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的纯音乐 中国:【天涯煮酒第二期】:一生真伪复谁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18:45
点击:8527  回复:94
作者:屠师  发表日期:2011-12-16 9:18:00回复
【前言】
各位,《天涯煮酒》第二期又与各位见面了!
今天,我们将目光移到2000年前的西汉末年,那个时代有着众所周知的黑暗与混乱,但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一名另类的篡权者,他有着异想天开的统治理念,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不乏大胆超前并脱离时代的举措,他就是王莽!
感谢本文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的热心与勤勉,由于文章较长,将分为三部分载出,下面请随着作者的叙述来认识那个两千年前的改革家吧。
投稿联系人:屠师 联系QQ:937036725
添加到专辑

深圳医保定点医院
深圳博爱医院,爱在,健康在

康健人生
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商城
更多企业空间>>
',1)">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20:03 回复
一生真伪复谁知?(上)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读史掩卷之余,我总在想,隔着数千年的风霜雨雪路,当初再清晰的历史现场也会被岁月侵蚀得支离破碎,了无迹痕,再鲜活的历史原貌也会被时光风化得面目全非,今古遥隔。
陵谷变迁,沧海桑田,时间的大河潮涨潮落,它湮没一切,又塑造一切;吞噬一切,又堆砌一切。
那历史中的人呢?
虽然有典籍在源远流长的确凿记录,有文字藏之名山的永恒保留,但我们如何确保与被记录人同样隔着时空距离,也极保持情感距离的后世史家,他笔下没有失真?
貌似客观的历史,本身就因时代或写作者的局限而存在着排遣不去的成见与片面性。而向来不喜欢在史籍中追本溯源的大众,又是如此喜欢咀嚼营养快餐,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从而将自己的认知坐标完全建立在他人的成见之上。
于是,他们对任何一位古人的判断,都简单而粗暴,只是君子与小人、仁君与昏帝、好人与坏人的二为分法,没有中间地带,更没有中间值。
如此,死去的古人虽然还在典籍中呼吸,但在大众这里却是已真正死去,属于他的原貌只能是片面而局部的。
王莽便属此类。因白居易脍炙人口的一首诗,使他在大众这里臭名昭彰地死去。
从此,大奸似忠,外似朴野,中藏巧诈,这几条成语跟定了他。

我不想为他起死回生,只是想还其一个本来面目。
那就回到历史之中。
你应该记得公元前71年,元城(今邯郸大名)一个王姓人家,有只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它最终翩翩飞到汉宫,成为汉元帝的皇后,并最终成为汉成帝的母亲。
王莽后来的一切,都与这只蝴蝶直接有关。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去世,汉元帝即位,王莽的姑母王政君任皇后,外戚王氏集团形成,到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王家舅舅们开始在西汉政坛上全面崛起。
此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执,王崇为安成侯,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被封侯。《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二》记载了其家族势力之盛,“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五侯群弟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皆通敏人事,好士养贤,倾财施予以相高尚,宾客满门,竞为之声誉。”
王氏兄弟中,惟独王莽父亲王曼是个例外,他没被封侯的原因是他在此前已经死去,属于主动放弃。所以,当王家其他所有的富二代们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时,没爹的孩子王莽却是万花丛中一枝枯,史称“独孤贫”,其实这只是个相对概念而已,因为他一不需要替地主家放羊,也不用为自家砍柴禾,属于衣食无虞,因为他与寡母的生活费用完全由东宫皇太后姑姑支付。
但,就这已经让姑姑王政君常生怜意,疼爱的目光常常格外在这个“苦”孩子头顶盘旋。
可贵的是,与那些父亲或为大将军或为侯的叔伯兄弟们的乘时侈靡、骄傲放纵完全不同,王莽始终折节恭俭,勤身博学。从小就表现出了对儒家文化的极大倾心,他向沛郡的陈参学习《礼经》,不是高门贵第公子哥行头,而是整日一身儒服,清清亮亮的学生打扮。不管是对待母亲还是寡嫂,包括兄长留下的孤子,他都曲尽其礼,行甚敕备。而且,在外面积极结交英才俊彦,在家里恭敬侍奉众伯父叔父。
这样的孩子若在三岁,谁见了都会想亲一亲;若在五岁,谁见都会抱一抱;若在十岁,谁见都会夸一夸;若在二十岁呢?那应该谁见谁都会举一举。
公元前22年,王莽23岁,伯父大司马王凤病入膏肓。
做为侄子,王莽不舍昼夜,几个月间始终勤勉地侍奉在伯父病榻前,亲自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这更加大大感动了在朝廷极有话语权的王凤。王凤临死前向太后和皇帝郑重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从弟之子王音,后来接替他为大司马;一个就是侄子王莽。《资治通鉴》载,“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愿分户邑以封莽。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上由是贤莽,太后又数以为言,五月乙未,封莽为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有伯父大力举荐,有叔父愿割让自己封邑以封,有众多名士纷纷赞扬,还有太后极力帮衬,众人划桨开大船,王莽终于出港,驶向了属于自己的碧波蓝天。
从黄门郎、迁射声校尉到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他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官场上的第二级跳跃。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20:54 回复

但从政治气候学分析,此时还远不是王莽的春天。
因为就在王莽步入政坛仅一个月之后,中国历史中相当著名的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溺于燕乐的汉成帝刘骜将自己丰沛的爱情与虚弱的身子悉数交付给了赵家姐妹。新立皇后被宠,意味着新的外戚势力赵家又将崛起。
而老外戚王家呢?他们像胸无大志,吃饱之后只管尽情乱拱的一群猪。
“王氏五侯争以奢侈相尚。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后又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楫棹越歌。上幸商第,见穿城引水,意恨,内衔之,未言;后微行出,过曲阳侯第,又见园中土山、渐台,象白虎殿。”皇帝盛怒之下,为人修整但身列王氏的王音不得不背负蒿草,带着背负斧头以自示罪不可赦的王商、王根、王立三兄弟,痛哭流涕前来谢罪,这才罢了。
这一切,王莽都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己眼下该怎么做——那就是,尾巴夹得紧紧的,人要做得好好的。
《汉书?王莽传》记录他此时的行为处事,“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所以,立在朝的大臣王公更为推荐他,游于林下的名士们更为交口称赞他。朝野互动,赞誉一片,此时的王莽已经虚誉隆洽,远远超过他那些伯父叔父。
他还有一个特点,班固称之为“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惭恧。”就是说敢于剑走偏锋,不按套路出牌,而且行之坦然,没有一点惭愧心。
王莽哥哥死的早,留下孤子王光,王莽让他就学于博士门下。为了表示自己惜孤尊师,他时常在沐浴之后,振车骑,奉羊酒,前去看望慰问侄子的老师。王光比王莽长子王宇小,王莽让这哥俩同日娶妻,以示子侄同亲,不分厚薄。
有一次,王莽偷偷买了一个侍婢,不小心却被昆弟们全知道了。王莽就说,“后将军硃子元无子,莽闻此儿种宜子,为买之。”当日,就将这个侍婢奉送给了硃博。
这一切将自我搞得像极了颜回在世,附带也搞得众人感佩连连,诸生纵观,长老叹息。其匿情求名,真可谓殚精竭虑。
于王莽而言,夹紧尾巴绝不是束身自修,而是凝神静气,等待时机,咬定合适目标后再果断进行出击。
这口气,一屏就是8年。
公元前8年,一个叫淳于长的人终于步入了他期待已久的视野。此厮是太后王政君姐姐的儿子,因拥戴赵飞燕立后而受宠于上,大见信用,一时贵倾公卿,外交诸侯、牧守,而且淫于声色。
就他,是宝刀出鞘的时候了!
之所以选择淳于长进行自己的初猎,我替王莽总结出四条心理原因:
一、此时,曲阳侯王根辅政,因久病屡次请求告退,而淳于长以外亲居九卿位,按次序肯定是他代替王根为大司马,这成为自己前进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必须除之;二、淳于长为赵飞燕当上皇后立下汗马功劳,而赵氏姐妹受宠严重激怒朝野吏民,刘向同志甚至为此专门向皇帝写了《烈女传》委婉告诫,除去他会赢来广泛社会舆论支持;三、淳于长襄助赵氏,其实就是在颠覆王氏,出于家族利益考虑,不能不除;四、淳于长不是别人,恰恰是太后姐姐之子,自己的表弟,除去他,别人会觉得自己在大义灭亲,能获得更好的个人美誉度。
淳于长却乖乖送给了王莽这个机会。
此时,因赵氏姐妹得宠而被废的许皇后,一心还在奢想走出冷宫,淳于长与许皇后姐姐许嬷长期私通,因此许后通过姐姐,贿赂这位皇帝眼中的红人淳于长。贪得无厌、胆大包天的淳于长,前后接受许后金钱财物累计千万,骗许皇后说一定告知皇上,让她成为左皇后。
王莽将这个重大隐秘告诉了病床上的王根,同时还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长见将军久病意喜,自以当代辅政,至对及冠议语署置。”
有人是煽情的高手,有人是点火的高手,王莽兼具。愤怒的王根立刻让王莽去告诉太后,太后听说后又愤怒地说,“走,告皇帝去!”这一告,活淳于长成了死淳于长。
胜利的消息传来。汉成帝因王莽首先揭发大奸,称其忠直,久病的王根举荐王莽代替自己。
一切如愿,38岁的王莽成为继王凤、王音、王根之后,王家走出的第四位大司马,开始辅政。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21:48 回复

很遗憾,完成三级跳的王莽还是没有迎来山花烂漫的春天。
这个本该抵达的春天,被一场政治寒流搁浅了。
公元前7年,汉成帝突然无疾而终。《汉书》称之为“帝素强无疾病。是时,楚思王衍、梁王立来朝,明旦,当辞去,上宿供张白虎殿;又欲拜左将军孔光为丞相,已刻侯印,书赞。昏夜,平善,乡晨,傅绔袜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昼漏上十刻而崩,民间讙哗,咸归罪赵昭仪。”
在今天看来,他明显就是突然中风,然后脑梗而死。但深为包括王家人在内的天下人所恨的赵飞燕妹妹赵昭仪只能当替罪羊了,皇太后诏大司马王莽与御史、丞相、廷尉拷问盘查,赵昭仪为此自杀。
真正的问题在于,由于无子的汉成帝死去,此前被立为太子的定陶恭王刘欣自然要践祚,那么刘欣有自己的奶奶自己的娘,必然要在中央政权中引入新的两股外戚势力,这让刚刚摆平赵氏外戚的王莽不寒而栗,自己的大司马位置还能坐多久?
事实上,辅政之后的王莽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比以前更礼贤下士,更克己不倦。他聘请众多贤良之士担任大司马府的掾、史,而且将获得的赏赐悉数分给士人,自奉甚俭。有次,王莽母亲患病,公卿列侯纷纷派自己妻子前来问候,王莽妻子迎来送往,穿着却衣不曳地,粗布蔽膝,大家原以为这是王家的下人,问过后才知道是大司马夫人,来客无不惊讶异常。
但这阻止不住新政权的建立。奶奶傅太后、母亲丁姬还是随着汉哀帝的顺利登基,翠华摇摇地从定陶来到了长安。傅、丁两家立刻鸡犬升天,皇帝追尊傅父为崇祖侯,丁父为褒德侯,封舅丁明为阳安侯,舅丁满为平周侯,皇太后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
傅太后是个超级女强人,作为皇帝的亲奶奶,她坚决要扔掉以前戴在自己头上的定陶恭王太皇太后帽子,而要与太皇太后王政君平起平坐。
矛盾激化在未央宫的一次皇帝宴请中。内侍为傅太后张幄,并安置在太皇太后座旁。王莽当即指责内侍,“定陶太后,藩妾,何以得与至尊并?”命令撤去座位。他不会不知道这种举止会让汉哀帝很恼火,后果很严重,傅太后果然拒绝参加宴会,十分怨恚王莽。此年7月,王莽不得不“乞骸骨”就第回家。师丹接任大司马。
王莽短暂的辅政生涯告一段落,告别汉阙的他还会东山再起吗?
一定能。既然汉成帝死后可以改朝换代,为什么汉哀帝不会死,而且死后再次天翻地覆呢?那就养精蓄锐,韬光养晦,用生命长度与儿等耗。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句响亮的台词,“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
王莽同样知道,自己也仍要回去的。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26:11 回复

公元前1年,汉哀帝果真死了。
这对于赋闲在家的王莽来说,无疑是个大大利好的消息。一向优柔寡断、听风即雨的太皇太后王政君老太太,此时作风大变,“闻帝崩,即日驾之未央宫,收取玺绶。”同时,“遣使者驰召莽。诏尚书,诸发兵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期门兵皆属莽。”
王莽回来了!
不是别着盒子枪,而是拥有所有兵权回来了。他不仅重新走上大司马职位,而且兼领尚书事。
历汉哀帝这一朝,真让王政君老太太辛酸不已。
先是丁、傅宗族骄奢,王家全盘衰败。后来是傅太后与自己齐名,丁姬与赵太后齐名,大内之中竟然破天荒出现两位太皇太后、两位皇太后。飞扬跋扈的傅太后竟然面对自己直呼为“妪”!乃至最后,王老太太甚至委曲求全地亲自敕令自家亲属以避丁、傅,连行道之人都为之陨涕。
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像一个恶梦。恶梦中醒来的王政君,现在惟一相信的就是王家好孩子王莽。
请注意,王莽恢复大司马一职并非太皇太后的硬性诏令,而是民主推选的结果,属于民选的胜利,是众望所归,“自大司徒孔光以下,举朝皆举莽。”
在王莽被放逐的闭门谢客日子里,王莽儿子王获杀死了自家一个奴才,王莽深加切责后,让儿子自杀以偿命。在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王莽能以自家孩子姓名偿一奴婢之命,这确实石破天惊。所以,王莽离职在南阳就第的三年间,官吏上书替他申冤者达到了百数。
不光如此,他对待贤良倾身结交,对待自己持身谨严,对待强悍的傅太后据理力争,无所畏惧,对待长辈宗亲孝敬有加,对待子女绝不放任,对待奴仆一样给予生命的之大尊敬。这样一个品行高尚、性情高蹈的人,怎能让人不心服口服?
历史的小河曲折回环,蜿蜒流淌,最终还是把王莽这片顺水而下的树叶送到了辽阔的东海。
海阔凭鱼跃。这是句冠冕堂皇的无聊话语。在我看来,远没有普希金的一句话深刻而富有卓见,“在尚未将盈满的酒杯喝光之时,即向人生庆典告别的人,这才是幸福的。”
可惜,熟谙五经、深通儒道的王莽不理解。
他只知道,天降大任于己。匡扶汉室的重任落在自己肩头,在所不辞。
也真是奇怪,从汉成帝起的所有汉家皇帝虽然统统性无能,没有子嗣,但却一律宣淫好色,到汉哀帝这里更是玩出了格,把同性恋玩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
汉家血质中似乎有这个奇怪的性取向基因,汉文帝爱邓通,汉武帝爱韩嫣,但这些都比不上汉哀帝对董贤的爱来得那么无私,那么真挚,那么忘乎所以。
“断袖”一说,即来自这对恋人。《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载:“驸马都尉、侍中云阳董贤得幸于上,出则参乘,入御左右,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又诏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以贤父恭为少府,赐爵关内侯。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土木之功,穷极技巧。赐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又令将作为贤起冢茔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甚盛。”
雨果说,“什么是爱?将整个世界浓缩为一个人,或将一个人看作整个世界,这就是爱。”
汉哀帝便是这样看待22岁的俊俏少年董贤的。
他不仅开国库大肆封赏他,而且发武库兵给董家,甚至不惜杀掉诸多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坚持封董为大司马、卫将军。更离奇的是,他甚至想效法尧舜禅让的做法,将帝位传给董贤。
在一只苍蝇的眼里,一块腐肉便是一个芬芳的世界。这样的混蛋如何能打理一个国家呢?确实,在傅、丁、董三家擅权自重中,汉家江山已呈现出一派朝政崩坏,纲纪废驰,危亡之祸随时爆发的样子。
幸亏,王莽来了。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26:58 回复

一切需要拨乱反正。
在处理接手的纷繁复杂的朝政事务中,王莽永远是大气魄。
僵硬在地下的汉哀帝批不得,那就从他宠爱的小男生董贤下手。
爱一个人没错,被一个人爱更没错,但董贤错就错在爱他的人不对,那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同性恋患者,而是一国之君,而且爱他爱得癫狂,爱得发疯,爱得昏天黑地。
就像一个苛严的父亲对待一个玩物丧志的不成器儿子,父亲的愤怒会悉数转加到儿子所玩的“物”上,撕碎,摔烂,然后狠狠踩在地上。其实,那个“物”很无辜。而董贤就是那个物。
王莽让尚书弹劾董贤,理由是皇帝病中不亲自问医送药,于是禁止董贤入宫,傻了的董贤不知所为,诣阙免冠徒跣请罪。王莽又很快收取了董奶油的大司马印绶,罢归第。大树已倒,猢狲何为?哪里是逃避的乐园,惟有自杀。可怜这个在哀帝一朝因受宠而炙手可热的人物,如此匆匆且潦草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接下来,迎立中山王刘箕的儿子为皇嗣,承续大统。
这些都做完后,他开始大规模的系列清算运动。
先是向此时的皇太后赵飞燕开炮,罪名是与妹妹赵昭仪一同专宠锢寝,残灭继嗣,贬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其次是向傅太后一伙问罪,以定陶共王太后与孔乡侯晏同心合谋,背恩忘本,专恣不轨,徙孝哀皇后退就桂宫,傅氏、丁氏皆免官爵归故郡。接着,又贬傅太后号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号曰丁姬;三是向董氏力量开火,董贤父子因骄恣奢僭,财物全部充公,变卖所得有四十三亿之巨,所有凭借董贤为官的人皆被免职;四是清除一切异己势力。将平素所不喜欢的人,悉数罗织罪名,免官为庶人。
让人惊讶的是,这个被清算队伍里竟然就有王莽的亲叔叔王立。淳于长事件中,王立见钱眼开,多受其赂,为其开脱,因而被遣立就国。王政君有意对弟弟网开一面,但王莽慷慨陈词,晓之以理,“今汉家衰,比世无嗣,太后独代幼主统政,诚可畏惧,力用公正先天下,尚恐不从,今以私恩逆大臣议如此,群下倾邪,乱从此起!宜可且遣就国,安后复征召之。”王立最后还是乖乖卷铺盖走人。
清算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班固对之定义为“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就是说顺王莽者昌,逆王莽者亡。于是,以王莽为中轴,形成了以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丰子寻、歆子棻、涿郡崔发、南阳陈崇为骨干的王氏权力层。
请注意,这些人“皆以材能幸于莽”,而并非曲意逢迎、仰人鼻息的奴才与二小。其中,甄丰是名臣孔光的女婿,从弟王舜史称“为人谨饬”,与刘音一样是王家难得的好人,刘歆就是刘向的儿子,当世大儒,西汉著名的经学家。
能不徇私情将自己的叔父法办,能感召一个文人领袖倾心于己,这恐怕不是一个奸诈之徒仅靠其奸诈就可得逞。
历史的庭院深处,总有着无限的幽邃光影。
庭院深深,深几许呢?
作者:被封的门童 回复日期:2011-12-16 09:32:45 回复
挺好看的。
作者:banu 回复日期:2011-12-16 09:35:27 回复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40:51 回复
一生真伪复谁知?(中)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一只在水中与鱼儿为伴欢快畅游的蝌蚪,不会想象岸上那只体态臃肿、面貌狰狞的蛤蟆就是自己的未来。
一羽在空中翩跹起舞的斑斓彩蝶,同样不会理解那条行动笨拙、长相可憎的青虫就是自己的童年。
人对自身的来路与走向,是否也是这样?
倘若一个人连自己都难以说清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那来自外界的审量就更应该存疑。
比如古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尼禄,在生活中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残忍到让狼狗活活将人咬死以取乐的地步,而一走进剧院,他立刻会被舞台上的古希腊悲剧感染得泪流满面。他倾心艺术,甚至到迷醉的地步,人们很容易猜测他是在用虚情假意欺骗民众,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为所欲为的作派却否定了这种欺骗的一切必要性。
你不能简单说他是一个超一流的混蛋,你同时也不能说他是一个温和的人文主义者。这就是人的二重性。
《后汉书》中有这样一句,“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其实,和者寡少,原因不在阳春之曲格高调雅,而在于听众鉴赏力低下;盛名难副,过错同样也不在那个邀誉揽名的人,而在于轻易就付出掌声和鲜花的大众。
而被审量的客体,永远就在那里。
一切评判只来自大众,由此带来的误读、误认、误知同样来自大众。
对于王莽,应作如是观。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44:11 回复

元始元年,即公元1年,年仅8岁的娃娃刘衎即位,是为汉平帝,不老松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王莽以大司马职务统领百官,从而走上大汉朝权力的顶端。
这一年的开始很有意思。
在世界西方,那撒勒的一个普通木匠家的马厩降临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不是别人,正是耶稣,因而,这个貌似普通的分娩便在西方文明史上非同小可,值得大书特书。
在世界东方,自称越裳氏的塞外蛮夷向大汉朝进献了一只白雉。一只野鸡没什么可大惊小怪,关键它是白色的,属于瑞兆,这就再现了周成王时的白雉之瑞,因而,这只貌似普通的献礼也非同寻常,值得讴歌赞颂。
群臣为此议论汹汹,纷纷上书太皇太后,要求为有定国安汉家大功,且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的王莽,应该像霍光一样,赐“安汉公”爵位。太后颁诏同意,命名王莽安汉公,增加其户畴爵邑。王莽推辞说,我和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一起定的国策,所以我坚决不接受封赏,要奖赏就请奖孔光,惟独不能奖我,于是称病拒绝上朝。
在太后的坚持下,而且是将孔光等悉数封赏完之后,王莽才不得已接受了“安汉公”的爵号,但坚决拒绝二万八千户的封赏,理由是“愿须百姓家给,然后加赏。”等百姓家家丰衣足食了,我再受赏不迟。
从其几次三番的真诚谢绝赏赐的态度上看,班固在《汉书》里说白雉之献缘于王莽的暗使,就很带有个人成见,逻辑上说不大通。
他不仅自己谢绝封赏,而且上书建议广泛奖赏诸侯王的后代及汉高祖以来的功臣子弟,大者封侯,或赐爵关内侯食邑,然后及诸在位,各有第序。
于是,一大帮今日已沦为市井里平民百姓的昔日刘氏王孙,陡然显赫起来,共计三十六人皆为列侯。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皆赐爵关内侯。又令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无子而有孙若同产子者,皆得以为嗣。宗室中尚有后代存在而因为犯罪而绝户的复其属。同时颁布新政,凡二千石以上的年老退休者,终身享受以前的俸禄。
——来自刘氏宗室的感激之情,如滔滔江水。
他非常注重民生,在推行的系列新政中,他对鳏寡孤独在内的普通百姓施以恩泽之政,无所不施,比如国家曾在元寿二年仓卒时期向百姓横赋敛者,现在一律退还百姓。而且,罢明光宫及三辅驰道,诏女徒已定罪者一并放还归家。
——来自民间百姓的感恩之声,如春雷阵阵。
不独如此,王莽上尊宗庙,增加礼乐,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汉书?平帝纪第二十》)这当然可以看作是王莽在慷国家之慨,上取媚王室,下取悦百姓,博邀虚名。
但我不这样看。
请注意一件事实。
王莽为太傅,加号“安汉公”之后所作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封孔子嫡派后裔孔均为褒成侯。此前,虽然汉高祖、汉元帝、汉哀帝都曾封侯孔子后人,但对孔子的追谥却始于西汉元始元年,由王莽首创。
这样做,来自于儒家文化对他的深刻熏陶。《汉书?王莽传上》载,“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孔子的终极理想,就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通过克己复礼、修身达仁,最终建立一个“均、和、安”的文质彬彬、和谐有序、家给户足的大同社会。
王莽政治上举手投足的影子里,正折射着孔子的巨大身量。
由此可以看出,少年时代即无比倾心于儒家文化的王莽,在手握重权的今天已经不光是钟爱,而是要利用自己的身份、权力、地位来身体力行地倡导与弘扬儒家文化。
以一个儒家的身份,通过道德的律约实现内圣外王,齐家平国治天下的目的,也许才是他此时真正的宏愿。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45:25 回复

他的一系列举止,都可以由此找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比如,劝王政君安享晚年,除封爵这等大事,其他朝中之事皆由安汉公为首的四辅平决。
于是,大小官吏任免之事统统落到王莽肩上,“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辄引入,至近署对安汉公,考故官,问新职,以知其称否。”王莽得以,“人人延问,密致恩意,厚加赠送,其不合指,显奏免之,权与人主侔矣。”班固在写这段话前,加上了一句,“莽欲专断”。
他是为了独揽大权吗?
我看不是。王政君的头脑昏庸及其老迈的年龄都不足以肩荷国任,年富力强,自知天降大任于己的王莽,显然是想将全部精力悉数付诸于自己认定的事业上。孔子就这样自况过,“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王莽是“考故官,问新职”,而不是滥用亲信,排斥异己,正体现了他选用人时的仔细与认真。
公元二年,郡国大旱,伴以蝗灾,民众流离失所。王莽告诉太后,应该心忧黎元,衣缯练,颇损膳,用节衣缩食来示范天下。同时,王莽上书捐款百万,献田三十顷,交付大司农来资助贫民。在他的榜样带领下,公卿大臣纷纷慕效,献田宅者共计二百三十人,以赈济灾民。后来,王莽又在长安城中建立避难所,宅二百区,以居贫民。
从此,国家每有水旱灾害,王莽就不再吃肉,坚决素食。身边的人将此告诉王太后之后,太后心甚感动,特地派使者诏告王莽:“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孰,公以时食肉,爱身为国!”爱你不是爱自己,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请君开荤吧。
在他的擘画之下,气息奄奄的西汉王朝又显露出一番百废待兴、欣欣向荣之态。
准确说,此时的王莽很像大汉朝的一头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老牛。由张敞孙子张竦起草,大司徒司直陈崇上书表奏王莽功德的盛赞,应该说真实反映了朝中群臣的普遍认可。在这篇非常长的奏章里,他们用五经原文及三代先贤光辉事迹来比照王莽所作所为,结句均为一句,“公之谓也。”
简要摘出,应该是下列几句话:
在个人品德上,他克身自约,籴食逮给,深执谦退,推诚让位,惟国家之统,揖大福之恩,事事谦退,动而固辞;
在化民教众上,他增修雅素以命下国,逡俭隆约以矫世俗,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乎以逮公卿,教子尊学以隆国化;
在对待群僚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
在执政能力上,外则王公列侯,内则帷幄侍御,填安国家,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用现代话讲,就是追悼会上常听到的十六个字——大公无私,一心向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充分表现在两件具体的事例中。
一是为汉平帝选择皇后。
在今天,11岁的娃娃还只是孩子。而在汉时,11岁的刘衎却已经不被看成孩童,因为他有个更庄重的称谓,皇帝。帝王11岁还没有皇后,即长秋宫未建,掖廷媵未充,那直接影响的是皇嗣诞生与国基稳定。所以,公元三年王莽上书,请求按照《五经》本义,定婚娶之礼,博采两位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嫡子女者,为皇帝选亲。
结果,呈上来的候选名单里,多数是王姓一家的女儿,当然也包括王莽的女儿。王莽立即上书太后说,我自己没有德行,女儿材质低劣,不宜与众女并采。王政君马上下诏: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
立刻,朝野哗然,舆论汹汹,大家感到很不公平,自发地组织成请愿队伍,前去为王莽抱不平。
《资治通鉴?汉纪27》记录了这次群众运动: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公卿大夫或诣廷中,或伏省户下,咸言:“明诏圣德巍巍如彼,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独奈何废公女?天下安所归命!愿得公女为天下母。”莽遣长安以下分部晓止公卿及诸生,而上书者愈甚。太后不得已,听公卿采莽女。莽复自白:“宜博选众女。”公卿争曰:“不宜采诸女以贰正统。”
最终,王莽女儿成为惟一的皇后人选。
在这闹哄哄的上书请愿之中,公卿中有人在拍马,这自然是有的,但公众上书却是自发的,没有暗箱操作,否则对王莽心有成见的班固不会不提到。而且,王莽的深辞推让没有半点虚假。皇后之尊侔于天子,这个机会千载千载难逢,然而王莽在自己女儿被列为首选情况下,却坚持谦退,动而固辞,你说这是什么精神?
其二是吕宽事件。
汉平帝刘衎即位后,王莽就深刻认识到前朝汉哀帝继祚后,丁、傅外家大肆扰乱国政的前车之鉴,所以派人拜平帝生母卫氏为中山孝王后,赐帝舅卫宝、卫玄爵关内侯,附加条件是,都必须留在中山,不得到京师。
王莽儿子王宇不懂得这些,他只是认为父亲这样人为硬性隔绝皇帝与卫氏,将来皇帝长大后会怨恨于王家,所以自作聪明地偷偷与卫宝通书,让卫氏写信央求到京师,王莽置若罔闻,坚决不听。
小王看来有意与老王过不去,他找来老师吴章,大舅哥吕宽商量此事。吴章认为王莽不可直言规谏,但是他喜鬼好神,可以装神弄鬼吓他一吓,用这种方式让他归政于卫氏。吕宽于是带着鸡血之类的秽物,夜深人静之时,在安汉公宅第大门上尽兴地涂鸦了一回。估计作品还没进行完,被抓现行。
震怒的王莽大义灭亲,将儿子送入狱中,王宇饮药死。王宇妻子此时有孕在身,也被捕入狱,产子之后杀之。随后,王莽诛灭卫氏,穷治吕宽之狱,由此牵连出郡国向来非议的人,其中包括敬武公主、梁王立、红阳侯立、平阿侯仁,逼迫他们自杀。死者以百数,海内震动。
王莽因此喟然愤发,作书八篇,以戒王氏子孙。后来这八篇文章被最高统帅颁布郡国,命令学官与《孝经》一起教授学生。
为帝室不敢顾私,不以亲亲害尊尊,这是当时人对他的评价。
作者:影玄墨 回复日期:2011-12-16 09:46:44 回复
初看时以为是校正历史的愤青文
越看下去越觉得作者并非只是夸夸其谈
而是有理有据的还原历史上的一个真实的王莽~
好文~赞~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47:40 回复

在中国历史上,孟子一直以亚圣的慈祥面貌端坐于人心的。
而在西汉末年之人的心目中,王莽就是转世的圣人,是高尚人格的代表,是道德的集大成者,是美的化身。
天子聘王莽女为皇后,群臣说按古制,应该封皇后父亲百里,请将新野的田地二万五千六百顷封给王莽,凑够满百里。王莽诚恳谢绝,说我女儿本来不足以配至尊,现在小女若确实能奉称圣德,我就心满意足了,现有的采邑足以供我家朝贡之用,不必再增加封地,于是退还。群臣又说,按古制聘皇后应该用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王莽坚决辞让,最后接受了四千万,并且将其中的三千三百万赠予其余同时受聘的另外十一媵家里。群臣又说了,“皇后受的聘礼与群妾没有区别。”王太后再次下诏,再增加二千三百万,合为三千万。王莽再次将其中的一千万分给王家九族中的贫穷者。
上次是大司徒陈崇,这次是太保王舜站出来讴歌王莽。他认为殷之伊尹、周之周公生有大赏,终为宗臣,王莽至德大贤也应该有过上公之赏。此时民间上书的人有8000人,都说应该加赏王莽。
王太后决定听从民意,将先前赏给王莽又被退回的封地再次赏赐,加封王莽宰衡,位居上公。同时,赐王莽母亲为功显君,封王莽儿子王安、王临为侯。
王莽叩头流涕坚决辞让,只愿接受母亲的封号,别的一概不接受。以太师孔光为首的大臣们纷纷对太后说,“谦约退让,公之常节,终不可听,诏尚书勿复受公之让奏。”万般无奈之中,王莽只得接受。公元四年,王莽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
而在此前两年,西方罗马元老院刚刚集体通过决议,封屋大维“祖国之父”称号。
位居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王莽,没有作威作福,也没有不可一世,而是将视线聚焦到礼乐文化上。那里,存放着他不灭的梦想。
《资治通鉴?汉纪28》载:“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谬,壹异说云。”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的捷克总统哈维尔,虽然他拥有极其耀眼的头衔,但是历史永远记得他是一位促成了后极权主义结束的思想家与实践家,他最大的功绩就在于让他的百姓能享受来自权力顶峰的美丽思想,教导人们如何在后极权主义社会尊严地生活,做一个真正的人。
他在1990年新年致辞中勇敢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上被污染的环境之中,我们都是道德上的病人,因为我们习惯于口是心非。我梦想的是一个独立、自信、民主、拥有繁荣的经济和社会公正的共和国,简言之,是服务于个人并因此希望个人也来为其服务的富有人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共和国内,人们都受过完整的、良好的教育。”
在王莽的政治构想中,尊儒复古,以礼化世,以仁育心,以栽植文化驱除心灵沙漠,从而建立文质彬彬的礼乐社会,这才是最终目的。
而眼下,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50:43 回复

与王莽雄心勃勃一心想用礼乐文化来改造世界,建立终极王道乐土的个人浪漫主义情怀相比,此时的西汉王朝上下呈现了一种集体性的狂热膜拜与讴歌热潮。
理性隐退了,质疑不见了,只有众口哓哓,只有巴掌声声。
群臣上奏:过去周公奉继体之嗣,据上公之尊,然而仍然需要七年才将制度搞定。明堂、辟雍已经堕废千年,现在安汉公平作二旬,大功就已毕成。宰衡位置应该在诸侯王之上!愚昧的王政君老太太再次顺水推舟,诏曰:可,其议九锡之法。
在袷祭明堂时,有诸侯王28人,列侯120人,宗室子弟900余人参加。祭祀完毕,封刘信等36人为列侯,其余皆益户赐爵,兼赏赐金帛,增秩、补吏。
此前,吏民因为王莽不接受新野田而上书的人前后达到487572人,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到太后时,皆叩头进言说,应该赶快加赏于安汉公。
九锡是九种极尊贵且繁琐的礼仪性铺排,加九锡就意味着取得了接近皇帝的地位。四十八万多人上书意味着什么呢?据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第101页核实,此时全国人口为59594978人,上书比例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要知道,在当时,90%的人没受过教育为文盲,那么可以断定,全国几乎有识文断字能力者,几乎都参加进了这个上书队伍。
王莽知道后上书谢绝,太后为此曾下诏曰:“惟公功德光于天下,是以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诸生、吏民翕然同辞,连守阙庭,故下其章。诸侯、宗室辞去之日,复见前重陈,虽晓喻罢遣,犹不肯去。告以孟夏将行厥赏,莫不欢悦,称万岁而退。今公每见,辄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方制作未定,事须公而决,故且听公。制作毕成,群公以闻。究于前议,其九锡礼仪亟奏。”
现在明堂、辟雍制度已经完毕,于是,群情振奋的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等共902人再次联名集体上书,强烈要求为王莽同志加九锡之礼。
王老太太再次笑眯眯地答应:可!
《圣经》中《马太福音》不就说过:“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王老太太可能在想,反正王莽已经位极人臣,更何况他是自家侄子,帽子糊得再高点,椅子做得再大点,也没什么嘛。
于是,王莽的排场更大了。这个礼仪非常繁琐,具体说来就是享有如下一堆特权:
绿韨,衮冕、句履,鸾路乘马,龙旂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朱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贲三百人,家令丞各一人,宗、祝、卜、史官皆置啬夫,佐官汉公。在中府外第,虎贲为门卫,当出入者傅籍。自四辅、三公有事府第,皆用传。以楚王邸为安汉公第,大缮治,通周卫。祖祢庙及寝皆为朱户纳陛。
这怎么能不让浪漫主义者王莽心花怒放呢?
执政四年间成效斐然,放眼望去,国家在自己治理下,到处莺歌燕舞,一派升平气象。
河平海晏,嘉瑞不断。先有越裳氏重译献上白雉,继之黄支自三万里外进贡犀牛,再后来东夷王度大海奉来国珍。就连远在大漠的匈奴单于也顺制作,去二名,西域良愿等尊奉大汉,复举地为臣妾。
万邦臣服,四海晏平。
派出去的八路风俗使者,回来后凯歌高奏,捷报频传,纷纷汇报:天下风俗齐同,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
如果王莽能再活140多年,将生命坚持到东汉桓帝时,就会知道这有多不靠谱。桓帝时,朝廷也派出十路大臣巡按地方官吏,被派的张纲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他愤然将矛头指向外戚梁冀。但他派出的是陈崇,而陈崇从来是搞装饰与美化的高手。
真相与事实,危机和忧患,便在这之间悄悄遮掩了起来。落入个人浪漫主义情怀者王莽眼里的,只会是虚假的一面。
而据此拿出决断的他,就必然会将政体与自己一同送上一条万劫不复之路。
那条路,近在咫尺。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51:55 回复
一生真伪复谁知?(下)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一棵根深叶茂、冠盖葱郁的大树,常会让人美妙无比地联想到一句话,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对于一棵欲茁壮成长的小树来说,大树下面则绝对是一块死地。
头上的阳光被它遮挡了,脚底的水分被它吮干了,飒利的清风被它披拂了,大树下的小树对命运只有一种选择,夭折。
公元5年12月的汉平帝便是如此。就在王莽加九锡之礼之后不久,年仅13岁的汉平帝积极效法他的前任,果断死掉。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认为是王莽下的毒药,但时空距离上比他更接近事实真相的班固于《汉书》里并没有这样写。他们两人倒是都忠实地记录了一件事,“平帝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戴璧秉圭,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
如果你的记忆不差,这个动作于周成王时,曾在周公身上出现过。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由此说明了两个事实:一,平帝之死不但与王莽无涉,而且王莽真诚关注平帝健康;二、在他人遍地讴歌之中,他已彻底将自己误认定为周公,连动作都极具模仿性与抄袭性。这充分反映了其钟爱儒学并倾心儒家的个人性格禀赋。
这在以后的王莽身上,将更为充分地显露。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53:05 回复

大汉只是死去一个娃娃,并没有死去一根栋梁,所以牧童的短笛依旧在牛背上悠扬,夕阳下的炊烟依旧在村寨袅袅。
甚至可以说,举国不光没有一丝凄哀,反而更祥和昌盛,更国泰民安。佐证是就在汉平帝死亡后,年仅两岁的广戚侯儿子刘婴立为皇太子号“孺子”的该月,忽显嘉瑞。
这个嘉瑞像春天的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前辉光谢嚣上奏,说武功长孟通在浚井时挖到一块白石,上面有丹书文,“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其实,这个把戏在秦末就被陈胜玩过,但谶纬之学大兴的西汉末年,所有人对“天人感应”都深信不疑,王莽犹甚。
王莽让大家将这个对汉家来说绝不利好的消息告诉王太后,糊涂一生的王太后此时突然清醒起来,厉声说:“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
但在太保王舜的耐心思想工作下,王老太很快又恢复到先前的智力状态,同意王莽居摄践祚,称“摄皇帝”如周公故事,代行皇帝之事。
公元6年,国家年号改为居摄元年。从大司马,到安汉公,位加宰衡,再到摄皇帝,在群众的呼拥与撺掇中,王莽一步步向最高位置逼进。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还是有人看出了端倪,觉得不大对劲。
先是安众侯刘崇。他认为“安汉公莽必危刘氏,天下非之,莫敢先举,此乃宗室之耻也。吾帅宗族为先,海内必和。”看出了王莽必危刘氏,是他眼尖,臆断海内必与自己应合,是他眼笨。因为此时的诸侯王不光多如牛毛,而且力量均被中央收回,更何况诸侯王们对王莽感恩戴德,怎么能跟随你出来造反呢?
其次是东郡太守翟义,以及槐里男子赵明、霍鸿。他们造反的声势似乎造得很大,但最终都是陈尸道旁,被血腥镇压。这些揭杆造反之事,落在任何人眼里,都会是一记警钟:天下并非铁板一块,人心并非都是望我而向,从而认真静思检讨,收敛自己先前膨胀的内心。
但在王莽眼中却是另一番结果,变成了鼓舞与鞭策:反贼为何迅速被剿?这是我威德日盛、大获天人之助的具体表现,那就意气风发朝着目标全速前进。
以巴结为能事的大汉群臣再次上奏,进摄皇帝王莽子王安、王临爵为公,封王莽侄子王光为衍功侯,封王莽孙子王宗为新都侯。加上王莽母亲,王家四代皆为公侯。
但王莽却一点也没放松对儿女们的约束与管教。这时,司威陈崇奏告王莽,说王光为报私仇,让执金吾窦况私下里收系仇家,致其法。王莽大怒,严辞切责王光,而这个王光正是他从其年幼时就疼爱抚恤的亡兄之子,视同己出,最后王光母子被迫自杀。加上后来被苛责而自杀的太子王临及孙子王宗,王莽一生杀掉三个儿子,一个侄儿,一个孙子及一个孙女。
如果他是为了篡位,篡来的位则一定要传给子孙,他还会用苛严礼教和律法将晚辈们逼上绝路吗?这是历史留给今人的思考。
而让当时西汉人集体思考的是,要制造尽可能多的嘉瑞,把这位深得民心、深孚民望的准领袖推上伟大统帅的位置。
嘉瑞从此不断。
时代陡然变得很荒唐,像极了1950多年后的大跃进时代。
1958年,郭沫若曾给《人民日报》写信,信文如下:“阅报见麻城早稻产量已超过繁昌,前寄上的“跨上火箭篇”中有一节须要全改。‘早稻才闻三万六,中稻又传四万三。繁昌不愧号繁昌,紧紧追赶麻城县。’请改为:‘麻城中稻五万二,超过繁昌四万三。长江后浪推前浪,惊人产量次第传。’这确实证明,我的笔是赶不上生产的速度。”
其实,他清楚知道不是他的笔赶不上卫星的放飞速度。
公元8年的大汉就陷入这种集体的撒癔症状态。
广饶侯刘京上书说:“七月中,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暮数梦,曰:‘吾,天公使也。天公使我告亭长曰:摄皇帝当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新井。’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入地且百尺。”车骑将军千人扈云说,巴郡出现了石牛,太保属臧鸿说,扶风出现了雍石。
王莽对此深信不疑。支持他信念的理论依据是他生硬咀嚼的五经。《尚书?康诰》中说,“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周公居摄称王之文。《春秋》中隐公不言即位,摄也。这两部经是周公、孔子所定的,所以为后世法。更何况,孔子说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王莽我岂敢不听?子不言怪力乱神,可惜王莽没听从。
更邪门的是,当巴郡的石牛、扶风的雍石运到未央宫前殿,王莽与王舜一同观看时,天忽然起风,风停下时,凭空出现铜符帛图,上书:“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王莽便笃信这是上天旨意,要自己改元。
王老太太照例同意。
作者:秦贾遗风 回复日期:2011-12-16 09:55:44 回复
写莽师的,看看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56:14 回复

齐桓公好美食,就一定有易牙这样的大厨走到时代前列;汉武帝想成仙,就一定有李少君、薄诱忌等一堆骗吃骗喝的江湖术士来糊弄他;汉哀帝喜男风,也一定有董贤这样的面首跳到人前。
对于深信符命策书的王莽,自然就有哀章这样的人前来讨生活。
这个游走长安素来无行的家伙,见王莽居摄,马上制作了铜匮,中间分为两格,在一格中放置“天帝行玺金匮图”,另外一格放置“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金策书中说: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金匮图里还写下了辅佐王莽的八大臣姓名。又添了生编硬造的王兴、王盛,及自己窜改后的姓名,共十一人,而且都各自写着官爵。等听到临淄井、巴郡石牛出现的当日,他身着黄衣,手持铜匮来到高庙。
王莽终于深信不疑,笃信这是上天昊德,降命于己。于是,到高庙拜受金匮神嬗,戴上王冠谒见太后,回来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开始以皇帝身份下书:
“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祇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
至此,糊涂的王老太太才终于醒过味来,但一切悔之晚矣。《汉书?元后传》生动记述了这位寿比南山不老松且糊涂一世的老太太,最后在交传国玉玺时的激愤而又无奈之态:
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尔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尔兄弟,今族灭也!”
不用照顾老太太的情绪了,夹在两汉之间的大新朝如期开张,时在公元8年。
成为新室皇帝的王莽没有忘记那个从中山国请来的娃娃刘孺子,册封孺子为定安公。册封完毕,王莽拉起孺子的手,流涕歔欷说:“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
已身居权力顶端的他没必要在此时表演,事实上对他严苛的史官也没发现他此时有半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那说他此前乃一心篡权,他此时的表现不太矛盾也太不可思议了吗?
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王莽不是篡权,而是认为这权不得不领受,所以才流涕歔欷。流泪是因为难过,难过是因为自己不能像周公,最终将大位还与被辅佐的成王,而这个不能却是来自上天的意志,属于天降大任,属于奉天承运,属于不可推卸。
于是,中国历史政治舞台上最滑稽的一幕开始上演。
精通五经、老谋深算的王莽以白痴的头脑来进行他上台后的高层策封。他不假思索地完全按照哀章在金匮中杜撰的辅臣数目与名单,开始依次封拜王舜为太师,平晏为太傅,刘歆为国师,哀章为国将,是为四辅。其余还有三公、四将共十一人。
最可笑的是四将中的王兴与王盛,这两个纯系哀章杜撰的子虚乌有人物,还真被王莽派人在民间找到,前者此前身份是城门令史,后者此前职业卖饼,都直接从布衣身份登用,王莽认为这是神意天授。
他笃信这个。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57:34 回复

不能不谈谈左右王莽一生行为用事的思想根源。
公允地说,王莽不仅是一个信奉儒学的狂热倾心者,而且他本人还是一个烂熟五经、遍通经典,坚持用儒家思想来改良社会的忠实身体力行者。
这表现在他幼年即着儒服敏学好求、折节行仁、克心履礼,也表现在他以安汉公身份执政后,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深执谦退,推诚让位。更表现在他“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廖,一异说云。”还表现在他始终对一帮知识分子的衷心赞赏与大胆重用上。
启用国学大师刘歆、杨雄等人就是例证。
发生在西汉的经学古今文论争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在。经秦焚书坑儒及挟书律等一系列文化钳制政策,到西汉时古文经典几乎毁于一旦,濒临失传,这些经典只在民间悄悄流传,而盛行于官学的是以当时文字曲意理解的经典,被称之谓今文经学。以刘歆为首的古文经学派看出今文学派的荒诞不经,于是大倡古文经学的回归。
刘歆在第一次论争中虎落平阳,失败后被迫离开朝廷,王莽执政后立即召回刘歆,倍加信用,在新朝担任少阿、羲和、京兆尹、红休侯、国师,位居赫赫四辅之列。而且正式将《毛诗》、《左传》、《古文尚书》、《逸礼》等古文经立于学官,从此古文经正式走上政治舞台,并成为一切安邦治国行动的纲领。
没有王莽来自统治阶层的大力支持而极力弘扬,经秦坑火而岌岌可危的中华文化不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得以修复与苏醒。采求阙文,补缀漏遗,将文明的脉搏再次健康起跳,王莽对中华古典文化的修复工程可以说功不可没。
当然,起主要作用的是当时的社会风尚,或曰思潮。西汉末年,以经治国的理念日益强化,五经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源泉,以《洪范》察变,以《禹贡》治河,以《春秋》决狱,以《诗》当谏,几乎被所有士人阶层接受。而在王莽身上,更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儒学情结
周公的“敬德、保民”观念,孔子的“仁者爱人”、“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思想,充斥在王莽的执政脑海里,大大丰富了其民本思想。所以,他一方面坚持“以直错诸罔”的身正令行为政之道,具有严格而自觉的自律意识,追求自身的道德完善,努力塑造道德完人的形象,一方面忠于职守,忠于国家,清正廉明,自奉简约,生活清苦。
那么,受儒家忠君尽职思想影响如此深刻的王莽,为何会出现篡汉的结局?
必须指出,这个“篡”字不准确。
汉武帝刘彻重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西汉的政治思潮中出现一个全新的理念,即经学中的“受命”论。人们不再认为国家为一姓之国,而是君权神授,只有享德之人才配受命为君,而当德散道夸,那上天就会授命于他人。
《汉书?眭弘传》中记载,昭帝刚刚继位后,眭弘即公开宣称:“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汉哀帝时,夏贺良等人所搞的“再受命”,则直接表明了汉王朝对于这种思想的广泛认可。《周易?革卦?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受命论的确立,标志着经学推崇的“汤武革命”学说已经为朝野上下所认同。”所以,不独王莽,所有的人都深信不疑王莽是以德受命。
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天命思想,汲取了阴阳家的五行说,构建了系统的“天人感应”论,并以此来解释五经。同时,在历史观上他发展了邹衍的“五德终始”论,进一步提出“三统”、“三正”学说,即每个王朝都按照黑、白、赤三种颜色循环改变服色,每个新王朝都轮流以建寅、建丑、建子之月作为一年的开始,这就是历史上许多王朝不断改正朔,易服色的原因。
这直接导致了谶纬学说的兴起,于是灾异、符瑞的荒诞迷信色彩变得越来越浓烈。受命而王所应具有的种种标志,就是诸如黄龙、麒麟、凤凰、甘露、朱草、灵芝等,这也是王莽如此看重这些所谓的符瑞,并甚至不假思索地乖乖走进哀章骗局的原委。
迷信与偏执,会让一个聪明人瞬间脑残。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09:59:02 回复

可以说,王莽是以一个标准儒家的自我身份体认,背负着儒家所赋予的强烈使命走上权力祭坛的。
这个抱负,就是内圣外王,复古改制,尊崇周礼,一扫西汉末年的种种积弊陈疴,希冀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儒家向往的“均、和、安”理想国。
那是一幅灿烂的图画,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个陶醉人的海市蜃楼。
远从汉武帝之时,汉朝这架硕大的机器就已开始出现问题,虽经汉宣帝中兴,但积弊已深,到元、成之际社会各种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这主要表现在豪强鲸吞攫取,百姓穷困潦倒,失地流亡,造成各地暴动不断,盗贼丛生。汉元帝为抚恤关东豪强,消除他们对西汉,甚至取消了汉初以来就制定的迁徙关东豪强充实关中陵寝地区的制度。儒生京房曾当面直问汉元帝当今是不是治世,汉元帝老实地回答:“亦极乱耳,尚何道!”
汉成、哀帝之时,大汉王朝已经岌岌可危。由于大兴徭役,加重赋敛,外戚势力勃兴,造成贫富分化严重,百姓生活凋敝,民不聊生,如鲍宣所说“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 所以师丹、孔光建议限田、限奴婢。但这些改革举措因触动了豪权者的利益,最终不了了之。
所有这些,王莽都尽收眼底。
他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迅速改良社会,使百姓家给户足。
公元9年王莽下诏: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不准买卖。男口不足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人家,把多出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他天真地按照《周礼》记载的井田模式,把全国的土地重新平均分配——人均不得超过一百亩。而这又纯系空想,如果按照人均一百亩平均分配土地,当时全国的土地根本就不够。而地主官僚却我行我素继续买卖土地和奴婢,虽然因此获罪者数不胜数。由于他们的强烈反对,王莽不得不作出妥协,宣布王田皆得买卖;犯买卖奴婢罪者也不处治。
公元6年,王莽改币制。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与原有的五铢钱同时流通。货币的不合理,引起了经济混乱,加速了新朝政权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为防盗铸钱所颁布的五家连坐法,使得“铁索系颈,传诣钟官,以十万数”。这项法令加剧了百姓对新政权的不满与愤恨。
而作为食古不化的刻板儒家,王莽在“正名”问题上所投放的精力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他将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全都不厌其烦地改来改去,以至眼花缭乱的人们根本记不住,官方文书中所出现的新地名之后往往还得注上老地名,繁琐得让人生厌。
所推行的五均六筦,则又是典型的国家剥削主义。是运用国家机器进行经济统制和财富聚敛,以政治力量攫取工商业利润。众多原先的工商业主被任命为负责五均六筦的官员,他们贪赃枉法,与地方郡县官吏狼狈为奸,鱼肉百姓,加剧了社会矛盾。地皇三年,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王莽又慌忙下令废止这项政策,但“此时,天下已溃畔”。
过度注重表面文章,高举理想主义大旗,用虚浮不实的新政来处理外交事务,又是王莽政权倒台的原因之一。深受“夷夏之辨”思想影响的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成“四海”。为使这块不毛之地迅速繁荣起来,他实行强硬的移民政策,招致了百姓的极大不满。
王莽要匈奴改为“恭奴”、“降奴”,将“单于”改为“服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甚至为将中央政府颁给单于的印章的“印”改成“章”,而不惜派出使团千里迢迢前去行骗。
沉重的赋役征发,连年的战争绵延,残酷的刑法律令,使得国家一团糟糕,人民苦于法禁烦苛,动辄得咎;百姓苦命劳作,尽力耕耘,仍不足以交付税赋;加之严重的天灾适时而降,米价高达五千钱、万钱一石,甚至一斤黄金只能买来五升黄豆。更始元年,即公元23年,王莽政权终于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轰然倒塌。
一场国家浪漫主义的表演结束了。
一个迂腐的天真国家改良收场故事了。
“性躁扰,不能无为”的王莽高举儒家王道理想的大旗,以《周礼》为理论依据,以“先王之制”为模板,全面改造新朝社会。而这一且纯然是徒劳无功,属于不明就里的穷折腾。
耐人寻味的是,钱穆先生对王莽改制却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见解,“莽建设之魄力,制度之盛如此,毋怪汉廷儒生诚心拥戴矣!”
作者:屠师 回复日期:2011-12-16 10:01:05 回复

为什么2000之后的一个博古通今的文化大师仍然对他寄寓了无限的赞许态度与思慕幽情?
这就不能不谈到一个问题,以刘歆、杨雄、桓谭为代表的一大帮放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中都属于赫赫显名的重量级文化精英,为什么那么死心塌地地追随着他,信仰着王莽,死心塌地地臣服于他?
历来的史家向来认为王莽前半生是曲学阿世,欺世盗名,后半生是率尔篡汉,偷有神器。最早举出这个观点的是东汉的班固。
班固说:“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惹,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窃位南面,处非所据,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途,俱用灭亡,皆炕龙绝气,非命之运,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圣王之驱除云尔!”
同承一腔的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中,拒绝将新朝作为一朝历史,而是将这段历史归入《汉纪》。钱时的《两汉笔记》论及王莽一朝时不仅如此,而且还将这段历史冠以刘孺子名下。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主观个人情绪,要在史中“黜莽伪号,以为贼臣篡逆之戒云。”但,这确实有失作史的公允立场。
可以反过头一问:篡汉的王莽怎么能同时轻轻巧巧就骗取了刘歆、杨雄、桓谭这些文化大师级人物的心?
刘歆不必说了,他是两汉古文经的发现者和倡导人,对古文经学的流传及两汉经学大师的接踵而出有着开山之意。
杨雄,效《论语》而成《法言》,仿《周易》而著《太玄》,是反谶纬思潮的奠基人物,由于思致高阔,落笔雄浑,文义至深。王安石在《答龚深父书》一文中称‘扬雄者,自孟轲以来,未有及之者。”司马光在其《乞印行荀子揚子法言狀》中认为,战国以后能传承先王之道的只有荀子与扬雄二人。同时期的桓谭甚至认为,杨雄的文章必度越诸子,必留传后世。
桓谭呢?如刘歆、杨雄一样也是一个先前不容于世,后来被王莽重用的大师,“极言谶之非经”,认为圣王治国应该崇礼让,显政在于尊贤爱民为务,民重一时。对于刘歆和桓谭,王充在《超奇》一文中说他俩与扬雄以及刘歆的父亲刘向四人,“其犹文、武、周公,并出一时也。”
不管他们各自的学术主张如何各有侧重,但他们统统甘心聚集于王莽庭前,自觉低下知识分子一贯不屈的头颅,为新朝服务。
王莽吸引他们的个人魅力究竟在哪里?
《中国学术史》(2002东方出版中心版)中的一段阐述颇有借鉴价值,“王莽改制可以说是以《周礼》为主体的儒家理论制度的具体实践,其结果虽然招致了新莽一朝的灭亡,但这次关于儒家理论制度的具体实践,不论在政治史或是学术史上,都留下了太多可供研究思考的问题。”
一个国体因之倒塌了,但绵久的文化传承却疏浚了河道,这就是王莽的千秋功绩!
如果说有妄想,那么就是他妄想在礼崩乐怀、危机四起的西汉,按照儒家经学重建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浪漫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这个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
因而,他的复古是真心诚意的,他的尊崇文化是彻头彻尾的,他的应天受命是出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因为一个重要的反问是,假如他的复古只是作作样子,一切为了篡汉,那么他成为皇帝之后就完全不必再装下去,完全可以声色犬马,但史书中的他一以贯之。甚至孙子王宗因违礼,都被严厉的他毫不留情地鸩杀。篡权是为了传之子孙,从这个侧面看,王莽建立新朝也确实不是篡权,而是为了改良社会。
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被攻进长安的起义军杀死。
非常可气又可笑的是,在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之时,王莽竟然听从腐儒崔发的话:“古者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宜告天以求救。”王莽于是率群臣到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诸生、小民旦夕会哭,为设飧粥;甚悲哀者,除以为郎,郎至五千馀人。”更让人眼睛大跌的是,在农民起义军将他牢牢围住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套用孔子厄于蔡时的一句话勉励自己,“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信儒,信到刻板机械的程度;
复古,复到胶注鼓瑟的地步。
王充曾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谢短》)王莽不仅陆沉,而且盲瞽。
这个百分百的西汉儒家,这个百分百的书呆子,终于在食古不化中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怀着这样诚恳的思考,吕思勉在《秦汉史》中说:“王莽为有大志之人。欲行其所怀抱,势不能不得政权;欲得政权,势不能无替刘氏;欲替刘氏,则排摈外戚,诛鉏异己,皆势不能免,此不能以小儒君臣之义论也。即以寻常道德绳之,后人之责莽,亦仍有过当者。”
而这,也许才是持公之论。
元城(邯郸大名东),你大可不必为家乡曾出过一位王莽而羞惭。
邯郸,你完全可以大胆为他立起一尊塑像,下书:西汉末年儒家、浪漫社会主义思想家、铁杆迷信论者、改革失败人——王莽。
作者:居原氏 回复日期:2011-12-16 10:02:36 回复
王莽不只是汉家王朝的干吏,也是孔学复兴的能臣。只可惜,天下为家之“私”即显,天下为公之“公”遂隐。这也注定了王莽的“王田”及废奴卑改革半途而废。支持酒量犹豪人渐枯君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