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故事:推荐 刘鼎华论老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6:56:50
<<老子>>的重整有益于和谐的诉求
刘  鼎  华
一切立足于中国这块沃土上的,要研究中国古典哲学以及中国哲学史的,就不能不涉及不研究老子。这都是因为从根本上说,老子思想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哲学的根基,是世界东方哲学与文化的活水源头。因此上,长久以来在中国自上至下,从皇帝老儿直到平民百姓、还包括众多道教教众,也不论是持唯物论观点的、还是持唯心论观点的人,特别是历代的文人学者、也不论其是所谓的道家、还是儒家、法家、名家、兵家,还有后来晋代的玄学家、宋代的理学家无不普遍重视《老子》的学习、研究与应用。比如,历来被视为儒家的“格、致、修、齐、治、平”理论,其实际上却有着很深的《老子》思想的背景。历史的事实充分地表明,老子及老子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过不幸的是,长久以来、特别是自从汉代以来,也不知为何,与老子有关的各种传说逐渐地多了起来,而且莫衷一是。撇开其它的不说,只拿人们对老子思想的认识来说就已经大相径庭,有人说他是唯物的、有人说他是唯心的。这是为什么呢?其显然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而这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在于,由于人为的疏忽,使得老子在边关城下所写就的文稿,有可能从一开始就被弄乱了的可能。而乱了简册章节次序的《老子》,尽管后来也得到了诸多后人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整理,不过,直至整理成以河上公、王弼为代表的《老子》通行本为止,其不但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该文各章节次序的混乱问题,而且还可能因为长期传抄过程中不断地错漏失误,再加上出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各种不同需要而作出的各种篡改,从而就有可能使得《老子》变得更加地扑朔迷离微妙难识,也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老子及老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以至于使其成为我国历代思想文化界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老、大、难”问题,这难道就象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的那样:“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了吗?应该不至于吧!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问题又为何长期无法得以解决?其症结何在?
在一九七三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种本的启发下,笔者从中看到了其与过去常见的《老子》通行本的差异,看到了前人对《老子》的不断整理,而且还明确地意识到,即使《老子》整理成现在人们常见的通行本的样子,其不但没有将文章的章节次序整理好、整理通顺,而且还由于长期整理传抄过程中的错舛失误、甚至有人随意地增删篡改,从而就必然进一步地改变了《老子》的本来面目,从而也就更加深了人们对老子及老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造成了越来越多越严重的纷争。因而,笔者从中深刻地意识到,现通行的《老子》版本有重新整理的必要与可能。而后来又由于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种残本一九九三年的出土,显然就在事实上更进一步地证实了有关《老子》的各种版本在章节次序以及用语上的差别,从而也就更进一步坚定了笔者重整《老子》的信心与决心,于是,笔者通过反复的摸索思索、不断地重整,最终整理出了现在这样一篇《重整后的〈老子〉》的文章来。笔者相信,任何一个不抱有成见的人也应该都会赞同,这是有史以来整理最好的一篇《老子》。这是因为经笔者重整后的《老子》,其各章节次序基本通顺连贯且逻辑性强,文意显然也更加鲜明深刻,这显然极其符合当时的情况,事实表明,一篇思想性逻辑性均极强的好文章,确实应该是由老子被邀而滞留于边关城下所一气呵成而写成的。从而以事实证明了原《老子》一文不但必须重新整理,而且还完全可以整理得好。
通过《重整后的〈老子〉》,显然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老子不但是世界上第一个、而且更是唯一的一个以“道”为其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真正的思想家、哲学家。正是他第一个从哲学的高度,进一步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在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以“天命论”为核心的传统的宗法礼制观念,以及其与之相关的奴隶制思想文化糟粕的基础上,将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将古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理论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反响之强烈、其影响之深远,渗透于中国社会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并贯穿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
显然,老子在边关城下所编就的《老子》,无疑是中华先秦诸子中不可多得的、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不过遗憾的是,不但其章节的混乱长期无法得以解决,反而还因为后人在不断传抄整理过程中的失误而更加深了他的混乱。为什么会这样呢?刚开始时,笔者也曾百思不得其解,特别是学识浅薄的笔者,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就特别强烈地怀疑过,以两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历久不衰的传承,其无论那朝那代什么时候也不曾缺少过博学多才的文人士子的存在,他们所取得的各种成就,至今也还都历历在目,以他们的学识,直令得学识尚浅的笔者,怎么也不敢望其項背一二。不过令笔者想不通的也就在于,在这历代英豪倍出的江山里,怎么就没人能将一篇早已乱了章节次序的《老子》整理清楚整理好呢?这确实让人颇费思量,笔者也是经过反复思忖,直到后来才慢慢地理出一点头绪,原则上弄清了《老子》长期不能得以正确整理的基本原因所在。
首先,依历史的相关事实看来,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由于人为的疏忽,《老子》有可能在还没有公诸于世之前就已被弄乱。而当关令尹发现时,又由于老子本人的不知所踪,退而求其次的关令尹,也只好求教于另外一些当时对“道”颇有见地也颇有名气的、但实际学识却参差不齐的学者士人,来对之(系指乱了次序的《老子》)进行各不相同的相应整理,于是,也就有了与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甲、乙、丙种本相类似的《老子》各种版本的面世。这其中甚至可能还包括,在秦汉时还仍然流行的、由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本的祖本。而这之后呢?在汉初又有了象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那样的版本的流行(笔者认定,《老子》乙本是汉初汉高祖之后在《老子》帛书甲本的基础上的修订本,其除了有限的几处较大程度的篡改之外,也并没有做更多的改动。);再往后,在汉文帝之后,有可能汉景帝还在位期间,才又有人再次对《老子》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相应整理,这才基本整理成类似于以河上公以及后来的王弼注本为代表的《老子》通行本为止。而这之后,除了道教的《想尔注本》之外,《老子》版本就再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象样的整理了。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从汉武帝採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之后,历代帝王大多热衷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
以上简单的史实,究竟能说明些什么呢?它至少给笔者带来了一些启发,使笔者在某种程度上认清为什么在汉朝前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里,《老子》一直无法得以正确地整理的基本原因之所在。简而言之,就在于,一是不能为,二是不想为、甚至不敢为,总之是不为。怎么这么说呢?依笔者的观点,在中华文明史的早期,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力还仅仅得到初步的开发,而且科学技术也不太发达,人们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普遍欠缺的环境下,因而人们的学识水平在整体上能够达到象博学睿智的老子那样的水平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的很不多见。《庄子.天运》篇就曾生动地指出:“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再说就连《论语.公冶长》中,其弟子也曾坦率地指出:“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多多少少也应了《老子》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即使是“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以及“为学者日益,闻(注:或应为‘有’字)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有”这样一种社会的现实状态。因而要在当时(指春秋末年直至战国时期)找到能够对那已乱了章节次序的《老子》进行正确顺畅地整理的人士也并非易事。这也就是说,在《老子》面世的早期,有迹象表明,他引起了上层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其轰动效应是很明显的,因而对于乱了的《老子》,不是说当时的人不去整理,而是因为当时的大多数人缺乏相应的认识与相关的知识修养,因而他们普遍地无能为力,即使有的免强而为之,也大多无法做出正确通畅的整理,因而在不同人主持下的各不相同的整理之下,必然就会出现象郭店竹简《老子》甲、乙、丙种本以及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种本那样,其章节次序各不相同的各种版本来。不过,也不好断然地说,当时就一定没有人基本具备了象老子那样的认识水平,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没有这样的人曾经对已乱的《老子》进行过相应的整理(至少直到今天为止没有发现。不过按理说,应该是不会有的,因为如果过去一旦有了象样的整理,怎么还可能让乱了章节次序的《老子》长久地谬种误传呢。)这其中,原因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由于客观的或主观方面的原因,使之不能为、不想为、不为。而到了后来,到了战国的后期,由于大多数人,特别是哪些有学识的人,大都忙于为大国的争霸服务,而那离争霸目标相对较远的《老子》一书所引起轰动效应的不断减退的情况下,恐怕除了有人依战国的一些实际需要与相应情况,只有兴趣对《老子》依自己的感想做些具体的阐释甚或作些增删篡改之外,就再也没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实质性兴趣,因而这时的人也就更不想为、不能为、总之是更加不为。而到了秦汉封建王朝建立之时,特别是汉初,《老子》虽不在排斥之列,甚至还曾作为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受到当时统治集团的青睐与推崇,只不过在实际上,汉初统治者所推崇的黄老哲学中所谓的无为而治的信条,其实也还是建立在对《老子》误解曲解的基础之上的,实际上其所突显的是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非是老子思想本意的正确体现。其实,这也才是以往历代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大夫,之所以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甚至还要反老子之道而为之的所有行为的症结之所在。因而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自从以河上公为代表的《老子》通行本发行之后,长期以来,人们就再也看不到有人再对《老子》通行本进行十分象样的更进一步的整理改编。这是为什么?一言以蔽之,要想在过去封建时代的两千多年间,取得对混乱的《老子》问题的彻底解决,无疑就似缘木求鱼那样,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已。这完全是因为,老子思想的真谛,并不符合任何一个剥削阶级统治者的愿望与口味。马克思说得好:“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十页)。
想当初,汉初时的统治者为什么普遍推崇黄老哲学(其主要包涵经人曲解过后的老子思想),而作为其治国的指导思想呢?
那都是因为长期的战乱,造成国弱民贫而极其需要修养生息的缘故。因而那经过改头换面的、已曲解了的老子思想——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就成了当时政要的主要指导思想。这是当时统治者要假借《老子》之壳而使老子受宠而已,他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真实的老子思想本身,而是注重于对老子的利用。因此上,到后来随着封建政权的巩固,随着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膨胀而不断地趋于保守、趋于反动,其思想观念就必然起本质的变化,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被全面採纳,也就成了这一变化的最为重要的转折点,自那以后,老子思想也就逐渐地被封建统治者所冷落,从此以后,乱了章节次序的《老子》的进一步整理,也就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失去了一切的机会。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在还没有公诸于众之前的混乱,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还很好地保护了他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即便是再好的一篇文章,如果要是不合统治者的胃口,如果要是能被统治者一眼看出其是不利于他们的统治的话,那么他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的了。中国历来不乏这样的史实。自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中国的历朝历代的文字狱还不是比比皆是。不但中国如此,全世界在基本上也都一样,就拿古希腊来说吧,德谟克里特的唯物思想就曾经受到了多方的扼杀。连柏拉图都曾企图要将他的书全部焚毁,而难逃厄运的德氏之书,最终能流传下来的也只有片言只语的了。历史的事实充分地表明:有阶级区分存在的社会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斗争中,唯心主义思想多半并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占上风,而不屈的唯物主义思想,则多半只能在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转型期才会得以普遍占上风而已。因而表达老子思想但却乱了章节次序的《老子》一书,由于以其高度深邃的思想并已达到了微妙难识的程度,从而能够逃过无数的劫难,而不被历史的进程所湮灭,也还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老子》虽乱,但却能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显然为今天的人们重新认识老子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历史是无情的,封建统治的长期禁锢,积贫极弱的中国,在近代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至今,我们中国在哲学和科学领域里没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有的只是从外国借用来的。”这似乎成了近代以来部分国人心中一块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
果真如此吗?不,不应当也不会如此。
世上的事总是一分为二的。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其实,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也曾经进步神速过,而且也还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传承大几千年文明不曾中断过的国家。我们自有可以引以为荣的思想文化传统,自有其强大的历史承载力与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不过,我们后来落后了,由于以“独尊儒术”为其旗帜的封建体制的长期超稳定的统治,全面窒息了社会的进步,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到了近代不得不臣服于自中世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面前。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自从背负沉重历史包袱且闭关自守的贫弱的中国,在被西方列强的舰炮轰开了大门之后,一切矛盾都骤然间爆发了出来,这其中也免不了与西方相对发达的文化科学思想方面发生一系列的惯性冲撞。其作用是强烈的,其力量是巨大的。其复合作用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裂聚变,并以冲击波的方式反复发酵并发作。因而在实际上,就有了太平天国运动、有了戊戌变法、有了辛亥革命、有了“五四运动”、有了新文化运动、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共产党引领下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一系列革命、有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有了“6.4风波”,而如今崇儒之风似乎又有再次抬头的迹象,这一切看来都不是偶然的,历史正在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历史也一定还会酝酿新的进一步的突破。
很显然,现如今中国的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还仍然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巨大挑战,这一方面嘛,是仍然必须面对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而另一方面也仍然还要面对自身历史的挑战,面对长期“独尊儒术”的厚重历史包袱的挑战,从而突显出相应问题的中国特色。而且,只要我们中国还仍然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那么,在这以后的较长时期里,这变革的整个过程就不会最终完结。而且,不光中国是这样,甚至就是全世界也应该是这样。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变革也都将是长期、复杂、艰巨的。
中国不一定不如人,更不会永远不如人,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要变得理直气壮而不能气馁、不能有丝毫的理虚气短,我们有这样的本钱吗?有。那又是什么呢?是被封建社会长期捧为神明的孔子思想吗?不是。因为,从本质上说,孔子的思想是保守落后的,是不符合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要求的;再说孔子所阐述的理念,严格地说,也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哲学,在哲学大师的眼里其只不过是涉及政治伦理学的片言只语而已。那么,除此之外,中国人还有什么呢?有。那就是《老子》、《易经》等。只不过长期以来,是我们自己将《老子》搞乱了、扭曲了、甚至摈弃了;但所幸的是,作为物证,《老子》通行本还能一直流传至今,再就是得益于考古对古人宝藏的发现,从而方便了今天人们的重新整理研究。
毛泽东就曾极力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他曾深刻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
张岱年也曾指出:“新时代的中国哲学不可能简单地植根于西方哲学的基础之上,而亦应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深根上长出的新枝。”
其实,中国文化之根很深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子》。他早就被古往今来不少的文人学者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根,甚至就连德国的黑格尔都曾赞叹不已地说,老子哲学与希腊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源头。这还是已经乱了章节次序的、并没有被完全整理好的《老子》尚且都具有这样的魅力,也就更不用说那已被整理通顺的《老子》了。
《重整后的〈老子〉》清楚地表明,早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就曾经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较全面地探讨了整个世界、探讨了人类社会的问题,首创了以“道”为核心的完整的哲学理论。这样看来,人们怎么可以轻易地说,中国在哲学与科学领域里没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呢?至少是《老子》,使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有着自己不同于西方的一套东西的。这显然就有利于人们的民族自信心的树立,不但如此,通过对《老子》的重整与进一步的研究,不但使人们可以重新认识老子,而且还有利于重新检视我们的历史,便于以科学的态度理清中国历代各种学说的基本脉络,批判地吸收历史有用的知识,也有利于卸下“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的沉重包袱,以期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现如今看来,因于汉代人的观点,认为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所谓的道家的创始人的看法及归类法是极为不确切、不规范、不科学的。在实际上,《老子》所反映的老子思想应该是唯物的、也是辩证的;是积极进取的,也是科学的,其出发点与立脚点完全是为了人,为了人类社会全面正常和谐地发展。
很明显,自从有文字史以来,最早以较完善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看待世界的是老子。老子在《老子》中不但全面探讨了以“无与有”为其表述的眇观以及宏观的物质世界,而且还指明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发展过程,甚至还进而指明了物质的道与意识的道(即“德”)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世界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不仅如此,而且老子还在“道”的原则指引下,对人及其人类社会也做了深入的探讨。全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整体上与马克思主义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顽固坚持“道”的心志也与真正的共产党人毫无二至。老子他批判“损不足而奉有余”的人之道的缺失,主张“圣人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从而突显其为百姓、为大众的情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我们不是要讲和谐吗?要创建和谐的社会吗?只要认真看看《重整后的〈老子〉》就可以发现,老子文章最后的着眼点显然就放在人人各自加强自身的修养之上,从而以求达到人人自谐于“道”、以便从而达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与整个自然界的最大的和谐。一旦真的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形成共谐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从根本上说,《老子》不但是我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的经典,而且还就象原苏联著名汉学家李谢维奇说的:“老子是国际性的。”
《老子》一文不但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而且还有巨大的现实作用,其显然还有益于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关于这方面,美国学者蒲克明就曾肯定地说:“《道德经》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确实如此,因为从根本上说,《老子》他就是一本“有余而有以取奉在。
拥有《老子》所提供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立足于现代中国这块沃土的中国人,完全应该拿出自己的信心与勇气,并以其宽阔的胸怀与博大的包容性,进一步继承发扬人类的一切优秀成果、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披荆斩棘、奋勇向前,集天时地利人和之最大优势,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前景将不可估量,我们人类的未来一片光明。 Reserved.