,一般岸高10至30米,岸坡35至55度,河宽60至120米,砾石底,水深0.7至1.5米,流速1.8至2.5米/秒,徒涉困难。该段汇入的主要支流,朝方有西头水、延面水、城川水等,均河窄水浅,大部不成障碍。该江中游(三合至甩湾子),河谷逐渐开阔,山地森林逐渐减少,沿江村屯密集,两岸多农田,交通方便,开山屯至图们市一带,形成较宽的河谷盆地,河床为沙卵石,局部弯曲河段冲刷剧烈。嘎呀河会入后,流域面积增加一倍,河面展宽,水量增大。该江中游穿流于低山地区,比降为万分之14,河宽100至200米,岸高2至10米,岸坡10至20度,砾石底,水深1.5至2.5米,7、8月雨季水深4至6米,流速达4.5米/秒,流量由平时的58.5立方米/秒增至600立方米/秒。有三合、开山屯、图们市等5座桥梁沟通图们江两岸的交通。该段汇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嘎呀河,朝方汇入的支流均流短水浅,不成障碍。该江下游(甩湾子至入海口),河谷进入珲春河谷平原,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坡度减缓,水流平稳,多汊流、沙洲。珲春河口以下,两岸山地不高,多次生林,河床为细沙。该江下游穿流于丘陵、平原地区,比降为万分之5,凉水以南江宽500至1000米,入海口1500米左右。水深2至3米,入海口3.6至9米,流速1.5至2.5米/秒。该段有沙坨子、圈河2座桥梁横跨该江。该段汇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珲春河,朝方有五龙川。

11月至翌年3月为封冻期,平均封冻日数120天。冰厚0.2至0.8米,人员、马匹、车辆均可通行。

 

 

 

--------------------------------------------------------------------------------

 

中国历代王朝与少数民族在中朝边境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与地方政权

--------------------------------------------------------------------------------

 

 据史料记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远古时期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如肃慎民族与商朝,特别是与周朝来往较多。中原历代王朝尤其是比较统一、比较强盛的王朝,都把统治区域扩大到东北地区。中朝边境地区开发的比较早,地理位置也很重要,经济发展较快,因此,中原历代王朝都在这一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统治和管辖。中朝边境地区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多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如高句丽、渤海国等,东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也很重视对中朝边境地区的管辖,设立行政机构,加强统治,以巩固和保持政权的稳定。

 

一、中国历代王朝在中朝边境设立的行政机构

(一)燕、秦、汉、魏、晋设立的辽东郡

辽东设郡,始于战国燕,秦因燕,汉又因秦,魏、晋皆沿用其名。

公元前280年,燕国东扩,派大将秦开东征,战至朝鲜半岛北部,自始,燕在中国东北设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辽东郡的管辖范围,北起开原,南至大连,西起辽河,东至朝鲜的清川江,与箕氏朝鲜接壤。郡治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

秦王朝建立后,在中国东北仍设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郡下设县,右北平郡属县16个,辽西、辽东郡属县共29个。辽东郡郡治仍在襄平。

西汉辽东郡属幽州,属县18个,即:襄平、新昌、无虑、望平、房、候城、辽队、辽阳、险渎、居就、高显、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蕃汗、沓氏。

东汉初,辽东郡属青州,后又改属幽州,省居就、武次二县,分房、险渎两县属辽东属国,又分候城、辽阳、高显三县属玄菟郡,领前汉18县中的11县。

东汉末,公孙度割据辽东,对郡县设置有所变动,但辽东郡仍然存在。

景初二年(238年),魏灭公孙渊,"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幽州"。又分望平属玄菟郡(《晋志》)。据吴增仅《三国郡县表》所列,魏辽东郡领襄平、汶、安市、西安平、新昌、平郭、沓(东沓)、北丰8县。谢钟英《三国疆域表》补辽隧,共9县。

《晋书·地理志》:"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五置平州。"又,咸宁三年(277年)九月司马蕤封"辽东王",太康四年(283年)徒来王,不久即被杀(《武帝记》)。辽东封国自277年至283年,仅存在7年,此前、此后都是辽东郡,郡治襄平城在今辽阳市老城区。

据《晋志》,辽东国统8县:襄平(东夷校属所居)、汶、居就、乐就、安市、西安平、新昌、力城。其中唯有乐就、力城为晋代新设。

(二)汉设立的苍海郡

汉苍海郡设于公元前128年。《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载:"东夷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降,为苍海郡。"武帝任彭吴管辖全郡。该郡辖境为今朝鲜江原道和韩国江原道。郡治所在,因史文失载,不详。

《三国志·传》谓:"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穷大海,今朝鲜之东,皆其地也。……自单单大山岭以西属乐浪;自岭以东七县都尉主之,皆以为民。后省都尉,封其渠帅为侯,今不耐皆其种也。"

公元前126年,汉又罢苍海郡。不久,又设临屯郡辖其地。据《汉书·武帝纪》引《茂陵书》所载:临屯郡辖十五县。但15县之名称仅知岭东6县。即单单大岭以东之6县,即东、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等县。

(三)汉设立的乐浪郡、临屯郡、真番郡、玄菟郡

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灭卫氏朝鲜后,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1.乐浪郡:乐浪郡最初设置于公元前108年。《史记》、《汉书》之朝鲜列传及《汉书》之武帝纪、地理志乐浪郡下班固原注皆有详载。乐浪郡最初设置为11个县,即朝鲜、邯、水、黏蝉、遂城、增地、驷望、屯有、镂方、浑弥、吞列县。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汉撤真番郡和临屯郡,分别并入乐浪郡、玄菟郡。原真番郡之含资、带方、海冥、列口、长岑、昭明、提奚等7县并入乐浪郡。归乐浪南部都尉管辖,南部都尉治所在昭明县。

其后,玄菟郡徙治高句丽县,自单单大岭以东,沃沮、秽貊皆属乐浪郡。"后以境土广远,复以岭东7县,置乐浪东部都尉"。岭东7县为东、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夫租(即沃沮)。其中沃沮原属玄菟郡,其余6县皆属原临屯郡。至此,乐浪郡及其南部都尉、东部都尉共辖25县:朝鲜、邯、水、含资、黏蝉、遂城、增地、带方、驷望、海冥、列口、长岑、屯有、昭明、镂方、提奚、浑弥、吞列、东、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夫租。

西汉乐浪郡疆域最广,北以水即今清川江与辽东郡为界,南到今海州湾,包括全部黄海道在内,东西都到海,东边从今东朝鲜湾到江陵一带,西边从今西朝鲜湾到海州湾。

东汉时,乐浪郡撤销东部都尉(即单单大岭以东7县),乐浪郡只辖18县。204至221年,公孙康割据辽东时,将乐浪郡南部都尉所辖七县从该郡中析出,设带方郡,故乐浪郡只辖11县。魏灭公孙氏割据政权后,乐浪郡辖朝鲜、屯有、浑弥、遂城、镂方、驷望6县。此外,邯、水、占蝉、增地、乐都等县,魏时有无未详。

晋代,乐浪郡统6县,即魏所属6县。西晋末,辽东张统据乐浪、带方两郡,与高句丽王乙弗利相攻,连年不解。乐浪王遵说统投奔慕容。此时,慕容经营辽西,政权稳定。313年,辽东张统来归,复置乐浪郡,郡治为棘城(辽宁省义县北),乐浪郡内徙。慕容立国后,是为前燕,攻高句丽,毁其都,又夺回乐浪郡旧地。此后,原乐浪郡之地为前燕、后燕、北魏等国与高句丽反复争夺,朝夕易主,终为高句丽所据。

乐浪郡所属各县:

朝鲜县:今朝鲜平壤市西南一里余之土城洞。两汉、魏晋之乐浪郡皆治朝鲜县,即箕氏朝鲜、卫满朝鲜京都王俭城。

邯县:今朝鲜平安南道顺安以西。

水县:今朝鲜慈江道熙川郡迤东院站一带。

黏蝉县:今朝鲜平安南道龙冈郡西于乙洞古城。

遂成县:今朝鲜平壤市西南江西迤西之咸从里。

增地县:今朝鲜平安南道安州附近。

驷望县:今朝鲜平安南道江东郡附近。

屯有县: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

镂方县: 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阳德二郡之间。

浑弥县:今朝鲜清川江南。

吞列县:今朝鲜平安南道宁远附近。

含资县:今朝鲜黄海北道瑞兴郡。

带方县:为今朝鲜黄海北道凤山郡土城内。带方县东汉末年为郡。

海冥县:今朝鲜黄海南道海州附近。

列口县: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郡。

长岑县: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郡。

昭明县:今朝鲜黄海南道信川郡西湖里。

提奚县:提奚县,两汉时属乐浪郡,晋时属带方郡。

东县:今韩国江原道江陵。东县,曾为临屯郡治,后并入乐浪郡。

不而县(亦称不耐县):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

蚕台县:今韩国江原道襄阳迤北。

华丽县: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附近。

邪头昧县:今朝鲜江原道通川附近。

前莫县:今朝鲜江原道通川与高城之间。

夫租县:今朝鲜咸镜南道之咸兴。夫租县,(亦称沃沮县)原属玄菟郡,并为其郡治。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由沃沮县徙治高句丽县后,沃沮县并入乐浪郡。

2.临屯郡:临屯郡之辖县,据《汉书》"武帝纪"引《茂陵书》所载,辖县15个。但是,15个县的名称仅知岭东6个县,即单单大岭以东的六个县,即东、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等县。6个县的位置已在乐浪郡中叙述。临屯郡治为东县。临屯郡辖境约为今朝鲜江原道和韩国江原道。南至今庆尚道北界小白山、竹岭一带,北至今咸镜南道定平一带,东临日本海,西至今江原道西界之分水岭。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汉撤真番郡、临屯郡,将其地分别并入乐浪、玄菟郡。临屯郡原辖之东、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等6个县皆并入乐浪郡,属该郡东部都尉(东部都尉辖7个县,还有原属玄菟郡的夫租县亦随之并入)。

3.真番郡:真番郡之辖县,据《汉书》"武帝纪"引《茂陵书》载,辖县15个。但是,仅知15个县中7个县的名称,即含资、带方、海冥、列口、长岑、昭明、提奚等7个县。真番郡辖境为今朝鲜慈悲岭以南之黄海道大部分及南汉江以北韩国京畿道一部分。真番郡治为霅县。

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汉撤真番郡、临屯郡,将其地分别并入乐浪、玄菟郡。真番郡原辖属的含资、带方、海冥、列口、长岑、昭明、提奚等7个县并入乐浪郡。属乐浪郡南部都尉。

4.玄菟郡:西汉时,玄菟郡辖沃沮县、高句丽县、上殷台县、西盖马县。沃沮县为玄菟郡郡治。玄菟郡最初设置时面积很广:东临日本海,东北至今图们江流域,西北包括今辽宁省新宾、清原二县辖境,西南则约以今朝鲜境内昌城、熙川、宁远、定平一线与辽东、乐浪二郡为界。

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汉撤真番郡、临屯郡,将其地分别并入乐浪、玄菟郡。因沃沮地为夷貊所侵,玄菟郡郡治乃由沃沮县迁至高句丽县。沃沮(夫租)县改属乐浪郡,为单单大岭以东7县之一。乐浪郡东部都尉设置后,沃沮县在其治下。

东汉和帝在位时,国势渐衰,高句丽数犯边境。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分辽东郡之高显、候城、辽阳三县改属玄菟郡。玄菟郡治由高句丽县再度内徙至今沈阳市东上柏官屯。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割据辽东,自立为平州牧,治襄平,分其地为辽东、中辽、辽西、玄菟、乐浪、带方郡。

东汉末年,高句丽乘中原多故,欲扩张势力,遂向辽河流域进军。是时,公孙度新立势强,不甘受其威胁。公孙度之子公孙康,乘高句丽王子争权之机,出兵击高句丽并破其都城。公孙康顺势进军朝鲜半岛,收复两汉时期旧地,乐浪、玄菟郡又为其所属。

238年,曹魏破辽东城,灭公孙氏政权,玄菟郡为魏所属。是时,玄菟郡辖有高句丽、高显、辽阳、望平4县。

继魏之后为西晋。晋复置平州,治襄平,玄菟郡在其辖内。《晋书·地理志》记玄菟郡统高句丽、望平、高显3县,省辽阳县。

337年,慕容称燕王,是为前燕。其后,前燕与高句丽争夺辽东和玄菟、乐浪,前燕胜,其地为前燕所属。

高句丽在逆境中复苏,到了广开土王(好太王)时代,在与前燕、后燕和北魏的抗争中取胜。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十四年),高句丽尽得辽东、玄菟两郡之地。至此,辽河以东为高句丽所据。

玄菟郡所属各县:

沃沮(夫租)县:今朝鲜咸镜道及两江道。沃沮,亦称东沃沮,《后汉书》、《三国志》均有传。《三国志·东沃沮传》云:"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盖马大山即今长白山之南的狼林山,介于咸境南道及慈江道之间;所滨大海即日本海。

沃沮(夫租)城,今朝鲜咸镜南道之咸兴。沃沮县治即玄菟郡初治沃沮城,可称为第一玄菟郡治。玄菟郡于汉昭帝始元五年由沃沮城徙治高句丽县(第二玄菟郡治)后,沃沮城作为沃沮县归属乐浪郡。

高句丽县:西汉时的高句丽县,为今辽宁省新宾县兴京老城附近。高句丽县以当地居民多为高句丽人而得名。高句丽人,中国文献记为高句丽、句丽、高丽,周初被称作高夷,是起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珲江、鸭绿江流域。汉武帝时,以高句丽人聚居区为高句丽县,归属玄菟郡管辖。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郡治由沃沮城迁至高句丽县。《汉书·地理志》云:玄菟郡以高句丽为首县,此即昭帝始元中内徙之郡治。同书又谓高句丽县有:"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隧入大辽水。"辽水为今浑河,《水经注》谓之小辽水,源出辽宁省清源县治东北之三通背岭。高句丽县,因当地有高句丽族居住得名。西汉末,夫余人邹牟带一支人南下至桓仁一带,与当地卒本夫余人融合,后又与高句丽人融合,沿用高句丽为族名,后又改用其为国名。约在107年(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玄菟郡郡治再次内徙,因此,东汉、三国、两晋时的高句丽县,在今辽宁省沈阳城东上柏官屯(第三玄菟郡治)。

上殷台县:今吉林省通化市。

西盖马县:西汉时,西盖马县在今朝鲜鸭绿江左畔楚山附近。《汉志》载,玄菟郡统县3,其一为西盖马。

东汉时,西盖马县在今辽宁省抚顺市劳动公园内古城址。玄菟郡徙治高句丽县的同时,西盖马县似亦由今朝鲜境内鸭绿江左岸楚山附近向西北方迁移。

(四)带方郡

公孙康设带方郡。204至221年,公孙康任辽东太守时,从乐浪郡中划出南部都尉所辖7县为带方郡。《三国志》载"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带方郡辖境为今朝鲜黄海道的中部和西部,郡治为带方县。带方郡所辖之带方、含资、海冥、列口、长岑、昭明、提溪等7县各自地点,已在乐浪郡中叙述。

魏将带方郡归属平州。魏明帝景初二年 (238年),魏帝遣司马懿攻打辽东,破襄平,公孙氏地方割据政权覆灭。而后,魏军又"潜军浮海"收乐浪、带方二郡。于是,魏在原公孙氏政权控制区内,设平州,下辖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五郡,置东夷校尉于襄平统管之。其后,平州又合并于幽州。

晋带方郡属平州。晋代魏而兴,将魏之带方郡归属平州,仍辖南部都尉7县。

带方郡为高句丽所据。《三国史记》卷一七丽纪载:美川王同年冬,"侵乐浪,虏获男女二千余口",明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带方郡为高句丽所据,是为313年。

(五)唐设立的安东都护府

1.安东都护府总说:辽东自战国燕开始设置郡县,历秦、两汉、魏、晋都曾在这里设官管辖。东晋末,高句丽乘中国割据混战局面,从当时割据于辽东的后燕政权夺取了辽东,直到7世纪中叶,占据了260余年。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其年十二月,分高(句)丽地为九都护府,四十二州,一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761年废。

起初,安东都护府所辖为高句丽旧壤全境,其北起松花江与嫩江交汇一带,南达朝鲜半岛的汉江流域,东临大海,西接辽河。后来,唐将江以南之地赐予新罗。故唐安东都护府,西以辽水与营州及松漠都督府接界;南以江(今朝鲜大同江)与新罗接界;北境最初包括渤海最盛时所设南海、鸭绿、显德(扶余)、龙原(栅城)四府地面。

唐安东都护府,初治今朝鲜平壤,唐命薛仁贵为安东都护。安东都护府治于上元三年(676年)移至辽东城,仪凤二年(677年)又移至新城,开元二年(714年)再移至平州(今河北省卢龙县),以平卢节度使兼领安东都护。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辽东的控制,而安东都护府辖区内的政治中心,仍在辽东城,直到都护府废置以后二三十年。天宝二年(743年),安东都护府治又移至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亦说辽宁省北宁市)。

2.安东都护府所辖府、州:安东都护府下属都督府、州、县。《新唐书·地理志》列举了九个都督府,惟州名"后所存州止十四"均在中国东北境内。

新城州都督府:今抚顺城北的高尔山山城。

辽城州都督府:即辽东城,初该名为辽州,后因称为辽城州。府治为今辽阳市老城。

哥勿州都督府:今吉林省集安市城之石城旧址。

卫乐州都督府:今吉林省辉南县辉发城旧址。

越喜州都督府: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部的南部滨海一带。

建安州都督府:辽宁省盖州市东北十五里青石关堡高丽城村的东山高句丽旧山城址。

舍利州都督府、居索州都督府、去旦州都督府,其地不详。

3.安东都护府所辖诸城

辽东城(安东都护府治、辽城州都督府): 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

新城(677至714年安东都护府治、新城州都督府):今辽宁省抚顺城北高尔山山城。

玄菟城:今辽宁省沈阳市东陵上柏官屯古城。

盖牟城:今辽宁省抚顺市劳动公园古城。

白崖城: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南50余里大安平镇石城子。

安市城: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南15里营城子(英城子)古城。

建安城:今辽宁省盖州市东北15里青石关古城。

延津城:今辽宁省铁岭市城区。

南苏城:今辽宁省抚顺市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

木底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木奇镇。

苍岩城:今吉林省集安市西北60公里左右新开河口霸王朝山城。

哥勿城:今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子区三合堡山城。

乌骨城:今辽宁省凤城市东南10里凤凰山古城。

积利城:今辽宁省复县龙潭山古城(得利寺)。

卑沙城:今辽宁省金县大赫山(大和尚山)古城。

石城:今辽宁省庄河县西北50里城儿山古城。

都里镇:今辽宁省大连市老铁山东石岚子。

青泥浦:今辽宁省大连市西南小平岛。

三山浦:今辽宁省大连市附近三山岛。

石人汪:今辽宁省庄河石城岛。

泊城:今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古城。

泊口:今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东40里蒲石河口东岸。

大行城:今辽宁省丹东市西南32里娘娘城。

平壤城(668至676年安东都护府治):今朝鲜平壤市。《新唐书·高丽传》载:"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水。"即今平壤市。

(六) 辽设立的东京道

契丹人建国以后,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在其疆域内设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五道。中朝边境地区属东京道管辖。

辽东京道辖辽阳府、黄龙府和辽代女真各部。辽东京道辽阳府所属之定州(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以东)、保州(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及新义州之间)、宣州(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城)、怀化等,俱在鸭绿江下游的东南岸。

辽东京道黄龙府之定州,为今朝鲜咸镜南道定平。《东国舆地胜览》卷四八,定州都护府建置沿革下载:"古称巴只,一云宣威。高丽成宗二年,置千丁万户府。靖宗七年始筑城堡,置关门,为定州防御使。高宗时没于元。恭愍王五年遣兵收复。升都护府。本朝因之,太宗十三年以与平安道定州同名,改今名。"另据《高丽史》记载,文宗时,定州界外东女真部落先后归附于望氏高丽。高丽在今咸兴、洪原、北青一带设有15个州。其后完颜部兴起,南向经略,与高丽在此地区发生冲突。睿宗二年(辽乾统七年,1107年),高丽将此地区收入版图,遣诸将定地界,筑雄、英、福、吉4州城。翌年,复置咸州大都督府及公险镇。但未几完颜大军南下,高丽被迫撤守,仍以定州为界。睿宗四年(辽乾统九年)遣都官郎中李国琼入辽,奏还女真九城。定州以北地区又为女真所有。

辽东京道所属女真各部之鸭绿江部、长白山部,居住在今朝鲜西北部、东北部。

(七)金设立的上京路、东京路

金国在东北地区所建立的地方行政区有四路,即东京路、咸平路、上京路、北京路。其中东京路和上京路管辖到中朝边境地区,两路管辖府、州的情况是:

东京路:辽郡名东平,辽天显三年升为南京,府曰辽阳,十三年更为东京,金国沿用。

辽阳府:金置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领有辽阳、鹤野、宜丰、石城四县。

澄州:(今辽宁省海城市)领有临溟、析木二县。

沈州:(今沈阳市老城)。

贵德州:(今辽宁省抚顺市高尔山下古城)领有贵德、奉集二县。

盖州:(今辽宁省盖州市)治所在建安县,即辽之辰州。

复州:(今辽宁省复县境内复州城)领有永康、化成二县。

来远州:在(今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东)鸭绿江中黔定岛上,黔定岛亦作黔同岛或黔洞岛。

婆娑(速)府:治所在今辽宁省丹东市东北20里九连城(亦称在蒲石河口)。

上京路:金国旧地,国初称内地。天眷元年(1138年)号上京,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迁都燕京,削上京号,止称会宁府,大定十三年(1173年)复为上京。

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境内)故址在今哈尔滨市东南8里的白城。

肇州(依郭始兴县):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站南的吐什吐。

隆州(依郭利涉县):今吉林省农安县。

信州(依郭武昌县):今吉林省怀德县(即公主岭市)秦家屯古城。

蒲与路:今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

合懒路(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附近。

速频路:(地点不详)。

金时,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疆界依如辽时,大体上仍以清川江流域为界。金东京路之婆娑(速)府路、上京路之曷(合)懒路与高丽交界。

金东京路辽阳府之婆娑府路(亦称婆速府路),府治在今丹东市东北九连城(亦称在丹东市东北蒲石河口)。金初置统军司。金天德二年(1150年)金置总管府。金帝亮贞元元年(1153年),婆娑府路总管与曷懒路总管并列为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婆娑(速)府路东南部位于今朝鲜半岛西北部,与高丽交界,大抵如辽时之女真鸭绿江部与高丽交界相同。唯一变化是金将原辽之保州赐给了高丽。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高丽仁宗八年),鸭绿江下游南岸之保州为高丽所有。于是,鸭绿江下游入海地段遂为金与高丽之疆界。

金上京路之合懒路(曷懒路)为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5里处。《金史·地理志》载:"合懒路,置总管府。贞元元年(1153年)改总管为尹,仍兼本路兵马都总管。承安三年(1198年)设兵马副总管。"注文称:"西北至上京一千八百里,东南至高丽界五百里。"同书"太宗纪"天会二年五月乙己下称:"曷懒路军帅完颜忽剌古等言,往者岁捕海狗、海冬青、鸦鹘于高丽之境。……"又《蒲查世杰传》亦称"曷懒地接高丽。"《东国舆地胜览》载:"咸兴府本高丽旧地,久为女真所据。高丽睿宗二年,命尹权等逐女真。三年置咸州大都督府,……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真。"同书咸兴府古迹项下称:"元置合兰府,其古治在今府南五里。"元代的合兰府承自金代,故金之合懒路总管府亦在今咸兴城南五里处。曷懒路与高丽的疆界为定州(即今朝鲜咸镜南道的定平)以东的都连浦。

(八)元设立的辽阳行省

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年为元世祖至元元年) 设置辽阳行省,其管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另有驿站百二十处,省府设在辽阳路(今辽宁省辽阳市)。其辖境北起外兴安岭,南至大连;西接岭北行省、中书省,东北达库页岛,东南括朝鲜半岛北部,直抵日本海。元辽阳行省下辖辽阳路、广宁路、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司、大宁路、东宁路、沈阳路、开元路、合兰府水达达路等。

1.辽阳路。辽阳路金为东京路。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置东京总管府,降广宁为散府隶之。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又割广宁自行路事,直属于省。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以婆娑府、懿州(州治在今阜新县东北塔营子屯古城址)、盖州(州治在今盖州市)归属辽阳路。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改东京路为辽阳路,后又废婆娑府为巡检司。

辽阳路西抵辽河与广宁路交界,南部包括整个辽东半岛,东至鸭绿江,北接沈阳路。在懿州未隶省前,广宁路之北也属辽阳路。辽阳路之路治为辽阳县,即今辽阳市。

2.开元路。《元史·地理志》载:"开元路,古肃慎之地,隋唐曰黑水靺鞨。……东濒海,南界高丽,西北与契丹接壤,即金鼻祖部落也。……元初葵巳岁(1233年),出师伐之,生擒万奴,师至开元、恤品,东土悉平。开元之名始见于此。"《元一统志》称:"开元城西南曰宁远县,又西南曰南京(延吉市东大古城),又南曰合兰府(朝鲜咸兴),又南曰双城(朝鲜永兴),直抵高丽王都。正西曰谷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附近),西北曰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即金之会宁府。"清代人论开元辖境亦称:"元初开元一路所辖至广,凡吉林、宁古塔等地皆在其中矣。"

开元路辖境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南部;黑龙江省中部和东南部、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东部;吉林省全部;辽宁省北部及东南部;朝鲜慈江道、两江道和咸镜北道、咸镜南道。开元路治黄龙府。

元开元路所属府、州、县、所:

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城。元代于太宗七年(1235年)立开元万户府,后移至黄龙府。黄龙府沿用辽代旧名。元世祖至元四年(1268年)设辽东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改为开元路。开元路后来移治咸平府。

咸平府:今辽宁省开原县老城镇。

合兰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5里古城。元合兰府沿袭金代的曷懒路合懒府。

开元万户府: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5里大古城。

南京万户府(隶开元路):今吉林省延吉市东15里城子山山城。

双城总管府(1258至1356年):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双城,元代设总管府,《高丽史》中叙述甚明,双城总管府设在朝鲜和州,即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城。双城设总管府见于《高丽史》,"高宗四十五年(1258年),蒙古兵来侵,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青叛,杀兵赐使慎执平,以和州迤北附于蒙古。蒙古乃置双城总管府于和州,以晖为总管,青为千户以治之。……恭愍王五年(1356年)七月,遣枢密院使柳仁雨攻破双城,……没于元凡九十九年,至是始复之。"元代在今朝鲜的永兴设双城总管府,历时99年。

奚关总管府:今吉林省珲春市西高丽城村。

肇州(肇州屯田万户府):今黑龙江省肇东县西南四站乡的八里城。

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

宁远县:今吉林省汪清县境。

古州千户所: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世环镇。

牙兰千户所: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塔乌黑河流域。

鲸海千户(所):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约色河流域。

失怜千户所: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苏祖河流域。

朵因温都儿千户所: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西北多永乌哈达。

恤品路:今大绥芬河以东,兴凯湖以南地区。

茶剌罕:今黑龙江省青冈、望奎、铁力一带。

剌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拉林镇。

3.东宁路。东宁路,《元史·地理志》记载本高句丽平壤城,"至元六年李延龄、崔垣、玄云列等以府州县镇六十城来归。八年改西京为东宁府。十三年升东宁路总管府,设录事司。割静州、义州、麟州、威远镇隶婆娑府。"路治在今朝鲜平壤。东接合兰府,南以慈悲岭为界。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东宁路寄治于辽阳府,其属地归高丽,与此同时,静、义、麟三州及威远镇也归高丽管辖。鸭绿江下游为辽阳行省与高丽的分界线。婆娑府改为巡检司,成为边界要冲。

(九)明设立的辽东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明王朝建立后,在东北废除元之辽阳行省,设置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和若干属部,并设置总管东北地区的官员和机构,继续统治元朝所统治的辖区。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雅布洛诺夫山脉,经石勒喀河,沿外兴安岭,东达乌得河(即乌第河),而至北海(今鄂霍茨克海)。这个疆域包括整个黑龙江流域南北地区和海东的库页岛在内。东至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南接鸭绿江、图们江。明虽然在鸭绿江以南的领土尽失,但图们江南北地带依然为明之疆域。

1.辽东都指挥使司。1371年(明太祖洪武四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归降明朝,明在此设立辽东卫。同年7月,设定辽都卫指挥使。1375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0月,改为辽东指挥使,简称辽东都司。明辽东都司治所在辽阳市老城。

辽东都司地理位置异常重要:"东逾鸭绿而控朝鲜,西接山海而拱京畿(今北京地区),南跨漠渤而连青冀,北越辽河而亘沙漠。"辽东都司的辖区,即今辽宁省的绝大部分。辽东都司下设三万卫、辽海卫、铁岭卫、沈阳中卫、广宁卫等25个卫。

辽东都司与朝鲜接界的卫、所、城、站有:

宽奠堡:今辽宁省宽甸县。

大奠堡:今宽甸县南坦甸。

永奠堡:今宽甸县东南永甸。

长奠堡:今宽甸县南长甸镇。

险山堡:今凤城市东南土城子。

九连城(镇江堡):今丹东市东九连城。

汤站堡:今凤城市南汤山城。

定辽右卫:今辽宁省凤城市。

樟子岛:今东港市南薪岛(属朝鲜)。《龟城邑志》称:"薪岛即樟子岛",为明东江驻军毛文龙部所据。

鹿岛:今东港市西南大鹿岛。

2.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明朝于1371年派都指挥马云、叶旺进入辽阳设定辽都卫时,就着手收复全部东北地区。派出官员到黑龙江下游吉列迷等族"累加招谕"。由于元的残存势力阻隔,未能实现。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派冯胜为大将军率兵出征纳哈出,夺取金山之战胜利,去女真招抚的道路畅通。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使再往奴儿干,取得很大成果。次年,在黑龙江下游建立奴儿干、建州等九卫。尔后,逐渐扩大,增置一百一十五个卫,从而需要高一级的机构管理。

永乐七年(1409年),明政府正式设置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自1409年到1447年,又新增设69个卫,共为184卫,还有所20,地面、城、站58,总称184卫。

据《明实录》成化十四年(1478年)记载,仅海西部的卫所就达200多个。到万历时,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所属卫所,包括兀良哈三卫在内,共有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称384卫。

奴儿干都司的辖区,据《寰宇通志》"女直志"称:"其地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北至奴儿干、北海"。即北起今俄罗斯萨哈林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中部、阿穆尔州、赤塔州,南到吉林省集安市、白山市、图们市,西起今内蒙古东部东到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奴尔干都司与朝鲜接界的卫、所、城、站有:

建州卫:建州卫设立于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是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最早的卫所之一,卫治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建州卫经明朝政府批准,迁徙至婆猪江(佟佳江)流域居住。1438年,《明实录》英宗朝卷四十三记载:正统三年六月,李满住奏:"旧住婆猪江,屡被朝鲜国军马枪杀,不得安稳,今移住灶秃山东南浑河上"。灶秃山,清称"呼兰哈达",在苏子河上游南岸,图赫阿拉旁,即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镇,即清代的兴京。是年,迁徙至此。

建州左卫(1405至1433年):治所在今图们江南岸朝鲜会宁城。建州左卫是从建州卫析置的,析置时间当为永乐三年(1405年)。《朝鲜实录》记载,永乐四年春三月丙申条则谓"贺正使姜恩德等回至京师,通事曹显启曰:吾都里万户童猛哥帖木儿等入朝,帝授猛哥帖木儿建州卫都指挥使,赐印信,……。"文中称猛哥帖木儿的辖地是"吾都里",实即建州左卫的前身。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朝鲜会宁、钟城、稳城、庆源等地。

毛怜卫:今吉林省延边嘎呀河以东地区。明永乐初,在设立建州卫以后,又遣使召谕图们江与东海滨一带女真部落,于是毛怜等处首领阿古车、把儿逊与吾音会(吾都里)的猛哥帖木儿于永乐二、三年间同时受诏任指挥使。毛怜卫首领阿古车,朝鲜史说他"居处豆门"。豆门即土门、图们。可见设卫之时,毛怜位于朝鲜东北面境外,图们江北等处。

哈兰城卫:今吉林省和龙市东古城。该卫于永乐五年(1407年)与喜乐温河等12卫同时设置。

童宽山卫:今吉林省珲春市通肯山。该卫设置于永乐六年(1408年)二月,为同时设立的弗朵秃河等12卫之一。

卜忽秃河卫: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的布尔哈通河流域。该卫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与阿尔温河、可河等三卫同时设立。

(十)清设立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

清初,清在东北的辖区,与明在东北的辖区相当,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清中期,与俄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被俄侵占,辖区缩小。清末,在东北改设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1.盛京将军辖区: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自东京辽阳迁都沈阳,天聪八年(1634年)"升为盛京"。清入关后,以盛京为留都,山海关以东,内(外)蒙古东部,东至日本海,南至鸭绿江、图们江,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奉天府尹和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辖地区皆属盛京统部。

盛京将军管辖的区域是奉天府尹所辖奉天府、锦州府和兴京属地(即后金始设之都,后迁辽阳)。相当于今辽宁省辖境之大部,北至昌图县,南到大连市,西抵山海关,东至鸭绿江。

奉天府,府治为沈阳市旧城。顺治十四年(1657年)"设奉天府,置府尹",领州二(辽阳州、复州),县六(承德、海城、盖平、宁海、开原、铁岭),厅三(新民、岫岩、昌图)。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兴京城置厅。奉天府辖境,北起昌图,南至大连,西抵辽河,东至鸭绿江。

奉天府与朝鲜接界的州、厅、城有:

岫岩厅:为今辽宁省岫岩县。

兴京厅:为今辽宁省新宾县西30里老城。

凤凰城:为今辽宁省凤城市。《嘉庆一统志》卷60奉天府载:"凤凰城在岫岩厅东二百七十余里",明筑此城,清初设兵把守,乾隆四十一年增设巡检司,属岫岩通判管辖。后"奉天府尹新设凤凰直属厅"。

2.吉林将军辖区:清初,在吉林地区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将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将军,仍驻宁古塔。康熙十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宁古塔将军为吉林将军。吉林将军辖区,北起俄罗斯的萨哈林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中部,南至鸭绿江上中游和图们江流域,西起哈尔滨市,东至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吉林将军辖区与朝鲜接界的区域有:

宁古塔副都统辖区。清初,在宁古塔设昂邦章京及副都统。康熙十年(1671年),副都统移驻吉林。康熙十五年(1676年)复移副都统府镇守宁古塔。宁古塔副都统辖区,包括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鸡西市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清在珲春置协领,隶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珲春协领管辖图们江北延边地区。1881年,清于珲春设副都统,管辖范围仍为延边地区。同年,在珲春设招垦总局,于南冈(今延吉市)、东五道沟、黑顶子设招垦分局。1890年,清将招垦局改为抚垦局,并将总局移至局子街(今延吉市)。1902年,清为增强边境地区防务,于局子街增设延吉厅。延吉厅最高长官为抚民同知,兼理事衔,正五品,属吉林分巡道。延吉厅下辖和龙峪分防厅、巡警局、通商局、山海税局、荒务局、交涉局等机构。和龙峪分防厅设经历一人。除延吉厅外,仍有珲春副都统及其下属协领、佐领、骁骑校等官,仍有辖治延边之职权。

吉林副都统辖区。雍正三年(1725年)复设吉林副都统。其辖区范围:北起今吉林省松原市,南至今吉林省集安市,西起今吉林省四平市,东至今吉林省抚松县。吉林副都统辖区与朝鲜接界的州、府、厅、县有:

塔甸: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清光绪三十二年设长白府,府治为塔甸。

双甸子:今吉林省抚松县。清宣统元年设县,治双甸子。

帽儿山:今吉林省临江市。清光绪二十八年设县,治帽儿山。

通沟:今吉林省集安市。光绪二十八年设县,治通沟。

 

 

二、中国少数民族在中朝边境建立的地方政权

(一)箕氏朝鲜、卫氏朝鲜

1.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箕子之名,始见于《易经》。箕子,名叫胥余,是殷王朝辖下的箕国(今山西省蒲县箕城)之君,子爵;他曾任殷纣王的太师,位列三公之首;他还是纣王的亲族,或是纣王的叔父,或是纣王的叔伯长兄。《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箕子"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

箕氏朝鲜的建立。《尚书大传》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鲜封之。箕子受周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武王因其朝而问'洪范'。"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殷后,殷朝贵族箕子不肯臣服西周王朝,率领一批殷朝遗民东走朝鲜。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也把箕子封为朝鲜侯,于是箕子在周武王第十三年来朝周,接受封号,周武王还同他讨论了治国之策。箕子再回到朝鲜,在"明夷"人居住地区建立政权,以武王所封朝鲜为国号,设都城于王俭城(今平壤),建立箕氏朝鲜。由此可知,箕氏朝鲜和其他诸侯一样,都隶属于西周,均为自治性质的地方政权。

箕氏朝鲜的疆域。箕子受封之地为今平壤市(东平壤)。《三国遗事》记载:檀君"都平壤城(下小字注:今西京。""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檀君乃移于藏唐京。"由此可知,平壤是箕氏朝鲜的国都。《高丽史》记载:肃宗七年(1102年)十月壬子朔,"礼部奏:'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而不载祀典。乞求其坟莹,立祠以祭。'从之。"高丽在箕子墓旁建立了箕子祠。《朝鲜金石总览》记载:"箕子宫遗址在平壤正阳门外。"又云:"井田在平壤外城内,箕子区划遗迹宛然。"这块石碑系李朝英祖元年乙巳(1725年)立于平壤东町正阳门外。平壤市原箕林里还有"箕子墓斋室碑"。1960年以后,箕子墓被毁掉,传说墓内什么也没有,但未见正式报告。

西周末年,王权衰弱,中原诸侯兴起,争夺霸权。此时,箕氏朝鲜也在发展势力,其全盛时的领域,南抵今韩国的京畿道,北至辽宁东部,到战国时燕国与箕氏朝鲜一度以辽河一带为界。箕氏朝鲜随着领域的扩大,"自称为王","欲西进击燕","燕乃谴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里,至满潘汗为界。"至公元前280年左右,箕氏朝鲜与燕以满潘汗(今朝鲜清川江)为界,箕氏朝鲜的势力退到清川江以南。到了公元前2至1世纪,朝鲜半岛南部居住着韩人,分为马韩、辰韩、弁韩,于是,箕氏朝鲜与"三韩部落联盟"以临津江为界,亦曰以汉江流域为界,或曰以"三八线"为界。箕氏朝鲜延续40余代千余年,至汉初为燕人卫满所灭。

2.汉约卫满为外臣

《史记·朝鲜列传》记载:"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索隐"按:"《汉书》:满,燕人,姓卫,击破朝鲜王而自王之。"公元前195年,西汉异姓王燕王卢绾造反,逃奔匈奴,他手下一个叫卫满的燕人亡命到箕氏朝鲜,"居秦故地上下鄣"。朝鲜王"准信宠之,拜以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令守西边。"这里所说的"居秦故地上下鄣"和"令守西边"为同一地区。早在秦朝时,箕氏朝鲜王否畏惧秦朝进攻其国,主动表示服属于秦朝,所以秦始皇再未前进,只派蒙恬筑长城到辽东,而留下一个空地,"属辽东外徼"。上鄣似即今朝鲜德川与宁远等郡山间高地;下鄣则是平壤以北至清川江之地。大同江南为箕氏朝鲜,清川江北为秦,大同江以北、清川江以南地区为缓冲地区。卫满叛汉以后,居住该地区。这也是箕氏朝鲜王准安置燕国"亡命者"的地区,称"朝鲜藩屏"。

卫氏朝鲜的建立。卫满在"辽东外徼"广收"燕、齐、赵亡命者",势力日盛。公元前194年,卫满联合"燕、齐、赵亡命者"组成叛军,声言"汉军十道至",要求入王俭城宿卫,乘机袭击了王俭城。箕氏朝鲜王准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为卫满所败,从海路逃亡韩国,为韩王。至此,箕氏朝鲜灭亡,卫氏朝鲜建立。

卫氏朝鲜臣属汉朝。《史记·朝鲜列传》记载:"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附属,方数千里。"卫满朝鲜是由汉族人所建立,且为汉朝的藩属,在政治与经济等方面,又均以汉朝为其实力后盾。在秦灭燕以后,"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水(今朝鲜清川江)为界",使卫满仍然保持其自主的藩属势力范围,未曾与汉朝发生过争端,与汉不断交往,保持"外臣"地位。

卫氏朝鲜的灭亡。卫满建立卫氏政权后,继承了箕氏朝鲜的疆域。至卫满之孙卫右渠时,不仅"侵降其旁小邑",而且向"辰国"施加压力,企图向南发展,特别是违背了其祖父卫满与汉朝的约定,公然与汉朝对抗。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5万分路进击卫氏朝鲜,至翌年夏,卫右渠为其大臣所杀,卫氏朝鲜灭亡。卫氏朝鲜灭亡后,汉在其地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卫满朝鲜只传3世,共存在86年。

(二)高句丽国

1.高句丽国的形成:西汉元帝建昭二年 (公元前37年)夫余国王子邹牟(又名朱蒙或东明),为躲避夫余王的加害,率领一支夫余人自中国东北松嫩流域向南逃至卒本川(今辽宁桓仁五女山),筑纥升骨城为都,建立卒本夫余。卒本夫余立国后,迅速吞并了周围浑江流域同出于东夫余的沸流部和句茶、盖马、朱那、藻那、东、荇人、梁貊、买沟等部族,成为辽东东部至朝鲜半岛东北部强大的力量。卒本夫余第二代琉璃王三十三年(14年)进兵高句丽县,从此,卒本夫余易名为高句丽,即高句丽国。

高句丽国自公元前37年建国(卒本夫余),至公元668年为唐所灭,经历28代王,共存在705年。高句丽国的都城初为纥升骨城,其后多次迁移:

由纥升骨城迁都国内。纥升骨城,也称为忽本西城。《三国史记》载:夫余人朱蒙"与之俱至卒本川,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宫室,但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因以高为氏。"卒本川(卒本、卒本州、忽本)和纥升骨城实指一地。朱蒙于公元前34年秋"营作城郭宫室",此即纥升骨城,为今辽宁省桓仁县东北十余里之五女山城。随着高句丽国的强大,领域的拓展,公元3年,琉璃王"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至此,高句丽在纥升骨城计40年(含"未遑作宫室"的3年)。

由国内迁都平壤。《三国史记》卷十八载:"长寿王十五年(427年)移都平壤",同书卷三十七载:"都国内,历四百二十五年"。高句丽在国内的425年间,在今集安境内曾多次修筑都城,变换都城的位置。主要有:尉那岩城(霸王朝山城)、丸都城(集安市热闹乡的关马墙山城)、平壤城(两晋时期的集安市城内之古代石城,亦称上平壤)、国内城(山城子山城)、黄城(集安市东台子)。高句丽在都国内的425年间,特别是向辽河流域扩张过程中,曾遭到公孙康、毋丘俭、慕容的三次严重打击,几番沉浮。

由平壤移都长安城。长寿王移都平壤,历一百五十六年。平原王二十八年(586年)移都长安城。今平壤市附近有安鹤宫、长安城、大城山城。其中,以大城山城为427年以后的平壤城最为合适;长安城为高句丽晚期都城,《三国史记》卷十九谓:"阳原王八年(552年)筑长安城。"

 

2.高句丽国的政权性质:高句丽自始至终为臣属中国自汉至唐历代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1)高句丽国历代诸王,均接受中国中原王朝的册封。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高句丽族建立政权后,仍归属汉玄菟郡,并没有脱离西汉政权的管辖。9年,王莽篡汉,执政伊始,即对少数民族政权授以新王室印绶,收回故汉印绶,以显示新王室的宗主地位,并下令"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明确指令高句丽在收印更侯之列,称其王为"高句丽侯驺"。32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丽大武神王十五年),高句丽大武神王遣使入汉朝贡,受到汉光武帝的称赞,重新恢复被王莽一度取缔的高句丽王号。《三国志·高句丽传》明确记载:"汉时赐鼓吹伎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丽令主其名籍。"

两晋时期,高句丽仍臣属中原王朝。西晋建立不久,晋武帝即复置平州于襄平,并以平州刺史兼护东夷校尉,高句丽等尽在其统辖之下。东晋建立后,依然如此。413年(东晋安帝义熙九年,高句丽长寿王元年),晋安帝封高句丽长寿王为乐浪郡公,从而进一步巩固臣属关系。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先后接受中原王朝北魏、北齐、北周等国的册封。435年(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高句丽长寿王二十三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高句丽王长寿王进行册封:"嘉其诚款,诏下帝系名讳其国,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即长寿王)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使之"专制海外,九夷黠虏,实得征之"。明确了双方的臣属关系,承认高句丽在辽东的政治地位。492年(北魏孝文帝十六年,高句丽文咨王元年),高句丽文咨王继位。北魏孝文帝遣使高句丽,继续封文咨王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520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高句丽安藏王二年),北魏孝明帝封继位的高句丽安藏王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532年(北魏孝武帝二年,高句丽安原王三年),北魏孝武帝封嗣位不久的高句丽安原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上述所册封的诸官爵,多数是汉魏以来所开置。其中护东夷校尉之职,本是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管辖而设立,初由中原王朝派汉人充任,后渐改由少数民族首领兼领,仍为中原政权的官员之一。北魏以高句丽为其属国,所以才封其这个官爵,统领辽东诸郡之地。534年,北魏内乱,孝武帝为权臣所迫,率众西走,孝静帝继位,史称东魏。为使高句丽的臣属关系不因北魏分裂而受影响,孝静帝于即位当年,便遣使高句丽,重申以往对高句丽的册封,诏高句丽安原王为骠骑大将军,余悉如故。550年(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高句丽阳原王六年),北齐文宣帝受东魏禅即位后,封高句丽阳原王为王、公如故。

559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高句丽平原王元年),北齐废帝封高句丽平原王为使持节、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北周则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丽王。

高句丽在保持与北朝北魏、东魏、北齐等政权臣属关系的同时,还保持与南朝宋、齐、梁等政权的臣属关系。南朝诸国政权也通过报赐册封手段,承认高句丽的蕃臣地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壮大声威。420年(南朝宋武帝元年,高句丽长寿王八年),宋武帝刘裕受晋禅位后,封高句丽长寿王为征东大将军。两年后,又加封长寿王为散骑常侍,增督平州诸军事。463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高句丽长寿王五十一年),宋孝武帝复诏高句丽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常侍、都督、王、公如故。479年(齐高帝建元元年,高句丽长寿王六十七年),齐高帝肖道成受宋禅即位后,进号高句丽长寿王骠骑大将军。494年(齐郁林王元年,高句丽文咨明王三年),齐郁林王肖昭业封高句丽文咨明王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496年(齐明帝建武三年,高句丽文咨明王五年),齐明帝进封高句丽文咨明王为车骑将军。508年(梁武帝天监七年,高句丽文咨明王十七年),梁武帝为表彰高句丽文咨明王克尽臣节,加封其为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520年(梁武帝普通元年,高句丽安藏王二年),梁武帝封高句丽刚嗣位的安藏王为宁东大将军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高丽王。始去"句"字,并把"骊"改为丽。531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高句丽安原王二年),高句丽安原王嗣位后,梁武帝诏其袭父爵位。545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高句丽阳原王元年),高句丽阳原王嗣位,梁武帝仍诏其袭父爵位。559年(陈武帝永定三年,高句丽平原王二年),高句丽平原王嗣位后,陈武帝诏授其为宁东将军。

隋唐时,高句丽同样接受隋、唐政权的册封。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高句丽平原王二十三年),隋文帝授平原王为大将军、辽东郡公。59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高句丽婴阳王元年),高句丽婴阳王嗣位后,隋文帝遣使封其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郡公。翌年,婴阳王遣使入隋,请隋封王。隋文帝遂封其为高丽王。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高句丽荣留王七年),唐高祖遣使册封高句丽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公、高丽王。

(2)高句丽历代诸王均向历代中原王朝政权遣使朝贡,克尽臣节,并接受中原王朝的报赐和指令。很多资料都记载,高句丽国都向中原王朝进行朝贡,以保持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东汉4次;魏1次;晋3次;前燕3次;前秦1次;北魏72次;宋3次;南齐3次;梁7次;东魏13次;北齐6次;陈4次;周1次;隋10次;唐12次,共计143次。高句丽国的一次次朝贡,得到了中原王朝赏赐,受到嘉奖。东汉时,高句丽向朝廷奉献貂裘、名马。汉王朝则倍其赏赐。南北朝时,高句丽将所产黄金、美玉作为主要贡物之一,向中原王朝贡献。仅对北魏政权的朝献,就达到"岁致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真可谓"累叶纯诚,地产土毛,无愆王贡"。北魏也以衣冠、服物、车旗之饰,赐予高句丽。广开土王时,曾向燕献千里马、生熊皮障泥,慕荣超以水牛、能言鸟等回赠广开土王。上述均表明中原王朝对地方政权高句丽的辖属关系。

(3)高句丽历代国王从未宣布与中原王朝政权脱离臣属关系而独立,相反,都主动请求历代中原王朝对其政权的管辖(求授王位等)。如111年(高句丽太祖大王五十九年)高句丽太祖大王遣使入东汉,贡献方物,求属玄菟郡。又如,628年(高句丽荣留王十一年),高句丽荣留王遣使入唐,兼上封域图。与之同时,历代中原王朝政权也从未放弃对地方政权高句丽的管辖。给历代高句丽王授以王位,受其贡物,回赐衣冠车旗等物便是明证。

(4)高句丽自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十五年)迁都平壤后,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427年迁都平壤后,高句丽长寿王及其后诸王仍向中原王朝政权朝贡达133次。长寿王于439年(高句丽长寿王二十七年)奉南朝宋文帝之命,高句丽国向南朝宋文帝一次贡马800匹。

3.高句丽的疆域:高句丽的疆域前后变化较大,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东明王建国开始,至太祖大王初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战,相继吞并了沸流国等周边部落,并占据汉高句丽县,确立了初期疆域:东滨日本海,西至辽宁省桓仁、新宾,北至吉林省西丰、辽源,南达朝鲜清川江,并迁都城于国内(今吉林省集安市)。

第二个阶段,从太祖大王中期开始,至东川王后期,也是一百多年的时间,由于进犯辽东,遭到魏国政权的毁灭性打击,疆域四至有所缩小,大体在浑江以东,盖马大山以西,松花江上游以南,清川江上游以北。

第三个阶段,从美川王开始,到好太王中后期,向北向南扩张领土,成为强盛时期。其疆域空前拓展:西部已达辽河流域,今辽阳至铁岭一线;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已跨过大同江,直抵汉江北岸。

4.高句丽国的地方建置

两晋时期高句丽的地方建置。高句丽正式建立郡、县、村之制,是在两晋时期。郡是高句丽国最高一级的地方建置,郡置太守。县是高句丽国其次一级的地方建置,县置宰。村是高句丽国基层一级组织。有记载的郡,仅两个:即海谷郡、新城郡。

高句丽国的另一套地方建置,是所谓邑长(当即部长)、仟长、佰长。

两晋时期,高句丽国在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中,不断增加城邑,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见于文献记载的城名有:

纥升骨城(卒本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东北五女山城。纥升骨城、卒本城、卒本川、卒本州、卒本夫余均指一地,即今辽宁省桓仁县东北30里五女山城。

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内的石砌古城。国内之名早在公元3年已见于史,但当时是一个地区之称,而不是城名。国内城名之始见于342年,《三国史记》卷十八载:"故国原王三十二年春二月,修葺丸都城,又筑国内城。"国内城与丸都城同见。

《三国史记》卷三十七载:"都国内,历四百二十五年。""国内"是指一个地区,是指在今集安市及其附近所有都城的统称,包括尉那岩城、丸都城、上平壤城、国内城、黄城。

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市西侧山城子山城。

新城:今抚顺市浑河北岸之高尔山城。

南苏城:《东北历史地理》卷二定为今抚顺市铁背山清界藩城下之高句丽石城。但按南苏城在南陕北,且应在苏子河流域,疑以今苏子河下游西岸之新宾县上夹河得胜堡山城当南苏城,更为相宜。

南陕及北置:南陕,疑为抚顺市铁背山清界藩城下高句丽石城。北置,在清原县莫额门长春屯西门发现一高句丽山城,当为北置城。

木底城:今新宾县木奇镇柜子石山城子平地城。

辽东城:今辽阳市老城。

西安平:今丹东市瑷河尖古城。

北丰与力城:北丰,为今本溪县小市镇北下堡村东山小城子。力城,为今本溪市牛心台之北七里山牛村老官硷子山城。

玄菟城:今抚顺市劳动公园古城。

平壤城及国东秃山等六城:《三国史记》卷十八载:"故国原王四十一年(371年)冬十月,百济王率兵三万来攻平壤。……小兽林王七年(378年)百济将兵三万来侵平壤。"此平壤能为百济所侵,似应为大同江流域之平壤。按高句丽于313年占乐浪郡,于大同江流域设平壤城当于此后,按《好太王碑》:"九年己亥(399年)王巡下平壤。"此平壤称下平壤,当在大同江流域。以与在鸭绿江流域之上平壤有别。

《三国史记》卷十八载:"广开土王十八年(409年)秋七月,筑国东秃山等六城。移平壤民户。望南巡。"此即称国东,因当时尚未迁大同江之都城,当位于当时国都黄城(今集安市东台子)之东,当在今集安及临江间求之。

梁口:今吉林省通化市江口村附近。

买沟:今朝鲜咸镜北道之会宁。

(三)渤海国

渤海是中国唐王朝辖属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1.渤海国的形成。中国东北的牡丹江流域,在唐代为粟末靺鞨居地,其先人为肃慎氏。唐朝到了武则天时代,辽东混乱,粟末部酋长大祚荣于698年(圣历元年)自立为振国王,初建民族政权,都于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振又作震,源于其父唐封为震国公。705年(渤海高王祚荣八年)唐遣御史张行笈前往招抚,渤海高王遂遣其子门艺入朝。713年,唐玄宗派郎将崔忻摄鸿胪卿,以勒持节宣劳靺鞨名义,来到旧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饶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在其统治地区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靺鞨遂专称渤海。

渤海国自698年建国,至926年为辽所灭,经历15代王,共存在229年。

2.渤海国的政权性质。渤海国为辖属于唐王朝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1)渤海国王接受唐王朝的册封、授爵,并向唐朝贡。自渤海第一代王大祚荣始,历代渤海国王都接受中原唐王朝册封,为唐帝册封为忽汗州都督、左饶卫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之官制里,郡王与开府义国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嗣王、国公等同级,是从一品官;国王与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同级,是正一品官;左饶卫大将军,正三品;都督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检校秘书监从三品。渤海王受唐帝之册封、授爵情况,依《旧唐书》载,就有十几处之多。由此可见,渤海国王名义是国王,实际上只是中原王朝唐帝任命的地方官吏。

渤海在接受唐王朝册封的同时,向唐王朝朝贡。渤海对唐之朝贡,始于唐中宗时期。《旧唐书》载:唐中宗继位后,遣侍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遣子门艺入侍。此后,朝贡持续不断。仅见于《旧唐书》者,达数十处。据不完全统记,计有(唐)开元年间22次;天宝年间6次;大历年间6次;建中年间2次;贞元年间7次;元和年间6次;长庆年间2次;大和年间4次。见诸《新唐书·渤海传》者,计9处,共99次。

渤海接受中原王朝唐朝的册封,向唐朝贡,充分体现了渤海政权与唐王朝的臣属关系。

(2)渤海受唐朝之管辖,其疆土为唐之行政建置。

渤海不仅接受中原王朝唐王朝的册封,向唐朝贡,而且其疆土亦为唐划为唐之地方行政区划,并受唐地方行政机构管辖。

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玄宗派郎将崔忻摄鸿胪卿,以勒持节宣劳靺鞨名义,来到旧国,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将渤海全境划为唐之州级行政区划--忽汗州,"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其后,又曾升格为府级行政机构--渤海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初皆隶营州都督……(神龙)二年皆隶幽州都督府"。

唐太宗时将全国划为十道。玄宗时又增至十五道。其中一道为河北道。各道下设郡、县、都督府。河北道则辖属东北地域的营州都督府、幽州都督府。渤海国(即渤海都督府)始辖于营州都督府,神龙二年(706年)后转归幽州都督府管辖。

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渤海文王三年)以后,渤海又转归平卢军节度使管辖:"(开元)二十八年,平卢军节度使兼押两蕃(即奚与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处置使。"

安史之乱后,渤海入唐都长安之路为契丹和河北的藩镇割据势力所阻,改由海道至山东,经河南入京师。因之,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唐在山东的淄青平卢节度使之下设置专门官员,管理渤海事务。

(3)渤海官吏由唐王朝任命,渤海国王的子弟及一般人可在唐为吏。唐朝经常直接任命渤海官员,发给他们"告身"(即委任状),赐以官服,任命的武官从正三品到从六品,有左武卫大将军、左领军卫大将军、右卫将军、中郎将、郎将、折冲都尉、果毅都尉、游击将军等。

文官从正三品到从八品,有检校工部尚书、太子詹事、光禄卿、太子右赞善大夫、上阶太子洗马、上阶太子舍子、上阶右神武军长史、右饶卫长史、上阶大理评事等。所授官职以折冲都尉、果毅都尉为最多。所赐之官服有金鱼袋(二品以上)、紫袍金带(三品以上)、绯袍银带(五品以下)等。

与此同时,渤海国王的子弟及一般读书人皆可到唐朝为官。如开元十三年五月"王弟大昌勃价朝,留宿卫"。开元十四年四月"王嫡男大都利行朝,留宿卫"。留宿卫即在长安担任指挥禁军值宿,保卫皇宫和国都的武官。

到唐为官的不仅有渤海的王族贵胄,也有渤海一般人前来京城读书。如晚唐时,渤海人高元裕就曾任唐之吏部尚书。

3.渤海国的疆域。渤海疆域前后变迁很大,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

早期疆域。从698年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起,至713年唐封渤海郡王,改称渤海国为早期。其疆域是:"振国,本高(句)丽,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接新罗,西接越喜靺鞨,东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兵数万人"。"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与新罗相接,越喜靺鞨东,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千人"。上述两则史料,明确地记载了渤海早期的疆域。

中期疆域。从714年至819年为渤海中期。这一时期渤海疆域进一步拓展。至819年,渤海国王大仁秀已先后征服越喜、拂涅、铁利、虞娄等海北四部。"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所谓海北,是指忽汗海(今镜泊湖),海北诸部即指虞娄等部。此间疆域为:"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地方五千里"。"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渤海南部仍与新罗相接,两者以泥河为界。泥河究为何水?《新唐书》渤海传载:"南海(府),新罗道也。"此则史料所说之"南海",即指渤海之南京南海府在朝鲜半岛,为今朝鲜东北咸镜南道之地。则泥河必在咸镜南道,为其南境之水。

《三国史记》引贾耽《古今郡国志》:"渤海国南海、鸭绿、扶余、栅城四府并是高丽归地也。新罗井泉郡至栅城府凡三十九驿"。渤海栅城府即东京龙原府,在今吉林省珲春境。新罗井泉郡为今朝鲜德源。据《东国舆地胜览》卷49咸镜道德源都护府条载:"本高句丽泉井郡,新罗改井泉郡。"按唐制以30里为1驿,自今朝鲜德源以北39驿,即为1170里,正抵中国吉林省珲春境。所以渤海与新罗之界应在今朝鲜德源稍北,泥河亦当求于此。近代中外渤海史地研究者皆定泥河为今朝鲜咸镜南道德源北永兴境之龙兴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渤海南临新罗,以泥河(今朝鲜咸镜南道龙兴江)为界。

末期疆域。820年至926年灭亡为渤海后期。 渤海后期疆域进一步扩大,主要体现在东役黑水,西占辽东,最后建立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但其南境并未进一步扩展,仍以泥河(今朝鲜咸境南道龙兴江)为界,与新罗相接。

4.渤海国的行政建置

(1)五京:渤海在其疆域内,创建了适应其民族政权特点的地方组织机构--五京。

上京龙泉府:"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中京显德府:"其(上京龙泉府)南为中京,曰显德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绿府。

渤海行政建置涉及今朝鲜疆域的有: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绿府,其疆域和地理位置是:

东京龙原府:《新唐书·渤海传》载:"秽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领庆、盐、穆、贺四州。"东京龙原府府址为今吉林省珲春八连城。所辖之庆州为今吉林省珲春县西南10余里特赫部城。盐州为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谢特湾之岩杵河。穆州为今朝鲜会宁东北境。东京龙原府辖境为今图们江下游及江口中、朝、俄交界地区,今朝鲜咸镜北道的会宁、罗津、清津等城镇均在其内。

南京南海府:《新唐书·渤海传》载:"以沃沮故地为南京南海府,领沃、晴、椒三州。"又"南海,新罗道也"。"南比新罗以泥河为界"。南京南海府府址为今朝鲜咸镜北道镜城西南5里之南山城。亦曰咸兴,即汉之沃沮县。或曰北青郡,在新昌附近有渤海国时代的古城,其地南濒大海,故称南海府。南京南海府所辖之沃州,为今朝鲜咸镜南道的咸兴。晴州,为今朝鲜咸镜北道茂山郡东南境。椒州为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境。南京南海府辖境为今朝鲜咸镜北道南部和咸镜南道。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永兴皆括在内。

西京鸭绿府:《新唐书·渤海传》载:"高丽故地为西京,曰鸭绿府,领神、桓、丰、正四州。"西京鸭绿府府址为今吉林省临江市,亦即神州之所在。神州领县三:神鹿、神化、剑门。桓州为今吉林省集安市旧城。桓州领县三:桓都、神州、淇水。淇水县,即水县,为今朝鲜清川江中、上游,熙川即其属境。丰州为今吉林省抚松县仰脸山城。丰州领县四:安丰、渤恪、壤、硖石。正州为今辽宁省桓仁县富尔江中游。正州统县一:东那县,本汉东耐县也。西京鸭绿府辖境为今鸭绿江两岸,即鸭绿江两岸之中朝边境地带。朝鲜一侧则为今两江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之大部地区。包括惠山、江界等城镇。

从上述可知,渤海之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绿府之辖境有很大部分在今朝鲜半岛北部,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咸镜南道、两江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

(2)十五府六十二州。渤海国地方组织,分府、州、县。前述五京之中的五府二十州不再重叙,尚有十府四十二州:

长岭府:在吉林省海龙县英额门附近的分水岭,俗称长岭子,旧名纳鲁窝集。领有瑕州、河州。

扶余府:在今辽宁省昌图县北,内蒙开鲁县东,吉林省长春市的西南一带。领有扶州、仙州。

颉府: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扶余之南,领有州、高州。扶余和颉,均为古扶余国故地。

定理府:按《新唐书·渤海传》所说:为"挹娄故地",在今俄境的东海滨省沿海。领有定州、潘州。

安边府:亦为挹娄故地,其地在今乌苏里江流域。领有安州、琼州。

率宾府:在今绥芬河以东,史称率宾故地,或为古率宾部。领有华州、益州、建州。

东平府:今俄领东海滨省沿海一带,史称其地为佛涅部故地。领有伊州、蒙州、沱州、黑州、比州。

铁利府:在渤海东北铁利部故地,应为今俄境伯力附近。领有广州、汾州、蒲州、海州、义州、归州。

怀远府:史称为越喜故地,当在今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之地。领有达州、越州、怀州、纪州、富州、美州、福州、邪州、芝州。

安远府:与怀远府同为越喜故地。领有宁州、郿州、慕州、常州。

十五府外,尚有一独奏州:领有涑州、郢州、铜州。此外,尚有散州二:集州、麓州。

六十二州尚有属县一百三十。因各州属县为今何地实难查对,故从略。

(四)东夏国

1.东夏国的形成。金末,势力日衰。1215年(金宣宗贞 三年,蒙古太祖十年)10月,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叛金,自立为王,国号大真,建年号天泰。2年后,改称东夏。东夏政权共存在70余年。东夏国的都城为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为大真国都城)、南京(今吉林省延吉市为城子山山城为东夏国都)。

2.东夏国的政权性质。东夏国是在金末元初两朝交替之际,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东夏作为一个独立和半独立国家的历史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215年蒲鲜万奴建国,至1233年(金哀宗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蒙古军攻克东夏重镇南京,蒲鲜万奴被俘。这期间共19年。这一时期的东夏,虽为避免与蒙发生直接冲突,以屈求伸,被迫于1216年降蒙,依附蒙古,成为其附属国,但实际上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权。即保持一定的疆域和武力,设官置守,成为一个国家实体。第二阶段为1234年至元世祖至元年间(实际应至13世纪70年代),东夏仍作为元朝内属藩国,继续存在。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元灭南宋后,东夏划归辽阳行省,成为元朝帝国直接统治的一个地区。

3.东夏国的疆域。其兴盛时为南起西逾大岭中经定州东止都连浦的高丽古长城东段,北至今黑龙江省巴彦、依兰以北至黑龙江下游地区,西起今吉林省中部偏西至黑龙江省南部当中一些地区(后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内),东至日本海。中国的延边地区和俄国的滨海边疆区为东夏国统治的中心区域。

4.东夏国的政权机构。东夏沿用金代的政治制度,设路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大金国志》卷二十五《室宗记》载:"辽东安抚史万肃奴(即万奴,肃字为衍文),本辽人,乘大金之乱,自立为帝,据辽东七路。"辽东七路,即蒲与路、胡里改路、恤品路、合懒路、曷苏路、咸平路、东京路。这七路皆为其势力范围,当然有些是临时占领,有的是长期实际控制。据《东北地方史》载:"据考证,东夏国至少设南京路、恤品路、开元路。"两段史料说的是东夏不同时期的势力范围,若综合起来研探,与前述其疆域基本相符。

蒲与路:路治为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今城宁古城村。管辖范围,南起今呼兰、肇州迤北之地。西境以今嫩江与金泰州相接,北至火鲁火瞳谋克3000里,抵今外兴安岭。其东境至今汤旺河。

胡里改路:路治为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喇嘛庙。管辖范围,位于上京会宁府以东,南与恤品路、合懒路相接。

恤品路:路治为今俄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辖地为今大绥芬河以东,兴凯湖以南地区。即今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和俄滨海边疆区的南部。

合懒路:路治为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5里处。该路北与上京、恤品路相接,南与高丽接界。

曷苏路:辖地为今辽宁省辽阳迤南,盖、复、金等地,后合并为东京路。

咸平路:路治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老城。辖区约在今辽宁省之康平、铁岭、开原、昌图县和吉林省之梨树县。

东京路:路治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辖区为辽河以东至鸭绿江流域。

南京路:路治在今吉林省延吉市东15里城子山山城。南京为金末蒲鲜万奴所立东夏国都之一。管辖范围,为今吉林省延边地区和今朝鲜咸镜南道定平以北之地区。

 

 

 

 

--------------------------------------------------------------------------------

 

中朝边界疆域区划的演变与历史沿革

--------------------------------------------------------------------------------

 

 从现有的资料记载,在远古时代,现中朝边境地区就是古人类迁徙的地方。在燕国开发辽东以后,中朝边境地区就成了一些民族部落、部族和中原王朝互相争夺的目标,战胜者不断掠夺人口,扩大统治的疆域。因此,在中朝边境地区随着各族的相互征伐兼并,政权的更迭,疆域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战国燕时期,中朝疆界以水(今朝鲜清川江)为界,其北为燕。西汉武帝设四郡,将其领域扩至朝鲜半岛中部,以乐浪郡治平壤为中心,大同江流域为汉所属。唐高宗时正式将江(今朝鲜大同江)以南赐予新罗,江以北悉为唐土,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其后,新罗积极推行北拓政策,向北扩张领土。高丽建立后,比之新罗,北拓政策更为积极,夺占领土也最多。至辽金时期,高丽已将其北境拓展至清川江流域,终至鸭绿江下游入海口南岸。元时朝鲜半岛上之领域得于恢复与拓展,平壤复为元所有,于该地设置东宁府(后升格为东宁路总管府)。大同江流域复为元属。元末明初,高丽乘中国新旧王朝交替之机,大肆扩张领土,终将其西北部领土拓至鸭绿江南岸。李朝建立后,继续前两朝北拓政策,积极向北拓展,终将其北境扩至图们江南岸。自明至清,中国在朝鲜半岛之领土尽失,鸭绿江、图们江为中朝固定国界。中朝疆域发展演变的历史证明,朝鲜历代疆域始终未逾鸭绿江、图们江。

一、远古和古代的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

(一)中国中原古人类的大举迁徙

中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大约从100万年前起,远古的人类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土地上。随着人类对自然地理的熟悉和对生活知识的掌握,生活在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人类沿着山,顺着水,逐渐向四周扩展,足迹遍布中国广大地区及边远地区。

约在50-40万年前,生活在华北地区的远古人类翻越燕山,碾转北上,继而东进,停留在东北东南部,今辽宁省汤河河畔,此即"庙后山人"。在辽宁本溪山城子庙后山发现的"庙后山人"化石,经科学测定,该牙齿化石的地质时代约当更新世中期,应属50--4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晚期猿人。东北南部"庙后山人"与北京"中国猿人"为同时代的古人类,他们前赴后继,勇敢地开发着中国东北富饶土地。

约在20-15万年前,以"金牛山人"、"鸽子洞人"为代表的原始人群,活跃在东北南部。他们已步入早期智人阶段。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之末,"金牛山人"、"鸽子洞人"进入族外群婚阶段,跨入氏族社会。

"庙后山人"、"金牛山人"、"鸽子洞人"等原始人群,是中国古人类群体中亲密成员,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原始居民,他们与中原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原始居民一样,共同创造中国的远古文化。

旧石器时代中期,特别是晚期(约5万-1万年前),中国东北的古人类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阶段。随着人类身体素质与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古人类为了扩展自己的活动空间,他们以迅猛的步伐,走出中国东北南部,向东向北大举迁徙。他们从辽河流域走向朝鲜半岛,走向日本海沿海地区,走向黑龙江流域,直到楚克奇半岛的广大地区。沿着冰川期间海峡或近海间裸露出来的海洋陆桥,徒步走向一衣带水的日本列岛,走向大洋彼岸的美洲北部荒原。以中国东北为枢纽的古人类大举迁徙,在亚洲和美洲北部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传播了人类文化的种子。

朝鲜半岛处于亚州东端,与中国东北的东南部毗邻。气候与中国东北相差无几。这种地理上的便利,气候的相近,为生活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古人类向东迁徙提供很大方便。自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生活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人类开始有规模地向朝鲜半岛迁徙,至旧石器时代末期,这种迁徙日益增多。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自远古起就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

朝鲜黑隅里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约30-20万年前的石器,与中国东北南部鸽子洞遗址出土的石器十分相似。朝鲜胜利山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约4-3万年前的石器,与中国东北凌源西八间房遗址出土的石器也非常相似。

这些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手斧等,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许多遗址出土的石器相较,有许多共同点。这充分表明中国东北与朝鲜两地文化性质是十分相近的,反映朝鲜半岛与亚洲大陆间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